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江陵楚墓的分期與特點
江陵楚墓可分為春秋、戰國兩大階段,每一階段又可分早、中、晚 3期。春秋時代的墓比戰國時代的少,春秋早、中期的更少,且以小型墓居多,隨葬品以實用陶器為主,組合主要為鬲、缽、豆、罐。春秋晚期主要為鬲、缽、長頸壺。長頸壺很有特色,為其他地點所少見。戰國以後隨葬品以陶明器為主,種類和數量均較豐富, 戰國早期已較多地用鼎、 □、壺或鼎、敦、壺一類的仿銅陶禮器陪葬。戰國中期以後,小墓多使用一套陶禮器,等級稍高者在兩套以上。江陵楚墓中不僅有高級貴族墓,也有一般貴族墓,還有所謂士和平民墓葬,數量多,類別齊全,為其他地區所少見。 已發掘的墓中共出土文物7000餘件。主要有青銅禮器和兵器、陶器、漆木器、絲綢、竹器、玉器和竹簡等。青銅禮器多出自中等以上的貴族墓,主要有鼎、□、敦、尊、盞、壺、缶、盥缶、盤、□、勺等。青銅兵器數量多,品種全,製作相當精緻,常見的有劍、戈、矛、戟、鏃等,以劍為最多,凡成年男性幾乎都用劍隨葬,貴族墓中隨葬銅劍尤多,如天星觀1號墓隨葬銅劍達32件。著名的越王勾踐劍出自望山1號墓,劍長55.7厘米,劍首向外翻卷作圓箍形,內鑄十一道極細小的同心圓圈,劍格正面用藍色玻璃,背面用綠松石鑲嵌出美麗的花紋,劍身飾菱形暗紋,近格處有兩行鳥篆銘文:「越王鳩淺(勾踐)自乍(作)用□(劍)」。出土時寒光閃閃,仍很鋒利(見彩圖越王勾踐劍)。馬山5號墓出土的吳王夫差□也有菱形暗紋,器身有八字錯金銘文:「吳王夫差自乍(作)用□」。其他如「楚王孫漁之戈」,「□之寶戈」,「鄂君用寶」戈、「越王州句自作用劍」等,也都很珍貴。多數墓中隨葬陶器, 常見的陶器有兩類, 一類為日常生活用具,如鬲、缽、罐、豆、長頸壺等;另一類為仿銅陶禮器,如鼎、敦、□、壺、□壺、盤、□、豆、□等。漆木器出土數量多,品種全,有豆、耳杯、盒、樽、奩、梳、篦、俎、案、幾等生活用具;有鼓、瑟、笙等樂器;有木俑、鎮墓獸、虎座飛鳥等喪葬用具;有木鹿、雕花座屏等工藝品及其他裝飾品等。其中虎座鳥架鼓、鎮墓獸、虎座飛鳥等為楚地所特有。望山 1號墓所出的彩繪木雕小座屏,通高15厘米,長51.8厘米,其上雕鏤出蛙、鹿、鷹、蛇等51個動物,是一件難度很高的藝術珍品(見彩圖木雕小座屏)、虎座鳥架鼓(復製品))。 絲織品常有發現,且往往保存完好。馬山1號墓出土絲製品有裹屍的衣著15件,絲衾(被子)4床。包括綉、錦、羅、紗、絹、絛等多種品種,質地精良,保存完好。衣被上用朱紅、絳紅、茄紫、深赭、淺綠、茶褐、晌含金黃、棕黃等色彩的絲線綉出或織出對稱的蟠龍、鳳鳥、神獸、舞人等與幾何紋相間的各種圖案,色彩前御柔和,顯示出楚國紡織業已達到相當高的工藝水宴悔笑平(見彩圖龍鳳紋綉絹衾(局部)、龍、鳳、虎紋綉絹羅禪衣(局部)、綉衣上的鳳紋)。有5座楚墓共出土竹簡約700枚,其內容一般為遣策、「禱辭」或「卜筮記錄」之類。九店56號墓所出竹簡則近於雲夢秦簡中的《日書》,主要為選擇吉凶日之類的記載。
㈡ 考古發掘到計劃以外的古墓,對於墓葬年代定義的方法有哪些
應該是靠墓穴中的土來辨別墓穴的年齡,從而計算朝代,最後在具體到某一個人,確定這是某個人的古墓。當然如果是下葬者有錢的話,看看陪葬的文物就可以看出來是哪一個朝代的了。
其實墓穴探索可不是網上看的盜墓片那種類型,墓穴探索是非常嚴謹了。而且容易獲得傳染病。所以一定要跟隨國家正規考察隊探索。
㈢ 略論遼代契丹與漢人墓葬的特徵和分期
1、特徵:契丹墓葬通常採用豎穴式墓葬,即挖畝顫辯掘一個深坑,將棺木直立放置於坑底,再覆蓋土石;漢人墓葬則多採用洞穴式或土屋式,即在地下開鑿洞穴或者建造土屋後埋葬屍體;契丹墓葬一般設有側廳,用於供奉祖先或舉行祭祀儀式;漢人墓葬則多設有陪洞敏葬品,如器物、武器、服飾等;遼代契丹墓葬中普遍出現了畫像磚,這是一種以泥胎製成的壁畫,描繪墓主及其家族的生活場景。
2、分期:遼東、遼西地區的契丹墓葬大致可以分為早、中、晚三個時期;早期(10世紀初至中期)的契丹墓葬規模較小,墓葬形制單一,墓主一般為貴族或軍事將領,附葬品也比較簡單;中期(11世紀初至半世迅缺紀)的契丹墓葬規模相對擴大,墓主身份更加多樣化,墓葬形制也逐漸多樣化,附葬品更加豐富;晚期(12世紀)的契丹墓葬規模和墓主身份進一步擴大,墓葬形制更加多樣化,墓主的陪葬品也更加豐富精美。
