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孟母堂研究生】發展心理學問答題
2020.3.6日
李娜:我是一個付出、堅持、勇敢的人
一、名詞解釋
1、發展心理學:研究個體從受精卵開始到出生、成熟直到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發生發展的特點和規律,簡言之,研究畢生心理發展的特點和規律。
發展心理學研究的是各種心理活動的年齡特徵。具體地說,研究心理發展的年齡發展范圍,應當包括兩個主要部分和四個有關的方面。
兩個主要部分:一是人的認知過程(智力活動)的發展的年齡特徵,包括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像等,思維的年齡特徵的研究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環;二是社會性發展的年齡特徵,包括興趣、動機、情感、價值觀、自我意識、能力、性格等,人格的年齡特徵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環。
為了研究生命全程或個體畢生心理發展年齡特徵的這兩個主要部分,還必須結合研究如下四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心理發展的社會生活條件和教育條件;二是生理因素的發展;三是動作和活動的發展;四是言語的發展。
2、社會化:是個體掌握和積極再現社會經驗、社會聯系和社會關系的過程。
3、年齡特徵:人的心身在生命進程中表現出量和質兩方面的變化,且與年齡有密切的聯系,既表現出連續性,又表現出發展的階段性,形成年齡特徵。
二|、簡答與論述。
1、請舉例說明發展心理學研究的四個基本問題。
答:第一、人類心理和行為是先天的還是後天的;第二,人類對待環境的關系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第三,人類心理發展是分階段的還是連續的;第四,發展的終點是開放的(發展變化能持續下去)還是有最終目標的。
2、請簡述兒童心理學和發展心理學的誕生和發展。
答:科學兒童心理學誕生於19世紀後半期。德國生理學家脊昌和實驗心理學家普萊爾是兒童心理學的創始人。誕生的標志是1882年出版的《兒童心理學》。西方兒童心理學的產生、形成、演變和發展,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19世紀後期之前為准備時期;從1882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是西方兒童心理學形成時期;兩次世界大戰之間,是西方兒童心理學的分化和發展時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是西方兒童心理學的演變和增新時期。
從兒童心理學到發展心理學有一個演變過程。(一)霍爾將兒童心理學研究的年齡范圍擴大到青春期;(二 )精神分析學派對個體一生全程的發展率先作了研究;(三)發展心理學的問世及其研究。一般認為發展心理學誕生的標志為1957年,美國《心理學年鑒》用「發展心理學」作章名,代替了慣用的「兒童心理學」。
3、請根據自己的理解,解釋以下五種智力新理論:多元智力理論、成功智力理論、真智力理論、生物生態學理論、情緒智力理論。
答:(1)多元智力理論:由霍華德.加德納提出。共計八種智力,分別為邏輯—數學、語言、自然主義、音樂、空間、身體運動、人際間(社交)、內心的(自知)。
(2)成功智力理論:由斯皮爾博格提出。包括 1、分析性智力—用以發現好的問題解決辦法。分析智力解決那些界定清晰、答案與方法唯一的問題; 2、創造性智力—用來找對問題。創造智力解決條件模糊不全、方法與答案多樣的問題;3、實踐性智力—用以解決實際工作罩漏和生活中的問題。實踐智力解決條件模糊不全、方法與答案多樣、且與日常經驗密切相聯的問題。
(3)真智力理論:由大衛.帕金斯提出。三個主要成分:神經智力櫻悶扒、經驗智力及反省智力.
