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古代人的計數方法有哪些
古時候人們計數的方法 古時候人們計數的方法有(結繩)記數,(籌碼)記數和(算盤)記數 。
實物計數,結繩計數,刻道計數等:原始社會的計數方法,說明當時如何用 小石子檢查放牧歸來的羊的只數;用結繩的方法統計獵物的個數;用在木頭上刻 道的方法記錄捕魚的數量等等。
籌碼計數:每一籌碼代表 1,或 10,或 100 等,以此類推。
商碼計數 【釋義】我國舊時表示數目的符號,也叫草碼,商碼。 此外,零還是 0。 【商碼字元】〡 〢 〣 〤 〥 〦 〧 〨 〩 十 【對應數字】 商碼:〡 〢 〣 〤 〥 〦 〧 〨 〩 十 漢字: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大寫:壹 貳 叄 肆 伍 陸 柒 捌 玖 拾 阿拉伯:1 2 3 4 5 6 7 8 9 10 【書寫】 1,就寫一個豎; 2,兩個豎:〢 3, 三個豎:〣 4,是個交叉:〤 5,寫成〥,其實只是 5 字寫得草和快 6,寫成一點加一橫,其中的一點,代表了 5: 〦 7,寫成一點加兩橫:〧 8,一點加三橫:〨 9,寫成「久」的草體:〩
Ⅱ 古代人是用什麼計數的
古代人計數方法如下:
一、結繩計數
原始社會創始的以繩結形式反映客觀經濟活動及其數量關系的記錄方式。
結繩計數是被原始先民廣泛使用的記錄方式之一。
《易·系辭下》文獻記載:「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以書契,百官以治,萬民以察」。
意思是上古時期,人們使用繩結來計數,後來聖人們則以書契計數。
百官利用此來治理政務,百姓通過此來知曉世情。
結繩計數直到20世紀中期一直在雲南的少數民族地區延續著。
而且不止是中國,世界各地的不同民族都有類似的計數方法。
據說,古秘魯印加族人(印第安人的一支)用來打結的繩子名為「魁普」(quipus),表示的數目清楚、完備,用來登錄賬目、人口數及稅收數。
二、書契記數
古代計數結繩方法之後出現的計數方法。
當時主要用於剩餘糧食數量的計數。
「書契」指的就是文字。
因為這些刻有文字的竹木簡經常被用作訂立契約關系的憑證,因此「契」和「書契」也有「契約」的意思。
現今常用的「地契」「房契」等詞的意思正源於此。
至於「契」字在「默契」等詞語中表示情義相投的意義,則是後來發展出來的。
《管子·揆度篇》記述:「上古結繩,後易之以書契。」即是用刻刀將數刻在獸骨、竹木、龜甲、土石崖上,以便長久保存,不易損壞。
三、算籌計數
算籌是我國古代廣泛應用的一種計算工具,它的出現年代現在難以考證,但據史料推測,至遲在春秋晚期戰國初年時已經出現。
算籌製作規范、體積小、便於攜帶,更利於精確計算,作為一種計數方式,顯然要比結繩計數和刻痕計數成熟得多。
事實也的確如此,一直到算盤發明推廣之前,算籌都是我國古代最重要的計算工具。
算籌計數法遵循十進位制,在世界數學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創造,跟世界上其他古老民族的計數法相比,具有顯而易見的優越性。
(2)古代時人們通常用的計數方法是擴展閱讀
羅馬人計數:
大約在兩千五百年前,羅馬人還處在文化發展的初期,當時他們用手指作為計算工具。
為了表示一、二、三、四個物體,就分別伸出一、二、三、四個手指;表示五個物體就伸出一隻手;表示十個物體就伸出兩只手。
當時,羅馬人為了記錄這些數字,便在羊皮上畫出Ⅰ、Ⅱ、Ⅲ來代替手指的數;表示一隻手時,就寫成「Ⅴ」形,表示大指與食指張開的形狀;表示兩只手時,就畫成「ⅤⅤ」形,後來又寫成一隻手向上,一隻手向下的「Ⅹ」,這就是羅馬數字的雛形。
之後為了表示較大的數,羅馬人用符號C表示一百,用符號M表示一千,用符號L表示五十,用字母D表示五百。
若在數的上面畫一橫線,這個數就擴大一千倍。
Ⅲ 古代人的計數方法有哪些
1. 結繩計數繩子每打一個結代表一個或一次.2.籌碼計數(或小石塊)每一籌碼代表1,或10,或100等.3. 在木頭上畫道 每一道代表1,或10,或100等.4、算盤 使用算盤計數,以及進行計算. 古老的結繩記數法結繩記數這種方法,不但在遠古時候使用,而且一直在某些民族中沿用下來.宋朝人在一本書中說:「韃靼無文字,每調發軍馬,即結草為約,使人傳達,急於星火.」這是用結草來調發軍馬,傳達要調的人數呢!其他如藏族、彝族等,雖都有文字,但在一般不識字的人中間都還長期使用這種方法.中央民族大學就收藏著一副高山族的結繩,由兩條繩組成:每條上有兩個結,再把兩條繩結在一起.有趣的是,不但我們東方有過結繩,西方也結過繩.看樣子,咱們這個星球早就像個地球村了,只不過那時還沒有電報電話.傳說古波斯王有一次打仗,命令手下兵馬守一座橋,要守60天.為了讓將士們不少守一天也不多守一天,波斯王用一根長長的皮條,把上面系了60個扣.他對守橋的官兵們說:「我走後你們一天解一個扣,什麼時候解完了,你們就可以回家了.」回頭我們再來看一件有趣的事情.在我國古代的甲骨文中,數學的「數」,它的右邊表示一隻右手,左邊則是一根打了許多繩結的木棍:――「數」者,圖結繩而記之也.所以,數學研究所的門口,最好用木棍打幾個繩結作標「記」,連招牌都不用掛了.和結繩幾乎同時或者稍後的一種記數方法,要算是書契了.書契,就是刻、劃,在竹、木、龜甲或者骨頭、泥版上留下刻痕,留下「記」號.《釋名》一書中說:「契,刻也,刻識其數也.」意思是在某種物件上刻劃一些符號,以記數我們國家1974年在青海樂都縣發掘的原始社會末期的墓葬中,發現了49枚骨片,大小形狀都差不多,是與小孩的小手指差不多大小,但很薄的一個長方形.在骨片的中部兩側有刻口,有的帶3個刻口,有的帶5個刻口,不少是帶一個刻口的.如果一個刻口代表一個數的話,那麼這40多枚骨片大約可表達從一到五六十間的任何一個自然數.當然,這些小骨片也可用來計算.十分有趣的是,公元1937年,人們在維斯托尼斯發現了一根四十萬年前的骨頭,是狼惠子的小腿骨,七?長,上面有55道深痕.這是到現在為止,最早的刻痕記數的歷史見證.隨著刻痕刻印的發展,漸漸地就出現了純粹的數字元號.這可是一項光輝偉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