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抗菌試驗常用的方法

抗菌試驗常用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4-03-27 04:59:21

Ⅰ 葯物敏感試驗的葯物敏感試驗的方法

測定細菌對抗菌葯物敏感性的試驗稱為葯物敏感試驗或簡稱葯敏試驗。由於養雞業中抗菌葯物的廣泛使用,導致抗葯菌株越來越多,盲目用葯常常效果不佳。因此,進行葯物敏感試驗已成為正確使用抗菌葯物的必要手段。葯物敏感試驗的方法有多種,如紙片擴散法、試管法、挖洞法等。其中,紙片擴散法簡便易行,出結果快,是目前生產中最常見的方法,現將該種方法介紹如下:

(1)葯敏紙片的准備

常用抗菌葯敏紙片已有商品供應,一般可以買到,可直接利用。

(2)葯敏培養基的制備

①普通肉湯瓊脂:又稱營養瓊脂。蛋白腖10克、氯化鈉(NaCl)15克、磷酸氫二鉀(K2HPO4)1克、瓊脂20克、牛輪歲逗肉浸出液1000毫升(可用牛肉浸膏10克浸於1000毫升蒸餾水代替)。

牛肉浸出液的配製方法:取瘦牛肉去掉脂肪、腱膜等,絞碎或切碎,按500克牛肉加1000毫升蒸餾水混合,置4℃冰箱內過夜,取出後加熱到80~90℃,經1小時後,以數層紗布濾除肉渣並擠出肉水,再用脫脂棉過濾,量其體積並用蒸餾水補足1000毫升,分裝後20分鍾高壓蒸汽滅菌,即製成牛肉浸出液。

將以上其他成分加入到牛肉浸出液中,加熱溶解,冷卻後調pH至7.6,煮沸10分鍾,用濾紙過濾後分裝,再以10.4萬帕高壓蒸汽滅菌25分鍾,取出後冷卻至55℃左右,在90毫升直徑滅菌的平皿上傾注成4毫米厚的平板。做好的平雀乎板,密封包裝後可在冰箱中保存2~3周。使用前應將平皿置37℃溫箱中培養24小時,確認無菌後再用於試驗。

②鮮血瓊脂:將滅菌的營養瓊脂加熱融化,至45~50℃時加入無菌鮮血5%(每100毫升營養瓊脂中加入鮮血5~6毫升)傾注平皿。無菌鮮血,用無菌手術取健康動物(綿羊或家兔等)的血液,加入盛有無菌5%檸檬酸鈉溶液的容器中(血與5%檸檬酸鈉的比例為9∶1)混勻,置冰箱中保存備用。

(3)試驗方法

臨床上分離到的細菌進行純培養。用滅菌的接種環挑取被檢菌的純培養物劃線或塗布於平板上,並盡可能使其密而均勻。用滅菌鑷子將葯敏紙片平放於平板上並輕壓使其緊貼平板。直徑9.0厘米的平皿可貼7張紙片,紙片間距不少於24毫米,紙片與平皿邊緣距離不少於15毫米。貼好後將平板底部朝上置於37℃溫箱中培養24小時,取出觀察結果。

(4)結果判定

凡對被檢菌有抑制力的抗菌葯物,由於向周圍擴散,抑制細菌的生長,故在紙片周圍出現一個無細菌生長的圓圈,稱為抑菌圈。抑菌圈越大,說明該菌對此種葯物敏感度越高,反之越低。如果無抑菌圈,則說明該菌對此種葯物具有耐葯性。所以,判定結果時,以抑菌圈直徑的大小來作為細菌對該葯物敏感度高低的標准。

一般來說,抑菌圈直徑70毫米以上為極度敏感,15~20毫米為高度敏感,10~15毫米為中度敏感,10毫米以下為低敏感,無抑菌臘賣圈為不敏感。對多黏菌素的作用,抑菌圈在10毫米以上者為高度敏感,6~9毫米為低度敏感。

