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審題有哪些方法
一、命題作文的審題方法
(一)單個詞的審題方法
作文題目是一個詞語,這種形式淺顯而醒目,較為容易。
(二)短語的審題方法
從語法的角度分析,偏正短語的中心詞應是後面的名詞。但從作文審題的角度分析,中心詞往往規定了作文取材的對象或者范圍。這些詞語,通常才是「題眼」所在。只有抓住「題眼」來組織材料,才能做到中心明確。
(三)完整句子的審題方法
一般來說,這種形式的作文題目較長,宜採用「切分法」。就是根據題目中的「范圍、題眼、數量、人稱」等來分析題目中每個詞的含義和要求。
二、半命題作文的審題方法
寫好半命題作文,關鍵在補題。
首先、反復琢磨已命好的半個題目。
已命好的半個題目往往對我們作文的選材、主題、文體等有所提示或限制。讀懂了這半個命題的含義,才好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知識積累、寫作特長等將題目補充成一個自己有話可說且能說好的題目。
其次、反復斟酌備選的半個題目。
一定要選擇最能突出自己的體驗、自己的發現、自己的精彩的題目,補題時還要考慮自己最擅長寫的文體。
第三、反復斟酌題目與主旨的關系。
要在備選的一組詞語中,進一步提煉出更有新意的、更能體現時代要求的詞語,做到平中出新,平中出奇
第四、反復斟酌題目與文體的關系。
要求中有文體限制,就必須按文體特點來補題。如果是「文體不限」,就要結合自己的寫作特長將題目補全。
三、話題作文(也適用於材料作文)的審題方法
話題作文一般要求學生自擬標題,而所給的話題又具有很大的寬泛性、抽象性,千萬不要把話題當作文的標題。寫話題作文時要遵循「小角度,具體化,易表達」的原則,從以下幾點入手:
(1)仔細審題。
話題作文的審題,要做到三審:審材料或提示語,審話題,審題目要求。研讀提示語,正確理解「話題」的內涵,明確話題作文的要求,根據話題,進行發散性思維。然後從中抓住一點,進行寫作。
(2)找准入口點。
要選取最佳、最小的切入口,確立文章的主題。話題作文不受文體限制,因而變得廣闊無邊,在寫作時要注意將話題加以限制,把題目變小,「以小見大」,將寬題變窄。
(3)精心擬題。
題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題目能使人耳目一新,所以考生要匠心獨具,精心擬題,並根據文體、內容和中心反復推敲,做到簡潔、明確、生動、新穎、獨到。
(4)注意點題。
一般話題作文容易偏題、離題,結尾一定要適當點題,將之與所
㈡ 寫作文怎樣新穎
1. 怎麼才能寫出新穎的作文
一、審 題 這是寫作文首先要做好的事,否則,就會直接導致「文不對題」,「下筆千言,離題萬里」。
怎樣才能審好題呢?根據通常的作文題目的形式來看,一般可分為命題作文和材料作文兩大類。對命題作文的審題,就是要審查給定的文章題目確定的具體要求,審清文題意圖,明晰題外要求,確定「題眼」。
通過審題,明確作文的內容範圍、時間范圍、數量范圍、人稱范圍、處所范圍等。不能超出給定的范圍。
對材料作文的審題,主要要從兩個方面去把握:一是與材料的思想內容要「形影不離」,二是與作文形式的要求「絲絲入扣」。 1.命題作文 我們先重點談一下關於命題作文的審題,要注意做好哪些事情。
確定內容範圍 有的題目,對寫作內容做出規定。所以,審題時,要確定題目規定的內容範圍:記人的,要記什麼人;敘事的,要敘什麼事;寫景的,要寫什麼景;狀物的,要狀什麼物,等等。
二、立 意 立意,就是確定文章的主題,明確文章所要反映的中心思想。文章立意,應該有提煉生活的基礎,要努力把生活中某些根本性的東西反映出來。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必須努力做到正確、集中、新穎、深刻。 1.正確 立意正確是作文的根本要求。
我們常聽說某某的文章很有思想性,這主要是取決於作者創作立意的深刻性。一般說來,我們作文的立意都應該是積極、健康的,力求反映生活中的本質內容,要有一定的社會普遍性。
也就是說,文章的主題,應該是大家能夠認可或是積極倡導的。 三、擬 題 擬定文章題目,是寫作文之前首先要確定好的事,就像我們在開始做一件事之前,要先「拿定主意」一樣。
