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產品測試的測試方法
產品測試研究中常用的產品測試方法有兩類、四種:單一產品測試和配對比較產品測試。
(1)單一產品測試。在單一產品測試中,受訪者嘗試一種產品,然後對這種產品作出評價。數據收集變數通常包括購買興趣、對屬性的評價等級等。如果被測試產品多於一種,先將受訪者分組,然後嘗試每種產品,再相互比較。對一個受訪者只測試一個產品。單一測試的特點是:
「單一,純粹」,更加貼近真實的生活;
對於效果逐漸顯著的產品來說十分重要,如啤酒、香波;
對於受訪者無法從表面上對兩個產品作出反應時十分重要,如強烈及持久的口味;
對於新型產品,這種測試類型或許是唯一選擇(事實上這在產品開發中後期常被採用);
通過運用兩個或多個十分匹配的樣本,可獲得用以對比的信息;
對於形成長期資料庫非常有用,但需小心。
存在的問題:(a) 價格。(b) 對於差異不是十分的敏感。
單一測試適用於:(a)產品初期階段。因為目標是獲得有關產品吸引力的基礎數據(例如,你喜歡還是討厭這種產品)。(b) 當市場上沒有直接競爭對手的時候。原因是配對比較測試只能提供相對的被測試的可供選擇的產品停息。而單一測試,提供相對的受訪者自己的判斷信息。因此,這種信息可以和在將來獲得的單一測試信息(假設樣本可比較)。最後,單一測試被視為是真實的,因為它基於顧客通常每次使用一種產品的事實。
(2)配對比較產品測試。在配對比較產品測試中,受訪者按順序嘗試兩種產品。試完後,對每種產品進行評價並說出更喜歡哪種產品。因為在受訪者嘗試完兩種產品後才開始問問題,所以對產品的評價通常是建立在兩種產品的比較基礎之上的。配對比較測試的特點是:
對受訪者同時測試兩個產品;
提示受訪者可以同時測試產品,也可以測試完一個之後,再進行第二個,這取決於產品性質、測試性質和用戶通常的使用步驟;
不是很現實。但與單一測試比較,對於產品的差異十分敏感(注意:可能過於敏感),並且沒有必要進行匹配樣本研究;
存在隱性或逐漸顯著的效果時,此法將不可行;
不同產品的測試順序必須被平衡,並且應考慮不同順序產生的效果差異;
對於淘汰選擇十分裨益,比如在兩個相同的配方中進行選擇或開發一種能接近現存競爭的新產品(特別是想進行性能匹配)。
存在的問題:(a) 顯著的視覺差異能夠掩蓋在氣味及口味上的差異;(b) 或許不太現實(因為不重要的差異掩蓋了偏好);(c) 與其他方案無法進行成果比較。
其他比較型的測試設計,如三組產品測試(順序評價三種產品),還有反復配對比較設計,但從本質上說,它們都是比較型測試設計的修正。一般的,當決定合適的測試設計時,首先確定採用單一測試還是比較的測試。
比較測試適用於:(a) 測試目標在於宣稱「獲勝者」(例如,在同一產品不同多種類型中進行選擇)。因為,被測試的產品多於一種,而受訪者只有一組,產品之間的不同之處易於被擴大,由此容易被察覺。(b) 需要獲得有關競爭對手方面的信息。
(3)連續的單一測試。同時具有單一測試的「絕對判斷」數據和配對比較測試的「比較」數據。受訪者順序評價兩個產品。在評價第一個產品時,受訪者不知道還有第二個產品。評價完第一個產品後,再評價第二個產品。評價的問題是相同的。最後可以獲得兩個產品的偏好情況。
這種設計的優點是單一數據通過比較數據得到加強。例如,如果單一數據表示兩種類型的冰淇淋「沒有差別」,比較偏好數據可以為營銷決策起到信號放大器的作用。
(4) 重復配對產品測試方法。當直接偏好是產品測試的主要興趣時,可以應用重復配對方法。因為它在口味偏好測試上具有更加的測量方法。這種設計可以在配對測試中獲得對每種產品的偏好程度,同時對目標市場中真正的「無區別」顧客的數量有清楚的估測。「無區別」顧客是指那些不能真正區別可選擇產品之間的差異的顧客,或者那些對哪個產品都無強烈的偏好因此猶豫不決的顧客。重復配對技術同時重視直接的產品偏好和產品診斷。最終結果是最大限度地回答「更喜歡哪個產品」和 「為什麼」的問題。
⑵ 熟悉的測試用例設計方法都有哪些
1. 等價類劃分
常見的軟體測試面試題劃分等價類: 等價類是指某個輸入域的子集合.在該子集合中,各個輸入數據對於揭露程序中的錯誤都是等效的.並合理地假定:測試某等價類的代表值就等於對這一類其它值的測試.因此,可以把全部輸入數據合理劃分為若乾等價類,在每一個等價類中取一個數據作為測試的輸入條件,就可以用少量代表性的測試數據.取得較好的測試結果.等價類劃分可有兩種不同的情況:有效等價類和無效等價類.
