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筷子的使用方法
正確用筷子的方法:一般人在使用筷子時,正確的使用方法講究得是用右手執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個手指自然彎曲扶住筷子,並且筷子的兩端一定要對齊。在使用過程當中,用餐前筷子一定要整齊碼放在飯碗的右側,用餐後則一定要整齊的豎向碼放在飯碗的正中。
② 用筷子的方法
筷子為亞洲人獨特的進食工具,只要身為亞洲人,很少人不會使用筷子吧! 但是你確定你使用筷子的方式是最正確的嗎?
打開網路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
而最正確的筷子使用方式,就是要記住這7個要領!
1、手握筷子前,要先將兩根筷尖對齊。
2、使用時只動筷子上側。
3、使用拇指、食指和中指3根手指頭輕輕將筷子拿住。
4、拇指要放在食指的指甲旁邊。
5、無名指的指甲墊在筷子下面。
6、拇指和食指的中間夾住筷子將其固定住。
7、筷子後方留1厘米長距離。
有學會怎麼用了嗎?只看圖文還是看不懂的話小編就奉上教學影片給你看啦! 筷子只要拿的正確,不但美觀而且想夾遠處的菜或是個頭小的東西都不是問題羅~
根據統計,亞洲人中有8成的人拿筷子的方式都不是最正確的,這比例非常驚人! 而最常見的錯誤用筷子方式則是有這7種~
1、大眾錯誤式大拇指、食指放置在筷子上方,中指和無名指頂著筷子下方,小拇指則挨著無名指。 這一種拿法是最常見的錯誤方式,正確拿法沒學好容易變成這樣...
2、五指凌亂式這種拿法是五指零散分開,將筷子放在無名指中央,著力點在雙筷交叉處。
3、蘭花指式這種方式就是用大拇指托住筷子,食指和無名指置於筷子上方,然後小拇指是翹起的XD 不過小編至今還沒看過有人用這種方式拿筷子耶...
4、握拳式就是以單手握拳,五指並攏的姿勢將筷子夾在掌中使用。 這種比較常在小孩子身上看到,與其說是夾,比較象是插食物或是挖食物來吃...
5、握筆式使用筷子時大拇指和食指會頂著上方筷子,就象是在握鋼筆,使用時,筷子會交叉。 這一種的筷子使用方式也蠻常見的。
6、翹指式這種的不是翹小指而是翹食指,然後筷子會放置在大拇指和食指中間。
7、背夾式一般來說夾菜時手背不會朝上,但這種拿法則是五指並攏,著力點在中指上,手背朝上。
小編就是屬於第一種的大眾錯誤式,試著用正確的筷子拿法,超級難耶_(:3 」∠ )_ 筷子拿法不從小矯正長大後真的很難改回來啊...
你又是屬於哪一種拿法咧?
③ 如何使用筷子
所謂正確的使用方式,也無非就是和筷子的發明(商朝)一同演變過來的一種最最最有效的使用方式,謂之"傳統握法",其實應該算是一種正確的使用方法。如下圖:
使用前應將筷子自然握在手中,然後兩根筷子對齊,食指、中指、大拇指控制上面的筷子,虎口和無名指固定下面那根,具體夾菜時下面的筷子固定不動,上面的筷子以食指中指根關節為軸稍作旋轉,達到放大與縮小筷尖距離的效果。且使用全程,兩根筷子不會出現重合交叉的情況。
以上是所謂的"正確的使用方法",這種方法應該可以說隨著筷子的發明一同演變的最有效的使用方法,其壽命與筷子一樣也有千年之久。
為什麼說這種筷子最有效?
