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薴麻花的種植方法和圖片

薴麻花的種植方法和圖片

發布時間:2023-04-14 15:26:25

A. 薴麻如何種植

薴麻的生長發育的極限氣溫在3攝氏度到40攝氏度,生長適宜的氣溫是15攝氏度到30攝氏度,韌皮纖維發育的適宜氣溫在17攝氏度到32攝氏度。溫度在零下2攝氏度以下時間比較長時將會對地下莖以及幼芽造成凍害,而土壤溫度在零下3攝氏度到零下5攝氏度時就會導致地下莖凍死。
薴麻的生長對土壤的適應性比較強,在平原、湖區、丘陵區以及山區的各種土壤,都能夠栽培薴麻。但是想要獲得高產量優質的薴麻產品,那麼就要求土層足夠的深厚、疏鬆、含有的有機質量高,較好的保水、保肥能力、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勃質壤土以及腐殖質壤土。在地下水位為1米之內或是容易淹水的土地不適宜栽培該作物。薴麻纖維產量以潮土是,其次是紫色土,之後石灰土,黃扁砂土較低,的為紅壤。
薴麻的產量隨著土層的厚度、土壤含有的有機質、全氮、全磷、有效磷含量的提高而提高。土壤中含有的鉀元素與水溶性硼以及錳的含量提高,對纖維支數的提高非常有利。酸性土壤上纖維支數還會隨著陽離子交換量以及代換性鈣離子含量的提高而增加。適宜芒麻的土壤pH值是為5-6.5,在少於4.5或是高於7.6的應該加以改良。薴麻在酸性土壤上pH4.4,植株生長較為矮小,且分株又少,纖維細胞發育較為緩慢,產量又低。在鹼性土壤上即pH值為8.0,薴麻植株的生長也不是很好,纖維細胞比較短,胞壁較厚,產量又是比較低。
芒麻高產需要土體的厚度一定要在60厘米以上,土壤毛管孔隙度為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四十,土壤含有的有機質應該高於百分之二,土壤水解氮在150毫克/千克到200毫克/千克,磷20毫克/千克到40毫克/千克,鉀150毫克/千克到200毫克/千克時效果。

B. 查問一種植物的知識,答案越長就給分

薴麻

圖片: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DC%D1%C2%E9

學名:
Boehmeria nivea (Linn.)Gaudich.
英文名:Ramie
科名:蕁麻科 Urticaceae
【別名】家薴麻、白麻、昌高圓麻、青麻
薴麻是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是重要的紡織纖維作物。也稱白葉薴麻。其單纖維長、強度最大,吸濕和散濕快,熱傳導性能好,脫膠後潔白有絲光,可以純紡,也可和棉、絲、毛、化纖等混紡,聞名於世的瀏陽夏布就是薴麻纖維的手工製品。

起源和傳播

原產中國。中國是薴麻品種變異類型和薴麻屬野生種較多的國家,中國薴麻栽培歷史最悠久,距今已4700年以上。薴麻較適應溫帶和亞熱帶氣候。

形態特徵和種植:

半灌木,高1—2米;莖、花序和葉柄密生短或長柔毛。葉互生,寬卵形或近圓形,表面粗糙,背面密生交織的白色柔毛。花雌雄同株,團傘花序集成圓錐狀,雌花序位於雄花序之上;雄花花被片4,雄蕊4;雌花花被管狀,被細毛。瘦果橢圓形,長約1.5毫米。花果期7-10月。
由地下莖和根系形成強大的根蔸。一般用營養體繁殖的薴麻沒有主根,從地下莖上發生許多細根,其中一部分具有副形成層,膨大成蘿卜狀,表面光滑,它們的次生木質部薄壁細胞中含大量澱粉,有貯藏養分的功能,故稱貯藏根。根群大部分分布在30-50cm深的土層中,少數支根可入土深達1m以下。地下莖各分枝的頂芽生長,伸出地面,成為地上莖。地上莖叢生,直立,圓柱形,表面有毛,高1.5-2m左右,基部直徑0.8-1.2cm,一般不分枝,綠色或帶紅色,成熟時皮層木栓化,變褐色。初生纖維在韌皮部中的外側,經濟價值較高,由初生分生組織產生分化而成;一般鮮莖出麻率為4-6%,鮮皮出麻率為10-15%,莖的木質部疏鬆耐桐尺或空心,容易折斷。
薴麻單纖維長度為60-250mm,是麻類作物中最長的。直徑17-64um,橫斷面呈多角形、橢圓形。葉互生,葉片卵圓形、橢形或近圓形,邊緣有鋸齒,葉片表面粗糙或有皺紋,綠色或黃綠色,背面有銀白色氈毛,葉柄、葉身或托葉的主脈綠色或黃綠色,有時帶紅、紫色。雌雄同株異花。雄花花序在莖的中下部,雌花花序在上部,二者交界處往往同一花序上著生雌雄兩種花。雄花花被4片,黃綠色,雄蕊4枚,子房退化,花葯黃白色,腎形,2室。雌花花被壺狀,有密毛,先端2-4裂、蕾期呈紅、黃或綠色。瘦果很小,扁球形或卵球形,長1-1.3mm,寬約1mm,厚約0.8mm,褐色,千粒重0.05-0.15g,含油量15-34%。
薴麻的宿根年限為10-30年,多至百年以上。生育期頭麻約80-90天,二麻50-60天,三麻70-80天,全年生育期230天左右。
薴麻為短日照植物。晝夜長短不僅影響薴麻開花的遲早,也影響雌雄花的比率。日長8-9小時能促進開花,但多生雌花;日長為14小時時則多生雄花。薴麻種子發芽的最適溫度25-30℃。地上莖生長的適溫為15-32℃。早春氣溫低於3℃則幼苗受寒害。冬季土溫低於零下3-5℃的持續時間長,則地下莖受凍害。葉面積系數可達4-7。由於蒸騰量大,同時營養生長快,需要充足的水分。一般年雨量宜在800-1000mm以上,且分布合理。適宜的相對濕度為80%左右。土壤含水量為20-25%。纖維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光照強度和每天日照時數對纖維產量有很大影響。日照不足,則光合作用減弱,莖稈軟弱,麻皮薄,纖維細胞壁薄,工藝成熟延遲,產量降低。但陽光太強,高溫乾旱,也會使麻莖生長受到抑制,纖維細胞壁木質化,降低纖維品質和產量。莖葉茂盛,根蔸發達,要求土層深厚、疏鬆、有機質含量高,保水、保肥、排水良限。土壤pH值以5.5-6.5為宜,低於4.5或高於7.6的,應加以改良。在中國,薴麻一般都種在山區平地、緩坡地、丘陵地或平原沖擊土上。土質最好是砂壤到粘壤。但地下水位在1m以內或易淹水的土地不宜種植。

