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中國傳統繪畫的常用方法

中國傳統繪畫的常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3-06-10 14:23:03

㈠ 中國畫有哪五種技法

1、勾,即先用非常乾的濃墨勾出山水的外形輪闊;

2、皴,在勾出山水的外形輪闊上,再用略乾的稍淡的墨側鋒進行皴;

3、擦,用墨比皴淡,比皴濕一點,側鋒進行擦;

4、染,用墨非常淡,比擦還要濕,大面積染,一般用來畫遠山,表現山霧迷濛的感覺;

5、點,在勾出的山上,點上象徵的各種樹形。

點之後,再略加修飾,一般一幅山水畫就可以完工了。在畫山石和樹干時,勾完輪廓,用沾了淡墨的干毛筆的側峰,在輪廓邊內「摩擦」,製造出紋理,凹凸,折皺的效果。

(1)中國傳統繪畫的常用方法擴展閱讀:

國畫的臨摹方法:

首先是選好臨本。一種是就自己喜愛的畫風,選自己仰慕的畫家,特別喜愛的作品有利於自己畫風的發展。一種是根據自己創作需要、豐富表現技法選擇臨本的。一種是為糾正自己的用筆習氣選擇臨本的。不管是從哪個目標出發選擇臨本,都以筆跡清晰的原作為好,至少是質量較好的印本。

其次是讀畫。仔細觀賞臨本,領略畫意。為此,也要閱讀有關作者生平的材料,特別是與此畫有關的評論。注意畫面的題跋、款識、印章都有助於畫意的理解。

㈡ 中國畫的傳統表現技法

中國畫的傳統表現技法有很多,包括山水、人物、花鳥畫的基本繪畫技法。
中國畫技法最顯著的特點就是以墨線為基礎,用以表現物象的輪廓、明暗、質感,同時通過墨線還可表達作畫者的思想和精神。中國畫的墨線本身就具有一種獨立的美學價值。
筆墨
筆墨是中國畫的特色,精華所在,沒有筆墨不能稱其為中國畫,筆墨從廣義上講,指利用筆墨達到的畫面氣象,色彩,章法,意境,品味等諸方面的繪畫語言。狹義的筆墨專指用筆用墨的技巧。

1、用筆 《古畫品錄》中六法:骨法用筆。是指用筆要有力度,有骨氣,心隨筆轉,意在筆先。具體說來即提,按,順,逆正,側,藏露,快,慢等。用筆要覺著、痛快,講究提按、順逆、快慢、轉折、正側、藏露等變化。 山水畫運筆有中鋒、側鋒、藏鋒、露鋒、逆鋒、順鋒等方式。
2、中鋒運筆,垂直,行筆時鋒尖處於墨線中心,用中鋒畫出的線條挺勁爽利,多用於勾勒物體的輪廓。側鋒運筆,手掌向左偏倒,鋒尖側向左邊,由於是使用筆毫的側部,故筆線粗壯而毛辣,多用於山石的皴擦。
3、藏鋒運筆,筆鋒要藏而不露,橫行「無往不復」,豎行「無垂不縮」,古人稱之為「一波三折」,畫出的線條沉著含蓄,力透紙背,常用以畫屋宇、舟、橋的輪廓,也用於山石的勾勒,樹乾的雙勾。露鋒則使點畫的鋒芒外露,顯得挺秀勁健,畫竹葉、柳條便是露鋒運筆。
4、逆鋒運筆,筆管向前右傾倒,行筆時鋒尖逆勢推進,使筆鋒散開,筆觸中產生飛白,這種點、線具有蒼勁生辣的筆趣,樹干、山水的勾勒、皴擦都可運用。
5.、順鋒運筆與逆鋒相反,採用拖筆運行,故畫出拇條輕快流暢,靈秀活潑,勾雲、畫水常用此法。
中國畫運筆方法十講究,從古至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如黃賓虹先生提出的「五筆」之說,「五筆」即「平、圓、留、重、變。
1、」所謂「平」,是指運筆時用力平均,起訖分明,筆筆送到,既不柔弱,也不挑剔輕浮,要「如錐畫沙」。
2、所謂「圓」,是指行筆轉折處要圓而有力,不妄生圭角,要「如折釵股」。
3、所謂「留」,是指運筆要含蓄,要有回顧,不急不徐,不浮不滑,不放誕獷野,要「如屋漏痕」。所謂「重」即沉著而有重量,要如「高山墜石」,不能象「風吹落葉」,即古人說的「筆力能扛鼎」的意思。
4、所謂「變」,是指用筆有變化,或用中鋒或用側鋒,要根據表現對象的不同而變化,不能執一。二是指運筆要互相呼應,「意到筆不到,筆斷意不斷。
」筆線的形式概括起來無非是畫線時求得粗、細、曲、直、剛、柔、輕、重的變化和對比,使之為所描繪的對象「傳神寫照」。山水畫的線條的提倡:枯而能潤,剛柔相濟,有質有韻。枯而能潤上乘用筆應有「乾裂秋風,潤含春雨」之妙。「太濕則無筆,太枯則無墨」,所以,必須學會運用枯、潤這一對矛盾,使一對矛盾統一起來。哪么這種筆線是怎樣畫出來的呢?李可染先生說得非常清楚:「筆內含水不要太多,這樣運筆則蒼;行筆澀重有力,就能把水份擠出來,這樣運筆鍘潤。」 剛柔相濟是指筆線形式要達到既不柔弱又不剛直的完美境界。剛和柔,又是用筆上的一對矛盾。不會運用這對矛盾,往往不是失之「剛」,就是失之「柔」。