經葯敏試驗後,應該選擇極度敏感或高度敏感的葯物進行治療。

Ⅱ 抑菌試驗的常用方法

A、抗菌葯物貯存液制備
1.1.1.抗菌葯物貯存液制備 抗菌葯物貯存液濃度不應低於1000μg/ml(如1280μg/ml)或10倍於最高測定濃度。溶解度低的抗菌葯物可稍低於上述濃度。抗菌葯物直接購自廠商或相關機構。所需抗菌葯物溶液量或粉劑量可公式進行計算。例如:需配製100 ml濃度為1280μg/ml的抗生素貯存液,所用抗生素為粉劑,其葯物的有效力為750μg/mg。用分析天平精確稱取抗生素粉劑的量為182.6 mg。根據公式計算所需稀釋劑用量為:(182.6 mg×750μg/ml)/1280μg/ml=107.0ml,然後將182.6 mg抗生素粉劑溶解於107.0ml稀釋劑中。制備抗菌葯物貯存液所用的溶劑和稀釋劑見表5。配製好的抗菌葯物貯存液應貯存於-60℃以下環境,保存期不超過6個月。
B、葯敏試驗用抗菌葯物濃度范圍
1.1.2.葯敏試驗用抗菌葯物濃度范圍 根據NCCLS抗菌葯物敏感性試驗操作標准,葯物濃度范圍應包含耐葯、中介和敏感分界點值,特殊情況例外。
C、培養基
1.1.3. 培養基 NCCLS推薦使用Mueller-Hinton(MH)肉湯,pH7.2~7.4。需氧菌及兼性厭氧菌在此培養基中生長良好。在測試葡萄球菌對苯唑西林的敏感性時,應在肉湯中加入2%(W/V)氯化鈉,按製造廠家的要求配製需要量的MH肉湯。嗜血桿菌屬菌使用HTM肉湯,肺炎鏈球菌和其它鏈球菌使用含2%~5%溶解馬血的MH肉湯。
D、接種物的制備
1.1.4.接種物的制備 有2種方法配製接種物,一是細菌生長方法,用接種環挑取形態相似待檢菌落3-5個,接種於4-5ml的水解酪蛋白(MH)肉湯中,35℃孵育2-6h。增菌後的對數生長期菌液用生理鹽水或MH肉湯校正濃度至0.5麥氏比濁標准,約含1~2×108CFU/ml。二是直接菌落懸液配製法,對某些苛養菌,如流感嗜血桿菌、淋病奈瑟菌和鏈球菌及甲氧西林耐葯的葡萄球菌等菌株,推薦直接取培養18~24h的菌落調配成0.5麥氏比濁標準的菌懸液。用MH肉湯將上述菌懸液進行1∶100稀釋後備用。注意應在15分鍾內接種完配製好的接種物,並取一份接種物在非選擇性瓊脂平板上傳代培養,以檢查接種物純度。
註:在臨床微生物學檢驗中,麥氏比濁法常用於細菌鑒定、葯敏實驗前配置菌液時大致判斷菌液濃度的一種方法,通常認為,如將配菌液濃度配成0.5麥氏比濁管時,相當於1.5×108細菌數/ml,由於方法本身就是一種估計的方法,所以盡管不同細菌大小差異很大,除了真菌孢子,細菌的差別不大,結果不會有影響。但是,標准比濁管的濃度,是葯敏實驗結果的影響因素之一。
E、附:0.5麥氏比濁管配製方法
0.048M BaCL2 (1.17% W/V BaCL2 . 2H2O) 0.5ml
0.36N H2SO4 (1%, V/V) 99.5ml
將二液混合,置螺口試管中,放室溫暗處保存。用前混勻。
有效期為6個月。
F、稀釋抗菌葯物的制備及菌液接種
1.1.5.稀釋抗菌葯物的制備及菌液接種 取無菌試管(13×100mm)13支,排成一排,除第1管加入1.6mlMH肉湯外,其餘每管加入MH肉湯1ml,在第1管加入抗菌葯物原液(如1280μg/ml) 0.4ml混勻,然後吸取1ml至第2管,混勻後再吸取1ml至第3管,如此連續倍比稀釋至第11管,並從第11管中吸取1ml棄去,第12管為不含葯物的生長對照。此時各管葯物濃度依次為256、128、64、32、16、8、4、2、1、0.5、0.25μg/ml。然後在每管內加入上述制備好的接種物各1ml,使每管最終菌液濃度約為5×105CFU/ml。第1管至第11管葯物濃度分別為128、64、32、16、8、4、2、1、05、0.25、0.125μg/ml。