2. 邊界值分析法
邊界值分析方法是對等價類劃分方法的補充。測試工作經驗告訴我,大量的錯誤是發生在輸入或輸出范圍的邊界上,而不是發生在輸入輸出范圍的內部.因此針對各種邊界情況設計測試用例,可以查出更多的錯誤.
使用邊界值分析方法設計測試用例,首先應確定邊界情況.通常輸入和輸出等價類的邊界,就是應著重測試的邊界情況.應當選取正好等於,剛剛大於或剛剛小於邊界的值作為測試數據,而不是選取等價類中的典型值或任意值作為測試數據.
⑶ 測試方法有哪些
測試方法有很多,主要分為:
功能測試;不接觸代碼進行測試
自動化測試:使用自動化測試工具在功能比較穩定之後,進行錄制或者編寫腳本進行的測試
性能測試:使用性能測試工具,針對一些指標,比如:響應時間,並發量,成功率,tps等選取典型交易進行測試
介面測試;在沒有開發出界面之前,先對整個系統的介面進行測試。保證介面無問題,然後在開發出界面的時候,一般介面傳輸數據上,不會出現什麼大的問題了
其他的一些名詞就不講了,什麼黑盒、白盒、灰盒、兼容、安裝卸載、、、
⑷ 軟體測試有哪些常用的測試方法
隨著軟體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軟體測試,軟體測試的方法有很多種,最重要的是選擇適合的軟體測試方法。選擇是非常關鍵的,只有選擇到合適的才能在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那麼軟體測試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電腦培訓為大傢具體介紹。
一、白盒測試
白盒測試也稱為結構測寬此試,是根據程序內部的邏輯結構和代碼結構,設計測試數據,完成測試的測試方法。白盒子測試的直接優點是,知道所設計的測試用例在代碼上的哪個地方被忽視。IT培訓認為其優點是測試人員能夠增拍喚加代碼的覆蓋率,提高代碼實行的整體質量慎賀迅,幫助發現代碼中的隱藏危險。
二、黑盒測試
黑盒測試也稱數據傳輸測試,作為不能夠看到測試對象的黑匣子,完全不需要考慮程序內部結構和處理過程的情況,北大青鳥發現測試人員可以根據程序功能的要求規格,確定測試用例,並推斷測試結果的測試方法。
三、灰盒測試
灰盒測試主要是一種綜合的測試方法,它居於程序運行的外部表達。同時,根據內部邏輯結構設計用例,執行程序、採集路徑執行信息和外部用戶界面結果。
四、集成測試
集成測試是一種組裝測試,是在單元測試基礎上的一種有序測試。其主要的目的是驗證軟體單元間的介面關系,通過測試發現各軟體單元介面間的問題,霍營北大青鳥非常期待最終測試的單元構成符合設計要求的軟體。
⑸ 軟體測試的測試方法有哪些
軟體測試行業因為其薪資高、壓力小,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青睞,尤其是很多想轉入IT行業的小白,軟測也是他們的首選。那麼軟體測試的方法一共有幾種呢?
