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黑臭水體如何治理尤其是城市河流、湖泊水體
在總體的黑水治理過程中,無論採用哪種黑臭水體治理方案,均要遵循三個步驟:
一是控源截污、二是凈化水質、三是生態恢復。目前治理農村黑臭水體的方法主要有兩大類:
一、物理方法
物理方法是治理黑臭的主要方法之一,包括環保疏浚、河道曝氣、控源截污、調水工程等技術。利用物理方法可以加深河床,減少河道中積存的污染物,增強河流沖刷能力,有效削減黑臭。
1、環保疏浚
環保疏浚主要是清除懸浮在底泥表層的污染物,但保留原始生物種群基因庫,保證後續生物種群及河道生境恢復。此外對疏浚底泥要進行妥善處理,避免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
2、水體曝氣復氧
曝氣可以提高水體中溶解氧含量,解決水體供氧耗氧失衡問題,有效減輕黑臭,這是目前被廣泛應用的措施之一。曝氣方式對水體修復也有影響,上覆水曝氣會對河道底泥產生擾動作用,促使底泥中污染物向水體遷移轉化。相較之下,底泥曝氣對加快底泥修復的效果更優。
3、控源截污
控源截污是從源頭上對污染加以控制和削減,該方法直接有效但工程量大、工期長、投資大,需要同時對點源與面源污染進行控制,並統籌考慮城市規劃建設。二、生物生態方法
改善河道水質恢復水體生境是黑臭河道治理的根本目的,使用生物生態方法治理黑臭能很好的實現這一目標。利用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謝活動實現對水體污染物的轉移與轉化從而改善水質,水體態系統同時得以修復重建,從本質上治理黑臭。該方法成本低廉、易於後期管理維護。
現階段較常用的技術包括生態浮床(島)、景觀濕地等,能一定程度降低水體污染負荷,兼具景觀功能。但在選擇植物種類時需多角度考慮,選擇生存能力強凈化能力強的本土物種,避免外來物種入侵導致更為嚴重的生態問題。
以上就是治理黑臭水體的常見方法,僅供大家參考。至於有些人說的化學方法,出於安全性考慮,目前大多還在探討階段。
② 黑臭水體怎麼治理
黑臭水體的危害很多,比如影響居民生活,危害人體健康;破壞河流生態系統;損害城市景觀。因此消除黑臭水體,改善感觀,美化城市,已是城市河流治理中首要解決的問題。那麼黑臭水體治理可以從下面四點著手:
一、清游疏浚技術
清游疏浚是清除內源、控制水體污染的有效措施之一。其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抽干湖河水後清法(干法),一種是濕法清淤。但常用的是乾式清淤。
乾式清淤是指抽干城市黑臭水,使水體底泥裸露出來,使用水力沖挖的方式對淤泥進行清理。乾式清淤具有清淤濃度高、清淤速度快、清淤較為徹底的優點,但也存在破壞水體原有生態,產生二次污染的不足。
乾式清淤一般使用在城市箱涵清淤、明渠清淤、小型湖泊清淤,設備操作簡單,轉運方便快捷,黑臭水體治理效果明顯。
而濕法清淤主要是通過水力清淤設備進行治理黑臭水體的,具有一定的生態風險性,國內外對此多持慎重態度。
二、截污納管技術
截污納管是從源頭上消減污染物的排放量。通過建設和改造位於河道兩側污水產生單位內部的污水管道,並將其就近接入敷設在城鎮道路下的污水管道系統中,並轉輸至城鎮污水處理廠進行集中處理,阻止污水進入河流。
三、曝氣增氧技術
缺氧是黑臭水體普遍特徵。恢復水體耗氧復氧平衡、提高水體溶解氧濃度是水環境治理和水生態恢復的首要前提。曝氣增氧是水體增氧的主要方法,能快速提高水體溶解氧,並兼有造流、凈化抑藻和底泥修復作用。
四、清水補水技術
環境調水其目的在寧改善水體水質,提髙水資源的利用價值和水環境的承載力,主要應用寧納污負荷高、水動力不足、環境容量低的城市河湖和水網。