㈣ 漢代墓室壁畫的分期與分區
漢墓壁畫可分前、後期。前期為西漢早期到東漢早期,僅有八里台、 燒溝無名氏、卜千秋、棗園、千陽、西安、內蒙古鄂托克、商丘等地8座;後期為東漢中、晚期,包括此外所有漢墓壁畫。
西漢中期以後,隨著豪強大族厚葬習俗的發展,在當時經濟文化中心或軍事要塞便出現了壁畫墓。後期壁畫墓數量增加,分布范圍擴大。它們的分布可劃分為6個區域:①豫、陝、晉區,主要是前期的8座壁畫墓。②豫、蘇、皖、晉區,主要有打虎亭、黃山隴、後銀山及安徽亳州董園村等地的壁畫墓。③冀中南區,主要有望都所葯村、安平逯家莊、 定縣八里庄等地的壁畫墓。以上3個區域土地肥沃,河流縱橫,是當時經濟、文化的中心地帶。④長城沿線區,主要有內蒙和林格爾、托克托、霍洛柴登以陝北榆林等地的壁畫墓。這一區域是東漢政府北方的邊防重地。⑤遼南區,集中分布在遼寧省遼陽市北郊太子河兩岸地帶,主要有北園、棒檯子、三道壕車騎墓等壁畫墓,此外還包括大連市營城子壁畫墓。遼陽是當時遼陽郡首府,漢魏之際是公孫氏割據政權統治的中蠢瞎心,也是未經漢末戰亂,經濟文化持續發展的地區。⑥河西區,處絲綢之路的要沖,有一些簡單的壁畫墓。
第一區域類型特點
第 1區域洛陽的無名氏墓和卜千秋墓都是帶雙丁字形耳室的仿券頂空心磚墓,千陽墓則為拱形頂的土洞墓,棗園村墓毀檔掘為小磚券墓。墓室規模都較小,長僅4~6米多一點。壁畫纖核內容都以天象和神話故事為主,也有少量歷史故事和庄園、農耕題材。以王莽新朝(公元9~23)前後的棗園村墓為例,墓長4.65米,由1個主室和1個耳室組成。主室內繪滿壁畫,券頂上繪有雲氣和四神圖,四壁繪有車馬、房屋和人物。其中繪在南壁和西壁的牛耕和耬播圖,真實地描繪了當時的農業生產場面,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是中國最早表現農業生產活動的繪畫作品。這一期壁畫,構圖簡單,風格質朴,有的甚至還保留著西漢早期帛畫的某些特徵。西安交通大學內的西漢墓天象圖壁畫,表現大型二十八宿圖像,構圖渾然一體,色彩明艷煥麗。墓中主室壁畫上部代表天空,下部象徵山川大地。上部壁畫以仙鶴、祥雲和日月星辰圖案為主,繪有二十八宿星辰及蒼龍、白虎、朱雀、玄武4種圖像。彩雲間繪有一組組仙鶴,翔狀各異;祥雲線條流暢,運筆自如。二十八宿加繪形象生動的人物、動物來說明各宿的名稱,使人一目瞭然。壁畫還使人看到中國最早的暈染法繪畫技巧。
第二到四區域類型特點
第2~4區域各具特點。豫、蘇、皖、晉區的壁畫墓,像本區域流行的墓一樣,大多採用純石結構或磚石混合結構,而且壁畫和畫像石往往混用。墓型有兩種:①較簡單的如東漢中期的後銀山墓,是磚石結構前後室墓,長4.55米,寬3.17米,壁畫繪於前室,內容主要有淳於卿出行、曲成侯驛故事和天象等;②東漢晚期的墓室結構復雜,規模巨大,有前、中、後三重主室,長達15米左右。其中黃山隴墓和董園村2號墓為純石結構,打虎亭漢墓為磚石混合結構。除黃山隴墓外,其餘3墓墓門都有精美的石刻畫像。墓主車騎出行和樂舞百戲是本區壁畫的主要內容。冀中至冀南區全是規模宏偉的多室磚墓,多橫券頂,一般有前、中、後三重主室,長達20米左右。其中望都2號墓具五重主室,全長達32米。安平逯家莊墓,墓室由前、中、後室以及耳室、側室共10個室組成,全長19米。在前室南耳室、中室、中室南耳室繪有車馬出行、鳥瞰建築群、屬吏、樂舞等巨幅壁畫。根據出行圖的導從制度和墨書題記紀年,墓主當為死於靈帝熹平五年 (176)的安平王。人物眾多的屬吏圖是本區最富有特色的壁畫內容。長城沿線區的墓形與冀中、冀南區相近,但多穹窿頂。其中,托克托縣閔氏墓由前、中、後三重主室和5個耳室組成,全長13米多。壁畫主要繪於中室及東、西耳室,內容殘存有侍女、車馬、庖廚等,畫像旁的墨書榜題,證明墓主為閔姓豪強。和林格爾漢墓壁畫是本區最大,同時也是迄今所見內容最豐富的漢墓壁畫。榆林一帶的漢墓壁畫,多以朱、黑等色直接繪於磚墓上,內容主要有車馬、人物、建築等,其年代可能早至東漢中期。遼陽區的壁畫墓除營城子為磚結構外,其他全為石結構。大型墓平面呈方形,由前室、後室、迴廊、兩個耳室和數目不等的小室組成,長、寬一般均在7米左右。小型墓由前室、後室和1或2個耳室組成,後室多分為2個或3個棺室,一般長5米左右。壁畫直接繪於石面,內容以車騎出行、百戲和宴飲等為主。
