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食用菌的栽培技術,食用菌栽培的方式多種多樣
食用菌品種多樣,特性各異。只有經過栽培管理,生產出各種食用菌產品,才能顯示出它們的食用價值,葯用價值和經濟價值,供人們享用,因此,食用菌栽培具有重要的意義。那麼食用菌的栽培技術是怎樣的呢?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食用菌栽培的方式多種多樣。按培養料分,有段木栽培和代料栽培;按栽培方式分,有畦栽、床栽和箱栽;按培養場所分,有室內栽培、室外栽培等。段木栽培越來越少,原因是因為破壞林木資源。
食用菌的代料栽培包括生料栽培、熟料栽培和發酵料栽培。生料栽培是指按照配方將培養料加水拌勻後直接用於食用菌栽培的方法;熟料栽培是指按照配方將培養料加水拌勻、裝袋、滅菌後再接種栽培食用菌的方法;發酵料栽培是指將培養料加水拌勻後經發酵以殺滅有害雜菌和蟲卵,並使培養料腐熟,然後用於食用菌栽培的方法。
用於生料栽培的棉籽殼等材料必須新鮮,不結塊、不霉變,氣溫在15℃以下。用於熟料和發酵料栽培的材料不必新鮮,高溫、低溫季節均可。平菇可用生料栽培;雙孢蘑菇、雞腿菇、巴西蘑菇、金頂側耳等可用發酵料栽培;靈芝、香菇、金針菇等用熟料栽培。雙孢蘑菇、巴西蘑菇等多用床栽,其他食用菌多用袋栽。
一、雙孢蘑菇的栽培
1、常用栽培原料
1)農作物秸桿;
2)糞肥;
3)輔料
4)化肥。
配方舉例:牛糞58{bf}、麥草40{bf}、石膏1{bf}、過磷酸鈣1{bf}。
2、培養料的堆積發酵
1)目的:殺死有害雜菌和蟲卵;料腐熟有利於菌絲利用。
2)時間:前發酵12天,後發酵6天,時間隨氣溫而定。
3)方法:前發酵,2-3天翻堆一次;後發酵,控溫發酵。
3、接種
1)穴播法;
2)混播法;
3)層播法。
4、覆土
1)目的:促進原基形成;保持料面濕潤;支撐子實體生長。
2)時間:菌絲長至培養料2/3,時間隨菌絲生長情況而定。
3)方法:粗土粒1-2厘米;細土粒0.5-1厘米。先覆粗土,以不露床面為宜;再覆細土,蓋在粗土粒上面;土層共厚4~5厘米。
5、出菇管理
覆土後7d,當菌絲爬上土層後,噴一次出菇水,噴水量為1kg/m2左右,以後應根據培養料和土層的干濕、出菇的密度和子實體的不同生長發育期靈活噴水。空氣濕度保持在85{bf}-95{bf},並注意通風換氣和利用散射光誘導原基的形成。一般在覆土後15d左右出現菇蕾,20d左右開始採收頭潮菇。
6、頭潮菇後管理要點
在最適栽培條件下,巴西蘑菇的菇潮間期一般為10~12d。調節好溫度、水分、通風、保濕、光線等環境因子,適時誘導子實體形成,對縮短栽培周期,減少呼吸消耗,提高產量意義重大。在頭潮菇後,床面噴水應以輕噴與重噴相結合的原則,堅持每潮菇噴一次重水。一般可出5潮菇,產量20kg/m2。
二、平菇的栽培
1、常用栽培原料
1)主料:棉籽殼、玉米芯、豆秸等;
2)輔料:麥麩、玉米面、米糠等;
3)化肥:尿素、過磷酸鈣、石膏等;
4)農葯:生石灰、多菌靈等。
2、生料
1)配方舉例:棉籽殼97{bf},石灰2{bf},三元復合肥1{bf},料水比1:1.3;
