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斜頂如何澆
斜頂澆築的正確方法
斜頂澆築是一個重要的建築工藝過程,正確的澆築方法能夠保證建築物的質量和安全。以下是關於斜頂澆築的詳細解釋:
一、前期准備
在進行斜頂澆築之前,需確保模板工程已完成且經過驗收。清理模板內的雜物,確保表面干凈、平整。同時,按照設計要求,准備好混凝土等原材料。
二、支設腳手架與操作平台
由於斜頂的施工角度特殊,為確保施工人員的安全和操作的便捷,需支設穩固的腳手架和操作平台。腳手架應牢固連接,能夠承受施工過程中的各種荷載。
三、混凝土配合比與澆築方法
選擇合適的混凝土配合比,確保其流動性、抗滲性和強度滿足設計要求。澆築時,可採用分層澆築的方法,先從低處開始,逐步向上進行。利用專業的澆築設備,如混凝土泵或吊車配合吊斗進行澆築,確保混凝土均勻、連續地分布在斜頂的各個部位。
四、振搗與表面處理
澆築後,及時進行振搗,排出混凝土中的氣泡和空隙。待混凝土初步凝固後,對其進行表面處理,如刮尺刮平、抹面等,確保斜頂表面平整、光滑。
五、養護與管理
澆築完成後,對斜頂進行養護和管理。定期澆水保濕,避免陽光直射和風吹雨淋。養護期間,禁止在斜頂上堆放重物或進行其他作業。待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後,方可進行後續施工。
斜頂澆築是建築過程中重要的環節,需要施工人員嚴格按照規范操作,確保施工質量和安全。正確的澆築方法、合適的混凝土材料以及後期的養護管理都是保證斜頂質量的關鍵。
② 混凝土澆築過程中應如何正確施工
澆築前模板的軸線位置、截面尺寸是否與施工圖一致;
鋼筋的規格型號、數量、搭接長度是否符合設計要求,並且做好隱蔽工程的驗收記錄;
澆築之前應當把模板內掉入的雜物;鋼筋上的各種污漬和油漬等清理干凈,對模板的板縫隙進和空洞進行嚴格的堵嚴;對模板應當使用水進行澆濕;
現場拌制、現場運輸的混凝土應當在樓面搭接好運輸通道,用鋼管架子搭設、為版面的30~50cm,搭設的線路應當根據澆築的程序進行確定,若為泵送商品混凝土,則應當以澆築程序的先後,把輸送管架至澆築的區域;
澆築混凝土的時候,為了避免發生離析現象,混凝土自高處傾落的自由高度,自由下落高度應當不吃超過2m,自由下落高度較大的時候,應當使用溜槽或者串筒,以防止混凝土產生離析,溜槽一般用木板製作,表麵包薄鋼板,使用的時候其水平傾角不能夠超過30°,串筒用薄鋼板製成,媒介桶長700mm左右,採用鉤環連結,筒內設置有緩沖板;
由於振搗工具的性能因素混凝土的厚度太大的時候需要分層澆築,,每次澆築所允許的鋪混凝土厚度為摻入是振搗其振動的時候,允許鋪的厚度為振搗器作用部分長度的1.25倍。一般約為50cm,用平板振動器,則允許鋪厚度為200mm,若是有些地區實在沒有振搗器,而用人工振搗的,則一般鋪200mm左右,根據鋼筋的疏密程度來確定;
澆築豎向結構的混凝土時候,在新澆築的混凝土與員混凝土結合處應當現在底部澆築與混凝土砂漿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
③ 混凝土澆築施工步驟及注意事項
操作工藝
1、清理
澆築前應將模板內的垃圾、泥土,鋼筋上的油污等雜物清除干凈,並檢查鋼筋的水泥砂漿墊塊、塑料墊塊是否墊好。如使用木模板時應澆水使模板濕潤。柱子模板的掃除口應在清除雜物及積水後再封閉。
2、混凝土攪拌
根據配合比確定每盤各種材料用量,骨料含水率應經常測定及時調整配合比用水量。
裝料順序:一般先倒石子,再裝水泥,最後倒砂子。摻外加劑時,粉狀外加劑應根據每盤加量應預加工裝入小包裝內(塑料袋為宜),用時與細粗骨料同時加入;液狀外加劑應按每盤用量與水同時裝入攪拌機攪拌。
