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內傷辨證常用的方法是

內傷辨證常用的方法是

發布時間:2023-05-31 16:46:04

① 中醫辨證常識

1.中醫辯證治療是怎樣的
1.心氣不足。

主證:面色蒼白、神疲、肢冷、胸悶、動則心悸、血壓低、脈微細或虛數或結代、舌淡、苔薄白。治法:益氣固脫,回陽救逆。

方葯:參附湯。紅參5~10 克,附子5 克。

方解:人參大補元氣,附子溫壯真陽,二葯合用,大溫大補,回陽救月兌。 2.心血不足。

主證:頭暈、目眩、乏力、面色不華、心悸、舌質淡、脈細數而弱或結代。治法:補養心血,安神定志。

方葯:歸脾湯加減。黨參10 克,北芪10 克、當歸5 克、白術10 克、茯神6 克、酸棗仁5克、元肉8 克、遠志3 克、木香5 克(後下)、炙甘草3 克。
2.中醫學的辨證方法有哪些
中醫學有多種辨證方法,如病因辨證,經絡辨證,氣血津液 辨證,八綱辨證,臟腑辨證,六經辨證,三焦辨證等,但無論哪 種辨證方法,都要用陰陽加以概括和分析,臨床最常用的八綱辨 證是各種辨證方法的總綱,而陰陽又是八綱之總綱,以統領表 里、寒熱、虛實,即表、熱、實屬陽,里、寒、虛屬陰。

《素問 •陰陽應象大論》里說:「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意 思是對於一個善於診治疾病的醫生,它的首要任務是運用四診的 方法辨別證候的屬陰、屬陽。對於養生者來說,就是要經常檢査 自己體內有無陰陽偏盛偏衰的表現,一旦發現,就要立即採取措 施,以使陰陽「以平為期」,正如恩格斯所說:「物體相對靜止 的可能性,暫時平衡的可能性,是物質分化的根本條件,因而也 是生命的根本條件」。

為了求得這種「暫時平衡狀態」的生命的 根本條件,保持人體陰陽的協調平衡就成為一個重要的養生法 則,無論精神、飲食、起居、運動的調攝,還是自我保健或葯物 的使用,都離不開陰陽協調平衡、以平為期的宗旨。
3.中醫常識中臨床應怎樣進行辨證
一般來說,中醫學辨證除了經常使用的八種辨證方法外,還有一定的運用程序、規律、步驟。

其中,最主要的規律是先傾聽患者的主訴,或者看最痛苦、最緊急的症狀或體征。然後,再圍繞主症先辨外感或內傷。

如果為外感,就要再分寒熱,外感寒邪則屬傷寒,應按六經程序辨 證;外感熱邪則屬溫病,。 應按衛氣營血或三焦程序辨證。

如果是內傷,一般要先辨虛實,虛證有 氣血陰陽之不同。實證則要看屬何邪氣。

不論虛證、實證,最後都要落實到臟腑經絡。由以上可知,所謂的臨床辨證,事實上就是對病變進行定位和定性。

至於如何進行定位和定性,則有自己的辨證步驟,這些步驟具體如下:表裡、臟腑經絡定位。 這主要從臨床表現的臟器功能特點;臟器體征特點;臟器與季節 氣候的關系和影響;臟器與體型、體質、年齡、性別的關系和影響;發病時間及臨床治療經過特 點等綜合考慮,並且定位。

陰陽、氣血、虛實、風火濕燥寒毒定性。這主要應從臨床證候特點、發病與病程特點,以及發病季節與誘發因素等方面去考慮定性。

比如,陰證的定性,根據證候特點,凡臨床表現為 功能上衰退,不足,呈退行性、抑制性病變,都可定性為陰證。定位與定性合參。

這是把疾病的定位和定性,綜合起來進行考慮,比如,肝病,有肝風,定位在肝,定性為風,可症見卒然眩仆、抽搐驚癰等。必先五臟。

所謂「必先五臟」,是說在分析各種發病機轉時,要在錯綜復雜的臨床表現中,根據其病變發生、發展的變化過程,確定它究竟屬於哪一臟腑,或哪一種病理、生理改變在 其中起主導作用。 這是在病情比較復雜的情況下,所用的一種方法。

比如,肝病風病。先從定位上來分析。

肝病有兩種情況,其一,是肝(膽)本經自病,即病變原發於肝,如郁怒傷肝(膽),因郁怒而出現 脅肋疼痛失眠,驚癇抽搐等。其二,是繼發於其他臟器病變之後,如脾(。

胃)病及於肝,即脾虛肝 木乘脾,患者先因吐瀉病後,繼發拘急痙攣,或飽食後夜寐不安。 之後,再從定性去分析:如風 證,有原發性風證,病始即表現為風證,如大怒後卒然眩仆,半身不遂。

總之,中醫學辨證有自己的規律與步驟,但具體運用時,則應視具體情況而定。
4.中醫常識中什麼是辨證
辨證是中醫學認識疾病的一個重要環節。

其中,證,就是證候的意思,因而,辨證,就是辨 別證候的意思。通常情況下,中醫學認識疾病,首先要通過望聞問切四種診察方法,廣泛收集臨床資料,深入了解病情,在此基礎上,利用臟腑經絡、病因病機理論,進行分析歸納,綜合概括,從而辨別疾 病屬於何種證候。

而這種收集資料,歸納分析,確定疾病的性質,做出正確診斷的過程,就叫做 辨證。而辨證的過程,就是診斷的過程。

中醫學的辨證,是從機體反應性的角度,來認識疾病的本質,並通過分析疾病所表現的症狀和體征,來進一步認識這些臨床表現的內在聯系,從而推導出其內在病理變化的規律性,因 而,它能夠全面准確地反映疾病的本質,為治療疾病提供依據。
5.中醫臨床應怎樣進行辨證
所謂的臨床辨證,事實上就是對病變進行定位和定性。

至於如何進行定位和 定性,則有自己的辨證步驟,這些步驟具體如下:1。 表裡、臟腑經絡定位。

這主要從臨床表現的臟器功能特點;臟器體征特點;臟器與季節 氣候的關系和影響;臟器與體型、體質、年齡、性別的關系和影響;發病時間及臨床治療經過特 點等綜合考慮,並且定位。 2。

