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病人的營養評價常用方法是

病人的營養評價常用方法是

發布時間:2023-07-16 15:03:35

① 判斷營養狀況的指標是

評定方法
1.體重
體重變化可直接反映營養狀態,但應排除脫水或水腫等影響因素。標准體重與性別、身高及體型有關,可用以下公式推算。
(1)計算方法 女性標准體重(kg)=(身高—100)×0.9;男性身高165cm者,標准體重(kg)=(身高—100)×0.9。
(2)意義 根據實際體重與標准體重比值評定營養狀態。輕度營養不良比值在80%~90%之間,中度營養不良比值在70%~80%之間,重度營養不良比值低於70%。
2.肱三頭肌皮膚褶皺厚度(TSF)
(1)測量方法 患者站立,右臂自然下垂,患者也可卧床,右前臂橫置於胸部,應採用同一位置多次測量。取肩峰尺骨與鷹嘴間的中點,檢測者用拇指和示指捏起皮膚和皮下組織,使皮膚皺褶方向與上臂長軸平行,卡尺固定接觸皮膚3秒後再讀數,取3次平均值。
(2)意義 正常參考值:女性14.9~18.1mm,男性11.3~13.7mm。低於60%為重度營養不良,60~80%為中度,80~90%輕度。
3.上臂肌圍(AMC)
(1)方法 按上述姿勢測量上臂中點的周長,AMC=上臂中點周徑(cm)—0.314×TSF(mm)
(2)意義 反映機體肌肉儲存情況的指標。
4.握力測定
(1)方法 用握力計測定握力大小。
(2)意義 反映肌肉功能的指標,正常男性握力≥35kg,女性握力≥23kg。
5.內臟白蛋白測定
(1)方法:包括血清白蛋白(AIB)、轉鐵蛋白(TFN)濃度測定。
(2)意義:營養不良時該測定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清蛋白的半壽期較長,轉鐵蛋白及前清蛋白的半壽期均較短,後者常能反映短期內的營養狀態變化。。
6.淋巴細胞計數
(1)方法 外周血淋巴細胞計數。
(2)意義 正常值為(2.5~3.0)×109/L,(1.5~1.8)×109/L為輕度營養不良,(1.5~0.9)×109/L為中度營養不良,<0.9×109/L為重度營養不良。
7.氮平衡測定
(1)計算公式 氮平衡=氮攝入量[靜脈輸入氮量或口服蛋白質(g)/6.25]—氮排出量(尿中尿素氮+4g)。
(2)意義 正、負值分別代表正氮平衡和負氮平衡,可用於指導營養支持治療。氮平衡>0機體處於合成代謝狀態,氮平衡<0機體處於分解代謝狀態。
8.肌酐/身高指數
(1)計算方法 肌酐/身高指數=24h實際排出的尿肌酐量(mmol)/標準的24h尿肌酐排出量
(mmol)×100
(2)意義 可判定體內肌肉量。

如何評估營養狀況

臨床上評價營養狀態包括靜態營養評定與動態營養評定二類。

前者包含:人體測量(體重、脂肪儲存測定與骨骼肌量測定);內臟蛋白質含量測定(白蛋白、轉鐵蛋白Trf,視黃醇結合蛋白RBP,前白蛋白BPA,纖維連接蛋白FN);免疫功能測定(淋巴細胞計數,皮膚遲發反應,抗體、補體與免疫球蛋白水平,T細胞亞群等)。

對於嚴重創傷、感染及MoDS的危重病人,因為應激狀態下代謝的明顯改變導致低蛋白血症,體內水鈉瀦留與組織水腫明顯,以及免疫功能受損,從而使靜態營養評定指標不能很好的反映應激狀態下病人的營養狀況,所以不能再作為可靠的營養評定標准。此時只能依靠動態營養評定指標來反映機體的代謝狀態並指導臨床營養支持的實施動態營養評定指標包括:(1)氮(N)平衡與凈氮利用:氮平衡可動態的反映蛋白質與能量平衡。機體在創傷後及感染時,體內蛋白質大量分解,糖異生增強,尿素氮的排泄量明顯升高,可達10~30g/d,尿3甲基組氨酸排出增加。測定尿中3-甲基組氨酸及24小時尿素氮的排泄量,有助於定量分析蛋白質分解的程度。氮的排泄量與機體代謝率大體平衡,臨床上計算氮平衡的簡便方法為N平衡(g/d)=N攝入量(g/d)-[尿尿素N(UUN/d)+3]註:氨等尿中未測定的蛋白質分解產物2g,糞含中N量0.5,皮膚丟失N量0.5TPN治療時,N的攝入量為每日輸入的氨基酸液所含的N量,—一般氨基酸制劑均標明其含N量,如7%復方氨基酸液( vain)含N量為9.4g/L,9.12%復方氨基酸液(天津氨基酸公司)含N量為13.13g/L,等等。應用定氮儀可准確測定每日出人N量,如凱氏定N的方法以及應用自動定氮分析儀測定,但因操作復雜或費用較高影響臨床推廣使用,故目前臨床多通過氨基酸液中含氮量與24小時尿排氮量來估計每日氮平衡情況,並對營養治療方案進行調整。

