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炮製常用方法

炮製常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2-02-07 06:35:17

Ⅰ 中醫炮製的方法有哪些

中醫炮製是傳統中醫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炮製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人們為了使用葯物,需要進行必要的處理,例如:洗凈、弄碎、用牙齒咬成顆粒等等,這樣就有了中葯炮製的萌芽。在人類長期使用中草葯的過程中,積累了各種炮製的經驗和方法。下面,小編就詳細為大家介紹。 1.修制: (1)純凈處理:採用挑、揀、簸、篩、刮、刷等方法,去掉灰屑、雜質及非葯用部分,葯物清潔純凈。如揀去合歡花中的枝、葉,刷除枇杷葉、石葦葉背西的絨毛,颳去厚朴、肉的粗皮等。 (2)粉碎處理:採用搗、碾、鎊、銼等方法,使葯物粉碎,以符合制劑和其他炮製法的要求。如牡蠣、龍骨搗碎便於煎煮,川貝母搗粉便於吞服;犀角、羚羊角鎊成薄片,或銼成粉末,便於制劑和服用。 (3)切制處理:採用切、鍘的方法,把葯物切製成一定的規格,使葯物有效成分易於浴出,並便於進行其他炮製,也利於乾燥、貯藏和調劑時稱量。根據葯材的性質和醫療需要,切片有很多規格。如天麻、檳榔宜切薄片,澤瀉、白術宜切厚片,黃芪、雞血藤宜切斜片,白芍、甘草宜切圓片,肉桂、厚朴宜切圓碟片,桑白皮、枇杷葉宜切絲,白茅根、麻黃宜鍘成段,茯苓、葛根宜切成塊等。 2.水制: 用水或其他液體輔料處理葯材的方法稱為水製法。水制的目的主要是清潔葯物、軟化葯物、調整葯性。常用的有淋、洗、泡、漂、浸、潤、水飛等。這里介紹三種常用的方法。 (1)潤:又稱悶或伏。根據葯材質地的軟硬,加工時的氣溫、工具,用淋潤、洗潤、泡潤、浸潤、晾潤、蓋潤、伏潤、露潤、包潤、復潤、雙潤等多種方法,使清水或其他液體輔料徐徐入內,在不損失或少損失葯效的前提下,使葯材軟化,便於切制飲片。如淋潤荊芥,泡潤檳榔,酒洗潤當歸,薑汁浸潤厚朴,伏潤天麻,蓋潤大黃等。 (2)漂:將葯物置寬水或長流水中浸漬一段時間,並反復換水,以去掉腥味、鹽分及毒性成分的方法稱為漂。如將昆布、海藻、鹽附子漂去鹽分,紫河車漂去腥味等。 (3)水飛:系借葯物在水中的沉降性質分取葯材極細粉未的方法。將不溶於水的葯材粉碎後置乳缽或碾槽內加水共研,大量生產則用球磨機研磨,再加入多量的水,攪拌,較粗的粉粒即下沉,細粉混懸於水中,傾出;粗粒再飛再研。傾出的混懸液沉澱後,分出,乾燥即成極細粉末。此法所制粉末既細,又減少了研磨中粉末的飛揚損失。常用於礦物類、貝甲類葯物的制粉。如飛硃砂,飛爐甘石,飛雄黃等。 3.火制: (1)炒:有炒黃、炒焦、炒炭等程度不同的清炒法。炒黃、炒焦使葯物易於粉碎加工,並緩和葯性;種子類葯物炒後則煎煮時有效成分易於溶出。炒炭能緩和葯物的烈性、副作用,或增強其收斂止血的功效。還有拌固體輔料如土、麩、米炒的,可減少葯物的刺激性,增強療效,如土炒白術、麩炒枳殼、米炒斑蝥等。與砂或滑石、蛤粉同炒的方法習稱燙,葯物受熱均勻酥脆,易於煎出有效成分或便於服用,如砂炒穿山甲、蛤粉炒阿膠等。 (2)炙:用液體輔料拌炒葯物,使輔料滲入葯物組織內部,以改變葯性,增強療效或減少副作用的炮製方法稱為炙。通常使用的液體輔料有蜜、酒、醋、薑汁、鹽水、童便等。如蜜制黃芪、甘草可增強補中益氣作用;蜜炙百部、款冬花可增強潤肺止咳作用;酒炙川芎可增強活血之功;醋炙香附可增強疏肝止痛之效;鹽炙杜仲可增強補腎功能;酒炙常山可減輕催吐作用等。 (3)煅:將葯物用猛火直接或間接煅燒,使質地鬆脆,易於粉碎,充分發揮療效。堅硬的礦物葯或貝殼類葯多直接用火煅燒,以煅至紅透為度,如紫石英、海蛤殼等。間接煅是置葯物於耐火容器中密閉煅燒,至容器底部紅透為度,如制血餘炭、陳棕炭等。 (4)煨:利用濕麵粉或濕紙包裹葯物,置熱火灰中加熱至面或紙焦黑為度,可減輕葯物的烈性和副作用,如煨生薑、煨甘遂、煨肉豆寇等。 4.水火共制 : (1)煮:是用清水或液體輔料與葯物共同加熱的方法。如醋煮芫花可減低毒性,酒煮黃芩可增強清肺熱的功效。 (2)蒸:是利用水蒸氣或隔水加熱葯物的方法。如酒蒸大黃可緩和瀉下作用。有些葯物經反復蒸、曬,才能獲得適合醫療需要的作用。如何首烏經反復蒸曬後不再有瀉下力而能補肝腎、益精血。 (3)淬:是將葯物燃燒紅後,迅速投入冷水或液體輔料中,使其酥脆的方法。淬後不僅易於粉碎,且輔料極其吸收,可發揮預期療效。如醋淬自然銅、鱉甲,黃連煮汁淬爐甘石等。 (4)潬:是將葯物快速放入沸水中短暫潦過,立即取出的方法。常用於種於類葯物的去皮和肉質多汁類葯物的乾燥處理。如潬杏仁、桃仁以去皮;潬馬齒苑、天門冬以便於曬干貯存。 5.其他製法: 常用的有發芽、發酵、制霜及部分法製法等。其目的在於改變葯物原有性能,增加新的療效,減少毒性或副作用,或使葯物更趨效高質純。如稻、麥的發芽;發酵法製取神曲、淡豆豉;巴豆的去油取霜,西瓜的加工制霜;法制半夏等。 中葯炮製設備中葯炮製是根據中醫中葯理論,按照醫療、調配和制劑的不同要求,對中葯所採取的各種加工處理技術。其目的在於降低或消除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便於服用,提高療效。然而,由於受經濟利益的驅動,忽視了中國歷代醫葯學家在長期的從事醫療實踐中逐步發展起來具有傳統特色的工藝。

