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護理小知識常用的給氧方法
護理小知識常用的給氧方法2017
你知道常用的給氧方法有哪些嗎?你對常用的給氧方法了解嗎?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常用的給氧方法的知識,歡迎閱讀。
常用的給氧方法有哪些?
一、無創傷性給氧
1、鼻導管或鼻塞
(1)臨床最常用的給氧方法,具有簡便、價廉、舒適,不影響病人咳嗽、咳痰、進食和談話等優點。雙側鼻導管使用比單側鼻導管方便和舒服,導管插入雙側鼻腔的深度約 2 cm。
(2)鼻導管吸氧濃度與氧流速的關系可通過以下公式簡單計算:FiO2(%)=21+4x氧流速(L/min)。該公式也是粗略估計,實際上它還受到患者潮氣量和說話頻率的影響,患者呼吸、咳嗽、說話和進食時,即使吸入氧流速不變,吸入氧濃度也會降低。
(3)鼻導管和鼻塞吸氧濃度不穩定,且氧流量在5 L/min 以上時刺激較大,7 L/min以上時多數患者不能耐受,因此使用鼻導管和鼻塞時氧流量不應超簡枯過6 L/min。
2、普通面罩
(1)普通面罩一般用塑料或硅膠製成,重量較輕,無單向活瓣或貯氣袋,氧氣的輸入孔一般位於面罩的底部,呼出氣通過面罩上的`小孔排出。即使氧氣供應暫時中止,患者也不會窒息,因為空氣仍可從面罩上的小孔和面罩周圍的縫隙流入。
這種面罩的死腔及“貯袋效應”影響了氧流量和吸入氧濃度之間的關系,上述鼻導管的公式不適合面罩吸氧時的計算!這點必須指出。
(2)普通面罩吸氧時,氧流量在5-6L/min以上,才可將面罩內的呼出氣(包括CO2)沖洗排出。若給氧流速太低(如2-3L/min),不僅吸氧濃度下降,還導致呼出氣的CO2在面罩積聚,促使CO2重復吸入。
(3)由於結構本質所限,普通面罩氧濃度最大為50%~60%,氧流量>8 L/min時吸入氧濃度也不會進一步升高。
3、附貯袋的面罩
(1)普通面罩的升級版。在普通的面罩上裝配了一個乳膠或橡膠制的貯氣袋(一般為600~1000 ml),為沒有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的患者輸送高濃度的氧(FiO2 >60%)。
(2)附貯袋的面罩分為兩種:① 若面罩和貯氣袋之間沒有單向活瓣,稱為部分重復呼吸面罩;② 若面罩和貯氣袋之間設有單向活瓣,稱為無重復呼吸面碰咐游罩。此時病人只能從貯氣袋吸入氣體,呼氣時氣體只能從出氣孔逸出,而不能再進入貯氣袋。在呼氣或呼吸間歇期間,氧氣進入貯氣袋,而吸氣時主要由貯氣袋供氧,如果面罩合適,能緊貼患者的面部不漏氣,應用這種面罩可達到很高的吸氧濃度。
二、有創性給氧
1、呼吸機給氧
最常見的有創性給氧方法。各種嚴重的通氣障礙、ARDS、自主呼吸微弱或呼吸暫停等,在常規氧療不能將PaO2升至安全水平或給氧後加重CO2瀦留和呼吸抑制者,均可通過人工氣道(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等)使用機械通氣。
2、經氣管給氧
(1)患者沒有氣管切開時,可以在局麻下將穿刺針在第2、3氣管軟骨環間穿刺進入氣管內,經穿刺針將直徑為2 mm左右的笑銷塑料導管放入氣管內,拔出穿刺針,留置導管在氣管內約10 cm,外端固定於頸部,與輸氧管相接。
(2)此法可供非卧床的慢性低氧血症患者長期使用,由於呼吸無效腔起到儲存氧氣作用,呼氣時氧氣損失少,故氧流量比鼻導管法少去一半,且可有提高血氧的效果。但該法應用不方便,有導管堵塞、肺部感染、皮膚感染等並發症,國內使用也不多。
;② 為什麼輸氧時,氧氣要通過水!
