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蘿卜的營養吃法
胡蘿卜素是脂溶性物質,
只有溶解在油脂中,
才能在人體的小腸粘膜作用下轉變為維生素A而被吸收.
因此,
做胡蘿卜菜時,
要多放油,
最好同肉類一起炒.
不要生吃,
生吃不易消化吸收,
90%的胡蘿卜素因不被人體吸收而直接排泄掉.
烹制胡蘿卜的時間要短,
以減少維生素C的損失.
發綠的胡蘿卜頭,
味道苦,
應削掉.
1.什錦煨飯
將雞蛋加蔥花、鹽和豬肝末分別炒熟,將胡蘿卜、土豆、豌豆煮爛。以上食品連同煮菜的湯,加少許米煮沸,用勺攪動二三次,再用小火燜20分鍾。
2.胡蘿卜肉末氽丸子
將胡蘿卜擦絲剁爛,加肉末、雞蛋、澱粉、鹽、蔥花,調勻,製成小丸子,放入沸水中。
3.胡蘿卜土豆泥小餅
將胡蘿卜和去皮的土豆蒸爛,壓成泥,加蔥花和少許鹽、味精拌勻,做成小餅,油煎成外焦里嫩。
4.
蘿卜絲燉湯
胡蘿卜切絲,放入鍋內,加骨頭湯或者肉湯(以蓋過蘿卜絲為好),大火燒開轉小火悶。打雞蛋1或者2個,攪散。待蘿卜絲悶爛時用筷子輕輕挑起將雞蛋液鑽入蘿卜絲中,不要攪動,蓋上鍋蓋悶2分鍾(此時要注意用小火,否則雞蛋容易結底)後加入鹽,起鍋後滴幾滴香油,還可以在湯中加入蝦皮。
美國科學家研究證實:每天吃三根胡蘿卜,有助於預防心臟疾病和腫瘤。那麼胡蘿卜怎麼吃符合營養學原則呢?
有人取三份重量相同的胡蘿卜,分成三組,分別生食、用微量油脂烹調後熟食、用足量油脂烹調後熟食。結果胡蘿卜中的主要營養素——β-胡蘿卜素,在三種情況下顯示出不同的消化吸收率,分別為10%、30%、90%。這個實驗說明,β-胡蘿卜素在體內的消化吸收率與所用油脂量有關,胡蘿卜用足量食油烹制後比生食的營養價值高。
用同等重量的胡蘿卜另做實驗:一組將胡蘿卜切成片,用油炒6-12分鍾;另一組將胡蘿卜切成塊調味後,燉20-30分鍾;第三組將胡蘿卜切成塊調味後,加肉並用壓力鍋燉15-20分鍾,結果β-胡蘿卜素保存率分別為79%、93%、97%,這說明使用壓力鍋可盡量減少胡蘿卜與空氣的接觸,可以提高β-胡蘿卜素的保存率.
胡蘿卜中雖然富含β—胡蘿卜素,但如果食用方法不當,並不能為人體吸收利用。生吃胡蘿卜時,人體只能吸收其中微量的胡蘿卜素,絕大部分胡蘿卜素並不能被人體吸收利用,結果就會使胡蘿卜的營養價值大打折扣。
科學烹調:烹煮胡蘿卜時,需記住保持其營養的最佳做法。①將胡蘿卜切成塊,加調味品後用足量食油炒。②切成塊後,與豬肉、牛肉、羊肉等同燉,最好用壓力鍋燉15—20分鍾。
㈡ 牛尾是什麼意思
牛尾的基本介紹
牛尾為黃牛或水牛的尾巴,是一種獨具特色的畜肉烹調原料之一。牛尾的一端粗如拳頭,另一端卻如食指般細,邊上的肉也由厚到薄,牛尾外面有一層筋膜,肉裡布滿毛細血管般的脂肪和筋質,而這些脂肪和筋質卻能調節乾柴的牛尾瘦肉,使之更加松軟和滑嫩。牛尾是牛身上活動最頻繁的部位,因而其肉的味道最為鮮美。牛尾營養價值很高,富含膠質,風味十足,美味又滋養。牛尾補骨湯能補氣補鈣、強壯筋骨。牛尾湯在西餐廳的菜譜上經常會見到以牛尾為主的經典菜餚:牛尾濃湯、紅酒燴牛尾等。
牛尾的功效與作用
牛尾性味甘平,富含膠質、多筋骨少膏脂,風味十足,能益血氣、補精髓、強體魄、滋容顏。現代營養學因其低脂肪高蛋白,富含多種營養物質,而視其為健康營養食品。