(4)生物生態學理論:美國心理學教授塞西在對傳統智力心理測量學理論批評的基礎上於1990年提出了信息加工取向的智力的生物生態學模型。這一模型主要有四個基本假設,即智力是一個多種資源系統;生物潛能與環境力量的相互作用;適宜的「最近過程」是智力發展的「引擎」;把「動機」整合到智力發展中。
(5)情緒智力理論:由SALOVEY和MAYER提出。情緒智力包含准確地覺察、評價和表達情緒的能力;接近並/或產生感情以促進思維的能力;理解情緒及情緒知識的能力;以及調節情緒以助情緒和智力的發展的能力。
4、請簡述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的心理發展階段說。
答: 弗洛伊德把力比多的發展分為五個階段:口唇期(0-1歲);肛門期(1—3歲);前生殖期又叫性器期(3-6歲);潛伏期(6-11歲);青春期(11歲或13歲開始)。
埃里克森認為在人格發展中,逐漸形成的自我過程在個人及其周圍環境的交互作用中起著主導和整合的作用。他提出了人的八個階段以及每個階段的發展任務:第一階段為嬰兒期,是從出生到2歲,主要任務是滿足生理上的需要,發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體驗著希望的實現;第二階段為兒童早期,從2歲到4歲。主要任務是獲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慮,體驗著意志的實現;第三階段為學前期或游戲期,從4歲到7歲。主要任務是獲得主動感和克服內疚感,體驗目的的實現;第四階段是學齡期,從7歲到12歲。主要任務是獲得勤奮感而克服自卑感,體驗著能力的實現。第五階段是青年期,從12歲到18歲,主要任務是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亂,體驗著忠實的實現。第六階段是成年早期,從18歲到25歲。主要任務是獲得親密感以避免孤獨感,體驗著愛情的實現。第七階段是成年中期,從25歲到50歲,主要任務是獲得系列感而避免停滯感,體驗著關懷的實現。第八階段為老年期(成年晚期,從50歲到死亡,主要任務是獲得完善感和避免失望、厭倦感,體驗著智慧的實現。
5、什麼是觀察學習?它的過程是怎樣的?
答:所謂觀察學習,實際上就是通過觀察他人(榜樣)所表現的行為及其結果而進行的學習。觀察學習過程包括注意過程、保持過程、運動復現過程和動機過程。
6、請說明維果茨基提出的最近發展區的思想和意義。
答:最近發展區為個體現有發展水平與在他人指導下達到的發展水平之間的差異,表現個體的發展潛力。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認為學生的發展有兩種水平:一種是學生的現有水平,另一種是學生可能的發展水平。兩者之間的差距就是最近發展區。教學應著眼於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為學生提供帶有難度的內容,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其潛能,超越其最近發展區而達到其困難發展到的水平,然後在此基礎上進行下一個發展區的發展。它的實踐意義為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認為,學習與發展是一種社會和合作活動,它們是永遠不能被「教」給某個人的。它適於學生在他們自己的頭腦中構築自己的理解。而正是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扮演著「促進者」和「幫助者」的角色,指導、激勵、幫助學生全面發展。
7、請簡述新皮亞傑主義的發展
答:新皮亞傑主義是在皮亞傑的理論基礎上的修訂與擴展。皮亞傑新進展的原因:①對皮亞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結果進行修訂;②信息加工理論與皮亞傑理論相結合;③日內瓦學派本身的變革。日內瓦學派特點:1恢復了日內瓦大學重視教育研究的傳統。2不僅僅追求心理學理論研究的科學價值,而更重要的是重視應用的研究。3不贊成只研究認知的發展,而是要求把兒童心理發展當作一個整體來研究。4試圖創設幾個變數相互作用的情境,給兒童提高分析、抽取、鑒別客體屬性的機會,從而強調被試在實驗中的作用。
8、請簡述你對發展心理學研究的特殊性的認識。
答:發展心理學研究的特殊性首先表現在它是專門研究個體心理如何隨著個體年齡的增長而發展變化的,也就是說個體心理和行為的發展是隨年齡變化而變化的各種因素的函數;其次其特殊性還表現在它的形容對象的年齡跨度很大,從新生兒到老年,都是發展心理學的研究對象。由於年齡的差距,在研究方法學上和具體研究方法的選擇上需要考慮不同方法的年齡適應性。
9、發展心理學研究常用的幾種研究設計方式各有什麼特點?如何應用?
