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施工縫常用填築方法

施工縫常用填築方法

發布時間:2024-06-28 07:51:45

Ⅰ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有那些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藝 (一)准備工作1、施工復測:對被交道、收費站道路中心樁位置、水準點基點樁及其他測量資料進行復測,對控制樁進行加固。2、原材料的准備(1)、集料:質地堅硬、清潔、無風化,針片狀顆粒、含泥量、有機質含量符合規范要求,集料級配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2)、水泥:安定性、細度模數、初終凝時間等各項指標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3)、石料:質地堅硬、清潔、密實、無風化,極限抗壓強度等各項物理力學指標符合設計規定,幾何尺寸等外觀指標符合規范要求.(二)混凝土配合比1、將計劃用於每一處機械化施工和小型配套機具施工的混凝土路面的水泥、碎(礫)石、砂、外加劑等材料,在用於工程之前5天,委託中心試驗室按有關規定的標准方法要求進行原材料試驗和混合料組成配合比設計,配合比設計應包括混凝土彎拉和抗壓強度、集料級配要求、水灰比、稠度、水泥用量、質量控制等細節。2、及時將配合比設計報告單和總說明報送監理工程師認可。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經批准後,立即進行試拌。(三)抽樣檢驗按有關規范要求頻率做抽樣檢驗,製作抗壓和彎拉試件各二組,分別作7天、28天的抗壓、彎拉強度試驗。四、混凝土澆築1、基層准備:(1)在鋪築水泥混凝土面層前,應將基層上的浮石、雜物、塵土等全部清除,保持表面整潔,並整理排水設施。(2)基層如有車轍、松軟及其他不符規定要求的部位。均應翻挖、清除,並以同類混合料填補,其壓實厚度不得小於8cm,重新整型、碾壓,並符合密實度的要求。2、施工機械准備:根據工程規模、施工質量和進度要求,配置合適的施工機械,其技術性能應滿足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要求。並應將工地配置的各種施工機械的名稱、機型、規格、數量等,列表報監理工程師認可。3、模板:(1)模板以鋼板材料製成,並配有合適的裝置以保證模板連接牢固可靠,使在澆注混凝土時能經受搗實和飾面設備的沖擊和振動。(2)模板安裝應順直,無扭曲;相鄰鋼模應平頭鎖接方式緊密聯接,不得漏漿;模板接縫在任何方向都應不能活動。模板高度應與混凝土路面厚度相同,誤差為+0,-5mm。(3)用於脹縫和施工縫的模板,根據傳力桿和拉桿的設計位置放樣鑽孔。(4)模板在整個長度完全緊壓在基層上,並正確地按完成後的路面邊緣要求的坡度和縱向安置。(5)模板要徹底清掃干凈,並在每次澆注混凝土之前塗隔離劑。4、鋼筋設置:鋼筋網片、角隅鋼筋、邊緣鋼筋的安設,均要符合有關規范的規定。5、混凝土拌和與運輸:(1)混凝土的拌和與運輸符合規范要求。(2)混凝土混合料從拌和機出料後至澆注完畢的允許最長時間,由試驗室根據水泥初凝時間及施工氣溫確定,並報監理工程師認可。6、混凝土攤鋪:(1)混凝土混合料攤鋪前,對模板的間距、高度、潤滑、支撐穩固情況,以及鋼筋、傳力桿、拉桿安裝位置進行全面檢查。(2)混凝土採用批準的攤鋪機具進行攤鋪,攤鋪連續進行,如因任何原因發生中途停工,應按監理工程師指示設置施工縫。(3)拌好後的混凝土,用插入式振搗器沿模板各表面在模板整個長度內及所有脹縫裝置兩邊加以充分振搗。振搗器不許接觸接縫裝置及邊模,並不得觸及鋼筋網、傳力桿和拉桿,在任一位置上,振搗時間不宜小於規范要求,再用平板振搗器振搗。然後用振動整平梁振動整平,振動梁應平行移動,往返振平2—3遍。7、表面修整:(1)混凝土攤鋪、搗實、刮平作業完成後,用批準的修整設備進一步整平,使混凝土表面達到要求的橫坡度和平整度。(2)修整作業時,不得在混凝土表面灑水。(3)接縫和混凝土表面不規則處的人工修整作業,在監理工程師認可的工作橋上進行,工作橋不得支承在尚未達到要求強度的混凝土上。(4)修整作業在混凝土仍保持塑性和具有和易性的時候進行,以確保從混凝土表面上清除水分和浮漿。在表面低窪處,嚴禁灑水、撒干水泥,必須以新拌制的混凝土填補與修整。8、接縫:(1)縱縫:按圖紙設置縱向施工縫。縱向施工縫採用平縫加拉桿型,並按圖紙的要求設置拉桿,拉桿採用螺紋鋼,設置在板厚的中間,平行於板面,並與縫壁垂直。在半幅面板完成後,在縫壁塗刷瀝青,但不得污染拉桿。(2)橫脹縫:①、按圖紙要求的型式設置脹縫,脹縫與路面中心線垂直,縫壁必須垂直,相鄰車道的脹縫設在同一橫斷面上,縫隙寬度應一致。脹縫下部設置脹縫板,上部澆灌填縫料。縫隙內任何處均不準塞有混凝土和其他雜物。②、脹縫傳力桿活動端,可設在縫的一端,亦可交錯設置。傳力桿活動端的套筒由金屬或塑料製成,套筒的內徑與傳力桿之間的最大間隙為1.5mm,能使傳力桿自由活動,傳力桿的滑動端要塗上油脂或潤滑劑,以防止傳力桿與混凝土粘結在一起。③、傳力桿與套筒端部空隙部分填塞瀝青麻絮。④、傳力桿的固定裝置設置方法報請監理工程師認可,固定後的傳力桿必須平行於路面中心線,混凝土澆注時嚴禁組裝件位移。(3)橫縮縫:①、縮縫的形式、尺寸、間距應按圖紙的規定要求設置。②、鋸縫用混凝土鋸縫機切割,鋸縫時間根據使用水泥類型、氣候條件來決定,一般在混凝土強度達到1~1.5MPa時鋸縫為宜,每條的鋸縫作業必須一次完成。縫內的粉料和雜物徹底清除。③、當緣石與混凝土路面整體施工時,接縫應延伸到緣石上面5cm。(4)橫向施工縫:①、每天工作結束或當澆注工序中斷超過30分鍾時,則應設置垂直於路中線的平接施工縫。②、施工縫的位置盡可能與脹縫或縮縫相吻合,設在脹縫處按脹縫形式施工。 ③、按設計要求設傳力桿或拉桿,傳力桿或拉桿必須與路中心線平行並垂直縫壁。④、採用平縫加傳力桿形式時。傳力桿長度的一半錨固於混凝土中,另一半塗油脂或潤滑劑,允許活動;採用平縫加拉桿形式時,兩端錨固。⑤、鋪築鄰板時,對已澆注混凝土面板的縫壁應塗瀝青,但不得污染拉桿或傳力桿。9、拆模、養生和封縫:(1)拆模:①、在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有關規范要求時進行拆模,並取得監理工程師同意。②、拆模後,任何蜂窩、麻面及板邊的損壞應予整修,並及時將橫向脹縫沿混凝土面板邊緣通開至全部深度。(2)養生:水泥砼路面割縫完成後即可進行保溫養護,採用土工布浸濕後覆蓋澆水養護,每天灑水次數根據氣候而定,水泥砼面層一般養護期為14~21天,氣溫低時適當延長。養護期間禁止車輛運行,在達到設計強度後方可開放交通。(3)封縫:①、混凝土面板中所有接縫縫槽均按設計圖紙的要求和部位用填縫料封縫。②、接縫縫槽要求乾燥、無塵土、無混凝土碎屑或其他雜物。③、填縫料要按照生產廠推薦的方法加熱和灌縫;填縫料與混凝土縫壁粘附緊密不滲水。④、填縫料應由槽底部灌填至路表面,深度大於2.5cm的縫槽最少分二層填縫,每層厚度大致相等。⑤、灌縫作業在高溫季節使填縫料灌至路表面齊平,在低溫季節則稍低於路表面。⑥、填縫隨工程的進度,使在開放交通前,填縫料要有充分時間的硬結。10、質量控制:①、施工過程中混凝土混合料按規范要求檢驗混凝土的抗壓與彎拉強度,以及混合料中各種組成材料用量的允許偏差。並按規范中有關規定,評定混凝土合格強度。②、外觀上路面側石直順、曲線圓滑,接縫填築飽滿密實。