第一:兩根筷子不會出現交叉,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單手製造筷子尖端的最大距離,可以輕易夾起非常巨大的食物,比如魚,熊掌,大棒骨等,而且不交叉,兩根筷子就會呈現出一種較為平行的狀態,可以夾起非常滑的物體而不會輕易脫落。如果兩個筷子中間出現交叉的情況那麼勢必會縮短筷子尖端到軸心的軸心距,如果學過物理的童鞋就可以明白,軸心距越短你能夾取的范圍就會越小,這樣你在吃飯的時候就只能夾一些小東西,大一點就完犢子。而兩個筷子不交叉,軸心就在筷子後端虛線延長處,這樣軸心距大大拉長,可以夾取的范圍就會大大增加,讓你在餐桌上不僅可以吃小東西,也可以夾大排骨。
第二:下面的筷子不動只動上面的筷子。這種機械原理是非常有效的。我們在生活中有很多自然的機械原理與它異曲同工,比如你的下巴,只不過是筷子的顛倒版,你的上頜不動,下巴進行咀嚼,筷子正好反過來,效果是一樣的,那為什麼當初古人用筷子的時候不是上面的筷子不動呢?原因很簡單:地心引力!筷子在夾住食物的時候,由於某些食物形狀或者重量的原因需要有一個托力才可以順利夾取,因此傳統方法,在夾取大的食物的時候兩根筷子形成的側面(並不是筷子本身垂直)是呈垂直於桌面的角度的,這樣下面的筷子固定用於托住食物會大大降低食物的脫落幾率,因此傳統握法下面的筷子是固定不動的。但其實下面的筷子也並不是完全的不動,而是相對於手來說的,下面的筷子實際上是隨著手腕進行操作的,這樣下面的筷子相對於整隻手靜止而利用手腕的力量,恰恰充當了一個擁有強大力量的"托盤",手指之間的夾力,加上手腕的托力,上面筷子的微操,讓這種方式成為一種萬金油的可以適用於各種食物的握法。
綜上所述,是傳統握法的機械原理的簡單剖析,目前應該不會出現比經過了幾千年的演變進化出來的最有效的筷子使用方法還要有效的使用方法。
我個人就是這種傳統使用方法,很多人也都在這么用。這種方法我用了也二十多年了,非常好用,大小物體夾取輕松不費力,而且不易脫落,使用時的吃飯速度照別人那是只快不慢。我小的時候用筷子夾乒乓球,手臂輪轉三圈而不掉,就充分說明這種握法的有效性。
這種握法你雖然不習慣那並不是這個方法不適合你,而是因為人體在適應某一習慣的時候對舊習慣的依賴以及對新習慣的一種自然的抵觸情緒在作怪,如果有時間還是建議多多練習,你可以在自己卧室准備一雙筷子,經常在思考或者看書的時候,動靜結合(用正確的方法夾住有300頁厚的書維持一分鍾,或者反復練習夾取的動作)的方式練習正確的使用方法。
不適期是短暫的,但一旦你習慣了傳統握法,那絕對是受益終生,就好像一旦掌握了正確的標準的盲打,你的打字速度將會突飛猛進一樣。練習打字也是我的親身經歷,最好是從一開始就遵從標准,否則後期再改正會非常難受,但是再難受也有改的必要,我是這么認為的。
④ 筷子使用正確方法是怎樣的
中國人使用筷子的十二種忌諱
中國人使用筷子用餐是從遠古流傳下來的,古時又稱其為』箸』,
日常生活當中對筷子的運用是非常有講究的.一般我們在使用筷子時,
正確的使用方法講究得是用右手執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
另外三個手指自然彎曲扶住筷子,並且筷子的兩端一定要對齊.
在使用過程當中,用餐前筷子一定要整齊碼放在飯碗的右側,
用餐後則一定要整齊的豎向碼放在飯碗的正中.
但這要絕對禁忌以下十二種筷子的使用方法.
1.三長兩短:
這意思就是說在用餐前或用餐過程當中,
將筷子長短不齊的放在桌子上.這種做法是大不吉利的,
通常我們管它叫』三長兩短』.其意思是代表』死亡』.
因為中國人過去認為人死以後是要裝進棺材的,
在人裝進去以後,還沒有蓋棺材蓋的時候,
棺材的組成部分是前後兩塊短木板,
兩旁加底部共三塊長木板,
五塊木板合在一起做成的棺材正好是三長兩短,
所以說這是極為不吉利的事情.
2.仙人指路:
這種做法也是極為不能被人接受的,這種拿筷子的方法是,
用大拇指和中指,無名指,小指捏住筷子,而食指伸出.