答:常用研究設計方法有:(1)橫斷研究設計:是在某一特定的時間,同時對不同年齡的初試進行比較的方法。研究者可以通過選取生理成熟度不同的群體或不同年齡階段的群體,來研究某一個特定發展領域在不同年齡的發展情況。其優點是能夠在短時間內發現同一年齡或不同年齡群體的發展相似性和差異性,確定發展的年齡特徵,而且由於能夠同時對幾個年齡群體進行調查測量,獲得的信息量大,經濟且費時短。缺點是,首先,橫斷研究設計所關注的年齡效應可能會與代群效應相混淆,分不清遺傳與環境的作用;其次,由於在橫斷研究設計中每個人只在某個時間點上接受調查,因而無法獲得個體發展趨勢或發展變化的數據資料。(2)縱向研究設計:是對同一研究對象在不同的年齡或階段進行長期的反復觀測的方法,故也叫做追蹤研究設計。優點是能系統地、詳盡地了解心理發展的連續過程和從量變到質變的規律,重視揭示心理發展過程中的因果關系,重視對心理發展機制的探討。缺點有三,一是樣本的流失;二是反復測量可能影響初試的情緒,從而影響到某些數據的可靠性;三是花費大而且耗時,長期追蹤要經歷時代、社會、環境的變化,這通常會造成變數的增多。(3)聚合交叉設計是將橫斷研究和縱向研究設計融合在一起的研究方法,它通過選擇不同年齡的群體為研究對象,在短時期內重復觀察這些對象。優點:第一,它克服了橫斷研究設計和縱向研究設計各自的不足之處,吸取了它們各自的長處;第二該設計採用靜態與動態相結合的原則,縮短了長期追蹤的研究時間。(四)微觀發生學設計通過在短時間內重復給初試呈現一個誘發變化的刺激或提供學習的機會,觀測個體發生變化的過程。優點:第一,它關注研究對象一系列行為發生的細節,觀測一段時間內的快速變化,使得研究者能夠直接觀測發展變化的過程,能夠描述變化如何發生,以及變化的數量和性質。第二,由於進行密集的觀測,微觀發生學設計使得研究者能夠在一宿的年齡范圍內追蹤特定行為的個體發展軌跡,這有助於確定從一種行為模式到另一行為模式的轉折點。第三,微觀發生學設計使得研究者能夠觀察到個體的內部差異,即能夠找到不同時間和不同條件下個體行為的穩定性和不穩定性。這種設計還能觀測到發展變化的速率和時間。第四,微觀發生學設計能夠確定變化最有可能發生的條件。缺點:第一,該方法需要對初試進行逐個觀察、逐點記錄,耗時費力,因此初試的數量有限;第二,這種方法只適用於動機強的被試,因為整個研究的成敗取決於被試能否全程認真參加多個實驗,並且在每個實驗中都能積極進行嘗試。第三,盡管觀察密度高,數據很豐富,但在有些情況下,仍舊難以分清被試已具備的能力和變化後的能力。
10、發展心理學研究常用的數據收集方法有哪些?各有什麼特點?如何應用?
答:常用研究方法有:(1)觀察法:是研究者通過感官或儀器設備,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被觀察者的心理和行為表現,並由此分析被觀察者心理發展特徵和規律的一種方法。觀察法又分為自然觀察法和實驗觀察法。自然觀察法是反映是指在不加任何控制的條件下觀察自然情境中被試的行為表現。實驗觀察法指通過實驗控制設置某種情境,觀察被試在特定情境中的行為表現。突出優點是可以在行為發生的當時及現場進行觀察、記錄,能夠收集到行為發生、發展過程的資料,具有很強的生態效度。缺點是觀察資料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觀察者本人的能力水平、心理因素的影響,另外觀察法的運用往往需要花費較大的人力、物力和較多的時間。進行觀察研究首先必須進行觀察設計。觀察設計通常包括三個步驟。首先是確定觀察內容和對象。其實是選擇觀察策略。最後是制訂觀察記錄表。運用觀察法研究心理發展,應當注意以下幾個問題。①對所觀察的問題要有基本的了解,觀察目的要明確。②盡量使被觀察者放鬆,處於正常活動狀態中,不要讓他們意識到自己已成為觀察者的研究對象。③要立於不敗之地記錄和觀察與目標行為有關的事實,以便事後進行整理分析,並提出進一步研究的問題。④觀察者除了觀察目標行為之外,還應分析被觀察者其他一切有關材料,如作文、日記、各種作業、繪畫、手工製作等。
