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止血常用的方法是

止血常用的方法是

發布時間:2023-04-27 08:06:07

『壹』 止血方法有哪些

1、填塞:使用干凈紗布或無菌敷料,填塞於出血部位,尤其創面較大或深腔出血,填塞方法確切、有效;
2、按壓:如為手指末端出血或出血點較小,可以直頌彎接用手按壓出血部位,能夠達到精準止血效果。
建議患者及時至醫院,由專業醫生進行治療。醫生可通過結扎或電凝等專業止血野遊悶方法,對出血點進行處理。醫院外急救時,盡量不要磨塌應用結扎或綁扎方法止血,因為止血帶結扎止血需要較高的專業技術,如果操作不當,容易造成結扎部位肢端壞死,從而加重損傷。

『貳』 常見的止血方法

常用的止血方法有如下幾類:1包紮止血法、2壓迫止血法、3止血帶止血法、4鉗夾止血法、5填塞止血法、6縫扎止血法、7手術止血。在平常家庭當中1、3最常用。

『叄』 最正確的止血方法大全

為更加適應現場及時 、有效地搶救外傷出血傷員的需要 ,介紹以下幾種簡便可行 、有效的止血方法 。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

(一)指壓止血法

指搶救者用手指把出血部位近端的動脈血管壓在骨骼上,使血管閉塞,血流中斷而達到止血目的。這是一種快速、有效的首選止血方法。止住血後,應根據具體情況換用其他有效的止血方法,如填塞止血法,止血帶止血法等。這種方法僅是一種臨時的,用於動脈出血的止血方法,不宜持久採用。下面是根據不同的出血部位採用的不同的指壓止血法。

1.顳動脈止血法 一手固定傷員頭部,用另一手拇指垂直壓迫耳屏上方凹陷處,可感覺的動脈搏動,其餘四指同時托住下頜;本法用於頭部發際范圍內及前額、顳部的出血。

2.頜外動脈止血法 一手固定傷員頭部,用另一手拇指在下頜角前上方約1.5厘米處,向下頜骨方向垂直壓迫,其餘四指托住下頜;本法用於頜部及顏面部的出血。

3.頸動脈止血法 用拇指在甲狀軟骨,環狀軟骨外側與胸鎖乳突肌前緣之間的溝內搏動處,向頸椎方向壓迫,其餘四指固定在傷員的頸後部。用於頭、頸、面部大出血,且壓迫其他部位無效時。非緊急情況,勿用此法。此外,不得同時壓迫兩側頸動脈。

4.鎖骨下動脈止血法 用拇指在鎖骨上窩搏動處向下垂直壓迫,其餘四指固定肩部。本法用於肩部,眼窩或上肢出血。

5.肱動脈止血法 一手握住傷員傷肢的腕部,將上肢外展外旋,並屈肘抬高上肢;另一手拇指在上臂肱二頭肌內側溝搏動處,向肱骨方向垂直壓迫。本法用於手、前臂及上臂中或遠端出血。

6.尺、橈動脈止血法 雙手拇指分別在腕橫紋上方兩側動脈搏動處垂直壓迫。本法用於手部的出血。

7.股動脈止血法 用兩手拇指重疊放在腹股溝韌帶中點稍下方、大腿根部搏動處用力垂直向下壓迫。本法用於大腿、小腿或足部的出血。

8.?動脈止血法 用一手拇指在?窩橫紋中點處向下垂直壓迫。本法用於小腿或足部出血。

9.足背動脈與脛後動脈止血法 用兩手拇指分別壓迫足背中間近腳腕處(足背動脈),以及足跟內側與內踝之間處(脛後動脈)。本法用於足部出血。

10.指動脈止血法 用一手拇指與食指分別壓迫指根部兩側,用於手指出血。

(二)加壓包紮止血法

傷口覆蓋無菌敷料後,再用紗布、棉花、毛巾、衣服等折疊成相應大小的墊,置於無菌敷料上面,然後再用綳帶、三角巾等緊緊包紮,以停止出血為度。這種方法用於小動脈以及靜脈或毛細血管的出血。但傷口內有碎骨片時,禁用此法,以免加重損傷。

(三)填塞止血法

用無菌的棉墊、紗布等,緊緊填塞在傷口內,再用綳帶或三角巾等進行加壓包紮,松緊以達到止血目的為宜。本法用於中等動脈。大、中靜脈損傷出血,或傷口較深、出血嚴重時,還可直接用於不能採用指壓止血法或止血帶止血法的出血部位。