牛尾的營養價值
牛尾含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成分。
牛尾的選購
市場上一般將牛尾整條出售,購買後由銷售人員順骨縫剁成塊,此外還有熟的牛尾罐頭食品出售。在選購新鮮牛尾時要求肉質紅潤,脂肪和筋質色澤雪白,富有光澤,去皮後的牛尾要求無殘留毛及毛根,肉質緊密並富有彈性,有奶白色的脂肪和深紅色的肉,肉和骨頭的比例相同,並有一種特殊的牛肉鮮味。
牛尾的存儲
新鮮的牛尾最好趁新鮮製作成菜,如果需要短期保存,可把牛尾放入沸水鍋內焯出血水,撈出過涼,控盡水分,加上少許黃酒拌勻,放入保鮮盒,入冰箱保鮮室冷藏保存。如果需要長期保存,則需要把牛尾塊用保鮮膜包裹起來,放入冰箱冷凍室內冷凍保存,食用時取出自然化凍即可。
牛尾的食用方法
宜燉食。牛尾熬的時間長,膠原就出來了,湯就稠了。
牛尾的熱量表(每100克)熱量(大卡)147蛋白質(克)17.43脂肪(克)8.06
禁忌人群
:消化系統疾病患者慎食。
適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白蘿卜牛尾湯
材料:
牛尾700g,白蘿卜400g,調料:鹽,料酒
做法:
1】牛尾剁成段,用清水泡至少6小時,中途記得換3-4次水
2】泡好的牛尾沖洗干凈,放鍋內倒入少許料酒燒開繼續煮5分鍾;瀝去水用溫水沖洗干凈
3】沖洗好的牛尾倒入湯鍋,加入沒過牛尾的開水(多點兒也無妨);燒開後轉小火燉3小時
4】3小時後倒入切成塊的白蘿卜繼續燉1小時,喝前根據口味調入鹽即可!
番茄牛尾
材料:
牛尾約500克,西紅柿4-5個,輔料:燉肉料(八角花椒草果肉寇桂皮香葉干山楂片),蔥姜蒜,鹽,料酒,醬油,黑胡椒粉,味精,香菜
做法:
1.新鮮牛尾(或冷凍牛尾化開後)用冷水浸泡一小時(此步也可以換成:放入開水中焯燙兩三分鍾).
2.將燉肉料裝進茶包或不銹鋼調料盒(草果和肉寇用刀輕輕拍裂).西紅柿洗凈,在頂端切十字,鍋中燒開水,放入西紅柿燙一下,撈出去皮,切碎塊.
3.將1的牛尾倒掉血水,沖洗干凈,放入高壓鍋中, 倒入沒過的水, 大火燒開(不加蓋)後繼續煮兩三分鍾,用細濾網仔細撇凈浮油和臟沫.
4.倒入料酒,保持大火,加入薑片,蔥段,調料包,蓋上鍋蓋,上汽後,轉小火壓30分鍾,減壓後打開鍋蓋,撈出牛尾,湯備用.
5.炒鍋中燒熱油,下蔥姜蒜碎炒香,放入番茄塊, 大火翻炒至全部成糊後,加入鹽和適量醬油,炒勻,蓋上鍋蓋,轉小火熬煮10分鍾.
6.打開鍋蓋,加入牛尾,並將牛尾湯濾掉油脂和雜質後倒入.
7.大火燒開後,蓋上鍋蓋,轉小火繼續燉20分鍾左右.
8.加入一大匙黑胡椒粉,並根據口味調入適量鹽,開大火收汁到自己喜歡的程
度.
9.關火,加入少許味精,撒香菜碎即可.
小訣竅
1. 牛尾是牛身上活動最頻繁的部位,因而其肉的味道最為鮮美。同時,牛尾性味甘平,低脂肪高蛋白,富含膠質、多筋骨少膏脂,風味十足,能益血氣、補精髓、強體魄、滋容顏, 是富含多種營養物質的健康營養食品。
2. 調料包可以根據自家存貨進行調整,但不建議省略干山楂片,因為這是肉爛還省時的關鍵.
3. 西紅柿,最好選用成熟多汁的,這樣的西紅柿口味偏甜,如果口味偏酸,可適當調入一點糖,調整一下口味.