(2)訪談法是研究者通過與訪談對象進行口頭交談,了解和收集其心理特徵和行為的數據資料的一種研究方法。訪談法的最大特點在於,整個訪談過程是訪談者與訪談對象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過程。另一個顯著特點是它具有特定的研究目的和一整套設計、編制和實施的原則。訪談者在進行訪談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第一,除了要充分熟悉訪談的內容,還要盡可能了解訪談對象的背景情況,根據研究對象的年齡特徵和語言發展水平,選擇語言表達方式,選擇合適的時間和地點。第二,不同年齡的個體與陌生人交往時各有特點。訪談者在正式,應該先與個體進行接觸,消除其他,建立起合作、友好的交談氣氛。第三,訪談記錄的方式也應該適合不同年齡被試的心理特點。
(3)問卷法和測驗法。問卷法是研究者使用統一、嚴格設計的問卷,來收集被試心理和行為數據資料的一種研究方法。而測驗法是用測驗量表來研究被試心理發展規律的一種方法,即採用標准化的題目,按照規定程序,通過測量的方法來收集數據資料。問卷法的主要特點是結構化程度較高,避免了研究的盲目性和主觀性,另一特點是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收集到大量資料,第三個特點是由於問題和答案都預先進行了操作化和標准化設計,因此,所得資料也便於進行定量分析。應用問卷法是應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問題:第一,問題是問卷的核心。在設計問卷時,設計者除了考慮問題的類別外,還要注意研究對象的年齡特徵。第二,問卷中試題的內容應是研究對象熟悉的,以使其願意積極認真回答。第三,對於書寫能力有限的初試,問卷法的形式應以封閉式為主,開放式為輔。第四,研究者應注意社會稱評效應,即注意研究對象可能因為某些思想上的顧慮,在填寫問卷時不是按照自己的真實情況填寫,而是根據社會的贊許性來填寫。測驗法中測驗量表的編制十分嚴謹,結果處理方便,量表有現成的常模,可以直接進行對比研究;量表的各類較多,可以適應不同研究目的的需要。
(4)心理生理學方法。包括電生理測量方法、腦功能成像方法、經顱磁刺激和生化指標測量技術。
⑵ 心理學收集數據的方法中哪些屬於間接收集的方法哪些是直接的
1、 觀察法:優點:使用方便慎拍隱,所得材料真實
缺點:只能消極等待有關現象的發生,難以對所獲材料進行數量處理,難以確定某種行為現象的真正原因。
2、實驗法:優點:研究者處於主動地位,可有計劃引起某種行為現象發生;研究者可以控制一切無關變數,系統操縱作為自變數的變化條件;研究者可以使某種行為在相同條件下重復發生,反復觀察驗證
缺點:實驗室的人為性及對心理現象的過分簡化,因而所得結果與實際情況存在一定差距
3、調查法:(1)談話法:優點:談話法簡單易行,便於迅速獲取資料
缺點:由於關於被試者心理狀態的結論必須從被試者自己的回答中尋找,所以具有較大局限性
(2)問卷法:優點:能夠在短時間內取得廣泛的材料,且能對結果進行數量處理
缺點:所得材料一般較難進行質量分析,因而難以把所得結論直接與被試者的實際行為進賀扮行比較
4、測驗法:優點:可在短時間內了解許多人的一個或多個特點,且能從數量上比較個人之間的差異
缺點:目前所使用的測驗量表還不夠完善,信度和效度數低
5、個案法:優點:能提供變化的動態方面的見解,對於組織內部問題的診斷和糾正寬廳極有幫助
缺點:用該方法歸納出來的結論往往缺乏普遍性,另外,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這對研究者來講,是一個限制因素
⑶ 發展心理學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實證研究法——英國哲學家培根(f.bacon)說:「科學是實驗的科學,科學就在於用理性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歸納、分析、比較、觀察和實驗是理性方法的主要條件。」兒童心理學與其他科學一樣,重視用理性方式去整理感性材料。具體體現為以下三種方法。