攪拌時間:為使混凝土攪拌均勻,自全部拌合料裝入攪拌筒中起到混凝土開始卸料為止,混凝土攪拌的最短時間為90秒(1.5分鍾)。
3、混凝土運輸
泵送混凝土時必須保證混凝土泵連續工作, 如發生故障, 停歇時間超過45分鍾或混凝土出現離析現象,應立即用壓力水或其他方法沖洗管內殘留的混凝土。
4、振搗要求
混凝土自料口下落的自由傾落高度不得超過2米,如超過2米時必須採取措施。
澆築混凝土時應分段分層連續進行,每層澆築高度應根據結構特點、鋼筋疏密程度決定,一般分層高度為振搗器作用部分長度的1.25倍,最大不超過50厘米。
使用插入式振搗器應快插慢拔,插點要均勻排列,逐點移動,順序進行,不得遺漏,做到均勻振實。移動間距不大於振搗棒作用半徑的1.5倍(一般為30-40cm)。 振搗上一層時應插入下層5cm,以消除兩層間的接隙。
澆築混凝土應連續進行。如必須間歇,其間歇時間應盡量縮短,並應在前層混凝土初凝之前,將次層混凝土澆築完畢。
澆築混凝土時應經常觀察模板、鋼筋、預留孔洞、預埋件和插筋等有無移動、變形或堵塞情況,發現問題應立即停止澆灌,並應在已澆築的混凝土凝結前修正完好。
5、柱的澆築
柱澆築前底部應先填以5-10cm厚與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減半石子混凝土,柱混凝土應分層振搗,使用插入式振搗器時每層厚度不大於50cm,振搗棒不得觸動鋼筋和預埋件。除上面振搗外,下面要有人隨時敲打模板。
柱高在3米之內,可在柱頂直接下灰澆築,柱高超過3米時應採取措施用串筒分段澆築。每段的高度不得超過2米。
柱子混凝土應一次澆築完畢,如需留施工縫時應留在主梁下面。
6、梁板澆築
肋形樓板的梁板應同時澆築,澆築方法應由一端開始用「趕漿法」,即先將梁根據梁高分層澆築成階梯形,當達到板底位置時再與板的混凝土一起澆築,隨著階梯形不斷延長,梁板混凝土澆築連續向前推進。
和板連成整體的大斷面允許將梁單獨澆築,其施工縫應留在板底以下2-3cm處。澆搗時,澆築與振搗必須緊密配合,第一層下料慢些,梁底充分振實後再下二層料。用「趕漿法」保持水泥漿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進,每層均應振實後再下料,梁底及梁膀部位要注意振實,振搗時不得觸動鋼筋及預埋件。
樑柱結點鋼筋較密時,澆築此處混凝土時宜用細石子同強度等級混凝土澆築,並用小直徑振搗棒振搗。
澆築板的虛鋪厚度應大於板厚,用插入式振搗器順澆築方向拖拉振搗,並用鐵插尺檢查混凝土厚度,振搗完畢後用長木抹子抹平。施工縫處或有預埋件及插筋處用木抹子找平。澆築板混凝土時不允許用振搗棒鋪攤混凝土。
施工縫位置:沿著次梁方向澆築樓板,施工縫應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間三分之一范圍內。施工縫的表面應與梁軸線或板面垂直,不得留斜槎。施工縫宜用木板或鋼絲網擋牢。
施工縫處須待已澆築混凝土的抗壓強度不小於1.2MPa時,才允許繼續澆築,在繼續澆築混凝土前,施工縫混凝土表面應鑿毛,剔除浮動石子,並用水沖冼干凈後,先澆一層水泥漿,然後繼續澆築混凝土,應細致操作振實,使新舊混凝土緊密結合。
7、樓梯澆築
樓梯段混凝土自下而上澆築,先振實底板混凝土,達到踏步混凝土一起澆搗,不斷連續向上推進,並隨時用木抹子將踏步上表面抹平。
施工縫:樓梯混凝土宜連續澆築完,多層樓梯的施工縫應留置在樓梯段三分之一部位。
8、養護
混凝土澆築完畢後,應在12h以內加以覆蓋和澆水,澆水次數應保持混凝土有足夠的濕潤狀態,養護期一般不少於7晝夜。
注意事項
