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讀書筆記有哪幾種類型
讀書筆記的分類
根據所讀文章種類不同,所寫的讀書筆記也各有不同,以下是小學生常用的幾種形式:
(1)摘錄式。主要是為了積累詞彙、句子。可以摘錄優美的詞語,精彩的句子、段落、供日後熟讀、背誦和運用。
(2)提綱式。以記住書的主要內容為目的。通過編寫內容提綱,明確主要和次要的內容。
(3)心得式。為了記下自己感受最深的內容,記下讀了什麼書,書中哪些內容自己教育最深,聯系實際寫出自己的感受。即隨感。
(4)簡縮式。為了記住故事梗概、讀了一篇較長文章後,可抓住主要內容,把它縮寫成短文。
(5)仿寫式。為了能做到學以致用,可模仿所摘錄的精彩句子,段落進行仿寫,達到學會運用。
當然,讀書筆記的形式多種多樣,還有如存疑式,評論式等等,如果有很多的心得,甚至都可以專門編寫為札記、評注。而針對小學生寫作水平,以上幾種應該是最應該了解和掌握的。它們是讀書筆記的基本。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小朋友們只有熟練掌握以上的幾種寫法,才能向著更高的水平發起挑戰。
寫讀書筆記的准備
1、熟讀原文,這是寫讀書筆記的基礎。
沒有這個基礎,不可能寫出讀書筆記來,哪怕是最簡單的摘錄,因為沒有熟讀原文,就連原文中那些精彩的字詞句都找不到,更不用談什麼其他高級的寫法了。
2、工具輔助,思維導圖(心智圖)能發揮大作用。
在讀短篇文章的時候,簡單的熟讀還可以應付。那如果孩子開始試著讀長篇巨作的話,那這樣方法就不太奏效了,那就要藉助我們推薦的思維導圖了。思維導圖是一種可視化的思維工具,能夠幫助學生把思維的認識過程用圖形的方式可視化地表徵出來。
如何寫讀書筆記
接下來,我們針對剛才所列的五種讀書筆記形式詳細說一下。
1、摘錄式讀書筆記
摘錄式讀書筆記,是在讀書時把與自己問題有關的語句、段落等按原文准確無誤地抄錄下來。摘錄原文後要註明出處,包括題目、作者、出版單位、出版日期,頁碼等,便於引用和核實。摘錄要有選擇,以是否有用作為摘錄的標准。
摘錄式筆記可分為:
(1)索引讀書筆記
索引讀書筆記是只記錄文章的題目、出處的筆記。如書刊篇目名、編著者、出版年月日、藏書處。如果是書,要記冊、章、節,如果是期刊,要記期號,報紙要記年月日和版面,以備日後查找方便。例如:《點亮小桔燈》作者金波,是金波爺爺80歲的時候寫給小讀者的。
(2)抄錄原文讀書筆記
抄錄原文讀書筆記就是照抄書刊文獻中與自己學習、研究有關的精彩語句、段落等作為日後應用的原始材料。摘抄原文要寫上分類題目,在引文後面註明出處。例如:摘抄《藍喜鵲》中,「秋風像一把梳子,一夜工夫,滿樹的葉子都被梳掉了,那些書顯得瘦了許多」。
2、提綱式讀書筆記和簡縮式。
提綱是用綱要的形式把一本書或一篇文章的論點、論據提綱摯領地敘述出來。提綱可按原文的章節、段落層次,把主要的內容扼要地寫出來。提綱讀書筆記可以採用原文的語句和自己的語言相結合的方式來寫。
當然,孩子們在熟練掌握了思維導圖這個工具後,這個寫法就會變得很簡單。因為無論是那種寫法的根本都在於,已經熟練了解原文,並能夠提煉重點內容。
3、心得式讀書筆記
心得式讀書筆記,是在讀書之後寫出自己的認識、感想、體會和得到的啟發與收獲的一種筆記。 心得筆記也叫讀後感。讀書後把自己的體會、感想、收獲寫出來。這些讀書筆記,可以寫讀書時的心得體會,也可以寫對原文的某些論點的發揮或提出不同的意見。寫這種筆記,一般是以自己的語言為主,也可適當地引用原文。這種寫法伴隨著孩子成長,不僅在小學,甚至在有幾年的高考命題中,也選用了這樣的方式和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