執筆
中國畫的墨線本身就具有一種獨立的美學價值。所以,中國畫中怎樣用筆是畫好中國畫必須首先解決的問題。中國繪畫執筆同於書法,雖然各人喜好不同,執法也無定式,但初學必須要掌握基本要領。拿毛筆時用大指、食指把住筆桿,呈「龍眼」或「鳳眼」狀,中指緊隨食指把住筆桿。執住筆後,一般筆桿不超過食指的第一指節。指實、掌虛、腕平、五指齊力,運轉收放要自然。書法執筆較嚴謹,繪畫執筆較靈活,可直掌可橫卧,執筆可略高一些,筆鋒轉動才能靈活,腕、肘、肩、身互相配合,動轉方能得力。
用筆「三忌」宋代韓純全《山水純全集》中提出:「用筆有三病:一曰板;二曰刻;三曰結。」所謂「板」,是指沒有腕力,用筆不靈活,畫出來的筆線平扁,沒有圓渾的立體感;所謂「刻」,是說筆劃過於顯露,甚至妄生圭角,不自然,沒有生氣;所謂「結」,是指落筆僵滯,欲行不行,當散不散,筆線不流暢。用筆犯了這三個毛病,就談不上線條的美感。另外,還其禁忌如枯、弱、光滑、草率等等是也。中畫畫家歷來就有「書畫同源」、「書法通於畫法」的理論。要避免上述的三忌,最好的辦法就是練習書法,真、篆行、草都練一點,才能掌據各種用筆的技巧。要克服筆病,一要增強腕力,做到「筆為我使」。二要順應自然,不矯揉造作。三要在行筆這前做到「胸有成竹」。 用墨有光彩、講層次,求變化。對墨的要求,清、潤、沉、和。清,層次分明。潤,墨色滋潤。沉,不浮躁。和,相互融和。潑墨法:用筆毛飽蘸濃淡相宜的水和墨,大膽落於紙上。積墨法:由淡和深(待墨干後)層層添加。 破墨法:先畫一種墨,未乾時再破以不同的墨,可以濃破淡、淡破濃、水破墨、墨破水、色破墨、墨破色。

