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樣把植物中的黃酮分離出來
用乙醇、乙酸乙酯等有機溶劑先把總黃酮提取出來,然後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再將各個萃取相上聚乙醯胺柱,結合薄層色譜進行分離。當然柱層析要多次。
2. 分離黃酮類化合物的洗脫條件是如何確定的
分離黃酮類化合物的洗脫條件確定方式:極性差異、酸性強弱、分子大小和特殊結構,其中常用的洗脫劑:鹼性水溶液、含鹽水溶液、醇及含水醇。
主要是利用吸附作用,游離酚羥基數目越多,則吸附力越強,越難洗脫。化合物靠分子篩,洗脫時按苷分子量由大到小的順序依次被洗脫出柱體。
分離原理分析
1、吸附原理:一般認為是通過分子中的醯胺羰基與酚類、黃酮類化學物的酚羥基,或醯胺鍵上的游離氨基與醌類、脂肪羧酸形成氫鍵締合而產生吸附。
2、吸附強弱的規律:形成氫鍵的基團數目越多,則吸附能力越強。成鍵位置對吸附力也有影響。形成分子內氫鍵者,其在聚醯胺上的吸附即相應減弱。
3. 黃酮類化合物的分離
較常用的分離方法有: (一)柱層析法 分離黃酮類化合物常用的吸附劑或載體有硅膠、聚醯胺及纖維素粉等。此外,也有用氧化鋁、氧化鎂及硅藻土等。 1.硅膠柱層析: 此法應用范圍最廣,主要適於分離異黃酮、二氫黃酮、二氫黃酮醇及高度甲基化(或乙醯化)的黃酮及黃酮醇類。少數情況下,在加水去活化後也可用於分離極性較大的化合物,如多羥基黃酮醇及其苷類等。 2. 聚醯胺柱層析: 對分離黃酮類化合物來說,聚醯胺是較為理想的吸附劑。其吸附強度主要取決於黃酮類化合物分子中羥基的數目與位置及溶劑與黃酮類化合物或與聚醯胺之間形成氫鍵締合能力的大小。 聚醯胺柱層析可用於分離各種類型的黃酮類化合物,包括苷及苷元、查耳酮與二氫黃酮等 3.葡聚糖凝膠(Sephadex gel)柱層析: 對於,主要用兩種型號的凝膠:Sephadex-G型及Sephadex-LH-20型。 葡聚糖凝膠分離黃酮類化合物的機理是: 分離游離黃酮時,主要靠吸附作用。凝膠對黃酮類化合物的吸附程度取決於游離酚羥基的數目。但分離黃酮苷時,則分子篩的屬性起主導作用。在洗脫時,黃酮苷類大體上是按分子量由大到小的順序流出柱體。 分離游離黃酮主要是吸附作用,極性小到大順序洗脫。 分離黃酮苷類,主要是分子篩作用,分子大到小順序洗脫。 總的洗脫順序:糖多的苷到糖少的苷到游離苷元(極性小到大) 葡聚糖凝膠柱層析中常用的洗脫劑有: 鹼性水溶液(如0.1mol/L NH4OH),含鹽水溶液(0.5mol/L NaCl等)。 醇及含水醇,如甲醇,甲醇-水(不同比例)、t-丁醇-甲醇(3:1)、乙醇等。 其它溶劑:如含水丙酮、甲醇-氯仿等。 二)梯度pH萃取法 梯度pH萃取法適合於酸性強弱不同的黃酮苷元的分離。根據黃酮類苷元酚羥基數目及位置不同其酸性強弱也不同的性質,可以將混合物溶於有機溶劑(如乙醚)後,依次用5%NaHCO3、5%Na2CO3、0.2% NaOH及4%NaOH水溶液萃取,來達到分離的目的。 酸性:7,4-二OH溶於5%NaHCO3液 ) 7-或4-OH (5%Na2CO3液) 一般OH(0.2%NaOH) 5-OH (4% NaOH液) 具黃酮類化合物與鉛鹽生成的沉澱,濾集後按常法懸浮在乙醇中,通入H2S進行復分解,濾除硫化鉛沉澱,濾液中可得到黃酮類化合物。但初生態的PbS沉澱具有較高的吸附性,因此現多不主張用H2S脫鉛,而用硫酸鹽或磷酸鹽,或用陽離子交換樹脂脫鉛。 有鄰二酚羥基的黃酮可與硼酸絡合,生成物易溶於水,可與不具上述結構的黃酮類化合物相互分離。
4. 植物中如何對黃酮類進行細提取
傳統的萃取芝法有有機溶劑萃取,熱水萃取,鹼性水或鹼性稀醇萃取體系溶劑萃取法。
乙醇和甲醇是提取黃酮類化合物最常用的溶劑,糖原的提取宜採用濃度較高的酒精(如9% ~ 9%),糖原的提取宜採用濃度約為%的乙醇或甲醇溶液,乙酸乙酯和丙酮也常用來提取黃酮類化合物,萃取過程包括冷浸、滲濾和迴流。
超聲提取是一種新的提取黃酮類化合物的方法,其原理是,超聲空化對細胞膜的損傷有利於黃酮類化合物的釋放和溶出,超聲波使萃取液不斷振盪,促進了溶質的擴同時,超聲波的熱效應使水溫基本在7℃,原料可以用於水溶,超聲波法大大縮短了提取時間,提高了有效成分的提取率和原料的利用率。
微波提取技術對黃酮類化合物的提取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有反應效率高、選擇性強、操作簡單、副產物少、提取率高、純化方便等優點。該植物細粉在浸出過程中不凝結、不結膠,克服了熱水法的不足。
酶解法可用於提取細胞壁包裹的黃酮類化合物原料,例如在山楂中,由於黃酮類化合物被細胞基細胞壁包圍,而這些細胞壁之間又有果膠結合,所以酶法(酶提取)的提取率比一般方法要高。
將預乾燥碾碎的山楂浸泡在蒸餾水中,加熱至℃,加入%果膠酶溶液,調節pH值~用mol/LNaH,在℃下酶解然後酶解溶液迴流純化。
該方法可使萃取率提高,提取原理是果膠酶充分破壞連接細胞壁的果膠物質,將山楂中的果膠完全解壓為小分子物質,降低了提取物質的抗性,使果肉中的黃酮類化合物充分釋放。
(4)分離黃酮類化合物最為常用的方法擴展閱讀:
我國對超臨界萃取黃酮類化合物的研究始於9世紀,1999年陳樹來等利用超臨界CO從苦參米中提取蘆丁,並以乙醚為夾帶劑直接從苦參米中提取蘆丁,結果表明,以醚作夾帶劑,從苦參米中直接提取蘆丁較為困難,提取效果好,純度高,收率高。
半仿生提取法(SBE)是由孫秀梅和張昭旺首先提出的一種新的中葯提取方法,如陳hsiao-chuan∽通過正交試驗優化半仿生提取叫摘要杜仲中綠原酸和類黃酮工藝條件,杜仲葉為原料,有一塊扭曲的檸檬酸性磷酸氫二鈉緩沖溶液提取。
m(提取)m(液體)提到=分別提取pH值和787℃浸提H,每次浸提次數,在此條件下,得到了綠原酸的產率,黃酮類化合物得率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