③ 城市黑臭水體成因應該如何治理
造成水體黑臭的主要原因有:外源污染、內源污染、自凈能力差、缺乏長效機制。
外源污染主要包括城市污水直排、工業廢水偷排、合流制管網溢流污染、城市初期雨水、農業面源及沿岸亂扔的垃圾等;
內源污染主要包括河底底泥釋放、水生植物腐爛等,
自凈能力差主要包括水動力不足,流動性差、缺氧、水生態系統脆弱等;
缺乏長效機制主要為部門職能存在沖突,管理不到位等;由於以上一種或多種原因綜合的結果,導致水體黑臭。
針對各種原因採取的技術措施
造成黑臭的原因:污水直排、面源污染等;內源污染:底泥釋放;自凈能力差;缺乏長效機制。
針對污水直排治理措施:
①截污納管:末端截污或源頭截污;②直排口污水原位處理;③旁路一體化設備處理。
針對面源控制治理措施:
①海綿城市措施:植被緩沖帶、雨水花園等;②初期混合水調蓄池;③人工濕地。
針對內源污染治理措施:
①清淤疏浚;②生物底改;③水生植物殘體清理;
針對自凈能力差治理措施:
①人工增氧;②混凝沉澱;③微生物強化凈化;④生態浮島;⑤水生態系統構建;⑥水華藻類控制;⑦水生生物恢復;⑧清水或再生水補給。
針對缺乏長效機制措施:
①加強水體管理,實施「河長制」,實施「一河一策」;②水質成效考核付費;③增加執法力度,杜絕偷排污水。④健全監測體制
④ 黑臭河道的治理措施都有哪些
1.物理方法:
①引水換水
用「以清釋污」方法對污染水體進行稀釋,可以使水體黑臭關鍵性水質指標總磷和有機物污染指標、高錳酸鹽指數濃度等有所下降。但對於蓄水量較大的水域,補水量太小起不到凈化效果,而提高補水量又造成水資源的大量浪費,費用高昂。所以「引水釋污」只是起到一個「治標不治本」暫緩效果,對於富營養化嚴重的湖泊,採用「引水釋污」不是一個長久之計。
②底泥疏浚
「清淤挖泥」可減少積存湖內的大量有機碳、氮、磷等營養物質,增大湖的蓄水量,是減少內源性污染、減輕水體黑臭的有效途徑和措施。但是大規模清淤,可能會破壞湖泊原有的生物種群結構和生境,削弱其自凈功能,對生態修復帶來負面影響。
2.曝氣復氧法:
曝氣復氧對消除水體黑臭的良好效果已被國內一些實驗室試驗及河流曝氣中試所證實。其原理是進入水體的溶解氧與黑臭物質(H2S,FeS等還原物質)之間發生了氧化還原反應。對於長期處於缺氧狀態的黑臭河流,要使水生態系統恢復到正常狀態一般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水體曝氣復氧有助於加快這一過程。由於河道曝氣復氧具有效果好、投資與運行費用相對較低的特點,已成為一些發達國家如美國、德國、法國及中等發達國家與地區如韓國、香港等在中小型污染河流污染治理經常採用的方法。對於污染情況嚴重,污染長期排入的水體需配合生物方法及生態措施,因此,可做為輔助生物—生態修復的方法之一。
3.化學方法:
化學絮凝處理技術是一種通過投加化學葯劑去除水層污染物以達到改善水質的污水處理技術。近年來,化學絮凝處理技術在強化城市污水一級處理的效果方面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研究與應用,而隨著水體污染形勢的日趨嚴峻,對嚴重污染的水體如黑臭水體的治理,化學絮凝處理技術的快速和高效也顯示其一定的優越性。但是由於化學絮凝處理的效果容易受水體環境變化的影響,且必須顧及化學葯物對水生生物的毒性及生態系統的二次污染,這種技術的應用有很大的局限性。
4.生物方法:
生物復合酶是一系列天然有機的、含多種酶類的復合產品,並結合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和其他天然成分的蛋白質及無機營養物合成的一種高效復合酶類凈化劑。