Ⅱ 後澆帶、施工縫留置形式、位置和處理措施

對後澆帶、施工縫的要求:
(1)、按照設計及規范要求,伸縮後澆帶在二側砼齡期達到60天後,經設計部門認可後進行澆築。
(2)、沉降後澆帶在主體結構完成、沉降穩定後,提供沉降觀測數據,後澆帶後澆時間一般為兩個月,沉降後澆帶在主體封頂並滿足沉降穩定標准(兩側沉降差小於1~2mm/月),經設計院認可後進行澆築。
(3)所有後澆帶應採用微膨脹砼澆築,後澆帶砼強度等級比二側砼高一級(+C5)。
(4)後澆帶留置部位鋼筋應連續不斷,為防止鋼筋因銹蝕而削弱,後澆帶的板中均布置雙倍鋼筋。
(5)後澆帶企口採用粗糙的木模,本工程採用市場的商品"快易收口鋼網"支擋,使界面保持粗糙。
(6)地下室後澆帶必須採取覆蓋保護措施,凡因留置後澆帶而形成較大懸臂的部位應加支撐,待後澆帶砼澆築後強度達到100%時才能拆除。
(7)後澆帶填築前必須全面進行清理干凈。如地下室積水,應抽排干凈並清除干凈該處余泥渣物,用水沖洗干凈後,方能澆築砼。
(8)施工縫應根據圖紙有關規定留置,留置在次梁跨中1/3處,主梁一不留施工縫。
4.2 後澆帶的留設
(1)、後澆帶的留置和模板支設方式
1)地下室底板後澆帶的留設:
本工程地下室底板後澆帶按結構平面位置尺寸留設,構造如圖:

2)留設方法如下:地下室底板底筋綁紮好後,按設計圖的位置出200mm拉通長線,架沿止水鋼板中心線(即後澆帶邊線)與底筋焊接加固,支架完成後,下部用800目鋼絲網帖成雙層沿支架敷設並扎牢,止水鋼板沿支架中心布置,與鋼筋支架焊成整體,施工中注意控制鋼板中心必須在一條線上且必須水平。板麵筋綁扎完成後,緊貼止水鋼板上部用800目鋼絲網扎緊。
3)後澆帶部位的模板支承體系應以其兩側軸線為界,自成一獨立體系,同時又要確保與整體支承系統共同受力,即當相鄰結構施工時,後澆帶部位的支承架參與整體支承系統共同受力,但當相鄰結構模板及支承架拆除後,後澆帶部位的支承架及模板獨立工作的性能不變,後澆帶兩側混凝土結構與模板間應不產生間隙,後澆帶混凝土澆築後接縫平順。
4)後澆帶部位的模板支承體系必須在後澆帶部位的砼達到設計要求的100%後,方可拆除,板部位的後澆帶模板支撐時,兩側考慮採用1.8cm~2.0 cm厚開槽木模板,其安裝方法按常規操作。
(2)頂板後澆帶的留置:
1)頂板板後澆帶的底模與支撐系統與兩側現澆板模板分離。後澆帶混凝土澆築前,後澆帶位置的頂板模板與支撐系統不得拆除。模板支設方式與構造作法見下圖示意:
本項目地下室底板高為4.1m,後澆帶支模體系步距為1.2m,縱橫距為1000mm。模板下部使用50x100木凜墊住,間距為200。

2)構造作法:

3)混凝土澆築28天後,下方模板與支撐方可拆除。
4.2 施工縫的留設
(1)塔吊穿結構的留置方式:
1)由於C組團塔吊基礎位於車庫底板位置,需對頂板部位進行留設洞口,為滿足施工場地布局以及塔吊節部位拆除需要,留設洞口范圍及做法如下:
塔吊底座部位標准節尺寸為2000x2000,為滿足拆除需要,故頂板洞口尺寸為3000x2400,詳見下圖。

2)塔吊四周框架梁需進行鋼筋綁扎並砼澆築,梁側及甩項板中間設置止水鋼板,且進行預留樓板插筋並上翻500,插筋須進行防銹處理。

(2)塔吊穿結構的留置方式:
1)為滿足10#棟、11#棟施工電梯安裝及使用條件,現對南側商鋪二層、三層進行預留洞口處理,洞口具體尺寸及做法如下:
2)由於10#棟施工電梯平面尺寸為3500mmx5400mm,為保證施工電梯與樓板不發生碰撞,預留洞口大小設置為4000mmx6200mm,具體預留洞定位如下圖陰影部分所示。

10#棟施工電梯預留洞
為滿足11#棟施工電梯安裝及使用條件,現對南側商鋪二層、三層進行預留洞口處理,洞口具體尺寸及做法如下:
由於施工電梯平面尺寸為3500mmx5400mm,為保證施工電梯與樓板不發生碰撞,預留洞口大小設置為4000mmx6200mm,具體預留洞定位如下圖陰影部分所示。

11#棟施工電梯預留洞

3)施工電梯預留洞口四周須設置止水鋼板(3厚),後期封堵時,要求鑿毛徹底,保證新舊混凝土結合密實,避免施工縫部位出現滲水現場,同時甩出鋼筋長度需滿足16G101-1圖集要求。
(3)後甩主體結構的留置要求:
甩項部位懸挑結構底部支模架不得拆除,要求單獨成支撐架體,立桿縱橫距為900mm,步距1200mm,掃地桿距地不大於200mm。

閱讀全文

與施工縫常用填築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泄露量的計算方法 瀏覽:324
通過古人讀書的方法有什麼啟發 瀏覽:891
立拍得使用方法 瀏覽:45
當今作文教學方法 瀏覽:271
阿昔洛韋乳膏使用方法 瀏覽:980
白蛋白偏低的原因和治療方法 瀏覽:66
皮衣修補方法視頻 瀏覽:742
蛇皮癬怎麼治療最有效的方法 瀏覽:705
快速去板栗皮的方法 瀏覽:715
學理學的技巧和方法 瀏覽:663
圖片加字ps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339
投屏大師使用方法 瀏覽:210
頜下腺腫脹治療方法 瀏覽:724
腳氣的泡腳治療方法 瀏覽:888
控制板電路檢測方法 瀏覽:911
老式鐵鍋安裝方法 瀏覽:508
發酵有機肥使用方法 瀏覽:537
完美攝影技巧和方法 瀏覽:105
運動中暑的處置方法有哪些 瀏覽:782
藍牙適配器使用方法 瀏覽: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