東漢中、晚期壁畫墓的特點
與前期相比,東漢中、晚期壁畫墓的特點是:①墓室規模宏大,結構復雜;②壁畫面積增加,一般在50平方米以上,有的近200平方米,而且有許多情節復雜、幅面寬闊的連壁巨作;③內容豐富,除表現墓主經歷、身份、權力、威儀和財富的車騎出行外,樂舞百戲、屬吏、塢壁、農耕等成為主要題材,而且出現了祥瑞圖;④繪畫技法多樣,壁畫藝術水平較高;⑤墨書榜題較多,使壁畫內容一望可知。
㈤ 漢代墓葬方法多是黃腸題湊,那其他朝代的墓葬特點是什麼
漢代以下的?各朝代都有差別可以到我空間看看
魏晉南北朝 魏晉南北朝時代的墓葬制度,大體上承襲漢代。但經過漢末的戰亂,社會經濟受到嚴重的破壞,統治階級的厚葬之風不得不有所改變。
考古調查發掘證明,自魏晉以降,規模宏大、雕刻精緻的畫像石墓已很少見了。貴族官僚的墓,一般都是磚室墓,有時設石門。和漢墓相比,墓室的平面布局簡化,面積減小。但是,在墓室的細部結構和設施方面卻有一些新的發展。例如:洛陽西晉墓中有角柱與斗 ,南京東晉墓中有直欞窗。從漢末、魏晉開始,各地都流行在墓室中設棺床。在長江嫌晌流域的晉墓中,有時還有燈龕和台桌。這些結構和設施,都是用磚砌成,使得墓室更象現實生活中的居室。在黃河流域,磚室墓的墓道甚長,其接近墓室的部分是一段隧道。隨著年代的推移,隧道逐漸加長。到了北魏,有的墓在隧道的頂部開天井,直通地面。北朝後期,有些大墓的隧道長達20米,天井有三、四個之多。這是出於對現實生活中的住宅的模仿。天井愈多,愈顯得門多宅深,院落重重。魏晉之際,遼東、河西等邊遠地區的豪族大姓,沿襲漢代舊制,營建磚石結
構的大墓,在墓壁和磚面上施彩畫,其題材多與漢墓壁畫相似。在中原一帶,卻很少有在墓內繪壁畫的;但到了北魏,壁畫又重新流行。長江流域的東晉和南朝,則流行用模印著畫像的磚來裝飾墓壁。
這一時期的隨葬器燃瞎物,主要是陶瓷器如杯、盤、碗、壺、果盒等飲食器皿和熏爐、唾盂、虎子等生活用具。其形制往往因地區而有差異,有的器物僅見於南方而不見於北方。總的說來,瓷器的數量激增,長江流域尤其如此。漢代流行的倉、灶、井、磨等陶制模型和家禽、家畜的陶制偶像繼續沿用,但往往形體不大,製作粗簡。貴族官僚階級墓中的主要隨葬品,是各種陶俑。從兩晉以迄南北朝,時代愈晚,俑的種類和數量愈多。起初是少數男女侍者和武士,大約從五胡十六國時期開始,又大量增添騎兵、步卒、文吏、武弁以及吹鼓手之類,除家內奴婢外,大部分是墓主人出行時的儀仗隊,它們具有明顯的軍事性質,反映了當時各地統治者擁有私人的武裝部曲。大同北魏前期的司馬金龍墓和洛陽北魏後期的
元 墓中的儀仗俑,竟達數百件之多。北魏後期,在墓門的兩側,還往往有一對形體特別高大的守門衛士俑。在南方地區,除陶俑外還有瓷俑,但用俑隨葬的風氣不如北方盛。從漢末至魏晉,統治階級常乘牛車,長期因襲不改。在兩晉南北朝時代,貴族官僚墓中多用陶制的牛車模型隨葬。上述由各種陶俑組成的儀仗行列,便是以牛車為中心的。用陶制的「鎮墓獸」隨葬,是從西晉開始的。西晉墓中的鎮墓獸往往只有一件,作四足直立狀。北魏墓中的鎮墓獸成雙,置於墓門的兩側,作卧伏狀。到了北魏後期,墓中的兩件鎮墓獸,一為獸面,一為人面,都作蹲坐狀。長江流域的東晉、南朝墓,鎮墓獸多保持西晉時的形態,缺乏變化。魏晉南北朝時代開始在墓內置墓誌。兩晉的墓誌,或為石質,或為磚質,形狀多為長
方形,而洛陽發現的年代較早的西晉墓誌則作碑形,可見它是從墓碑演變而來的。到了北魏後期,才流行方形有蓋的石質墓誌。從此以迄隋唐,乃成定製。山西省大同北魏文明太後馮氏的方山永固陵及孝文帝的萬年堂,為北魏帝陵。墓室都分前後兩室,與一般貴族墓之為單室相比,顯示了帝陵的特殊規模。永固陵墳丘之前設石殿,應是繼承東漢的陵制。南朝的帝陵在江蘇省南京和丹陽。陵前有很長的神道,兩側立石獸、石柱和石碑等。墓室皆為單室,室內有用模印畫像磚拼嵌而成的大幅「竹林七賢」圖和「白虎」、「獅子」圖等,與北朝墓內流行施彩色壁畫的作風相比,顯示了南朝陵墓在墓室裝飾方面的特色。