(四)止血帶止血法

四肢較大動脈出血時救命的重要手段,用干其他止血方法不能奏效時。如使用不當可出現肢體缺血、壞死,以及急性腎功能衰竭等嚴重並發症。

1.結扎止血帶的操作方法

(1)充氣止血帶 如血壓計袖帶,其壓迫面積大,對受壓迫的組織損傷較小,並容易控制壓力,放鬆也方便。

(2)橡皮止血帶 可選用橡皮管,如聽診器膠管,它的彈性好,易使血管閉塞,但管徑過細易造成局部組織損傷。操作時,在准備結扎止血帶的部位加好襯墊,以左手拇指和食、中指拿好止血帶的一端,另一手拉緊止血帶圍繞肢體纏繞一周,壓住止血帶的一端,然後再纏繞第二周,並將止血帶末端用左手食、中指夾緊,向下拉出固定即可。還可將止血帶的末端插入結中,拉緊止血帶的另一端,使之更加牢固。

(3)絞緊止血法 如無橡皮止血帶,可根據當時情況,就便取材,如三角巾、綳帶、領帶、布條等均可,折疊成條帶狀,即可當做止血帶使用。上止血帶的部位加好襯墊後,用止血帶纏繞,然後打一活結,再用一短棒、筷子、鉛筆等的一端插人活結一側的止血帶下,並旋轉絞緊至停止出血,再將短棒、筷子或鉛筆的另一端插入活結套內,將活結拉緊即可。

2.注意事項

(1)止血帶不宜直接結扎在皮膚上,應先用三角巾、毛巾等做成平整的襯墊纏繞在要結扎止血帶的部位,然後再上止血帶。

(2)結扎止血帶的部位在傷口的近端(上方)。上肢大動脈出血應結扎在上臂的上1/3處,避免結扎在中1/3處以下的部位,以免損傷橈神經;下肢大動脈出血應結扎在大腿中部。而在實際搶救傷員的工作中,往往把止血帶結扎在靠近傷口處的健康部位,有利於最大限度地保存肢體。

(3)結扎止血帶要松緊適度,以停止出血或遠端動脈搏動消失為度。結扎過緊,可損傷受壓局部,結扎過松,達不到止血目的。

(4)為防止遠端肢體缺血壞死,原則上應盡量縮短使用止血帶的時間,一般止血帶的使用時間不宜超過2~3小時,每隔40~50分鍾松解一次,以暫時恢復遠端肢體血液供應。松解止血帶的同時,仍應用指壓止血法,以防再度出血。止血帶松解1~3分鍾後,在比原來結扎部位稍低平面重新結扎。松解時,如仍有大出血者或遠端肢體已無保留可能,在轉運途中可不必再松解止血帶。

(5)結紮好止血帶後,在明顯部位加上標記,註明結扎止血帶的時間,盡快運往醫院。

(6)解除止血帶,應在輸血輸液和採取其他有效的止血方法後方可進行。如組織已發生明顯廣泛壞死時,在截肢前不宜松解止血帶。

身體內沒有“氧庫”

生理學家早就指出,人體對於氧氣的需求是很高的,尤其是嬌嫩的腦組織、勤勞的心肌。如果體內血液循環停止,就意味著血液供應中斷,而腦的剩餘氧氣僅夠腦細胞用10秒鍾,心臟的剩餘氧只夠心臟心縮跳動幾下。

心臟的工作維系著生命,為挽救生命,必須恢復業已中斷的心跳和呼吸,暫時用人工的力量使心臟擠出血液,維持血液循環;使肺臟一呼一吸,吐放二氧化碳,吸進氧氣。這樣,含氧的血液在全身循環,灌注著組織細胞。在這個人工維持的心跳呼吸的過程中,也在刺激或稱“喚起”心跳呼吸自行恢復功能。

“喚起”自主心跳和呼吸的可能性是大大地存在著的。因為我們面對的是急症,是意外傷害,是傾刻間造成的停頓狀態,並非疾病已發展到不可救葯,只要搶救方法正確,爭分奪秒,挽救生命是可能的。

關鍵是一個“急”字

對於心肺復甦的操作方法等內容,我們在以後會陸續介紹,在這里,主要是理解急救中的“急”字。

前面已講過身體內沒有氧庫,腦細胞在常溫下如果缺血缺氧4分鍾以上,就會受到損傷,超過10分鍾,腦細胞損傷十分嚴重,幾乎是“不可逆”即“無法恢復”的。這樣,即使僥幸被

救活,智力也將受到極大影響,甚至成為沒有任何意識的“植物人”。所以國內外專家們幾乎眾口一詞地提示我們:循環停止4分鍾內實施正確的CPR效果好;4~6分鍾予以CPR者,部分有效;6~10分鍾行CPR者,少有復甦者;超過10分鍾者,幾乎無成功可能。 由此可見,遇到心跳呼吸停止的病人,在醫生到達之前,我們要抓住寶貴時間,立即進行心肺復甦。此時“時間就是生命”表達最為准確。心肺復甦分為心復甦——恢復心跳,肺復甦——恢復呼吸。下面分別給以介紹。

心臟復甦術即是恢復心跳的方法。用人工的力量來幫助心臟跳動,最終達到自主心跳的目的。心復甦術過去只提到心臟擠壓(按摩)的方法。這里要強調的是在擠壓前,還應有一個重要的內容即胸外叩擊。為了說明這一搶救措施,有必要先簡單地介紹一下正常的血液循環的知識。