1、混凝土入模,不得集中傾倒沖擊模板或鋼筋骨架,當澆築高度大於2M時,應採用串筒,溜管下料,出料管口至澆築層的傾落自由高度不得大於1.5M。
2、混凝土必須在5小時內澆築完畢(從發車時起),為防止混凝土澆築出現冷縫(冷縫:指上下兩層混凝土的澆築時間間隔超過初凝時間而形成的施工質量縫),兩次混凝土澆築時間不超過1.5小時,交接處用振搗棒不間斷的攪動。
3、澆築過程中,振搗持續時間應使混凝土表面產生浮漿,無氣泡,不下沉為止。振搗器插點呈梅花形均勻排列,採用行列式的次序移動,移動位置的距離應不大於40CM。保證不漏振,不過振。
4、澆築梁板混凝土時,先澆築梁混凝土,從樑柱節點部位開始,保證樑柱節點部位的振搗密實,在用趕漿法循環向前和板一起澆築,但不得出現冷縫。
5、混凝土澆築快要完成時,應估算剩餘混凝土方量和剩混凝土量,聯系攪拌站進行合理調度。
6、混凝土澆築完成後用刮杠刮平表面,刮平後用毛刷進行拉毛。
7、混凝土表面進行二次壓抹及三次抹壓後,及時進行覆蓋養。待混凝土終凝後,先灑水充分潤濕後,用塑料薄膜進行密封覆蓋,並經常檢查塑料薄膜表面,但薄膜表面無水珠時,應再灑水。地下3層至地下夾層頂板養護時間為7天,地下1層頂板養護時間為14天。
(3)澆築的正確方法圖片擴展閱讀
基本操作要求
1、在混凝土澆築工序中,應控制均勻性和密實性。多採用泵送入模,連續澆築。當不能一次連續澆築時,可留設施工縫或後澆帶分塊澆築。
2、混凝土運輸、輸送入模的過程宜連續進行,從攪拌完成到澆築完畢的延續時間不宜規定,且不應超過限值規定。摻早強型減水外加劑、早強劑的混凝土以及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應根據設計及施工要求,通過試驗確定允許時間。
3、混凝土澆築的布料點宜接近澆築位置,應採取減少混凝土下料沖擊的措施,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宜先澆築豎向結構構件,後澆築水平結構構件。
2)澆築區域結構平面有高差時,宜先澆築低區部分再澆築高區部分。
4、混凝土澆築後,在混凝土初凝前和終凝前宜分別對混凝土裸露表面進行抹面處理。
5、結構面標差異較大處,應採取防止混凝土反涌的措施,並且宜按「先低後高」的順序澆築混凝土。
6、澆築混凝土應連續進行,如必須間歇,其問歇時間應盡量縮短,並應在前層混凝土初凝之前,將次層混凝土澆築完畢。間歇的最長時間應按所用水泥品種、氣溫及混凝土凝結條件確定,一般超過2 h應按施工縫處理。
7、在施工作業面上澆築混凝土時應布料均衡。應對模板和支架進行觀察和維護,發生異常情況應及時處理。混凝土澆築應採取措施避免造成模板內鋼筋、預埋件及其定位件移位。
④ 水下澆築混凝土的方法
水下澆築混凝土的主要澆築方法有以下6種:
(1)導管法
水下混凝土澆築最常用的方法,導管可用剛性導管或柔性導管,前者是依靠拌和物自重從剛性導管向水下倉面輸送和澆築;後者是將拌和物由柔性導管向水下倉面輸送和澆築。並依靠環境水對軟管壓力控制拌和物的下降速度。
(2)泵壓法
用混凝土泵將混凝土拌和物沿輸送管、澆築管進入水下燒築倉面,與導管法施工基本相同。
(3)開底容器法
將混凝土拌和物裝在易於開底的密閉容器內,澆築時,將容器輕輕放入水下,直達澆築地點開底卸料。
(4)預填骨料壓漿法
在水下模板內預填骨料,通過往漿管加壓或自流灌法膠凝材料,充填骨料空隙並膠結而形成混凝土。
(5)袋裝疊置法
將混凝土拌和物裝入袋中在水下依次沉放,層間騎縫重疊,形成水下混凝土結構。袋材為麻袋或合成纖維做成,其質地較粗,還有改進的水溶性薄膜袋,溶化時間稍長於混凝土硬化時間。
(6)傾注法
