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蒙氏教具88件使用方法

蒙氏教具88件使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3-05-03 19:42:50

Ⅰ 蒙台梭利教具名稱圖片使用方法及教育意義

蒙台梭利教具有88件套和120件套。這拿枝頌些教具,您如果想了解,可以去找一些淘寶店鋪挨著看看。
蒙台梭利教具
蒙台梭利博士認為,使一個孩子做出創造性的選擇,必須具備一個能夠激活孩子創造性的環境。在一個沒有合適教具的環境中,自由選擇意味著有組織的行為,而在一個不能使孩子們集中注意的環境中,自由選擇將會導致混亂無序。一個良好的、積極的環境意味著一個能夠誘發、維持、鞏固和強化積極的社會行為的環境。
BarrySchwarz(2004)研究表明:擁有太多供選擇的東西會有消極的影響,且與人們的控制意識相對抗。雖然孩子們在蒙台梭利教室中可以自由選擇做什麼工作、工作多長時間,但他們的選擇仍受許多限制,比如,教具的數量、對教具的了解程度等。蒙台梭利博士認為,可供選擇的數量太多,在某種程度上會阻礙孩子前進的步伐。因此,她思考了在蒙台梭利教室中限制孩子選擇的方法和途徑。
一種有效的方式,就是給孩子提供有限的可供選擇的物品:在蒙台梭利教室中,每種教具只有一個,如果另一個孩子或另一組孩子正在操作這個教具,這個時候這一教具就不在選擇之列了。蒙台梭利博士認為,一般而言,在蒙台梭利教室中,各區域的蒙台梭利教具只有一套是非常重要的。
原因有兩點:第一,孩子們需要學會團體合作、學會分享,而學會分享有限的資源是很重要的;第二,既然蒙台梭利博士認為孩子是在操作和觀察中學習的,那麼,觀察別人如何使用一種材料也能幫助並鼓勵他們用這種教具完成任務。
總之,搭罩在蒙台梭利的教室里,教具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限製作用。此外,在材料的使用上也是受限制的消鄭。孩子們在工作過程中就已經學會了分享。(節選自《科學的蒙台梭利教育》)

教具的本質
尺寸須配合小孩的身體大小。
天然材質製造-玻璃、木材、金屬、編制籃子。
顏色配對一致,以便讓教具一眼看過去很清楚是一整套,並且也容易維持其秩序,更可以協助孩子獨立。
必須具有美感,才能夠吸引孩子的注意。

Ⅱ 蒙氏教具及其作用

蒙台梭利說過「我聽過了,我就忘了;我看見了,我就記得了;我做過了,我就理解了。」

蒙台梭利把上課定義為工作,孩子的工作。工作是人性的一種體現。孩子跟成人一樣,沒有工作心中不安,讓孩子去選取感興趣的材料,去親自動手操作,在擺弄過程中,自我探索、自我學習、自我發現、自我構建、自我發展。將難以理解的數學知識加以分析統合,認識邏輯性的數量概念。它給孩子們帶來心智空間的拓展、天性的激發和生命健康發展,將對孩子們的一生產生深遠的影響。

蒙台梭利教具88件套裝作用:

1、訓練幼兒各種感官,如視覺、聽覺、觸覺、嗅覺;

2、訓練幼兒辨別力及手眼協調能力;

3、訓練幼兒觀察、分辨能力,培養注意力;

4、建立幾何圖形意識,自由拼圖;

5、培養幼兒審美能力;

6、培養幼兒學習興趣及求知慾。

1、培養幼兒初步的數量概念;

2、培養幼兒邏輯思維能力、理解能力、判斷能力;

3、進行加、減、乘、除運算;

4、學習空間、時間概念;

5、學習守恆。

1、培養幼兒認讀能力;

2、培養幼兒書寫能力;

3、培養幼兒聽、說能力;

4、欣賞文學能力;

5、培養幼兒早期閱讀;

6、培養幼兒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1、培養幼兒愛科學的情感;

2、培養幼兒掌握認識事物的方法;

3、培養幼兒的好奇心、求知慾;

4、引導幼兒接觸周圍世界,增強環保意識,獲得科學經驗;

5、學習名族文化,培養名族自豪感。

1、培養幼兒掌握基本生活技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2、培養幼兒獨立性、自主性、專注力、手眼協調能力、自信心;

3、引導幼兒學習禮貌用語;

4、培養幼兒大小肌肉的靈活性;

5、培養幼兒初步的自控能力;

6、培養幼兒交往、合作意識;

7、培養幼兒健康的情緒、情感;

8、培養幼兒初步的責任感、促進幼兒個性、社會性的發展;

9、培養幼兒社會適應能力,學會做事,學會生活。

蒙氏教具88件套包括以下教具:日常生活教具3件、感官教具23件、數學教具41件、語文教具5件、自然科學教具16件。

1、插座圓柱體

由四組圓柱體組成,培養兒童辨別大小、高低、粗細、深淺的觸覺、視覺能力,以圓柱體順序對應培養邏輯思考敏銳觀察能力;把握圓柄可做握筆練習和寫字前准備。

2、音桶

兩個木箱中各有6個木質圓筒組成,圓筒內裝有石子、沙子、殼類、米粒、米糠等不同材料,擺動時發出不同強弱的聲音,培養辨別聲音強弱的聽覺能力,發展腕部的肌肉運動。

3、構成三角形

由5盒不同的三角形塊組成,透過視覺認識三角形,通過對多邊形的組合與分解了解三角形與多邊形的幾何關系和相等概念。

4、長棒

由10根方長棒組成,透過觸覺、視覺的辨別,在知覺上對長度的差別有正確的了解,發展手、眼與肌肉法人協調性;數學教育(量、基本運算、十進位、分制系統)的直接准備教具。

5、棕色梯

由10塊長方體組成,透過觸覺、視覺的辨別在認知上對等次的差異有充分的認識,發展手、眼、肌肉的動作協調;了解遞進、遞減的關系;學習長方形的概念;培養邏輯思考順序性和專注觀察能力。

6、二項式

由木質立方體和長方體共8塊組成,培養視覺對立體空間的認識和數學思考能力,可作計算體積(a+b)的平方。

7、色板

由3盒各種顏色的小色板組成,培養幼兒分辨顏色的對比和色彩的色感與組合,共91片色板。

8、幾何圖形嵌板

一個6層圖形嵌板抽屜的木廚,一個木櫃示範,幾何嵌板36塊、幾何圖形卡片99張組成,通過肌肉和觸覺的聯合,幫助幼兒視覺認識現面幾何圖形,發展手眼協調、注意力與觀察力,平面幾何學的預備