一、血液循環的概念

心血管系統是由心臟、動脈、靜脈、毛細血管組成。心臟是血液流動的動力泵,動脈將心臟排出的血液送往全身,營養組織細胞。動脈血(除肺動脈外)內血氧含量高,呈鮮紅色。動脈又分為大、中、小動脈,管壁由收縮性較強的平滑肌纖維組成,可以協調心臟將血液一浪一浪地輸送到毛細血管網。

靜脈收集來自全身各處的毛細血管網的血液,送回心臟,靜脈也分為大、中、小靜脈。靜脈血(除肺靜脈外)含二氧化碳較多,呈暗紅色。靜脈自下而上迴流靠靜脈瓣和肌肉收縮的作用。

毛細血管處於動靜脈之間,管壁最薄,管徑最小,遍布全身,是微循環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物質和氣體交換的場所。

維持全身血液的川流不息的主要動力來自心臟正常的工作。心臟有規律地收縮,在舒張時,血液匯集至心臟;收縮時,血液被擠向動脈全身。因為種種病因引起心臟收縮舒張功能嚴重紊亂,出現一種稱為“心室纖維性顫動”的心律失常時,生命岌岌可危。

二、心室顫動——心復甦的信號

正常時心跳節律整齊,強弱一致,均勻地不休止地跳動。心臟一般近似本人拳頭大小,一晝夜能排出7噸多重的血液。心臟總共只有200多克,它能做這么大的功,原因之一也應歸功於心臟傳導系統。

當心肌和心臟傳導系統發生嚴重病變時,心臟就會發生節律紊亂,心房心室“各自為政”,心肌纖維跳動失去節律。這時的心臟沒有收縮舒張功能,出現一種稱為心室纖顫(簡稱室顫)的現象。人在臨終前心臟往往處在“室顫”這一階段,稍一拖延心臟就徹底停止跳動。室顫時在心電圖上可以看到彎彎曲曲的圖形,臨床上只能靠經驗來判斷。室顫到心跳停止之間非常短暫,胸前叩擊就是消除室顫的一種簡便方法

三、胸外叩擊法

在某些嚴重傷病和意外發生時,病人呼吸微弱,面色蒼白青紫,大叫一聲,全身抽動,口吐白沫,神志不清,這就很可能是發生了室顫。一般急性心肌梗塞、葯物中毒、觸電、淹溺病人可以見到。

懷疑病人發生室顫時,立即將手握成拳狀,在胸骨中下段,距胸壁15~25厘米,較為有力地叩擊1~2下。

相當於100~200焦耳的直流電,有時可以起到除顫的作用,使病人恢復心跳和神志。叩擊無效則不再進行,隨即進行胸外心臟擠壓。

室顫一般是用除顫器去除,這在裝備良好的救護車和醫院里是不難做到的,稱“非同步電擊除顫”。在家庭中,拳頭的叩擊有時也能發揮奇特的除顫作用。

心復甦術——胸外心臟擠壓

目前國內對胸外心臟擠壓還有“心臟按摩”、“心臟按壓”的叫法。我們認為,用胸外心臟擠壓或簡稱心臟擠壓最為確切、形象,容易使人理解,而“按摩”手法上與心臟擠壓大相徑庭。 任何原因導致的心臟跳動停止,首先要進行的就是心臟擠壓術。室顫時最初除顫後隨之進行的也是胸外心臟擠壓術。這在CPR技術中是關鍵的一環。

一、胸外心擠壓的意義

胸外心臟擠壓,顧名思義是在胸廓外用人工的力量通過胸壁間接地壓迫心臟,從而使心臟被動收縮和舒張,擠壓血液到血管維持血液循環。盡管心臟深居胸腔內,但是心包緊靠著胸骨和肋骨後方。如果我們在胸骨肋骨表面施加較大的力量,使胸肋骨下陷3~4厘米,這種外力就能使胸肋骨下方的心臟受到擠壓,達到使心臟被動心縮的目的。在擠壓心臟時,心臟的血液被擠向大動脈內,然後送到全身;放鬆擠壓時,下陷的胸骨、肋骨又恢復到原來位置,心臟被動舒張,同時胸腔容積增大,胸腔負壓增加,吸引靜脈血迴流到心臟,使心室內流滿了血液,然後再擠壓,再放鬆,反復進行,維持血液循環。

大量的實踐經驗和研究表明,只要胸外擠壓心臟及時,方法正確,同時配合有效的口對口吹氣(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擠壓效果並不比開胸直接進行心臟擠壓的效果差。所以,人人應力爭學會這種簡單有效的使心臟復跳的救命方法。

二、病人的體位

進行胸外心臟擠壓的病人應取平卧位。根據當時的情況,不要亂加搬動,可以盡量就近就便。這里,特別要指出的是平卧的具體情況。我們發覺在家庭爭救中,常常是“卧不恰當”,如病人平卧在沙發床、彈簧床、棕床上。病人卧在柔軟的物體上,直接影響了胸外心臟擠壓的效果。因此,必須將病人盡可能在平卧在“硬”物體上,如地板上、木板床上,或背部墊上木板,這樣才能使心臟擠壓行之有效。