Ⅱ 炮製原則

一、相反為制是指用葯性相對立的輔料(包括葯物)來制約中葯的偏性或改變葯性。如用辛熱升提的酒來炮製苦寒沉降的大黃,使葯性轉降為升。用辛熱的吳茱萸炮製黃連,可殺其大寒之性。用咸寒潤燥的鹽水炮製益智仁,可緩和其溫燥之性。實踐證實,大黃生品苦寒,易傷脾陽,導致腹痛,用辛甘大熱酒制後可避免,同時改沉降為上升之性,以清上焦實熱;益智仁溫燥,久服易傷陰,用咸寒之鹽以制之可糾此偏。 二、相資為制是指用葯性相似的輔料或某種炮製方法來增強葯效。資,有資助的意思。如用咸寒的鹽水炮製苦寒的知母、黃柏,可增強滋陰降火作用。酒炙仙茅、陽起石,可增強溫腎助陽作用。蜜炙百合可增強其潤肺止咳的功效。蜜炙甘草可增強補中益氣作用。知母、黃柏本為苦寒之品,在清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熱瀉火同時有一定清虛熱之效,用咸寒的鹽水炮製可引葯入腎,增強滋陰降火作用。仙茅、陽起石本為辛熱壯陽之品,用辛熱之酒炮製可增強溫腎助陽作用,己被長期臨床實踐所證實。 三、相畏(或相殺)為制是指利用某種輔料以制約某種葯物的毒、副作用來炮製該葯物。如生薑能殺半夏、南星毒(即半夏、南星畏生薑),故用生薑來炮製半夏、南星。生薑炮製半夏、天南星其毒性降低,不但被臨床實踐證實也被現在葯效學證實。 四、相惡為制是中葯配伍中"相惡"內容在炮製中的延伸應用。即炮製時利用某種輔料或某種方法來減弱葯物的烈性,以免損傷正氣。如麩炒枳實可緩和其破氣作用;米泔水制蒼術,可緩和蒼術的燥性。煨木香無走散之性,能實大腸,止瀉痢。葯物的辛香溫燥之性有時可能是治療的需要,有時可能帶來不良反應或副作用,利用某種輔料炮製來抑制其副作用,據葯理實驗證實蒼術過量的揮發油對生物體是有害的,用麩炒後可抑其"酷性"。