9、三項式

由木質立方體和長方體共27塊組成,培養視覺對三次元的辨別能力和數學思考能力,可作為三項式(a+b+c)的立方的代數教具使用。

10、重量板

是由重、次重、輕三種板各6塊、木盒一個組成,培養幼兒辨別輕重的感覺和判斷力。

11、幾何立體組

包括長方體、正方體、球體、橢圓體、卵形體、三角體、圓柱、圓錐、三角錐、四角錐,另有11枚與上述幾何的一側面相等的投影版組成,培養幼兒對實體的感覺,認識各種幾何體,了解其特徵,為進入幾何學做准備,刺激肌肉的感覺。

12、觸覺板

有13塊表面粗糙和光滑程度不同的木板組成,培養粗糙與光滑的觸覺感和分析、比較的思維能力。

13、彩色圓柱

由4盒、每盒10個圓柱組成,培養視覺上識別大小、對應概念,發展手眼動作協調,手臂肌肉控制力,培養敏銳的注意力和觀察力。

14、粉紅塔

由10塊立方體組成,透過視覺正確獲得對三維空間的差別變化的知識,了解遞進、遞減的關系,培養立方體的概念、手眼協調和肌肉運動的控制力,積高時敏銳的觀察力,數學教育(理解十進位法)的間接准備,邏輯思考(順序性)的能力。

15、嗅覺筒

由12個圓筒組成,桶內裝有各種自然香料或咖啡、樟腦等不同香料,通過用鼻去嗅不同產品,讓寶寶了解生活中存在的各種氣味,培養幼兒辨別各種氣味的能力。(嗅覺筒6組12個,木座2個)

16、鐵質幾何嵌板

金屬幾何嵌板是書寫能力的直接預備,練習金屬嵌板不僅強化三指抓的能力,加強腕肌的協調能力,而且通過描繪的練習,更可增強筆觸力道的熟練度,重疊描繪不同的幾何圖形嵌板使圖形變化無窮。

17、味覺瓶

由8個滴瓶組成,品嘗各式味道,培養辨別基本味覺的能力。

18、溫覺板

由金屬、石材、木質、地毯片各2塊組成,培養對溫度的感覺,辨別溫度的差異。

19、手、眼調節擲圈

由5個可以組裝的鑼口木柱和5個麻繩圈組成,鍛煉手眼協調能力。

20、圓圓板

由100個彩色圓組成,可做顏色的牌勛、對應。

21、幾何體支柱

由1個插板盒、3根 圓柱、3個三稜柱、3個四方柱組成,培養兒童對實體的感覺,認識幾何體特徵,可做顏色分類、高低比較、排序。

22、立體四子棋

23、圓柱體階梯

由1個插板、25個高低顏色不同的圓柱組成,可做顏色分類、高低比較與排序。

24、數棒

由從短到長10根紅、藍相見的木棒和從1到10的10塊數字片組成,數棒是代表連續「量」的教具,認識了解數及數詞,記憶1到10,十進位法的預備,導入數的概念。

25、砂數字板

由0到9的數字長板1塊,0到9數字單板組成,培養認識0到9的數字,練習書寫數字,是寫前的預備。

26、黃色串珠棒

由55根有10顆珠子的珠棒組成,認識10以上的數與量的概念,為進行銀行游戲做准備。

27、紡錘棒箱

由2個整理箱、45根紡錘棒、10塊數字片組成,指導0的概念,加強數與量幾何的概念。

28、灰色串珠棒

熟悉十以內數量、數字與名稱,為學習減法運算做准備。

29、黑白串珠棒

加深了解十以內的數量的概念,體會等量交換的概念,可用於進行加減法運算練習。

30接龍、減龍游戲

練習加減混合運算,增加兒童對數學的興趣,培養孩子的邏輯思考能力。

31、二倍數

由7個木塊組成,培養2倍的概念,認識簡單的倍數關系,導入平方概念。

32、郵票游戲

幼兒通過銀行游戲認識十進位法以後,即可進入郵票游戲的操作,熟悉數位的轉換關系,並進行大數量的四則運算,培養數學思考能力。

33、加、減法板

加數最大為9的加法練習,熟練後可導入加法運算,用於呈現被減數最大為18的減法運算練習嗎,熟悉後可導入減法心算。

34、乘、除法板

進行的數最大為100的乘法題目,熟練後可導入乘法心算;練習被除數最大為81以內除法題目,從感官上認識平均數的概念,熟練之後可導入除法心算。

35、分數小人

由1個木座、小人4組10塊組成,知道1個整體(=1)如何分為若幹部分,作為進入分數的預備。

36、立方體

由1000顆邊長為1厘米的立方體塊組成,學習立方的概念。

37、立方珠簾及框架

由1個框架、55串珠簾(385根珠棒)組成,學習立方的概念和學乘法的預備。

38、平方珠鏈

由10串珠鏈(55個珠棒)組成,加強以1為單位的數的連續概念;學習平方的概念;乘算的預備。

39、十進位及銀行游戲

由10顆單珠、10根珠棒、10個100株板、2個1000珠陣、1套45張卡片組成,了解十進位法的排列與形成,學習交換的規則,可做大數目四則運算。

40、彩色串珠棒

熟悉十以內數量、數字與名稱,為學習平方、立方做間接准備。

41、1——100連續數板

兒童將活動數字卡片排列在一定的方格板上,認識1-100的排列並認識數的連續性。

42、塞根板

由4快板、18塊數字片組成,對於11到19的數能正確的作名稱練習;能把握連續數的排列,體會連續數的順序關系,了解10位於個位數的關系;學習量與代表數量的符號(數字)的一致性。

43、100串珠簾

培養兒童練習1—100以內連續數,並熟悉十進法,培養分析綜合能力和獨立思維能力。

44、1000串珠簾

由100根(每根10顆珠)珠棒串組成,加強對數的認識,熟悉連續數及其順序;與100串珠板、1000的立方體塊比較,培養差別的印象,加強十進位法的知識,培養專注力與獨立性。

45、體積組

認識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建立不同幾何立體的體積可以換算的概念,發展兒童對空間的概念。

