Ⅰ 古文的閱讀方法
1、先對單個字的古義以及今義熟記(之、而、也。。。),推薦去查查 漢典 網;
2、最後要清楚知道文言文的各種句式;
3、最後再最後對一些簡單句子嘗試翻譯,翻譯時須按照單個字的古義或今義來翻譯;
4、另外也要多看看成語詞典,因為一些成語在文言文文章里出現的時候通常是省略個別字的;
5、大概了解一些古代人們的生活習慣。
先推薦您去閱讀《曾國藩家書》或其他清末名家文章、小說,因為這些文章現代人大多數可以略曉其義,也為您接下來閱讀其他朝代的文章打下基礎。
希望上述方法對您起到很大的幫助,O(∩_∩)O~
Ⅱ 古人是怎樣讀書的
董遇「三餘」讀書法:
漢代的著名學者董遇提倡利用「三餘」時間讀書,哪「三餘」呢?他說:「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雨者晴之餘。」意思是說,冬天,沒有什麼農活,這是一年之中的空餘時間;夜間,天黑不能出去活動,這是一天之中的空餘時間;雨天,不能下地勞作,這也是可利用的空餘時間。
抓住這三種空餘時間來讀書,肯定會有收效。當然,董遇所處的漢代,與我們現代社會的生活環境和節奏有很大的差別,但他那種善於抓緊一切空餘時間讀書的精神,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仍然是適用的。
蘇軾「八面受敵」讀書法:
北宋文學家蘇軾的「八面受敵」讀書法,是很著名的一種讀書方法。這里的「八面」,是指書的各個方面的內容,將研究對象分為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八方,然後各個擊破。
他在《又答王庠書》中就侄女婿王庠「問學」,介紹了自己首創並實踐的這種讀書方法:「少年為學者,每一書皆作數過盡之。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盡取,但得其所欲求者爾。故願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意思是說,好書就像知識的海洋,內容豐富。讀一本好書可以每次只帶著一個目標去讀,或只就一個方面的問題去探求、研究,而不是同時涉及其他的目標或問題。
所以,每一本好書都需要好好讀幾遍,日久天長,必有所獲。蘇軾自己就是這樣來讀《漢書》的,第一遍學習「治世之道」,第二遍學習「用兵之法」,第三遍研究人物和官制。數遍之後,蘇軾對《漢書》多方面的內容便熟識了。
歐陽修「計字日誦」讀書法:
北宋文豪歐陽修的「計字日誦」讀書法,是根據自己的讀書經歷歸納而成的。他曾經精選了《孝經》《論語》《詩經》等十部書,約5萬多字,然後規定每天熟讀300字,用三年半時間全部熟讀完畢。每天背誦150字,只要七年時間就背熟了。他說:「雖書卷浩繁,能加日積之功,何患不至?」的確,這樣日積月累,一部部書籍就被他背熟了。這種每日定量計字、細水長流、集腋成裘的方法,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
陳善「入書出書」讀書法:
南宋人陳善著有一部《捫虱新話》,他在書中寫道:「讀書須知出入法。始當所以入,終當所以出。見得親切,此是入書法;用得透脫,此是出書法。蓋不能入得書,則不知古人用心處;不能出得書,則又死在言下。惟知出入,得盡讀書之法也。」這段話的意思是說,讀書要知入知出。入,就是要讀進書中去,讀懂吃透,掌握書中的內容實質;出,就是要從書中跳出來,能夠靈活運用書本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開始讀書時要求入,讀書的最終目的是要求出。
陳善根據自己的讀書經驗總結出來的「入書出書」讀書法,實際上是告訴人們要活讀書,而不能死讀書。既要讀書認真鑽研,消化吸收書中營養,又要將書本知識為我所用。
鄭板橋「求精求當」讀書法:
清代書畫家鄭板橋的「求精求當」讀書法中的「求精」,是讀書要有選擇,選好書,讀精品;「求當」就是恰到好處,要適合自己的水平和工作需要。他說:「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運多」「當則粗者皆精,不當則精者皆粗」。實際上,鄭板橋並不反對博覽群書,只是強調多讀必須以精讀為基礎,多讀的內容也必須用精讀中得到的知識去聯系新知識,圍繞一個課題深入下去。讀書求精不求多,才能讀到書里去,抓住要領。
在精讀中,鄭板橋還比較注重「問」。他認為「學問二字,須要拆開看。學是學,問是問,今人有學而無問,雖讀書萬卷,只是一條鈍漢爾」。他提倡讀書好問,才會使「疑竇釋然,精理跡露」。
張溥「七焚」讀書法:
明代學者張溥的「七焚」讀書法,強調讀寫並用,強調「眼到、手到、心到」。他的讀書法分為三步:第一步,每讀一篇新文章,都工工整整地將它抄在紙上,一邊抄一邊在心裡默讀。第二步,抄完後高聲朗讀一遍。第三步,朗讀後將抄寫的文章立即投進火爐里燒掉。燒完之後,再重新抄寫,再朗讀,再燒掉。這樣反復地進行七八次,一篇文章要讀十幾遍,直至徹底理解、背熟為止。
張溥藉此苦讀成名,給自己的書齋取名為「七焚齋」,也叫「七錄齋」。
Ⅲ 古代有哪些讀書方法
古代激勵讀書的方法有很多,包括很多成詞故事是來源於此的,比如懸梁刺股,鑿壁偷光,鐵杵磨成針等等都是用來用攻讀書的典範。
Ⅳ 古時候,有能人閱讀一目十行,過目不忘。親們,有沒有一些高效率的閱讀方法,請求賜教。