㈢ 中國畫的繪畫方法有

中國畫的繪畫方法有主要白描畫法,工筆畫法,寫意畫法,兼工帶寫;沒骨法的畫法。白描畫法主要用線條來表現物象的。有單勾和復勾兩種,有時略敷淡墨作為渲染。以線一次勾成為單勾,有用一色墨,亦有根據不同對象用濃淡兩種墨勾成。復勾則光以淡墨勾成,再根據情況復勾部分或全部,其線並非依原路刻板復迭一次,其目的是為加重質感和濃淡變化,使物像更具神采。復勾線必須流暢自然,否則易呆板。物象之形、神、光、色、體積、質感等均以線條表現,難度很大。因取捨力求單純,對虛實、疏密關系刻意對比,故而白描有樸素簡潔、概括明確的特點。工筆畫按照創作順序主要有描,分,染,罩。所謂描指的是白描勾線,分別用濃磨,淡磨描出底稿。分是指用墨色上色,用清水分勻開來,表現出畫面的層次。染和分意思相同,只不過用的不再是墨色,而用彩色來分蘊畫面,罩色指的是整體上色,根據想要表現的對象不同,一層一層用較薄的顏色反復上色。寫意畫法是用簡練的筆法描繪景物。多畫在生宣上,縱筆揮灑,墨彩飛揚,較工筆畫更能體現所描繪景物的神韻,也更能直接地抒發作者的感情。有其多以濃墨破淡墨,少見以淡墨破濃墨的破墨法。有先用墨色寫花的枝葉蕊萼,然後略施淡彩的落墨法。有隨筆將多量的不勻之墨水揮潑於宣紙上的潑墨法。有以手指為筆作畫的指畫法。有以參膠之墨作畫的膠墨法。兼工帶寫主要是一幅作品有筆法工整細致的部分,亦有較放縱寫意的部份,用工、寫二種筆法,表觀出物象的形神。沒骨畫不同於工筆和寫意,沒骨的「沒」字,即淹沒而含蓄之意,其精要在於將運筆和設色有機的融合在一起,不用勾輪廓,不要打底稿,更不能放底樣拓描。作畫時,要求畫者胸有成竹,一氣呵成。在書法里把筆鋒所過之處稱為「骨」,其餘部分稱為「肉」。直接用顏色或墨色繪成,而沒有「筆骨」--即用墨線勾勒的輪廓。沒骨畫將墨,色,水,筆融於一體,在紙上予以巧妙結合,重在蘊意,依勢行筆。

㈣ 傳統中國畫的基本技法是什麼

一.定義
國畫創作中運用的某種技法
二.分類
一為按運用技法上分工筆,和寫意,兼工帶寫,主要有構思、構圖、用筆、用墨
二為運筆,用墨,設色。三為蹭,擦,點,染
三.具體分類:
1、分染:工筆畫繪制中最重要的染色技巧。一支筆蘸色,另一支筆蘸水,將色彩拖染開去,形成色彩由濃到淡的漸變效果。
2、統染:在繪制工筆的過程中,根據畫面明暗處理的需要,往往需要幾片葉子、幾片花瓣統一渲染,強調整體的明暗與色彩體系,稱為統染。
3、罩染:在已經著色的畫面上重新罩上一層色彩並局部渲染。
4、提染:染色接近完工時用某種色小面積、局部提亮或者加深畫面稱為提染。
5、烘染:在所描繪的物體周圍淡淡的渲染底色用來襯托或掩映物體。
6、點染:用接近寫意的筆法,一筆蘸上深淺不同的色彩在畫面上連點帶染,取靈動之意。處理背景或小型花卉的時候時常用到方法。
7、斡染:將一塊色彩向四周染開。畫仕女臉頰的紅暈時即是採用此法,工筆牡丹的繪制中也會用到。
8、醒染:在罩色過後色彩略顯發悶的畫面上用淡淡的深色重新分染,以引出底色部分,重新使畫面醒目。
9、復勒:設色完成以後,用墨線或色線順著物體的邊緣重新勾勒一次。
10、水線:工筆畫常用手法之一。工筆設色中遇到物體的邊緣或者線條的時候,經常會採用留一道亮邊的手法來區分局部色彩或用來保留線條或用來體現物體的厚薄程度,這條亮邊就稱之為水線。同時,保留水線也能較好的體現出工筆國畫所獨有的裝飾趣味。
11、立粉法:點花蕊的重要手法之一。長鋒筆飽蘸粉黃(藤黃+白色),也可略調一點膠進去,色彩的濃度要非常大,同時豎立筆中鋒,緩慢點出蕊的形狀,濕潤時色彩會高出紙面1毫米左右,等待幹了就會形成兩邊高中間凹的視覺效果,很有立體感。