G、孵育
1.1.6.孵育 將接種好的稀釋管塞好塞子,置35℃普通空氣孵箱中孵育16~20h;嗜血桿菌和鏈球菌在普通空氣孵箱中孵育20~24h;對可能的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和耐萬古黴素腸球菌應持續孵育滿24h。
H、結果判斷與解釋
1.1.7.結果判斷與解釋 在讀取和報告所測試菌株的MIC前,應檢查生長對照管的細菌生長情況是否良好,同時還應檢查接種物的傳代培養情況以確定其是否污染,質控菌株的MIC值是否處於質控范圍。以肉眼觀察,葯物最低濃度管無細菌生長者,即為受試菌的MIC。甲氧苄胺嘧啶或磺胺葯物的肉湯稀釋法終點判斷,與陽性生長對照管比較抑制80%細菌生長管葯物濃度為受試菌MIC。
根據NCCLS推薦的分界點值標准,判斷耐葯(resistant, R)、敏感(susceptible, S)或中介(intermediate, I)。S表示被測菌株所引起的感染可以用該抗菌葯物的常用劑量治療有效,禁忌症除外。R指該菌不能被抗菌葯物的常用劑量在組織液內或血液中所達到的濃度所抑制,或屬於具有特定耐葯機理(如β-內醯胺酶),所以臨床治療效果不佳。I是指MIC接近葯物的血液或組織液濃度,療效低於敏感菌。還表示被測菌株可以通過提高劑量(如β-內醯胺類葯物)被抑制,或在葯物生理性濃集的部位(如尿液)被抑制。另外,中介還作為「緩沖域」,以防止由微小的技術因素失控,所導致較大的錯誤解釋。 A、抗菌葯物和培養基制備
1.2.1.抗菌葯物和培養基制備 同常量肉湯稀釋法。
B、MIC板制備
1.2.2.MIC板制備 無菌操作,將倍比稀釋後不同濃度的抗菌葯物溶液分別加到滅菌的96孔聚苯乙烯板中,第1至第11孔加葯液,每孔10μl,第12孔不加葯作為生長對照,冰凍乾燥後密封,-20℃以下保存備用。
C、接種物制備
1.2.3.接種物制備 將用生長法或直接菌懸液法制備的濃度相當於0.5麥氏比濁標準的菌懸液,經MH肉湯1∶1000稀釋後,向每孔中加100μl,密封後置35℃普通空氣孵箱中,孵育16~20h判斷結果。當試驗嗜血桿菌屬,鏈球菌屬時,孵育時間為20~24h,試驗葡萄球菌和腸球菌對苯唑西林和萬古黴素的葯敏試驗時孵育時間必須滿24h。此時,第1孔至第11孔葯物濃度分別為128、64、32、16、8、4、2、1、0.5、0.25、0.125μg/ml。
D、結果判斷
1.2.4.結果判斷 以在小孔內完全抑制細菌生長的最低葯物濃度為MIC。當陽性對照孔(即不含抗生素)內細菌明顯生長試驗才有意義。當在微量肉湯稀釋法出現單一的跳孔時,應記錄抑制細菌生長的最高葯物濃度。如出現多處跳孔,則不應報告結果,需重復試驗。通常對革蘭陰性桿菌而言,微量肉湯稀釋法測得的MIC與常量肉湯稀釋法測得的結果相同或低一個稀釋度(1孔或2倍)。 A、介紹
瓊脂稀釋法是將不同劑量的抗菌葯物,加入融化並冷至50℃左右的定量MH瓊脂中,製成含不同遞減濃度抗菌葯物的平板,接種受試菌,孵育後觀察細菌生長情況,以抑制細菌生長的瓊脂平板所含最低葯物濃度為MIC。本法優點是可在一個平板上同時作多株菌MIC測定,結果可靠,易發現污染菌;缺點是制備含葯瓊脂平板費時費力。
B、培養基制備
2.1.培養基制備 使用MH瓊脂,按商品說明書進行配製,pH7.2~7.4。淋病奈瑟菌使用GC瓊脂基礎加1%添加劑;其它鏈球菌使用含5%(V/V)綿羊血的MH瓊脂(當試驗磺胺葯時,使用溶解的馬血)。
C、含葯瓊脂平板制備