三、胸外心臟擠壓的方法

救護人站(或跪)在病人一側,左手放在胸骨中下段,這個部位相當於兩乳頭連線正中間。有口訣曰“中指對凹膛,當胸一手掌”,即指將手的中指對著病人頸部下方的凹陷處(相當於天突穴位),手放在胸廓的正中處,手掌的根部正好是擠壓的部位。另一隻手壓在左手上以助其加壓。雙手重疊再憑借救護人體重的力量,有節奏地沖擊性地進行擠壓HBjj3;(圖3)H使胸廓下陷3~5厘米,然後放鬆,反復進行,每分鍾擠壓60~80次,堅持擠壓到心臟恢復自主跳動。擠壓速度可根據情況(小兒、老年人,運用上述速度無效)提高到每分鍾100次左右,有時可見效。目前,有一種胸外心臟擠壓器又叫心臟泵,逐漸代替了徒手心臟擠壓的功能。

應該注意的是,進行擠壓時不是整個手掌施壓,而是手掌的掌根部用力,並局限在胸骨下段,不可范圍過大,以免壓斷肋骨,刺傷心肺或擴展到肝脾的破裂損傷。

當胸外心臟擠壓有效時,可摸到脈搏的搏動,尤其是頸動脈搏動,隨擠壓節律出現。當感覺病人的脈搏已恢復,表明心復甦成功,可停止進行心臟擠壓,否則繼續進行。

心臟擠壓常與口對口人工呼吸同時進行,每吹一口氣,做5次心臟擠壓。如一人操作,可先吹兩口氣,再體積10次心臟擠壓。

對兒童進行心肺復甦時,心臟擠壓只用一隻手,嬰幼兒只用兩個手指。用力要輕,深度

2.5~3.0厘米即可(嬰幼兒15~2.0)。每分鍾擠壓100次。與人工呼吸同時進行者,每吹2口氣,擠壓15次,擠壓部位在胸骨中段。

當胸外心臟擠無效還可送醫院做開胸心臟擠壓術,但在送院途口不得停止胸外心臟擠壓。

口對口吹氣,就是口對口人工呼吸。當病人呼吸停止,而心跳也隨之停止或還有微弱的跳動,用人工的方法幫助病人進行呼吸活動,達到氣體交換的目的。口對口人工呼吸常用在

溺水、觸電、煤氣中毒、縊死呼吸停止的現場。等醫生到來時,取而代之以人工呼吸機輔助呼吸。人工呼吸對挽救以上病人的生命是舉足輕重的,否則即使心跳恢復了,呼吸不恢復,心跳也不能持久。所以在心肺復甦過程中,心臟擠壓和建立人工呼吸缺一不可。

一、呼吸的過程

呼吸過程,我們可從呼吸通路和呼吸內容兩個方面來了解。

呼吸通路確切講應包括整個呼吸系統。鼻腔(也包括口腔)是呼吸系統的大門,然後是咽喉。咽喉是氣管和食管的叉路口,氣體和食物在此分道揚鑣,各奔前程。再往下是喉,然後是氣管、支氣管、細支氣管。咽喉到氣管任何部位的梗阻都可以引起呼吸停止。氣管連同它無數細微分支,非常像一棵枝葉繁茂的大樹,因而在醫學上稱之為支氣管樹。但它是一棵根向上、樹枝朝下的空心樹。左右支氣管像這棵樹的兩個大分枝,經過幾級分支到末端為肺泡。 肺泡,是無數個像葡萄珠一樣的空泡,組成了肺臟。肺泡與終末支氣管相通,是直接進行氣體交換的場所。充滿氣體的肺泡使肺臟柔軟而有彈性。肺泡與肺泡之間有豐富的毛細血管,肺泡的壁與毛細血管壁緊密相接,壁上有微小的孔隙使氣體交換來去自由。進入肺臟的氧氣由肺泡入毛細血管;組織細胞呼出的二氧化碳從毛細血管到達肺泡。呼吸內容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即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肺臟經過“吐故納新”後,血液攜帶著新鮮氧氣流遍全身,供應細胞的需要,進行極其重要的生命活動。

二、口對口吹氣的方法

本世紀60年代之前,人工呼吸大多採用間接壓迫肺臟的方法,如俯卧壓胸人工呼吸法,但效果很差,現已不用。近20年來,國內外大力推廣口對口吹氣式人工呼吸法。事實證明,這種方法簡便易學,效果可靠。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步驟之一:病人仰卧,頭後仰,頸下可墊一軟枕或下頜向前上推,也可抬頸壓額,這樣使咽喉部、氣道在一條水平線上,易吹進氣去。同時迅速清除病人口鼻內的污泥、土塊、痰、涕、嘔吐物,使呼吸道通暢。必要時用嘴對嘴吸出阻塞的痰和異物。解開病人的領帶、衣扣,包括女性的胸罩,充分暴露-胸部。