參考資料:http://www.ke.com/wiki/%E4%B8%AD%E5%9B%BD%E7%94%BB%E6%8A%80%E6%B3%95

㈤ 中國畫的技法有哪些

希望能夠幫得到你,中國畫的常用技法:墨分五色 中國畫技法名。指以水調節墨色多層次的濃淡干濕。語出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運墨而五色具。」「五色」說法不一,或指焦、濃、重、淡、清;或指濃、淡、干、濕、黑;也有加「白」,合稱「六彩」的。實際乃指墨色運用上的豐富變化。清代林紓用等量的墨汁,放置在五個碗內分別加以不等量的清水,用以作畫來區分濃淡,理解不免機械。 ◇十八描中國畫技法名。古代人物衣服褶紋的各種描法。明代鄒德中《繪事指蒙》載有「描法古今一十八等」。分為:一、高古游絲描(極細的尖筆線條,顧愷之用之);二、琴弦描(略粗些);三、鐵線描(又粗些);四、行雲流水描;五、馬蝗描(馬和之用之,近似蘭葉描);六、釘頭鼠尾;七、混描;八、撅頭丁(撅,一作橛,禿筆線描,馬遠、夏圭用之);九、曹衣描(有兩說,一指曹仲達用之,一指曹不興用之);十、折蘆描(尖筆細長,梁楷用之);十一、橄欖描(顏輝用之);十二、棗核描(尖的大筆);十三、柳葉描(吳道子用之);十四、竹葉描;十五、戰筆水紋描(粗大減筆);十六、減筆(馬遠、梁楷用之);十七、柴筆描(另一種粗大減筆);十八、蚯蚓描。亦見於明代汪砢玉《珊瑚網》,其中釘頭鼠尾作釘頭鼠尾描,撅頭丁作撅頭描,其餘同。上述各種描法,都是根據歷代各派人物畫的衣褶表現程式,按其筆跡形狀而起的名稱。《芥子園畫譜》有示範稿本。古今服飾不同,現代衣褶描法已有所發展,加各種化學纖維衣料的衣褶,為古代所無。 ◇白描中國畫技法名。源於古代的「白畫」。用墨線鉤描物象,不施色彩者,謂之白描,如唐代吳道子、北宋李公麟,元代趙孟頫,所作人物,掃卻粉黛,淡毫輕墨,遒勁圓轉,超然絕俗,推為白描高手。也有略施淡墨渲染的。宋元間畫家並有採用白描手法來描繪花鳥,如北宋仲仁,南宋揚無咎、元代趙孟堅、張守正等。 ◇線畫法簡稱「線法」,亦稱「勾股法」。中國畫技法名。清康熙、雍正、乾隆間供奉內廷的外國傳教士郎世寧、王致誠、艾啟蒙、安德義等以西法中用,採取焦點透視描繪建築物,運用透視法強化建築物的空間感和深遠感。與中國傳統的「界畫」不同。當時受其影響而學之者有王幼學、冷枚等。鄒一桂說:「西洋人善勾股法,故其繪畫於陰陽遠近,不差錙黍,布影由闊而狹,以三角量之,畫宮屋於牆壁,令人幾欲走進。」線法所畫的作品多作裝飾宮殿及迴廊之用。因直接畫於壁上,或畫於紙絹再張貼牆上,日久風化,留存甚少。 ◇濕筆與「干筆』對稱。中國畫技法名。指筆含較多水份。濕筆作畫,興於唐代張璪。古詩雲:「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杜甫亦有「元氣淋漓章猶濕」之句。言水墨山水進入「水暈墨章」之妙境。項容筆法枯硬而少溫潤,被譏為「頑澀」。五代荊浩自稱:「筆尖寒樹瘦,墨淡野雲輕」。所謂「輕」,就是用水份充沛的濕筆。北宋郭熙說:「墨色不滋潤,謂之枯,枯則無生意。」也主張畫中須有濕筆。明代王行題畫詩雲:「北苑貌山水,見墨不見筆;繼者唯巨然,筆從墨間出。」清代張庚晚年始悟其意。他說:「濕筆難工,干筆易好。」論及董源藏骨於肉,巨然肉透於骨。後者以「骨易見筆,肉難征墨」。