隋唐五代 在以黃河流域為主的北方地區,北魏以來的墓葬制度,經隋代,至於盛唐,一脈相承。當時貴族官僚的大墓,都是採用斜坡式的墓道,包括一段很長的隧道;隧道頂部開天井,兩壁設龕。懿德太子墓有天井7個、壁龕8個,章懷太子墓有天井4個、壁龕6個,正三品司刑太常伯李爽墓有天井3個、壁龕2個,天井和壁龕的多寡基本上與墓主人的官品爵位相一致。隋代流行以土洞為墓室,高級官僚的大墓亦不例外。入唐以後,則多採用磚室,土洞墓已降為低級官吏或平民所用。一般的官僚,其墓室都為單室。二品以上的大官,除主室以外,有時還設簡單的前室。皮者空成王李仁墓、章懷太子墓及「號墓為陵」的懿德太子墓和永泰公主墓,則都有前後兩室。從初唐到盛唐,貴族、官僚墓中流行壁畫。一般是墓道前部兩壁各繪青龍、 白虎, 墓室頂部繪日、月、星辰, 其他則有鞍馬、明駝、牛車、 列戟、步騎儀衛、屬吏、男女侍者以及樂舞伎等,各繪在墓內的相應部位,其內容和規格視墓主人的身份而有所區別。
隨葬品以大量的陶俑為主。大約從武周時開始,陶俑多施三彩釉。陶俑可以分為出行時的儀衛行列和家居時的家臣侍者兩大類。前者自隋至初唐多武裝俑,以後逐漸減少;武周時出現高大的馬俑和駝俑。後者自初唐至盛唐不斷增多,樂舞俑和游嬉俑等皆屬此類。受佛教影響,鎮守墓門的一對武士俑在盛唐時演變為天王俑,其特點是腳踏伏獸或鬼魅。鎮墓獸繼承北魏後期以來的形態,一為人面,一為獸面,而武周時則又進一步演變為頭生角、肩附翼或手握蛇的怪獸。隋代開始出現的人身禽獸首的十二時辰俑,到開元、天寶之際更為流行。陶俑的數量,因墓主人身份而有不同的限額;懿德太子墓的陶俑總數達千件之多。方形有蓋石墓誌在唐代使用得更為普遍。墓誌的大小,隨墓主人的身份而有等級之分。
例如:三品官的墓誌多為約72厘米見方,一品官如楊思 及章懷太子雍王李賢、成王李仁的墓誌皆為88厘米見方,永泰公主的墓誌最大,為114厘米見方。懿德太子如天子之制,不用墓誌而用玉冊。
安史之亂以後,唐代墓葬制度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首先是墓的構造簡化,短而狹的豎井式墓道代替了斜坡式的長墓道,因而天井和壁龕也不見了。墓室的規模縮小,壁畫亦十分罕見。陶俑的數量減少,製作粗簡。天王俑和鎮墓獸越來越簡化,在有的墓里已不用。只有十二時辰俑仍較流行。
長江以南廣大地區的唐墓,有豎穴式土坑墓和磚室墓兩類,形制簡單,規模甚小。磚室墓多為長方形,有的兩室並列,夫妻各葬一室。廣東省韶關張九齡墓,主室平面呈方形,四壁施彩畫,前方甬道兩側還各設一耳室,規模較大,形制與北方地區的磚室墓類似。總的說來,南方地區唐墓中的隨葬品多為陶瓷器皿,陶俑甚少見。
唐代帝陵除少數是「積土為陵」的以外,大多數都是「依山為陵」。唐高宗與武則天合葬的乾陵,以梁山
的主峰為中心,築平面略呈方形的內城,四面各開一門,門外置石獅、石馬和石人。南面的朱雀門是正門,入門即為獻殿。自南面遠處第一道門闕至內城的朱雀門,神道長達3公里,兩旁列瑞禽、瑞獸、馬、武將、文臣以及外國首領的石雕像,並樹「述聖記」碑和「無字碑」。乾陵的宏大規模,充分顯示了大唐帝國極盛時期的強大國力。
五代前蜀王建的永陵在四川省成都,南唐李昪的欽陵和李璟的順陵在江蘇省南京,都已經發掘。地下的玄宮分前、中、後3室,各室兩側又多設壁龕或耳室,這可能是承襲唐陵的制度。唐陵的地下玄宮雖都未經發掘,但從各方面的情形推測,亦應設有前、中、後3室。
宋至明 中原和北方地區的北宋墓,最富有特色的是一種仿木結構建築的磚室墓。北宋初年,墓室內的仿木結構還很簡單。到北宋中期,才達到成熟的程度,從而成為一種特殊類型的磚室墓。從這以後,墓室的平面又從方形或圓形演變為等邊多角形,仿木結構則從簡單的「一斗三升」托替木或「把頭絞項造」演變為五鋪作重 ,從版門直欞窗演變為雕花格子門。一般多為單室墓,後期較大的墓則分前後兩室。墓內多用壁畫或雕磚作裝飾,其內容主要是表現墓主人的日常生活,特別是墓主夫妻舉行「開芳宴」的場面,有時也有孝子故事圖等。在有些北宋末年的墓中,還出現了雜劇雕磚。墓室的後壁,則往往有「婦女掩門」雕磚。隨葬品寥寥無幾,這可能是由於各種器具什物已充分地繪刻在壁畫和雕磚上的緣故。
