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梔子花怎麼繁殖及養護
栽種方法:從健康的梔子花母株上選擇長勢較好的花枝剪下,用生根水處理後插入透氣的培養土中,適時澆水,等它生根即可。培養方法:等新株的根系初步成熟後,要將它移栽到松軟、肥力比較高並且呈弱酸性的新土中。此後,需要保持20℃左右的溫度,並且及時補水、補肥,來幫它生長。
一、栽種方法
如果要栽種梔子花,比較推薦使用扦插的方法進行。從一株健康的母株上選擇長勢較好的花枝,將它給剪下來,並且用生根水泡一下。之後,把它插入相對透氣、土質細軟的花土之中,適時澆水保濕,大約15-20天,即可生根。
2. 黃梔子的種植
黃梔子具有產品的多用型,用途廣泛,是一種集綠化、觀賞、葯用於一體的植物,開發潛力大,那麼黃梔子的種植技術有哪些要領呢?下面就一起隨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1、采種:黃梔子果在10至11月成熟。分大小兩個栽培品種。栽培時應選擇大梔子為好,由於梔子的種子發芽率不高,故應選飽滿、色深紅的新鮮果實,連殼曬至半干作種。播種前剝開果皮取出種子,泡在清水中2至3小時後揉搓,去掉浮在水面的雜質及癟籽,將沉於水底的飽滿種子撈出後稍為晾乾,拌上細砂,以備播種。
2、育苗:選擇較肥沃苗圃地,犁耙,下足基肥後作床。因種子較細,要拌草木灰或細肥土撒播或條播,播種後蓋薄土和蓋草。在12月至次年3月間播種,出土後及時揭去蓋草,除雜草,苗床保濕和施稀薄肥水。每畝用種量4至6斤,苗高30厘米以上可出圃造林。
3、整地:在丘陵山地選擇土壤較肥、向陽的坡地、山窩。因黃梔子是灌木,為方便摘果和管理,施肥等管理措施,全墾整地後作水平帶,每1.5米一帶,帶寬80至100厘米。最好帶上挖穴。每穴施有機肥或垃圾肥一土萁和鈣鎂磷肥0.5至1公斤,拌勻後填入穴內。
4、栽植:在12月至次年3月間,樹苗未發芽前栽植,若氣溫高要適當剪去上端枝葉。
5、管理:造林後4至6月鋤草撫育1至2次,加強病蟲害防治。以後每年要鋤草鬆土,施以磷、氮為主的肥料或復合肥,可間種花生等矮稈作物或葯材。
6、病蟲害防治:主要病害有癍枯病危害葉片;炭疽病危害枝條。
防治方法:
(1)剪去發病枯枝並燒毀,可減少病源;
(2)發病初期噴灑50%多菌靈800至1000倍液或70%托布津1000至1500倍液或1∶1∶100波爾多液。主要蟲害有蚜蟲、咖啡透翹飛蛾,以幼蟲咬食葉片、嫩稍和花蕾,可用40%樂果2000倍液噴殺。
以上就是黃梔子的種植技術有哪些要領的內容介紹,如需了解更多黃梔子等小知識,請繼續關注倍領安全網食品安全常識欄目吧。
3. 梔子花的養殖方法
養殖方法:
用扦插、壓條、分株和播種繁殖。分株和播種應以春季為宜。扦插,以嫩枝作插穗,在梅雨季進行,成活率很高。也可在梅雨季將插條插在稻田裡或水中,7~8天就能生根,再移栽苗床培育,成活迅速。
壓條,在4月上旬選取2~3年生強壯枝條壓於土中,30天左右生根,到6月中、下旬可與母株分離,移栽苗床。移栽,宜在梅雨季進行,植株需帶土球。夏季要多澆水,增加濕度,開花前多施薄肥,促進花朵肥大。梔子花葉大枝密,一般不作特別的修剪,但7月花後,在花的基部會產生花芽,但這些花芽,在炎熱的夏天會自然掉落,絕不會到翌年開花,如要修剪,以8月以後最適宜。
4. 梔子花怎麼養 梔子花種植技巧
梔子花的養殖方法
1.土壤:宜用含腐殖質豐富,肥沃的酸性土壤栽培,這是北方家庭成功種植的關鍵。一般可選用腐葉土加腐熟豆餅肥1份,同時摻入一定量的硫酸亞鐵,或上盆後用0.2%硫酸亞鐵或礬肥水淋透3至5次。