這在北京人眼裡叫』罵大街』.因為在吃飯時食指伸出,
總在不停的指別人,北京人一般伸出食指去指對方時,
大都帶有指責的意思.所以說,吃飯用筷子時用手指人,
無異於指責別人,這同罵人是一樣的,是不能夠允許的.
還有一種情況也是這種意思,那就是吃飯時同別人交談並用筷子指人.
3.品箸留聲:
這種做法也是不行的,其做法是把筷子的一端含在嘴裡,
用嘴來回去嘬,並不時的發出噝噝聲響.
這種行為被視為是一種下賤的做法.
因為在吃飯時用嘴嘬筷子的本身就是一種無禮的行為,
再加上配以聲音,更是令人生厭.
所以一般出現這種做法都會被認為是缺少家教,同樣不能夠允許.
4.擊盞敲盅:
這種行為被看作是乞丐要飯,
其做法是在用餐時用筷子敲擊盤碗.
因為過去只有要飯的才用筷子擊打要飯盆,
其發出的聲響配上嘴裡的哀告,使行人注意並給與施捨.
這種做法被視為極其下賤的事情,被他人所不齒.
5.執箸巡城:
這種做法是手裡拿著筷子,做旁若無人狀,
用筷子來回在桌子上的菜盤里巡找,
不知從哪裡下筷為好.此種行為是典型的缺乏修養的表現,
且目中無人極其令人反感.
6.迷箸刨墳:
這是指手裡拿著筷子在菜盤里不住的扒拉,
以求尋找獵物,就像盜墓刨墳的一般.
這種做法同』迷箸巡城』相近,都屬於缺乏教養的做法,令人生厭.
7.淚箸遺珠:
實際上這是用筷子往自己盤子里夾菜時,
手裡不利落,將菜湯流落到其它菜里或桌子上.
這種做法被視為嚴重失禮,同樣是不可取的.
8.顛倒乾坤:
這就是說用餐時將筷子顛倒使用,這種做法是非常被人看不起的,
正所謂飢不擇食,以至於都不顧臉面了,將筷子使倒,這是絕對不可以的.
9.定海神針:
在用餐時用一隻筷子去插盤子里的菜品,這也是不行的,
這是被認為對同桌用餐人 員的一種羞辱.
在吃飯時作出這種舉動,
無異於在歐洲當面對人伸出中指的意思是一樣的,這也是不行的.
10.當堂上香:
則往往是出於好心幫別人盛飯時,
為了方便省事把一副筷子插在飯中遞給對方.
被會人視為大不敬,
因為北京的傳統是為死人上香時才這樣做,
如果把一副筷子插入飯中,
無異是被視同於給死人上香一樣,
所以說,把筷子插在碗里是決不被接受的.
11.交叉十字:
這一點往往不被人們所注意,在用餐時將筷子隨便交叉放在桌上.
這是不對的,為北京人認為在飯桌上打叉子,
是對同桌其它人的全部否定,就如同學生寫錯作業,
被老師在本上打叉子的性質一樣,不能被他人接受.
除此以外,這種做法也是對自己的不尊敬,
因為過去吃官司畫供時才打叉子,
這也就無疑是在否定自己,這也是不行的.
