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靜脈輸注高危葯物的注意事項和外滲後處理方法
常見靜脈輸注高危葯物發生外滲後的處理方法
流程
立即停止輸注
吸出局部殘夜
使用解毒劑
護理要點
如患者主訴局部麻木、
有脹感及蚊蟲叮咬感,
即使有回血,也應該立即停止輸液
根據需要原位保留針頭,
用
20ml
注射器盡量
吸出局部外滲的殘液
皮下局部注射解毒劑時應先拔去針頭,解毒
劑經靜脈給葯時,量要適當,避免局部區域壓力
過大。
(如無相應解毒劑時此步驟可不用)
使用
2%利多卡因
5ml?地塞米松
5mg?0.9%
生理鹽水
10ml(根據外滲范圍適當增加)
,消毒
皮膚後,在距離外滲范圍外緣
2~3cm
處行環形
封閉,再調整針尖方向向外滲中心封閉,覆蓋無
菌紗布。
局部紅腫疼痛者,可用
50%硫酸鎂濕敷。每
次
40
分鍾,每日
5-6
次。冷敷時間一般不超過
15-20
分鍾,可採用間斷冷敷
12~24h
的方法。
抬高患肢
48h,以利於減輕腫脹和疼痛。
滲漏
24h
後,局部可行氦氖激光照射或紅外
線、超短波等理療,每日一次,每次
10
分鍾,
5~10
天為
1
療程。兩天後可使用促進血液循環
的軟膏,一周期間可並用類固醇軟膏。
記錄發生的時間、部位、外滲的葯物名稱、
葯物劑量、
濃度及處理外滲的方法,
病人的主訴,
以及外滲區域的皮膚顏色、皮溫、感覺等
填寫葯物外滲報告表,按流程上報。
討論分析發生外滲的原因,
並提出改進的措施
局部封閉
局部外敷
抬高患肢
必要時行局部治療
做好記錄、加強交班、密切觀察
填寫葯物外滲報告表
討論分析原因,提出改進措施
註:處理外滲原則上應保持局部皮膚的完整性,如有水泡,則使用無菌的
5
號小針頭在邊緣處吸出。
潰爛、壞死皮膚使用潰瘍貼等,按壓瘡傷口處理原則。必要時請外科會診,清除壞死組織或考慮手術
植皮治療。
2. 靜脈輸液或滴入時出現外滲或外漏現象應怎樣判斷和處理
你好,輸液常見故障處理方法
(1)溶液不滴 ①針頭滑出血管外,液體注入皮下組織。表現為局部腫脹、疼痛,應另選血管重新穿刺。②針頭斜面緊貼血管壁妨礙液體輸入。應調整針頭位置或適當變換肢體位置。③確定針頭阻塞,葯液不滴.擠壓有阻力無回血,確定針頭阻塞,應更換針頭重新穿刺。④壓力過低,適當抬高輸液架高度,升高輸液瓶,加大壓力。⑤血管痙攣。局部可行熱敷、按摩、必要時注入少量0.25%鹽酸普魯卡因,以擴張血管。
(2)滴管內液面過高;①滴管側壁有調節孔者,可夾住滴管上端的橡膠管,打開調節孔,待液面降至露出滴管時,關閉調節孔,松開上端的橡膠管。②滴管側壁無調節孔者,可將輸液瓶取下,使導管之雙針頭露出液面,但須保持橡膠管點滴通暢,待滴球內液體下降滴管露出液面時,再掛回輸液架上即能繼續點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