生長環境

1.溫度 薴麻原產熱帶和輪李亞熱帶,其生長發育要求有較高的溫度。
薴麻種子發芽的最低溫度6-9℃,在40℃以上便不能發芽,最適溫度為25-30℃。早春當氣溫上升到9℃以上時,地下莖上的芽便開始萌發出土,出苗後氣溫在3℃以下,幼苗就會受凍害。薴麻的生長極限溫度為3-40℃,生長最適溫度15- 30℃,韌皮纖維發育的最適溫度為17 -32℃。較長時間的-2℃以下氣溫會使地下莖幼芽受凍害,較長時問的-3- -5℃的地溫就會使地下莖凍死。
2.光 薴麻是喜光作物,在陽光充足的條件下,薴麻出苗早,地上莖多,莖稈粗壯,纖維發育好,麻皮厚,工藝成熟早,出麻率高,產量高。陽光不足,則有效莖減少,纖維細胞不發達,細胞壁薄,莖稈軟弱,產量低,但纖維較細軟。陽光過強,易使薴麻纖維木質化。
薴麻是短日照植物,短日照可以促進薴麻現蕾開花。
3.水分 薴麻生長一般要求高溫多濕,年降雨量要求在800mm以上,而且分布要均勻,大氣相對濕度要求80%以上。薴麻生長快,葉片大,蒸騰量高,需水量多,如果遇乾旱,土壤水分不足,就會引起卷葉或落葉,生長停滯,纖維細胞發育不良,木質化程度提高,纖維粗硬。薴麻地的土壤含水量以20% -24%或田間持水量的80% -85%最適宜。在山間多霧處,往往品質較好。

用途:

莖皮纖維長,柔韌色白,不皺不縮,拉力強,富彈性,耐水濕,耐熱力大,富絕緣性,為優良紡織原料,用途較廣;根供葯用,為利尿解熱葯,有安胎作用,治腹痛、下血等症;莖、葉可提薴麻浸膏,止血效果較好。 全草含丁二酸(琥珀酸)、原兒茶酸及酚類物質。

主要產地

湖南、湖北、四川、安徽、江西、廣西、浙江、貴州、河南、陝西、江蘇、雲南、福建、廣東和台灣等省(自治區)均有種植。以湖南、湖北和四川省為最多。1985年世界第三大薴麻主產國的產量為中國8.84萬噸,巴西約1萬噸,菲律賓約0.4萬噸。