46、三倍數

用立方體或長方體等實物來顯示三倍數之間的關系。

47、數字與籌碼

由55個圓片、10張1到10數字卡片組成,幫助兒童了解數與量的關系,認識奇數與偶數(單雙數)。

48、數字拼板

49、加減乘除局陣盤

由10檔彩色算珠組成,每當10個算珠,學習加減乘除。

50、不規則拼盤

由不規則幾何圖形嵌板組成,認識幾何圖形與鍛煉觀察能力。

51、數數棒組

學習0—10的概念,10以內的加減法

52、1公分方塊組

由刻度為1公分的連接尺組成,學習加減運算方法。

53、彩色小數棒

學習0—10的概念,10以內的加減法。

54、幾何圖形板

認識幾何圖形,為學習幾何圖形知識打基礎。

55、算術尺

由標有1公分刻度的尺子組成,可進行加減法的運算。

56、稱盤組

由天平、稱盤與色彩木珠組成,學習數量與平衡的關系。

57、算術天平組

由天平、木棍與彩色串珠組成,學習數量、加減與平衡的關系。

58、十進位組

由1公分方塊與10塊連接條,以及10平方連接塊組成,學習十進位制的關系。

59、圓形分數板

由軟性彩色23片圓形分數片、1個雙面釘板組成,認識分數,了解部分與整體的關系,增進組合概念,利用釘板背面,配二長短、顏色不同的橡皮筋,可發揮幼兒的想像力與創造力。

60、幾何體階梯

培養兒童感理教育,了解幾何體的分級及平面與立體的區別。

61、四方拼盤

由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木塊組成,學習幾何圖形與關系。

62、組成幾何體盤

由正五邊形、正方形、正三角形、長方形與圓形的面積分解組合,學習分數、面積的關系。

63、分解幾何體

由1個木座、9組多種幾何圖形組成,是進入分數的預備。

64、數數看

由1—5彩色算珠架組成,可進行分類、集合、分解、量的學習。

65、雙字母砂字板

熟悉漢語拼音的拼讀及書寫。

66、活動子母箱

正確判斷字母,使讀與識別相結合,木箱1個、小寫字母26個。

67、砂筆畫

認識筆畫偏旁。

68、拼音結構練習

練習漢語拼音的正確組合。

69、砂紙字母板

通過觸摸認識英文字母,為書寫做准備,大小寫砂字字母板個26塊、木盒2個。

70、中國地圖嵌板

由1套嵌板組成,了解中國的位置,認識各省、直轄市、自治區和省會城市的位置;培養空間思維。

71、亞洲地圖嵌板

認識亞洲各國的位置、名稱及風土人情,初步認識地理的空間概念。

72、世界地圖嵌板

由1套嵌板組成,建立地圖概念,從地圖上認識世界上7大洲和4大洋的位置,培養空間思維。

73、活動時鍾

直觀認識時鍾的構成,了解事件概念,為看生活中的表打基礎。

74、太陽系九大行星

由1套嵌板組成,認識太陽系,了解九大行星位置,培養空間思維。

75、樹葉嵌板櫃

由14塊樹葉嵌板、4層木廚組成,學習時報各種樹葉、植物、動物。

76、植物卡片

77、動物卡片

78、鳥嵌板

培養眼手協調及獨立性,提高觀察分析能力和專注力,了解鳥的各個部分的基本構造。

79、螞蟻嵌板

培養手眼協調及獨立性,提高觀察分析能力和專注力,了解動物螞蟻的各個部分的基本構造。

80、大樹葉嵌板

培養手眼協調及獨立性,提高觀察分析能力和專注力,了解植物樹葉的各個部分的基本構造。

81、魚嵌板

培養手眼協調及獨立性,提高觀察分析能力和專注力,了解動物魚的各個部分的基本構造。

82、烏龜嵌板

培養手眼協調及獨立性,提高觀察分析能力和專注力,了解動物烏龜的各個部分的基本構造。

83、花嵌板

培養手眼協調及獨立性,提高觀察分析能力和專注力,了解植物花的各個部分的基本構造。

84、馬嵌板

培養手眼協調及獨立性,提高觀察分析能力和專注力,了解動物馬的各個部分的基本構造。

85、樹嵌板

培養手眼協調及獨立性,提高觀察分析能力和專注力,了解植物樹的各個部分的基本構造。

86、二指抓

由1個插座板、9個小人組成,鍛煉兩指抓物的能力,提高手眼協調能力。

87、地毯(工作毯)

由2塊地毯組成,供鋪墊操作蒙氏教具使用。(每條長款厚尺寸為120*80*2CM)

88、衣飾架及衣飾

由1個架子、12個框、12件衣飾組成,學會各種繩帶、紐扣系法;鍛煉手指靈活性;培養適應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

Ⅲ 蒙氏教具時鍾印章怎麼

蒙氏教具時鍾印章使用方法:將印鉛高章壓在印泥上,在將印章用力壓在紙上。印章的目的,將印章壓在印泥上,在將印章用力壓在紙上。這可以讓體驗拓印的過程及感受,吵知幫助發展手部力量。蒙氏是指蒙台梭利教育法,其創始人全名升激消是瑪利亞·蒙台梭利。

Ⅳ 蒙氏教具操作的原則

蒙氏教具操作的原則如下:

1、 以兒童為中心。反對以成人為本位的教學觀點,視兒童為有別於成人的獨立個體。

2、不教的教育。反對填鴨教學,主張從日常生活訓練著手,配合良好的學習環境、豐富的教具,讓兒橘拍童自發性地主動學習,自已建構完善的人格。

3、把握兒童的敏感期。順著敏感期學習的特徵,得到最大的學習效果。教師扮演協助者的角色。教師須對孩子的心靈世界有深刻的認識。

4、與了解,對孩子發展的狀況了如指掌鄭伍備,才能提供對孩子適性、適時的協助與指導。

9、摒除獎懲制度。採取尊重孩子的方式,培養孩子正在萌芽的尊嚴感。

10、爆發的教學成果。採取尊重孩了內在需求的方式,讓孩了適時適性地成長,短期內不易察覺成果,但卻會在某一時間以爆發的力量彰顯出孩子內在心智的成長。

Ⅳ 蒙台梭利教具介紹和使用方法是什麼

蒙台梭利教具主要分6大領域,感官教育教具、數學教育教具、語言教育教具、科學文化教育教具、日常生活教育教具及音樂教育教具。

在蒙台梭利教具中,最經典的教具為感官教育教具部分,例如:插座圓柱體、粉紅塔、棕色梯、長棒等。蒙台梭利教具最大的特點在於,孩子通過自主地操作教具,從中主動地獲得大量感官經驗及掌握不容易被理解的數理知識。

蒙台梭利教具是依據孩子的年齡段而設計的,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適用不同的教具。20世紀90年代,蒙台梭利教具隨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一並,從台灣、香港等地傳入我國大陸,並在本世紀初,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幼教工作者及幼兒家長認識了蒙台梭利教具。

教具的特色

編輯語音

1、蒙氏教具不選用五彩雜陳的色澤,以朴實、干凈的色調為主。因為它具有教育意義,所以通常用單色調,突顯真正的教育目標,也就是具孤立的特性。例如:粉紅塔的十塊木頭全部都是粉紅色。