2.栽培:用扦插苗和壓條苗進行栽植,要保證植株的根系充分舒展,同時用細土把根系中的空隙填實,所填土壤的密度為85%左右,且要注意下緊上松,深度在根繫上方1厘米左右。栽後及時澆透水,一般以盆底滲水為宜。
3.:梔子花要求的空氣濕度較大,北方家庭可在盆墊里放清水,並置一塊薄板(3厘米左右),盆中水以不沒過薄板為宜,花盆放薄板上即可,要注意經常加水。澆水的原則為干透澆透,澆水以雨水、雪水或發酵過的淘米水為好,如果是自來水,要放置2至3天後再使用。生長期每7至10天澆一次含0.2%的硫酸亞鐵水或施一次礬肥水。梔子花夏季宜放樹陰下有散射光的地方養護,春夏初秋經常澆水和葉面噴水,以增加濕度。冬季宜放陽光處,停止施肥,澆水不宜過多,可經常用與室溫相近的水沖澆枝葉,保持葉面潔凈,北方有暖氣的房間更是如此。不要把花盆放在暖氣片或空調的正面,以避免葉片脫水。
4.:梔子花在夏季高溫及通風不良時宜發生介殼蟲、紅蜘蛛和煤煙病。可噴40%的樂果乳油1000倍液防介殼蟲,40%的三氨殺蟎醇乳油1000至1500倍液防治紅蜘蛛,同時亦可減少煤煙病發生,家庭為安全起見可用洗衣粉液噴灑,亦有一定的效果。
5.換盆:一般1至2年翻盆一次,以春季進行最佳,為了有效防止盆土鹼化,每年可進行一次翻盆,換盆前須進行扣盆,扣盆在盆干後略有松動時進行,一般停止澆水10天左右即可。換盆時剪掉部分根子,如病蟲根,過繁根,再進行栽植。
6.:一般在春季進行,剪去過長的徒長枝、弱枝和其他影響株形的亂枝,以保持株形優美。梔子花為頂部著花,生長季節可適當進行頂部摘心,促進花枝生長,增加開花數量。
梔子花春、夏、秋季均可進行,但以春季3月至4月扦插成活率較高。扦插時從生長健壯的母株上剪取1年至2年生的枝條,截成20厘米左右的插條,每段要有3個以上的節點,剪去下端葉片然後將下端剪口放入500ppm生根粉溶液中快速浸漬15秒鍾,取出稍晾乾葯液後隨即扦插。插前在修整好的苗床上按行株距10厘米×7厘米畫線打點,並用小木棍在點上打孔,再將插條的2/3插入孔內,用周圍土壤壓緊後澆水保濕,成活後進行除草、追肥管理,當苗長至50厘米左右即可出圃定植。
施肥梔子花不是十分喜肥的花卉,但是由於它生長旺盛,又受盆土養分有限的限制,所以在生長期內,需要合理補充肥料。每隔1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人糞尿或餅肥,在施肥前1天應停止澆水,施肥的這天同時澆1次透水。9月中旬起停止施肥。成年植株,在6月中旬和8月中旬各增施一次麻醬渣,每次0.5—1兩,粉碎後與表土充分混合。
澆水梔子花喜大水,有人叫它「水梔子」。北方春天因風多、風大、空氣乾燥和降雨稀少,每3天澆水一次,並在放置盆花的周圍每日早晚要灑水,以提高空氣濕度。夏季入伏後天氣炎熱,上午要少澆水,下午兩點以後澆透水。夏季以軟水澆灌為宜,因硬水中含鈣、鎂鹽類較多,這對梔子花的生長十分不利,輕則枝葉變黃,重則很快死去。為了克服土壤和水質的鹼性,在生長季節里每周澆一次礬肥水,使振子花保持枝葉濃綠。冬季應控制澆水,不幹不澆,長期含水量過多,易造成爛根死亡。
病蟲害梔於花經常容易發生葉子發黃的黃化病,黃化病由多種原因引起,故須採取不同措施進行防治。缺肥引起的黃化病:這種黃化病從植株下部老葉開始,逐漸向新葉蔓延。缺氮:單純葉黃,新葉小而脆。缺鉀:老葉由綠色變成褐色。缺磷:老葉呈紫紅或暗紅色。對以上諸種情況,可迫施腐熟的人糞尿或餅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