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偏差的定義 所謂認知偏差是指人們在知覺自身、他人或外部環境時常因自身或情景的原因使得知覺結果出失真的現象。”多角度出發。對待同樣的事物,要學會通過不同的角度的觀察,突破原有的思維方式,往往能夠發現更多奧妙,有更加深刻的認識。不要有從眾心理,大部分人的想法不一定是正確的,真理總是掌握在少數人手裡。注重行動。只有空想,是不能夠促進認識事情的進展的。想要避免認知偏差,關鍵在於實踐,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才能夠完全認識事物。建議將觀察到的事物特徵,採用思維導圖的方式記錄下來,此方法操作簡單,效率奇高。
㈡ 實驗心理學的實驗方法
心理學主要研究不同情景下人類的行為。通常,實驗中要求人類參與者做某些任務。自1990年以來,各種計算機軟體的應用,改變了實驗的呈現方式,減少了實驗誤差。實驗除了可以測量反應時、錯誤率之外,還可在實驗之前、之間、之後運用調查、觀察的方法研究。 實驗室實驗是在心理實驗室里使用儀器設備進行的有控制的觀察。它可以提供精確的實驗結果,常用於對感知、記憶、思維、動作和生理機制方面的研究。
人類的行為和意識異常復雜,要想得到正確的結果,必須選擇合適的實驗設計 。
試驗中要控制額外變數、縮小實驗者偏差、平衡實驗順序、選擇合適的樣本、確定合適的操作定義、選擇合適的統計分析方法(很重要)。 除了實驗室實驗之外,還有個案法、觀察法、訪談法、調查法、自然實驗法。
心理學是一門實證性很強的科學。有關被試心理的特點和規律,只能從收集到的實際材料中分析、綜合,而不能憑研究者想當然地發揮。因此,每一個學習心理學的人都要學會正確使用研究方法。心理現象是復雜的,運用哪一種方法,要根據研究對象、研究條件、研究目的來確定,有時要綜合好幾種方法才能收集到多方面的資料。
心理學的各種研究方法是收集感性材料的直接手段,目的是要從中分析、歸納出規律性的東西。因此,每一個學習心理學的人還必須運用唯物辯證法,對感性材料做出全面的、深刻的、相互聯系的理性分析,防止片面地、孤立地、靜止地研究心理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