陰陽、氣血、虛實、風火濕燥寒毒定性。這主要應從臨床證候特點、發病與病程特點,以及發病季節與誘發因素等方面去考慮定性。

比如,陰證的定性,根據證候特點,凡臨床表現為 功能上衰退,不足,呈退行性、抑制性病變,都可定性為陰證。3。

定位與定性合參。 這是把疾病的定位和定性,綜合起來進行考慮,比如,肝病,有肝風, 定位在肝,定性為風,可症見卒然眩仆、抽搐驚癇等。

4。 必先五臟。

所謂「必先五臟」,是說在分析各種發病機轉時,要在錯綜復雜的臨床表現 中,根據其病變發生、發展的變化過程,確定它究竟屬於哪一臟腑,或哪一種病理、生理改變在 其中起主導作用。 這是在病情比較復雜的情況下,所用的一種方法。

比如,肝病風病,先從定位上來分析。 肝病有兩種情況,其一,是肝(膽)本經自病,即病變原發於肝,如郁怒傷肝(膽),因郁怒而出現 脅肋疼痛失眠,驚癇抽搐等。

其二,是繼發於其他臟器病變之後,如脾(胃)病及於肝,即脾虛肝 木乘脾,患者先因吐瀉病後,繼發拘急痙攣,或飽食後夜寐不安。 之後,再從定性去分析:如風 證,有原發性風證,病始即表現為風證,如大怒後卒然眩仆,半身不遂。

總之,中醫學辨證有自己的規律與步驟,但具體運用時,則應視具體情況而定。
6.中醫如何辯證
肝硬化病人要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要保持樂觀的情緒、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2.所用食物應易消化、富營養.高蛋白、高糖、高維生素、低脂為肝硬化病人選擇飲食的原則.3.有腹水時要卧床休息、增加營養、並限制鹽的攝入、最好採用無鹽或低鹽飲食、每日食鹽量以不超過5克(1錢)為宜.4.腹水明顯時還要限制水的攝入、一般進水量以控制在每日1000毫升(相當於醫院用的鹽水瓶2瓶).嚴重低鈉血症者、應限制在500毫升以內.5.伴有食道靜脈曲張者、應避免 *** 性的及硬的食物、以免損傷曲張的食道靜脈造成大出血.6.有肝昏迷可能時、應限制蛋白質的攝入、三餐應以蔬菜為主.7.禁酒戒煙、不要濫用護肝葯物.8.應定期到醫院作肝功能、甲胎蛋白、超聲波等檢查.。