主要病蟲害

主要病害有:根腐線蟲病Pratylenchus penetrans、白紋羽病Rosellinia necatrix、立枯病Rhizoctonia solani、青枯病Pseudomonas solanacearum,此外,還有炭疽病、角斑病、褐斑病、薴麻疫霉病、薴麻莖腐病。
蟲害有:夜蛾Cocytodes coerulea、赤蛺蝶Pyrameis indica、黃蛺蝶Pareba uesta、天牛Paraglenea fortunei。為害薴麻的金龜子,主要有銅綠多龜子、大黑金龜子、黑絨金龜子,此外,還有丑蛺蝶、銀紋夜蛾、卷葉蟲等。
薴麻簡介
薴麻為蕁麻科薴麻屬,系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宿根年限可達10-30年以上。薴麻葉曬干後含有20.5-23.8%粗蛋白質和較多的維生素,是良好的牲畜飼料,薴麻根可葯用,有止血、散淤、解毒、安胎等功效。薴麻桿表皮可加工製作薴麻紡織用薴麻纖維,其纖維中間有溝狀空腔,管壁多孔隙,並且細長、堅韌、質地輕、吸濕散濕快,因而透氣性比棉纖維高三倍左右,同時薴麻纖維含有叮嚀、嘧啶、嘌呤等元素,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具有防腐、防菌、防霉等功能,適宜紡織各類衛生保健用品,因此薴麻纖維具有良好的穿著服用性能,是一種優良的紡織原料,被公認為「天然纖維之王」。薴麻織物具有粗獷、挺括、典雅、輕盈、涼爽、透氣、抗菌等優點,其優越性與獨特風格是別的纖維無法比擬的。它與棉、絲、毛或化纖進行混紡、交織,可以彌補上述四大纖維的缺陷,達到最佳織物功效。
薴麻是中國特有的以紡織為主要用途的農作物,是我國國寶,我國的薴麻產量約佔全世界薴麻產量的90%以上,在國際上稱為「中國草」。薴麻適宜種植在溫帶及亞熱帶地區,土壤以土層深厚、疏鬆、有機質含量高、保水、保肥、排水性好,PH值在5.5-6.5為宜。我國主要產地分布在北緯19度至39度之間,南起海南省,北至陝西省均有種植薴麻的歷史,一般劃分為長江流域麻區(包括湖南、四川、湖北、江西、安徽等省)、華南麻區(包括廣西、廣東、福建、雲南、台灣等省、自治區)、黃河流域麻區(包括陝西、河南等省及山東省的南部)。其中長江流域麻區是我國的主要產麻區,其栽培面積及產量佔全國總栽培面積入總產量的90%以上。薴麻一般每年收獲3次,生長周期約為50-90天,這隨氣候條件不同而異。薴麻為短日照植物,晝夜長短不僅影響薴麻開花的遲早,也影響雌雄的比率,日長8-9小時能促進開花,但多生雌花,日長為14小時,則多為雄花。薴麻纖維成份是纖維素,光照強度和每天日照時數對纖維產量有很大影響。日照不足,則光全作用減弱,莖稈軟弱、麻皮薄、纖維細胞壁薄、工藝成熟延遲、產量降低。但陽光太強,高溫乾旱也會使麻株生長受到抑制張 細胞木質化,降低張 品質和產量。
據考證,早在四千年前,我國古民就利用薴麻通過手工紡紗織布,而用棉花紡紗織布則從漢代開始,使用薴麻纖維紡紗織布僅比古埃及用亞麻手工織布晚大約一千年左右。其他麻類除大麻在四千多年以前已有栽培之外,黃麻則在宋代才開始利用,紅麻、青麻和龍舌蘭麻等應用並未象薴麻、亞麻如此廣泛。
薴麻的產地分布
薴麻是中國特有的以紡織為主要用途的農作物,是我國國寶,我國的薴麻產量約佔全世界薴麻產量的90%以上,在國際上稱為「中國草」。薴麻適宜種植在溫帶及亞熱帶地區,土壤以土層深厚、疏鬆、有機質含量高、保水、保肥、排水性好,PH值在5.5-6.5為宜。我國主要產地分布在北緯19度至39度之間,南起海南省,北至陝西省均有種植薴麻的歷史,一般劃分為長江流域麻區(包括湖南、四川、湖北、江西、安徽等省)、華南麻區(包括廣西、廣東、福建、雲南、台灣等省、自治區)、黃河流域麻區(包括陝西、河南等省及山東省的南部)。其中長江流域麻區是我國的主要產麻區,其栽培面積及產量佔全國總栽培面積入總產量的90%以上。薴麻一般每年收獲3次,生長周期約為50-90天,這隨氣候條件不同而異。薴麻為短日照植物,晝夜長短不僅影響薴麻開花的遲早,也影響雌雄的比率,日長8-9小時能促進開花,但多生雌花,日長為14小時,則多為雄花。薴麻纖維成份是纖維素,光照強度和每天日照時數對纖維產量有很大影響。日照不足,則光全作用減弱,莖稈軟弱、麻皮薄、纖維細胞壁薄、工藝成熟延遲、產量降低。但陽光太強,高溫乾旱也會使麻株生長受到抑制張細胞木質化,降低張 品質和產量。
薴麻的生物學特性
薴麻是多年生宿根性作物,栽麻一次,可多年收益。有些麻區有盛產一、二百年不衰的麻園。根據生產力等方面的表現,可以將薴麻整個生命周期劃分為幼齡期、壯齡期和老齡期。
幼齡期一般只有一、二年,地上部和地下部都在生長,相對而言,地下部增長更快。如用傳統的分蔸繁殖法,栽麻第二年,麻蔸增重6倍,而用湖南農學院研究成功的切芽繁殖法,栽麻第二年,麻蔸增重達800倍以上。這是因為麻蔸具有「砍得愈小,發得愈快」的特點。壯齡期的薴麻,麻蔸豐滿,地下莖和根系都很發達,有效株多,植株高大粗壯,生長整齊,產量高。壯齡期的長短受生態環境及栽培技術水平影響較大。一般而言,山區三、四十年,湖區一、二十年。但生態條件適宜、栽培合理的麻園,壯齡期就長得多了。如我省永順縣、嘉禾縣,分別有230年、150年以上的壯齡麻,湖區沅江縣的丘陵地區也有80年的壯齡麻。但也有栽麻後三、五年就衰敗的麻園。老齡期薴麻,根和地下莖擁擠,弱蔸、缺蔸較多,麻株細弱,出麻率下降,產量低。根據衰老程度和衰老原因的不同,應該採取更新或翻蔸另栽等不同措施。
薴麻一年內收獲次數,主要決定於不同地區的氣候條件,其次與栽培措施也有關系。如菲律賓一般年收五次,改善肥水管理後,二年可收十三次。我國華南一般年收三、四次,華中一般年收三次,但改變管理措施後,均可增收一次。以湖南省長沙地區為例,一般年收三次,生長期頭麻90天左右,二麻50—60天,三麻70—80天。從地上莖生長速度看,頭麻從3月初至4月上旬,生長緩慢,4月中旬開始快速生長,5月上中旬達到高峰,5月中下旬莖高增長減緩。這主要是纖維發育和成熟階段。5月底6月初收頭麻。它表現出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的生長特點。二麻和三麻,苗期一開始就快速生長,約一個月內,莖的高度達收獲時高的80%以上,以後莖的增高緩慢,而莖粗、皮厚仍在增加,它顯示出由快到慢的生長特性。三麻自8月中下旬開始陸續現蕾開花,在時間上雄花現蕾開花在先,雌花現蕾開花在後。種子12月初成熟。
每季麻當地上部生長的時候,地下部也相應地生長,但是當地上部生長旺盛時,地下部的生長受到抑制,生長速度變慢。反過來,當地上部生長緩慢時,地下部的生長加快,相對生長率達最高峰。三季麻的相對生長曲線分別在5月下旬左右、7月下旬左右和10月上旬左右出現三個高峰。這是薴麻地下部生長加快和纖維積累較多的時期。
薴麻適生的生態條件
薴麻原產熱帶、亞熱帶,為喜溫作物。種子發芽,適溫為25—30℃,低於6℃不能發芽。地下莖萌發出苗必須氣溫回升至9℃左右才能開始,6℃以下不能萌發出苗。實生苗不耐低溫,溫度降至0℃即凍死。地下莖剛發生的幼苗,耐寒性較強,即使遭到0℃的低溫也不會凍死,但它的耐寒性隨著幼苗的長大而下降。頭麻幼苗5—6寸以上降霜時,將受凍害,生長點枯死,造成分枝,腳麻多,生長不良。若莖高1尺以上降霜,則危害更重。三麻纖維成熟期,若溫度在17℃以下,對纖維發育不利。冬季降嚴霜後,地上部凍死,地下莖仍在緩慢生長、孕芽,但地下莖不耐長期的低溫,當地溫低於3—5℃時,將會受到凍害。麻園冬季培土不但可以防止凍害,而且有利於根和地下莖的生長,為來年頭麻的生長奠定基礎。切芽繁殖秋季育苗,苗床進行培土加覆蓋(稻草或地膜),是有力的防凍越冬措施。
