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甄別謊言 4種方法來甄別謊言
目錄方法1:從面部以及眼神中甄別謊言1、尋找微表情:微表情是那些在人們臉上一閃而過的面部表情,電光火石間卻能夠折射出人們隱藏於謊言之下的真實情感。2、看他有沒有摸鼻子和捂嘴:人們在說謊的時候往往更喜歡摸鼻子,這可能是腎上腺素上升到鼻部毛細管導致鼻子發癢的後果,而人們說實話的時候摸鼻子的頻率卻下降很多。3、注意他的眼部運動:通過觀察眼部運動,你可以看出這個人到底是真正記得還是在捏造事實。4、不要將眼神交流作為真實性判斷的唯一指標:跟一般看法相悖,說謊者並不總是會迴避眼神交流。方法2:從口頭衡碰回答中甄別謊言1、注意他的語調:語調很能反映一個人是否在說謊。2、注意一些誇張的細節:看他是否說得太多,比如說:「我媽媽住在法國,很美,不是嗎?你喜歡埃菲爾鐵塔嗎?那裡好乾凈的。3、注意情緒沖動時的回答:說謊的人對談話的持續時間沒有概念。4、密切注意他對問題的反應:說實話的人不覺得要為自己辯護什麼,因為他說的就是實話。5、注意他的6、在他重復某句話時尤為注意:當嫌疑人幾乎不斷在重復著某個相同的語句時,他很可能在說謊。7、他扭轉話題時要注意:半路轉移話題是聰明的說謊者試圖轉移你注意力的伎倆之一;他們喜歡中途打斷自己,突然談一些其他事情。方法3:從下意識的肢體語言中甄別謊言1、看他是否出汗:人們說謊的時候往往出汗更厲害。2、尤其注意他點頭的時候:如果這個人點頭搖頭的方向跟他所說的結論相悖,那他就可能在說謊。3、觀察小動作:說謊的跡象之一就是小動作頗多,要麼摸自己,要麼摸身邊的隨機物品。4、觀察「相似度」:在相互作用影響的人之間,我們的行為往往會很自然的跟他人相像,這是感興趣以及親密關系的表現。5、觀察喉嚨部位。6、觀察呼吸。7、觀察其他身體部位。方法4:從全程審問中甄別謊言1、小心:你可以識別謊言和虛偽,同樣你也可能會看走眼。2、從全局著3、營造輕松的氛圍,慢慢與所謂的說謊者之間建立密切的關系:這就要求你的肢體語言和語速要與他接近,不要有懷疑他說謊的任何信號;審問的時候,用一種理解不傲慢的態度來進行;這種方法會禪激使他慢慢放下防禦,幫助你更清楚地讀懂信號。4、確定底線:底線就是指他不說謊時的一些行為;通過對底線的了解,你能夠判斷他現在的表現跟平時是否有所異同。5、學會識別偏差:通常人們說謊的時候喜歡通過一些實話來故意迴避你的問題,但卻是答非所問。6、要求他重復之前所述故事:如果你真的不確定他是否說了實話,可以要求他將故事多次重復。7、用懷疑的目光打量這個所謂的騙子:說謊者總是會很快趕到不自在;而說實話的人會經常變得憤怒或沮喪(表現在嘴唇緊閉,眉毛下垂,上眼瞼緊緊下拉怒視)。8、沉默應對:說謊者是很難逃避由你製造的沉默的。9、堅持到底:如果有方法,就應該去查清楚謊言背後的事實。如果你能夠通過面部表情的觀察看出一個人是否撒謊了,你就可能倖免淪為欺詐的受害者;這也可以幫你分析相信自己的內心以及和一個充滿吸引力的陌生人扯上關系是否安全。陪審團分析師在輔助陪審團評選中會進行測謊分析,警察審問時以及法官裁定時也不例外。要想擁有這種甄別謊言的能力,你需要學會讀懂大多數人不會注意到的微小的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