軟體測試方法有等價類劃分法、邊界值方法、因果圖法、判定表法、正交排列法、錯誤推演算法、場景法等。本文主要來為大家介紹一下等價類劃分法和邊界值方法。
一、等價類劃分法
等價類劃分法是把所有可能輸入的數據,分成若幹部分(子集),在該子集合中,各個輸入數據對於揭露程序中的錯誤都是等效的。測試某等價類的代表值就等於對這一類其他值的測試。等價類劃分法是軟體測試最經典的方法,只要有數據輸入的地方就可以使用等價類劃分法。因為窮舉測試是不可能的,所以要使用最少的數據,達到最大的覆蓋——覆蓋功能和需求點。
二、邊界值分析法
某種意義上來講,黑盒測試在進行用例設計的時候,分析的就是軟體的輸入和輸出。邊界值分析法就是對輸入和輸出的邊界值進行分析,得到一些數據進行測試的黑盒測試方法。它是對等價類劃分法的補充。它要分析邊界,而邊界來自於等價類的邊界。等價類分有效等價類和無效等價類,構建數據的時候從有效等價類里挑選任意的值。邊界分析則是從等價類里挑選它的邊界,所以它是暴露錯誤能力最強的一種測試方法。只要有數據輸入的地方,一般就可以使用邊界值。
邊界值與等價類劃分的區別
邊界值分析不是從某等價類中隨便挑一個作為代表,而是使這個等價類的每個邊界都要作為測試條件,關注的是等價類的邊界。而且邊界值分析不僅考慮輸入條件,還要考慮輸出空間產生的測試邊界情況。為什麼除了等價類分析,還要進行邊界值分析因為大量的錯誤都發生在輸入或輸出范圍的邊界上,而不是發生在輸入輸出范圍的內部。所以測試要關注在極值上。針對各種邊界情況設計測試用例,也可以查出更多的錯誤。
以上是關於軟體測試的幾種方法的介紹,由多測師親自撰寫,全網獨家提供!
⑹ 系統測試的方法主要哪些方法
系統測試的方法主要有人工測試和機器測試兩種。
(1)人工測試。人工測試又稱為代碼復審,是通過閱讀程序找錯誤的。其內容主要包括檢查代碼和設計是否一致:檢查代碼邏輯表達是否正確和完整;檢查代碼結構是否合理。
(2)機器測試。機器測試是指在計算機上直接用測試用例運行被測程序,從而發現程序錯誤。機器測試分為黑盒測試和白盒測試兩種。
①黑盒測試。黑盒測試也稱功能測試或數據驅動測試,它已知產品所應具有的功能,通過測試檢測每個功能是否都能正常使用。在測試時,把程序看作是一個不能打開的黑盒子,在完全不考慮程序內部結構和內部特性的情況下,它只檢測程序功能是否能夠按照需求規格說明的規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適當接收輸入數據而產生正確的輸出信息,並保持外部信息(如資料庫或文件)的完整性。黑盒測試的方法主要有等價類劃分、邊值分析、因果圖、錯誤推測等,黑盒測試主要用於軟體確認測試。黑盒測試著眼於程序外部結構,不考慮程序內部邏輯結構,只針對軟體界面和軟體功能進行測試。黑盒測試是窮舉輸入測試,只有把所有可能的輸入都作為測試情況使用,才能以這種方法查出程序中的所有錯誤。實際上,測試情況有無窮多個,人們不僅要測試所有合法的輸入,而且還要對那些不合法但是可能的輸入進行測試。
②白盒測試。白盒測試也稱結構測試或邏輯驅動測試,它已知產品內部工作過程,按照程序內部的結構測試程序,可通過測試檢測產品內部動作是否按照說明書的規定正常進行,檢驗程序中的每條通路是否都能按預定要求正確工作。白盒測試的主要方法有邏輯驅動、基路測試等,白盒測試主要用於系統驗證。
⑺ 你所熟悉的測試用例設計方法都有哪些
測試用例常見的設計方法有:等價類劃分法、邊界值分析法、錯誤推測法、判定表法、正交實驗法。
一、等價類劃分法
顧名思義,顧名思義,等價類劃分,就是將測試的范圍劃分成幾個互不相交的子集,他們的並集是全集,從每個子集選出若干個有代表性的值作為測試用例。
二、邊界值分析法
長期的測試工作經驗告訴我們,大量的錯誤是發生在輸入或輸出范圍的邊界上,而不是發生在輸入輸出范圍的內部。因此針對各種邊界情況設計測試用例,可以查出更多的錯誤。
三、錯誤推測
