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毛坯房的牆上,我們常能看到黃色或綠色的塗料,它們被叫做牆固,是牆面固化劑的一種。那麼,這種綠色材料究竟是用來做什麼的呢?下面讓我們一同了解。
牆固的主要功能是作為固化劑,防止牆面出現空鼓和開裂。它不同於一般的塗料和油漆,不會釋放有害氣體,是一種綠色環保材料。牆固具有良好的滲透性,只需塗抹在牆上,便能滲透到牆體的基層。它能提高牆體與膩子或灰漿的粘結度,從而有效預防牆面在裝修後出現的空鼓現象。
牆固主要用於水泥砂漿牆,因為這類牆面容易出現浮灰和開裂等問題。在上膩子之前,應先在牆面上刷一層牆固。刷牆固前,需對牆面進行清潔,確保牆面硬實、無浮灰和油漬。刷完牆固後,需等待其乾燥,並盡快刷上膩子,以防牆面被污染,從而失去牆固的效用。
除了裝修前的使用,牆固在瓷磚翻新或塗料面翻新時也能發揮作用。但在塗料翻新時,需先將塗料層鏟除至露出80%的膩子層,再刷上牆固。待其乾燥後,便可重新刷牆。
牆固的用途廣泛,不僅能在牆面剛刮完膩子粉時使用,防止脫落;還能在二次裝修前使用,解決因鏟除原牆面材料導致的凹凸不平問題,預防空鼓和脫落現象。
使用牆固時需注意:若已刮膩子,可用滾筒刷將其均勻塗抹在牆面上,一般需塗抹1-2遍。施工時溫度應不低於0攝氏度,且牆固不可與其他粘結劑混合使用。若牆面面積達到10平方米,大約需使用一公斤的牆固。具體用量還會因施工條件和其他因素而有所變化。
在施工時,應先進行抹灰或刮膩子,再按一定比例將水泥砂漿塗抹在牆上,之後直接塗抹牆固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