2、由於教具的最重要目標,是為符合兒童的內在需要,所以在大小、尺寸上,只以兒童的能力為考慮范圍,例如:粉紅塔最大的一塊,孩子也可以搬得動。

3、每項教具都有能夠吸引小孩子的因素, 例如粉紅塔木頭的重量、顏色;或者勺豆子時,豆子沙沙的聲音。

Ⅵ 蒙氏教具

活動名稱:《色板》

直接目的:

協調、專注、獨立、秩序

間接目的:

1、培養分辨顏色的能力。

2、為顏色的對比及組合做預備,同時培養對色彩的美感。

教育過程:

1、師:我要示範的工作是:色板三,請注意看。

2、 到工作架上拿這份工作。

示範色板的拿法:用拇指和食指拿住色板的一頭,或者用拇指和食指分拿色板的兩端,手不要直接接觸色板。

3、師: 請幼兒選出最喜歡的一種顏色,將盒中同色的7種色板散放於毯上。

4、詢問幼兒:「哪個顏色最暗?」先選出最余嘩暗的一枚色板,排在地毯左端。

5、接著在剩餘色板中選出最暗的一枚,排在最暗色板的右側。

如此繼續,將7枚色板由暗到明排列。

6、詢問幼兒:「要不要試試看?」

7、將色板打亂,請感興趣的幼兒重新按明度排列。

8、名稱練習:取3個同色系色板——最暗色、最明色和中間的一個進行三段式名稱練習,關鍵詞是「明的」、「暗的」。

9.將色板放回原處。

活動名稱:《插座圓遲首柱體》

活動目的:

直接目的:

(1)培養幼兒辨別高低-大小-粗細-長短的能力

(2)發展幼兒視覺區別體積的判斷能力

(3)進行三次元的學習教育

間接目的:

(1)培養邏輯、對應、順序的能力

(2)培養幼兒視覺敏銳的觀察力、及注意力、思考力

(3)為書寫前的握筆做准備

(4)為學數學作準備

活動過程:

(1)教師帶幼兒一起取出卷毯,將卷毯鋪好.

師:「老師現在教小朋友如何取毯、放毯。」

教師教幼兒正確的卷毯方法:輕輕的繞過線外走到放卷毯處,兩手上下環抱卷毯,取回後輕輕的放在地上,慢慢的將卷毯鋪開。用完後再將毯從一邊慢慢的捲起,兩只手上下環抱卷毯,將卷毯鋪開。用完後再將毯從一邊慢慢的捲起,兩只手上下環抱卷毯,將卷毯送回存放處。

(2)教師坐在幼兒右側

(3)教師向幼兒介紹教具的名稱

教師:「今天我們來認識插座圓柱。」   

(4)教師帶幼兒到教具櫃前拿教具

雙手拿住圓柱的座體兩端,取回輕輕的放在地毯上。

(5)左手扶住座體,右手輕輕的摸座體四周,說:「這是插座圓柱。」

(6)教師:「你能告訴我這是什麼嗎?」

(7)教師示範圓柱體正確拿法,

教師:「下面我來教小朋友圓柱體的拿法。」(教師邊示範邊講解)

①用拇指、中指、食指拿住圓柱

②從最粗的開始將圓柱抽起

③輕輕的垂直抽起,並慢慢的垂直放下

④圓柱抽起,散放在地毯上

(8)將圓柱倒轉過來底面朝上,左手食指、中指摸柱體側、底面、洞穴內側面及外圍後一個一個插入對應 圓穴洞中。

(9)教師請幼兒操作,師:「你來試試好嗎?」

(10)教師注意幼兒的整個操作過程,如果幼兒有操作不當之處,在幼兒操作之後,教師可再操作一遍,請幼兒觀察之後再請幼兒進行練習。

(11)幼兒完成整個操作過程之後,教師將教具擺整齊。

(12)教師以三段式名稱練習法請幼兒回答。

教師:「這是插座圓柱。」

教師:「哪個是插座圓柱?」

教師:「這是什麼?」

(13)練習之後,教師請幼兒將插座圓柱用正確的方法拿好送回教具櫃原處。

(14)再請幼兒將卷毯捲起,用正確方法送回原處。

活動名稱:《幾何立體組》

教具構成:5個原木色的幾何立體組一球體、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豎旦行橢圓錐體、小布袋一個。

教育目的:透過視覺和觸覺,讓孩子感知並了解幾何立體組的特徵。

操作方法:

1.准備好桌子,邀請孩子一起來工作,介紹要做幾何立體組的工作。

2.取來教具放在桌子的右下角,從中拿出球體、正方體、圓錐體橫行擺在桌子上。

3.指球體說「這是球體」,拿起球體放在兩手心中來回滾動,感知球體的外形,也遞給孩子感知一下,放回原處。

4.同樣方法認識正方體和橢圓錐體。

5.進行三階段教學法。

6.教具歸位。

活動名稱:《音筒》

活動目的:

活動過程:

      (1)找出強度相同的聲音.

      (拿出最強及最弱的兩對音筒,共4個進行配對.)

      老師先從12個音筒中找出聲音最強和最弱的各對放進木箱中預備著.

      1、引導小朋友,介紹音筒,讓小朋友把木箱一個一個慢慢地搬到桌子的右上角.

      2、從木箱里拿出事先放好的4個音筒.木箱靠好後放在右角.

      3、老師坐在小朋友右側.

      4、教師拿起聲音最強的紅色音筒進行示範.右手握住圓筒,放在耳朵旁邊,用手腕慢慢地上下搖動兩次,讓它發出聲音.然後讓小朋友練習.

      5、老師再搖動最弱音的蘭色圓筒,也讓小朋友練習一下.

      6、請小朋友再搖一次剛才的紅色圓筒,問說:"聲音一樣不一樣?"

      7、再給他用左手握最強音的蘭色圓筒搖搖看.這時小朋友手上握著兩個圓筒上下搖動.但是須注意兩個音筒不要同時搖動.

      8、問小朋友:"這兩個聲音一樣不一樣?"

      9、把兩個聲音強度一樣的音筒放在一起.

      10、再進行其餘兩個最弱音圓筒練習,試試看聲音是不是相同.

      11、將這一對相同的最弱音圓筒,按照顏色排在最強音圓筒的前面.

      12、將已排列成對的圈筒再確認一次正確與否.

      13、問小朋友:"要不要再試一遍呢?"

      14、把4個圓筒位置弄亂,再重練習.

      15、最後將圓筒放進顏色的木箱中,放回原處。

活動名稱:《觸覺板》

活動目的:辨別溫度差異,認識生活中的材料,隱含意義為不同的材料熱傳遞的速度不同。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教師報工作名稱。

2、教師用正確的方法取教具。

二、進行部分:

1、教師雙手觸摸溫覺板不說話,教給幼兒觸摸。

2、教師觸摸另-塊溫覺板,幼兒再次摸溫覺板。

3、教師再次觸摸一塊溫覺板。 請問它與它們誰觸摸的感覺一樣?