方法1:從面部以及眼神中甄別謊言
1、尋找微表情:微表情是那些在人們臉上一閃而過的面部表情,電光火石間卻能夠折射出人們隱藏於謊言之下的真實情感。有些人是天生就對微表情比較敏感,但確定的是任何人都可以通過訓練擁有這種能力。典型說來,當一個人說謊的時候,他的微表情會帶有一絲焦慮,主要體現在雙眉緊鎖,前額有細紋擠出。
2、看他有沒有摸鼻子和捂嘴:人們在說謊的時候往往更喜歡摸鼻子,這可能是腎上腺素上升到鼻部毛細管導致鼻子發癢的後果,而人們說實話的時候摸鼻子的頻率卻下降很多。說謊的人也更喜歡用手捂住嘴巴或者將手放在嘴邊,似乎是要掩蓋呼之欲出的謊言;而綳緊的嘴和撅起的唇則暗示出他的焦慮情緒。
3、注意他的眼部運動:通過觀察眼部運動,你可以看出這個人到底是真正記得還是在捏造事實。對與習慣使用右手的人而言,當他們清楚記得事情的細節時,他們的眼睛會向左轉動;相反對於左撇子而言就是向右轉動。人們說謊時眨眼(「眼睛煽動」)頻率也更高,這在男人中要更常見;另外從揉眼睛中也可以看出他是否在說謊。 觀察眼瞼:當一個人不認同他所看到的或者聽到的,他的眼瞼閉合時間要比一般眨眼時間賀攔襪長。然而,這個變化非常微小,所以要有精確的對比,你得知道這個人在無壓狀態眨眼閉合時間。如果手(或手指)慢慢移到眼部,這也可能說明他正在試圖掩蓋事實。
想要單單憑靠眼部運動從別人的陳述中攫取事實可不盡然靠譜哦。最近的科學研究已經對單憑一點就指出他人是否說謊的觀點表示懷疑。很多科學家相信「眼部指向」的方法缺乏數據,不能說明事實。
4、不要將眼神交流作為真實性判斷的唯一指標:跟一般看法相悖,說謊者並不總是會迴避眼神交流。當一個人要集中注意力記起某件事的時候,他會自然而然的迴避跟他的眼神交流,將目光鎖定在靜物之上。說謊者很可能故意通過眼神交流來表現自己的真誠,他們可以通過練習這種能力來克服談話中的不適與尷尬,以此證明他說的是實話。 確實,鑒於調查者常常將眼神交流作為判斷謊言方法的這個事實,一些說謊者在調查中反而會增加眼神交流的頻率。顯然,一般情況下,當被問及刁難問題時,被調查者的焦慮會增加,這時候就可以僅僅通過迴避眼神交流來甄別。
方法2:從口頭回答中甄別謊言
1、注意他的語調:語調很能反映一個人是否在說謊。他說話可能會突然地比平時快很多,緊張可能會導致音調變高和顫音或者結巴。
2、注意一些誇張的細節:看他是否說得太多,比如說:「我媽媽住在法國,很美,不是嗎?你喜歡埃菲爾鐵塔嗎?那裡好乾凈的。」過於嘮叨細節就提示你這個人是多麼急於讓你相信他所說的。
3、注意情緒沖動時的回答:說謊的人對談話的持續時間沒有概念。這不是因為被審問的人早就將演練了答案(或期待被這樣提問),就是因為他想通過喋喋不休的講話來填充尷尬的沉默。如果被審問者對答如流,那他極有可能在說謊。因為他可能早就將問答演練了或者早已想到可以讓他擺脫的答案。
另外一個判斷的依據就是相關時間中所發生事實的省略。比如說:「我早上五點去上班,下午五點下班回家,發現他已經死了。」在這個淺顯的例子中,早上五點跟下午五點之間發生的一切就被很便利的略過了。