12.落地驚神:
所謂『落地驚神』的意思是指失手將筷子掉落在地上,
這是嚴重失禮的一種表現.因為北京人認為,
祖先們全部長眠在地下,不應當受到打攪,
筷子落地就等於驚動了地下的祖先,這是大不孝,
所以這種行為也是不被允許的.但這有破法,
一但筷子落地,就應當趕緊用落地的筷子根據自己所坐的方向,
在地上畫出十字.其方向為先東西後南北.意思是我不是東西,
不該驚動祖先,然後再將起筷子,嘴裡同時說自己
⑤ 筷子的使用方法
正確拿筷子手勢和使用方法並不唯一,但是都大同小異。上面的筷子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控制。下面的筷子要固定,只動上面的筷子,然後夾住食物,這點很關鍵。
兩根筷子頭部合起來,筷子尖對准,很容易就能夾起吃的東西。
通常持握筷子有2種方法,手都是放在偏後部位,指尖接觸位置均為筷子中間部位 據《文物》1980年8期記載:「安徽貴池裡山徽家沖窖藏出土,青銅箸一雙。由於歲月的腐蝕兩支銅箸長短不齊,但相差無幾,平均為20公分,經考證為春秋晚期之物。」
最著名的為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墓1973年出土的三干多件精美文物中,有一雙竹箸,長17公分,直徑0.3公分。這雙二干一百多年前的西漢圓箸實物,現藏於湖南博物館,可謂彌足珍貴。漢代箸之形狀大多為首粗下足略細的圓形。而春秋時代的箸,多為上下一般粗細的圓柱體。
隋代長安李靜訓墓出土一雙銀箸,迄今為止是我國考古發現最早的銀箸。
古名醫陳藏器說:「銅器上汗有毒,令人發惡瘡內疽」。事實證明,銅氧化就會產生銅腥氣,鐵氧化銹跡斑斑,都難以進餐,故鐵箸銅箸漸漸為銀箸所替代。
和陪葬習俗也有很大關系。但從唐代出土大量的銀箸來看,筷箸在魏晉南北朝的階段有了很大的發展,在魏晉以前出土的多為竹木箸、牙骨箸和銅箸,而隋代長安李靜訓墓出土的一雙銀箸。長29公分,兩頭細、中間粗,這是迄今為止考古發現的我國最早銀箸。
《開元天寶遺事》雲:「宋璟為宰相,朝野人心歸美焉,時春御宴,帝以所用金箸令內臣賜璟。」當年黃金餐具器皿為皇宮所壟斷,北魏時,曾規定上自王公下至百姓,不許私養廠「金銀工巧之人」,私造金器者是犯法的。所以當宋璟聽說皇上賜他金箸,這位宰相十分惶恐,愣在恫陛前不知所措。唐玄宗見狀說:「非賜汝金,蓋賜卿以箸,表卿之直耳。」當宋璟知道是表彰他如同筷箸一樣耿直剛正時,這才受寵若驚地接過金箸。但是這位「守法持正」的老臣,並不敢以金箸進餐,僅僅是把金箸供在相府而已。但是以唐代出土的銀箸來看,銀箸卻為達宮貴族及士大夫階層所寵愛,現將唐代出土銀箸列表於下:
綜觀以上唐代出土銀箸,不但數量多,箸也長,最長者竟有33.1公分,可春秋兩漢間出土的各種筷箸中,多在17一18公分之間,最長5l公分,乃木質,銀為貴重金屬,其價格僅次於金,當年鑄造如此長的大量銀箸,亦反應出唐代的繁榮昌盛,國富民強。
宋遼夏元也有不少筷箸出土,質地多為銀制和銅鑄。若與唐代相比,相對較短,約在25公分左右,最短者僅15公分。根據材料看,沒超過20公分以上者。
江西鄱陽東湖出土的兩雙北宋銀箸,長23公分,箸上部有了新突破,改圓柱形為六棱形,其下端還是細圓柱形。
在四川閬中絲綢廠出土的南末銅箸數量之多大大出乎意外,竟有244支,也就是122雙,這批銅箸粗粗細細不一,直徑0.3—0.6公分,箸長25公分,器形首粗足細,中部有弦紋。遼寧遼陽三道壕出土的金代銅箸1雙,長26.8公分,上部為六棱形,箸身有竹節紋飾。到了元代,箸形又有新的變化,安徽合肥孔廟出土的110根銀箸,首部呈八角形,長度為26.5公分。
