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骨膜剝離器的使用方法

骨膜剝離器的使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4-11-16 07:21:43

⑴ 頸椎病前路減壓術的手術步驟

1.體位、切口、顯露見頸椎前側顯露途徑(見脊柱顯露途徑)。
2.定位在兩側頸長肌之間的中線上,縱行切開椎前筋膜,用骨膜剝離器將筋膜向兩側推離,即可顯露椎體及椎間盤。椎間盤呈白色,略高於椎體前緣平面。椎體部呈灰色,略凹陷於椎間盤。取一無尖的注射針頭,截成1cm長,將其插入顯露的椎間盤內,攝頸椎側位片定位。如病變部椎體緣有特定形狀的唇樣增生,也可有助於辨認定位。攝片時應將病人雙上肢向遠端牽拉,以利下頸椎在X線片中顯影。頸6、7在側位片顯影不清,可將定位針插入高於病椎的正常椎間盤內攝片,以利定位針顯影。如有電視X光機,可簡單地在透視下定位。
3.切除病變
⑴環鋸法:定位確定後,請麻醉師將病人頸部保持中立位。取環鋸的指示鑽芯縱向、垂直、正中釘入病變的椎間盤內,其上下各涉及鄰椎部分椎體骨質。取相應環鋸,套在鑽芯柄外,左右旋轉,使環鋸鋸齒旋入椎體骨質及椎間盤後,依順時針方向稍許加壓、穩妥旋進 ⑶。旋轉時,防止鋸柄左右晃動,因晃動可導致骨塊斷裂,造成手術困難。隨著深鑽,當環鋸進入椎體後緣時,術者可體會到有發澀樣手感,此時更應穩妥慢鑽,同時注意鑽芯柄外露刻度。若鑽芯柄隨環鋸轉動,說明環鋸內骨塊已活動,環鋸已鑽透椎體。此時旋轉環鋸時不許加壓,可將環據向左右順或逆時針方向稍加轉動。如硬脊膜囊外有粘連,可感到有撕裂感,動作必須緩慢而輕巧。當鑽芯柄隨環鋸旋轉活動達180°時,即可將環鋸及鑽芯柄迴旋上提,拔出環鋸、鑽芯及其鑽得的骨塊。檢查骨塊是否完整,椎間盤硬膜面有無破口。椎體鑽孔用6℃~8℃冷凍生理鹽水沖洗,孔擘有滲血時,應用骨蠟暫時止血,保持骨孔內干凈。用干紗布堵塞止血後,結合CT顯示,用小刮匙刮除或用槍式咬骨鉗咬除椎體後緣的所有骨贅 ⑸。用明膠海綿輕輕堵塞傷口止血,以備植骨。
⑵骨刀法切除間盤:定位確定後,用寬約1cm薄骨刀分別在病變椎間隙的上、下椎體上3~5mm處鑿入,保持垂直,鑿力輕緩而穩定,慢慢鑿入,深約1~1.2cm即暫停;繼在兩側頸長肌內側緣,在椎體間盤上進刀鑿入。並連接上下鑿刀口,取出長方形椎體、間盤塊。用刮匙或槍式咬骨鉗清除剩留的間盤組織及椎體後緣骨贅。用6℃~8℃冷凍生理鹽水沖洗吸凈,暫用明膠海綿填充止血,以備植骨。
4.髂骨取骨一般均在前、中髂骨嵴外緣切口,顯露髂骨,根據頸椎處開孔的大小、形狀切取髂骨塊。如用環鋸在頸椎開孔,則用比其大一號的環鋸,在髂骨上,根據手術需要鑽取一塊或多塊骨塊。需要較厚骨塊的則靠髂嵴後部取骨。髂骨殘留創面用骨蠟塗抹止血,髂骨部傷口逐層縫合。切除鑽取骨塊上附著的軟組織並根據頸椎開孔大小修整後,用生理鹽水紗布包蓋備用。
5.植骨融合頸部植骨時,需請麻醉師適當牽引患者頭部,使頸椎間隙適當擴大。植骨塊置入病區的骨孔內,將植骨器平整地放在植骨塊上,用鎚輕輕叩打,使植骨塊深入並稍低於頸椎椎體前緣或相一致。放鬆頸部,伸屈、轉動頸部檢查植骨塊是否牢固嵌入。如植骨塊嵌入牢靠穩固,即可縫合傷口。
6.閉合傷口傷口沖洗後,檢查無出血,無異物存留,椎體前置膠皮片引流後,逐層縫合切口。

閱讀全文

與骨膜剝離器的使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少虧錢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429
男生蝴蝶斑的治療方法 瀏覽:326
坐便器的安裝方法視頻 瀏覽:589
你到底用什麼方法掠走我的芳心 瀏覽:41
確定剪切連接件的方法 瀏覽:50
邦列安使用方法 瀏覽:792
如何給自己洗頭發的正確方法 瀏覽:364
1723減23x7用簡便方法怎麼計算 瀏覽:524
高階段如何制定有效的學習方法 瀏覽:86
如何將數據轉換成數字方法 瀏覽:595
描寫方法有哪些各有什麼作用 瀏覽:426
間接測量方法包括 瀏覽:990
燧石雜質解決方法 瀏覽:1004
如何毛孔變小最快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632
彎管計算方法 瀏覽:103
蕁麻疹快速治療方法是什麼 瀏覽:103
手機去內存方法 瀏覽:65
小米note3音樂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7
柚子茶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824
心理學與治療的研究方法 瀏覽: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