② 辨證論治的辨證方法

臨床常用的辨證方法大概有以下幾種,八綱辨證、氣血津液辨證、臟腑辨證、六經辨證、衛氣營血辨證、三焦辨證、經絡辨證。 中醫學在歷史上所形成的辨證分類方法有多種,其中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八綱辨證。八綱是辨證的總綱,包括陰、陽、表、里、寒、熱、虛、實。八綱辨證就是運用八綱通過四診所掌握的各種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綜合,以辨別病變的部位、性質、邪正盛衰及病症類別等情況,從而歸納為表證、里證、寒證、熱證、虛證、實證、陰證、陽證。比如一個患者主訴頭痛,那麼首先要分清頭痛的性質,是虛性頭痛還是實性頭痛,是外邪侵犯引起的頭痛還是臟腑本身病變引起的頭痛。
陰和陽是八綱的總綱。當見到屬於抑制、沉靜、衰退、晦暗等表現的里證、寒證、虛證一般歸屬為陰證,比如面色皓白或黯淡,精神萎靡,倦怠乏力,畏寒肢冷,氣短聲低,口淡不渴,小便清長,大便稀溏,舌淡胖嫩,舌苔白,脈象沉遲無力。而當臨床上見到興奮、躁動、亢進明亮等表現時,多為體內熱邪壅盛或臟腑陽氣偏亢,諸如面紅目赤、煩躁不安、發熱、口渴喜冷飲、聲高氣粗、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脈象洪數有力這一組症狀。
表和里用以概括病證表現部位的深淺和病勢的輕重。表證病情較輕,多表現為皮膚等表淺的症狀,比如鼻塞流涕,咳嗽咽癢;里證病情較重,多表現為臟腑等嚴重的症狀,腹脹疼痛,便秘或腹瀉。
寒和熱是指疾病的性質。寒證大多是人體的生理機能衰退或對有害因素的適應性反映能力低下的表現,比如畏寒喜暖,痰涎清稀;熱證大多是對有害動因反應能力旺盛的表現,諸如發熱、煩躁,痰涎黃稠。
虛和實是人體與致病因子相互斗爭狀態的反映。虛證表現為正氣(指一般物理機能和防禦機能)不足,是全身機能或某種重要臟器功能衰弱表現;實證是邪氣有餘(病症多表現急劇,顯著,為機體與有害動因劇烈斗爭的反應)。
八綱辨證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六綱可分屬於陰陽,八綱應以陰陽為總綱。第二,八綱病症可互相兼見,如表寒里熱,表實里虛,正虛邪實等。第三,八綱病證可在一定條件下,向對立面轉化。一般有陰證轉陽(表示病情好轉),陽證轉陰(表示病情惡化),由里出表(表示病勢向愈),由表入里(表示病勢發展),由虛轉實(預後良好),由實轉虛(預後較差),熱證變寒(表示正虛),寒證變熱(多為邪實)。 氣血津液是臟腑正常生理活動的產物,受臟腑支配,同時它們又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一旦氣血津液發生病變,它不僅會影響臟腑的功能,亦會影響人體的生命活動。反之,臟腑發生病變,必然也會影響氣血津液的變化。氣血津液辨證可分為氣病辨證、血病辨證和津液辨證。
氣病辨證一般概括為氣虛、氣陷、氣滯、氣逆四種。氣虛證,是指體內營養物質受損或臟腑功能活動衰退所出現的證候。夏天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自汗、神疲乏力,頭暈目眩,這些症狀在活動後加重,這是典型的氣虛證,這是因為暑濕耗氣,可以適當採取防暑降溫的措施。當然空調並不是唯一的解決辦法,可以用一些中葯代茶飲,如荷葉(鮮品最佳),香薷等清暑、益氣的葯品。
血病的常見證候,可概括為血虛證、血瘀證和血熱證。以血瘀證為例,凡體內血行受阻,血液瘀滯,或血離於經而瘀阻於體內所引起的病變證候,均屬血瘀證。症狀:局部痛如針刺,部位固定,拒按,或有腫塊,或見出血,血色紫暗,有血塊,而色晦暗,口唇及皮膚甲錯,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澀等。這組症狀的出現多見於疾病的後期。
各種原因所致水液代謝障礙,或津液耗損證候,均可稱之為津液病。津液病變,一般可概括為津液不足和水液停聚兩方面。以水液停聚證為例,水液停聚多由肺、脾、腎和三焦等臟腑功能失常,使津液代謝發生障礙,造成水濕瀦留,而形成痰、飲、水腫等病證。「飲」是中醫特有的病名,指積存於體內的津液變化為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停積於不同部位而有不同的證候。以溢飲為例,溢飲是由於陽氣不振,脾肺輸布失職,水濕成飲,流溢於四肢肌肉所造成的一組證候。症見肢體疼痛而沉重,甚則肢體浮腫,小便不利,或見發熱惡寒而無汗,咳喘痰多上逆,胸滿氣促,倚息不得平卧,浮腫多見於面部,痰津多而色白,苔白膩,脈弦緊。 這是臨床最常用的辨證方法,就是結合八綱、氣血津液辨證等其他辨證方法,對疾病的症狀、體征及有關的病情資料進行分析歸納,
從而確定病變的臟腑部位、性質等,並據此做出正確的治療方案。這種方法主要用於內傷雜病,亦為其他各科辨證的基礎。以心為例,當我們見到心慌、胸悶氣短、面色淡白,脈虛或結帶,基本斷定這是心的一組證侯,如果是心氣虛,則還有神疲乏力,活動後症狀加重;如果是心陽虛,還有畏寒肢冷、舌淡胖等症狀;心血虛則加上失眠多夢、頭暈眼花、面色萎黃;但是臟腑辨證不是簡單的疊加,要四診和參,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臟腑辨證大致可以分為單獨臟病,單獨腑病,臟腑兼病。腑病中以胃為例,胃脘灼痛,消谷善飢(有強烈的飢餓感),返酸,口渴喜冷飲,或有口臭,牙齦腫痛出血,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脈象滑數,中醫將這一組症狀稱為胃熱證。臟腑兼病就是同是出現兩個臟腑的不同症狀,心慌,健忘,失眠多夢,頭暈健忘,食慾不振,腹脹,大便稀溏,神疲乏力,面色萎黃,既有心血虛的症狀,又有脾氣虧損的症狀,這樣同時並存的兩臟證候稱為心脾兩虛證。這樣臟腑辨證像一張疏而不漏的大網,將各自獨立的症狀連接起來,利於臨床治療。 六經辨證論治方法,是東漢張仲景在《素問·熱論》所謂「傷寒一日,巨陽受之……;二日陽明受之……;三日少陽受之……;四日太陰受之……;五日少陰受之……;六日厥陰受之……」的認識基礎上,並結合外感病的臨床病變特點而總結出來的,為中醫臨床辨證之首創,為後世種種辨證方法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六經辨證,將外感病發生、發展過程中所表現的各種不同證候,按疾病的不同性質分為三陽病證和三陰病證六個證型,實際上是以陰陽為綱,三陽指太陽病證、陽明病證、少陽病證,三陰指太陰病證、厥陰病證、少陰病證。通俗來講,凡是抗病力強、病勢亢盛的是三陽病證,反之,抗病力衰減、病勢虛弱的為三陰病證。
外感風寒邪氣,首先從皮毛和肌膚侵犯人體,沿著經絡由表及裡地傳達至臟腑。發熱、頭痛、出汗、怕風、脈象浮緩,這就是太陽病證,《傷寒論》中最經典的方劑「桂枝湯」,也是初學者必備的方劑之一,是治療太陽病證的有效辦法。
以「太陽經病」為例,太陽主表,為諸經脈的藩籬。太陽經脈循行於項背,統攝營衛之氣。太陽之腑為膀胱,貯藏水液,經氣化由小便排出。風寒侵襲人體,多先傷及體表,正邪抗爭於膚表淺層所表現的證候,即太陽經證,是傷寒病的初起階段;若太陽經病不愈,病邪可循經入腑,而發生太陽腑證。腑證有蓄水、蓄血之分。太陽,亦稱「隆陽」,是陽氣旺盛之經。太陽的防衛作用,主要靠命門之火溫煦,以啟動膀胱的氣化。蓋陽氣循膀胱經脈達於肌表,敷布於全身。又太陽處於他經之外,故主表。臟腑之俞穴均位於足太陽經上,衛陽藉助俞穴以統各經營衛的運行,故太陽可統攝營衛。由於太陽經氣行於一身之外,猶如院落之籬笆,所以稱太陽為六經之藩籬。「太陽」只是一個名稱,太陽主表,肺亦主表,二者關系密切。太陽主表是因陽氣敷布於外,而肺之所以主表,主要在於肺津滋養於皮毛。體表的陽氣與津液相輔相成,共同發揮衛外的作用。太陽病的發生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邪自外入,一是病由內發,且二者往往互為因果和轉化。邪自外入者,多因衛陽不足,風寒等邪乘虛而入,太陽首當其沖,衛氣奮起抗邪,衛邪相爭於肌表,致太陽經氣不利,營衛失調而發病;病由內發者,系在一定的條件下,疾病由陰轉陽,或由里出表。所謂由陰轉陽,是指少陰病陽復太過,病轉太陽之腑,因太陽與少陰相表裡;由里出表多指陽明兼太陽病證。太陽病以邪氣實為主,故其性質按八綱歸類屬表證、實證、陽證