4、密切注意他對問題的反應:說實話的人不覺得要為自己辯護什麼,因為他說的就是實話。相反,說謊者喜歡通過攻擊性的,變向性的戰略或者拖延策略來為自己圓謊。 說實話的人在面對別人對自己故事的質疑時,往往可以說出很多的細節來解釋。說謊者卻不會有太多東西來說明,而僅僅只是重復自己之前所說的。
注意聽對方回答問題時細微的拖延。誠實的答案總是可以迅速從頭腦中攫取出來,謊言卻需要快速回顧一下之前所說的以防止前後不一致, 甚至在必要的時候捏造一些新的細節。注意,一個人抬頭去記起某件事,這不一定就說明他在說謊,這很可能只是出於本能。
5、注意他的用詞說法:口頭表達可以為你判斷謊言提供諸多線索,線索包括: 回答所用的詞恰好就是重復你剛剛問他時用的詞。
拖延策略,比如讓你重復所問;奉承你的問題是極好的,並不是是或者否就可以簡單回答的;或者如「這取決於X的意思」,「你是從哪裡得到的信息?」等對峙性的回答。
避免使用縮略形式。比如說謊者會說「我沒有這樣做」,而不是「我沒做」,試圖讓自己的答案絕對清晰。
表達不清晰。說謊者喜歡把話說到一半再重新開始,卻總是講不到結尾。
用幽默或諷刺來迴避話題。
喜歡說「說實話」,「坦率說來」,「百分百的真誠」,「我從小就不說謊」等短句。這些都可能是欺騙的信號。
用否定式來表達肯定的斷言,且回答迅速。比如問「你是不是懶散地將鍋洗掉了?」他會答:「不,我沒有懶散地刷鍋。」這樣的回答是為了不給別人留下拖延回答的印象。
6、在他重復某句話時尤為注意:當嫌疑人幾乎不斷在重復著某個相同的語句時,他很可能在說謊。編造謊言的人總是要試圖記起那些可以讓人信服的片語或句子,在再次解釋情況的時候也就會自然用上幾乎一樣的「令人信服」的句子。
7、他扭轉話題時要注意:半路轉移話題是聰明的說謊者試圖轉移你注意力的伎倆之一;他們喜歡中途打斷自己,突然談一些其他事情。比如有些會狡猾的說:「我正准備----嘿,你這個周末是不是剛剪頭發?」 特別小心來自被審問對象的贊美。說謊者抓住人們喜歡聽溢美之詞的心理,因此會通過贊美來試圖逃脫審問。對於突然的贊美要多加小心。
方法3:從下意識的肢體語言中甄別謊言
1、看他是否出汗:人們說謊的時候往往出汗更厲害。實際上,測謊儀(電影中常會看到的情節)也是通過檢測汗液來判斷被檢測者是否在說謊。然而在他身上再來一次,結果卻不一定可靠了。一些人可能就是因為緊張害羞而出汗;另一種情況就是這個人出汗本來就比常人多。出汗這一特徵應該跟發抖,臉紅以及吞咽困難這些跡象結合起來看。
2、尤其注意他點頭的時候:如果這個人點頭搖頭的方向跟他所說的結論相悖,那他就可能在說謊。這種現象被稱作「不一致狀態」。 例如,當一個人說他做了什麼,比如「我將那些鍋洗得乾乾凈凈」,但是他說這話的時候搖著頭,這就揭露了事實:他根本沒有用心擦洗而是粗略地抹了一下。除非這個人經過了專業的訓練,要不然這個無意識的錯誤是很容易犯的,在此情況下身體回應往往道出了事實。
還有,說謊者在給出答案前會猶猶豫豫。一個真誠的人往往會通過點頭來肯定自己的說法,並且在聽到問題後可以立刻給出答案。但是當一個人試圖欺騙,這種猶豫的現象就會出現了。
3、觀察小動作:說謊的跡象之一就是小動作頗多,要麼摸自己,要麼摸身邊的隨機物品。恐懼產生的神經能量引發了這些小動作。為了緩解神經能量,說謊者經常玩弄椅子,面巾紙或者身體的一部分。