長江中下游地區的宋墓,與同地區的唐墓相似,除了豎穴土坑墓以外,主要是簡單的長方形磚室墓,後者往往兩室並列,夫妻各葬一室。隨葬品除陶瓷器外,頗有漆器和銅鏡,偶爾也有銀器。江西、福建省境內的宋墓,有用陶瓷俑隨葬的,其中包括十二時辰俑和神煞俑。四川省境內的宋墓,除磚室墓外,還流行石室墓,後者多有雕刻,其題材為墓主人夫婦「開芳宴」,有的則為孝子故事。
北宋帝陵在河南省鞏縣,其地點的選定嚴格按堪輿術的要求。諸陵形制相同,都是以土築的墳丘為中心,用牆垣圍成方形的陵域,墳丘之前設獻殿。四面各開一神門,門前置石獅。南面較遠處設兩重土闕,各稱鵲台與乳台。自乳台至南面神門,神道兩側依次列象、獬豸、鞍馬、虎、羊、蕃使、文官、武士等石雕像。帝陵後面別築後陵,這與漢陵有相似之處,卻為自唐以來歷代帝陵中所僅有。南宋的帝陵在浙江省紹興附近。因為算是權殯,所以營造較簡,名為「攢宮」。雖然大體上是沿襲北宋的陵制,但沒有乳台、象生,也沒有陵垣及四門。獻殿之後作玄宮,屍體放置在嚴密堅固的「石藏子」中。
分布在華北、內蒙古和東北各地的遼代墓葬,具有契丹族的特色。墓室除方形的以外,還流行圓形的。一般多為單室墓,但身份較高的貴族墓也有設前後兩室的。赤峰的遼駙馬墓和北京的齊王趙德鈞墓, 都有前、 中、後3室,並多設耳室, 顯示了「多室」的特點。墓室內有時有簡單的仿木建築的結構,並施彩畫。葬具除木棺外,盛行石棺。有的墓在石棺內繪氈帳住地和放牧的情形,反映了契丹族的游牧生活。遼代晚期開始出現平面呈八角形或六角形的墓室。這個時期受北宋墓的影響較多。特別是漢人的墓,有的在仿木結構的磚室中飾磚雕的桌椅,有的則在壁畫中繪「開芳宴」和孝悌故事圖等,與北宋墓相似。
遼代貴族墓中的隨葬品,除了金銀器、陶瓷器及鐵器等各種生活用具以外,以大量的馬具、盔甲、各種武器以及金屬面具和銅絲手足套等物為特點。陶瓷器中的雞冠壺,亦為遼墓中所特有。到了中期,馬具和兵器逐漸減少,雞冠壺的形態亦由皮囊狀演變為提梁式的圈足器。晚期遼墓一般已不用兵器隨
葬,馬具也大為簡化,而雞冠壺則告消失。大約從早期的後半開始,遼墓中往往有漢文或契丹文的石墓誌,形狀與唐宋的相似。
內蒙古巴林右旗慶雲山下的遼慶陵,是遼代中晚期聖宗、興宗和道宗三帝的陵墓。以保存較好的聖宗的東陵為例,地面設陵門、參道和享殿。磚築墓室分前、中、後3室,前室和後室又各在兩側設耳室,各室平面成圓形,頂部隆起成半球狀。自墓道至墓室,都施壁畫,內容包括鞍馬、侍衛、樂隊、臣僚以及春夏秋冬四季山水圖。從墓室的形狀和壁畫的內容看來,遼代的帝陵應是象徵當時以牙帳為居處的捺缽行宮。
金代的墓葬,一方面是受遼墓的影響,而更多的則是繼承北宋的墓制。河北省新城的時立愛墓和興隆的蕭仲恭墓,其年代基本上屬金代前期。由於墓主人的爵位高,都系多室的磚墓。墓室內有仿木建築結構,繪壁畫。時立愛墓的主室為八角形,前室兩側所附耳室為圓形,在形制上與遼墓有相似之處。蕭仲恭的墓誌則用契丹文書寫。分布在華北南部和中原地區的金代後期地主階級墓,主要是單室磚墓,平面多為方形或八角形,也有圓形的,從墓門到墓室內大量使用仿木建築結構。有的墓里繪有開芳宴、放牧、搗練等題材的壁畫,而大多數的墓則是大量使用雕磚,表現出門樓、格子門、欞窗、桌椅、屏風、燈、盆花之類,有的還有「鎮宅獅子」,使得墓室對現實生活中居室的模仿達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雕磚的內容還包括開芳宴中的墓主人夫婦、侍童、廚役、伎樂乃至舞台上的雜劇演員等人物,也有「掩門婦女」。這
顯然是北宋後期在中原和華北南部地區流行的仿木建築結構磚室墓的進一步發展。
元代的仿木建築結構磚室墓,主要發現於山西省境內。其特點是仿木建築的結構日趨簡化,有些已變成示意性的了。山西省中部地區墓內裝飾以壁畫為主,題材仍多為開芳宴,但突出了墓主人的形象而省略了伎樂的場面。山西省南部地區墓內多飾雕磚,內容多為孝子故事或花卉之類。五代、北宋以來的仿木建築結構磚室墓,到元代已接近尾聲。
南方的元墓沿南宋舊制,多為簡單的長方形磚室墓,雙室並列,分葬夫婦。作為時代的特點,許多墓里使用石灰、米汁、木炭等以加固墓室、防護棺槨,並在墓底鋪松香之類,以利屍體的保存。到了明代,一般官僚地主階級的磚室墓採取密封棺材,防腐措施又有發展,所以有的墓不僅屍體完好,而且衣冠服飾以及書籍、字畫等易朽物品也保存良好。