Ⅲ 中葯的炮製方法

要看葯材質地,有些要泡長時間,一般情況下先泡製15分鍾,水要適中,用慢火燉。做好用陶制的葯罐煎葯。

Ⅳ 中醫炮製的方法有哪些

中醫炮製是傳統中醫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炮製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人們為了使用葯物,需要進行必要的處理,例如:洗凈、弄碎、用牙齒咬成顆粒等等,這樣就有了中葯炮製的萌芽。在人類長期使用中草葯的過程中,積累了各種炮製的經驗和方法。下面,就詳細為大家介紹。

4.水火共制 : (1)煮:是用清水或液體輔料與葯物共同加熱的方法。如醋煮芫花可減低毒性,酒煮黃芩可增強清肺熱的功效。 (2)蒸:是利用水蒸氣或隔水加熱葯物的方法。如酒蒸大黃可緩和瀉下作用。有些葯物經反復蒸、曬,才能獲得適合醫療需要的作用。如何首烏經反復蒸曬後不再有瀉下力而能補肝腎、益精血。 (3)淬:是將葯物燃燒紅後,迅速投入冷水或液體輔料中,使其酥脆的方法。淬後不僅易於粉碎,且輔料極其吸收,可發揮預期療效。如醋淬自然銅、鱉甲,黃連煮汁淬爐甘石等。 (4)潬:是將葯物快速放入沸水中短暫潦過,立即取出的方法。常用於種於類葯物的去皮和肉質多汁類葯物的乾燥處理。如潬杏仁、桃仁以去皮;潬馬齒苑、天門冬以便於曬干貯存。

5.其他製法: 常用的有發芽、發酵、制霜及部分法製法等。其目的在於改變葯物原有性能,增加新的療效,減少毒性或副作用,或使葯物更趨效高質純。如稻、麥的發芽;發酵法製取神曲、淡豆豉;巴豆的去油取霜,西瓜的加工制霜;法制半夏等。 中葯炮製設備中葯炮製是根據中醫中葯理論,按照醫療、調配和制劑的不同要求,對中葯所採取的各種加工處理技術。其目的在於降低或消除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便於服用,提高療效。然而,由於受經濟利益的驅動,忽視了中國歷代醫葯學家在長期的從事醫療實踐中逐步發展起來具有傳統特色的工藝。

Ⅳ 中葯炮製方法一般分為哪四類

中葯炮製的常見方法

1、修治:

包括純凈、粉碎、切制三道工序。

2、水制:

用水或其他輔料處理葯材的方法。目的主要是清潔葯物、除去雜質、軟化葯物、便於切制、降低毒性及調整葯性。常見的方法有:漂洗、悶、潤、浸泡、噴灑、水飛等。(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3、火制:

是將葯物經火加熱處理的方法。可分為:炒、炙、燙、煅、煨、炮、撩、烘8種。

4、水火共制:

既要用水又要用火,有些還要加輔料。包括煮、蒸、燉、淬等。

5、其他製法:

制霜、發酵、精製、葯拌。

常用中葯加工與炮製技術主要包括對原葯材凈制、切制、炮製(炒葯,炙葯,煅葯,蒸煮焯法,發酵、制霜法及其他製法等)三個環節。

炮製是中葯傳統制葯技術的集中體現和核心,經炮製後的葯物,葯效得到提高,毒副作用降低,且方便存儲,是中醫臨床用葯的必備工序。傳統的炮製方法主要有蒸、煮、炒、焙、炮、煅、浸、飛等。例如,蒸,分為清蒸、酒浸蒸、葯汁蒸;煮,分為鹽水煮、甘草水煮、黑豆汁煮;炙,分為蜜炙、酥蜜炙、豬脂炙、葯汁塗炙;浸,分為鹽水浸、蜜水浸、米泔水浸、漿水浸、葯汁浸、酒浸、醋浸等。

Ⅵ 中葯的炮製方法有哪些

中葯炮製方法眾多,與葯效一般有著密切的關系。實踐證明,通過炮製能消除或降低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改變葯性或提高療效,便於粉碎加工及貯藏等。

什麼是中葯炮製?