文章題目能反映出寫作的出發點和動機。通過文章題目,讀者可以基本認清文章要表達的主題和主要內容。
文章的擬題,要高度精練地概括出文章的核心內容,既要准確,又要力求生動,這樣才能引人注意,激起讀者的興趣。 根據表達內容的需要,文章擬題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寫作時,大家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 四、選 材 選材,就是選擇材料。
無論作什麼文章,對所需材料進行選擇是非常必要的。就像蓋房子,一定要事先充分地考慮好該用什麼木材、什麼石頭、什麼型號的水泥、什麼材質的磚等等。
同時,還要精心地計算好對各種材料的用量是多少,少了蓋不成房子;多了浪費,沒有用處。另外,所選材料還要適當得體,有助於表現房子的結構功能和形象效果。
如果不顧一切地隨意用料,最後蓋成一座類似火車皮一樣的黑房子,盡管結實,但肯定不會有人喜歡。同樣道理,作文之前進行精心選材,目的是既能說明問題,又要生動引人愛讀。
所以,作文之前,面對眾多可用的材料,要適當地做出取捨,留下生動有特色、有代表性的,去除一般的;要通過對重要的、生動的材料的有效組合,實現作文的目的,即用「經濟」的手段,深刻地表達主題。 作文選材,應圍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 1.選熟悉的材料 熟悉的材料,就是作者本人知道得很清楚,又有很深感受的材料。
材料熟悉,才能得以充分運用,駕輕就熟,使你得心應手。如果情況不熟,實質內容不清,怎麼說給人家聽呢?這樣的材料,即使生硬地拿來用在你的文章里,也不會收到好的效果一一會顯得機械、不連貫。
這個問題容易理解,大家當然不願那麼做。 一、作文要學會積累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古人這些總結,從正反兩方面說明了「積累」在寫作中的重要性。
「平時靠積累,考場憑發揮」,這是考場學子的共同體會。 (一)語言方面要建立「語匯庫」。
語匯是文章的細胞。廣義的語匯,不僅指詞、短語的總匯,還包括句子、句群。
建立「語匯庫」途徑有二:第一是閱讀。平時要廣泛閱讀書籍、報刊,並做好讀書筆記,把一些優美的詞語、句子、語段摘錄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製作讀書卡片上。
第二是生活。平時要捕捉大眾口語中鮮活的語言,並把這些語言記在隨身帶的小本子或卡片上,這樣日積月累、集腋成裘,說話 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會妙筆生花。
(二)要加強材料方面的積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
許多學生由於平時不注意積累素材,每到作文時就去搜腸掛肚,或者胡編或者抄襲。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是積累素材。
平時有條件的可帶著攝像機、錄音機、深入觀察生活、積極參與生活,並與寫生、、寫日記、寫觀察筆記等形式,及時記錄家庭生活、校園生活、社會生活中的見聞。記錄時要抓住細節,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徵。
這 樣,寫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 (三)要加強思想方面的積累。
觀點是文章的靈魂。文章中心不明確,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說明作者思想膚淺。
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庫」。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
「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獲。」平時要深入思考,遇事多問問「為什麼」、「是什麼」、「怎麼樣」。