所以說,六經辨證是分別從邪正斗爭關系 、病變部位、病勢進退緩急等方面闡述外感病各階段的病變特點的一種辨證方法,並且作為指導治療的一種辨證方法。 衛氣營血辨證是六經辨證的發展,也是外感熱病常用的一種辨證方法,它代表病證深淺的四個不同層次或階段,用以說明某些溫熱病發展過程中的病情輕重、病變部位、各階段病例變化和疾病的變化規律。這就是中醫常說的「衛之後方言氣,營之後方言血」的道理。溫病的發展,一般是按衛、氣、營、血這四個階段傳變的。病在衛分或氣分為病淺,病在營分或血分則為病深。那麼什麼是溫熱病呢,是中醫術語之一,中醫把感染性熱性病統稱為溫熱病。溫熱病的發病特點是,起病急,發展快、變化多、如常見的感冒、流感、麻疹,肺炎、流腦、乙腦、傷寒、流行性出血熱等許多傳染病、流行病多屬該病范疇,中醫多按衛氣營血來進行辨證論治。比如下列證候:發熱、惡風寒、頭痛身痛,體倦,咳嗽,鼻塞、無汗或汗少,口渴或不渴,舌邊尖紅,舌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或浮緊。此類證候屬衛分證候,多見於感冒、流感或其它感染性疾病的早期。
「衛」主一身之表(體表的防衛力),是溫熱病的初期階段。雖由於季節和氣候的不同,衛分證候的表現可不一樣,但都有其共同的主要證候,如風溫、暑溫、濕溫、秋燥等的表證,都有發熱惡寒、熱重寒輕、苔白、口微渴或不渴、咳嗽,脈浮或濡數等證候。氣分病的出現多晚於衛分證,高熱、皮膚出血,出現與某個傳染病相對應的特異性病變。營分病是溫病時氣分證繼續發展的氣候,這一期的變化更為嚴重,可能出現內臟出血,嚴重的精神症狀。血分病是溫熱病的危重階段,其病變的主要表現是不可逆的神志不清,心、肺、肝、腎等多種臟器的損害則更為嚴重,人體反應性和抵抗力明顯減弱。
衛氣營血本來是人體正常組織和功能的一部份,患溫熱病時,衛氣營血可先後發生相應的病理改變,且有一定的變化規律。故中醫借用衛氣營血來概括溫熱病四個不同階段的證候,用以說明溫熱病發展過程中病位的深淺、病情的輕重、病勢的進退,並為治療提供依據。所以,溫熱病的衛氣營血辨證,與此四者在生理上的含義是不相同的,它指的是溫病由表及裡、由輕至重的四個分期,也提示了人患疾病時,病理與生理的錯綜復雜關系,是現代病理生理學的雛型,也更與現代醫學的分病期階段的診斷法相類似。 提到三焦辨證,不得不提到它的創始人——清代醫家吳鞠通。他19歲時父親因病去世,他心中悲憤,以為「父病不知醫,尚復何顏立天地間」,感到為人子而不懂得醫學,就無法盡孝,於是他立志學醫。吳鞠通發奮讀書,精究醫術,終成溫病大家,是溫病學派的最高成就。他曾在北京檢核《四庫全書》,得見其中收載了吳又可的《溫疫論》,深感其論述宏闊有力,發前人之所未發,極有創見,又合於實情,便仔細研究,受到了很大的啟發。他對葉天士更是推崇,但認為葉氏的理論「多南方證,又立論甚簡,但有醫案散見於雜證之中,人多忽之而不深究。」於是他在繼承了葉天士理論的基礎上參古博今,結合臨證經驗,撰寫了《溫病條辨》5卷,對溫熱病學說做了進一步的發揮。
自從《溫病條辨》以上、中、下三焦論述溫病的證治以來,三焦辨證就成為溫病辨證的方法之一。這是依據《內經》關於三焦所屬部位的概念,在《傷寒論》及葉天士衛氣營血辨證的基礎上,結合溫病傳變規律的特點而總結出來的,著重闡述了三焦所屬臟腑在溫病過程中的病理變化,證候特點及其傳變的規律。
以上焦病證為例。風熱襲表證:指風熱邪氣,侵襲肌表,影響肺衛功能所形成的證候。症見發熱,微惡風寒,頭痛咳嗽,口微渴,舌苔薄白,脈浮數。熱邪壅肺證:指熱邪壅滯於內,肺氣閉郁所形成的證候,症見發熱汗出,咳嗽氣喘,口渴,苔黃脈數。邪陷心包證:指溫熱痰濁病邪,內陷心包,蒙閉心竅,擾亂心神所致的證候。症見發熱,神昏譫語,舌蹇肢厥,舌質紅絳,苔黃或黃膩,脈滑而數。
三焦辨證是在闡述上、中、下三焦所屬臟腑病理變化及其證候的基礎上,同時也說明了溫病初、中、末三個不同的階段。三焦辨證認為:溫病一般始於上焦手太陰肺,然後傳入中焦脾胃,最後終於下焦肝腎。但是,由於溫病有風溫、春溫、暑溫、濕溫、秋燥、伏暑、瘟疫等不同種類。因此,它們的發病和傳變規律不盡相同。如暑溫初起,即可表現為中焦病證。此外,三焦病證亦可以相兼互見。如濕溫初起,多上、中二焦同時發病。 名醫劉渡舟對經絡的看法是「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寶王剎就是佛廟,出現在毛端上,小中有大。為什麼這樣說呢?「經絡之間互相聯系,你連著我,我連著你,連成一片,連成一體。手太陰下絡大腸,就聯繫到大腸。總而言之,五臟六腑由經絡來聯系,這樣,看來孤立的事物就成了有機的客觀實體,互相聯系,互相影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劉老的一番話中蘊含著豐富的道理。
經絡辨證,是以經絡學說為理論依據,對病人所反映的症狀、體征進行分析綜合,以判斷病屬何經、何臟、何腑,並進而確定發病原因、病變性質及其病機的一種辨證方法。劃分病變所在的經絡病位,源於《內經》,後世多有發揮。《靈樞·經脈》載有十二經病證。奇經八脈病證,則以《素問·骨空論》、《難經·二十九難》及李時珍《奇經八脈考》論述甚詳,至今仍為經絡辨證的主要依據。經絡分布周身,運行全身氣血,聯絡臟腑肢節,溝通上下內外,使人體各部相互協調,共同完成各種生理活動。當人體患病時,經絡又是病邪傳遞的途徑。外邪從皮毛、口鼻侵入人體,首先導致經絡之氣失調,進而內傳臟腑。反之,如果臟腑發生病變時,同樣也循經絡反映於體表,在體表經絡循行的部位,特別是經氣聚集的腧穴之處,出現各種異常反應,如麻木、酸脹、疼痛,對冷熱等刺激的敏感度異常,或皮膚色澤改變等。這樣,便可辨別病變所在的經絡、臟腑。如肺臟病證,常在肺俞、
十二經脈包括手、足三陰與三陽經。各經病證包括經脈循行和所屬臟腑的病變。它們的臨床表現有三個特點:一是經脈受邪,經氣不利,出現的病症多與其循行部位有關,如足太陽膀胱經受邪,可見項背、腰脊、腘窩、足跟等處疼痛;二是臟腑病候與經脈所屬部位的症狀相兼,如手太陰肺經病證可見咳喘氣逆、胸滿、臑臂內側前緣疼痛等;三是一經受邪可影響其他經脈,表現多經合病的症狀,如脾經有病可見胃脘疼痛,食後作嘔等胃經病症;足厥陰肝經受病出現的胸脅滿,嘔逆,飱泄,癃閉等病症。
奇經八脈為十二正經以外的八條經脈,即沖、任、督、帶、陽維、陰維、陽蹺、陰蹺諸脈。奇經八脈具有聯系十二經脈,調節人體陰陽氣血的作用。奇經八脈的病證,由其所循行的部位和所具有的特殊功能所決定。其中督脈總督一身之陽,任脈總任一身之陰,沖脈為十二經之海,三脈皆起於下極而一源三歧,與足陽明胃經、足少陰腎經聯系密切,所以沖、任、督脈的病證常與人的先、後天真氣有關,並常反映為生殖功能的異常,如調理沖任可以治療婦女月經不調、不孕、滑胎流產等;溫養督任可以治療生殖機能衰退等,均為臨床所常用。帶脈環繞腰腹,其病常見腰脊繞腹而痛、子宮脫垂、赤白帶下等。陽蹺為足太陽之別,陰蹺為足少陰之別,能使機關蹺健,其病多表現為肢體痿痹無力、運動障礙。陽維脈起於諸陽會,以維系諸陽經,陰維脈起於諸陰交,以維系諸陰經,所以為全身之綱維。陽維脈為病,多見寒熱;陰維脈為病,多見心胸、脘腹、陰中疼痛。
奇經八脈病證與十二經脈也有密切關系,尤其是沖、任、督、帶所見病證,與肝、脾、腎諸經尤為密切。其中「沖為血海,任主胞胎」,說明沖任為病,與月經、胎妊相關。由於沖、任、督同起胞中,「一源而三歧」,它們均與生殖有關。因此,臨床常用「調理沖任」以治月經病;用「溫養任督」以治生殖機能衰退等。
無論是那種辨證方法,都是有著鮮活生命力的祖傳家寶,在現有的條件下,應該繼續發揚下去。
中府等穴位出現壓痛感;又如《素問·臟氣法時論》說:「肝病者,兩脅下痛,引少腹。」就是由於肝經循行於脅肋、少腹的緣故。經絡辨證是對臟腑辨證的補充和輔助,特別是在針灸、推拿(按摩)等治療方法中,更常運用經絡辨證。