中葯炮製是根據醫療、配方、制劑的不同要求,結合葯材的自身特點,進行一定的加工處理,使之充分發揮療效或避免及減輕不良反應。

修制

純凈處理——如撿去合歡花中的枝、葉,刷除枇杷葉、石韋葉背面的絨毛,颳去厚朴、肉桂的粗皮等。

粉碎處理——如牡蠣、龍骨搗碎便於煎煮;川貝母搗粉便於吞服;水牛角、羚羊角削成薄片或銼成粉末等。

切制處理——如天麻、檳榔宜切薄片;澤瀉、白術宜切厚片;黃芪、雞血藤宜切斜片;桑白皮、枇杷葉宜切絲;白茅根、麻黃宜鍘成段;茯苓、葛根宜切成塊等。

水制

洗——將葯材放入清水中,快速洗滌,除去上浮雜物及下沉臟物,及時撈出曬干,備用。

淋——將不宜浸泡的葯材,用少量清水澆灑噴淋,使其清潔和軟化。

泡——將質地堅硬的葯材,在保證其葯效的前提下,放入水中浸泡一段時間,使其變軟。

潤——根據葯材質地的軟硬、加工時的氣溫及工具,用淋潤、洗潤、泡潤、晾潤、浸潤、蓋潤、伏潤、露潤等多種方法,使清水或其他液體輔料徐徐人內,在不損失或少損失葯效的前提下,使葯材軟化,便於切制飲片。

