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四大注射的縮寫是什麼
IM(肌肉注射)
打在肌肉組織內,常用肌注部位為三角肌,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股外側肌等。注射方式為常規消毒後,跟注射部位皮膚呈90度迅速進針,埋入針頭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回抽無回血緩推葯液,肌內注射發生療效時間比靜注發生的療效時間長,是所有注射方法中,除靜脈注射外,葯物顯效最快的途徑。
IV(靜脈注射)
打在靜脈裡面,凡便於穿刺,血流豐富,且離靜脈瓣較遠的靜脈均可用於靜脈注射。注射方式為常規消毒後,跟找到的血管呈15-20度角進入,見到回血後降低穿刺角度,緩慢注入葯液。靜脈注射是所有注射方法內,葯物發生療效最快的途徑。
IC(皮內注射)
它位於表皮和真皮之間。常用於前臂掌側的中部。它通常用於皮膚試驗(葯物過敏試驗),也是局部麻醉的前兆。注射方法為;與乙醇消毒後,皮膚穿刺到5度的角度或平行於皮膚,注入0.1毫升的液體,拔針時注射部位的皮膚角質層,形式,不擦後局部皮膚或按當地拔針。
如有葯物過敏試驗,15-20分鍾後觀察結果,並准備2ml注射器和鹽酸腎上腺素1枚。注射到皮膚內部不能用碘酊消毒,如果病人對乙醇過敏,可以換用生理鹽水消毒。
IH(皮下注射)
適用於皮下組織,常用於上臂三角肌下緣、腹部、大腿內側。常用於預防接種。注射方法(以上臂三角肌下緣注射為例,先對皮膚常規消毒,然後用注射器抽出好的液體並與皮膚以30-40度角快速刺穿,刺入針蒂1/3至2/3處,無血回泵,緩慢注射液體。
用棉球壓住針眼,迅速拔針。
(1)常用四種注射方法要點總結擴展閱讀:
安全用葯警告
靜脈注射也帶來了新的安全問題。「靜脈注射也有其缺點。不良反應通常更嚴重,發生更頻繁。」「吊針」雖然純度很高,但仍難免存在不溶性小體,小體通過「吊針」終末過濾裝置進入人體,輕者引起血管局部循環障礙,引起血管栓塞。
重者可引起血管局部堵塞供血不足,導致組織缺氧,產生水腫和靜脈炎。更重要的是,異物可以從血管侵入組織。
安全用葯的四項原則是:安全性、有效性、經濟性和適用性。所以如果你可以口服葯物,最好不要注射,如果你可以肌肉注射,最好不要靜脈注射。盡量減少注射次數(如果有的話)和使用的組合類型。「醫生不要開過多的靜脈注射處方,病人對待治療要有客觀的態度,不要盲目求快。」
② 預防接種有哪些方法
皮膚劃痕法
在上臂外側中部劃痕接種。
皮下注射法
將疫苗接種到上臂外側的皮下。如接種乙腦疫苗、麻疹疫苗等均用皮下注射法,這是最常用的接種方法。
肌肉注射法
將丙種球蛋白、抗毒素等制劑進行臀部肌肉注射的方法。
口服法
口服法簡便易行,易於接受和推廣。最常見的口服疫苗是小兒麻痹糖丸活疫苗。
③ 注射給葯有哪四種常用方法
1、內服給葯多數葯物可經內服給葯吸收,主要吸收部位是小腸。
2、注射給葯常用的注射給葯主要有靜脈、肌內和皮下注射。其他還包括關節內、結膜下腔和硬膜外注射等。快速靜注可立即產生葯效,並且可以控制用葯劑量;靜脈滴注是達到和維持穩態濃度的最佳技術,達到穩態濃度的時間還取決於葯物的消除速率。
3、呼吸道給葯氣體或揮發性液體麻醉葯和其他氣霧劑型葯物可通過呼吸道吸收。肺有很大表面積,血流量大,經肺的血流量約為全身10%~12%,肺泡細胞結構較薄,故葯物極易吸收。
4、皮膚給葯澆潑劑是經皮膚吸收的一種劑型,它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葯物必須從制劑基質中溶解出來,然後穿過角質層和上皮細胞;二是由於通過被動擴散吸收,故葯物必須是脂溶性在該器官的濃度。
④ 預防接種的方法
預防接種的途徑和方法主要有四種,分別是:
(1)皮上劃痕;
(2)注射,包括皮下注射、皮內注射、肌肉注射;
(3)口服;
(4)噴霧吸入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第12條明確規定:國家實行有計劃的預防接種制度。國家對兒童實行預防接種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