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食用菌制菌種技術是什麼
食用菌制菌種技術是:
一、母種製作
1、母種特徵。
優質母種一般要求菌絲潔白、濃密、粗壯、生長整齊、氣生菌絲少,有菇香味。
2、母種培養基配方。
馬鈴薯200g,葡萄糖20g,瓊脂20g,磷酸二氫鉀1g,硫酸鎂0.5g,水1000ml,ph控制在5.5-6.5之間。
3、培養基制備。
挑選出尚未發芽,無病害,不發青的新鮮馬鈴薯。在洗凈去皮後,稱取200g,並將其切成小塊,裝入燒杯之中。倒入1000ml清水,加熱煮沸並保持20-30分鍾左右,直至馬鈴薯酥而不爛(加熱過程中略微加以攪拌)。
使用三層紗布進行過濾,然後取出過濾液,並加水補至1000ml。在馬鈴薯汁液中加入瓊脂,並繼續加熱至瓊脂完全融化,最後加入葡萄糖、硫酸鎂、磷酸二氫鉀,並加水補至1000ml。
使用試紙檢測ph。將其裝入試管中,添加高度以試管高度的八分之一至五分之一為宜,然後加棉塞,並進行包紮。
接著將其放入高壓鍋內進行滅菌處理,等到指針指向0.04MPA時,排放冷空氣,然後接著升壓至0.105MPA,並保持半個小時左右。自然降溫至60℃後出鍋,擺放成斜面。
4、接種
按照常規方法進行接種。接種結束後,將其放入培養室內,溫度保持在23-25℃,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65%左右。在培養7-10天後,即可用於原種接種。
二、原種製作
1、原種配方
配方一:小麥(玉米)95%,石膏粉2%,過磷酸鈣2%,尿素0.5%,白糖0.5%,ph保持在5.5-6.5之間。
配方二:籽殼87%,麩皮10%,蔗糖、白糖0.5%,石膏粉1%,過磷酸鈣1%,尿素0.5%,並加水120-130%。
2、培養基制備(配方一)
將小麥(玉米)篩檢干凈,並稱重,然後放置於清水中浸泡2小時左右。浸泡結束後,將其放入開水之中,一邊煮一邊攪動,並及時檢查煮的程度,尤其是煮至15分鍾後,需要更加頻繁的進行檢查。
當小麥粒(玉米)沒有白心,熟而不爛時,將其撈出,並放置在尼龍布上進行晾曬。等到小麥粒(玉米)表面無多餘水分時,加入過磷酸鈣和石膏粉,並攪拌均勻。
將其裝入瓶中,並使用高溫塑料和橡皮圈將瓶口封好,然後進行滅菌處理。滅菌時,壓力保持在0.105MPA左右,並維持2-3小時。滅菌過程中,注意冷空氣的排放時間。
3、培養基制備(配方二)
將白糖、石膏粉、尿素、過磷酸鈣溶化製成母液,然後加水進行稀釋。用稀釋液將棉籽殼拌濕,堆放2-3小時左右。
加入麩皮,不斷攪拌,等到用手捏緊培養料,指縫中有水外滲而不滴落時為宜。裝瓶,然後按照配方一的制備方法進行接下來的操作。
4、接種
等到培養基出鍋冷卻至室溫後進行接種。
接種後,將其放入培養室內,溫度保持在23-25℃,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65%左右。在培養20-25天後,即可長滿瓶子(培養至10-12天時,需要搖晃瓶體)。
三、栽培種製作
1、培養基配方及製作
培養基配方及製作方法與原種相同。
2、接種
使用75%酒精擦洗手部,並對原種瓶外進行消毒。倒出少量原種於滅菌瓶中(該步驟於酒精燈火焰上方進行),每瓶原種大約可以接種20-25瓶。
將其轉移至溫度為23-25℃,空氣相對濕度為65%的環境下進行培養,20-25天後即可長滿。