在已澆出的混凝土上傾注混凝土拌和物。通過搗壓推動或自然流動,使水下混凝土逐漸推趕擴散。
(4)澆築的正確方法圖片擴展閱讀:
准備工作
1、成孔檢查
施工單位在樁基鑽挖孔成孔後首先進行成孔的自檢,主要檢測內容有:成孔的孔口標高,孔底標高,孔的傾斜度,實際孔深,直徑,護壁高度,清孔情況,孔底沉澱層厚度,孔內滲水情況;
然後將自檢報告呈遞給監理單位,測量監理工程師到現場進行檢測,合格以後批准進行下一步的施工工序。
2、鋼筋籠綁扎情況的檢查
成孔滿足設計要求後,在施工單位已經呈遞鋼筋籠綁扎情況自檢報告以後,監理工程師或者監理工程師指派相應監理員到現場進行鋼筋籠綁扎情況的檢查,檢查的主要內容有:
鋼筋籠的高度是否滿足要求,主筋根數是否正確,箍筋間距是否滿足設計要求,加強筋根數,間距是否正確,焊接接縫是否滿足設計規范(機械連接的介面是否規范),鋼筋籠直徑是否達到設計要求,各種鋼筋的標號是否正確,鋼筋的銹蝕情況是否嚴重。如果滿足要求批准施工單位進行下一步施工工序。
3、鋼筋籠定位情況的檢查
鋼筋籠下放到樁孔後,進行鋼筋籠的定位,鋼筋籠的定位目的是:保證鋼筋籠外側有足夠厚度的混凝土保護層,以及保證鋼筋籠的豎直度。
檢查的主要內容有:定位鋼筋的位置是否正確(定位鋼筋一般為十字形排列),定位鋼筋的長度是否滿足設計要求,鋼筋籠安放是否豎直,當檢查無誤後批准施工單位進行下一步的施工工序。
4、套筒的水密性檢查
由於水下灌注混凝土要求套筒必須在較大氣壓下有良好的水密性,因此套筒的水密性現場試驗檢查也變得尤為重要。
現場做套筒的水密試驗,將套筒連接好(套筒的連接長度與灌注時需要的套筒長度一致或稍長)將套筒底部封堵,向套筒內注滿水,套筒用吊車吊起,保持豎直,觀察套筒的漏水情況,如無或極輕微漏水現象則套筒的水密性滿足要求,此時監理方批准施工單位進行下一步施工工序。
5、套筒下放到孔內以後的檢查
套筒下放安置穩妥以後,接受監理員的檢查。主要的檢查內容有:套筒底部距離孔底的高度(設計規范要求30-40厘米),套筒是否豎直。
漏斗的大小是否滿足要求(要求漏斗第一次下料封底,能夠埋住套筒1米以上)套筒是否清洗干凈(無粘雜泥土)。當檢查合格後,批准施工單位進行下一步施工工序。
⑤ 如何澆混凝土
澆築混凝土的正確方法
澆築混凝土是建築施工中的關鍵步驟,正確的澆築方法能確保建築物的質量和安全。以下將簡要介紹澆築混凝土的過程及注意事項。
一、准備階段
1. 確保基礎清潔:在施工前,確保基礎表面清潔,無雜物。
2. 濕潤基礎:在施工前適當濕潤基礎,有助於混凝土與基礎之間的結合。
二、混凝土的攪拌與運輸
1. 按比例正確攪拌:根據設計比例,將水泥、水、骨料等攪拌均勻。
2. 運輸注意事項:確保混凝土在運輸過程中不離析、不泄漏,並及時送至澆築地點。
三、澆築過程
1. 鋪設工作平台:確保操作平台穩固,便於施工。
2. 均勻澆築:將混凝土均勻澆築在基礎或模板內,確保無空鼓現象。
3. 振搗密實:使用振搗器對混凝土進行振搗,確保混凝土密實無空洞。
四、後續處理
1. 表面抹平:澆築完成後,對混凝土表面進行抹平處理,使其光滑。
2. 養護保濕:澆築後的混凝土需要進行養護,保持適當的濕度,促進其硬化。
澆築混凝土的過程中,還需注意以下幾點:
* 確保施工環境符合安全要求,避免安全隱患。
* 密切關注天氣變化,避免在極端天氣條件下施工。
* 對於特殊部位或要求,可能需要使用特殊的澆築技巧或設備。
總之,澆築混凝土是一個技術性和實踐性很強的施工過程,需要嚴格按照規范操作,確保建築質量和安全。正確的澆築方法不僅關繫到建築物的安全性,也關繫到其使用壽命和經濟效益。希望以上內容能對您了解混凝土澆築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