多閱讀,集中注意力。閱讀的時候可以在關鍵部分做些標記
Ⅳ 古人讀書的方法
1、董遇:「三餘」讀書法
漢代的著名學者董遇提倡利用「三餘」時間讀書。他說:「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雨者晴之餘。」意思是說,冬天,沒有什麼農活,這是一年之中的空餘時間;夜間,天黑不能出去活動,這是一天之中的空餘時間;雨天,不能下地勞作,這也是可利用的空餘時間。
2、蘇軾:「八面受敵」讀書法
北宋文學家蘇軾的「八面受敵」讀書法,是很著名的一種讀書方法。這里的「八面」,是指書的各個方面的內容,將研究對象分為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八方,然後各個擊破。
3、歐陽修:「計字日誦」讀書法
北宋文豪歐陽修的「計字日誦」讀書法,是根據自己的讀書經歷歸納而成的。他曾經精選了《孝經》《論語》《詩經》等十部書,約5萬多字,然後規定每天熟讀300字,用三年半時間全部熟讀完畢。每天背誦150字,只要七年時間就背熟了。
4、陳善:「入書出書」讀書法
南宋人陳善著有一部《捫虱新話》,他在書中寫道:「讀書須知出入法。始當所以入,終當所以出。見得親切,此是入書法;用得透脫,此是出書法。蓋不能入得書,則不知古人用心處;不能出得書,則又死在言下。惟知出入,得盡讀書之法也。」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讀書要知入知出。入,就是要讀進書中去,讀懂吃透,掌握書中的內容實質;出,就是要從書中跳出來,能夠靈活運用書本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開始讀書時要求入,讀書的最終目的是要求出。
5、張溥:「七焚」讀書法
明代學者張溥的「七焚」讀書法,強調讀寫並用,強調「眼到、手到、心到」。他的讀書法分為三步:第一步,每讀一篇新文章,都工工整整地將它抄在紙上,一邊抄一邊在心裡默讀。第二步,抄完後高聲朗讀一遍。
第三步,朗讀後將抄寫的文章立即投進火爐里燒掉。燒完之後,再重新抄寫,再朗讀,再燒掉。這樣反復地進行七八次,一篇文章要讀十幾遍,直至徹底理解、背熟為止。
Ⅵ 古人讀書方法和特點
頭懸梁,錐刺骨,
劃粥沖積
借光讀書
Ⅶ 古代人讀書方法有哪些
古代人讀書方法有:誦、錄、校、疑、入味、「大其心」而「使自得」。
一、誦
「誦」字的原意即大聲背誦。宋朝著名的文學家和書法家黃庭堅五歲時,已經能夠背誦五經。有一天,他問老師說:「從來都稱六經,為什麼只讀五種?」老師回答:「《春秋》不足讀也。」這在當時人中是很流行的一種看法,最典型地反映在王安石把《春秋》稱作「斷爛朝報」的評語中。可是黃庭堅說:「是何言也。既曰經矣,何得不讀?」據說他於是「十日成誦,無一字或遺」。
二、錄
「錄」就是抄書。書籍難得,靠抄書保存文本,這與記誦類似。
明朝的「開國文臣第一人」宋濂,寫過一篇很有名的文章,題為《送東陽馬生序》。在那篇文章里,他回憶自己幼年的經歷說:「余幼時即嗜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
為什麼說「不敢稍逾約」?當時人有「三痴」的說法,其中之一便是「借書與人曰痴」。意思是借書不還的事太多,所以書不可以輕易借予人。正因為如此,宋濂不敢逾約,否則再借就難了。
三、校
「校」即校勘。在印刷術投入使用前,古書都曾經歷過以記誦文本和抄本形式流傳的階段,記誦或抄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有差錯,致使同一典籍的文本在輾轉流傳之中變得差異極大。
這種情況即使在印刷書籍出現之後仍大量存在。一是印刷本所依據的底本原有差異,二是刻板印刷過程中又可能出現新的錯誤。所以古人讀書,在誦、錄之前,第一步是先作文字上的校對,以便盡可能地保持文本的准確性。
四、疑
「疑」是指一種積極追問的精神。元朝的大教育家許衡,就最喜歡善於「疑」的學生。他的傳記有曰:「諸生或有疑問,則為之喜見顏面。因語之曰:『書中無疑,能以為有疑;有疑,能使之無疑。學斯有得矣』。」不過,這個意思並非他自己的發明,比他早一點的朱熹已經說過類似的話了。
五、入味
所謂「入味」,是我從古人的以下這些話中間概括出來的一個說法:「讀書須到不忍舍處,方是見得真味」(朱熹);「弄書冊而游息時,書味猶在胸中」(黃庭堅);「睡余書味在胸中」(陸游)。
六、「大其心」而「使自得」
「大其心」而「使自得」,是說讀書「當玩味大意,就自己分上實著體驗……學問之道無它,求其放心而已」(朱熹)。或者如程頤所說:「讀書當平其心,易其氣,闕其疑,則聖人之意見矣。」
Ⅷ 古代人讀書都會採取什麼樣的方式
讀書是好事,但要得其法。今天的人已經不可能,也不必要完全恢復古人讀書的方法。
但是,古人的讀書經驗,在今天還是具有非常值得重視的啟發意義。
下面從四個方面,談談古人讀書的方式。它們是:誦、錄、疑、入味。
「上面古人讀書的四種方法,對於我們今天從事「精讀」特別有啟發作用。
當然,無論是誰,一輩子能夠精讀的書籍,其品種和數量都是很有限的。我們做不到、事實上也不必用精讀的方法來對待每一本需要看的書。但是,根據各人的不同需要,選擇幾種或十幾種最重要的書籍來精讀,對任何一個人都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