培養結束後,立即進行播種。如果暫時不用,在低溫環境下保存(10-14℃環境下,保存時間不超過10天,2-4℃環境下,保存時間不超過20天)。
經過低溫保存的菌種,在使用前需要放置在常溫環境下恢復1-2天左右。
製作食用菌菌種的意義:
菌種性狀的優劣直接影響到產量的高低和品質的好壞。優良的菌種應具備遺傳性狀穩定、生命力旺盛、高產、優質、純度高、抗逆性強等特性。
因此,選用優良菌株,掌握好制種技術,嚴格菌種質量,做好菌種的保藏工作,是食用菌生產中的重中之重。
② 如何製作食用菌菌種
1、生產上用的母種,不管是從外地引進的,還是自己分離的菌種,對母種的轉接一般應控制在三代以內,且菌齡要適宜。按常規法接種後將母種放入培養室內,溫度23~25℃,空氣相對濕度65%左右培養7~10天,菌絲長滿培養基斜面,即可用來接原種。
2、來源於自然界大量的食用菌,從中經分離並篩選出有用菌種,再加以改良,貯存待用於生產。原意是指孢子(相當於植物的種子),但在實際生產中,常將經過人工培養的純菌絲體連同培養基質一同叫做菌種。食用菌菌種是指食用菌菌絲體及其生長基質組成的繁殖材料。菌種分為母種(一級種)、原種(二級種)和栽培種(三級種)三級。
③ 食用菌的製作技術。!謝謝
(一)母種的制備 用試管製成斜面培養基,並接種原始試管種(保留種,並用於生產的母種)即為生產母種,可用於擴接原種。 1. 培養基配方 配方一 馬鈴薯培養基(PDA)馬鈴薯200克 蔗蘆悔糖20克 瓊脂20克 水1000毫升 配方二 綜合馬鈴薯培養基 馬鈴薯 200克 葡萄糖20克 磷酸氫二鉀3克 硫酸鎂1.5克 維生素B1 10毫克 瓊脂20克 水1000毫升 PH值自然 配方三 合成培養基 馬鈴薯 20克 葡萄糖20克 磷酸二氫鉀2克 蛋白腖5克 酵母膏5克 硫酸鎂1克 水1000毫升 PH值自然 2.培養基製作方法 先將馬鈴薯洗凈去皮(挖去芽眼) 切成簿片,稱取200克,加水1000毫升,煮沸15—20分鍾,用4層紗布過濾,取其濾液補足水至1000毫升,加入瓊脂20克,再加熱,瓊脂溶化後,再加入其它葯品。 培養基的分裝,應在培養基凝固前進行(瓊脂培養基40℃凝固)一般用漏斗,或分裝瓶,下端連接一段軟橡皮管,橡皮管下面再連接一段玻璃管,在橡皮管上安裝一個止水彈簧夾,分裝時將玻璃管插入試管內,但不要碰到管壁,裝入量為試管長度1/4。裝好後塞上棉塞,用線繩捆紮起來,棉塞部分用報紙賣歷包紮。 3.滅菌 將試管直立放入高壓蒸氣滅菌鍋,在0.11MPa/C㎡壓力下(鍋入溫度達121℃)滅菌30-35分鍾,使微生物包括芽孢全部殺死。待壓力降到0時,慢慢放出鍋內氣體,趁培養基沒有凝固時,將試管擺成斜面。 4.接種、培養 通過無菌操作方法將菌種接入試管斜面上,置28℃、3天後將溫度降至24℃繼續培養,7—15天左右,菌絲長滿整個試管斜面,即成(生產)母種。 (二)原種、制備 母種接種到原種培養基上,進行擴大繁殖育種即為原種,原種一般採用廣口瓶或袋裝。 1.培養基配方 配方一 木屑麩皮培養基 闊樹木 78% 麩皮 20% 糖 1% 石膏粉 1% 配方二 棉籽殼木屑培養基 棉籽殼 80% 木屑15% 糖 1% 麩皮 5% 過磷酸鈣 3% 石膏粉 1% 2.拌料與裝袋 選用新鮮無霉變原料,充分混勻,加水比例為1:1.3左右拌勻,總含水量60%-63%。含水量以手緊握培養料指縫間有水欲滴為宜。堆悶30分鍾後,裝瓶(袋)。