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汽車儲氣罐取氣閥如何使用
汽車儲氣罐取氣閥,類似於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水龍頭,其主要功能是控制氣體的流動。當需要氣體時,可以打開取氣閥;當不需要氣體時,則可以關閉取氣閥。
儲氣罐是一種專門用於存儲氣體的設備,它在汽車系統中起到了穩定壓力的重要作用。儲氣罐的種類繁多,按照其承受壓力的能力,我們可以將其分為高壓儲氣罐、低壓儲氣罐以及常壓儲氣罐。
此外,根據儲氣罐的製造材料,我們還可以將其分為碳素鋼儲氣罐、低合金鋼儲氣罐和不銹鋼儲氣罐。這些不同類型的儲氣罐具有各自的特性和適用范圍,因此在選擇和使用時需要考慮到具體的需求和條件。
儲氣罐,作為一種壓力容器,通常由筒體、封頭、法蘭、接管、密封元件和支座等零部件組成。同時,為了保障其安全運行,儲氣罐還配備有安全裝置、表計等附屬設備。這些設備和部件共同協作,使得儲氣罐能夠在汽車系統中發揮出重要的作用。
Ⅱ 低溫儲氣罐操作規程
低溫貯罐安全操作規程:
1、准備工作
貯罐在投入使用前應進行氣密性的試驗,吹除處理及閥門儀表的檢查。
1.1、氣密性試驗
貯罐完成安裝,或者內筒恢復常溫後,在充入低溫液體前應進行系統氣密性試驗,試驗壓力為貯罐的最大工作壓力,試驗用氣為無油乾燥空氣或乾燥氮氣,試驗時間根據貯罐大小決定,但不得低於4小時。
1.2、吹除處理
氣密性試驗合格後,需用無油的乾燥空氣或乾燥氮氣對貯罐內筒系統進行吹除處理,用以除去潮濕空氣。系統在用乾燥空氣或乾燥氮氣吹除後,還應用產品氣體吹除,在進行吹除時比空氣輕的氣體由貯罐頂部如放空閥加入,底部用液體進出口閥排除。為了加快除去罐內濕氣,吹除氣體可加溫到80-1000C,對於各管閥均應分別吹除,特別是液位計,壓力表應從接頭處排除氣體,以便排除管道中的水份,直到內筒系統排出氣的露點達到要求才能開始充液。
1.3、閥門儀表的檢查
在充入低溫液體前,必須認真檢查閥門是否處於正確位置,儀表是否靈活可靠,液位計的接管是否暢通無阻。
2、充液:分首次充液和補充充液。
2.1、首次充液(指內筒處於熱狀態下的充液)。
其步驟如下:
2.1.1、聯接充液管線。
2.1.2、對充液管線進行吹除(每次充液前都應進行),在上部液體進出口閥未開啟前,由液源排出閥向輸出液管內放入少量液體。同時打開管道殘液放空閥,對其管道進行清洗,以除去管道中的濕氣和灰塵雜質。
2.1.3、打開內管放空閥、壓力表閥,同時啟動液位計。
2.1.4、打開上部進液閥,由上部進液,此時由於內筒處於熱狀態,上部進液閥開度要小,使管路和內筒慢慢穩定冷卻至所充低溫液體的溫度,待內筒放空閥穩定排氣時,可以開大上部進液閥,加大充灌速度。
2.1.5、待液面計指示有液位時,打開液體進出口閥,關閉上部進液閥改上部進液為下部進液。
2.1.6、當液體充滿指示閥(已先開啟)噴出液體時,說明貯罐已充滿液體,應立即關閉液體進出口閥,停止充液同時打開管道殘液排放閥 ,排除充液管道中的殘余氣液。 2.1.7、充灌結束,拆除充液管線。
2.2、補充充液(指內筒已有低溫液體,不再需要冷卻內筒)
2.2.1、與首次充液基本相同,不同之處是一開始就可加大充液量,充裝過程中必須密切注意壓力變化。如果直接從液體進出口閥進液,壓力上升較高時,為降低壓力可改由下部(底部)進液為上部(頂部)進液。
2.2.2、另外,從壓力的角度,可以分為常壓充灌和帶壓充灌。
2.2.3、常壓充灌過程中,內筒放空閥始終開啟,使內筒和大氣相通,因此叫常壓充灌。 帶壓充灌中,放空閥關閉,罐內壓力高於大氣壓力,因此叫帶壓充灌,但是其貯罐的工作壓力應大於2Kg/cm2。
3、增壓
當貯罐內液體需要充裝到其它貯藏室罐或汽化使用時,需要增加內筒壓力,增加壓力的高、低視用戶實際使用需要而定,但不得超過貯罐的最大工作壓力。 其增壓程序為:
3.1、檢查壓力表、液位計是否處於工作狀態。
3.2、確定氣體通過閥已經全開狀態。
3.3、緩慢打開增壓器前閥門(增壓閥),使液體進入增壓器汽化。若排液速度較快,內筒壓力下降較快,可開大增壓閥。當壓力達到所需的工作壓力時,關小或完全關閉增壓器前閥,此時增壓器內液體將繼續蒸發至所需的壓力。增壓過程中,需密切注意壓力表指示值變化。
4、液體排放 液體排放有三種形式
4.1、汽化器排液
當罐內壓力達到要求後,即可打開排液閥向汽化器供應液體,使之升溫汽化送往使用現場,這是帶有汽化器貯罐的主要排液方式。
4.2、由液體進出口閥排液
此種排液是利用輸液軟管向槽車或其他較大貯罐供液,其操作規程基本同於充灌液體,只是液體進出口閥由進液變為了排液。
4.3、由排液閥(也稱液體排放閥)或通過杜瓦管直接排液
此種排液是向杜瓦罐等可移動小型容器供應液體,將小容器的金屬軟管與排液閥處(或通過杜瓦管)的接頭接好,打開液體出口閥,即可供應液體,此種排液量較小,對固定貯罐根據具體情況可以不增壓,即可向外供應液體。
5、貯存
液體貯存包括常壓貯存和帶壓貯存兩種方式:
5.1、常壓貯存
常壓貯存的過程中,內筒的放空閥始終開著,讓自然蒸發的氣體由此閥排至大氣,罐內壓力不至於升高,由於自然蒸發很小放空閥只需微開即可。(開度以保持罐內壓力不變為宜)。
5.2、帶壓貯存
帶壓貯存的過程中,放空閥關閉,因為自然蒸發的氣功體留在罐內,內筒壓力逐漸升高,此時壓力表顯示壓力,當內筒壓力達到工作壓力時應立即打開放空閥減壓。
6、充排液同時進行的問題
有不少場合要求供應氣體不斷,對於有兩個以上的罐是滿足要求的。但對於只有一個貯罐的情況下,能不能連續供氣,關鍵就在於貯罐能否實現充排同時進行的問題。若用罐車向固定式貯罐充灌液體,一般來說充排同時進行應具以下條件:
6.1、固定貯罐的工作壓力應在0.02Mpa以上。
6.2、充灌液體過程中應經常調整上部進液閥和液體進出口閥,因為從上部(頂部)進液可使罐內壓力下降,從下部(底部)進液可使罐內壓力上升。
6.3、充排液同時進行時,如果從下部(底部)進液,仍無法滿足使用壓力要求,可打開和調整增壓閥的開啟大小,以保持罐內壓力穩定。
7、維護
7.1、不得拆弄外筒防爆裝置和真空閥,否則將破壞貯罐的真空度。
7.2、外殼屬於外壓容器承受大氣壓力,嚴禁碰撞,免外殼受到損壞,影響真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