一時爭趨干筆,反以濕筆為俗工而棄之。秦祖永所論最為突出:「作畫最忌濕筆,鋒芒全為墨華淹漬,便不能著力矣!去濕之法,莫如用干。」但現代黃賓虹說:「有幹才有濕,有濕才知有干。」干濕互用,方能謂之「水暈墨章」。 ◇干筆亦稱「渴筆」。與「濕筆」對稱,中國畫技法名。指筆含較少水份。干筆作畫,興於元代,行於明清,迄今不衰。清代秦祖永說:「作畫最忌濕筆,鋒芒全為墨華淹漬,便不能著力矣!去濕之法,莫如用干,取其易於著力,可以運用從心。大痴老人(黃公望)松字訣,惟能用干筆。」又雲:「沈(周)、唐《寅)干筆皴擦,鉤勒松秀。」亦可稱「干皴」、「枯筆」、「焦筆」、「渴筆」,《談藝錄》指出:「李營丘(成)惜墨如金,董宗伯(其昌)常有言,作畫不惟惜墨,亦當惜水,古人皆以渴筆取妍,今人乃以為雲林(倪瓚)一家法,不然也。」◇渴筆「干筆」的另一稱謂,中國畫技法名。作畫時用「筆枯墨少」之法。明代李日華《渴筆頌》:「書中渴筆如渴駟,奮迅賓士獷難制。」孔衍栻《石村畫訣》:「凡點葉樹俱用渴筆實染。」元人山水多用渴筆法,如黃公望、倪瓚、清人髡殘、程邃,現代黃賓虹等,均擅干筆皴擦,長於使用渴筆。叄見「干筆」。 ◇枯筆中國畫技法名,見「干筆」。 ◇焦筆中國畫技法名。見「干筆」。 ◇顫筆中國畫技法名。作畫時畫出一種抖曲顫動的墨線。元代夏文彥《圖繪寶鑒》謂:「孫尚子善為顫筆,見於衣服、手足、木葉、川流諸處,皆若顫動。」畫水流、木葉、衣服用顫筆,線條須力求流暢自然、曲折有致,不可流於折若鋸齒、曲如蚯蚓。顫筆出自*金錯刀法,北宋《宣和畫譜》謂:「後主(南唐李煜)金錯書用一筆三過之法,晚年變而為畫,故顫掣乃如書法。」◇皴法中國畫技法名。用以表現山石和樹皮的紋理。山石的皴法主要有披麻皴(亦稱「麻皮皴」,董源、巨然用之,有長短之分)、直擦皴(關仝、李成用之)、雨點皴(亦稱「芝麻皴」,形大的稱「豆瓣皴」,范寬用之)、卷雲皴(李成、郭熙用之)、解索皴(有直解索、橫解索,諸家用之者多,王蒙一變為細長飄曲之狀,稱「游絲裊空法」)、牛毛皴、荷葉皴(趙孟頫用之)、鐵線皴(唐人用之)、長斧劈皴(許道寧用之,亦名「雨淋牆頭皴」)、小斧劈皴(從李思訓小鉤筆發展而來、李唐、劉松年用之)、大斧劈皴(李唐、馬遠用之)、帶水斧劈皴(夏圭用之)、鬼臉皴《荊浩用之)、米芾拖泥帶水皴(先以水褊抹山形坡面大小之處,用蘸墨橫筆點出,亦稱「落茄法」)、彈渦皴(閻次平用之)、括鐵皴(吳鎮用之)、折帶皴(倪瓚用之)、泥里拔釘皴(夏圭師李唐之法,江參喜用之)、骷髏皴、破網皴(吳偉用之)、刺梨皴(由豆瓣皴出,巨然用之)、馬牙皴(李唐用之)、馬牙鉤(李思訓、趙千里等,用於青綠山水)。表現樹身表皮的皴法,有鱗皴(松樹皮)、繩皴(柏樹皮)、交叉麻皮皴(柳樹皮)。點擦橫皴(梅樹皮)、橫皴(梧桐樹皮)。上述皴法,乃歷代畫家根據山石的地質結構外形,樹木的表皮狀態,而創造的表現形式。後人列著自然界的變遷改造和繪畫技法的演進,各種皴法將不斷發展。 ◇鉤斫山水畫技法名。畫山石先鉤出輪廓外形,謂之「鉤」,又用頭重尾輕、形如斧斫的皴筆(如斧劈皴、釘頭皴等),畫出山石的紋路以表現明暗凹凸,謂之「斫」。具體作畫未必先鉤後斫,也有鉤斫摻雜而用,根據各人作畫習慣和風格而定。 ◇礬頭山水畫技法名。指山頂上的石塊,因形如礬石頂部的結晶,故名。北宋米芾《畫史)謂:「巨然少年時多作礬(礬)頭。」郭若虛《圖畫見聞志》也說:「畫山石者,多作礬頭,眾為凌面,落筆便見堅重之性」。