2)堆積方法:按配方將料拌勻後,堆積2小時後,噴灑0.1{bf}多菌靈,即可裝袋;
3)要求:料必須新鮮,不結塊、不霉變;氣溫在15℃以下。
3、發酵料
1)配方舉例:棉籽殼88{bf}、麥麩10{bf}、石灰2{bf},料水比1:1.3。
2)發酵方法:按配方將料拌勻後,堆積成高1米、寬1米左右的長堆,兩天後開始翻堆,以後每天翻堆一次,共發酵6天左右,料內長滿放線菌。
3)要求:料不必新鮮,高溫、低溫季節均可。
4、栽培方法
1)袋栽;
2)床栽;
3)出菇管理:35天後可采頭潮菇,清除菇腳和死菇,補水。15天後,又出一潮菇。
三、香菇的栽培
1、常用栽培原料
1)主料:闊葉木屑、棉籽殼等;
2)輔料:麥麩、玉米面、米糠等。
2、栽培袋的製作
1)配方舉例:木屑78{bf},麥麩20{bf},石膏1{bf},糖1{bf};
2)拌料、裝袋:料要過篩,袋規格:17×33聚丙烯塑料袋、17×55聚丙烯塑料袋。
3、滅菌
按常規方法121℃滅菌2h。
4、接種與培養
打孔接種,扎孔通氣培養。
5、栽培方法
1)袋栽;
2)菌棒試栽培;
3)塊栽。
6、出菇管理
轉色、采菇、注水、二潮菇。
四、金針菇
1、原料
1)配方:與香菇相似,但麥麩的含量為25{bf}-30{bf},比香菇高5{bf}-10{bf};
2)處理方法:熟料法。
2、栽培方法
1)袋栽:17×33聚丙烯塑料袋,裝半袋料;17×55聚丙烯塑料袋,兩頭接種。
2)瓶栽:750、800、1000mL瓶,瓶口直徑7厘米,瓶口套一硬質塑料套,出菇用。
五、雞腿菇
1、原料
1)配方:主料為棉籽殼、麥草、稻草等;
2)處理方法:發酵法。
2、栽培方法
與平菇袋栽法相似。
六、木耳
1、原料
1)配方:主料為木屑、棉籽殼等,輔料為麥麩米糠等,配比與香菇相似;
2)處理方法:熟料法。
2、栽培方法
熟料法,袋栽,17×33聚丙烯塑料袋,兩頭接種,菌絲長滿後。在袋上開三角形口,子實體從口中長出。可採用掛袋法或床架式栽培法,
七、其它食用菌的栽培
1、靈芝:原料與香菇相似,菌絲滿袋後,採用地栽法。
2、猴頭:原料與香菇相似,採用袋栽(套頸圈)或瓶栽法。
3、巴西蘑菇:原料及栽培方法與雙孢蘑菇相似。
❷ 食用菌種植方法
食用菌的栽培基質以培養料為主,代料栽培分為生料栽植、熟料栽植、發酵料栽植三種。養護食用菌的生長溫度范圍,應穩定在24~27℃之間,平時澆水保濕,濕度在40%~50%左右為好。食用菌成熟後需要盡快收獲。
1、栽培基質
大部分的食用菌菇在成熟之後,需要根據養料和培養基質的干濕程度、出菇的密度和子實體的不同生長發育期靈活噴水保濕。覆土後15天出現菇蕾,到20天的時候就可以採收菌菇了。及時採收,也許能在15~20天後再成熟一波。
❸ 食用菌是怎樣栽培出來的
食用菌栽培與作物不同,用的不是土壤,地面只是食用菌栽培的支持物。食用菌栽培用的是培養料,食用菌要將培養料分解建造自身。這些培養料絕大多數都是人類不能作為食物直接食用的木質纖維素類的農林副產品,如秸稈、木屑和禽畜糞便等。
食用菌雖然種類很多,但是栽培程序基本是一樣的,即培養料制備→滅菌或發酵→接種→發菌(有的食用菌需覆土)→出菇(耳)→收獲。有的種類只出一茬,有的可以出幾茬。