步驟之二:救護人員深吸一口氣,捏住病人鼻孔,嘴對嘴將氣吹入,然後觀察病人胸廓的起伏,每分鍾吹氣12~16次。如果口腔有嚴重外傷或牙關緊閉,可對鼻孔吹氣即口對鼻人工呼吸。救護者吹氣力量的大小依病人的具體情況而定。一般以吹氣後胸廓略有起伏為宜。 懷疑有傳染病的人可在唇間覆蓋一塊干凈紗布。口對口吹氣應連續進行,直至病人恢復自主呼吸或確診已死亡者方可停止。

有條件者實行面罩人工呼吸法及氣管插管加壓人工呼吸法,因為這是最有效的人工呼吸法,一般由醫務人員實施。

三、心臟擠壓與人工呼吸協調進行

心肺復甦術包括心臟擠壓和人工呼吸兩方面,缺一不可。人工呼吸吸入的氧氣要通過心臟擠壓形成的血液循環流經全身各處。含氧較多的血滋潤著心肌和腦組織,減輕或消除心跳呼吸停止對心腦的損害,進而使其復甦。

在現場,如為兩人進行搶救,則一人負責心臟復甦,一人負責肺復甦。具體步驟為一人做5~10次心臟擠壓(60~80次/分鍾頻率),另一人吹一口氣(12~16次/分鍾頻率),同時或交替進行。但要注意正吹氣時避免做心臟擠壓的壓下動作,以免影響胸廓的起伏。 如現場只有一人救護,也可以按兩人步驟進行,吹一口氣,做5~10次心臟擠壓,交替進行,效果也很好,只是單人操作容易疲勞。

現在也有一些書籍中提到心肺復甦只有一人操作時,可做兩次口對口吹氣,然後做15次心臟擠壓。實踐和研究表明兩種方法是同樣有效的。

無論是什麼情況,如果單一採用擠壓或吹氣,對於心跳呼吸驟停病人是無效的。這里要強調的是:心臟擠壓與口對口吹氣必須同時協調進行。

有關正確急救方法指導2017-04-14 06:02 | #2樓

急救現場處理,也叫現場搶救或入院前急救。它是指一些意外傷害、急重病人在未至達醫院前得到及時有效的急救措施。目的是挽救生命,減少傷殘和痛苦,為了一步救治奠定基礎。

急救現場處理的主要任務

急救現場處理的產要任務是搶救生命、減少傷員痛苦、減少和預防加重傷情和並發症,正確而迅速地把傷病員轉送到醫院。

1、鎮定有序的指揮:一旦災禍突然降臨,不要驚慌失措,如果現場人員較多,要一面馬上分派人員迅速呼叫醫務人員前來現場,一面對傷病員進行必要的處理。

2、迅速排除致命和致傷因素:如搬開壓在身上的重物,撤離中毒現場,如果是觸電意外,應立即切斷電源;清除傷病員口鼻內的泥砂、嘔吐物、血塊或其他異物,保持呼吸道通暢等。

3、檢查傷員的生命體征:檢查傷病員呼吸、心跳、脈搏情況。如有呼吸心跳停止,應就地立刻進行心臟按摩和人工呼吸。

4、止血:有創傷出血者,應迅速包紮止血,材料就地取材,可用加壓包紮、上止血帶或指壓止血等。同時盡快送往醫院。

5、如有腹腔臟器脫出或顱腦組織膨出,可用干凈毛巾、軟布料或搪瓷碗等加以保護。

6、有骨折者用木板等臨時固定。

7、神志昏迷者,未明了病因前,注意心跳、呼吸、兩側瞳孔大小。有舌後墜者,應將舌頭拉出或用別針穿刺固定在口外,防止窒息。

8、迅速而正確地轉運:按不同的傷情和病情,按輕重緩急選擇適當的工具進行轉運。運送途中隨時注意傷病員病情變化。

總之,就地搶救就是保證維持傷病員生命的前提下,應抓主要矛盾,分清主次,有條不紊的進行,切忌忙亂,以免延誤功喪失有利時機。

『肆』 簡述止血的方法

『伍』 外傷出血常用的止血方法有哪些

止血法用於外傷出血。常用的止血法如下:1.手壓止血法手壓止血法是用手指壓住動脈經過骨骼表面的部位,達到止血的目的,為應急措施。

2.止血粉止血法將止血粉直接撒在出血創面,立即用紗布加壓包紮,一般可達到止血目的。

3.加壓包紮止血法用於中小動脈和靜脈損傷出血。用急救包壓迫創口包紮後止血,若效果不滿意,可加敷料再用綳帶加壓包紮,同時抬高患肢。

4.屈曲肢體加墊止血法用於肘或膝關節以下出血,在無骨關節損傷時可以使用。如前臂大出血,在肘窩處墊以棉墊卷,將肘關節盡力屈曲,借襯墊物壓住動脈,用綳帶或疊成帶狀的三角巾固定於屈肘姿勢。