1.觀察法
觀察法是有計劃、有目的的觀察兒童在一定條件下言行的變化,作出詳細的記錄,然後進行分析處理,從而判斷他們心理活動的特點的方法。
觀察法是科學研究最基本的方法。通過觀察,人們可以收集到最直接的資料,包括事件發生、發展的過程和相關的數據。按不同的維度,觀察法分為以下幾種具體類型。
從時間上看,分為長期觀察和定期觀察。長期觀察指研究者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連續進行系統觀察,積累資料,並加以整理和分析。定期觀察指按一定的時間間隔持續觀察(如每周一次),到一定階段後予以總結。
從范圍上看,分為全面觀察和重點觀察。全面觀察指在同一研究內對若干心理現象同時加以觀察、記錄。重點觀察則是在同一研究中只觀察、記錄某一項心理現象。
從規模上看,可分為群體觀察和個體觀察。群體觀察指研究者的觀察對象是一組兒童,記錄這一群體中發生的各種行為表現。個體觀察又稱個案法,是對某一特定兒童作專門的觀察。個案法是一種最簡單、最直接的心理學研究方法,具有啟蒙和試點的作用。
2.調查法:調查法包括談話法、問卷法、測驗法和產品分析法四種。
3.實驗法
⑷ 發展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觀察法是研究者通過感官或一定儀器設備,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兒童的心理和行為表現,並由此分析兒童心理發展的特徵和規律的一種方法。
兒童的心理活動有突出的外顯性,通過觀察其外部行為,可以了解他們的心理活動。因此,觀察法是發展心理學研究的最基本、最普遍的一種方法。發展心理學早期的許多研究大多採用這種方法。例如,達爾文的《一個嬰兒的傳略》和陳鶴琴的《兒童心理學之研究》等都主要是通過觀察法收集資料的。
進行觀察研究必須首先進行觀察設計。觀察設計通常包括如下三個步驟:其一是確定觀察內容。例如,要研究教師期望對師生交往的影響,就需要考慮在什麼樣的學校、在哪個年級和班進行,要觀察哪些現象等等。其次是選擇觀察策略。常用的觀察策略有參與觀察策略、取樣觀察策略以及行為核查表策略等。最後是制定觀察記錄表。隨著觀察方法的不斷發展,觀察技術也日益完善,在制定觀察記錄表時,通常採用觀察代碼系統,它們是為觀察、記錄和隨後分析處理的方便而制定出的一些符號代碼系統。
運用觀察法研究心理發展,應當注意下列幾個問題:①對所要觀察的問題要有基本的了解,觀察目的要明確。例如,研究師生相互作用時,觀察者要深入課堂,觀察課堂上教師提問、學生舉手與發言、教師板書與面部表情等。②盡量使兒童自然放鬆,處於正常活動狀態之中,不要使他們意識到自己已成為觀察者的研究對象。觀察者通過單向玻璃、電視、紗幕、潛視鏡等進行觀察,就是為了使兒童的真實行為不受影響。③要善於記錄與觀察目的有關的事實,以便事後進行整理分析,並提出進一步研究的意見。例如,研究學前兒童言語發展,由於學前兒童言語表達方式與成人不同,所以,應避免使用成人語言作記錄。為提高記錄的准確性,可使用小錄音機、錄像機等器材。④觀察者除了觀察兒童一般言行之外,還應分析兒童其它一切有關材料,如作文、日記、各種作業、繪畫、手工製作等。
觀察法的突出優點是可以在兒童行為發生的當時,現場進行觀察、記錄,能夠收集到比口頭報告或問卷調查更客觀、全面、准確的資料。當然,觀察法也有一定局限性。比如,觀察資料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觀察者本人的能力水平、心理因素的影響,許多發展心理學研究者所希望觀察到的行為的發生有時是難以預測的,因此,採用現場觀察有時難以奏效。此外,觀察法的運用往往需要花費較大的人力、物力和較多的時間。 訪談法是研究者通過與兒童進行口頭交談,了解和收集他們有關心理特徵和行為的數據資料的一種研究方法。
