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膏葯正確貼法引熱議,如何正確貼膏葯呢
膏葯是中葯外用的一種方法,古代人稱它為薄貼,它是用植物油或動物油加葯熬成膠狀物質,然後塗在布、紙或皮的一面,可以長時間的貼在患處,能給用來治療瘡癤、消除腫瘤等。早在久遠的年代,我國醫學家就有言曰:"膏葯能治病,無殊湯葯,用之得法,其響立應。"膏葯經皮膚發揮作用貼膏葯療法是中醫臨床常用的外治方法之一,它遵循中醫辨證論治及中葯的功效、主治與歸經的原則,充分調動葯物互相協調為用的效能,組成多味葯物的復方,以發揮葯物的良好效果。由於膏葯直接敷貼於體表,而製作膏劑的葯物大多氣味較濃,再加入辛香走竄極強的引經葯物,通過滲透入皮膚,內傳經絡、臟腑,起到調氣血、通經絡、散寒濕,消腫痛等作用。
此外,因膏葯中有些刺激性強的葯物,強刺激通過神經反射,可以調節肌體功能促進抗體形成,提高人體免疫力。葯物穿通皮膚及黏膜後,經過血管或淋巴管進入體循環,也可產生全身性葯物作用。
『貳』 膏葯怎麼貼
當身體出現疼痛時,很多人都會選擇在身上貼膏葯,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膏葯適合貼多久。平時貼膏葯兩三天,以為膏葯可以達到持久的效果,其實這種行為是錯誤的,那麼多久換一次膏葯,讓我們了解一下。
一.每天換一次膏葯
一般來說,膏葯一天換一次,甚至半天換一次,具體要看說明書上的效果持續時間長短。對於破裂的傷口,換葯間隔應縮短,最好是5-6小時。在兩次塗抹之間,還應適度清潔患處,去除附著在皮膚表面的污垢,然後讓皮膚休息1至2小時。因為皮膚需要呼吸,汗腺和皮脂腺需要排出體外,長期貼膏葯會造成局部高溫高濕,代謝廢物不能排出,會刺激局部皮膚,引起不適等瘙癢。
二.長期貼膏葯的影響
膏葯貼3天,或者兩次貼片之間沒有清洗干凈,膏葯中的成分可能會通過汗孔深入皮膚,誘發過敏,引起接觸性皮炎,俗稱「膏葯風」 .出現與膏葯形狀相同、邊界清晰的紅斑,伴有劇烈瘙癢、嚴重的水皰甚至大皰,非常痛苦。如果遲遲不撕掉,會增加皮膚的負擔,阻礙毛孔的通透性,阻礙汗液的排出,甚至引起局部皮炎。首先盡量不要弄破水泡。用無菌紗布包好,讓水泡自行消失。就算要破水泡,也可以去醫院。也可以用家裡的縫紉針把針尖在火上燒紅。稍稍冷卻後,將其從水泡底部折斷。水泡出水後,水泡不要動皮膚,用無菌紗布敷上,等待其自行癒合。
三、膏葯的正確使用方法
先用80%酒精消毒紅腫痛處,或用薑片擦拭;如果有傷口,用稀高錳酸鉀溶液清洗膿血並盡量擦乾,然後將折疊好的膏葯攤開,放在小火上。上烤軟,有時因病情原因,將一些粉末均勻撒在烤膏上,將膏葯反復折疊,將膏葯攤開,使粉末混入,才能達到效果更快更好。
膏葯往往含有芳香成分,所以孕婦要小心,尤其避免貼在肚臍、腰腹部,皮膚過敏者不宜使用。膏葯在使用過程中,應避免生冷食物,未用完的膏葯可存放於陰涼乾燥處,以防夏季融化或生蟲。
『叄』 怎樣正確地使用膏葯
拿到膏葯之後,先用吹風機熱風(或者用火烤),使膏葯均勻受熱軟化(注意不要過熱,防止流淌),軟化後將膏葯揭開,貼敷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