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元組常用的方法

元組常用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5-04-23 18:59:12

『壹』 什麼是元組,元組有哪些屬性和方法

元組是關系資料庫中的基本概念,是事物特徵的組合,可以描述一個具體的事物。

關系是一張表,表中的每行(即資料庫中的每條記錄)就是一個元組,元組的集合稱為關系,每列就是一個屬性。 在二維表裡,元組也稱為行,屬性為列。

4、主鍵:能唯一標識信息的事物。

5、外鍵:一個執行另個一個表的指針。

『貳』 python數據類型-元組Tuple

元組是不可變數據結構,通過在()中使用逗號分隔元素來創建。一旦創建,元組不可修改,適用於存儲固定數據。操作包括增、刪、查,其他操作將創建新元組。以下詳細解析元組的增刪、查詢、運算符、內置函數以及特殊方法。

### 元組的增、刪

創建空元組使用`()`,刪除元組可通過賦值為新值或使用del語句。

### 元組查詢

元組支持通過索引和切片訪問元素。以下用元組`tup = ('h', 'e', 'l', 'l', 'o')`展示兩種查詢方法。

### 索引知識

通過索引可訪問單個元素,例如`tup[0]`。

### 代碼示例

索引訪問示例代碼如下:

### 元組運算符

元組支持`+`(連接)、`*`(重復)、`in`(成員性測試)、`not in`(非成員性測試)和迭代操作。

### 元組內置函數

獲取內置函數時,通常包括`len`(獲取長度)、`type`(獲取類型)等常用函數。

### 特殊方法

**__new__**方法用於創建元組對象,通常通過元組類的構造函數實現。示例代碼展示了如何使用__new__方法創建對象,包括參數處理。

**__class_getitem__**方法控制元組索引行為,允許根據索引值返回自定義結果。示例代碼演示了自定義索引功能。

**__getnewargs__**方法在序列化和反序列化過程中提供構造參數,確保對象正確重建。示例展示了如何為自定義對象提供構造參數。

### 元組常用操作

常用操作包括使用`sorted`函數進行排序。`sorted`函數接受可迭代對象、排序鍵(自定義排序規則)以及是否降序排序作為參數,返回新列表。示例展示了使用`sorted`函數對元組進行排序,並列舉了不同使用場景。

『叄』 利用Python進行數據分析筆記:3.1數據結構

元組是一種固定長度、不可變的Python對象序列。創建元組最簡單的辦法是用逗號分隔序列值:

tuple 函數將任意序列或迭代器轉換為元組:

中括弧 [] 可以獲取元組的元素, Python中序列索引從0開始

元組一旦創建,各個位置上的對象是無法被修改的,如果元組的一個對象是可變的,例如列表,你可以在它內部進行修改:

可以使用 + 號連接元組來生成更長的元組:

元組乘以整數,則會和列表一樣,生成含有多份拷貝的元組:

將元組型的表達式賦值給變數,Python會對等號右邊的值進行拆包:

拆包的一個常用場景就是遍歷元組或列表組成的序列:

*rest 用於在函數調用時獲取任意長度的位置參數列表:

count 用於計量某個數值在元組中出現的次數:

列表的長度可變,內容可以修改。可以使用 [] 或者 list 類型函數來定義列表:

append 方法將元素添加到列表尾部:

insert 方法可以將元素插入到指定列表位置:
插入位置范圍在0到列表長度之間

pop 是 insert 的反操作,將特定位置的元素移除並返回:

remove 方法會定位第一個符合要求的值並移除它:

in 關鍵字可以檢查一個值是否在列表中;
not in 表示不在:

+ 號可以連接兩個列表:

extend 方法可以向該列表添加多個元素:

使用 extend 將元素添加到已經存在的列表是更好的方式,比 + 快。

sort 方法可以對列表進行排序:

key 可以傳遞一個用於生成排序值的函數,例如通過字元串的長度進行排序:

bisect.bisect 找到元素應當被插入的位置,返回位置信息
bisect.insort 將元素插入到已排序列表的相應位置保持序列排序

bisect 模塊的函數並不會檢查列表是否已經排序,因此對未排序列表使用bisect不會報錯,但是可能導致不正確結果

切片符號可以對大多數序列類型選取子集,基本形式是 [start:stop]
起始位置start索引包含,結束位置stop索引不包含

切片還可以將序列賦值給變數:

start和stop可以省略,默認傳入起始位置或結束位置,負索引可以從序列尾部進行索引:

步進值 step 可以在第二個冒號後面使用, 意思是每隔多少個數取一個值:

對列表或元組進行翻轉時,一種很聰明的用法時向步進值傳值-1:

dict(字典)可能是Python內建數據結構中最重要的,它更為常用的名字是 哈希表 或者 關聯數組
字典是鍵值對集合,其中鍵和值都是Python對象。
{} 是創建字典的一種方式,字典中用逗號將鍵值對分隔:

你可以訪問、插入或設置字典中的元素,:

in 檢查字典是否含有一個鍵:

del 或 pop 方法刪除值, pop 方法會在刪除的同時返回被刪的值,並刪除鍵:

update 方法將兩個字典合並:
update方法改變了字典元素位置,對於字典中已經存在的鍵,如果傳給update方法的數據也含有相同的鍵,則它的值將會被覆蓋。

字典的值可以是任何Python對象,但鍵必須是不可變的對象,比如標量類型(整數、浮點數、字元串)或元組(且元組內對象也必須是不可變對象)。
通過 hash 函數可以檢查一個對象是否可以哈希化(即是否可以用作字典的鍵):

集合是一種無序且元素唯一的容器。

set 函數或者是用字面值集與大括弧,創建集合:

union 方法或 | 二元操作符獲得兩個集合的聯合即兩個集合中不同元素的並集:

intersection 方法或 & 操作符獲得交集即兩個集合中同時包含的元素:

常用的集合方法列表:

和字典類似,集合的元素必須是不可變的。如果想要包含列表型的元素,必須先轉換為元組:

『肆』 學習Python元組,有哪些必須要掌握的內容

學習Python元組,有哪些必須要掌握的內容?

1.Python元組

定義

元組是Python的一種內建數據結構。關於元組:

1、元組屬於序列,可以存放任意元素(任意類型對象),且有序(前後位置關系)。

2、元組支持整數索引訪問其中的數據,也支持切片。

3、元組和列表不同是,元組不可變,列表可變。

元組不可變,某些操作比列表高效。

創建元組

可以用以下兩種方法創建元組:

1、使用()創建

2、使用構造函數tuple()

圖:序列通用操作

Python內置了多種序列結構:字元串、列表、元組、Unicode字元串、buffer對象、range對象。序列是Python中一種重要的數據結構,必須要掌握,也很容易掌握。

閱讀全文

與元組常用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大學霸數學學習方法視頻 瀏覽:240
怎麼練乘法口訣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275
樓層地泵洗管最好方法視頻 瀏覽:608
刀柄的使用方法有哪些 瀏覽:305
食用紅花油壓榨方法 瀏覽:420
拓實無線接收器使用方法 瀏覽:416
釣魚技巧水滴輪快速上線方法 瀏覽:13
高壓線與電線之間的連接方法 瀏覽:1
pe線連接主線加固方法 瀏覽:798
產後不排便有什麼方法 瀏覽:482
魚缸跳缸解決方法 瀏覽:178
電商操作方法有哪些 瀏覽:431
怎麼製作彈力球100種方法 瀏覽:170
昆明鋁方通的安裝方法 瀏覽:776
肌肉力量訓練的方法及其優缺點 瀏覽:332
廠房水電改造計算方法 瀏覽:53
雪地足球平衡訓練方法 瀏覽:661
嬰兒脹氣的解決方法 瀏覽:232
電動絞盤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60
尿路感染怎麼治療最快的一個方法 瀏覽: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