明代的帝陵,以安徽鳳陽的皇陵為最早。皇陵的形制承自北宋的帝陵,基本上仍沿漢唐以來的舊制。泗州的祖陵年代稍晚,其形制已與南京朱元璋的孝陵相近,而明孝陵則為此後的明代陵制開創了先例。明代從成祖朱棣起,13個皇帝都葬在北京昌平縣,集中在一個總的陵園內,稱明十三陵。陵園的總門在南面,稱大紅門。入門不遠,立「長陵神功聖德碑」。由碑亭往北,神道兩側依次立石望柱及獅、獬豸、駱駝、象、麒麟、馬、武將、文臣等石雕像,而各陵之前則不再立石望柱和石象生。出於總體布局上的考慮,陵的方向雖多向南,但也有向東或向西的。各陵規模大小不一,但形制和布局彼此相同。陵的前部主要是祾恩殿,基本上相當於唐宋陵前的獻殿。與漢唐以來的帝陵相比,明陵最大的特點是墳丘不成方形而成圓形,周圍砌磚牆,稱為寶城,其位置不在陵域的中部而居全陵的最後。寶城之前設明樓,樓上樹石碑,上刻皇帝的謚號,這也是明陵的新創。玄宮在寶城之下,其形制亦系模仿宮殿。以已經發掘的明定陵為例,玄宮可分前殿、中殿和後殿,中殿的左右兩側又各通一配殿。皇帝和皇後的棺槨放置在後殿的棺床上。
㈥ 中國古代墓葬的方式
獨特的墓葬形式 中國墓葬的形式很多。一般來說,人死後用棺材殮身或者直接埋入土中,這屬於墓葬或土葬。但很多少數民族有一些奇特的喪葬形式。比如說「巴人懸棺」葬。藏族的人死後,依經濟和社會地位不同,採用天葬、水葬、火葬、土葬或塔葬等形式。普通人都採用天葬,塔葬只對高僧,是將大師們的法體經過防腐處理放入塔內或將骨灰及舍利子裝入塔內。靈塔用金銀及各種寶石裝飾,極盡華美。火葬主要是對一些有地位及成就的僧人。1.天葬 天葬亦可謂之「鳥葬」,是藏地古老而獨特的一種葬俗,用於一般農牧民和普通人。藏語稱天葬為「杜垂傑哇」意為「關(屍)到葬場」;又稱「恰多」意為「喂鷲鷹」,文中「恰」是一種專門食屍肉禿鷹,謂之「哈桂」。 藏族佛教信徒們認為,天葬寄託著一種升上「天堂」的願望。通過天葬將死者的屍體喂鷲鷹,鷲鷹食後飛上天空,藏族則認為死者順利升天。人死後把屍體捲曲起來,把頭屈於膝部,合成坐的姿勢,用白色藏被包裹,放置於門後右側的土台上,請喇嘛誦超度經。擇吉日在天亮前由背屍人將屍體背到天葬台,先點「桑」煙引起來禿鷲,喇嘛誦經完畢, 天葬師隨即將屍體罩盯衣服剝去,按一定程序肢解屍體,肉骨剝離。骨頭用石頭搗碎,並拌以糌粑,肉切成小塊放置一旁。最後用哨聲呼來鷲,按骨、肉順序別餵食,直到吞食凈盡,以吃光為吉利。 藏北比如縣的達摩寺多多卡天葬台,是全西藏唯一保存頭骨的天葬台,也是目前西藏最為著名的天葬台。庄嚴肅穆的天葬台,盤旋飛翔的鷹鷲,舉世無雙的天葬場面,形成一個神秘世界,吸引著無數有緣或無緣走上西藏高原的人。 2.懸棺葬 懸棺是中國及東南亞國家的一種古老墓葬形式,以將死者的棺木放置在人跡罕至的懸崖絕壁之上為特徵。除中國外,印支半島、印尼、菲律賓等地均有發現。懸置棺木的方式各地有所不同,或利用岩壁間的裂縫之處架設棺木;或在岩壁上鑿孔楔入木樁,以支撐棺木;或鑿崖為穴,插入棺木,一端露與穴外。棺木物帶和多為獨木鑿成,呈長方形,也有少數船形棺。葬式有一次葬,亦有待死者肌肉腐朽後,將骨質入棺,再送至懸崖上去的二次葬。據研究,該種葬法使用時間漫長,早至商周,晚達明清,主要分布於南方各省,如宜賓地區興文和行慎珙縣、三峽、武夷山九曲溪。宜賓興文縣蘇麻灣有懸棺50餘具,皆被認為是古代焚人的墓葬,低者十幾米,高者近百米,或鑿孔置木,或利用天然石穴,距今400~700年,形成於明代。三峽懸棺多在風箱峽中,人稱「風箱」。武夷山九曲溪小藏峰岩壁上因棺木如船形,人稱「船棺」,經鑒定已有3800年歷史。 3.崖墓葬 崖墓葬就是在崖穴洞窟中安葬人的遺體的一種葬俗,一般選擇在江河沿岸山腰或山足下的斷崖上,依石向內造出墓道和墓室。崖葬習俗早在中國古代濮、 越、 巴、僚、漢等民族特有的一種喪葬形式,也是我國多種葬法中最古老、最特別的一種喪葬形式。《臨海水土志》對崖葬已有記載。我國目前已發現有殷商、戰國、兩漢、南北朝、唐、宋、元時期的崖墓葬。以四川地區為多,蜀地人以為死人的靈魂升天可為仙,入地則成鬼,故以崖葬為高尚。