③ 營養素的常見評價方法有哪些

1.蛋白質.是7大營養的基礎。人體所以結構的修復組建都需要蛋白質的參與,皮膚、指甲、牙齒、肌肉...都需要,並且蛋白質是唯一可以修復受損細胞的唯一營養素。故而有生命之源的稱呼。蛋白質不僅僅至少肉類蛋白,在當今的生活狀態下我們更需要乳清蛋白和大豆蛋白。只有完全蛋白(優質蛋白)才能夠更好的參與人體修復和供給日常能量需要。如果攝取過多的肉類蛋白無法大部分燃燒只會給身體增加負擔。2.「民以食為天」,膳食是人體健康的基礎。隨著科學的進步,人們更逐步明確,膳食構成和一些疾病的發生存在相關性,膳食指南由此應運而生。膳食指南(dietary guideline,DC)根據營養學原則,針對各國各地存在的問題而提出的合理膳食基本要求。它引導民眾合理選擇並搭配食物,達到平衡、合理膳食,減少疾病,促進全民健康。保持健康體重;每日有體力活動;按「金字塔」指南選擇食物;每日選擇多種谷類,尤其是全谷;每日選擇多種水果與蔬菜;保證食物安全;選擇低飽和脂肪、低膽固醇而總脂肪適度的膳食;選擇飲料與食物使糖攝入量適度;選擇制備少鹽食物;如飲酒精飲料,宜適量。3.膳食調查方法的比較與評價周俊梅膳食調查是研究營養與健康關系的基礎。近些年,膳食調查方法本身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世界各地的營養學家都在積極探索如何通過一種切實可行的方法取得較准確的營養素攝入量,這已成為膳食分析與營養評價方法學這一領域主要的發展動向。全面、更實用的食物成分表,以便能夠容易地將食物重量轉換成能量和各種營養素的量。不會有一種適用於所有研究的膳食調查方法,在使用某種膳食調查方法時,要權衡它的利弊,可以將它加以改良應用,也可將幾種方法加以組合以適應研究中的一些特殊要求,但要注意任何改變都可能對膳食調查方法的正確性和可靠性產生影響,應盡量避免偏倚。4.本問題,在營養學上有句話「對人不對病」所以不做回答。5.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治療要從整體出發,在使用抗結核葯物的同時,必須增加營養提高機體抵抗力。結核病人的膳食是一種高營養的平衡膳食,在飲食中多選用肉、禽、水產品、乳類、蛋及豆類製品。高熱能:結核病是慢性消耗性疾病,熱能需要超過了正常人,熱量供給充足,不僅補充消耗,又可節約蛋白質
;一般要求卧床病人達到每公斤體重供給30千卡,全日總攝入量2000千卡左右,輕體力勞動者每公斤體重每日40千卡,全日達2400千卡左右。高蛋白質:因病人蛋白質消耗多,且蛋白質是修補組織的重要營養素,有益病灶癒合,病體康復。所以結核病人每日蛋白質攝入量應為每公斤體重1。2~1。5克,每天總進量為80~100克,其中優質蛋白質如肉、禽、水產品、蛋、乳及大豆製品應占總蛋白質攝入量的50%以上。高維生素:應重點補充維生素A、B、C、D。維生素A能增加機體免疫力,維生素D能促進鈣的吸收,維生素C有利於病灶癒合和血紅蛋白合成,B族維生素有改善食慾的作用,其中維生素B6可對抗由於使用異煙肼治療而引起的副作用。新鮮蔬菜水果是維生素的主要來源。此外乳、蛋、內臟等食品含維生素A豐富;酵母、花生、豆類、瘦肉等富含維生素B6。禁止吸煙和飲酒:吸煙會增加對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刺激;飲酒能使血管擴張,加重患者咳嗽,咳血等症狀。此外,結核病人膳食中還應特別注意鈣和鐵的補充。鈣是結核病灶鈣化的原料,乳製品中鈣含量及吸收率均高,患者每日應飲奶250~500克。鐵是製造血紅蛋白的必備原料,咯血便血者更要注意補充含鐵豐富的動物內臟。膳食纖維和水很重要,足夠膳食纖維和水能保持大便通暢,防止消化不良,同時應多吃水果和粗糧。

