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做好危險源的辨識
而要控制危險源,就必須先進行危險源的辨識。因此,危險源的辨識是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建立的基礎,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的其它各要素都是以危險源辨識、評價的結果為依據的。 要做好危險源的辨識,我認為主要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收集相關的職業健康安全法律法規和標准 職業健康安全法律法規和標準是進行危險源辨識的重要依據。要進行危險源辨識,我們首先應收集與本組織的活動、人員、設施有關的職業健康安全法律法規和標准。 2.組建好辨識小組 要做好危險源的辨識,還應組建好辨識小組。辨識小組可由體系管理辦公室牽頭組成,但各專業人員都應有人參與。如安全、消防、動力、電氣、設備、化工、建築等專業。這樣,識別時可以盡量將各專業中存在的危險源識別完全。 3.正確選用辨識的方法 危險源辨識的方法很多,如現場訪談/觀察、頭腦風暴、工作任務分析、安全檢查表(SCL)、事故樹分析(FTA)、事件樹分析(ETA)等,每種方法都有各自的特點,也有各自的適用范圍或局限性,組織在辨識危險源的過程中,應結合具體情況採用兩種或兩種以上方法。 我認為,現場訪談/觀察、安全檢查表是兩種較好的方法。現場訪談/觀察依賴於實踐經驗,而安全檢查表則是系統的理論總結,兩者結合起來,可以將危險源辨識得既快又全。 這里指的安全檢查表可以是《安全性評價表》、《建築施工安全檢查標准(JGJ59-99)》等。 4.要注意辨識的充分性 危險源辨識范圍應覆蓋組織設計、生產、銷售的全過程,要根據三種時態(過去、現在和將來)、三種狀態(正常、異常和緊急)和物理、化學、生物、心理、生理等多方面信息來加以識別考查。應考慮到作業場所中的所有人員、常規和非常規活動、所有的設施。 為確保危險源辨識的充分性,可以借鑒本單位和同行業以往發生的事故、行業的規定、一些作業文件的安全注意事項、較為成熟的安全檢查表或安全評價表的內容。 為確保危險源辨識的充分性,還應及時識別或更新危險源。比如,企業在採用新工藝、新材料、使用新設備、生產新產品(「四新」)時,應及時對涉及「四新」的危險源進行辨識;對施工企業,在新項目部成立時,應及時對該項目部各施工階段存在的危險源進行辨識。 總之,開展危險源辨識,是組織建立OHSAS18001的基礎,它同時也體現了「安全第一,預防為主」 的安全生產方針。
B. 危險源辨識及評價方法有哪些
危險源辨識方法:
1)為了便於進行危險源辨識和分析,首先應對危險因素與危害因素進行分類
2)危險源辨識准備
3)危險源辨識方法
4)危險源辨識的確定要點(後續說明)
風險評價辦法:
風險評價應由有關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成立評價小組,在熟悉作業現場、相關法規、標准、評價方法後方能進行。包括以下兩種
1、專家打分評價法
(1)由評價小組(一般5~7人)對本單位、本項目已辨識出的危險源進行逐個打分,根據分值大小確定一般危險源和重大危險源。在評價時要考慮:A傷害程度;B風險發生的可能性;C法律法規符合性;D影響程度;E資源消耗等因素。
(2)評價時,對應《危險源評價專家打分法分值表》,幾人同時對某一危險源進行打分,然後由主持人將各位專家的分值相加,再除以人數,所得分數即為危險源和級別分數。綜合得分在12分以下為一般危險源,12分以上為重大危險源;當A=5和B=5時,也應定為重大危險源。評價情況填入《危險源(專家打分法)評價表》內。
2、條件危險性評價法(LEC法)
(1)作業條件危險性評法用與系統風險有關的三種因素之積來評價操作人員傷亡風險大小,這三種因素是:L(事故發生的可能性)、E(人員暴露於危險環境中的頻繁程度)和C(一旦發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後果)