這樣就能透過現象看本質。還要隨時把思維的「火花」、思索的結論記錄下來。
第二要輯錄,也就是要摘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總之,作文要加強積累,建立好「語匯庫」、「素材庫」、「思想庫」這三大寫作倉庫,並要定期盤點、整理、分門別類,且要不斷充實、擴容。
寫好作文先學會觀察 魯迅先生在。
2. 如何寫好新穎的作文題目
您好! 題目是文章的眼睛。
好的題目能引起讀者的注意,能給讀者無窮的聯想。 那麼如何給作文擬一個好題目呢?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方法。
一、修辭法 用修辭格的方法擬題 比喻:《父愛是座山》《五月榴花紅似火》《我是一隻快樂的小狐狸》《父愛將我舉過命運的欄桿》 誇張:《世界不大是個家》《一張煎餅包天下》《貪心不足蛇吞象》《膽大包天》 對比:《小人物的大故事》《紅與黑》《為了忘卻的記憶》《城裡人,鄉下人》 設問:《你有一顆柔弱的心嗎?》《誰是阿Q?》《是誰動了我的乳酪?》《今天,你學會了什麼?》 擬人:《冬天的訴說》《蚊子的自白》《螳螂的秘密》《誠信漂流記》 反問:《雷鋒真的沒戶口?》《我是差生,我容易嗎?》《阿斗扶不起來,怪誰?》 反語:《我是一個傻女孩》《我想當個差生》《其實我很笨》《爸爸,我不想做你的女兒》 仿詞:《牛教師的「牛脾氣」》《槐花村的槐花情》《 對偶:《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想,要壯志凌雲;干,要腳踏實地》《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排比:《那山·那人·那狗》《小橋·流水·人家》《棗樹·父親和我》《雨珠·露珠·淚珠》 移覺:《晶瑩的鉛球》《給心靈吃點冰激凌》 呼告:《請給我松綁》《渴望被愛》《老師,請您聽我說》《救救我吧》 二、故弄玄虛法 故意用使人迷惑和誤會的手段,引人注意 例如:《我和他的第一次親密接觸》《毛毛蟲小傳》《懷念狼》 三、標點法 藉助標點符號給作文擬題 例如:《我?我!》《10000元的價值=?》《好女孩?壞女孩?》《火,火!》 四、代數法 借用常用的代數式擬題 例如:《真誠+守信=真誠的友誼》《1+1=?》《我的PH=7》《減負≠減副》 五、模仿套用法 模仿套用名著、名篇、名曲的標題擬題 例如:《莎菲女孩的日記》《誰是我最可愛的人》《哦,白雪》《同桌的你》《媽媽的吻》 六、反串法 反常理而用之 例如:《引的春風渡玉門》《勝利乃成功之母》《開卷未必有益》《「鬆鬆跨跨」出人才》 七、以小見大法 用微不足道的事物擬題 例如:《七根火柴》《我是一隻桔子》《我喜愛的一句箴言》《苔花如米小》 八、借用歷史人物、事件和社會熱點擬題 例如:《「伊麗莎白」的故事》《我班的「九·一八事件」》《鐵血班長畢小麥》《我和媽媽的「冷戰」》《為什麼學保爾不學蓋茨》《我老爸是個農民工》。
3. 作文寫作怎麼才新穎
如何寫新穎作文 所謂創新是指學生作文突出語言生動、構思新穎、思想深刻等特點,一般凡具備其中一項即可獲得加分.但語言生動與否,完全取決於同學平時的作文基本功,在幾十分鍾時間內是無論如何也不會有大的起色的.因而學生可以在作文構思、材料選擇等方面下一番工夫,費一點腦筋,以期寫出構思巧妙、或感情真摯的考場作文. 1.確定體裁.學生對題目的理解、個人愛好以及手頭所准備材料的不同,面對考場 上的具體的作文題目,總有自己比較擅長的寫作角度可選:要麼擅長寫記敘文,要麼喜歡寫議論文,要麼寫成說明文更適合於自己.已經淡化了文體的考試,無疑給了考生更廣闊的選擇餘地,何樂而不為呢? 2.巧妙構思.作文巧妙的構思,有時是與確定作文文體同步進行的.而有時需要有意識的進行思考,以達到形式新穎、富有新意的目的.如1999年的濟南市中考作文中,《缺憾?無悔?夢》的小作者就採用了運用小標題的形式,運用概括敘述與抒情的筆調寫出自己的追求三部曲,而且,作者把小草與自己的境遇融為一體,很有新意.還有的運用倒敘手法,將看似平常的事情寫得扣人心弦. 3.精心選材.內容決定形式,真情實感是作者長期觀察生活、思考生活、感悟生活得來的.