5.止血帶止血法用於

四肢傷大出血。在肢體的適當部位,如上臂的上1/3,股部的下1/3,用棉花、紗布或毛巾等物作為襯墊後再上一止血帶。以左手的拇指、食指、中指持止血帶的頭端,將長的尾端繞肢體一圈後壓住頭端,再繞肢體一圈,然後用左手食指、中指夾住尾端,將尾端從止血帶下拉過,由另一端牽出,使之成為一個活結。

上止血帶的時間不能超過5小時,每1~1.5小時松解1次,每次1~2分鍾,松解止血帶時應在傷口處用敷料加壓,防止松解後引起猛烈出血。

『陸』 求止血的方法

(一)各類血管的出血特徵與處理原則
1.毛細拿租血管出血
出血緩慢,出血量少。如擦破傷,一般會由於血液凝固而自然地止血。處理時可先用清水洗去傷口上的泥土,如無泥土可直接塗上紅汞水(紅葯水),再用消毒紗布包紮,或暴露乾燥、形成痂痴自愈。
2.動脈出血
特別是較大的動脈,血流猛急,呈噴射狀,一般在外傷時多見。急救方法是就地止血,一般在受傷動脈的近心端,採用指壓止血法或止血帶止血法進行止血。止血時應行動快,止血徹底,防止失血過多。
3.靜脈出血
一般是將受傷靜脈的遠心端壓住而止血。動脈出血或靜脈出血經過止血處理後,都應盡快送醫院進行治療。
(二)指壓止血法
指壓止血法是動脈出血最迅速的一種臨時止血法,是用手指或手掌在傷部上端用力將動脈壓癟於骨骼上,阻斷血液通過,以便立即止住出血,但僅限於身體較表淺的部位、易於壓迫的動脈。
1.肱動脈壓迫止血法
此法適用於手、前臂和上臂下部的出血。止血方法是用拇指或其餘四指在上臂內側動脈搏動處,將動脈壓向肱骨,達到止血的目的。
2.股動脈壓迫止血法
此法適用於下肢出血。止血方法是在腹股溝(大腿根部)中點偏內,動脈跳動處,用兩手拇指重迭壓迫股動脈於股骨上,制止出血。
3.頭部壓迫止血法
壓迫耳前的頸淺動脈,適用於頭頂前部出血。面部出血時,壓迫下頜骨角前下凹內的消游兆頜動脈。頭面部較大的出血時,壓迫頸部氣管兩側的頸動脈,但不能同時壓迫兩側。
4.手部壓迫止血法
如手掌出血時,壓迫橈動脈和尺動脈。手指出血時,壓迫出血手指的兩側指動脈。
5.足部壓迫止血法
足部出血時,壓迫脛前動脈和脛後動脈。
(三)加墊屈肢止血法
加墊屈肢止血法是適用於四肢非骨折性創傷的動脈出血的臨時止血措施。當前臂或小腿出血時,可於肘窩或國窩內放紗布、棉花、毛巾作墊,屈曲關節,用綳帶將肢體緊緊地縛於屈曲的位置。
(四)止血帶止血法
止血帶止血法,主要是用橡皮管或膠管止血帶將血管壓癟而達到止血的目的。這種止血方法較牢固、可靠,但只能用於四肢動脈大出血。
1.止血帶結扎法
橡皮止血帶使用方法:左手拿橡皮帶、後頭約16cm要留下;右手拉緊環體扎,前頭交左手,中食兩指挾,順著肢體往下拉,前頭環中插,保證不松垮。如遇到四肢大出血,需要止血帶止血,而現場又無橡膠止血帶時,可在現場就地取材,如布止血帶、線繩或麻繩等。用布止血帶止血時,放平入環,拉緊固定。用線繩或麻繩止血時,可絞緊固定。
2.使用止血帶時應注意的問題
(1)止血帶應磨仔放在傷口的近心端。上臂和大腿都應綳在上1/3的部位。上臂的中1/3禁止上止血帶,以免壓迫神經而引起上肢麻痹。
(2)上止血帶前,先要用毛巾或其他布片、棉絮作墊,止血帶不要直接扎在皮膚上;緊急時,可將褲腳或袖口捲起,止血帶扎在其上。
(3)要扎得松緊合適,過緊易損傷神經,過松則不能達到止血的目的。一般以不能摸到遠端動脈搏動或出血停止為度。
(4)結扎時間過久,可引起肢體缺血壞死。因此要每隔1h(上肢或下肢)放鬆2~3min;放鬆期間,應用指壓法暫時止血。寒冷季節時應每隔30min放鬆一次。結扎部位超過2h者,應更換比原來較高位置結扎。
(5)要有上止血帶的標志,註明上止血帶的時間和部位。用止血帶止血的傷員應盡快送醫院處置,防止出血處遠端的肢體因缺血而導致壞死。