(2)由評價小組專家共同確定每一危險源的LEC各項分值,然後再以三個分值的乘積來評價作業條件危險性的大小,即:D=LEC(3)將D值與危險性等級劃分標准中的分值相比較,進行風險等級劃分,若D值大於70分,則應定為重大危險源,。危險源評價情況填入《危險源(LEC法)評價表》內。
(2)常用危險源辨識的方法擴展閱讀
危險源辨識的確定要點
(1) 重大危險源是指能導致重大事故發生的危險因素,具有傷亡人數眾多、經濟損失嚴重、社會影響大的特徵。
(2) 危險險源一般出現在:冒頂、突水涌水、煤層瓦斯、斜豎井提升、掘進爆破、基礎開挖、起吊作業、多人高處作業、高壓電氣、鍋爐壓力容器、油料、爆破物品貯運等。
C. 危險源辨識的方法
危險源辨識有以下方法:
國內外已經開發出的危險源辨識方法有幾十種之多,如安全檢查表、預危險性分析、危險和操作性研究、故障類型和影響性分析、事件樹分析、故障樹分析、LEC法、儲存量比對法等。
危險源辨識就是識別危險源並確定其特性的過程。危險源辨識不但包括對危險源的識別,而且必須對其性質加以判斷。
(3)常用危險源辨識的方法擴展閱讀:
危險源可能導致人員傷害或疾病、物質財產損失、工作環境破壞或這些情況組合的根源或狀態因素。在《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 要求GB/T 28001-2011》中的定義為:可能導致人身傷害和(或)健康損害的根源、狀態或行為,或其組合。
一般來說,危險源可能存在事故隱患,也可能不存在事故隱患,對於存在事故隱患的危險源一定要及時加以整改,否則隨時都可能導致事故。
實際中,對事故隱患的控制管理總是與一定的危險源聯系在一起,因為沒有危險的隱患也就談不上要去控制它;而對危險源的控制,實際就是消除其存在的事故隱患或防止其出現事故隱患。
參考資料:網路_危險源
D. 危險源辨識的步驟有哪些其中劃分作業活動時應注意什麼
進行危險源辨識時,應注意以下步驟:
1.確定危險、危害因素的分布
2.確定危險、危害因素的內容
3.確定傷害(危害)方式
4.確定傷害(危害)途徑和范圍
5.確定主要危險、危害因素
6.確定重大危險、危害因素
應注意分析時要防止遺漏,特別是對可能導致重大事故的危險、危害因素要給予特別的關注,不得忽略。不僅要分析正常生產運轉、操作時的危險、危害因素,更重要的是要分析設備、裝置破壞及操作失誤可能產生嚴重後果的危險、危害因素。
(4)常用危險源辨識的方法擴展閱讀:
危險源管理
主要包括樹形的危險源辨識評價、表單審批,專家組評審,按月風險評價等主要功能,它可以輸出危險源清單(一般,重要)建立統一危險源檔案,管理人員和現場作業人員對危險源管理情況可隨時了解查看。
該系統還能夠與其它模塊建立聯系,將危險源作為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的基礎檔案。 完善的新增、變更、撤銷的審批流程; 多種辨識方式可選(格萊姆LEC打分法;MES打分法等),浮動打分和在線提示。
規范的表格單據,相關的流程單據,建立完整統一檔案; 定期的專家組重要危險源評審; 符合GB/T 28001-201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規范》外審要求的危險源清單和危險源變更單。
實時數據和歷史數據的圖形化的統計,為管理者提供決策依據; 遵照23號文件,按月進行的企業危險源風險評價。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危險源辨識
E. 危險源辨識方法
專家調查法;頭腦風暴法;德爾菲法;現場調查法;工作任務分析法;安全檢查表發;危險與可操作性研究法;事故樹分析法與故障樹分析法;
F. 危險源辯識應包括哪些步驟
可以以作業單元或作業空間劃分,第一步,危險源辨識;
第二步,風險評價;
第三步,風險辨識;
第四步,風險控制,包括要制定的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