薴麻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強,平原、湖區、丘陵區、山區的各種土壤,都可種植薴麻。最適宜的土壤是沙質壤土、粘質壤土和腐植質壤土。湖南農學院薴麻研究所對全省薴麻主產區土壤的生態環境和土壤物理、化學、礦物學特性等均進行了研究,發現丘陵坡腳、谷地古生代沉積岩母質上發育的土壤,薴麻產量較高,品質優良。這些土壤的薴麻產量隨著土層厚度、土壤有機質、全氮、全磷、有效磷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中鉀素和水溶性硼和錳的含量增加,有利於纖維支數的提高。酸性土壤上纖維支數還隨著陽離子交換量、代換性鈣離子含量的增加而提高。
土壤的酸鹼度對薴麻產量的影響也很大。薴麻在酸性土壤上(PH值4.4),植株生長矮小,分株少,纖維細胞發育緩慢,產量低。在強鹼性土壤上(PH值8.0),植株生長也不好,纖維細胞較短,胞壁較厚,產量也低。當土壤酸鹼度在PH值6.0—7.0左右時,植株生長健壯,纖維產量高。
雨量及其分布是決定薴麻生長好壞和纖維產量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薴麻要求年雨量在800毫米以上,而且分布均勻。大氣相對濕度宜在80%以上。短期乾旱影響當季麻產量,長期乾旱不但全年減產,還會影響麻蔸發育,引起敗蔸。我省年雨量一般在1300毫米以上,雨量充沛,但季節分布不均勻,頭麻春雨多,而二、三麻又常遭乾旱,故三季麻產量極不平衡。尤其是山區、丘陵區,地下水位低,如果沒有灌溉條件,二、三麻的產量則往往低於頭麻。
薴麻對土壤水分的要求,以土壤含水量20—24%,或相對土壤最大持水量的80—85%為宜,少了乾旱,多了漬水,對薴麻都不利。湖區要特別注意漬水問題。麻地漬水,薴麻地下部呼吸作用受阻,病菌蔓延,硫化氫和還原性二價鐵、錳等有害物質大量產生,以致引起敗蔸,導致減產。
薴麻的水土保持作用
我國現有坡耕地約3.2億畝,而南方地區坡耕地約佔1.6 萬畝,佔全國50%。我國坡耕地分布廣、面積大、產沙量高。南方坡耕地的治理主要採取「坡改梯」這種工程措施,每畝投入至少需要1000~3000元,在有限的時間內國家財力無法全部解決。薴麻在南方坡耕地種植已有悠久的歷史,由於其枝繁葉茂、根系發達,治理水土流失的效果顯著,1986-1989年就薴麻保持水土進行了小區觀測,其觀測結果為:栽植第一年,薴麻地與原坡耕地的徑流系數和侵蝕強度基本上相同;從栽植薴麻的第二年起,無論是緩坡薴麻地,還是陡坡薴麻地,年徑流系數都小於0.06,年土壤侵蝕強度小於19t/km2,屬微度侵蝕,所以薴麻保持水土有著相當不錯的效果。同時還是一種可用於開發麻紡織品的優良經濟植物。薴麻是南方坡耕治理的一種費省效宏、生態經濟效益並存,而且又符合我國國力的植物措施,推廣前景十分廣闊。
種植薴麻——減少土壤侵蝕量
位於盆中丘陵區的大竹縣烏木灘水保觀測點和遂寧水土保持站的試驗觀測資料分析得出,種植薴麻的第一年,五度的坡耕地,土壤流失量由中度降為微度,連降兩級,每平方公里年土壤侵蝕量由4095噸降為210噸(下降95%),屬允許流失量(小於或等於500)范圍:從第二年起,年土壤侵蝕量接近於零。15度的坡耕地,種植薴麻的第一年,土壤流失量由極強度降為輕度,連降三級,每平方公里年土壤侵蝕量由11040噸降為725.4噸,下降93.4%;從第二年開始,每平方公里年土壤侵蝕量都在6噸以下。25度的坡耕地,種植薴麻的第一年,土壤流失量由劇烈降為強度,連降兩級,每平方公里年土壤侵蝕量由19725噸降為5529噸,下降72%;從第二年開始,每平方公里年土壤侵蝕量都在20噸以下。
種蔬菜的坡耕地(圖中裸露地為剛收割完蔬菜種植地)
種植薴麻的坡耕地
薴麻保持水土的成因分析
1、薴麻根系發達、固土力強。薴麻屬深根型植物,蘿卜根粗長,根系較多,入土較深,一般入土達50厘米以上,大部分細根分布在35厘米左右的耕作層中,固土力特別強,保持土壤不流失效果好。
2、薴麻覆蓋率高、時間長。薴麻地上莖高而密度大,一般高達2m左右,最高可達3m,每窩分櫱為10-20株,稀植的可達數十株。薴麻一年生長三季,上下兩季麻的銜接很緊,間隙時間短,一般上季麻剝打後7-10天,下季麻即可長出幼苗,15-20天內可長到1.0-1.2m高,葉片較大,綠葉一遍,非常茂密,多層覆蓋麻地,覆蓋度可達100%,且覆蓋時間長,一般生長期覆蓋時間約為9個月左右。薴麻覆蓋後,既減少水分蒸發,保持土壤濕潤,降低土壤侵蝕量和地表徑流量,又有利於薴麻生長。
3、提高覆蓋度、減少地面沖刷。每季薴麻剝打後,麻桿、麻葉還土,直接覆蓋麻地表面,既可提高土壤肥力,又可防止收麻後覆蓋率低時暴雨沖刷表土,提高地面覆蓋度,降低暴雨的侵蝕力,增強土壤抗蝕力和入滲力,減少表土流失。
4、薴麻一年栽種、多年受益。薴麻既是深根型植物,又是多年生植物,再生能力也很強,一年三季,年復一年,當年栽種,當年受益。在雨季一般只是中耕除草,不深翻地,每年在冬季實行深中耕,翻鬆土,與此同時將雜草,稿桿和落葉等一道埋入麻地行間,既解決了薴麻生長所需的有機肥料,又能使土壤疏鬆。薴麻不用深翻復種,一年栽種、多年受益,保持水土、效果最佳。
薴麻與經果林、水保林保持水土對比分析
1、搞蝕對比。通過1986-1989年薴麻與疏幼林保持水土的小區觀測,從栽植薴麻的第二年起,無論是緩坡薴麻地,還是陡坡薴麻地,其年徑流系數都小於0.06,年土壤侵蝕強度小於19t/km2,保持水土效果都相當於已種植5-7年的20度疏幼林地,水土流失特別輕微,抗蝕力特別強。
2、時間對比。薴麻屬多年生植物,再生能力很強,一年三季,生長也很快,當年栽種,當年見效。第一年干麻畝產可達80公斤左右,第二年就進入豐產期,其干麻年畝產為150-200公斤。薴麻生長期很長,一般在50年以上,只要不更換品種,薴麻就可以年復一年地生長,是一種具有長久效益的經濟作物。若栽植經果林,一般3-5年才進入豐產期,且郁閉度只能達到70-80&,而薴麻一年後就進入豐產期,郁閉度可達100%;經果林一般10年左右就要退化,需要更換新的品種或嫁接幼苗,投工投資較大,對保持水土也很不利,而薴麻可以永遠再生,產量不減。退耕地植樹雖然效益也很好,但「十年樹木、百年樹眾人」,前十年樹木生長很緩慢,一般十年後才能收到明顯的經濟效益,間伐後還需要復植,投資相應增多,且十年內樹木的郁閉度也只能在70%左右。所以栽植經果林和樹木還不是一項「吹糠見米」的措施,而種植薴麻,投資少、時間短、見效快、覆蓋率高、抗蝕力強,保持水土效果好。
綜上所述,將毀林開荒地及25°以上的坡耕地有計劃地改種薴麻和在坡耕地較多、糧食比較富足的地區種植薴麻,是合理利用水土資源,搞好水土保持,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很有效的一種植物措施和途徑,又是一種投資省、時間短、見效快、覆蓋度高的短、平、快經濟作物。麻纖是紡紗的上等好材料,隨著科技的發達、工業的發展,麻纖需要量相當大。所以,種植薴麻既能滿足社會的需求,又能保持水土不流失;既有生態效益,又有經濟效益,還有社會效益,是治理水土流失值得推廣的一種植物措施和有效途徑。