③ 對中醫的外感發熱,內傷發熱的基本認識

祖國醫學認為發熱是指在許多疾病發生及發展過程中,出現體溫升高,且包括五心煩熱等在內的一種常見症狀.通過對病因、病機及臨床症狀的辯證分析,將其分為外感發熱與內傷發熱.據中醫「同病異護,異病同護」的原則,通過多年對此類病人的護理,總結出兩類發熱在護理方面的幾點不同之處.外感發熱是指感受六淫之邪或溫熱疫毒之氣,導致營衛失和,臟腑陰陽失調,出現病理性體溫升高,伴有惡寒、面赤、煩躁、脈數等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類外感病證。外感發熱,古代常名之為「發熱」、「寒熱」、「壯熱」等。外感發熱包含的病種非常廣泛,本節著重論述與罹患內科雜病緊密相關的外感發熱病。西醫學中部分急性感染性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膽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可參考本節進行辨證論治。若外感發熱發展至神昏譫語、抽搐驚厥等營血分病理階段時,應結合《傷寒論》《溫病學》中有關內容進行辨證論治。外感發熱的表現形式較多,但體溫升高、身熱、面紅、舌紅、脈數等是其基本臨床特徵。外感發熱起病急驟,多有2周左右的中度發熱或高熱,也有少數疾病是微熱者。熱型有發熱惡寒、但熱不寒、蒸蒸發熱、身壯熱、身熱不揚、寒熱往來、潮熱等。發熱時間,短者幾日即退,長者持續10餘日或更長時間熱勢不解。最常伴見口乾煩渴,尿少便秘,舌上少津等熱傷津液之症。除發熱外,必伴隨有病變相關臟腑功能失調的症狀,如咳嗽、胸痛、脅肋脹滿、便秘、泄瀉、小便頻急等。 內傷發熱外感發熱與內傷發熱均以發熱為主症,故須加以鑒別。可從病因、病程、熱勢及伴發症等方面進行鑒別。外感發熱,由感受外邪所致,體溫較高,多為中度發熱或高熱,發病急,病程短,熱勢重,常見其他外感熱病之兼症,如惡寒、口渴、面赤、舌紅苔黃、脈數,多為實熱證。內傷發熱,由臟腑之陰陽氣血失調所致,熱勢高低不一,常見低熱而有間歇,其發病緩,病程長,數周、數月以至數年,多伴有內傷久病虛性證候,如形體消瘦,面色少華,短氣乏力,倦怠納差,舌質淡,脈數無力,多為虛證或虛實夾雜之證。 「熱者寒之」,外感發熱以清熱為治療原則,根據病邪性質、病變臟腑、影響氣血津液的不同,又有清熱解毒、清熱利濕、通腑瀉下、清瀉臟腑、?養陰益氣等治法,以達清除邪熱、調和臟腑之目標。清熱解毒選用具有解毒作用的清熱葯物來治療外感發熱,此法為治療外感發熱的主法,可應用於外感發熱的各個階段,是頓挫熱毒,防止傳變的關鍵,也是退熱保陰的重要措施。此法常與清臟腑、除濕、涼血等法配合應用。·