所以,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豐富的生活是寫好作文的基礎.從中考作文的佳作來看,無一不是作者精心選材的結果.如對「爭辯」話題,《法庭上的爭辯》的作者就是因為家庭的變故,父母的離異使他變得成熟了,作者有了「是那場爭辯,給了他們新的幸福,也給了我新的生活」的感悟,讀來感人至深.許多考生思路開闊,思維活躍,知識面寬.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材料之豐富,令閱卷老師拍案叫絕.由此看來,材料新穎、豐富是使作文出新的最根本的條件.。
4. 作文怎樣才能寫出新穎
擬題要從文章的具體內容和體裁出發,題目的含義和風格都要與正文絲絲相扣。
既要注意題目的簡明、突出、醒目,又要具有獨創風格,力爭使文題確切鮮明,生動活潑,寓意深刻。為達到這一目標,擬題時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1.使用生動活潑的群眾口語。
如1992年高考的一些優秀作文題是這樣擬寫的:《小雨來得正是時候》、《破玻璃和污跡哪去了》、《對,就這么!》,由於語言生動,褒貶分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恰當運用修辭手法。
如1992年高考作文中另外一項精彩命題:《心中的雨》、《呼喚晴朗的天空》、《走出烏雲的太陽》、《一千個零比不上一個一》、《中國人失掉公德心了嗎?》、《君子動口不動手》、《美的回歸》等,運用了比喻、象徵、擬人、反詰等修辭手法,題目既准確、鮮明、生動,又表達出考生的褒貶之情,很惹人喜愛。3.恰當引用成語、名言、歌詞。
如《如釋重負》、《將心比心》、《良劍期乎斷》、《姑娘你慢些走》,群眾喜聞樂見,使人倍感親切。4.增加命題的隱含色彩。
如《0+0=7+(-3)嗎》,激起閱卷人急於探究內容的強烈願望,從而產生一定的魅力。
5. 寫作文選材新穎的方法
一、從自己的生活中去找.不少同學看到作文題目,不是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找材料,而是道聽途說,或者是從概念出發去記敘、描寫.記好人好事,總是寫「拾皮夾」「讓座」「為人補課」,不管此事自巳是否經歷過,是否有感觸.這樣的內容,怎麼會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呢?其實,我們每個人居住的環境不同,興趣愛好不同,經歷的事情必然不同.能把自己那些與眾不同的經歷作為選材的內容,那麼,你所選擇的材料一定是自己獨有的,新鮮生動的.二、做生活的有心人.常聽一些同學說,我們是學生,生活貧乏,看不出有什麼新鮮、獨特的事情值得記敘.同學們生活面不廣是事實,要擴大作文選材的范圍,就要求我們盡可能地廣泛接觸生活.那麼是不是我們同學生活圈子小,就沒有新鮮、獨特的材料可以寫呢?不是的.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就會有獨特的材料讓你挑選.住在城裡的人,恐怕都見過老年人跳迪斯科吧?可是有的同學熟視無睹,竟然讓這樣的材料從眼皮底下悄悄溜走了.三、選擇新角度,讓常見的材料放出異彩.一般來說,同學們的生活圈子小,家庭、教室、操場.接觸的人少,家人、老師、同學.同學們在作文時,所敘述的事往往是常見的.常見的材料中就沒有新鮮的東西嗎?不是的.只要我們開動腦筋,對常見的材料改變一下敘述的角度,也會讓它放出異彩.四、打開思路,擴大視野.有相當一部分同學,思路比較狹窄,他們的目光只注意好人好事,作文的材料老是不能擴大.如果我們同學把觀察的目光投射到整個生活里,既看到那些好人好事,也看到那些壞人壞事,作文的材料一定會豐富多彩起來.另外這里也有詳細的介紹,請參考:。
6. 有創意的作文題目