薴麻的經濟價值
一、纖維的用途 ——織布
(1)在各種麻類纖維中,薴麻纖維最長最細。纖維長度比最高級的棉花還要長二、三倍到六、七倍
(2)原麻脫膠精製後,纖維外觀顏色潔白,有絲樣光澤 。
(3)薴麻纖維構造中的空隙大,透氣性好,傳熱快,吸水多而散濕快,所以穿麻織品具有涼爽感。
(4)薴麻纖維強力大而延伸度小。它的強力比棉花大七、八倍。
(5)薴麻纖維不容易受黴菌腐蝕和蟲蛀,而且輕盈,同容積的棉布與薴麻布相比較,薴麻布輕百分之二十。
薴麻布的製作要由種麻,浸麻,剝麻,漂洗(日曬夜露),績麻,成線,絞團,梳麻,上槳,紡織等12道手工工序組成,一道也不能少.由於夏布所用的原料薴麻膠質重,成麻不規則,因此無法用機器大規模生產,製作又頗受天氣影響,使其身價倍增,供不應求.全手工薴麻夏布主要品種有:本色,本白等夏布,廣泛應用於服裝,家紡,家居,鞋帽,門簾,窗簾,床上用品,沙發,抱枕,坐墊,靠墊,餐墊,桌布,檯布,壁掛,燈罩,包袋,保健系列產品,有創意的設計者,可以用生產的各種不同夏布,設計製作具有全新理念的家居,文化,旅遊,裝飾用品。
全手工夏布:因其纖維長,結實,織物冬暖夏涼,「輕如蟬翼,薄如宣紙,平如水鏡,細如羅絹」,曾被歷代列為貢布,成為皇室和達官貴族喜愛的珍品,20世紀30年代曾獲巴黎國際博覽會金獎。
(1)全手工夏布牢實、挺括滑爽、透氣排汗、吸濕性好,傳脂、傳熱能力強,穿著舒適、涼爽,而且它縮水小、著色力強、不易變形,不易褪色、易洗快乾;
(2)全手工夏布可防污、抗靜電,灰塵不易吸附;
(3)全手工夏布能抑制細菌滋生,由其加工成的服裝和床上用品有抗菌保健功能.
二、葉、根、骨、殼的用途 ——飼料、樹脂塑料漠
薴麻葉是蛋白質含量較高、營養豐富的飼料。麻根含有「薴麻酸」的葯用成份,有補陰、安胎、治產前產後心煩,以及治疔瘡等作用。麻骨可作造紙原料,或製造可做傢具和板壁等多種用途的纖維板。麻骨還可釀酒、製糖。麻殼可脫膠提取纖維,供紡織、造紙或修船填料之用。鮮麻皮上刮下的麻殼,可提取糠醛,而糠醛是化學工業的精煉溶液劑,又是樹脂塑料。
三、地上部分——提取乙醇
薴麻地上部分可以全部用作提取乙醇。
有關統計資料表明,1987年全國薴麻種植面積達774.7萬畝,其中僅湖南一省就達289萬畝,而目前全國薴麻種植總面積才200多萬畝;一些薴麻加工企業也相繼倒閉。薴麻開發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通過此次宣傳推進薴麻產業的發展,以產業帶動南方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治理,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C. 這是什麼植物