④ 內傷如何治療

二、內傷症治2.1、概述
傷損可分為兩類。皮肉筋骨傷多有外表體征可見,統屬外傷。與外傷相對而言,主要是氣血失和,臟腑損傷的一類病證則總稱內傷,亦稱內損。
在人類歷史的早期,損傷性疾患就出現在人類與自然界斗爭的過程中。傳說中「有巢氏構木為巢」的時期,由墮墜而致臟腑損傷、氣血為患是並不少見的,這從最早的醫學典籍中都有墮墜損傷的論述,可以得到證明。《素問·繆刺論》雲:「人有所墮墜,惡血留內,腹中滿脹,不得前後,先飲利葯」,已述及墮墜所致臟腑損傷,瘀血內蘊的症狀和治療。《素問·脈要精微論》「肝脈搏堅而長,色不青,當病墜若搏,因血在脅下,令人喘逆」,提到了另外一些症侯和脈象。《靈樞·邪氣藏府病形篇》又雲:「有所墮墜,惡血留內,積於脅下,則傷肝」;有所擊仆……則傷脾「,「有所用力舉重……則傷腎」,其所敘內容更廣泛,且明確提出了臟腑損傷。諸如此類的內容在《金匾要略》、《脈經》、《神農本草經》中均有所述。晉龔慶宣撰《劉涓子鬼遺方》提出「內傷」一詞。有「金瘡內傷蛇銜散方」,然而有方無解。隋巢元方作《諸病源侯論》有「壓迮墜墮內損侯」。使用「內損」一詞,並指出因「傷五內」有「致吐下血」的症侯。唐王燾撰《外台秘要》則廣引諸家方書,所載較詳。其中引「許仁則遼吐血及墮損方」,謂「此病有兩種,一者外損,一者內傷」,明確了由墮打壓損所致病患可分為外傷及內傷兩大類,外傷是「手足肢節肱頭項傷折骨節」的筋骨傷;內傷又依《千金》、《廣濟》等述其症治:一種是「傷五臟,微者唾血,甚至吐血」的亡血證,用阿膠、艾葉、芍葯類補血止血之品。一種是「內損瘀血」、「血在腹聚不出」的血瘀證,以當歸、蒲黃及大黃、虻蟲、佐姜、桂之類溫化逐瘀、活血生新的方葯治療。再一種是情況既無明顯的瘀血內聚癥候,也不吐唾下血、「腹內無覺觸」、「外雖無狀」,則需考慮是否屬「損傷氣不散外」的情況,這是不同於內傷及血的「傷氣」,也須用通利之劑。此外,《外台秘要》還提到「內損有瘀血,每天陰則疼痛」,這又是瘀血不消而致陳傷時發的見證。以上資料表明,隨著祖國醫學的形成和發展就逐步積累了對內傷症因脈治的認識。及至唐初,祖國醫學有關內傷的論述已較為系統了。
唐宋以後,元明醫學的發展,出現了各有所長的醫學流派,內傷的論述雖滲入其他的涵義,但是或分證論治增補了內傷的症狀及治療方葯;或專論血症,有助於內傷的鑒別;或加深了對發病的認識;或擴充了內傷的范圍。元李東垣創立內傷學說,這一學說以「內傷脾胃,百病由生」為論,主要是內科學范疇的內容。其中,「形體勞役」所傷則與損傷有所關聯,慢性的積勞損傷也可致臟腑損傷,氣血失和。當然,這是以虛損為主的內傷虛證。可以認為李氏之說正是從這一方面對傷科內傷作了補充,並啟發了後世不獨以攻下逐瘀論治傷損,而且要注意補養脾胃化生氣血,使氣血充養而最終使臟腑損傷得以完全恢復。明皇甫中《明醫指掌·瘀血篇》邵達補白謂:跌仆損傷「一時不覺,過之半日,或一二三日而發者有之,十數日或半月一月而發者有之。」這就把內傷的發病情況補充得頗為全面。
明繆希雍《神農本草經疏》以「蓄血俗稱內傷」,其論自有偏頗,內傷往往是瘀血內留的蓄血症,但內傷並非僅僅是蓄血,蓄血也不完全是內傷。繆氏又說:「或積勞,或多怒,或飽後行行,或負重努力,或登高墜下,或奔逐過急,皆致蓄血。」可見他說的內傷既不是李東垣之說為主的內科內傷,也並非損傷為患的內傷,僅是蓄血一證的別稱而已。此說可看作是對以蓄血作為一種類型的內傷,提供了有關的鑒別診斷,並從轉歸、治療等方面互為補充。明薛鎧、薛己父子作《保嬰撮要》分立「跌仆外傷」與「跌仆內傷」條,分別用病案的形式明確分辨內傷的診治。薛己又承前人之說,在《正體類要》中立論主治大法,為包括內傷在內的損傷內治確立治療原則,無疑這是唐王燾《外台秘要》之後較為重要的發展。因此後世各家凡著書立說論損傷內證及其治療多宗薛氏之旨。
綜上所述,內傷一證可分為急、慢、新、陳等類型。凡墮墜跌仆驟然所致者為急性損傷,如勞逸失度,積勞日久所致者為慢性損傷。僅由一次損傷,或傷後短期內即發病的都屬新傷。如日久宿傷又發,或新傷未根治而纏綿日久者均屬陳傷。以上急慢新陳不論何類,其發病原理均系氣血失調,臟腑受累。因此,臨診辨證可以氣血為綱,參合臟腑見症分析而把握病候。
內傷辨證以氣血為綱,可分為傷血、傷氣及氣血兩傷三類。
傷血,乃因血行於脈中,周流不息,若損傷,血流不暢,或血溢脈外,離經之血壅滯即成瘀血。瘀血阻滯,不通則痛。疼痛便是瘀血的主要症狀,其特點是疼痛部位固定而不移動。其人自覺脹滿,則是瘀血的另一主要症狀。歷代文獻關於這方面的記載很多,如《內經》「惡血留內,腹中滿脹。」《金匾要略》也說:「腹不滿,其人言我滿,為有瘀血。」說明「腹滿」是瘀血的主症之一。此外,瘀血的症侯尚有喘咳(瘀血停於脅下)、神識昏蒙(瘀阻清竅)、口渴煩燥(血傷及氣,氣不通達,不能載水津上行)等。唐容川《血證論》指出:吐、唾、便、溺見血等亡血之證,亦屬瘀血,「凡系離經之血,與營養周身之血已睽絕不合」,「此血在身,不能加於好血,而反阻新血之化機」,其形雖是清血、鮮血,但仍屬瘀血。瘀血有亡於體表,有離溢經隧,更有壅阻絡道等不同,除失血量多者,可當即出現虛象外,一般瘀血多呈現標實的證候。其實,瘀血本身已造成血虛的一面。因為瘀血的存在,使機體喪失了一部分血液(瘀血)的生理功能,且瘀血可阻止新血的化生。因此,瘀血如不及時清除,必由本虛標實轉化為以虛為主,標本皆虛,症見面色少華或萎黃、頭暈日眩、心悸、肢麻等。如系大失血,則虛象更嚴重,可出現「氣隨血脫」的危象,如面色蒼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神志昏糊等。