4、教師配對,並指出毛氈說:溫暖的、溫暖的、溫暖的。幼兒重復。

5、教師再次觸摸溫覺板。請問它與他們誰觸摸起來的感覺一樣,

6、教師配對,並指出鐵片說:冷的、冷的、冷的。

7、請問觸摸起來冷的材料在那裡,請問觸摸起來暖的材料在哪裡

8、請問這種材料觸摸起來的感覺是怎樣的,請問這種材料觸摸起來的感覺是怎樣的。

三、結束部分:

1、教師的工作做完了現在請幼兒來操作。2、收回教具並送回教具櫃。

活動名稱:《溫量板》

活動目的:

1、培養觸覺的敏感度。

2、感受溫度間的差異。

3、認識物品可傳導不同的溫度。

4、培養配對的概念。

5、認識各種質地不同的材料。

活動過程:

1.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溫覺板。

工作要在工作毯上進行,取工作毯,鋪工作毯,整理工作毯,取教具。用托盤裝教具,向學生介紹,這是「溫覺板」。跟老師一起說一遍:「溫覺板」。

取一塊毛氈,以整個手掌觸摸後說:「這是毛氈,摸起來暖暖的。請你來摸一摸~」請幼兒觸摸後放在工作毯.上。

取一塊鋼板觸摸後說:這是鋼板,摸起來涼涼的。」請幼) L觸摸。

取一塊木板觸摸後說:「這是木板,摸起來比較暖的。」請幼兒觸摸。

取一塊大理石觸摸後說:"這是大理石,摸起來比較涼的。」請幼兒觸摸。

下面老師要考考小朋友,請小朋友摸摸看,這是什麼,摸起來是什麼感覺(觸摸毛氈和鋼板,教師在幼操作時注意語言指導,如:"這是鋼板,摸起來涼涼的。")小朋友們真不錯,一下就分出來了,那我們再來看看這兩個(請幼L觸摸木板和大理石,並說如"這是木板,摸起來比較暖。")

  剛才小朋友的記憶力都很不錯,都能分辨我們的教具,你把現在老師要看看我們的小朋友的反應能力了,請告訴我哪個是鋼板,(幼) L指出鋼板,並說"這是鋼板,摸起來涼涼的。」以下同上)好,請告訴老師這是什麼?

  現在老師要加大難度了哦~請帶上眼罩,我們要看是了。請摸-摸這是什麼,感覺怎麼樣,(這是鋼板,摸起來涼涼的。教師將其配對,其他三個教具同上。)好了,請你摘下眼罩,檢查一下是否正確。

自由操作  我的工作做完了,我把它放回教具櫃,,如果你喜歡這項工作,請自己去取。

收教具,送教具。(東西哪裡拿的,放回哪裡去)

  整理工作毯,送工作毯。

接下來,是小朋友們自由操作的時間,你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教具進行操作。先到這邊來領取工作毯,然後去教具櫃前選取教具

活動名稱:《手眼調節擲圈》

活動目的:

1.對孩子大小肌肉及手眼協調訓練和創造建構的訓練

2.培養孩子對顏色、空間方面的認識。

3.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主題一:大小肌肉及手眼協調訓練

1、 每一個立方體均有6個鑽孔,小朋友可將透過手眼間的協調順序的栓進立方體中。

2、 將拴好的圓柱放在適當的距離外,再拿起投擲圈套進圓柱,為變化活動的趣味性,可將距離拉長增加難度,讓小朋友以目測衡量距離並偷狗手眼間的協調投擲圈套進圓柱。

主題二:創造建構

請小朋友利用投擲圈、立方體、圓柱以及連接棒做不同的造型變化設計,並配合語言將建構完成的造型表達出來。

延伸一:顏色分類

1、 請小朋友找出形同顏色餓立方體及圓柱,然後將圓柱栓進立方體內。

2、 將拴好的圓柱分別放在適當距離處,請你小朋友將投擲圈投入相同顏色的圓柱內。

3、 也可以使用連接棒將立方體及圓柱串聯成各種樣式,然後再請小朋友將相同顏色的投擲圈套入。

4、 指導者亦可指示。如(請拿紅色投擲圈套入黃色圓柱旁的橙色圓柱內。

延伸二:空間、方向認知

1、把圓柱分別栓進一個立方體的上下兩方,介紹上與下的概念。

如圖:

2、 以個立方體為中心,然後將連接棒拴在上、下、左、右各一方,再把剩餘的立方體栓進各連接棒,而立方體上方再栓進圓柱但是需對照顏色,可利用來介紹上、下、左、右中心的方向。

3、 將一圓柱栓入立方體內作為定點,並串連剩餘的連接棒與立方體,串成一直線或曲線說明遠、近概念。

5、 若以紅色圓柱為定點來說明遠、近。

活動名稱:《圓柱體階梯》

活動目的:

1、 幼兒能根據圓柱體的顏色進行分類。

2、 學會進行高矮配對。

3、 培養幼兒細致的觀察能力。

活動過程:

主題一:顏色分類

1、    將圓柱體階梯一一拿出散放,每種顏色均找一個排列展示出來。

2、    其餘圓柱體依照其顏色,相同的放在一起。

主題二:顏色認識

1、    利用三階段教學法認識其名稱

(1) 這是紅色、橙色、黃色、藍色(請小朋友跟著一起念顏色名稱)

(2)    請你拿紅色的圓柱體給我.(小朋友拿起放至老師手中)

(3)請問這是什麼顏色?(小朋友回答)

主題三:高低比較、排序

1、    先找紅色最高的和最矮的作比較,並將最高的放回短橋正盤第一格內,並說:「這是最高的」。

2、    再找剩紅色最高的再作比較,並將其放回矯正盤底二格內,並說:「這是第二高的。

3、    其餘以此類推(這是第三高的),(這是第四高的),(這是第五高的)。

4、    一個顏色排完再排另一個顏色(可請小朋友排排看)。

主題四:二次元游戲

1、    老師說:「請你拿黃色、第三高的給我,「小朋友找出拿給老師

2、    可變換內容,重復出題,亦可請小朋友試著出題。

主題五:配對游戲

1、    老師任意在盤中拿出一圓柱體出來,請小朋友拿「和我一樣高的圓柱體「。

2、    再放在一起比較。

主題六:保留游戲

1、    先拿出一種顏色的圓柱體出來按高矮排列。

2、    請小朋友將眼睛閉上,老師任意抽出一個圓柱體。

3、    再請小朋友帶它回家,看是否有按高矮順序排列。

附註:最後的動作是否收拾工作,按順序將其排列好在矯正盤中。

活動名稱:《立體四子棋》

活動目的:

1、獲得空間概念。

2、學習運用觀察和邏輯推理去解決問題。

3、促進手眼協調、提高視覺辨識的能力。

有下列情形才算得分:

1.同一樁柱有同色棋4顆為一直線。

2.四個樁柱有同色棋4顆連成一線。

3.四個樁柱有同色棋4顆連成對角線。

4.四個樁柱有同色棋4顆連成階梯形一直線。

活動名稱:《重量板》

活動目的:

直接目的:養成辨別輕、重的重量感。

間接目的:培養手部肌肉運動的控制,手眼動作的協調。 

活動過程: 

1、放舒緩的音樂走線,並結合線上律動。 

2、介紹新工作,介紹教具給小朋友們認識,並准備工作毯。

3、老師把重量板連同木盒一起搬到桌子上.

