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發酵床養鵝怎麼做(發酵床養鵝方法)
益富源發酵床養鵝技術,避免了鵝養殖過程中糞便難處理、有害菌滋生造成疾病的現象。降低了呼吸道疾病發病率,提高鵝健康和生產性能,對環境無污染、零排放。同時,生產經濟效益也提高5%,預計養殖一隻肉鵝可多收入1~2元。同時使糞便處理成本下降20%,使每隻鵝的養殖成本降低0.5-1元,總經濟效益達到1.5-3元。
一瓶益富源發酵床菌種可以做10平方發酵床(雞、鴨、鵝類等):使用之前先將菌種加紅糖水集活成菌液,一瓶菌種擴培20公斤菌液。發酵床養鵝可以選擇接觸式發酵床或者非接觸式發酵床(異位發酵床)養殖戶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方式。
製作實例:50平方為例:
1、准備好原料:益富源發酵床菌液100公斤,養鵝每平方平方墊料准備75公斤,50平方就是3750公斤墊料。70~80%的惰性物質(鋸木,稻殼,花生殼,粉碎秸稈、玉米芯等之類的不容易腐爛的物質),20~30%的營養物質(麥麩,稻糠,玉米粉之類的有營養的物質),水若干(剛開始先少放些,濕度不夠再加,做到50%的濕度就行)。千分之一的深層土。
2、把益富源發酵床菌液一半均勻混合到准備的水中,另一半菌液和20~30%的營養物質(麥麩或者稻糠玉米粉等)混合到一起,濕度拌到50%左右。
3、把惰性物質(鋸木之類的)和營養物質(麥麩之類的)混合到一起,一邊混合一邊用稀釋過的益富源發酵床菌液噴灑,一邊撒益富源發酵床菌液混合後的營養物質。拌勻的墊料的濕度一般為50%左右(檢驗標准:用手握下墊料,手縫有水滴,但不會滴下來)。
4、我們把步驟三中的墊料堆放到一起,再用塑料薄膜封閉起來發酵,溫度20攝氏度以上,發酵3~5天即可,低於20攝氏度,則要發酵5~7天。一般堆溫控制在30~50℃兩天就表明發酵成功。
5、最後一步把發酵好的墊料與千分之一的黃土混合均勻入圈。
註:50平方的發酵床養雞墊料共3.5噸左右,可鋪35公分厚;墊料用兩種或兩種以上即可,醉好選用耐腐爛性比較強的物質,這樣相對來說,用得時間較長(用一種墊料容易板結,需要經常去翻的,這樣無形中會增加工作量)。使用發酵床養鵝的同時,在飼料中添加益富源動物益生菌,可以從根源上消除鵝舍臭味,有益菌可以調節鵝腸道,提高飼料轉化率,同時提高鵝的免疫力。
㈡ 發酵床菌種製作方法
1. 選擇合適的發酵床材料:選取稻穀、麥麩、豆麩等有機物質作為發酵床的原料。
2. 制備發酵床:將選定的材料放入容器中,加入適量的水攪拌均勻,確保材料濕潤但不過於潮濕。
3. 添加菌種:將適量的菌種均勻撒在濕潤的發酵材料上。菌種的使用量應與材料的比例適當,通常為1-3%。
4. 形成發酵床:將加入菌種的材料倒入發酵箱中,堆疊成3-6厘米的厚度,並用木板或棍子輕輕壓緊,避免過度壓實。
5. 調節發酵溫度:將發酵箱放置在通風、明亮、溫度約為25-35℃的環境中。期間需定期翻動和通風,以維持適宜的濕度和溫度。
6. 檢測發酵狀態:發酵時間根據材料種類而定,通常需7-14天。期間應不斷檢查和調整,確保菌種生長和發酵的最佳條件。
7. 確認發酵完成:當發酵床散發出酸味且表面呈現黑色、光滑時,表明發酵已經完成。
8. 使用發酵床:發酵完成後,可將發酵床菌種用於分解有機物質或其他指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