4、觀察「相似度」:在相互作用影響的人之間,我們的行為往往會很自然的跟他人相像,這是感興趣以及親密關系的表現。說謊的時候,這種「相似度」就會大打折扣,因為說謊者要為了給聽者營造另一種事實而大費精力。一些「相似度」銳減的案例應該會使你有所警醒。 身體後傾。說實話的人更喜歡與聽者靠近,相反,說謊者更容易將身體後傾,這說明在不必要的情況下,他不願意透露更多信息,也暗示他不喜歡跟不感興趣的情緒。
對於說實話的人而言,頭部及肢體動作會與傾聽者之間相似,這是雙方互動的效果。但是試圖欺騙的人卻不會這樣做,這一跡象因此可以用來評判他是否在掩蓋什麼,你甚至可以看到他故意做出將手收回揮著轉向的動作。
5、觀察喉嚨部位。說謊者喜歡吞咽唾液或者清喉,這時他就會不停的想要潤喉。這是因為說謊導致腎上腺素上升,從而導致唾液像泵一樣湧出來(與此同時並不會有太多新的唾液產生),說謊者此時就會將上涌的唾液吞咽下去,在這之後他又要清清喉嚨了。
6、觀察呼吸。說謊者呼吸往往更急促,一次深呼吸後會出現一串短促的呼吸。嘴唇看上去也會比較乾燥,因為清喉太多的緣故。再者,由於身受壓力的緣故,心跳會加速,肺部也會需要更多的空氣來呼吸。
7、觀察其他身體部位。主要看看他的手,手臂和腿。在無壓舒適的狀態下,人們手和手臂的運動空間往往更寬闊,也可以隨意伸展雙腿。但對於說謊的人而言,這些部位的動作就會比較局限,而且僵硬,有自我導向的趨勢。這些動作主要體現在用手觸摸耳朵,臉或後頸。另外,抱緊的雙臂,緊閉的雙腿以及手部動作的缺乏都是不願意透露信息的跡象。 對常人而言,手勢是討論交流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說謊者卻會盡量避免這些。在警告之下,他們不會用手指著,張開手或者畫點畫(食指大拇指相接觸呈三角狀被認為是深思熟慮的表現)。
注意他的指關節:那些沒什麼明顯動作的說謊者可能會緊握椅子(或其他物體)直至指關節變白卻全然不知。
清整動作在說謊者中間跟常見,比如撫摸頭發,調節領帶或者玩弄襯衫袖口。
兩點警告:說謊者可能會故意顯出懶散的樣子以此讓人們覺得他「神態自若」。打哈欠或一些煩躁的動作很可能是故意顯得隨意以此來掩蓋欺騙的跡象,安然自若不代表他沒有說謊。
記住, 以上這些跡象不一定就是欺騙的象徵,很可能只是緊張的表現。而且被審問的人也不一定因為自己在說謊就會覺得緊張。
方法4:從全程審問中甄別謊言
1、小心:你可以識別謊言和虛偽,同樣你也可能會看走眼。很多由尷尬,害羞,別扭以及羞愧感,自卑感導致的信號可能會使你認為這個人說謊了,但事實並非這樣;有壓力的人特別容易被誤解為撒謊了,因為人們在壓力下的行為表現跟說謊的表象很像;因此,不能單憑一個特徵一句「啊哈」就輕易判定這個人撒謊了,你要結合欺騙行為和回應的所有信號觀察才好。
2、從全局著眼:在評價肢體語言時,口頭回答以及其他的信號也能暗示謊言,這些因素包括: 這個人是經常過度緊張,還是僅僅由於他的現狀?
是否有文化因素呢?可能這種行為在他的文化里是被贊揚的,但是在其他文化裡面卻被視為不誠實的。
你是否私下對這個人持有偏見呢?你希望他在說謊?千萬不要落入這個陷阱!
他是否有謊言史呢?比如,他很有經驗?
他有說謊的動機嗎?或者說你有懷疑他說謊的理由嗎?
你是否真的擅長識別謊言?你是否考慮到全局,而不是簡單局限在一兩個謊言提示里?