用機械或人工裝袋稍加壓實,袋口用無棉蓋體封口。 3.滅菌 滅菌中嘩搜方法有兩種,高壓滅菌和常壓滅菌。高壓滅菌又稱加壓蒸氣滅菌,滅菌原理:在高溫(121℃以上)、高壓(0.11MPa/C㎡)條件下滅菌2小時,將芽孢在內的微生物全部殺死。常壓滅菌稱流通蒸氣滅菌,由於滅菌設備、條件和基本因素的不同,溫度變動在95-105℃之間,其熱力、穿透力不強,在一定溫度下要維持足夠時間才能達到滅菌目的,通常在100℃下維持10-12小時。 4.接種與培養 不論用接種箱或接種室接種,在接種前,需對接種箱或接種室用0.2%的來蘇水或漂白粉進行消毒處理,然後將滅菌過的料瓶(袋)放在箱內,用煙霧劑密閉薰蒸消毒。接種室消毒,一間房需點燃3盒50克規格煙霧劑;接種箱消毒每次用4克,一支母種試管可接4—6瓶(袋)原種。將接種後的菌種瓶(袋)放入發菌室黑暗處培養。培養室溫度22-26℃,相對濕度70%以下,發菌期間應保持良好的通風條件。原種從接種到菌絲長滿瓶(袋)需30—40天。 (三)栽培種制備 原種進一步擴繁,即為栽培種。栽培種一般採用塑料袋制備,用無棉蓋體封口。一瓶原種可接50-60瓶(袋)栽培種。栽培種培養基配方及拌料、裝袋、滅菌、接種、發菌管理與原種相同。
④ 食用菌怎麼製作
食用菌的製作一般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培局核養:桐塵掘選取適宜的培養基,將菌種接種並進行培養。常用的培養基有玉米粉、小麥麩等。
制袋:將培養好的菌種與適宜的基質混合,裝在塑料袋內,並進行密封。常用的基質有蘑菇渣、秸稈、木屑等。
發芽:將裝有菌種和基質的塑料袋放置在適宜的溫度和濕度下,讓菌種發芽成菌絲體。發芽的時間因不同的菌種而異。
生長:當菌絲長到一定程度時,將塑料袋打開,調節溫度、濕度兄鋒等環境條件,促進菌絲體生長成食用菌體。
採摘:當食用菌體生長到成熟期時,採用合適的方法將其採摘下來。
總之,製作食用菌需要具備一定的技術和經驗,同時也需要保證衛生、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才能確保食用菌的質量和安全。
⑤ 如何自製簡單食用菌種
製作香菇菌種有兩種常見方法:枝條菌種和雜木屑菌種。以下是枝條菌種的製作步驟:
1. 浸泡枝條:將乾燥的枝條倒入水池中,枝條量應占池容積的2/3。使用木板覆蓋枝條,並在其上加壓重物,然後注滿清水至池滿。浸泡大約36個小時後,檢查枝條是否已經充分泡透。
2. 砸開枝條並調整酸鹼度:用錘子將浸泡後的枝條砸開,移除覆蓋物,然後加入少量生石灰攪拌,以調整水溶液的酸鹼度。接著,用竹筐將處理過的枝條撈出,瀝干水分後裝入專用菌種袋。
雜木屑菌種的製作步驟未在原文中提及,但通常包括收集雜木屑、調節濕度、裝袋和滅菌等步驟。以下是雜木屑菌種的一般製作流程:
1. 准備雜木屑:收集乾燥的雜木屑,並確保其濕度適中。
2. 裝袋:將雜木屑裝入專用的菌種袋中,每個菌袋裝填適量的雜木屑。
3. 滅菌:將裝有雜木屑的菌袋放入高壓鍋中,在約2個氣壓下進行高溫滅菌,持續約2.5小時。
4. 冷卻和接種:滅菌完成後,將菌袋取出自然冷卻至常溫,然後准備進行接種。
請注意,以上步驟是基於原文內容進行的改寫和潤色,以提高內容質量並確保語義清晰。在實際操作中,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