這是薴麻,拉丁學名Boehmeria nivea (L.) Gaudich.別名白葉薴麻門被子植物門綱雙子葉植物綱亞綱金縷梅亞綱目蕁麻目科蕁麻科族薴麻族屬薴麻屬種薴麻。亞灌木或灌木,高0.5-1.5米;莖上部與襲頌葉柄均密被開展的長硬毛和近開展和貼伏的短糙毛。[1] 葉互生;葉片草質,通常圓卵形或寬卵形,少數卵形,長6-15厘米,寬4-11厘米,頂端驟尖,基部近截形或寬楔形,邊緣在基部之上有牙齒,上面稍粗糙,疏被短伏毛,下面密被雪白色氈毛,側脈約3對;葉柄長2.5-9.5厘米;托葉分生,鑽狀披針形,長7-11毫米,背面被毛。圓錐花序腋生,或植株上部的為雌性,其下的為雄性,或同一植株的全為雌性,長2-9厘米;雄團傘花序直徑1-3毫米,有少數雄花;雌團傘花序直徑0.5-2毫米,有多數密集的雌花。雄花:花被片4,狹橢圓形,長約1.5毫米,合生至中部,頂端急尖,外面有疏柔毛;雄蕊4,長約2毫米,花葯長約0.6毫米;退化雌蕊狹倒卵球形,長約0.7毫米,頂端有短柱頭。雌花:花被橢圓形,長0.6-1毫米,隱沖頂端有2-3小齒,外面有短拍攜鄭柔毛,果期菱狀倒披針形,長0.8-1.2毫米;柱頭絲形,長0.5-0.6毫米。瘦果近球形,長約0.6毫米,光滑,基部突縮成細柄。花期8-10月。[1]薴麻中國古代重要的纖維作物之一。原產於中國西南地區。新石器時代長江中下游一些地方就已有種植。考古出土年代最早的是浙江錢山漾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薴麻布和細麻繩,距今已有4700餘年。中國是薴麻品種變異類型和薴麻屬野生種較多的國家,中國薴麻栽培歷史最悠久,距今已4700年以上。薴麻較適應溫帶和亞熱帶氣候。薴麻葉是蛋白質含量較高、營養豐富的飼料。麻根含有「薴麻酸」的葯用成份,有補陰、安胎、治產前產後心煩,以及治疔瘡等作用。麻骨可作造紙原料,或製造可做傢具和板壁等多種用途的纖維板。麻骨還可釀酒、製糖。麻殼可脫膠提取纖維,供紡織、造紙或修船填料之用。鮮麻皮上刮下的麻殼,可提取糠醛,而糠醛是化學工業的精煉溶液劑,又是樹脂塑料。四川省達州市大竹縣是「中國薴麻之鄉」,薴麻種植面積30萬畝,年產量4.5萬噸,居全國首位。[2]

