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磯桿(兩用桿)的使用體會 (一)
我國地域遼闊,淡水資源極其豐富,就以湖北省為例,江河縱橫,湖庫遍布,港灣河汊不計其數,其中不乏大物出沒,湖北釣友釣獲大物的消息也多見著於媒體,此地正是淡水垂釣的廣闊天地。
在現在的淡水釣中,一旦釣到大物,現有的手桿時難以勝任的,因此許多釣友都喜歡使用磯桿,正所謂:手有磯桿,心裡不慌,釣到大物,全家喜歡。我在淡水釣中,也常用使用自製的磯桿,其好處是不言而喻的。下面介紹一下我使用淡水磯桿的個人體會。
淡水磯桿,無論是改制的還是現買的,都能在淡水垂釣中運用手桿手法和磯釣手法這兩種釣法來發揮其應有的威力,因其具備了手桿和磯桿這兩用功能,所以在我們那裡多稱之為「兩用桿」。現在分別介紹如下:
(-)作為手桿的使用法
作為手桿的使用時,線組的連接一般有兩種:一種是直接在輪線上安好漂座,應選用細的太空豆及細的漂座,以利於線組穿過導線環。使用時從磯桿首環處小心拉出帶有太空豆和漂座的輪線,而後再連接鉛皮座和子線、鉤,插上與鉛皮座相配的浮漂(此漂應事先與鉛皮座配好浮力比),試好水深即可垂釣了。
還有一種是在輪線上什麼都不裝,從桿稍拉出輪線後再連接現成的整根的釣線組,連接方法(見圖)。 這種方法也行,只是一體性不如前者,因為使用淡水磯桿主要是沖著大物去的,因此其可靠性就要打折扣了。
我現在一般是採用第一種連接法。輪線2號的,安裝好小號的太空豆和漂座,細心穿過導線環後,喜歡裝什麼樣的鉛皮座和線鉤都,魚小就用細線小鉤,魚大就用粗線大鉤,0.8-2.0號的子線都隨意,正所謂「大小通吃」,用了磯桿,2號線釣幾十斤的大物沒什麼問題的。這種安裝法,比安裝現成的整根釣線組的方法要更可靠。多年前,我就用這種連接法加上盤式輪和2號線,在福州的斗頂水庫釣獲28斤的大青魚。
以上的用法就相當於淡水釣的手桿用法,區別只是加長了手桿主線的長度,在中大魚後能自如的收放線。而且,即便是使用3.6米的磯桿,因其線長,拋投時可適度放線,其釣點也可以打到比5.4米手桿還遠的距離相當於5.4米或更長的手桿,這也是普通手桿所無法企及的地方,為該桿的又一大優勢。
此乃該桿的用法之一。
(二)作為磯桿的使用法
以上的手桿釣法,釣位的水深是不宜超過桿身的。可是,在淡水釣中,有不少大水庫的水的深度是接近甚至超過我們的桿身長度的,還有些時候我們也還需要將釣點打遠,這時,再使用手桿釣法就難以遂願了,此時我們可以用手中的磯桿來運用海釣中的磯釣手法:
首先要按照海釣磯桿釣組的原理來裝配釣組:適當加大現有的鉛皮座、浮漂的分量重墜(兩者要匹配好), 在輪線上由後往前依次穿上:棉線節、擋豆、活動漂座、太空豆、鉛皮座、子線、鉤。
『貳』 磯竿淡水釣法攻略 磯釣竿釣魚方法
磯釣竿本來是專門用於在一些海邊有岩石或者礁石的地方垂釣的魚竿,但是因為它不僅具有海竿拋投得遠的優點,而且也具有手竿一樣的靈活輕便,所以也經常被用來在淡水水域中釣大魚。我自己就經常用磯竿來釣淡水魚,也有一套釣鯽魚的方法,現在分享給大家,也許各位釣友用慣了手竿再用磯竿去釣會有不一樣的意外驚喜,或者手中只有磯竿又想當手竿用的釣友也可以看一看這種垂釣方法。
我是北方人,所以在初冬、冬末、初春、仲春時節,氣溫在0~15度,這時段水溫低,魚的活性不是很大,基本上還是聚集在深水區,手竿達不到如此遠度,海竿又沒有如此輕便、靈敏的情況下,用磯釣竿垂釣。
磯釣竿長度一般在3.6米以上,調性比海竿軟,也有漁線輪,直觀上與海竿的區別就是海竿每節上有一個導線環,而磯釣竿竿稍節上有三個、第二節上有兩個導線環。我採取的是同手竿台釣一樣的懸墜釣法釣底,效果非常好,釣組搭配:
線組具體製作順序如下:棉線節(或0.5mm長條形太空豆)、半擋、可滑動漂座(帶銅環)、太空豆、太空豆、鉛皮座、太空豆、8字環、子線、鉤。棉線節是定深、淺的,可擼動,不易刮導線環。
漂座下面的一顆太空豆使用時的位置是在鉛皮座上方1.5個漂長距離,這樣拋竿時漂與子線纏不到一起。具體垂釣時,漂相與手竿垂釣基本一致,上魚率特高,現在時節正好使用,釣友們不防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