4、老師先拿出重的和輕的木板各兩塊,共4塊,小心地從木盒中一塊一塊取出來.

5、其餘的連盒子放在桌了右上角.

6、請小朋友伸出雙手,盡量把手指伸直,手掌張開向上.同時老師也在旁邊示範.

7、老師先拿一塊輕的木板放在小朋友手上.把木板的大部放在手指上,然後老師說:「這邊的手也放在一塊.」在另一隻下面放一塊重的木板.

8、請小朋友將手掌慢慢地上下擺動.老師同時示範.

9、將小朋友手上重的木板拿掉,換一塊輕的.

10、再讓小朋友雙手上下擺動.

11、試一試分辯其餘兩塊重,然後一起疊在輕的木板邊.

12、將「輕」「重」字卡與之配對。

13、請多名幼兒練習操作。

14、收拾工作。

活動名稱:《長棒》

活動目的:

1.通過視覺的辨別,在知覺上對長度的差別有不同的理解。

2.建立順序的概念。

3.感知長度的測量方法,為學習數學做准備。

活動過程:

l.取工作毯確定工作范罔。

2.以雙手握長棒兩端的姿勢,由短至長散放至工作毯上。

3.按由長到短,由上至下的順序整齊擺放。

4.取很短一根紅棒稍做展示,先比量一邊橫切面是否對齊,再將很短的一根放在很次

5.取很長與很短的做「長」「短」三階段教學法,如(1)命名階段:「這是長的,請你摸摸看」(2)指認階段:「請問長的在哪裡?「(3)發音階段:「請問這是什麼的?

6.以兩手握的姿勢,由長至短將紅棒收回教具櫃上。

活動名稱:《鐵制幾何嵌板》

活動目的:培養孩子視覺敏銳性,學習辨別不同形狀形態,提高寶寶的觀察事物的能力。鍛煉孩子手眼協調能力。通過組合分解不同的幾何形狀,更加深入了解了不同形狀的形態。既能學習豐富知識,又鍛煉了小手的靈活性,做到手眼的協調。

活動過程:

1.告訴幼兒:「今天我們來做繪圖的工作。」

2.帶幼兒到工作架上,拿托盤,並把繪圖需要用到的工具都放在托盤里,包括:鉛筆、筆座、繪圖座、紙夾、圓形金屬嵌板。

3.一般先選擇三支彩色鉛筆,放在筆座上,筆尖向外,然後把托盤拿到桌子上。

4.從托盤里拿出紙放到桌子上,然後把圓形嵌板的外框放在紙的正中央。

5.拿起鉛筆,給孩子示範正確的握筆姿勢。

6.老師左手按住圓形嵌板的外框,從框上「九點」的標注位置起筆,順時針方面描畫一圈。

7.介紹這個幾何圖形。

8.將鉛筆和外框歸位。

9.拿起帶鈕的圓形嵌板,放到剛才畫好的輪廓上。

10.取用另一支彩色鉛筆沿著嵌板描繪。

11.將教具歸位。

12.取用另一種顏色的鉛筆,描繪兩個圓形中間的位置。

13.將描繪完的圖形放到個人紙張作業箱中。

14.教具全部放回架上。

15.邀請孩子重新操作。

活動名稱:《味覺瓶》(主要鍛煉感官:鼻子)

活動目的:

了解各式各樣的味道,發展幼兒的味覺功能。

活動過程:

1. 引導孩子,介紹教具並准備好工作台。

2. 將裝著味覺瓶的托盤搬到桌上(事先准備一塊塑料桌布)。

3. 老師坐在孩子的右邊。

4. 把瓶子在桌上擺成兩個豎列,頂部為紅色的放在左邊,頂部為藍色的放在右邊。

5. 把托盤放在桌子的上部。

6. 從托盤里拿一塊干凈的紙巾放在桌布的中央。

7. 把塑料小勺放在紙巾上。

8. 把兩個紙杯放在紙巾的右側,其中一個盛上溫水。

9. 拿起一個頂部為紅色的瓶子,將滴管扭下來,在小勺上滴一滴瓶內的液體。再把滴管放回去。

10. 讓孩子品嘗小勺內液體的味道。

11. 用紙杯內的水沖洗小勺,並讓孩子漱口,將臟水倒入空的紙杯中。

12. 把小勺放回到紙巾上。

13. 選擇一個頂部是藍色的瓶子,重復這個過程。

Ⅶ 蒙氏教具算珠小立架使用方法

使用方法如下:
上面一顆珠子代表數字五,而下面每一顆珠子代表數字灶滾一。算盤每一欄都代表著固定數字,從右開始;第一欄代表個位,第二欄代表十檔辯源位,行態第三欄代表百位,以此類推。
蒙氏教育中重點強調的是「實體化」,通俗地講,一種思想、行為或習慣成為人的身體的一部分。蒙氏教具設計也處處體現這一理念:感官先行,等實現「實體化」了,再給概念,即概念在後。這樣兩相結合,概念附於感官之上,也成了人身體的一部分,而終生難忘了。
蒙氏教具的表面化教育效果,即認識世界,習得認識世界和學習知識的方法。蒙氏教具的深層次教育效果是培養孩子的各方面能力,例如專注能力、動手能力、歸類能力等等。

Ⅷ 蒙氏教具

嗅覺筒、棕色梯、彩色圓柱體、幾何體支柱、三項式、二項式、構成三角形、粉紅塔、幾何圖形嵌板櫥

一、                      嗅覺筒

直接目的:

培養辨別各種氣味的能力.

間接目的:

1.了解生活當中存在的各種氣味.