3、營造輕松的氛圍,慢慢與所謂的說謊者之間建立密切的關系:這就要求你的肢體語言和語速要與他接近,不要有懷疑他說謊的任何信號;審問的時候,用一種理解不傲慢的態度來進行;這種方法會使他慢慢放下防禦,幫助你更清楚地讀懂信號。
4、確定底線:底線就是指他不說謊時的一些行為;通過對底線的了解,你能夠判斷他現在的表現跟平時是否有所異同。如果你還不了解這個人,那就從了解他開始----對於個人基本信息人們都會據實回答。如果你早就了解他了,底線檢查包括詢問他一些你早就知道答案的問題。
5、學會識別偏差:通常人們說謊的時候喜歡通過一些實話來故意迴避你的問題,但卻是答非所問。如果被問及「你打過你老婆嗎?」,他答道:「我愛我老婆,為什麼要打她?」這名嫌疑人從嚴格意義上講說的是實話,但卻在迴避你一開始的問題。這種現象也暗示著他可能試圖向你掩蓋一些東西。
6、要求他重復之前所述故事:如果你真的不確定他是否說了實話,可以要求他將故事多次重復。謊話是很難記得的,所以在重復他們編造的故事這個過程中,說謊者可能說的話前後不一致,完全錯誤或者就此吐露真相了。要求他把故事再講一遍,這很難做到,尤其是要求他事無巨細的講出來。即使是專業的說謊者也會覺得這個逆向方法很難對付。
7、用懷疑的目光打量這個所謂的騙子:說謊者總是會很快趕到不自在;而說實話的人會經常變得憤怒或沮喪(表現在嘴唇緊閉,眉毛下垂,上眼瞼緊緊下拉怒視)。
8、沉默應對:說謊者是很難逃避由你製造的沉默的。他要你相信他編造的謊言,沉默不語卻讓他們無所適從,不知道你是否相信他說的。所以耐心點繼續保持沉默,很多欺騙者就會不同的說以此去填補沉默的時間,在修飾謊言的過程中很可能出差錯,這樣謊言就不攻自破了。說謊者會試圖讀你,看你是否相信他的謊言。如果對於這種內心監視你紋絲不動,說謊者就會感到很不自在。
好的傾聽者可以很好的避免干擾,傾聽本身就是揭露事實的高超技術。練習不去打斷別人(如果有這個意向)----這不僅會幫你甄別謊言,也會使你成為你一個好的聆聽者。
9、堅持到底:如果有方法,就應該去查清楚謊言背後的事實。你若是想跟那些可能會澄清事實或者否認故事的人交談,說謊者可能會千方百計給你理由來阻止你。這些理由本身就可能是謊言,所以克服自己的不情願去跟那些被警告不要交流的人交談時很值得的。任何事實性的東西都該被驗證。
小提示在你聲稱他是說謊者前要往好的方面想!你也不想無緣無故毀了你們之間的友誼/關系。
有些說謊者極賦經驗甚至達到專業水準。他們捏造的故事(幾乎完美的具體的日期和時間設置)在講述多次後幾乎弄假成真。實際上,在每次重述故事的時候,我們的記憶就會重組一點,所以捏造記憶來欺騙自己也是常見的事情。有的時候,你必須接受這個事實----你不可能一直火眼金金!
很多人在多數說實話的情況下,會表現得特別珍惜自己的名聲。說謊者會冒險----他們會虛偽的維護自己的名聲以讓自己看上去比實際更加可靠和令人滿意。
上述的這些說謊時的行為特徵可能在這個人聚精會神講話時發生(比如當話題很精深或者這個人壓力很大時)。
那些被確認為臨床精神病患者或反社會者的人可能會以謊言為生,因為他們要操控現實來讓其餘自己想要看到的社會一致。遇到這類人,你就別去想著揭穿他們了,首先照顧好自己,別落入他們的謊言之網就好了。這些人不關心他人只關心自己,毫不猶豫地用一個謊言來圓另一個,不管這些謊言會對你造成多大的傷害。
上述某些說謊者的行為反映與那些根本沒說謊的人可能一致。緊張,害羞,易恐懼和內疚的人在壓力之下就很容易表現的緊張糟糕。在指控下,他們會變得特別有防禦性,尤其是那些誠實感正義感超強的人。他們看起來在說謊,但其實他們只是被突然成為焦點而震驚且感到羞辱。
越是了解一個人,就越擅長識別他們的思維方式以及辨認他們是否正遠離事實。
