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葯材苦豆根的別明
苦豆根
kudougen
別名:秦頭、掃雪苗、紫雲英、山胡麻、西豆根、粉豆根、苦甘草
性味:味苦,性寒。
歸經:歸腎經。
苦豆根的功效與作用
清腸燥濕,祛風濕,鎮痛。
苦豆根主治
治風濕性關節疼痛,四肢麻木,濕熱痢疾,腸炎泄瀉,黃疸,濕疹,咽痛,牙痛,頑癬,燙傷。
苦豆根食用方法
日常用法:內服,煎湯,3~6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研末調敷。
苦豆根選方
1、治濕疹,皮膚瘙癢:苦豆子根15~30g。水煎服或熏洗患處。
2、治痢疾,黃疸熱病,狂躁:苦豆子根6~9g。煎湯服。
3、治燙傷:苦豆子根適量。研末,油調外敷。
2. 農村做饃時放的一種「香草"是什麼植物
1. 在農村製作饃時添加的一種被稱為「香草」的植物,正式名稱為胡盧巴,屬於豆科胡盧巴屬。
2. 胡盧巴原產於歐洲南部和亞洲,如今在中國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尤其在西北和西南地區有半野生狀態的存在。
3. 胡盧巴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高二十至五十公分。其莖干直立,分叉多,有稀疏毛;主根長且根系發達。羽狀三出復葉,小葉片卵圓形或寬倒卵狀披針形,葉邊上部有稀疏牙齒,葉柄扁平。花黃白色或淺黃色,五六月間開放。
4. 胡盧巴的果實為圓筒狀,內含十至二十粒種子,種子呈長圓形,稍扁,凹凸不平,棕褐色。果實通常在七八月成熟。
5. 胡盧巴的莖、葉、種子均含有香豆素味道,營養豐富,有食用價值。在製作饃時,莖葉粉可作為增香劑,種子粉則稱為「苦豆」。
6. 胡盧巴的嫩莖葉可作為蔬菜食用,全草干後有特殊香氣,可驅蟲,也可作家畜飼料,種子還用作中葯材。
7. 在陝西地區,花椒是當地特產之一,而當地的一種饃稱為椒葉饃,其中添加的花椒葉使饃具有花椒的麻香味。
8. 花椒在我國自古以來就是常用的香料,甚至在清朝以前,花椒在香料界的地位獨領風騷。古人還認為花椒具有芳香驅蟲的特性,因此在建築中使用以驅邪。
9. 花椒用作烹飪的最早記錄大約在南北朝時期。在現代,花椒是四川火鍋和炒菜中不可或缺的香料。
10. 雖然花椒廣泛用於烹飪,但用花椒葉製作饃的做法可能只有產地的一些地區知曉。除了做饃,花椒葉還可以用於涼拌、包子、炸面魚等多種食用方法。
11. 香茅草,又名芸香草,是禾本科植物香茅草屬的葯用全草。它多年生宿根草本,成叢生長,高達1米,具有香氣。秋季開花,全株灰白色。
12. 香茅草在秋季採集,鮮用或陰干備用。具有辛、溫的性能,可用於祛風解表、除濕止痛、行氣消積等。
13. 香茅草在雲南昆明地區常作為香料使用,尤其在燉雞時頗為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