2.體會氣味與味覺之間的關鏈性。

操作使用:

內容物由老師事先准備(固體或液體),例如:玫瑰、陳皮、紫蘇、韭菜、薄荷、圓蔥、香菜、大蒜、花椒、大料、榴槤、香水、醋等氣味較濃的物品。

兩組嗅覺筒里所裝的內容物是對應的 。

教師可事先向家長了解孩子對某種氣味是否過 敏,避免意外的發生。內容物也可根據當地的條件(季節、地理環境等)加以替換。嗅覺筒的數目應根據孩子的辨別能力酌情掌握。

1.請幼兒准備好地毯。

2.引導幼兒至教具櫃前,向幼兒介紹教具的名稱:「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嗅覺筒。」

3.拿來嗅覺筒,輕輕地放在毯上。

4.教師坐在幼兒右側。

配對練習——衡旦依氣味配對

1.教師先拿出紅色標記組中的一瓶嗅覺筒,一手拿筒,另一手輕輕扇動。

2.請幼兒也聞聞看。

3.聞好後馬上蓋好蓋子,記住氣味,放到左邊。

4.「你能不能從那一組中找出和這個氣味一樣的嗅覺筒呢?能找到的話,就把它余改們放在一起」。將幼兒選出的嗅覺筒和原先的嗅覺筒放在一起。

5.依此方法,將其他嗅覺筒的氣味進行配對。

6.名稱練習(以裝有玫瑰的嗅覺筒為例):

「聞聞看,這是玫瑰的氣味。」

「把裝有玫瑰的瓶子遞給老師。」

「這個瓶里裝的是什麼?」

7.依幼兒興趣,可反復進行,練習時可選擇採用戴眼罩練習和伴隨記憶的練習(參看「音筒」)。

8.工作結束之後,收拾教具,放回原處。

二、                      棕色梯

教育目的:

1. 通過視覺辨別,感知長方體在高和寬上的差異,培養辨別粗細(高低、厚薄、寬窄)的視覺能力。

2. 發展用視覺及肌肉感覺別人二度空間差異的能力。

操作方法:

1. 介紹工作名稱,取工作毯、工作卡、用具。

2. 教師展示工作:

(1) 從細到粗取棕色梯,散放在工作毯上。

(2) 教師從粗到細排列,用手觸摸棕色梯的面。

(3) 用最細的一根做比對。

(4) 小鈴鐺的游戲:把鈴鐺放在最粗的地方,鬆手讓鈴鐺滾下來。

3. 請幼兒嘗試操作。

4. 工作結束,從哪拿得送回哪去。

注意事項:

1. 當幼兒自由搭建時,注意不要搭得太高。

2. 從最窄的開始取,從最粗的開始放回,一次只能拿一個。

三、                  彩色圓柱體

工作名稱:彩色圓柱體(一)

彩色圓柱體---紅色組

活動目的:

1、直接目的:培養幼兒視覺上對大小、粗細識別概念的再認識。

2、間接目的:手眼動作的協調,手臂肌肉控制力,敏銳的觀察及注意力。

活動准備:

1、紅色盒一個,(盒裡有10個大小不同,顏色與盒蓋相同的圓柱),粗細字卡各一張。

2、工作毯一塊。

3、已有插座圓柱體的經驗。

活動過程:

1、幼兒聽音樂走蒙氏線,進行線上游戲。

2、請一幼兒取來工作毯並鋪好。

3、老師向幼兒介紹教具,並告訴幼兒拿教具的方法。

4、請一個幼兒上前取教具,放在工作毯上。

5、老師問小朋友:「這個豎攔判盒蓋是什麼顏色?」打開蓋子再問幼兒:「這裡面的圓柱體是什麼顏色?他們的顏色是一樣的嗎?」

6、老師將10個大小不一的圓柱一一取出,不按順序放置,蓋上盒蓋後將盒子放在毯子的右上角.

7、老師對一幼兒說:「請你拿出最大的圓柱體放在這里;請你再拿出最小的圓柱體放在這里。」

8、「這是最大的,我們還可以說這是最粗的;這是最小的,我們也可以說這是最細的。」 說完將字卡與其對應,進行三段式教學。

9、老師詢問:「誰來試試把這些圓柱按從粗到細水平排列?」

10、老師:「還可以怎樣排列呢?誰來試試看?」(讓小朋友試試像粉紅塔似的垂直壘高,再讓他們試試沒有遇過的一些排列方式。)

11、等全部排好後,問小朋友:_「還要不要試試看?」

12、將圓柱一個個慢慢地整理好放回木盒中,放回原處.

四、                  幾何體支柱

工作名稱:幾何體支柱 – 按兩種特徵分類材

料准備:幾何體支柱

直接目的:1.在活動中體驗根據不同標准對物體進行分類 2. 嘗試同時按兩種特徵

間接目的:1. 提高有序整理物品的能力 2. 養成有序整理的好習慣

工作步驟:

1. 取,散放。

2. 選取出紅色圓柱體置於工作毯左側,再取出藍色長方體,將其與左側紅色圓柱體對對 對比,另取一行置於最左側放好,如此類推,將它們按顏色分成三排分別放好。 

3. 指著一排紅色圓柱體,指導用語「③」,指著一排藍色長方體,指導用語「④」,指著一  指著一排黃色的棱形體,指導用語「⑤」。

4.指著所有幾何體支柱,指導用語「⑥」

5. 將紅色由高到矮,從上到下排列好,然後將藍色長方體一一與左側紅色圓柱體進入    進行高矮配對。   

6. 重復步驟3

7. 指著第一排,指導用語「⑦」,指著第二排,指導用語「⑦」,指著第三排,指導言學  用語「⑦」

8. 將最高的一排,從左至右依次放入底座當中,其它的同樣。

9. 結束語,收工作。   

五、            三項式     

活動名稱.:蒙氏感官— 三項式

教育目的:培養數學思考能力。

操作方法:1、引導小朋友,介紹教具架上三項式的小立方箱子。

2、准備桌子,把教具慢慢地端到桌子上。

3、老師坐在小朋友右側。

4、老師拿起箱蓋,蓋子表面向上,放在木箱旁邊。指示小朋友從上

面往下看,箱中立體的表面和蓋子上的摸樣式相同的。 、打開箱子兩側面,指出看到的側面圖形和箱蓋左右旋轉90度後的模樣相同。

6、將立體一個一個取出。按上層、中層、下層分開放置。

7、將立體放回箱里,現放下層的立體,箱子角落先放進紅色立方體,然後依次放紅黑色長方體

放進去時立方體側面的顏色 應與箱蓋圖形摸樣的一邊相同。 、上層依相同方法疊在下層下面。 、放完後,再與箱蓋的圖形摸樣比較,以確定放得是否正確。每一個立體同方向相接的面,其顏色、大小均須相等。