我們從宋、遼、金、元朝代出土的銅箸、銀箸來看,其最大特徵是器形多變,不像唐代以前的箸,多為素麵圓柱體,甚為單調。
鄱陽東湖出土2雙北宋銀箸,對傳統的圓柱形作了革新,改圓形為六棱形,而四川閬中出土的南末銅箸,箸上也出現了紋飾,可以說從末代起,筷箸不僅僅只注意它的實用性,進而開始向工藝品方向發展。
造箸的工匠們懂得,墨守成規難以有出路,他們需要顯示自己的才華。在江蘇無錫幸福水庫出土的元代4支銀箸上,工匠竟然大膽地鑲上了自己的姓名。 到了明代,箸的發展特別明顯的一點,首方足圓。所謂「首方」,即是上部為方形;「足圓」,即箸的下半部為圓形。明代以前無論是銀、銅、竹、木、牙箸等,大多為圓柱體,也有六棱形,但四方形極少,可是明代箸卻以首方足圓為特徵。由前代的首粗足圓柱形箸改為首方足圓體,看起來變化並不大,但這一小小的改革有三大好處:
1、首先圓柱體筷箸容易滾動,而民間稱之為四楞箸的首方足圓箸,不會滾動,設宴待客放在桌上很穩重。
2、四楞箸比圓形箸更穩,如吃拔絲類菜,方頭筷握在手中用力撥菜也不易打滑,吃面條更得心應手。
3、四楞方箸為能工巧匠在箸上題詩刻字雕花提供了藝術發展良好條件。圓柱體筷箸難以表現繪畫刻字,方箸不但可以兩筷相應拼組成畫幅,也可十雙筷箸排列組成更大的畫面。所以說箸首由圓體發展為方體,為生產更精美的工藝筷奠定了廣寬的基礎。方箸既可以單面刻,也可雙面刻,還可以四面刻,圓箸為此相形見絀。
據1980年為7期《文物》載,四川珙縣洛表公社的懸棺內,清理出一支明代紅漆竹箸,箸長28公分,首方足圓,四楞上部刻有「江山口高曰月口長五子口阿旦休」草書體十四字,其中三字腐蝕難以辨認,由此可以說明,有了方箸也有了箸上詩詞。另在河南寧陵花岡明代的一艘木船中發現一支木箸,長達3l公分:無獨有偶,也是方首圓足,還有北京定陵為明代神宗朱翊鈞的陵墓,在1956年發掘的地宮中,除了出土有寶石金釵、金壺、金爵、金冠、金匙、箸瓶架等,瓶架上還插有烏木鑲金箸。筆者曾慕名參觀定陵,欣賞了陳列的明神宗陪葬品兩雙烏木鑲金箸,此御箸也是首方足圓,不過四楞箸頂端鑲有方金帽。經專家研究,方首圓足款式為明代箸的流行樣式。
清代的筷箸,其特點為製作工藝精巧美觀。而竹木筷鑲銀者特別多。如上海民間民俗藏筷館所收藏清代筷箸,就有象牙鑲銀箸,湘妃竹鑲銀箸、烏木鑲銀箸、紅木鑲銀箸等。這些鑲銀筷,不但頂鑲銀帽,下鑲6—7公分銀套,還在帽頂鑲有7—8公分銀鏈,使兩筷相系不離。這不僅僅是為了裝飾性,給人以美感:還有它的實用性,兩筷配對,易於保管,不會因遺失其一而失去作用。
清代筷箸既有上下雙鑲箸,也有三鑲箸。《紅樓夢》四十回中寫道:「鳳姐手裏拿著西洋布手巾,裹著一把烏木三鑲銀箸,按席擺下。」所謂《三鑲》就是頂鑲銀帽,足鑲銀套,中部鑲銀環。不過到了清代末期,「中環」不再時興,式樣以環鑲銀鏈為多。(來源:中國筷子網)
⑥ 筷子的種類和使用方法
筷子的種類
1、竹筷子。在我們挑選筷子的時候,竹筷子是首選,也是最佳選擇。它無毒無害,很環保,也是所有筷子中,價格最便宜的。質量好的竹筷子,遇高溫也都不會變形,是吃飯的最佳選擇。
2、本色木製筷子。很多筷子都是木頭做的,都是木筷子,是不是都可以使用?當然不是!推薦的是本色的木製筷子。相反,那些塗了彩漆的木筷子,則是最不建議大家使用的。
3、彩漆筷子。彩漆的筷子非常漂亮,造型也很多變,但恰恰是這些美麗的筷子,是最不建議大家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因為塗料中的重金屬,鉛以及有機溶劑苯等物質,對身體會產生很多未知的隱患,影響健康。