錯誤推測法是指:在測試程序時,人們可以根據經驗或直覺推測程序中可能存在的各種錯誤,從而有針對性地編寫檢查這些錯誤的測試用例的方法。
這種方法沒有固定的形式,依靠的是經驗和直覺,很多時候,我們都會不知不覺的使用到。
四、判定表法
又稱為策略表,基於策略表的測試,是功能測試中最嚴密的測試方法。該方法適合於邏輯判斷復雜的場景,通過窮舉條件獲得結果,對結果再進行優化合並,會得到一個判斷清晰的策略表。
五、正交實驗法
用語言描述正交實驗法會很抽象難懂,簡單說,就是在各因素互相獨立的情況下,設計出一種特殊的表格,找出能以少數替代全面的測試用例。
(7)熟悉常用測試方法擴展閱讀:
功能測試方法還有很多,例如因果圖法,狀態轉換測試法等,他們都略為復雜,像正交實驗法一樣,有各自的一套東西,不過本質都是通過畫圖,讓我們更好的思考,最後轉化成判定表。
實際上常用的是前面五種方法,包括:等價類劃分法、邊界值分析法、錯誤推測法、判定表法、正交實驗法。
等價類劃分法劃分標准:
1) 完備測試、避免冗餘
2) 劃分等價類重要的是:集合的劃分、劃分為互不相交的一組子集,而子集的並是整個集合
3) 並是整個集合:備性
4) 子集互不相交:保證一種形式的無冗餘性
5) 同一類中標識(選擇)一個測試用例,同一等價類中,往往處理相同,相同處理映射到「相同的執行路徑」。
⑻ 軟體測試有哪些常用的測試方法
(1)黑盒測試(black-box testing):只關心輸入和輸出的結果
(2)白盒測試(white-box testing):去研究裡面的源代碼和程序結構
2、按是否運行程序分為:
(1)靜態測試(static testing):是指不實際運行被測軟體,而只是靜態地檢查程序代碼、界面或文檔可能存在的錯誤的過程。
靜態測試包括:
對於代碼測試,主要是測試代碼是否符合相應的標准和規范。
對於界面測試,主要測試軟體的實際界面與需求中的說明是否相符。
對於文檔測試,主要測試用戶手冊和需求說明是否真正符合用戶的實際需求。
(5)動態測試(dynamic testing),是指實際運行被測程序,輸入相應的測試數據,檢查輸出結果和預期結果是否相符的過程
3、按階段劃分:
(1)單元測試(unit testing),是指對軟體中的最小可測試單元進行檢查和驗證。
樁模塊(stud)是指模擬被測模塊所調用的模塊,驅動模塊(driver)是指模擬被測模塊的上級模塊,驅動模塊用來接收測試數據,啟動被測模塊並輸出結果。
(2)集成測試(integration testing),是單元測試的下一階段,是指將通過測試的單元模塊組裝成系統或子系統,再進行測試,重點測試不同模塊的介面部門。
集成測試就是用來檢查各個單元模塊結合到一起能否協同配合,正常運行。
(3)系統測試(system testing),指的是將整個軟體系統看做一個整體進行測試,包括對功能、性能,以及軟體所運行的軟硬體環境進行測試。
系統測試的主要依據是《系統需求規格說明書》文檔。
(4)驗收測試(acceptance testing),指的是在系統測試的後期,以用戶測試為主,或有測試人員等質量保障人員共同參與的測試,它也是軟體正式交給用戶使用的最後一道工序。
驗收測試又分為a測試和beta測試,其中a測試指的是由用戶、 測試人員、開發人員等共同參與的內部測試,而beta測試指的是內測後的公測,即完全交給最終用戶測試。
4、黑盒測試分為功能測試和性能測試:
1)功能測試(function testing),是黑盒測試的一方面,它檢查實際軟體的功能是否符合用戶的需求。
包括邏輯功能測試(logic function testing)
界面測試(UI testing)UI=User Interface
易用性測試(usability testing):是指從軟體使用的合理性和方便性等角度對軟體系統進行檢查,來發現軟體中不方便用戶使用的地方。
兼容性測試(compatibility testing):包括硬體兼容性測試和軟體兼容性測試
2)性能測試(performance testing)