2.2.含葯瓊脂平板制備 根據實驗設計,將已倍比稀釋的不同濃度的抗菌葯物分別加入已加熱溶解,並在45~50℃水浴中平衡的MH瓊脂中,充分混勻傾倒滅菌平皿,瓊脂厚度3~4mm。通常按1∶9比例配製葯物瓊脂平板,根據需要來選擇葯物濃度范圍。配製好的含葯瓊脂平板應裝入密封塑料袋中,置2~8℃冰箱可貯存5天。
D、接種物制備與接種
2.3.接種物制備與接種 制備濃度相當於0.5麥氏標准比濁管的菌懸液,再1∶10稀釋,以多點接種器吸取制備好菌液(約1~2μl)接種於瓊脂平板表面,每點菌數約為104CFU,形成直徑為5~8mm的菌斑。接種好後置35℃孵育16~20h(甲氧西林耐葯葡萄球菌、萬古黴素耐葯腸球菌孵育時間應滿24h),觀察結果。奈瑟菌屬、鏈球菌屬細菌置5%二氧化碳、幽門螺桿菌置微需氧環境中孵育。
E、結果判斷
2.4.結果判斷 將平板置於暗色、無反光物體表面上判斷試驗終點,以抑制細菌生長的最低葯物濃度為MIC。在含甲氧苄胺嘧啶或磺胺瓊脂平板上可見輕微細菌生長,與生長對照比較抑制80%以上細菌生長的最低葯物濃度作為終點濃度。
如果出現有2個以上菌落生長於含葯濃度高於終點水平的瓊脂平板上,或低濃度葯物瓊脂平板上不長而高濃度葯物瓊脂平板上生長現象,則應檢查培養物純度或重復試驗。 紙片擴散法(K-B法)又稱瓊脂擴散法
K-B法葯敏試驗時接種物配製有兩種方法。
第一種是肉湯增菌法(對數生長法),是用接環挑取3-5個細菌菌落入肉湯增菌管中進行增菌4-6小時,然後用生理鹽水或肉湯對增菌管中的培養物進行稀釋校正使其濃度達到0.5麥氏比濁標准(因為經過增菌培養其培養物濃度一般都高於此標准)。
第二種方法是直接菌落法:從孵育18-24小時的非選擇性培養基上,挑取3-5菌落,直接用肉湯或鹽製成懸液作為接種,然後將濁度調整至0.5麥氏比濁標准。此法是檢測苛養菌(如嗜血桿菌、淋病奈瑟菌和鏈球菌)和潛在的對甲氧西林耐葯的葡萄球菌的推薦方法。
將菌製成菌懸液用無菌棉簽蘸取菌液在管壁上擠去多餘菌液 ,塗布整個M2H平板表面 ,反復 3 次 ,每次將平板旋轉60 度 ,保證塗布均勻 ,35 ℃培養後菌落呈半融合狀態 ,否則影響葯敏結果。
K-B 法指定用 M-H瓊脂平板 ,應用直徑90cm平皿 ,在水平的無菌台上傾倒 ,准確量取高壓滅菌後的M2H瓊脂液25ml ,使之瓊脂板厚度為 4mm。否則厚度過高 ,使含葯物紙片的葯物半球形擴散的體積加大 ,導致假耐葯;反之導致假敏感。
要求紙片直徑 6.00~6.35mm每片吸水量約012 μl ,紙片的葯物含量必須與 K 2B 法規定的
一致 ,用前必須做質量鑒定 ,質量合格方可使用。紙片的保存尤為重要 ,一般要求保存在有乾燥劑的容器內低溫保存 ,紙片取出後須放室溫10min後方可打開 ,否則空氣中的水份冷凝在紙片上易潮解 ,使葯物失效影響葯敏試驗結果。 E試驗是指濃度梯度瓊脂擴散試驗,其原理基本同擴散法,即濃度呈連續梯度的抗菌葯物從塑料試條中向瓊脂中擴散,在試條周圍抑菌濃度范圍內受試菌的生長被抑制,從而形成透明的抑菌圈。E試驗綜合了稀釋法和擴散法的原理和特點,同時還彌補了二者的一些不足,可以像稀釋法一樣直接定量測出抗菌葯物對受試菌的MIC。
A、培養基、菌液制備和接種
3.1.培養基、菌液制備和接種 同紙片擴散法。
B、貼E試驗條
3.2.貼E試驗條 同紙片擴散法,E試驗條的刻度面朝上,不得貼反,一旦接觸瓊脂後不得再移動。直徑150mm的平皿內可放置6根E試驗試條,90mm者一般只能放置1根。
C、孵育時間和溫度
3.3.孵育時間和溫度 同紙片擴散法。
D、結果閱讀
3.4.結果閱讀 孵育後圍繞試條可形成一個橢圓形的抑菌圈,在抑菌圈和試條的橫切相交處試條上的讀數刻度即是測定抗菌葯物對受試菌的MIC。閱讀時應注意的問題見供應商的產品說明書。