牛尾湯
材料:
牛尾巴一根,山葯二根,人參一根,姜一塊
做法:
1、牛尾延骨節分割成段,用冷水浸泡去血水
2、山葯去皮切塊,加入飛過水的牛尾、姜、一勺料酒、足量的熱水煮到沸,打去浮沫
3、轉文火煲3個小時,直到湯變淺白,牛尾軟爛,最後加枸杞滾煮10分鍾
4、喝的時候,按個人口味加適量的鹽、白鬍椒調味就可以了
燉牛尾巴魚
材料:
牛尾巴魚600克,粉條30克,蔥2克,姜10克
做法:
1.新鮮牛尾巴魚兩條
2.切塊
3.准備調料和粉條
4.油燒熱,加蔥姜蒜調料爆香,加水,水開後放魚塊
5.小火咕嘟半小時,就可以盛盤了
牛尾蔬菜清湯
材料:
牛尾,薑片,陳皮2片,土豆,胡蘿卜,捲心菜,西蘭花
做法:
1.把牛尾飛水,洗去好多的血沫。
2.再放進電子瓦罐里加薑片、兩片陳皮和水慢速熬一天(差不多八個小時),所以牛尾非常酥爛,因為牛尾是比較難燉爛的,如果沒有電子瓦罐,高壓鍋也行,還沒有那在煤氣上不能少於三個小時。
3.再放一些土豆、胡蘿卜、捲心菜還有西蘭花,前面三樣要早點放,西蘭花最後放下去燙熟就行了,土豆燉得面面的比炒麵粉更好些,其實放上番茄和番茄醬就類似羅宋湯了。
紅酒燴牛尾
材料:
牛尾,醬油,紅酒,胡蘿卜,香葉,辣椒,八角,芹菜,蔥,姜,蒜,鹽,糖,洋蔥
做法:
1.牛尾下冷水鍋里煮沸一下去血水撈出。
2.高壓鍋里放香葉、八角、蔥、姜、蒜,牛尾加水差不多淹到牛尾就行了,高壓鍋火上加熱三十分鍾。如果時間太久的話,軟過頭也不好。
3.然後把高壓鍋里的牛尾撈起,放醬油去燜,再放紅酒。。。燜15分鍾之後,在放胡蘿卜、辣椒、芹菜在煮10分鍾就可以吃了
牛尾豆藕湯
材料:
牛尾3段,黃豆100克,蓮藕1節,大蔥1根,姜6片,料酒適量,鹽適量
做法:
1.材料洗凈,蓮藕豎切成粗段備用。
2.牛尾隨冷水入鍋,煮開後撇清浮沫留用原湯,加入除鹽以外的其他材料重新煮沸,之後改微火慢燉4小時左右至肉質酥爛,加鹽調味即可。
牛尾黃豆湯
材料:
牛尾,黃豆,紅棗,姜
做法:
1.牛尾焯水後洗凈再重新入湯鍋。
2.幾個小時後
牛尾珍茹湯
材料:
鮮蘑、香茹、白玉茹、雞腿茹、口蘑、金針蘑、鮑魚茹、白茹適量,牛尾0.5根,大蔥1根,姜2片,花椒適量,陳皮適量,青蔥2根,鹽1小匙,糖0.5小匙,醬油0.5小匙,料酒0.5小匙,雞精0.5小匙
做法:
1.把大蔥、姜切大塊;青蔥切末;八種蘑茹根招形狀切;(這樣是為了蘑菇燉煮的時候更易入味)
2.燒水把牛尾先焯一下,焯的時候放入料酒、少許鹽,水開後把牛尾撈出;
3.再做一鍋清水,冷水把焯的牛尾下鍋,放入大蔥、姜、花椒、陳皮,蓋上燉20分鍾;水開後,撇出上面的浮抹;
4.放入這八種蘑茹,加鹽、少許糖、醬油、料酒,燉兩個小時
5.出鍋前加入雞精,盛入大碗中,撒上青蔥即可~~
小訣竅
冬季來一碗這樣的湯水,寒冷一掃而光,全身曖洋洋的!!
口蘑胡蘿卜牛尾湯
材料:
牛尾1根,胡蘿卜適量,口蘑適量,姜適量,鹽適量,雞精適量
做法:
1.將牛尾切段焯水洗凈。
2.胡蘿卜切塊,口蘑洗凈。
3.所有材料入鍋,加水燒開,文火燉3小時。
4.最後燉的剩下了一半水,呵呵,加些鹽,雞精調味就行了。味道真的不錯,簡直是一流,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