崖葬大體可分為三種類型:將葬具放置在天然崖穴中的稱崖洞葬;將葬具放入山崖層理罅隙的稱崖墩葬;將葬具放置在開鑿的山崖窟龕中的稱崖窟葬。北方人和漢人有少數地區使用崖葬。比如,漢代中山靖王與山東曲阜魯王的墓葬方式就是崖葬,眾多的崖穴是由人工開鑿而成,規模宏大,儼然地下宮殿。四川的麻浩崖墓其范圍包括斧頭灣,東西長約200米、上下寬約25米,有編號的崖墓544座,層層疊疊,墓門披連,密如蜂房,極為壯觀。最深達90m小的約6m,寬達10m 左右,高達2.8m。由墓門、享堂、墓道和棺組成。早年就以內涵豐富雕飾精美而被譽為「南安(樂山古稱)名墓之首」。墓中保存著許多漢代建築、車馬伎樂、鳥獸蟲魚圖形,且有不少歷史題材的神話故事,以及畫像石棺、書法題刻。同時,還有中國乃至世界遺留最早的佛教石刻造像,是漢文化與印度早期佛教文化交融的具體反映。 4.塔葬 塔葬隨佛教的傳人而興起,指佛門高僧坐化圓寂後,將骨灰或屍體經過處理後放入地宮,上面造塔,以示功德的一種佛教獨有的墓葬形式。塔的高低、大小和層數的多少,主要根據和尚們生前對佛學造詣的深淺、威望高低、功德大小來決定的。知名佛教寺院多有塔墓,墓塔年深日久,積少成多,望去好似樹林,因此又有塔林之稱,但以河南少林寺塔林最為有名。少林塔林位於寺西,現存自唐以來磚石墓塔230多座,是中國現存面積最大、數量最多、價值最高的一個古塔墓葬群。式樣繁多,造型各異,既是佛教文化的產物,又是古代磚石建築和雕刻藝術的精品。山東長清縣的靈岩寺塔林,安葬有唐代至清代的墓塔167座.
㈦ 燒溝漢墓的分期與年代
根據墓葬形制以及墓中所出陶器等主要隨葬品的組合和類型的悄孫演變情況,可劃分為6期:第一期派正屬西漢武帝時期;第二期屬昭帝時期;第三期屬宣帝至塵運悔新莽及其稍後;第四期為東漢早期;第五期為東漢中期;第六期為東漢晚期。
㈧ 墳墓的排列形式有哪幾種
由於受傳統儒家思想的影響,中華殯葬文化也如同傳統文化一樣源遠流長,既視修造祖墳為敬宗行為,又把修造祖墳視為家族興旺發達的希望工程,在這里,我把家族墳墓的一些共性的搭辯殯葬規則,墳墓的長幼排列形式列舉如下,供學者研究,大家參考:
從多位兄弟開始立墳,不設明堂神路,按照平面拉開。長幼排列方式有兩種:
第一種:中間為家族之長即老大,左右分單雙依次為老二、老三、老四、老五等。晚輩則排在第二行,排列順序如第一行。
第二種:按照左為大為上的原則,依次排列,自左而右:1、神畢2、3、4、、、、
墳墓的其他排列方式:
(一)夫妻合葬墓:漢文化中「生則同床,死則同穴」的觀念根深蒂固,夫妻死後一定要同葬在一個墓穴之中,而且男女棺材相距不超過十厘米。
(二)家族墓葬群:一個家族從始祖所遷的墓地,往往到後來十幾代或幾十代人都葬在一處,而成為家族墓葬群。這種墓葬群的排列方式有游枝芹兩種:
始祖夫婦合葬墓在正中間的最上頭,墓前面是明堂神路;以明堂神路為中線,左邊為長子夫婦墓位,右邊為次子夫婦墓位,三子再排左邊,四子再排右邊,即始祖左為1、3、5、7兒子墓位,右側依次為2、4、6、8兒子墓位。
形成俗話所說「左長右二」的排列方式,始祖與兒子排成一排,為「攜子」。孫子輩墓穴排在前面,按照大小序列,還是以中間為大,然後左右展開,是為「抱孫」,以後逐代照此排列方法繼續延伸埋葬。
㈨ 西周墓葬的墓葬形制
中原地區的西周墓盛行土坑豎穴墓。小型墓有墓室而無墓道。大型墓都有1條或2條墓道,但尚未發現商代王陵那樣的有4條墓道的陵墓。 在浚縣辛村和北京琉璃河都曾發現過有 2條墓道的大型土坑豎穴墓。這類墓都有寬大的墓室,墓室的南北兩端各有1條墓道,南墓道較長,都是斜坡狀的,北墓道略短,也有築成台階的。辛村1號墓墓室長10.6米,寬9米,連墓道通長56.9 米。墓主大概是諸侯一類的人物。大型墓中級別略低的只有1條墓道,洛陽東郊和寶雞茹家莊都有發現。洛陽東郊發現的大型墓,墓道作曲尺形,在西周墓中是很少見的,寶雞茹家莊的兩座單墓道的大型墓,根據出土青銅禮器上的銘文,可以確認墓主人是?伯和他的夫人井姬。中小型墓則以墓室的大小以及隨葬器物的多寡來區分。不少西周墓在墓底中央都挖1個「腰坑」,坑內埋1條狗。葬具大都為木質棺槨。木槨一般碧缺都在墓底架兩根枕木,再在枕木上縱鋪方木構成槨底,槨室四壁用榫卯結構的方木壘成,其上橫鋪方木為槨蓋,棺木置於槨室之中。大型墓往往有數重棺槨,中型墓多為1棺1槨,小型墓多為有棺無槨,也有少數小型墓不見棺木痕跡。