Ⅲ 塑料抗菌性檢測方法

塑料抗菌性檢測方法

抗菌塑料是具備抗菌功能的塑料,需要同時達到作為塑料使用時的性能要求和抗菌要求。本文只關注塑料抗菌性檢測。

目前國內外抗菌塑料的檢測標准主要有ASTME 2149(2010)、ISO 22196(2007)、JIS Z2801(2006)、QB/T 2591(2003)、JC/T 939(2004)和GB 21551.1(2008)。

根據抗菌塑料的親疏水性、形態結構和抗菌劑的類型,可運用不同的測試方法。檢測方法主要是根據微生物對樣品敏感程度來進行分類。

最常用的評價抗菌性能的兩個指標是抗菌率和抑菌環。

抗菌率的計算見式(1),是一種定量表徵的測試方法,主要有振盪法和貼膜法,其中貼膜法用於表面平整試樣的性能測定,而振盪法則用於表面不規則樣品或是塑料母粒的抗菌性能測定。

抗菌率/%=(空白試樣上的菌數-抗菌試樣菌數)/空白樣菌數×100…………式(1)

抗菌環是一種半定量式表徵方法,通過測量抗菌環的大小來評價抗菌能力的強和弱,該方法簡便快速,但是對於不同的抗菌劑,數據的可比性較差,實際使用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Ⅳ 抗菌劑的測試