軟體的性能主要有時間性能和空間性能兩種
時間性能:主要指軟體的一個具體事務的響應時間(respond time)。
空間性能:主要指軟體運行時所消耗的系統資源。
軟體性能測試分為:
一般性能測試:指的是讓被測系統在正常的軟硬體環境下運行,不向其施加任何壓力的性能測試。
穩定性測試也叫可靠性測試(reliability testing):是指連續運行被測系統檢查系統運行時的穩定程度。
負載測試(load testing):是指讓被測系統在其能忍受的壓力的極限范圍之內連續運行,來測試系統的穩定性。
壓力測試(stress testing):是指持續不斷的給被測系統增加壓力,直到將被測系統壓垮為止,用來測試系統所能承受的最大壓力。(Validate the system or software can allowed the biggest stress.)
5、其他測試類型:
回歸測試(regression testing)是指對軟體的新的版本測試時,重復執行上一個版本測試時的用例。(When a new build or release is deployed, repeat all the test cases which has executed in the last build or release.)
冒煙測試(smoke testing),是指在對一個新版本進行大規模的測試之前,先驗證一下軟體的基本功能是否實現,是否具備可測性。(validate the major function is deployed or not in software of system when a new build or release is implement.)
隨機測試(random testing),是指測試中所有的輸入數據都是隨機生成的,其目的是模擬用戶的真實操作,並發現一些邊緣性的錯誤。(means or all the test data is random, to validate the some edge bugs.)
⑼ 七種常見的用戶分析測試方法
隨著用戶需求的不斷變化,越來越多的產品設計被要求加入體驗設計的設計理念。今天,天通苑電腦培訓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從企業角度分析,用戶體驗都有哪些方法可以測試出來。
問卷法
問卷法是大家非常熟悉且使用得多的方法之一。它是以書面形式向特定人群提出問題,並要求被訪者以書面或口頭形式回答來進液坦禪行資料搜集的一種方法。問卷可以同時在較大范圍內讓眾多被訪者填寫,因此能在較短時間內搜集到大量的數據。與傳統調查方式相比,網路調查在組織實施、信息採集、信息處理、調查效果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但是,做好一份問卷並不鬧塵容易,尤其是在制訂問卷目標、設計問題及文案上都有一定的專業要求。
可用性測試
可用性測試是指在設計過程中被用來改善產品的可用性的一系列方法。在典型的可用性測試中,用戶研究員會根據測試目標設計一系列操作任務,通過測試5~10名用戶完成這些任務的過程來觀察用戶實際如何使用產品,尤其是發現這些用戶遇到的問題及原因,並終達成測試目標。在測試完成後,用戶研究員會針對問題所在,提出改進的建議。
眼動測試
對個體而言,外界信息的80%~90%通過眼睛獲取,眼動有一定的規律性,眼動測試就是通過眼動儀(見圖1-9)記錄用戶瀏覽頁面時視線的移動過程及對不同板塊的關注度。通過眼動測試可以了解用戶的瀏覽行為,評估設計效果。眼動儀通過記錄角膜對紅外線反射路徑的變化,計算眼睛的運動過程,並推算眼睛的注視位置。
用戶訪談
與問卷不同,在訪談中可以與用戶有更長時間、更深入的交流,通過面對面溝通、電話等方式都可以與用戶直接進行交流。訪談法操作方便,可以深入地探索被訪者的內心與看法,容易達到理想的效果,因此也是較為常用的用戶研究方法。訪談法一般在調查對象較少的情況下採用,因此常與問卷法、測試法等其他方法結合使用信信。