從A口進入氧氣瓶的干氧輸出到水面以下,形成氣泡後返回水面,從B口輸出到患者吸入。在從水中上升的過程中,一些水蒸氣被氣泡帶走,使得氧氣的輸出與一定的水蒸氣「阻尼」。
醫療氧氣從氣瓶輸出,通過減壓減壓器,不含固體雜質,因此不需要過濾。
此外,氧氣管道出口沒有直接連接到病人鼻孔,而是放在鼻孔周邊,形成氧含量高的區域,所以瓶子不是防止直沖呼吸道。
此外,瓶子里的水位是必須的,不能太高,以免氧氣直接把大量水滴帶入病人的呼吸道
裝水的森譽原因是為了避免連續的干氧進入氣管,使肺泡表面乾燥而影響氣體的交換,這是在氣管切開術患者一定要特別注意的氧氣一定要使用。
輸氧方法:
(1)鼻導管輸氧:簡單易行,是較經濟有效的常用給氧方法,咽喉為天然的儲氣囊,無增加死腔及漏氣之弊。一般用細軟的導尿管即可,應用前先檢查管腔有無堵塞,並清洗患兒鼻孔。
鼻導管放入鼻內約1cm即管口在鼻前庭,氧流量為0.5~1L/分,吸入氧濃度為30%左右。此法適用於中度缺氧的肺炎患兒。
(2)口罩霧化給氧:鼻導管給氧效攔春散果不好或患兒拒用鼻管時,可用口罩給氧,氧流量為1~3L/分,吸入氧濃度為50%~60%。近來此法常與霧化吸入相結合,霧化給氧不但可使吸入氧氣得到濕化,同時還可通過霧化給葯。由於口罩給氧時口鼻皆可吸氧,所以效果比相同流量的鼻導管給氧法為佳。
(3)氧氣頭罩:對嬰幼兒或不合作的病兒,宜採用有機玻璃頭罩,自頸部上方將頭部罩入罩內。罩頂設有氧氣通入插孔及多個氣孔,可控制進入空氣量以調節氧濃度。氧流量為4L/分,氧濃度為45%左右。為保持罩內適宜濕度和溫度,應簡氏用時宜事先使氧通過加溫濕化器。
(4)氧氣帳:在需要吸入較高濃度的氧氣時使用。以透明塑料薄膜做成40~60cm見方的小帳,置於患兒上半身或頭面部,不需完全密閉。
以3~5L/分流量輸入氧氣,可維持帳內氧濃度在40%~50%左右,而無二氧化碳積蓄。由於呼出氣水分在帳內積存,可增加帳內濕度。此法的缺點是不便於觀察和護理,且夏日帳內悶熱,不太適用。
(5)特殊給氧法:包括各種正壓給氧。
③ 氧療的常用方法
氧療法\x0d\x0a有普通給氧和特殊給氧二種方法。\x0d\x0a普通給氧方法有三種:\x0d\x0a1)鼻導管或鼻塞給氧。氧流量成人1~3L/min,嬰幼兒0.5~1L/min,吸入氧濃度可達30~40%左右,此法只適用於血氧譽戚殲分壓中度不降患者,鼻堵塞、張口呼吸者效果不好。\x0d\x0a2)開式口罩。口罩置於患者口鼻前,略加固定而不密閉。氧流量成人3~5L/min,嬰幼兒2~4L/min,吸入氧濃度可達40~60%左右。此法較舒適,可用於病情較重,氧分壓下降較明顯的患者。\x0d\x0a3)頭罩給氧。常用於嬰兒。將患兒頭部放在有機玻璃或塑料頭罩內,吸入氧濃度與口罩相似,但所需氧流量更大。此法吸入氧濃度較有保證,但夏季濕熱時,罩內溫度和濕度都會較室溫罩外尤高,患兒感到氣悶不適,而影響休息康復。\x0d\x0a特殊的給氧方法有四種:\x0d\x0a1)控制性低流量給氧,用於慢性氣管炎、肺氣腫和慢性肺心病患者合並急性肺部感染和呼吸衰竭時。這些患者血壓下降同時常合並通氣不足,吸氧後不少病人可因動脈二氧化碳分壓增高而意識朦朧,甚至昏迷。為此可採用控制性低流量給氧,每分鍾氧流量不要超過1~2L,或用特製的文圖里氏口罩氧氣療法,使吸入氧濃度保持在24~28%,此法可使病人動脈氧分壓從有危害的50mmHg(6.7kPa)以下,升到較安全的60mmHg(8kPa)左右,而不至有二氧化碳瀦留加重的危險。\x0d\x0a2)呼吸道持續正壓給氧(簡稱CPAP)。此法對因肺內分流增加所致低氧血症效果明顯。適用於新生兒肺透明膜病和成人仔困呼吸窘迫綜合慶沖征(ARDS)等嚴重血氧下降患者。"肺內分流"是因肺泡內滲出,肺不張等使肺泡不能通氣,流經此部分肺泡的血液未經氣體交換而混入動脈血流,形成靜動脈混摻的現象。CPAP的主要原理是利用呼吸道保持的正壓(特別在呼氣時),使已經或將要萎縮的肺泡擴張,避免肺泡早期閉合,改善氧氣交換。此法不僅提高氧濃度,而且可以因減少肺內分流而改善換氣功能。\x0d\x0a3)機械呼吸給氧。如應用呼吸器時的間歇正壓通氣給氧(簡稱IPPV)和呼氣終末正壓給氧(簡稱PEEP)。後者的原理和作用與CPAP相同。\x0d\x0a4)高壓氧,在2~3個絕對大氣壓下於特殊加壓艙內給患者供氧,主要用於一氧化碳中毒及減壓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