ISO標准 (14項)
ISO 17299-1-2013 紡織品 除臭性的測定 第1部分:總則
ISO 17299-2-2013 紡織品 除臭性的測定 第2部分:檢知管法
ISO 17299-3-2013 紡織品 除臭性的測定 第3部分:氣相色譜法
ISO 18184-2014 紡織品--紡織產品的抗病毒活性的測定
ISO 13629-2-2014 紡織品抗真菌性能測試標准第2部分 平板法
ISO 13629-1-2012 紡織品的抗真菌活性測定.第1部分 熒光法
ISO 20743:2013 紡織品--紡織產品的抗菌活性測定
ISO 20645-2004 紡織織品--抗菌活性度的測定 瓊脂擴散盤試驗
ISO 11721-2:2003 紡織品.纖維素紡織品抗菌性的測定.土埋試驗.第2部分:防腐處理長期有效性的鑒定
ISO 11721-1:2001 紡織品 纖維素紡織品抗菌性的測定 土埋試驗 第1部分:防腐處理的評定
ISO 846-1997 塑料 微生物作用的評價
ISO 22196-2011 塑料與其他無孔表面的抗菌性測定
ISO 16187-2013 鞋類和鞋類部件抗細菌性能評估試驗方法
ISO 27447-2009 精細陶瓷(高級陶瓷、高級工業陶瓷)半導體光催化材料抗菌活性的試驗方法
日本標准 (7項)
JIS R1706-2013 精細陶瓷(高級陶瓷、高技術陶瓷) 光催化材料抗菌性能的測定--使用細菌噬菌體Qβ的試驗方法
JIS R1756-2013 精細陶瓷(高級陶瓷、高技術陶瓷)室內光環境下光催化材料抗菌活性的試驗方法--使用細菌噬菌體Qβ的試驗方法
JIS R1702-2012 精細陶瓷(高級陶瓷、高技術陶瓷) 光催化材料抗菌活性和功效的試驗方法
JIS Z 2911-2010 耐黴菌活性測定方法
JIS Z 2801-2000 抗菌塑料抗菌性能試驗方法及抗菌效果
JIS T9107-2005 單用途抗菌外科橡膠手頭
JIS L 1902-2002 紡織製品抗菌活性和效率的測試
美國標准 (ASTM標准3項,AATCC標准6項)
AATCC 100-2012 紡織材料抗菌整理劑的評定
AATCC 90-2011 紡織品抗菌性能測定 瓊脂平板法
AATCC 147-2004 織物材料抗菌活性測定:平行條紋法
AATCC 30-2004 紡織材料抗真菌性的評定:紡織材料的防霉防腐性
AATCC 194-2006 紡織品在長期測試條件抗室內塵蟎性能的測定
AATCC 174-1998 地毯的抗菌性能評價
ASTM E2149-2013a 在動態接觸條件下測定穩態抗菌劑的抗菌行為
ASTM D4576-2008 藍色原料(皮革)抗黴菌生長的試驗方法
ASTM G21-96-2002 合成聚合材料防霉(耐真菌)性能測試標准
NSF P172-2006 家用和商用洗衣機除菌性能
其他國家/地區標准
EN 14119-2003 紡織品的試驗細菌影響的評估
NF G39-014-2005 紡織織物.抗菌活性的測定.瓊脂擴散木片試驗
中國標准
國家強制標准 (9項)
GB 15981-1995 消毒與滅菌效果的評價方法與標准(附錄B:消毒劑定性消毒試驗; 附錄C:消毒劑定量消毒試驗)
GB 15979-2002 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標准(附錄C4:溶出性抗(抑)菌產品;附錄C5:非溶出性抗(抑)菌產品)
GB 19192-2003 隱形眼鏡護理液衛生要求
GB 21551.1-2008 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抗菌、除菌、凈化功能通則
GB 21551.2-2010 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抗菌、除菌、凈化功能 抗菌材料的特殊要求
GB 21551.3-2010 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抗菌、除菌、凈化功能 空氣凈化器的特殊要求
GB 21551.4-2010 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抗菌、除菌、凈化功能 電冰箱的特殊要求
GB 21551.5-2010 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抗菌、除菌、凈化功能 洗衣機的特殊要求
GB 21551.6-2010 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抗菌、除菌、凈化功能 空調器的特殊要求
國家推薦標准 (19項)
GB/T 21510-2008 納米無機材料抗菌性能檢測方法
GB/T 23763-2009 光催化抗菌材料及製品 抗菌性能的評價
GB/T 30706-2014 可見光照射下光催化抗菌材料及製品抗菌性能測試方法及評價
GB/T 31402-2015 塑料 塑料表面抗菌性能試驗方法
GB/T 24128-2009 塑料防霉性能試驗方法
GB/T 24170.1-2009 表面抗菌不銹鋼 第1部分:電化學法
GB/T 28116-2011 抗菌骨質瓷器
GB/T 31713-2015 抗菌紡織品安全性衛生要求
GB/T 24253-2009 紡織品 防蟎性能的評價
GB/T 24346-2009 紡織品 防霉性能的評價
GB/T 20944.1-2007 紡織品 抗菌性能的評價 第1部分:瓊脂平皿擴散法
GB/T 20944.2-2007 紡織品 抗菌性能的評價 第2部分:吸收法