《聽,花開了》《又是一年風起時》《花開不只在春天》《傾聽花開的聲音》《尋找蘋果綠的出口》《抿嘴一笑》《破繭成蝶的美麗》《秋韻》 《傷著並快樂著》《還有多少愛可以重來》《離開是一種美麗的痛》 《死神唇邊的微笑》《被擱淺的夢》《那時,花開》《讓孤獨飄舞》《觸摸旋律》《夢想,想夢》《我是船,只屬於遠方》《幾度花開花又落》《遠方的地平線》《傷著並快樂著》《無言的凝眸》《又見一簾幽夢》《愛上一朵罌粟花》《觸摸那片蔚藍》《夢絮星空》《椰風海韻》《淌過我心的流水》《生命綻放的炫美》《海韻》《漫想春天》《浸在空氣里的浪漫》《做那朵被你守護的紅蓮》《蒲公英的夢》《托起生命的藍天》《落入凡間的天使》 《像花兒一樣等待》 《失樂的天堂》 《草窗韻語》《天堂的位置》《泥濘的路才能留下腳印》《飄零的美麗》《雪,落在夏天》《落葉的痕跡》《天使的翅膀》《盪漾在春的日子裡》《站在幸福的枝頭微笑》《心碎沒有聲音》《在雨中陶醉》《化蝶的美麗》《盡頭的盡頭》《記憶不是為了恨》《啼血的杜鵑花》《一絲愜意心中來》《待到山花爛漫時》《小橋·流水·人家》《揣好夢想上路》《守候心靈的春天》《月若有情月長吟》《滴滴香濃,意猶未盡》《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踮起腳尖》《滴滴香濃,意猶未盡》《在夢的遠方》《寒露不是秋天的句號》《月兒獨上樹梢》《夢的田野》《舞動舌尖》。
7. 寫作文怎麼寫才好呢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一、細觀察細致觀察是提高寫作水平的金鑰匙.文章是客觀事物在作者頭及中反映的產物,要反映客,不必須對客觀事物作仔細的觀察.只有仔細地觀察,才能從生活現象的礦藏中發現碎金璞玉,於泥沙混雜中攫取閃光的寶物.不掌握,「觀察」這把開門的金鑰匙,作文的「鐵門限」是決然跨不進去的.二、多閱讀廣泛閱讀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前提條件.要寫出好文章,就必須多讀書.「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首,不會作詩會吟.」魯迅先生也提倡多讀書,「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我們強調既要多讀,又要選擇地讀,更要讀進去,理解所讀文章的結構技藝,語言特點,從中掌握作文定得深刻些,變化多一些.三、巧選材精心選擇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加速器.選材的要求是要新穎,所謂新穎,就是批要選擇一般人沒有接觸過的,或熟視無睹崦實含表深刻意義的.一經作者筆之於書,就會發人深思令人感奮的材料.選材角度要小,要以小見大,寫人人眼中有,人人筆下無的材料.為此,必須在頭腦中把各種材料比較、分析、綜合,進行去粗取精,改造加工,只有這樣,才能使材料新穎.而這種積極思考、反復推敲的選析工夫,對提高作文水平很有幫助.四、常練筆經常練筆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關鍵.要想入作文的大門,並求得不斷進步,更重要的是多練.諺語說的好:「文章讀十篇,不如寫一篇.」這就道出了作文實踐出真知的道理.我們學習了一篇文章之後,弄懂了文章的結構方法,弄清了文章的寫作特色,就要學著運用這些知識與方法去實踐,去練習,使之變成自身的作文能力.實際上,我們第學習一篇課文後都可以進行練筆.而片斷練習是練筆的一種好方式,片斷練習所花的時間不長,又達到了練筆的目的.寫日記也是一種有效的練筆方式,天天堅持寫日記,以後俄文就有了堅實的基礎.五、勤修改反復修改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催化劑.修改是作文必不可少的步驟,是提高作文質量的有效措施.前人說的好,「文章不厭百回改.」「文章是改出來的.」曹雪芹寫《紅樓夢》「披閱十載,增刪五次,」托爾斯秦的《戰爭與和平》反復修改了七次;魯迅先生主張「定完後至少看兩遍,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毫不可惜.」可見,文章修改,一般是指從初稿寫出來到最後定稿的加工過程.修時要做到五看:看用詞是否通順,看主題是否鮮明,看結構是否緊湊,看語言是否優美.總之,「文章是改出來的.」一般來說文章總是越改越好的,我們要在「修改」上下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