元代黃公望(寫山水訣,則謂:「董源小山石,謂之礬頭。」◇三遠山水畫技法名。北宋郭思纂集的《林泉高致》載其父郭熙之說:「山有三遠:自山下而仰山顛,謂之。『高遠』;自山前而窺山後,謂之『深遠』;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韓拙《山水純全集》又增一說:「郭氏謂山有三遠,愚又論三遠者:有近岸廣水,曠闊遙山者,謂之『闊遠』;有煙霧溟漠,野水隔而彷彿不見者,謂之『迷遠』;景物至絕,而微茫縹緲者,謂之『幽遠』。」後人合稱為「六遠」。元代黃公望《山水訣》參合兩家之說,謂「山論三遠,從下相連不斷,謂之『平遠』;從近隔間相對,謂之『闊遠』;從山外遠景,謂之『高遠』。」◇六遠山水畫技法名。見「三遠」。 ◇七觀法山水畫技法名。分為:步步看;面面觀;以大觀小(推遠看);以小觀大(拉近看);專一看;取移視;合「六遠」。「七觀」之法相互聯系,在表現時,可有所側重。古代名畫如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圖》、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元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王蒙《青卞隱居圖》等,均可運用此法分析之。參見「三遠」。 ◇攢聚中國畫技法名。專指山水畫構圖中,石塊安置的大小、聚散、多寡、疏密,須精心斟酌,得當相宜。清代龔賢說:石必一叢數塊,大石間小石,然須聯絡,面宜一向;即不一向,亦宜大小顧盼。」唐岱說:「石須大小攢聚。有平大者、有尖峭者、橫卧者、直豎者,體式不可雷同,或嵯峨而楞層,或朴實而蒼潤,或臨岸而探水,或浸水而半露。沙中碎石,俱有滾滾流動之意。」◇小景中國畫術語。與小品不同,是山水畫流派之一。始於北宋初惠崇,有所謂「惠崇小景」之稱。沈括《圖畫歌》亦有「小景惠崇煙漠漠」之句,郭若虛解說:「寒汀遠渚,慌灑虛曠之象」。黃庭堅亦說:「得意於荒率平遠」。此即小景風格。惠崇生前詩名大於畫名,死後半世紀,其「小景」方得王安石重視,謂為:「畫史紛紛何足數,惠崇晚出吾最許。」熙寧、元祐(1068一1093)間以小景見勝者,如趙令穰、晁說之、馬賁、周曾等,可說是惠崇的後繼者。但不久為宋徽宗趙佶的御用畫院所排斥,置小景於墨竹類下,貶趙令穰為「京城外坡坂汀渚之景,不足與重山峻嶺可比」。然小景自有其獨特之意趣。 ◇山水林石山水畫術語。古人謂千岩萬壑,片石疏林,皆山水也。傳統習慣,前者指為「山水」;後者稱作「林石」。明代李日華說:「古人林木窠石,本與山水別行,大抵山水意境高深回環,備有一時氣象,而林石則草草逸筆中,見偃仰虧蔽與聚散歷落之致而已。李營丘(成)特妙山水,而林石更造精微,倪迂(瓚)源本營丘,故所作蕭散閑逸,蓋林木窠石之派也。」◇沒骨中國畫技法名。不用墨筆為骨,直接用彩色描繪物象。相傳為南朝梁張僧繇所創,唐代楊升擅此畫法,用青、綠、朱、赭、白粉等色,堆染出丘壑樹石的山水畫,稱「沒骨山水」。明代董其昌、藍瑛等仿之。五代黃荃畫花鉤勒較細,著色後幾乎隱去筆跡,遂有「 沒骨花枝」之稱。北宋徐崇嗣效學黃荃,所繪花卉,摒去墨線鉤勒,只用彩色畫成、名「沒骨圖」;後人稱這種畫法為「沒骨法。」清代唐於光、惲壽平等仿之。