記住,雖然有些人有說謊的壞名聲,但是千萬不要讓這個過去左右你的想法;人總是在變化的,要是因為某人過去的名聲而對他的現在缺乏信任,你很可能會摧毀他改頭換面的機會。過去的名聲要和這個案例中種種說謊的跡象聯系起來,放到一個更廣的環境中去考慮,而且也可能是有人故意利用他說謊的歷史來陷害他從而自己獲利。過去不代表一切,還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說謊者善用身邊之物來幫自己完善細節。比如,桌上有隻筆,那他將的故事裡可能就會出現一隻筆。這可能就泄露他正在說謊。
你也應該想想這個謊言是否講得通。大多數人說謊的時候會越來越緊張,因此捏造的一些事情根本就講不通。假如他講太多的細節,那他就有可能在說謊。在這種情況下,讓他將故事多次重復以確認他們每次的版本都一樣。
鍛煉你識別謊言能力的一個好方法就是多看法庭類的電視節目以測試自己是否可以判斷說謊者,比如「Judy法官」。相信你的直覺,仔細觀察,看你是否可能識別出這個案例中你最不信任的那個人的說謊的證據(雖然有時候兩個人都有可能說謊了)。如果你同意法官的結論,那你識別出的說謊徵兆可能就和法官一致。
肉毒桿菌或其他外科整形可能也會跟你的判斷相關,給你誤報。當你的臉被化學治療物給凍住了,你就會很難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感情。
說謊者話不多。要是你問他們:「是你做的吧?」他們一般會用是或者否來簡單回答。注意,也要問「是你打破鍋的吧?你怎麼弄的?」這樣問可能會挖掘出真相。
警告對於聾子或有聽力障礙的人而言,他們要通過觀察你的嘴來讀懂唇語,理解你的意思,因此就不會跟你做眼神交流。
勉強露出的笑容往往只是因為禮貌需要,別太在意。如果有人勉強對你笑,可能說明他尊重你這個人,想給你留下好的印象。
有些人就喜歡盯著你的眼睛看。他們可能是故意這樣訓練自己,試圖用這種方法使對方緊張;也可能他們覺得眼神交流是禮節所需才這樣做。
你是不是經常鑒定別人說話的真誠度?如果你總是在尋找謊言,別人可能會出於對拷問的恐懼對你退避三舍。說話帶有攻擊性且無時無刻不懷疑他人並不是警覺性的體現,相反,這是對他人缺乏信任的強迫性的表現。
肢體語言只是一個提示,並不是確鑿的事實。最終結論要以確鑿的證據為基礎,不要單單因此肢體語言就判斷他人說謊並加以懲罰。而且,不要將挖掘說謊者的工作轉變成「要是我不認真對待,我就被耍了」的局面;把你的個人正義感放到一邊,尋找事實,動機以及更廣的推論。但是如果你因為被欺騙而深受傷害,你當然有權覺得受到了背叛和傷害,但是在甄別說謊者的審問中,不能因為偏見就想當然的判斷他是說謊者,偏見會混淆你的判斷。
研究表明,對被懷疑對象的審問應該用他的母語來執行。如果問詢的語言是他後天習得的,即使他精通這門外語,他的反應都是截然不同的(不管是口語還是肢體語言)。
患有發育障礙(如自閉症或阿斯伯格綜合症)的人是極不情願或者根本不會跟他人有眼神交流的。這只是自閉症的表現,而不是不真誠。
在一些文化中眼神交流被當成粗魯的行為,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有些人不願意一直看著你的眼睛。而且,經歷過艱難的家庭撫養,人際關系或者暴力的人一般比較順從,這是保持安全的一種方法;這種順從體現在缺乏自信,迴避眼神交流也成為了一種習慣。再者,那些羞澀的或者有社會焦躁症的人群通常的肢體語言跟說謊者類似,比如迴避眼神交流,不喜歡跟他人一起,緊張等。所以在下定論錯殺無辜前,要實事求是,不要照本宣科隨意下結論。
有些人本來就喉嚨乾燥,會時常自然地吞咽和清喉。
當天氣太熱(或太冷)或者急著上廁所時,有些人會顯得煩躁不安。
患有兩極分化症的人在狂躁時往往講話速度比平時快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