傷氣,由於墮迭或閃挫多系卒然而至,因此頗易傷氣。清沈金鰲將其病理闡述得極其生動而全面,曰:「其時本不知有跌與閃挫之將至也,而忽然跌,忽然閃挫,必氣為之震,震則激,激則壅,壅則氣血之周流一身者忽因所壅而凝聚一處。」這就造成通常所稱的氣滯。氣傷為病,則氣的流通受阻,亦出現不通則痛的現象,疼通也是傷氣的主要症狀。但這種氣傷之痛,以痛無定處為特點,且疼痛范圍較廣,並表現為脹痛、悶痛、竄痛。呼吸咳嗽均感牽掣。氣有清氣、濁氣之分,清氣當升,濁氣當降。氣滯中阻,則清氣不升可見神識恍惚;濁氣不降,上逆肺胃,可見氣促喘急,或嘔吐泛惡。氣滯之甚為氣閉,症見昏糊不知所覺。病後失治或積勞損傷多致氣虛不足,以神疲乏力、語聲低微、呼吸氣促、納食不香等為主要症狀。
氣與血本不相離,氣病可及血,血傷亦多及氣,但總以一端為所偏。如墮跌昏悶,用開竅通閉之劑後,下黑血而呻吟逐漸蘇醒,這種氣閉之症醫治後下黑血而瘥,是為氣傷及血之例。傷損於血而累及氣者亦頗多見,如瘀血氣滯,亡血氣虛等。如傷久不愈,則必氣血兩虛。
內傷辨證以氣血為綱,但還必須參合臟腑辨證方較全面。如症見喘促短氣與嘔吐惡心都可歸之於氣逆;但這類氣傷涉及肺胃兩臟,喘促短氣是肺氣上逆,嘔吐惡心則是胃氣上逆,只有這樣分析,才有利於指導立法用葯,否則治療是難以下手的。又如內傷眩暈一般有四種情況,即瘀阻清竅,氣血虧虛,瘀阻耗血而肝陽上亢和腎精不足不能上充於腦等,這些情況僅以氣血辨證是難以概括的。每一臟腑均有其固有的生理功能,臨診時可按所見症象加以辨別當屬何臟何腑;同時還可參照傷所在部位加以分析。如頭部內傷,多與心、肝、腎三臟有關。因為心者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而腎主精,精生髓,髓充於腦。腎精不足,腦髓不充每見失聰;肝經上行頂巔,與頭部關系密切。又如胸部內傷與心肺兩臟有關。《正骨心法要旨》胸骨條曰:「若傷重者,內干胸中,必通心、肺兩臟。」脅肋則是肝膽所在,腰為腎之府。臟腑所在部位的損傷必然累及該臟該腑,這是易於理解的。
內傷治療,與辨證相一致,也應以氣血為綱,同時顧及臟腑受累程度。
傷氣治法,《素問·至真要大論》有「結者散之,留者攻之」;「有餘折之,不足補之」等治則。因此治傷氣臨床常用破氣、調氣、降氣、補氣等法。
傷氣治法,古人曰:「血以滋為養,以行為用;守為順,溢為逆……善理血者,枯者滋之,瘀者行之,逆者順之,此其大法也。」因此治傷血臨床常用涼血、止血、祛瘀、和營、補血等法。
「氣主煦之,血主濡之」,臨床上對氣血兩傷者,用葯當兼顧。誠為前人所言:「一切氣病用葯不效者,乃氣滯而不能波瀾也,宜少佐芎、歸活血,血氣流通而愈。故治婦人宜調血以理氣,治男子宜調氣以養血。」由於單純傷氣或傷血者較少,所以臨床咸宜治血而佐理氣,或理氣而佐治血之品。
除氣血以外,還必須兼顧臟腑。為傷及心者,按其辨證選用化瘀開竅、養心安神等法。如傷及肝者,宜疏肝理氣,動風者佐以平肝、滋陰、息風等法。傷及肺者,選用宣肺化痰、肅肺降逆等法。如傷脾者,可選用補中益氣、溫中健脾等法。如傷腎者,可選用甘潤養陰、辛溫助陽等法。人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在論治過程中,既不能完全拘守於氣血,也不能孤立於一臟一腑,在許多情況下往往是氣血同時受傷,幾個臟腑均見受累。如敗血歸肝,肝火既熾,肝血必傷,乃生火侮土,脾氣亦虛。可見傷血之症,累及肝臟,又由肝傳脾。因此必須在整體觀的指導下,進行確切的辨證和靈活的立法用葯,則許多嚴重的損傷均能化險為夷。
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內傷的部分證候,至晚清仍為不治之症。《正骨心法要旨》曾引元代危亦林《世醫得效方》「十不治證」,指出:「顛撲損傷入於肺者」;「左脅下傷透至內者」;「腸傷斷者」;「小腹下傷內者」;「證候繁多者」;「肩內耳後透於內者」;「脈不實重者」;「傷破陰子者」;「老人左股壓碎者」;「血出盡者」為不治之症。現代由於祖國醫學與現代醫學互為補充,不僅使認識深化,治療效果亦大大提高。上述「十不治證」現代多屬可治之證。如多發性骨折、會陰部撕裂傷、大量失血等內外傷並見的重症,在大量輸血液的基礎上,用益氣固脫的參附之類常使搶救成功。又如顱內血腫在嚴密觀察下,以活血化瘀為主論治,可使血腫吸收。這些都說明現代對內傷的認識和治療有了新的發展。
2.2、病因
導致內傷發生、發展的因素,無非內在的兩個方面。這些因素作用於人體,產生一系列的反應,並出現相應的症狀。人體於外界各種損害因素的反應,雖有其普遍的規律,但由於人體的生理特點與病理因素的不同,因而便產生了人體對外界損害因素的各種特殊反應。
(1)外因 主要指外界作用於人體的致傷因素,如來暴力與強力負重。外力暴力突然侵犯人體,如:跌仆、墮墜、閃挫、拳擊、毆打等。強力負重致傷。由於負重或用力超過本身負擔能力,強力忍受而導致損傷。王充《論衡》指出:「引弓之力不能引強弩,引以三石,筋絕骨折。」說明負擔過重、用力過度可引起傷病。
(2)內因 主要指從內部影響人的致傷因素。如患者的體質、年齡、局部解剖結構、勞動體位、生活習慣等。年老體弱、肝腎精血虛衰者,稍受外力侵襲即易發生內傷。局部結構薄弱或有病變、不良的勞動體位與生活習慣亦易致傷。
2.3、診斷
傷科內傷的診斷,主要在怎樣認識是傷氣,是傷血,或者是氣血兩傷。再根據受傷後氣血流注的部位,決定或者傷筋,或者傷骨。現分別說明如下:
(1)傷氣:多數是胸悶,乏力,自覺心跳,痛無定處。
(2)傷血:吐血,便血(持久發作),乏力,腹脹,或有腹痛。
(3)瘀血:喉癢,咳嗽,吐血沒有吐出的時候覺得很氣悶,血吐出後方反覺爽快,乏力,氣促,萎頓。