㈥ 傳統中國畫的基本技法是

1、「s」線構圖法

此種構圖屬傳統構圖。它與中國古代美術構圖學中的「之」這構圖法方向正好相反,具有強烈的動感特徵,能創造成出優美而又富於變化的藝術效果。構圖時,形象要大小穿插、前後摭擋、相互響應、協調統一。

2、自由式構圖法

自由式構圖法如同中國畫里運用的散點透視構圖法,自由而靈活,豐富且有變化。構圖時,要體現疏密有致,大小錯落和整體協調。要避免形象之間的距離相等。

3、疊層式構圖法

形象層層相疊而成,沒有遠近之分,大小之別。在視野上無限展開,前景不擋後景,相互連接,互有穿插和對比。

(6)中國傳統繪畫的常用方法擴展閱讀:

水墨畫:由水和墨經過調配水和墨的濃度所畫出的畫,是繪畫的一種形式,更多時候,水墨畫被視為中國傳統繪畫,也就是國畫的代表。也稱國畫,中國畫。墨水畫是中國傳統畫之一。

墨水是國畫的起源,以筆墨運用的技法基礎畫成墨水畫。線條中鋒筆,側鋒筆,順鋒和逆鋒,點染,擦,破墨,撥墨的枝法。墨於水的變化分為五色。畫成作品,題款,蓋章。就是完整的墨水畫作品。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國畫

閱讀全文

與中國傳統繪畫的常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36除以101簡便方法 瀏覽:883
氧氣焊使用方法 瀏覽:406
特殊規定的問題和解決方法 瀏覽:980
肌肉腿部訓練方法 瀏覽:207
中國電化研究主要研究方法 瀏覽:510
電力管枕圖片施工方法 瀏覽:974
最簡單的眉毛分解方法 瀏覽:940
做葡萄酒的方法視頻 瀏覽:899
學校武當武術教學方法 瀏覽:351
有哪些可以治療囊腫的方法 瀏覽:862
黃梔子鹵肉上色方法視頻 瀏覽:673
三頭龍訓練方法視頻 瀏覽:866
金日飲水機的安裝方法 瀏覽:67
內衣的穿著正確方法 瀏覽:742
mc6航模教練器的連接方法 瀏覽:919
752紫外光度計使用方法 瀏覽:29
如何管理顧客浪費方法 瀏覽:841
消毒傷口正確方法如下 瀏覽:101
丁香理化鑒別方法 瀏覽:927
洋甘菊單方精油的使用方法 瀏覽: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