D. 植物薴麻是長什麼樣子的啊

薴麻,蕁麻科薴麻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全體密被長柔毛,葉互生;托葉錐形,早落;葉柄長有毛;葉片呈心形,上表面粗糙,散生粗疏毛,下表面密被交織的白色綿毛;花單性,雌雄同株;果實近球形。

薴麻的樣子見下圖:

擴展

薴麻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亞灌木或灌木;薴麻株:高0.5-1.5米;莖:莖上部與葉柄均密被開展的長硬毛和近開展和貼伏的短糙毛。葉:葉互生;葉片草質,通常圓卵形或寬卵形,少數卵形,長6-15厘米,寬4-11厘米,頂端驟尖,基部近截形或寬楔形,邊緣在基部之上有牙齒,上面稍粗糙,疏被短伏毛,下面密被雪白色氈毛,側脈約3對;葉柄長2.5-9.5厘米;托葉分生,鑽狀披針形,長7-11毫米,背面被毛。花:圓錐花序腋生,或植株上部的為雌性,其下的為雄性,或同一植株的全為雌性,長2-9厘米;雄團傘花序直徑1-3毫米,有少數雄花;雌團傘花序直徑0.5-2毫米,有多數密集的雌花。雄花:花被片4,狹橢圓形,長約1.5毫米,合生至中部,頂端急尖,外面有疏柔毛;雄蕊4,長約2毫米,花葯長約0.6毫米;退化雌蕊狹倒卵球形,長約0.7毫米,頂端有短柱頭。雌花:花被橢圓形,長0.6-1毫米,頂端有2-3小齒,外面有短柔毛,果期菱狀倒披針形,長0.8-1.2毫米;柱頭絲形,長0.5-0.6毫米。果:瘦果近球形,長約0.6毫米,光滑,基部突縮成細柄。花期8-10月。

薴麻,生於山谷林邊或草坡,海拔200~1700米。在中國,薴麻一般都種在山區平地、緩坡地、丘陵地或平原沖擊土上。土質最好是砂壤到粘壤。但地下水位在1m以內或易淹水的土地不宜種植。若莖高1尺以上降霜,則危害更重。薴麻的宿根年限為10~30年,多至百年以上。生育期頭麻約80~90天,二麻50~60天,三麻70~80天,全年生育期230天左右。頭麻幼苗5~6寸以上降霜時,將受凍害,生長點枯死,造成分枝,腳麻多,生長不良。莖葉茂盛,根蔸發達,要求土層深厚、疏鬆、有機質含量高,保水、保肥、排水良限。