10、小朋友練習。後在把教具放回原位。

六、              二項式

活動名稱:二項式

活動目標:

1、培養辨別大小、顏色、形狀的視覺能力;

2、學習立體的組合分解概念;

3、學習部分和整體的概念;

4、發展潛在的數學思考能力以及為學習代數(a+b)的立方做准備;

活動過程:

依蓋子的圖形提示操作 造立方體

1、把盒子放置於桌子上,紅色在左上角,藍色在右下角;

2、把蓋子打開盒子的兩壁放下並把蓋子紅色角向上放在盒子打開的兩壁中間;

3、參照蓋子用三指抓的方法把盒子中的每塊積木先對應擺放在蓋子上,擺放時要對應著邊用手指著邊說對應顏色的名稱,再將整層積木擺放在工作毯上。第一層在右邊,第二層在左邊。

4、放好後把手放在每層的上面感覺它們的高矮不同,顏色相同,形狀相同。

5、將第一層和第二層分別疊放在盒蓋上,搭建成一個立方體。

6、參照蓋子把第二層放進盒子中,注意從紅色的開始。

7、把第一層按同樣方法放進盒子。

(操作時,注意取放順序 取出時從最外側的積木開始,放回時從最左上方的紅色面積積木開始擺放。)

七、            構成三角形

活動目標:

1、感知各種三角形的外形特徵,嘗試找出形狀完全相同的三角形。

2、在活動中提高觀察能力。

3、對圖形感興趣,喜歡辨認生活中的圖形。

活動過程:

1、預備活動。

師幼互相問候。

走線,線上游戲:走三角形。幼兒在三角形線上一邊念兒歌《三角形》一邊做相應的動作。

2、集體活動。

感知三角形的構成。給幼兒分別提供三種材料;三條長短不一的貼紙條、三條長短相同的貼紙條、其中兩條長短相同,一條與其他兩條長短不同的貼紙條。讓幼兒操作,將三條紙擺成一個三角形,可以怎樣擺,擺好後撕開粘在白紙上感知各種各樣的三角形。

教師出示「構成三角形」;依次拿出白色的、綠色的、黃色的、紅色的、三角形。請幼兒仔細觀察這些圖形的形狀。

幼兒拿出學具「構成三角形」自己操作,摸一摸三角形的角和邊。引導幼兒在操作中感知三角形有三個角,三條邊。

師幼共同小結:雖然這些圖形的顏色和樣子不同,但它們都是三角形。

找相同的三角形。

請幼兒找一找哪兩個是形狀安全相同的三角形。如:兩個綠色的直角三角形;兩個黃色的鈍角三角形;四個紅色和一個白色的等邊三角形。教師不必將這些名稱告訴幼兒,只要幼兒能找出來就行了。

3、分組活動。

4、交流小結,收拾學具。

教師小結:三角形有三個角和三條邊。

活動結束後,引導幼兒將學具及分組操作材料收拾整齊。

八、            粉紅塔

教育目的:

直接目的:通過視覺辨別物體之大小的能力

間接目的:培養邏輯思考的能力

操作過程:

開始部分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項粉紅塔的工作。

教學部分

1、從教具櫃中取出粉紅塔散放在工作毯上,從最小的一塊開始取。

2、劃定范圍,從這些粉紅塔中選出一個最大的。

3、左手托起粉紅塔,右手整個手掌觸摸粉紅塔,上、後、前、左、右、下

4、觸摸完粉紅塔放在工作毯上,繼續選中其餘最大的一塊觸摸。

5、觸摸完把它放在第一塊的上面,左上角對齊。

6、右手觸摸積高後塔的正面和側面。

7、依次把其餘粉紅塔做完

8、最後用最小的一塊粉紅塔做錯誤控制,從上到下滑落。

9、把粉紅塔一一放在工作毯上,從最大的開始送回去。

結束部分: 我的工作做好了,感興趣的小朋友可以嘗試一下。

九、            幾何圖形嵌板櫥

活動名稱: 幾何圖形嵌板櫥

教具准備:

幾何圖形嵌板圖

教學目標:

1. 通過視覺和觸覺的共同作用,幫助學生認識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等腰梯形、不等邊梯形)及曲線圓形(卵形、橢圓形、花邊型、曲線三角形)

2. 培養學生對幾何圖形從具體到抽象的認識。

3. 加強注意力及觀察力的訓練。

【教學過程】

一、 訓練坐姿

請所有小朋友們做好,抬頭挺胸、目視老師,雙腿並攏,小手放在膝蓋上。

二、 導入

幾何圖形櫥櫃一共有六層,我們一共學習了四層,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剩下的兩層。

三、 新授

1. 請兩個小朋友取來工作毯並鋪好。將第五層的抽屜拉出一點,雙手抓住抽屜的兩端,輕輕地放在工作毯上。

2. 示範嵌板的拿法:右手3隻手指(拇指、食指、中指)抓住圓柄,輕輕拿起嵌板中的一個四邊形,然後放回。

3. 然後用左手的3隻手指,拿起四邊形、曲線圓形翻轉180°。用右手食指,中指順圖形輕輕撫摸,動作要緩慢,左手不動,右手不要離開圖形的邊,通過觸覺幫助學生形成對圖形的記憶。

4. 操作的同時帶領學生學會用「這是……」說一個完整的句子。

5. 用右手食指、中指順著鏤空的框輕輕地撫摸一圈。

6. 把左手中的圖形放入相應的框內。

7. 請小朋友們分別上來練習,其他小朋友們認真觀察並指出操作不正確的地方。

8. 活動結束後請學生將操作抽屜放回櫥櫃的原來位置,工作毯放回原來的地方。

閱讀全文

與蒙氏教具88件使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水泥多孔磚砌牆方法圖片 瀏覽:703
孢穀草種植方法 瀏覽:281
萵筍青菜種植方法 瀏覽:734
前列腺增生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844
12伏蓄電池存電量計算方法 瀏覽:219
沖壓工36技計算方法計算實例 瀏覽:858
骨化三醇免疫治療方法 瀏覽:306
三聯療法如何服用方法 瀏覽:426
93乘43加91的簡便方法 瀏覽:393
海螺吃了頭暈有什麼方法解決 瀏覽:812
如何寫通項方法 瀏覽:674
小學生如何寫作業快的方法 瀏覽:347
衛星手機夜景拍攝方法 瀏覽:97
怎麼做瘦肚子最快方法 瀏覽:11
考場查詞典技巧和方法 瀏覽:639
魔芋水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493
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學方法分析 瀏覽:323
平焊單面焊雙面成型的教學方法 瀏覽:601
查詢電腦圖片有多張的方法 瀏覽:429
兒童口腔炎的治療方法 瀏覽: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