焦點小組
焦點小組是用戶研究項目中常見的研究方法之一,依據群動力學原理,一個焦點小組應由6~8人組成,在一名專業的主持人的引導下,以一種無結構或半結構的形式,對某一主題或觀念進行深入討論,從而獲取相關問題的一些創造性見解。焦點小組特別適用於探索性研究,通過了解用戶的態度、行為、習慣、需求等,為產品收集創意、啟發思路。
⑽ 常用的性能測試方法有哪些
1)黑盒測試(black-box testing):只關心輸入和輸出的結果
(2)白盒測試(white-box testing):去研究裡面的源代碼和程序結構
2、按是否運行程序分為:
(1)靜態測試(static testing):是指不實際運行被測軟體,而只是靜態地檢查程序代碼、界面或文檔可能存在的錯誤的過程。
靜態測試包括:
對於代碼測試,主要是測試代碼是否符合相應的標准和規范。
對於界面測試,主要測試軟體的實際界面與需求中的說明是否相符。
對於文檔測試,主要測試用戶手冊和需求說明是否真正符合用戶的實際需求。
(5)動態測試(dynamic testing),是指實際運行被測程序,輸入相應的測試數據,檢查輸出結果和預期結果是否相符的過程
3、按階段劃分:
(1)單元測試(unit testing),是指對軟體中的最小可測試單元進行檢查和驗證。
樁模塊(stud)是指模擬被測模塊所調用的模塊,驅動模塊(driver)是指模擬被測模塊的上級模塊,驅動模塊用來接收測試數據,啟動被測模塊並輸出結果。
(2)集成測試(integration testing),是單元測試的下一階段,是指將通過測試的單元模塊組裝成系統或子系統,再進行測試,重點測試不同模塊的介面部門。
集成測試就是用來檢查各個單元模塊結合到一起能否協同配合,正常運行。
(3)系統測試(system testing),指的是將整個軟體系統看做一個整體進行測試,包括對功能、性能,以及軟體所運行的軟硬體環境進行測試。
系統測試的主要依據是《系統需求規格說明書》文檔。
(4)驗收測試(acceptance testing),指的是在系統測試的後期,以用戶測試為主,或有測試人員等質量保障人員共同參與的測試,它也是軟體正式交給用戶使用的最後一道工序。
驗收測試又分為a測試和beta測試,其中a測試指的是由用戶、 測試人員、開發人員等共同參與的內部測試,而beta測試指的是內測後的公測,即完全交給最終用戶測試。
4、黑盒測試分為功能測試和性能測試:
1)功能測試(function testing),是黑盒測試的一方面,它檢查實際軟體的功能是否符合用戶的需求。
包括邏輯功能測試
界面測試
易用性測試:是指從軟體使用的合理性和方便性等角度對軟體系統進行檢查,來發現軟體中不方便用戶使用的地方。
兼容性測試:包括硬體兼容性測試和軟體兼容性測試
2)性能測試
軟體的性能主要有時間性能和空間性能兩種
時間性能:主要指軟體的一個具體事務的響應時間。
空間性能:主要指軟體運行時所消耗的系統資源。
軟體性能測試分為:
一般性能測試:指的是讓被測系統在正常的軟硬體環境下運行,不向其施加任何壓力的性能測試。
穩定性測試也叫可靠性測試:是指連續運行被測系統檢查系統運行時的穩定程度。
負載測試:是指讓被測系統在其能忍受的壓力的極限范圍之內連續運行,來測試系統的穩定性。
壓力測試:是指持續不斷的給被測系統增加壓力,直到將被測系統壓垮為止,用來測試系統所能承受的最大壓力。
5、其他測試類型:
回歸測試是指對軟體的新的版本測試時,重復執行上一個版本測試時的用例。
冒煙測試,是指在對一個新版本進行大規模的測試之前,先驗證一下軟體的基本功能是否實現,是否具備可測性。
隨機測試,是指測試中所有的輸入數據都是隨機生成的,其目的是模擬用戶的真實操作,並發現一些邊緣性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