薴麻為喜溫短日照植物。晝夜長短不僅影響薴麻開花的遲早,也影響雌雄花的比率。日長8-9小時能促進開花,但多生雌花;日長為14小時時則多生雄花。薴麻種子發芽的最適溫度25~30℃。低於6℃不能發芽。地上莖生長的適溫為15~32℃。早春氣溫低於3℃則幼苗受寒害。冬季土溫低於零下3~5℃的持續時間長,則地下莖受凍害。葉面積系數可達4~7。由於蒸騰量大,同時營養生長快,需要充足的水分。地下莖萌發出苗必須氣溫回升至9℃左右才能開始,6℃以下不能萌發出苗。實生苗不耐低溫,溫度降至0℃即凍死。地下莖剛發生的幼苗,耐寒滲轎性較強,即使遭到0℃的低溫也不會凍死,但它的耐寒性隨著幼苗的長大而下降。雨量及其分布是決定薴麻生長好壞和纖維產量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薴麻要求年雨量在800毫米以上,而且分布均勻。大氣相對濕度宜在80%以上。短期乾旱影響當季麻產量,長期乾旱不但全年減產,還會影響麻蔸發育,引起敗蔸。年雨量一般在1300毫米以上,雨量充沛,但季節分布不均勻,頭麻春雨多,而二、三麻又常遭乾旱,故三季麻產量極不平衡。尤其是山區、丘陵區,地下水位低,如果沒有灌溉條件,二、三麻的產量則往往低於頭麻。光照強度和每天日照時數對纖維產量有很大影響。日照不足,則光合作用減弱,莖稈軟弱,麻皮薄,纖維細胞壁薄,工藝成熟延遲,產量降低。但陽光太強,高溫乾旱,也會使麻莖生長受到抑制,纖維細胞壁木質化,降低纖維品質和產量。薴麻對土壤水分的要求,以土壤含水量20~24%,或相對土壤最大持水量的80~85%為宜,少了乾旱叢明肆,多了漬水,對薴麻都不利。湖區要特別注意漬水問題。麻地漬水,薴麻地下部呼吸作用受阻,病菌蔓延,硫化氫和還原性二價鐵、錳等有害物質大量產生,以致引起敗蔸,導致減產。薴麻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強,平原、湖區、槐蘆丘陵區、山區的各種土壤,都可種植薴麻。最適宜的土壤是沙質壤土、粘質壤土和腐植質壤土。湖南農學院薴麻研究所對全省薴麻主產區土壤的生態環境和土壤物理、化學、礦物學特性等均進行了研究,發現丘陵坡腳、谷地古生代沉積岩母質上發育的土壤,薴麻產量較高,品質優良。這些土壤的薴麻產量隨著土層厚度、土壤有機質、全氮、全磷、有效磷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中鉀素和水溶性硼和錳的含量增加,有利於纖維支數的提高。酸性土壤上纖維支數還隨著陽離子交換量、代換性鈣離子含量的增加而提高。

E. 薴麻種植時間

薴麻的播種時間在三月上旬至四月上旬這段時間。


養護方法

1、基質選擇:薴麻對土壤的要求較低,任何土質基本上都能生長。但在深厚、具有較強排水能力,且肥沃的中性土壤中產量會更高。配置土壤時要多配一些,可以將豆渣、腐葉土、園土、適量小石塊混合,增加土壤透氣性的同時,也能保證它生長需要的基本養分。

2、溫度管理:薴麻生長的最佳溫度在16℃到30℃。冬季溫度低於7℃會導致根部受凍,需要覆蓋土層或稻草過冬,夏季溫度過高會影響它開花。

3、水分管理:薴麻生長需要大量水分,適合生長在含水量21%到25%的土壤中,土壤含水中行歲量最高不能超過84%,否則影響薴麻的根部呼吸。

4、養分管理:生長期需養分較多,每畝可將24公斤氮肥,12公斤五氧化二磷,16公斤賣睜氧化合後施入。越冬前可將選擇碧卡顆粒肥帶枝深埋在薴麻周圍就行。

F. 還有一種植物的皮可以做麻繩,花好看,黃色的,去掉花蒂可以戴耳朵上臭美,種子可以吃

苘麻,又名:白麻(《綱目》),通稱青麻、野薴麻、八角烏、孔麻。果實也有叫麻果的。一般也可指這種植物的莖皮纖維。

一年生草本,高1~2米,栽培的可達3~4米。莖直立,具軟毛。葉互生,圓心形,直徑7~18厘米,先端尖,基慎稿雹部心形,邊緣具圓齒,兩面密生柔毛;葉柄長8~18厘米。花單生於葉腋;花梗長0.8~2.5厘米,粗壯;花萼綠色,下部呈管狀,上部5裂,裂片圓卵形,先端尖銳;花瓣5;黃色,較萼稍長,瓣上具明顯脈紋;雄蕊簡甚短;心皮15~20,長1~1.5厘米,頂端平截,輪狀排列寬帆,密被軟毛,各心皮有擴展、被毛的長芒2枚。蒴果成熟後裂開;種子腎形、敬蘆褐色,具微毛。花期7~8月。果期9~10

閱讀全文

與薴麻花的種植方法和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突然陽痿治療方法 瀏覽:766
如何製作磁場方法 瀏覽:875
注水旗桿的安裝方法 瀏覽:212
直鉤簡化計算方法 瀏覽:921
燙皮的製作方法和配料視頻 瀏覽:347
醉拳訓練方法視頻教程 瀏覽:89
果汁伴侶的使用方法 瀏覽:235
改寫人生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980
2014簡單方法防小人 瀏覽:443
小米3流量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542
交通分布預測的常用方法 瀏覽:29
常用焊接成型的工藝方法及應用 瀏覽:57
交流電的計算方法視頻 瀏覽:672
台秤及分析天平使用方法 瀏覽:5
有什麼方法把軟體轉移到內存卡上 瀏覽:607
菠蘿頭子的種植方法 瀏覽:977
語文中的論述方法有哪些 瀏覽:382
喔刷的使用方法圖解 瀏覽:351
思密達如何服用方法 瀏覽:131
檢測駕駛能力的方法 瀏覽: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