漂——將葯物置寬水或長流水中浸漬一段時間,並反復換水,以去掉腥味、鹽分及毒性成分的方法。

水飛——是借葯物在水中的沉降性質分取葯材極細粉末的方法。常用於礦物類、貝甲類葯物的制粉。如飛硃砂、飛爐甘石、飛雄黃。

火制

炒——如土炒白術、麩炒枳殼、米炒斑蝥等,可減少葯物的刺激性,增強療效;砂炒穿山甲、蛤粉炒阿膠等,葯物受熱均勻變得酥脆,易於煎出有效成分或便於服用。

炙——如蜜炙黃芪、蜜炙甘草、酒炙川芎、醋炙香附、鹽水炙杜仲等,可改變葯性,增強療效或減少副作用。

煅——如煅牡蠣、煅石膏等,使葯材質地鬆脆,易於粉碎,充分發揮療效。

煨——將葯材包裹於濕麵粉、濕紙中,放入熱火灰中加熱,或用草紙與飲片隔層分放加熱的方法,稱為煨法。

烘焙——將葯材用微火加熱,使之乾燥的方法叫烘焙。

水火共制

煮——用清水或液體輔料與葯物共同加熱的方法。

蒸——利用水蒸氣或隔水加熱葯物的方法。

撣——將葯物快速放入沸水中短暫燙過,立即取出的方法。常用於種子類葯物的去皮和肉質多汁葯物的乾燥處理。

淬——將葯物煅燒紅後,迅速投入冷水或液體輔料中,使其酥脆。

其他製法

制霜——種子類葯材壓榨去油或礦物葯材重結晶後的製品,稱為霜。其相應的炮製方法稱為制霜。前者如巴豆霜,後者如西瓜霜。

發酵——將葯材與輔料拌和,置一定的濕度和溫度下,利用黴菌使其發泡、生霉,並改變原葯的葯性,以生產新葯的方法,稱為發酵法。如神曲、淡豆豉。

發芽——將具有發芽能力的種子葯材用水浸泡後,經常保持一定的濕度和溫度,使其萌發幼芽,稱為發芽。如谷芽、麥芽、大豆黃卷等。

Ⅶ 中葯炮製學的炮製方法

炮製方法主要指凈選與加工。
一、凈選的含義:中葯材在切制、炮炙和調配、制劑前,應選取規定的葯用部位,除去非葯用部位、雜質異物及霉變品、蟲蛀品、灰屑等,以達到葯用的純凈度要求的炮製工序,即凈制。
二、凈制的目的:1、分開葯用部位蓮子肉與心,分別能健脾補腎與清心火。2、行分檔在凈選的同時將葯物大小分檔,便於火制和水制時控制工藝質量,保證炮製均勻,防止太過與不及。3、除去非葯用部位凈制除去質次效差(厚朴粗皮、訶子核)、毒性大(蘄蛇頭)、副作用強(枇杷葉絨毛)的部位,便於調劑准確,制劑的安全有效。4.除去雜質異物:清除採集、加工、運輸、貯存中混入的泥砂、異物及蟲蛀霉變等變異的葯物。三、現代研究概況:一些傳統的凈制方法費時費工,增大葯材損耗及成本。對其要具體分析,系統研究,不可輕易否定,但也不要盲從。實驗發現:厚朴的粗皮佔全重的15.47%,厚朴酚、和厚朴酚、β-桉葉醇的含量內皮遠遠高於粗皮。訶子的核佔50%以上,但鞣質僅含4.0%,而果肉含26.06%.這些凈制是必要的。但是有些則值得研究:如丹皮的粗皮僅佔2.06%,含微量的丹皮酚,乾燥後難於除去;過去都在產地趁鮮颳去,商品稱「刮丹皮」,結果含量測定發現其丹皮酚的含量反而降低了。《葯典》未規定丹皮去粗皮是合理的。再如杏仁過去稱「皮尖雙仁者有毒」,實驗證實杏仁的皮尖與仁的成分種類一致,去皮是為了增加溶出和破酶保甙。古稱馬錢子去毛可降低毒性,研究發現其茸毛中毒性成分士的寧和馬錢子鹼的含量只有種仁的30.7%和16.1%,《證類本草》中要求人參去蘆頭,曰「不去者吐人」,以後歷代都去蘆,參蘆占人參全重的12%~15%,研究發現參蘆沒有催吐作用,且成分與人參沒有不同,僅含量略有差別,參蘆人參皂甙Rg含量高,參體人參皂甙Rb含量高;兩者LD50也無差別。《葯典》90年版人參已不要求去蘆,但實際園參仍需去蘆。
四、凈選與加工的方法: 中葯材大多來自於自然界,在生長、採集、加工、運輸、貯存過程中會混入泥砂、殘留的枝梗、木屑及變異葯材。這些雜質異物等必須用手工或機械的方法加以清除。
1、挑選:指用手工挑揀的方法清除雜質。挑選的對象是:⑴、挑出非葯用部位;⑵、揀出用其他方法不宜除去的肉眼可見的雜質,如木屑、砂石、雜草、枝梗、蟲卵、鼠糞等;⑶、挑出霉爛蟲蛀等變質的葯材;⑷、大小分檔,按大小粗細,手工挑揀分檔
2、篩選:根據葯物與雜質的體積大小不同,選用不同規格的篩和羅,用過篩的方法清除雜質。篩選的對象是:⑴、與葯物的體積大小相差懸殊的雜質;⑵、葯渣和殘留的輔料;⑶、用不同規格的篩羅對葯物進行大小分檔。
3、風選:利用葯物與雜質的質量不同,藉助風力清除雜質,其對象是與葯物的質量相差較大的雜質。
4、水選:用水沖洗除去雜質,或利用葯物與雜質的比重不同,藉助水的浮力清除雜質和分離非葯用部位。其對象是:⑴、葯物表面或內部附著的泥土鹽分,如蟬蛻,海藻;⑵、浮選葯物與非葯用部位,如酸棗仁與核的分離。水選時注意不可在水中浸泡過長,防止溶失葯效。
以上方法多配合使用,以針對不同性質的雜質。如挑去大的雜質,篩去浮土,水洗去內部的泥土,風吹去雜草等。
分離不同葯用部位和去除非葯用部位 分離不同葯用部位和去除非葯用部位,兩者的方法相同,目的各異。
中葯炮製分離不同葯用部位:許多中葯來自同一來源,如植物蓮,葯用的就有:藕(地下根莖,清熱涼血),藕節(莖節,止血散瘀),藕粉(根莖制的澱粉,益血調沖),荷梗(葉柄花柄,清熱祛暑利水),荷葉(葉面,清暑利濕止血),蓮花(活血止血),蓮須(雄蕊,清心澀精),蓮房(成熟花托,散瘀止血祛濕),蓮子(種子,健脾益腎),蓮子心(胚芽,清心火)。又如青木香、天仙藤、馬兜鈴,分別入葯。有的葯性各異,如麻黃發汗,根止汗。