(4)氣血兩傷:像先傷氣後及血的屏氣傷絡,吐血,兼有胸悶,咳嗽。大凡內傷,不論傷氣、傷血或氣血兩傷,少數開始並無痛感,緩慢發展逐到症狀出現,但發展有快慢不同,也說明了輕重的不同。一般出現得快的比較輕,出現得慢的比較重。
2.4、病機
廣義的外傷發生後,有傷於氣血的,有傷於形體的。臨證所見,氣血受傷者稱內傷或內損,形體受傷者稱外傷或外損。
內傷雖有傷及臟腑脈絡,但都和氣血的周流有關,因此多注意在傷氣傷血。外傷有傷及氣血的,故可兼發內傷。
損傷的起因不一,總的說來不外由外及內,因事起倉卒,在皮肉筋骨受創不一定過於嚴重時,而氣則易被震激而壅塞,影響了全身的周流。氣壅則血凝,是常例。只要氣有一瞬間的停留,血也隨之停留而凝結,這就是傷科所謂以血論治的三個階段:留血、瘀血、結血,傷科內傷也因之而成。近人金倜說:「凡因受外面之震激,以致內部受傷者,是為內傷。」明方隅《醫林繩墨》特別指出,「有旁力所傷者,內傷之症也」,「設或旁力所傷之症,此氣血之所傷也」。所以,內傷以傷氣血為主。
傷科內傷發生後,或傷氣或傷血或氣血俱傷,有顯著和不顯著的區別。見症即是腫痛。《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上說:「氣傷痛,形傷腫。故先痛而後腫者,氣傷形也。先腫而後痛者,形傷氣也。」明吳昆曾對此節經文有這樣的解釋:「氣無形,病故痛。血有形,病故腫。先痛而後腫,為氣病而傷及於血也。先腫後痛,為血病而傷於氣也。」故在臨證時所見,單純的傷氣或傷血很少見,多數是氣血俱傷。
傷科內傷的腫痛,不過是指一般情況而言。因血氣俱傷,而影響了升降循環失調,即清沈金鰲所說:「諸變百出」,「其為病有不可勝言」。因此,區分顯著與不顯著,有外形可言的是顯著,無外形可言的是不顯著,並不專限於腫痛。
傷科內傷是由於氣血則俱傷,傷氣則氣滯,傷血則血瘀,所以論治亦以理氣活血為主。又因氣為血帥,故以理氣為先。然也有敗血凝滯,以致阻遏了氣行的道路,就是先去敗血,而後理氣,這全在於臨證時的變通了。
2.5、治略
內傷之候,本由外受跌撲、挫閃等,為所傷之因。或氣,或血,或經絡、臟腑,為受病之屬。氣之與血,為治則之准。清沈金鰲曰:「忽然閃挫,必氣為之震,震則激,激則壅,壅則氣之周流一身者,忽因所壅而聚一處,是氣失其所以為氣矣,氣凝何處,則血亦凝何處。夫至氣滯血瘀,則作痛作脹,諸變百出。雖受跌受挫者,為一身皮、肉、筋、骨,而氣既瘀,其損傷之患,必由外侵內。」是故內傷之治,當原於氣血也。《難經·二十二難》曰:「氣留而不行者,為氣先病,血壅而不濡者,為血後病也。」因之,血傷難濡,氣損少煦,責是故也。至於偏屬氣傷,偏屬血傷,在乎臨病審察。
凡頭身四肢,非屬骨折、脫臼、傷筋者,俱以內傷為名之。摭其治案,略陳梗概。頭部受震,腦海震盪,始則眩暈嘔吐,乃肝經症也,因傷而敗血歸肝之故。《靈樞`經脈》謂:「足厥陰之脈挾胃,屬肝絡膽,與督脈會於巔。」緣肝經受病,隨其循行之脈,而妨於胃,胃氣上逆,故胃嘔吐眩暈,是屬厥陰而及於陽明者也。初期治則,閉者開之,可投蘇合香丸,逆則降之,如嘔吐加左金丸或玉樞丹,隨症選用;湯劑則以柴胡細辛、天麻鉤藤湯等,疏肝理氣,祛瘀生新,調和升降為主。日久稽留,因病致虛,乃由上虛所致。《靈樞·經脈》曰:「足少陰之脈,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肝主血,腎主精,肝腎相通,當歸一治,故久眩不瘥,當屬肝而及腎,治則以補中益氣或杞菊地黃及八珍湯等,隨症加減。胸脅與脅肋內傷,成因皆由強力屏氣所致為多。然胸肋之傷乃屬於太陽經,症現胸滿而痛,難於呼氣。脅肋之傷,乃敗血留於足厥陰經,脅肋痛脹,難於轉側,艱於吸氣。故脅肋傷者,當調肝和營,以復元活血湯出入,若瘀結成形者,須加剔絡之品;若胸肋傷者,當參以理氣宣肺;若陽氣沸騰,迫其陽絡而溢者,須增入清降為宜。
腰部內傷,當分新久,驟起者,多見於挫、閃、舉重;久延者,總屬積勞腎氣虧損。故治法有別,一則以疏氣和絡,所謂臟病治腑,當開太陽之氣化,一則以固腎育陰,培植下元之根蒂。
至於會陰為物所觸,尿道受損,小便帶血,當通厥陰之氣,分利清濁。 睾丸致傷,每致瘀滯至結,當從化堅祛瘀為治,然則內傷正多,苟能觸類旁通,可以應變無窮矣。

閱讀全文

與內傷辨證常用的方法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艾滋檢測方法及原理 瀏覽:218
竹椅子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63
照片去水印的方法手機上 瀏覽:791
男性腺素高的治療方法 瀏覽:600
8x45x2用簡便方法算 瀏覽:958
研究產後盆底肌康復的方法 瀏覽:803
人飛起來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6
緩存會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787
快速收肘的方法 瀏覽:578
手機屏幕保護時間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19
鑒定別人的手機的方法 瀏覽:620
直播發題的技巧和方法 瀏覽:273
感冒身體發熱怎麼辦簡單的方法 瀏覽:199
紫砂水洗使用方法 瀏覽:416
小孩支氣管治療方法 瀏覽:685
杏種子的種植方法 瀏覽:930
涼席如何除蟎最有效方法 瀏覽:476
研究心理學的方法內容及優缺點 瀏覽:505
家用魚缸水泵安裝方法 瀏覽:715
物理降溫頭枕冰袋正確方法圖片 瀏覽: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