機理:
生物復合酶能刺激加速微生物的反應,同時它能促進水中的大分子化合物分解成小分子化合物,同時釋放出結合氧,增強水體復氧功能,這些簡單化合物又很容易被微生物所利用,在有機物被降解的同時,又有利於微生物的多樣性,提高微生物的活性和繁殖能力,達到一種微生態平衡。
在大多數環境中存在著許多土著微生物進行的自然凈化過程,但該進程很慢,其原因是溶解氧(或其它電子受體)、營養鹽的缺乏,而另一個限制因子是有效微生物常常生長緩慢。生物復合酶可有效地刺激和加速自然的生物反應,激發土著微生物的活性,加速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同時對浮游生物和環境無害。從而可以快速有效地促進受污染水體向良性生態系統演替,使得水體中的DO得以恢復,COD、BOD5、NH3-N等污染指標迅速下降,水體的黑臭異味現象得以快速消除。
特點1——高效消除黑臭恢復生態系統
生物復合酶可快速削減水體內污染物質,使水體
COD、BOD5、氨氮等污染指標迅速改善。同時,激活底泥中的土著好氧微生物,提高其生化反應效率,減少溶解氧消耗,促進溶解氧恢復,使水體微生態系統逐步完善。即以微生物實施水體生態修復,重建底端生物鏈,為上行生物鏈的梯次恢復奠定基礎,為底棲生物著床創造底質條件;提高水體透明度,為水生動物的放養創造水質條件。通過人工控制生態環境,使水生動植物與水環境達到動態平衡。
特點2——標本兼治
調水人生態環境的生物技術治理河湖污染,不僅治理水體,而且治理河湖底泥。生物修復治理不僅僅是水質的達標,最終是要通過階段性治理完全恢復河湖底泥的活性,使河湖恢復自凈能力,達到生態平衡。
特點3——施工簡便,原位治理
調水人生態環境採用生物法治理河湖過程中使用的設備簡單,不需要挖掘機等大型設備,所以施工方便,操作簡單,並且不會產生噪音,不影響周圍居民的正常生活;最重要的是――原位治理,標本兼治,在施工過程中不需轉移底泥,即消除了污染物的轉移,同時杜絕了對環境造成的二次污染,而且在原有底泥的基礎上進行治理,刺激原有土著微生物迅速生長繁殖,形成種群優勢,恢復底泥的活性,達到水體長期自凈的效果。經過生物修復的底泥恢復了活性,不但不需要疏浚,而且活性底泥可以大大提高河道的自凈能力。
特點4——產品綠色、環保、無公害
①生物產品不燃、不揮發、綠色、安全、無毒,無二次污染。
②配伍性好,該抑制劑由於無毒副作用,因此,可與其它生物制劑配合使用,具有協同增效作用。
③生物降解性極佳,該抑制劑在水體中抑制浮萍生長以後,不會有殘留。
4.生物-生態修復技術
生態—生物方法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環境生物技術。這類技術主要是利用微生物、植物等生物的生命活動,對水中污染物進行轉移、轉化及降解作用,從而使水體得到凈化,創造適宜多種生物生息繁衍的環境,重建並恢復水生生態系統。由於這類技術具有處理效果好、工程造價相對較低、不需耗能或低耗能、運行成本低廉等優點。同時不向水體投放葯劑,不會形成二次污染,還可以與綠化環境及景觀改善相結合,創造人與自然相融合的優美環境,因此已成為水體污染及富營養化治理的主要發展方向。
(4)徐州黑臭水體治理常用四種方法擴展閱讀
治理方法
正確思考
黑臭水體治理,模式比技術更重要。治理應該因地制宜,根據不同的水文水質特徵、不同的治理目標、不同階段,綜合採用不同技術。
綜合治理法
「七字法」統籌化綜合治理法
何為「七字法」統籌化綜合治理法 」截、引、凈、減、調、養、測」。
截:
切斷點源污染產生的污水;
引:
將點源污染與面源污染產生的污水通過對應手段引入濕地或生態岸帶等功能體;
凈:
通過濕地、生態岸帶、以及其他凈化功能體處理污染水體與降水,徑流;
減:
將水體中的有機質成分降低,淤泥減量;
調
調入新水體補入水道、湖體等;
養
整治內源污染,通過微生物復合菌進行水體營養結構恢復,穩定或重建生態系統和食物鏈結構;
測
數據檢測與水體實時監測,應對突發狀況,保證水體治理的數據精準。
三位一體治理
無論是從大氣沉降、還是直接排放的污水,以及水土流失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質,最終都匯聚到水體中進行積累與富集,從而導致水體水質惡劣變化。水體治理是一個立體治理,從避免有害物質在通過水體循環重新污染環境。
⑤ 黑臭水體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水體中有機污染物含量過高時,在好氧微生物的作用下,有機物分解會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氣,使水體轉化成缺氧或厭氧狀態。在缺氧和厭氧條件下,水體中的鐵、錳等金屬離子與水中的硫離子形成硫化亞鐵、硫化錳等化合物。懸浮顆粒吸附硫化亞鐵、硫化錳等,致使水體變黑;有機物腐敗、分解,產生氨、硫化氫、硫醇、硫醚、有機胺和有機酸等惡臭物質,致使水體變臭。由此,不難分析出影響水體黑臭的主要因素有:有機污染物濃度、營養物質濃度、污染時間(污染形成後經歷的時間)、水力條件、溫度條件等。
黑臭水體治理的思路先行,避免為了治理黑臭而治理黑臭。黑臭水體治理思路可謂「百花齊放」,表面上看非朱即墨,實則殊途同歸,總體可以概括為「系統分析、綜合施策」。「系統分析「是指必須系統分析城市黑臭水體水質水量特徵及污染物來源,包括點源污染源(排放口直排污廢水、雨季溢水、初期雨水等)、面源污染源(各類降水所攜帶的污染負荷、農村畜禽養殖廢水等)以及內源污染源(底泥污染物、漂浮物、懸浮物等),「系統分析」保障了「綜合施策」的科學性與可操作性。
「綜合施策」既指綜合控源截污、內源控制以及生態修復等黑臭水體治理技術,避免單一治理技術的局限性,即再好的單一治理技術也不能徹底解決水體黑臭問題,亦指綜合水體污染程度、污染原因和污染階段,因地制宜,因時制宜,選用相對適宜的治理方案。根據污染程度與治理目標的不同,將黑臭水體治理分為應急治理、水質改善和長效保持三個階段。
在應急治理階段,針對黑臭嚴重水體,採取有效措施,短期內快速緩解和消除黑臭現象。主要技術實施要點為:
(1)截污,控制外源污染物的進入;
(2)投加絮凝劑、除藻劑等葯劑,快速去除污染物;
(3)底泥清淤,將大量污染物遷移出水體;
(4)補水(地表水或再生水),快速遷移、稀釋污染物質。
在水質改善階段,經過應急處理措施,黑臭現象緩解之後,進一步減輕水體污染負荷,採取工程措施凈化水質,恢復水體景觀功能。主要技術實施要點為:
(1)人工增氧(曝氣、純氧增氧、化學增氧等),防止厭氧分解,提高水體中有機污染物質的降解速度;
(2)投加底質改良劑或氮磷控制劑,降低內源污染釋放(僅適用於滯流型水體、封閉和半封閉型水體);
(3)旁路處理,對水體進行循環處理;
(4)植物凈化(植物塘、生態浮島等),利用水生植物的凈化功能改善水質。
在長效保持階段,黑臭水體治理後,可能會面臨污染負荷再度升高等問題,使得水體水質惡化和黑臭反復,因此需要保證水質有效管理,確保水質改善效果的長效性。主要技術實施要點為:
(1)清水補給,通過補水加快水體循環;
(2)生態修復,提高水體自身的凈化能力;
(3)水華控制,消除黑臭後的水體,仍然是富營養化水體,藻類容易暴發,最終導致黑臭,應採取必要措施控制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