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消滅芽孢最有效的方法
細菌的芽孢是整個生物界中抗逆性最強的生命體,是否能消滅芽孢是衡量各種消毒滅菌手段的最重要的指標.高溫間歇滅菌法可以把芽孢殺死,近幾年發展起來的輻射滅菌法,其主要殺滅對象也是芽孢.
PS:輻射滅菌法是採用放射性同位素放射的γ射線殺滅微生物和芽孢的方法.輻射滅菌劑量一般為25000Gy(1Gy=1J/kg).該法已被《英國葯典》和《日本葯局方》收載.本法適合於熱敏物料和制劑的滅菌,常用於微生素、抗生素、激素、生物製品、中葯材和中葯方劑、醫療器械、葯用包裝材料以及高分子材料的滅菌.其特點是不升高產品溫度,穿透力強,滅菌效率高;但設備費用較高,對操作人員存在潛在危險性,可能使某些葯物(特別是溶液型)葯效降低或產生毒性和發熱物質等.利用紫外輻射和電離輻射殺滅微生物,如殺滅空氣中或物體表面的微生物.紫外線使被照射物分子或原子的內層電子提高能級,但不引起電離,以波長265~266nm的殺菌力最強.
⑵ 殺滅細菌芽孢最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是
要殺滅細菌的芽孢一般來說要溫度非常高才可以,所以殺細菌的芽孢通常是通過高溫消毒或者是殺菌,還有就是通過紫外線的形式進行消滅。
⑶ 殺滅細菌芽胞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法是
殺滅細菌芽孢最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是高壓蒸汽滅菌法。
一、具體操作方法:在用加熱法保存食品時,芽孢往往會造成保存的失敗。這是因為芽孢極耐熱,一般加熱法不能把它殺死,它萌發成營養細胞後大量繁殖,會導致食品腐敗變質。因此需要用高溫滅菌法即通過121℃的高溫持續30分鍾把芽孢殺死,才能使食品長期保存。
二、拓展資料:芽孢的形成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包括形態結構、化學成分等多方面的變化。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觀察研告鋒昌究的結果,表明芽孢的形成在結構上主要經歷以下幾個階段:
1.核物質融合成軸絲狀。
2.在細胞中央或一端,細胞膜內陷形成隔膜包圍核物質,產生一個小細胞。
3.小細胞被原來的細胞膜包圍,生成前孢子。前孢子實質上是一個被兩層同心膜包圍著的原生質體。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未染色的活細菌,可以看到前孢子是一個清亮的、與菌體其他部分明顯不同的區域。
4.前孢子再被多層膜包圍,如皮層、孢子衣等,最後成為成熟的芽孢,由於細胞壁的潰溶而襪扒釋放出來。
三、形成過程:芽孢形成過程中在化學成分方面也發生很大變化。生芽孢的細胞大量吸收鈣離子並大量合成營養細胞中沒有的吡啶二羧酸。芽孢的壁含有一種特殊的肽聚糖,所有芽孢基本上都一樣,但與營養細胞的細基神胞壁肽聚糖卻不一樣。同時,芽孢中還含有一些特殊的蛋白質。
⑷ 殺滅芽胞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法是
殺滅芽胞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法是高壓蒸汽滅菌法。芽胞對熱、乾燥、輻射及消毒劑有很強的抵抗力,在自然界能存活幾年至幾十年,高壓蒸汽滅菌法是最有效的滅菌方法105kg/cm2,121.3℃,15~30分鍾,可將芽孢殺死。
芽胞:
在一定條件下,芽胞桿菌屬(如炭疽桿菌)及梭狀芽胞桿菌屬(如破傷風桿菌、氣性壞疽病原菌)能在菌體內形成一個折光性很強的不易著色小體,稱為內芽胞(endospore),簡稱芽胞。盡管芽胞與孢子的英文名稱均為spore,但二者的界限從來就沒有混淆過,微生物學界也不曾有過分歧意見。惡劣環境下,一激仿個細菌產生一個芽孢,條件適宜時重新成為一個細菌,數量沒有增加,因此芽孢不是細菌的繁殖體,是休眠體,因此稱作芽胞更為確切。《微生物學名詞(第2版)(2012)此鉛侍》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森吵第二版微生物學名詞,其中收錄芽孢為規范詞條,又稱芽胞。
⑸ 細菌的芽孢怎麼殺死
要殺滅細菌的芽孢一般來說要溫度非常高才可以。
芽孢極耐熱,一般加熱法不能把它殺死,它萌發成營養細胞後大量繁殖,會導致食品腐敗變質。因此需要用高溫間歇滅菌法把芽孢殺死,才能使食品長期保存。醫療器械也需經高溫滅菌後才能保證安全。也可以用輻射滅菌法,其主要殺滅對象也是芽孢。
芽孢的特點
1、芽孢的含水率低,38%~40%。
2、芽孢壁厚而緻密,分三層:外層是芽孢外殼,為蛋白質性質。中層為皮層,由肽聚糖構成,含大量2,6-吡啶二羧酸。內層為孢子壁,由肽聚糖構成,包圍芽孢細胞質和核質。芽孢萌發後孢子壁變為營養細胞的細胞壁。
3、芽孢中的2,6-吡啶二羧酸(dipicolinic acid簡稱DPA)含量高,為芽孢乾重的5%~15%。吡啶二羧酸以鈣鹽的形式存在,鈣含量高。在營養細胞和不產芽孢的細菌體內未發現2,6-吡啶二羧酸。芽孢形成過程中,2,6-吡啶二羧酸隨即合成,芽孢就具有耐熱性,芽孢萌發形成營養細胞時,2,6-吡啶二羧酸就1、消失,耐熱性就喪失。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芽孢
⑹ 殺滅細菌芽孢的最常用而有效方法是
熱力和紫外線滅菌法。根據查詢芽孢的告鬧滑相關資料得知,殺滅細菌芽孢的襪臘最常用而有效方法是熱力和紫外線滅菌法彎源。芽胞對消毒因子耐力最強,殺滅細菌芽胞最可靠的方法是熱力滅菌,電離輻射和環氧乙烷熏蒸法。
⑺ 殺滅細菌芽孢的最有效方法是
原核生物與細菌
原核生物是指含有原核結構的單細胞微生物,原核生物的遺傳物質分散在細胞質中,沒有核膜包圍,沒有明顯的細胞核;細胞質由細胞膜和細胞壁或只有細胞膜包圍,細胞質中有小分子的核蛋白體,但沒有內質網、線粒體等細胞器分化。——相對低等,比真菌低級多得多。
原核細胞成員有很多,有細菌、放線菌以及無細胞壁的螺原體和植原體等,通常以細菌為原核生物的代表。
防真菌性的葯防不了細菌性病害
所有的真核生物,包括真菌,動植物細胞都有細胞核,裡面是遺傳物質細菌為例的原核生物沒有細胞核,也沒有明顯的細胞器的分化
植物細菌形態
植物病原細菌大多數短桿狀,大小為(13-14)微米*1.5微米,細菌大多數單生,也有雙生、串生和聚生;細菌菌體外層是由肽聚糖、擬脂類、和蛋白質組成的堅韌細胞壁以保護細胞和固定細胞外形等多種生理功能。
革蘭氏陽性菌與陰性菌
植物病理上通常按照革蘭氏染色把細菌分為陽性菌和陰性菌。
革蘭氏陽性菌:細胞壁厚度 20-80nm,單層,主要組成成分是肽聚糖和磷壁酸,構成了25-40層的網套覆蓋在表層,肽聚糖占細胞壁質量的90%,磷壁酸佔10%,因而細胞壁較硬而堅固,革蘭氏陽性菌與碘能牢固結合而染成紫色;
革蘭氏陰性細菌細胞壁厚度為5-11nm,肽聚糖1-2層,占細胞壁質量的5-10%,無磷壁酸因此堅薄而柔軟,細胞壁外膜由質蛋白,孔蛋白磷脂和多糖構成,外膜蛋白和孔蛋白是細菌向外分泌信號物質和毒素的通道。革蘭氏陰性菌細胞壁不是光滑的,與碘也能結合染成紫色,但不牢固與乙醇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