長江下游地區的土墩墓不挖墓穴,只在平地堆土起墳埋葬。屯溪的土墩墓,系先在平地上用河卵石鋪出與墓室相當的范圍,其上放置各式隨葬器物,然後堆築封土。句容、金壇、溧水發現的土墩墓,多數不用卵石鋪墊,因而也沒有明確的墓室范圍。有的一墩一墓,有的一墩多墓,墓內都沒有發現葬具和屍骨的痕跡。
葬俗 葬式一般為仰身直肢,也有俯身葬,極個別的為屈肢葬。頭向不固定。除寶雞茹家莊的?伯墓外,絕大多數是單人葬。
西周墓葬往往以人殉葬,少者1人,多至7人。殉葬人大都放在二層台上,有的還有葬具。北京琉璃河的大型墓中沒有發現殉葬人,而在多座中型墓中則發現有殉葬人。可見是否用人殉葬並不完全取決於墓的大小或墓主人社會地位的高低。在張家坡已發掘的三、四百座中、小型墓葬中,悔中辯發現有殉葬人的約佔7%,都是西周早期墓葬,而這里的西周晚期墓中卻不見有用人殉葬的現象,這是一個比較明顯的變化。
隨葬品 西周墓葬的隨葬品主要有陶器、青銅禮器、兵器、車馬器、玉石裝飾品、原始瓷器和漆器等。大型墓和一部分中型墓的隨葬品很豐富,有製作精緻的成套青銅禮器,器形有鼎、鬲、甗、?、?、觚、爵、觶、尊、卣、壺、鎣、盤、匜等。其組合以鼎為核心,用鼎的多寡標志著墓主人社會地培州位的高下。早期的銅禮器在器形和紋飾上同商代晚期沒有多大差別,西周晚期酒器類大大減少,食器類數量增加,鼎、?的器形和紋飾也有較大的變化。長安普渡村發現的穆王時期的墓葬中還發現有3枚一套的編鍾。小型墓則多隨葬陶器,器形有鬲、罐、簋、尊、壺、豆、盂等。西周早晚期墓葬在隨葬陶器的組合與器形上都有較明顯的區別。
南方土墩墓中的青銅禮器,往往富有地方特徵,如鼎的三足外撇呈尖錐狀,器物也往往兩兩成對。此外,還有一些用途不明的器形,如江蘇丹徒煙墩山出土的一對角形器和屯溪出土的一對五柱形器。這一地區的墓中通常隨葬較多的原始瓷器,器類、器形變化也較多。中原地區的西周墓中雖也有隨葬原始瓷器的,但數量很少,器形也較單一,多為豆形器。出土的玉石裝飾品有壁、琮、圭、璋、柄形飾以及魚、龍、鳥、獸等動物雕像,還有瑪瑙、琉璃串珠等飾物。在琉璃河等地還出土有西周時代的漆器,但大都朽沒,僅存痕跡,可以復原器形的有豆、觚、俎、罍等。(見彩圖)
車馬坑 大型墓和一部分中型墓往往附有車馬坑、一般是在主墓的附近另行挖坑埋葬車馬,少者1車2馬,多者可達十多輛車和數十匹馬。埋葬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整車埋葬,馭馬卧於車轅兩側,另一種是將車子拆卸成零部件散放在坑內,馬的排列也不整齊。也有將車拆散放在主墓內,而另行挖坑葬入馬匹的。車馬坑內多有車馬飾物,有的車馬坑保存較好,痕跡清楚。因此,可以根據這些資料復原西周時期車馬的形制和轡飾。
分期和年代 西周墓葬,包括滅商以前的周人墓葬,大體上可劃分為3個時期:第一期是滅商前的周墓,即所謂先周墓葬。現已發掘的這種墓葬都是小型墓,大都隨葬1件陶鬲,或1鬲1罐,極少有青銅禮器。鬲多作高領袋足,這種鬲被認為是先周時期的典型器物。第二期為西周早期,所出的青銅禮器器形和商代晚期的相似。隨葬陶器的組合主要為鬲、簋、罐。年代上起自西周初年,下限約在穆王時期。第三期為西周晚期,所出青銅禮器如鼎、?在器形、花紋上有顯著的變化,觚、爵、尊、卣等酒器幾乎絕跡,出現?、壺、盤、匜等新的器形。隨葬陶器組合為鬲、豆、盂、罐。盂是典型的晚期器物,其他如鬲、罐、豆在器形上也有所變化。年代約自穆王以後到西周末年。
㈩ 遼代墓葬的遼墓的類別、分布和分期
已發現的遼墓可分為兩類,一是契丹貴族墓,二是漢族官吏和地源純純主墓。前者多分布在遼代的上京道和中京道內,東京道的西北部分也有發現,而且多聚族而葬;後者則多褲睜集中在遼代的南京、西京和東京附近。遼墓可分為3期,早期自穆宗應歷八年(958)至聖宗太平十一年(1031),中期為興宗重熙時期(雹咐1032~1055),晚期自道宗清寧元年(1055)至遼亡(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