GB/T 20944.3-2008 紡織品 抗菌性能的評價 第3部分:震盪法
GB/T 23164-2008 地毯抗微生物活性測定
GB/T 28023-2011 絮用纖維製品抗菌整理劑殘留量的測定
GB/T 21866-2008 抗菌塗料(漆膜)抗菌性測定法和抗菌效果
GB/T 1741-2007 漆膜耐黴菌性測定法
GB/T 4768-2008 防霉包裝
GB/T 4857.21-1995 包裝 運輸包裝件 防霉試驗方法
行業標准 (48項)
HG/T 3794-2005 無機抗菌劑-性能及評價
HG/T 3950-2007 抗菌塗料
HG/T 4317-2012 含銀抗菌溶液
HG/T 4301-2012 橡膠防霉性能測試方法
HG/T 3663-2014 膠鞋抗菌性能的試驗方法
SN/T 2162-2008 殼聚糖抗菌棉紡織品檢驗規程
SN/T 2399-2010 抗菌金屬材料評價方法
SN/T 2936-2011 進出口水性塗料中酚類防霉劑的測定 高效液相色離譜法
SN/T 3124-2012 橡膠及橡膠製品中酚類防霉劑的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法
SN/T 3122-2012 無機抗菌材料抗菌性能試驗方法
SN/T 2558.4-2012 進出口功能性紡織品檢驗方法 第4部分:抗菌性能 平板瓊脂法
SN/T3655-2013 食品接觸材料 紙、再生纖維材料 異噻唑啉酮類抗菌劑的測定 液相色譜-質譜/質譜法
SN/T 2558.9-2015 進出口功能性紡織品檢驗方法 第9部分:抗菌性能 阻抗法
SN/T 4307-2015 光催化抗菌材料安全性評價方法
SN/T 4488-2016 進出口紡織品 異噻唑啉酮類抗菌劑的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法
SN/T 4448-2016 皮革材料中異噻唑啉酮防霉劑的含量測定
QB/T 2850-2007 抗菌抑菌型洗滌劑
QB/T 4199-2011 皮革 防霉性能測試方法
QB/T 2738-2012 日化產品抗菌抑菌效果的評價方法
QB/T 4341-2012 抗菌聚氨酯合成革 抗菌性能試驗方法和抗菌效果
QB/T4371-2012 傢具抗菌性能的評價
QB/T 2881-2013 鞋類和鞋類部件 抗菌性能技術條件
QB/T 4715-2014 合成革用抗菌劑
QB/T 5132-2017 家用和類似用途乾衣機的抗菌、除菌功能技術要求及試驗方法
QB/T 5133-2017 家用和類似用途洗碗機的抗菌、除菌功能技術要求及試驗方法
JC/T 885-2001 建築用防霉密封膠
JC/T 939-2004 建築用抗菌塑料管抗細菌性能
JC/T 1054-2007 鍍膜抗菌玻璃
JC/T 2039-2010 抗菌防霉木質裝飾板
JC/T 897-2014 抗菌陶瓷製品抗菌性能
YB/T 4171-2008 含銅抗菌不銹鋼
FZ/T73023-2006 抗菌針織品
FZ/T 01100-2008 紡織品 防蟎性能的評定
FZ/T 60030-2009 家用紡織品防霉性能測試方法
FZ/T 62015-2009 抗菌毛巾
FZ/T 62012-2009 防蟎床上用品
FZ/T 52035-2014 抗菌滌綸短纖維
FZ/T 54034-2010 抗菌聚醯胺預取向絲
FZ/T 54035-2010 抗菌聚醯胺彈力絲
LY/T 1926-2010 抗菌木(竹)質地板 抗菌性能檢驗方法與抗菌效果
LY/T 2230-2013 人造板防霉性能評價
YY/T 1477.1-2016 接觸性創面敷料性能評價用標准試驗模型 第1部分:評價抗菌活性的體外創面模型
CAS 157-2007 家用殺菌電冰箱
CAS 115-2005 保健功能紡織品
CH/T 8002-1991 測繪儀器防霉、防霧、防銹
JB/T 5750-2014 氣象儀器防鹽霧、防潮濕、防黴菌 工藝技術要求
SC 123-1984 漁船電子設備防鹽霧、防霉、防濕熱的技術要求
DA/T 26-2000 揮發性檔案防霉劑防霉效果測定法
其他標准 (6項)
DB31/T 363-2006 防蛀、防霉類日用化學品衛生安全要求
DB 35/T 1058-2010 抗菌滌綸長絲
DB 35/T 1048-2010 抗菌鞋用針織間隔織物
DB 35/T 977-2010 抑菌型紙尿褲(含紙尿片/墊)
DB 44/T 1291-2014 木塑防霉性能測試方法
DB44/T 1703-2015 耐久性抗菌聚醯胺纖維

閱讀全文

與抗菌試驗常用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級棉花和二級的鑒別方法 瀏覽:120
二清機鑒別方法 瀏覽:217
製做蛋糕方法視頻 瀏覽:503
蒼耳子怎麼用治風濕骨病方法 瀏覽:398
散熱器組裝電腦方法 瀏覽:427
脂溢性脫發的治療方法 瀏覽:141
新手帶貨開直播有哪些好方法 瀏覽:7
中國原油的計算方法 瀏覽:382
鼻飼管實驗方法與步驟 瀏覽:362
直腸息肉的中醫治療方法是什麼 瀏覽:651
遠距離路由器連接方法 瀏覽:49
芥末醬怎麼保存方法 瀏覽:399
膳食結構研究方法 瀏覽:894
食用百合種子來源盆栽養殖方法 瀏覽:398
鼻腔檢測新冠的方法 瀏覽:211
消防泡沫槍頭如何使用方法 瀏覽:264
不用分析就能賺錢的方法 瀏覽:616
大棗種植方法 瀏覽:625
樓房甲醛用什麼去除最好的方法 瀏覽:814
未知物質化學鍵的痕量分析方法 瀏覽: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