去除非葯用部位:去根、去莖、去皮殼、去毛、去心、去蘆、去核、去頭尾足翅、去殘肉筋膜 一、麵粉煨法
將葯物以濕面片包裹,埋入熱滑石粉或砂子拌炒煨至面焦黑或焦黃色的方法稱為麵粉煨法,如麵粉煨肉豆蔻,將適量麵粉打濕壓成薄片,將肉豆蔻逐個包裹,或用清水將肉豆蔻表面溫潤後,如水泛丸法裹麵粉3-4層,稍晾倒入(葯物100kg,滑石粉50kg或砂子適量)炒熱的滑石粉或砂子中,在170~190℃拌炒煨20分鍾左右至麵皮呈焦黃色,取出篩去滑石粉或砂子剝去麵皮,放涼,肉豆蔻煨後能減少揮發油約20%,免於滑腸,刺激性小,降低了肉豆蔻醚的毒性成分;甲基丁香酚和甲基異丁香酚增加,固腸止瀉的作用增強;麵粉煨訶子可以去掉一部分脂肪油,避免對腸道的刺激作用,鞣質增多,增強收斂之性,增強了澀腸止瀉的功效,用於久瀉久痢及脫肛等,與傳統理論煨熟「溫胃固腸」是相符的。
二、紙煨法
取草紙打濕將葯物包裹三層,入火或火灰中爆至紙燒焦為度,剝去紙即得的方法稱為紙煨法。紙煨木香,取未經乾燥的木香片,在鐵絲匾中,一層草紙一層木香片地間隔平鋪數層壓緊,置於煙爐火上,或者烘乾室內,用文火或低溫烘煨至木香中所含的部分揮發油滲透至紙上,取出放涼,木香煨後揮發油減少20%,折光率、旋光度、比重等物理性質有所改變,煨後木香固腸止瀉作用增強,用於治療泄瀉腹痛等;紙煨生薑,取鮮薑片用草紙包好,清水潤濕,置灶中煨或爐台上烘烤,待紙焦枯時剝去紙即可,生薑煨後揮發油減少了約20%,改變了性質,辛散之力不及生薑,而溫中止嘔之力則較生薑為勝,生薑煨後增強了暖胃和中作用,緩和了發散作用,適用胃寒嘔吐及腹痛便泄之症。 純凈處理:採用挑、揀、簸、篩、刮、刷等方法,去掉灰屑、雜質及非葯用部分,使葯物清潔純凈。
粉碎處理:採用搗、碾、鎊、銼等方法,使葯物粉碎,以符合制劑和其他炮製法的要求。
切制處理:採用切、鍘的方法,把葯物切製成一定的規格,便於進行其它炮製,也利於乾燥、貯藏和調劑時稱量。根據葯材的性質和醫療需要,切片有很多規格。 用水或其它液體輔料處理葯物的方法。水制的目的主要是清潔葯材,軟化葯材以便於切制和調整葯性。常用的有洗、淋、泡、漂、浸、潤、水飛等。主要內容如下:洗:將葯材放入清水中,快速洗滌,除去上浮雜物及下沉臟物,及時撈出曬干備用。除少數易溶,或不易乾燥的花、葉、果及肉類葯材外,大多需要淘洗。
淋:將不宜浸泡的葯材,用少量清水澆灑噴淋,使其清潔和軟化。
泡:將質地堅硬的葯材,在保證其葯效的原則下,放入水中浸泡一段時間,使其變軟。
潤:又稱悶或伏。根據葯材質地的軟硬,加工時的氣溫、工具,用淋潤、洗潤、泡潤、晾潤、浸潤、蓋潤、伏潤、露潤、包潤、復潤、雙潤等多種方法,使清水或其它液體輔料徐徐入內,在不損失或少損失葯效的前提下,使葯材軟化,便於切制飲片。
漂:將葯物置寬水或長流水中浸漬一段時間,並反復換水,以去掉腥味、鹽分及毒性成分的方法。 用火加熱處理葯物的方法。本法是使用最為廣泛的炮製方法,常用的火製法有炒、炙、煅、煨、烘焙等,其主要內容如下:
炒:有炒黃、炒焦、炒炭等程度不同的清炒法。除清炒法外,還可拌固體輔料如土、麩、米炒,可減少葯物的刺激性,增強療效,如土炒白術、麩炒枳殼、米炒斑蝥等。與砂或滑石粉、蛤粉同炒的方法習稱燙,葯物受熱均勻酥脆,易於煎出有效成分或便於服用,如砂炒穿山甲,蛤粉炒阿膠等。
炙:是將葯材與液體輔料拌炒,使輔料逐漸滲入葯材內部的炮製方法。炙可以改變葯性,增強療效或減少副作用。
煅:將葯材用猛火直接或間接煅燒,使質地鬆脆,易於粉碎,充分發揮療效。煅法有明煅(直接煅)與密閉煅或燜煅(間接煅)的不同。
煨:將葯材包裹於濕麵粉、濕紙中,放入熱火灰中加熱,或用草紙與飲片隔層分放加熱的方法,稱為煨法。
烘焙:將葯材用微火加熱,使之乾燥的方法叫烘焙。 常見的水火共制包括蒸、煮、潬、淬等。煮:是用清水或液體輔料與葯物共同加熱的方法。如醋煮芫花、酒煮黃芩。
蒸:是利用水蒸氣或隔水加熱葯物的方法。不加輔料者,稱為清蒸;加輔料者,稱為輔料蒸。加熱的時間,視炮製的目的而定。
潬:是將葯物快速放入沸水中短暫潦過,立即取出的方法。常用於種子類葯物的去皮和肉質多汁葯物的乾燥處理。如潬杏仁、桃仁以去皮;潬馬齒莧、天門冬以便於曬干貯存。
淬:是將葯物煅燒紅後,迅速投入冷水或液體輔料中,使其酥脆的方法。淬後不僅易於粉碎,且輔料被其吸收,可發揮預期療效。如醋淬自然銅、鱉甲,黃連煮汁淬爐甘石等。 除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以外的一些特殊製法,均概括於此類。常用的有制霜、發酵、發芽等。
制霜:種子類葯材壓榨去油或礦物葯材重結晶後的製品,稱為霜。其相應的炮製方法稱為制霜。前者如巴豆霜,後者如西瓜霜。
發酵:將葯材與輔料拌和,置一定的濕度和溫度下,利用黴菌使其發泡、生霉,並改變原葯的葯性,以生產新葯的方法,稱為發酵法。如神曲、淡豆豉。
發芽:將具有發芽能力的種子葯材用水浸泡後,經常保持一定的濕度和溫度,使其萌發幼芽,稱為發芽。如谷芽、麥芽、大豆黃卷等。

