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白芍的用法與功效
【別稱】白芍葯、杭芍、川芍、毫芍。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植物,高40~80厘米。根肥大,圓柱形,表面黑褐色或棕黃色,莖直立,光滑無毛。葉互生,下部莖生葉,小葉片狹卵形、橢圓形或披針形,頂端尖,基部楔形,葉面無毛。五~六月開花,花朵大而美麗,白色,有時有深紫色或紅色斑塊,數朵生於枝頂或枝端,花瓣倒卵形。8月結果,果實由3~5個小分果組成,無毛、先端鉤狀向外彎。根可入葯,夏、秋季采,鍋內煮至無硬心後除去外皮,或先除外皮再煮,曬干備用。
【生長環境】全國大部分地區有分布。多生於山坡、草叢、林下。
【性味功效】味苦、酸,性微寒。平肝止痛,養血調經,斂陰止汗。
【驗方精選】第一方:白芍適量,與甘草按2:1的劑量混合。
用法:共為細末。每次30克細末加水120毫升,煮沸3~5分鍾。澄清後溫服,每日1~2次。通常葯後30~100分鍾即顯效。
主治:支氣管哮喘。第二方:白芍10克,當歸10克,熟地黃10克,香附10克,川芎3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月經不調,痛經。第三方:白芍10克,黃芩10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痢疾腹痛。第四方:白芍15克,薺菜15克,羅布麻根6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肝旺頭痛,眼花頭暈,高血壓。第五方:白芍15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腓腸肌痙攣疼痛(小腿筋),腹肌痙攣疼痛。第六方:白芍10克,防風10克,白術10克,陳皮6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慢性腸炎,腹痛、腹瀉。第七方:生白芍24~40克。
用法:取上葯,加生甘草10~15克,水煎。口服,每日1劑。
主治:習慣性便秘。
B. 白芍的正確食用方法
白芍是一種對身體很好的葯材,它可以養血柔肝,緩中止痛,治胸腹脅肋疼痛上都是有療效的。那麼平時白芍怎麼食用呢?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白芍的正確食用方法,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1、加味白芍湯:
原料:白芍25g,當歸25g,麥冬15g,生地黃15g,天花粉5g,炒山梔5g。
製法:將上述中葯用水煎煮後服用。
作用:收斂肝陽,養血補肝,可治肝血不足等症。
2、白芍燉豬肘:
原料:白芍25克,豬肘500克,料酒5ml,食鹽、味精、薑片、蔥段各適量、
製法:將以上原料按常法入鍋燉熟就可以。
作用:活血涼血,消腫止疼,柔肝養血,用於治療月經不調、崩漏帶下、陰虛發熱等症效果明顯。
3、白芍麥棗粥:
原料:糯米(江米)150g,大棗30g,白芍20g,小麥25g,蜂蜜15g。
製法:將糯米(江米)淘洗凈,用涼水浸泡1h,撈出來瀝干水份;紅棗去核洗干凈,切兩半。將小麥、白芍整理干凈,裝入紗布袋內,扎緊袋口放進鍋里,注入適量的水燒沸,接下來小火煎煮30分。拿出葯袋,把紅棗和糯米一起放進鍋里,用大火煮沸,接下來改小火煮到糯米(江米)軟爛,下蜂蜜攪拌均勻就可以。
作用:養血,益腎,健脾養胃,比較適用於病後體虛、肝硬化、女士血虛、心血管病患等。
白芍適合血虛陰虛之人胸腹脅肋疼痛,肝區痛,膽囊炎膽結石疼痛者宜食;瀉痢腹痛,婦女行經腹痛者宜食;自汗易汗盜汗者宜食;腓腸肌痙攣,四肢拘攣疼痛,不安腿綜合症患者宜食;同甘草配合用可以緩解各種胸腹及四肢疼痛。但是白芍性寒,虛寒性腹痛泄瀉者忌食;小兒出麻疹期間忌食;服用中葯藜蘆者忌食。
白芍葯味苦、酸,性微寒;歸肝、脾經;主入血分,斂降而微升散;
具有養血斂陰,平肝,柔肝止痛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