栽培食用菌的方法主要有生料栽培、發酵料栽培和熟料栽培。
所謂生料栽培,就是將培養料加水攪拌均勻後不再滅菌或發酵而直接接種,然後在適宜環境條件下發菌出菇。目前可以生料栽培的種類只有平菇、草菇和大球蓋菇,其他種類都不能生料栽培。
發酵料栽培是將各種原料拌勻後,按一定規格要求建堆,堆積發酵,當堆溫達一定要求後,進行翻堆,一般要翻3~5次,然後在自然條件下接種,在適宜環境條件下發菌出菇。凡可生料栽培的種類都可進行發酵料栽培。必須使用這一方法的都是蘑菇屬的各種,如雙孢蘑菇、大肥菇、巴氏蘑菇(姬松茸),草菇、平菇、雞腿菇等也常應用此法。
熟料栽培是指將培養料裝入一定大小的容器,常用塑料袋,然後進行常壓或高壓滅菌,將培養料內的生物全部殺死。冷卻後經無菌操作接種,在適宜環境條件下發菌出菇,如香菇、杏鮑菇、金針菇、木耳、銀耳、白靈菇等都是這樣栽培的。
此外,一些共生菌類,如松茸、牛肝菌等非腐生菌類,用上述任何方法都不能栽培出菇。但是由於其美味,市場價格好,為了增加野生狀態的採集量,人們進行了半人工栽培。所謂的半人工栽培,就是人工接種在自然發生的場所,增加菌絲生長量,促使子實體多發生。
❹ 食用菌基料配方
步驟
1
備料:按培養料重量的0.1%(即千分之一,如報廢料重新利用,可按0.2%添加)備好食用菌培養料發酵助劑;將粉碎或切斷的主料預先浸泡或沖淋預濕,將水分調至60—70%,PH值8左右。水分太低,不利於功能微生物快速繁殖,發酵速度慢;水分太高,不但升溫慢,還可能因通氣不暢造成局部厭氧環境,使"腐敗菌"繁殖而產生臭味。水分合適與否的判斷辦法:用手緊抓一把物料,見水印但不滴水即可。
2
混料:用新鮮米糠(註:"米糠"不是"統糠",米糠的營養性與透氣性均好,陳舊米糠或統糠營養較差,均不利;無米糠的可用麥麩皮或玉米粉替代)將發酵助劑稀釋(每1公斤金寶貝發酵助劑加5公斤米糠),再將稀釋好的發酵助劑,與提前預濕的麩皮、餅肥、糞肥等其他輔料混合均勻,然後再均勻混入主料中。
3
制堆:將培養料原料攪拌均勻,按常規堆制,堆內用直徑10厘米左右的尖頭棒均勻打孔通氣,並加蓋麻袋、草簾等透氣性覆蓋物,以便保溫、保濕
4
翻倒:當物料溫度升至65℃左右,可進行第一次翻倒,3—4天再次翻倒,雙孢菇料堆翻倒間隔略長。
5
控溫:發酵初期溫度可能迅速升至70-75℃以上屬於正常,但應立即翻倒,不能長期保持75℃以上的高溫,否則會造成培養料養分較大損耗,影響產量。後期根據不同食用菌種類對溫度的不同要求,分別採取撤去覆蓋物、增加打孔密度、補水、降低堆高、翻倒等措施將溫度控制在適當的范圍內。
6
調濕:伴隨著料堆溫度的急劇升高和熱量的不斷積聚,物料中的水分會大量蒸發散失,故翻倒的同時,還應視具體情況及時補水(補0.5%生石灰水為佳),最後一次補水與翻堆應同時完成,播種時應盡量避免"生水"的加入,以免造成播種後菌種"不吃料"。
7
完成:平菇、草菇等菌類培養料約需發酵5-6天左右;雙孢菇需10-15天左右。發酵腐熟好的培養料,水分65%左右,一般呈咖啡色,表面布滿白色菌絲,無氨味有芳香氣味,不粘手且富有彈性,稻草秸稈輕拉即斷,表明發酵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