『柒』 一般首選的止血方法是

突發的創傷或者日常工作中的創傷是最常見的外傷的情況。一些小的外傷,採用簡單的包紮止血即可,比如常用的止血貼。對於比較大的血管出血,止血的方頃並慎法如下:
1、指壓止血,用手指壓住出血的部位,讓它不出血,這是簡單有效的方法,但是持續時間不能很長,因為手指壓會比較累,沒辦法長時間的壓迫;
2、加壓包紮,對於大創口,先用干凈的布條或者消毒的紗塊壓住傷口,再用木條或者醫用綳帶進行加壓包紮;
3、肢體屈曲,用大的棉墊或者布團壓在腘窩或者肘關節處,然後使肢體彎曲,起到止血的效果;
4、止血帶,在應急雀敬情況下,比如布條或者鞋帶,腰帶都可以做為止血帶,止血帶止血是比較簡單的,但是要注意幾點,一是部位,比如上肢止血一般在上臂的上1/3處進行捆紮,下肢在大腿的中上1/3處進行捆紮;捆紮的時候要注意要保護好捆紮位置的皮膚;還有要注意捆紮的時間,蔽磨一般每小時要放開止血帶三分鍾到五分鍾,如果不放開的話,會引起遠端肢體的壞死。

『捌』 關於止血的方法有

出血有外出血和內出血兩類,外出血是指可見血液從創口流出,內出血是指外面見不到的體腔內部出血,如顱內出血、腹腔內出血、胸腔內出血等。止血是治療各種出血的必要措施,在日常生活中,出血並不少見,有小出血也有大出血,雖然小出血多見,但伴大出血兇猛時,一旦處置不當,可導致傷者休克,甚至死亡。因此,要熟知各種現場急救的止血方法,常用的止血法有:指壓止血法、止血帶止血法和加壓包紮止血法。一、指壓止血法,是對動脈出血的臨時和短時間的止血法,根據出血部位、動脈分布情況,用手指、手掌、拳頭在出血動脈的近端和上端,用力按壓以阻斷血流,達到止血目的。二、止血帶止血,主要用於上、下肢較大的動脈出血,將止血帶綁扎在出血部位的近端,阻斷肢體的全部血流,以達到止血目的。目前常用的止血帶有橡膠管止血帶、橡皮帶止血帶、充氣止血帶,也可用領帶、綳帶、布條、長筒襪等臨時替代。三、加壓包紮止血法,是急救止血中最常用的方法。方法雖然簡單,但應用較廣,分敷料加壓包紮法和屈肢加壓包紮法兩種。止血法應用後必須標記止血開始時間,每隔30分鍾,放鬆止血帶1次,使用止血帶的時間要盡量短,不易超過4小時,以免造成肢體缺血壞死等情況。合理運用止血帶,才能使傷者得到救治,挽救傷者生命。

『玖』 現場止血方法有哪些

現場止血方法常用的有五種,使用時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其中的一種,也可以把幾種止血法結合應用,以達到最快、最有效、最安全的止血目的。

一、指壓動脈止血法

適用於頭部和四肢某些部位的大出血。方法是:用手指壓迫傷口近心端動脈,將動脈壓向深部的骨頭,阻斷血液流通。這是一種不要任何器械,簡便、有效的止血方法,但因為止血時間短暫,常需要與其他方法結合進行。

1.頭面部指壓動脈止血法。

(1)指壓顆淺動脈,適用於一側頭頂、額部的外傷大出血。在傷側耳前,用一隻手的拇指對准下頜關節壓迫領淺動脈,另一隻手固定傷員頭部。

(2)指壓面動脈,適用於面部外傷大出血。用一隻手的拇指和食指或拇指和中指分別壓迫雙側下頜角前約1厘米的凹陷處,阻斷面動脈血流。因為面動脈在面部有許多小支相互吻合,所以必須壓迫雙側。

(3)指壓耳後動脈,適用於一側耳後外傷大出血。用一隻手的拇指壓迫受傷一側耳後乳突下凹陷處,阻斷耳後動脈血流,另一隻手固定傷員頭部。

(4)指壓枕動脈,適用於一側頭後枕骨附近外傷大出血。用一隻手的四指壓迫耳後與枕骨粗隆之間的凹陷處,阻斷枕動脈的血流,另一隻手固定傷員頭部。

2.四肢指壓動脈止血法。

(1)指壓肱動脈,適用於一側肘關節以下部位的外傷大出血。用一隻手的拇指壓迫上臂中段內側,阻斷肱動脈血流,另一隻手固定傷員手臂。

(2)指壓撓、尺動脈,適用於手部大出血。手指分別壓迫傷側手腕兩側的撓動脈和尺動脈,阻斷血流。因為撓動脈和尺動脈在手掌部有廣泛的合支,所以必須同時壓迫雙側。

(3)指壓指(趾)動脈,適用於手指(腳趾)大出血。用拇指和食指分別壓迫手指(腳趾)兩側的指(趾)動脈,阻斷血流。

(4)指壓股動脈,適用於一側下肢的大出血。用兩手的拇指用力壓迫傷肢腹股溝中點稍下方的股動脈,阻斷股動脈血流。傷員應該處於座位或卧位。

(5)指壓足背、脛後動脈,適用於一側腳的大出血。用兩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別壓迫傷腳足背中部搏動的足背動脈及足跟與內踝之間的脛後動脈。