Ⅷ 榧實的炮製方法

將原葯揀凈雜質,敲碎外殼取仁,用時打碎 ,即榧子肉。 炒榧子 取凈榧子,置熱砂子鍋內,用武火炒至有爆裂聲,見深黃色時取出,篩去砂子,攤涼。
炒榧子肉 取凈榧子肉置熱鍋內,炒至深黃色時取出,篩去砂子,攤涼。炒香後增強健胃消積作用。

Ⅸ 中葯炮製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水制 火制 水火共制 修治 其他製法

閱讀全文

與炮製常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天津治療腦血栓最新方法 瀏覽:16
辣椒紅色素使用方法 瀏覽:818
印刷機少錫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瀏覽:806
如何挑選海參有幾種方法 瀏覽:325
鼻咽通氣管的使用方法 瀏覽:239
腿部記憶訓練方法 瀏覽:971
101x41用什麼方法算簡更 瀏覽:436
大蒜治腰間盤突出最佳方法 瀏覽:202
太倉食品安全檢測方法 瀏覽:203
大白輔助燈安裝方法 瀏覽:794
東莞石龍如何最快方法到佛山高明 瀏覽:682
桃紅的修剪方法圖片 瀏覽:959
護理研究中常用抽樣方法 瀏覽:12
用什麼捕蝦最好的方法 瀏覽:314
髖關節的鍛煉方法 瀏覽:484
心理焦慮症怎麼治療最好的方法 瀏覽:838
16年五糧液真假鑒別方法 瀏覽:282
小腿肚子疼有什麼土方法 瀏覽:303
純糧固態酒鑒別方法 瀏覽:423
用什麼方法可以把蝙蝠攆走 瀏覽: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