4、塑料筷子。塑料筷子顏色鮮艷,造型獨特,很多年輕人和孩子們都非常喜歡塑料筷子,而且花花綠綠的筷子也讓我們能夠很輕松的區別主人和客人的筷子,放在筷子盒裡也感覺非常的好看,但是塑料筷子的質感比較脆,受熱之後容易變形,熔化,產生對身體有害的物質。
5、不銹鋼筷子、陶瓷筷子、銀筷子。近幾年隨著韓餐的普及,逐漸流行起來的韓國不銹鋼筷子;有著中國味道的陶瓷筷子,銀質的筷子,這些筷子看起來都很不錯,但用起來有些重,手感不太好,尤其小孩和老人用比較費力。
使用筷子的禁忌
1、三長兩短:這意思就是說在用餐前或用餐過程當中,將筷子長短不齊的放在桌子上。這種做法是大不吉利的,通常我們管它叫「三長兩短」。其意思是代表「死亡」。因為中國人過去認為人死以後是要裝進棺材的,在人裝進去以後,還沒有蓋棺材蓋的時候,棺材的組成部分是前後兩塊短木板,兩旁加底部共三塊長木板,五塊木板合在一起做成的棺材正好是三長兩短,所以說這是極為不吉利的事情。
2、仙人指路:這種做法也是極為不能被人接受的,這種拿筷子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和中指,無名指,小指捏住筷子,而食指伸出。這在人們眼裡叫「罵大街」。因為在吃飯時食指伸出,總在不停的指別人,人們一般伸出食指去指對方時,大都帶有指責的意思。所以說,吃飯用筷子時用手指人,無異於指責別人,這同罵人是一樣的,是不能夠允許的。還有一種情況也是這種意思,那就是吃飯時同別人交談並用筷子指人。
3、品箸留聲:這種做法也是不行的,其做法是把筷子的一端含在嘴裡,用嘴來回去嘬,並不時的發出噝噝聲響。這種行為被視為是一種下*的做法。因為在吃飯時用嘴嘬筷子的本身就是一種無禮的行為,再加上配以聲音,更是令人生厭。所以一般出現這種做法都會被認為是缺少家教,同樣不能夠允許。
4、擊盞敲盅:這種行為被看作是乞丐要飯,其做法是在用餐時用筷子敲擊盤碗。因為過去只有要飯的才用筷子擊打要飯盆,其發出的聲響配上嘴裡的哀告,使行人注意並給與施捨。這種做法被視為極其下*的事情,被他人所不齒。
5、執箸巡城:這種做法是手裡拿著筷子,做旁若無人狀,用筷子來回在桌子上的菜盤里巡找,不知從哪裡下筷為好。此種行為是典型的缺乏修養的表現,且目中無人極其令人反感。
6、迷箸刨墳:這是指手裡拿著筷子在菜盤里不住的扒拉,以求尋找獵物,就像盜墓刨墳的一般。這種做法同「迷箸巡城」相近,都屬於缺乏教養的做法,令人生厭。
7、淚箸遺珠:實際上這是用筷子往自己盤子里夾菜時,手裡不利落,將菜湯流落到其它菜里或桌子上。這種做法被視為嚴重失禮,同樣是不可取的。
8、顛倒乾坤:這就是說用餐時將筷子顛倒使用,這種做法是非常被人看不起的,正所謂飢不擇食,以至於都不顧臉面了,將筷子使倒,這是絕對不可以的。
9、定海神針:在用餐時用一隻筷子去插盤子里的菜品,這也是不行的,這是被認為對同桌用餐人員的一種羞辱。在吃飯時作出這種舉動,無異於在歐洲當眾對人伸出中指的意思是一樣的,這也是不行的。
10、當眾上香:則往往是出於好心幫別人盛飯時,為了方便省事把一副筷子插在飯中遞給對方。這被會人視為大不敬,因為民間的傳統是為死人上香時才這樣做,如果把一副筷子插入飯中,無異是被視同於給死人上香一樣,所以說,把筷子插在碗里是決不被接受的。
11、交叉十字:這一點往往不被人們所注意,在用餐時將筷子隨便交叉放在桌上。這是不對的,因為人們認為在飯桌上打叉子,是對同桌其他人的全部否定,就如同學生寫錯作業,被老師在本上打叉子的性質一樣,不能被他人接受。除此以外,這種做法也是對自己的不尊敬,因為過去吃官司畫供時才打叉子,這也就無疑是在否定自己,這也是不行的。