二、直接壓迫止血法

適用於較小傷口的出血。方法是:用無菌紗布直接壓迫傷口處,壓迫約10分鍾。

三、加壓包止血法

適用於各種傷口。方法是:先用無菌紗布覆蓋壓迫傷口,再用三角巾或綳帶用力包紮,包紮范圍應該比傷口稍大。這是一種目前最常用的止血方法,在沒有無菌紗布時,可使用消毒衛生巾或餐巾等代替。

四、填塞止血法

適用於較大而深的傷口。方法是:先用鑷子夾住無菌紗布塞入傷口內,如一塊紗布止不住出血,可再加紗布,最後用綳帶或三角巾繞至對側包紮固定。

五、止血帶止血法

止血帶止血法適用於四肢大出血,其他止血法不能止血時才用此法。止血帶有橡皮止血帶(橡皮條和橡皮帶)、氣性止血帶(如血壓計袖帶)和布制止血帶。其操作方法各不相同。

1.橡皮止血帶。左手在離帶端約10厘米處由拇指、食指和中指緊握,使手背向下放在扎止血帶的部位,右手持帶中段繞傷肢一圈半,然後把止血帶塞入左手的食指與中指之間,左手的食指與中指緊夾一段止血帶向下牽拉,使之成為一個活結。

2.氣性止血帶。常使用血壓計袖帶,操作方法比較簡單,只要把袖帶繞在扎止血帶的部位,然後打氣至傷口停止出血。

(1)部位。上臂外傷大出血應扎在上臂上1/3處;前臂或手大出血應扎在上臂下處,不能扎在上臂的中1/3處,因該處神經走行貼近肱骨,易被損傷;下肢外傷大出血應扎在股骨中下1/3交界處。

(2)襯墊。使用止血帶的部位應該有襯墊,否則會損傷皮膚。止血帶可扎在衣服外面,把衣服當襯墊。

(3)松緊度。應以出血停止、遠端摸不到脈搏為宜。過松達不到止血目的,過緊會損傷組織。

(4)時間。一般不應超過5小時,原則上每小時要放鬆1次,放鬆時間為10~15分鍾。

(5)標記使用。使用止血帶者應有明顯標記,可貼在前額或胸前易發現部位,寫明時間。如立即送往醫院,可以不寫標記。

3.布制止血帶。將三角巾折成帶狀或將其他布帶繞傷肢一圈,打個蝴蝶結;取一根小棒穿在布帶圈內,提起小棒拉緊,將小棒依順時針方向絞緊,將絞棒一端插入蝴蝶結環內,最後拉緊活結,並與另一頭打結固定。

不要長時間用綳帶結扎,應每隔1小時左右放鬆10~15分鍾,以防通端肢體缺血壞死。

2006年12月20日下午,一名30多歲的女子搭乘一輛計程車。細心的計程車司機王師傅突然發現,女乘客雙手腕部各有一道利器割傷的傷口,鮮血直流。見狀,他一邊用手壓住傷口幫該女子止血,一邊迅速報警。

公安人員接到報案後,迅速通知了120急救中心。120急救醫生趕到現場後,迅速沖上去救治。經醫生檢查發現,女子雙手腕部傷口長3~5厘米,伴有活動性出血。幸運的是,由於止血及時,該女子沒有生命危險。

掌握簡單的止血技術,不僅對自己有利,而且也能夠幫助他人。

閱讀全文

與止血常用的方法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湖過濾器安裝方法 瀏覽:341
來的時的使用方法 瀏覽:343
如何練習動力的方法 瀏覽:214
養雞啄毛解決方法 瀏覽:41
內部審計研究方法 瀏覽:134
銷售眼鏡技巧與方法 瀏覽:609
黑枸杞正確食用方法 瀏覽:462
如何分辨真假蜂蜜有幾種方法 瀏覽:836
魅族手機微信紅包提醒怎麼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46
五十八乘一百九十八的簡便方法 瀏覽:980
話筒線與喇叭線連接方法 瀏覽:119
土壤檢測的方法 瀏覽:341
教學方法教師教學工作基本環節 瀏覽:300
秋繁如何分蜂方法 瀏覽:380
蠶絲被的好真假鑒別方法 瀏覽:358
仙客來爛根的治療方法 瀏覽:63
臀部松解最佳方法 瀏覽:261
如何做辣椒油的最好方法 瀏覽:498
課堂教學方法改革中的問題與對策 瀏覽:39
白線癌的治療方法 瀏覽: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