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養植赤南
赤楠,別名積林子、山烏珠、烏積籽、紅楊、大目古、紫林木等,屬桃金娘科常綠小灌木,葉小近似黃楊,對生,光滑無毛,果為淡紅色小球狀,成熟後呈紫黑色。這種植物喜光,偏好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稍耐陰,不甚耐寒,是觀葉類樹樁盆景的上等材料,栽培和製作比繼木稍難,更不容易成活,蟠扎。
赤楠盆景製作主要由三種方法取得。一是播種繁殖。11-12月赤楠種子完全成熟時,採集後播於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土或腐葉土中。出苗後,到第三年10月開始帶土移栽於圃地,一般播種6年後才能上盆培育。二是市場購買。選擇枝幹皮色鮮嫩,切口清新,皮未失水乾枯,主根、側根和須根完整,略帶土團的赤楠樹樁。三是從山野間或河岸挖取虯曲蒼老、形態古樸優美的赤楠樹樁,加工培養成為盆景。
赤楠樹樁的培養需注意其表皮薄,容易失水乾枯,栽培成活難度較大,一般採取「一步到位,直接上盆」的栽培方法。根部修剪時,既要考慮到赤楠樹樁成活的需要,又必須有利於馬上上盆栽植。枝幹修剪時,要求枝條有聚有散,有疏有密,頓挫抑揚,力求變化。修剪後處理時,帶土的赤楠樹樁修剪後,根部傷口塗抹托布津、多菌靈、百菌清等溶液後即可上盆。如沒有帶土的赤楠樹樁修剪後,放人清水裡浸泡一天即上盆栽植,能提早生根發芽。
赤楠樹樁入盆時,要注意帶土入盆和定位得當。調整好樹樁位置後,填上細土壓實,鋪上苔蘚,澆透水,在老樁和枝幹上包上苔蘚或濕稻草保濕。枝幹傷口塗抹白乳膠,大傷口用薄膜封扎,防止傷口感染病菌及水分蒸發。之後保持盆土濕潤,經常向樹樁、枝葉噴水,促使新根、新葉萌生。
赤楠樁材的加工造型需在新芽萌發後,除去包紮覆蓋老樁和枝乾的苔蘚或稻草。此時新根尚未生長好,必須加強水分管理,多往樹樁、枝葉噴水。新芽長到3-4cm時,應進行摘芽,將部位不合適的、過密的芽摘去,確保留下的芽生長茁壯。樹樁成型後,需將過多過密的枝條剪除,有利於營養供給平衡,使赤楠樹樁正常生長。赤楠樹樁的整形蟠扎在9月過後進行,視枝條的粗細選用合適的金屬絲或棕絲。在枝條彎曲處包裹苔蘚、布或濕稻草,預防枝條折斷或受傷過於嚴重而枯死。新栽植的赤楠樹樁不要過早蟠扎,必須在完全成活後進行。
赤楠盆景的養護管理需做好澆水、施肥、鬆土、換盆,防寒和病蟲防治及整枝修剪等工作。赤楠樹樁盆景常年均可進行整枝修剪,隨時剪除有礙造型的徒長枝、過密枝,使樹樁保持優美的形狀,枝葉疏密得當,通風透光,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施肥要掌握薄肥勤施的原則,一般以自製的液肥為主,購買的化肥為輔。赤楠發芽時噴施1-2次濃度0.1%的尿素溶液;開花前後各噴施一次濃度0.1%-0.2%的磷酸二氫鉀。澆水要注意不使盆土過濕或過干,通常伏天早、晚各澆一次水,多往樹身和枝葉上噴水,晴天中午適當遮蔭。生長旺盛期及嫩枝萌發時應適當多澆,休眠期宜少澆,冬季保持盆土濕潤,注意防寒。赤楠主要蟲害有介殼蟲、蚜蟲和紅蜘蛛。介殼蟲可用人工刷洗肥皂水殺之,或用80%敵敵畏1500倍液噴殺;蚜蟲用40%樂果稀釋成1500倍液噴殺;紅蜘蛛用58%風雷激乳油2000倍液噴殺。赤楠主要病害有腐爛病和煤污病。防治關鍵是清除介殼蟲,並經常噴葉面水,沖洗灰塵,使之生長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