④ 試述營養評價的主要方法及特點

主要有SGA法和NRS2002
病人提供的主觀整體營養狀況評量表;ScoredPatient-GeneratedS;PG-SGA評分工作表;工作表-1體重丟失的評分;評分使用1個月體重數據,若無此數據則使用6個月體;工作表-2疾病和年齡的評分標准;工作表-3代謝應激狀態的評分;工作表-4體格檢查;工作表-5PG-SGA整體評估分級;病人提供的主觀整體營養狀況評量表;特點是 以詳細的病史與臨床檢查為基礎,省略人體測量和生化檢查。
NRS2002是歐洲腸外腸內營養學會(ESPEN)在2002年推薦的適用於成年住院患者營養風險的篩查工具,是較為先進的評價方法。特點是客觀性較強,有大量的數據計算。大於等於3分,即可評定為存在營養風險。

⑤ 營養評估應從哪幾方面入手

1、體重:體重變化可直接反映營養狀態,但應排除脫水或水腫等影響因素。標准體重與性別、身高及體型有關。

2、肱三頭肌皮膚褶皺厚度。

3、上臂肌圍(AMC)。

4、握力。

5、內臟白蛋白測定。

6、淋巴細胞計數。

7、氮平衡測定。

8、肌酐/身高指數。

所謂營養評定就是對患者營養狀態進行全面的評估。通過營養評定,可以判定機體的營養狀況,確定營養不良的類型和程度,評估營養不良所致的危險性,並監測營養支持的療效。評定病人的營養狀態是營養治療的第一步,是考察營養治療效果的方法。

營養不足分類:

營養不足,又稱為蛋白質-熱能營養不良症,是一種以機體組織消耗、生長發育停滯、免疫功能低下、器官萎縮為特徵的營養缺乏症。

1、能量缺乏型以能量不足為主,表現為皮下脂肪和骨骼肌顯著消耗和內臟器官萎縮,稱為消瘦型營養不足,又稱marasmus綜合征。

2、低蛋白質營養不良蛋白質缺乏而能量尚屬正常稱為水腫型營養不足,又稱Kwashiorkor綜合征,惡性(蛋白質)營養不良。表現為血漿蛋白質水平下降、水腫、皮膚病、免疫功能受損等。後期可發生心、肝、腎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可合並神經系統症狀。

3、混合型營養不良能量與蛋白質均缺乏者稱為混合型營養不良,這是最常見的營養不良。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營養狀態評定

閱讀全文

與病人的營養評價常用方法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魅族魅藍5返回鍵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270
感應電筆使用方法 瀏覽:665
說明方法的准確性是什麼 瀏覽:974
常用寶石鑲嵌方法 瀏覽:564
數據連接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263
研究理性的歷史和現狀的方法 瀏覽:469
難度鳳凰的折紙方法視頻 瀏覽:294
腰間盤突出術後腰部屈曲鍛煉方法 瀏覽:133
改善痘印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303
安聯電線安裝方法 瀏覽:292
兩個數據差異計算方法 瀏覽:700
皮蛋簡單減肥方法 瀏覽:991
無痘痘美肌訓練方法 瀏覽:422
頭發少扎頭發的簡單方法視頻 瀏覽:142
三頭肌的訓練方法 瀏覽:759
快速學拼音的方法視頻 瀏覽:562
大戰僵屍貝塔版手機下載方法 瀏覽:669
三星手寫輸入法數字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610
治療癲癇較好的方法 瀏覽:854
彩色水餃皮簡單製作方法 瀏覽: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