12、落地驚神:所謂「落地驚神」的意思是指失手將筷子掉落在地上,這是嚴重失禮的一種表現。因為人們認為,祖先們全部長眠在地下,不應當受到打攪,筷子落地就等於驚動了地下的祖先,這是大不孝,所以這種行為也是不被允許的。但這有破法,一但筷子落地,就應當趕緊用落地的筷子根據自己所坐的方向,在地上畫出十字。其方向為先東西後南北。意思是我不是東西,不該驚動祖先,然後再將起筷子,嘴裡同時說自己該死。
⑦ 如何正確使用筷子
正確用筷子的方法:一般人在使用筷子時,正確的使用方法講究得是用右手執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個手指自然彎曲扶住筷子,並且筷子的兩端一定要對齊。在使用過程當中,用餐前筷子一定要整齊碼放在飯碗的右側,用餐後則一定要整齊的豎向碼放在飯碗的正中。
另外,把筷子的一端含在嘴裡,用嘴來回去嘬,並不時的發出噝噝聲響。這種行為被視為是一種下賤的做法。因為在吃飯時用嘴嘬筷子的本身就是一種無禮的行為,再加上配以聲音,更是令人生厭。所以一般出現這種做法都會被認為是缺少家教,同樣不能夠允許。
(7)筷子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使用筷子的禮儀:
1、不能用筷子敲擊杯碗:在等待就餐時,不要在餐桌旁一手拿一根筷子隨意敲打,或用筷子敲碗盤或茶杯的邊緣。一方面是對主人不禮貌,認為在催菜;另一方面老一輩人會認為這是乞丐的舉動。
2、不能用筷子亂揮:在聚餐時,很喜歡在飯桌上「比賽」吃飯,搶著夾菜在所難免。大一些的孩子在成人聚餐時,也容易不顧周圍而起身夾菜、翻動挑揀盤中自己喜歡的東西。這都是極不禮貌的行為。
3、不能把筷子插在飯上:如果把一副筷子插入飯中,無異是被視同於給死人上香一樣,所以說,把筷子插在碗里是決不被接受的。
⑧ 筷子的正確使用方法和使用筷子的禮儀。。
筷子在古代又稱「莢」、「箸」等。在世界上各種餐具中,筷子可謂獨具一格。據說,遠古時代人們是用手抓食物的。但有時吃熱的東西,因為燙手,於是使用木棒輔助。久而久之,人們練出了用木棒夾食物的本領。中華民族的祖先便是在這一基礎上發明了筷子。筷子雖然簡單,但它巧妙地運用了杠桿原理,在使用時能牽動人的三十多個關節和幾十條肌肉,不僅輕便靈活,而且能達到強身健體的效果。
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人們對使用筷子也形成了一些禮儀上的忌諱:
一忌敲筷。即在等待就餐時,不能坐在餐桌邊,一手拿一根筷子隨意敲打,或用筷子敲打碗盞或茶杯。
二忌擲筷。在餐前發放筷子時,要把筷子一雙雙理順,然後輕輕地放在每個人的餐桌前;相距較遠時,可以請人遞過去,不能隨手擲在桌子上。
三忌叉筷。筷子不能一橫一堅交叉擺放,不能一根是大頭,一根是小頭。筷子要擺放在碗的旁邊,不能擱在碗上。
四忌插換。在用餐中途因故需暫時離開時,要把筷子輕輕擱在桌子上或餐碟邊,不能插在飯碗里。
五忌揮筷。在夾菜時,不能把筷子在茶盤里揮來揮去,上下亂 翻;遇到別人也來夾菜時,要注意避讓,謹防「筷子打架」。
六忌舞筷。在說話時,不要把筷子當作道具,在餐桌上亂舞;也不要在請別人用菜時,把筷子戳到別人面前。這樣做是失禮的。
⑨ 如何使用筷子步驟圖解
筷子的正確拿法圖:右手五指自然彎曲執筷,大拇指尾部、食指和中指夾住一根筷子,大拇指底部和無名指夾住另外一根筷子,小指自然彎曲。夾菜時,食指和中指向內彎曲,使第一根筷子靠緊第二根筷子,從而將食物夾住。 見下圖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