訪談法在發展心理學的研究中具有特殊的意義和作用。它的最大特點在於,整個訪談過程是訪談者與兒童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過程。所以,在訪談中,訪談者應爭取掌握訪談過程的主動權,積極影響兒童,盡可能使研究按照預定的計劃開展。訪談法的另一個顯著特點是它具有特定的研究目的和一整套的設計、編制和實施的原則。訪談法的這些特點說明,訪談法在一定程度上能比觀察法獲得有關兒童的更多、更有價值、更深層的心理活動情況和心理特徵方面的信息,同時,也比觀察法更復雜、更難於掌握。訪談法在發展心理學研究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取得了許多重要成果。例如,皮亞傑在兒童認知發展的研究中,以訪談法作為主要研究工具,輔以其它研究方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訪談法可以根據不同的標准劃分成不同的種類。根據訪談內容和過程有無統一的設計要求和結構,訪談法可分為結構訪談和非結構訪談;根據訪談時是否藉助一定的中介物,可分為直接訪談和間接訪談。
訪談法有許多優點,它能有針對性地收集研究數據,適用於一切具有口頭表達能力的不同文化程度的訪談對象,具有較問卷法更高的回收率和有效率。訪談法的局限性首先在於,訪談結果的准確可靠性受訪談者自身的素質影響較大,與其它研究方法相比,費時費力,而且訪談所得資料不易量化。另外,訪談效果也受環境、時間和訪談對象特點的限制。 測驗法是通過測驗量表來研究兒童心理發展規律的一種方法,即採用標准化的題目,按照規定程序,通過測量的方法來收集數據資料。
編制測驗量表需要經過編制測驗題目、預測、項目分析、合成測驗、取得信度與效度資料、建立常模等標准化過程。應用經過標准化的測驗量表對兒童進行測量,將其得分與常模分數相比較,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兒童的發展水平。測驗法既可用於測查兒童心理發展的個別差異,也可用於了解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的心理發展水平的差異。
中國已有一些較好的量表,研究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從中加以選用。下面是其中一些常用的測驗的例子。
中國比內測驗。早在1924年已有陸志韋修訂的「中國比納西蒙智力測驗」,1936年進行了第二次修訂,1982年吳天敏作了第三次修訂,稱作「中國比內測驗」。「中國比內測驗」的內容包括說出物體、辨別圖形、推斷情景、指出缺點、計算等51個項目,分為語言、數學、解題和技巧四類。適用於2—18歲的城鄉男女幼兒、兒童和成人。
韋克斯勒智力量表。國內常用的韋克斯勒量表包括「韋克斯勒兒童智力量表修訂版」(WISC?R)、「韋氏成人智力量表修訂版」(WAIS?RC)和「中國—韋氏幼兒智力量表」(C?WYCSI?R)三種,它們都是我國心理學家對相應的韋氏智力量表修訂後提出的修訂版。
瑞文測驗。瑞文測驗是英國心理學家瑞文1938年編制的一種非文字測驗。張厚粲主持修訂的稱為「瑞文標准推理測驗(中國城市修訂版)」,包括五個系列,60個題目。1988年,李丹將瑞文測驗的標准型和彩色型聯合使用,稱為「瑞文測驗—聯合型(RT)」,共六個系列72題。這套測驗適用於5—75歲的幼兒、兒童、成人和老年人。有城市常模和農村常模。
卡特爾16項人格因素量表。這個量表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卡特爾編制的。英文版中共有187題,每種人格因素含10—13個測題。16種人格因素有樂群性、聰慧性、穩定性等,這些因素各自獨立,它們的不同組合,構成了一個人的個性。1985年,祝蓓里、戴忠恆等人主持了該量表的修訂工作,並於1988年發表了成人、大學生和中學生男女六個全國常模。
除了上述幾種常用測驗外,在國內心理學研究中常用的測驗還有畫人測驗、中小學生團體智力篩選測驗、托蘭斯創造思維測驗、超常兒童認知測驗、丹佛發展篩選測驗、艾森克人格問卷、明尼蘇達多相人格量表、808神經類型測驗表等。
測驗法的優點主要表現在測驗量表的編制十分嚴謹,結果處理方便,量表有現成的常模,可以直接進行對比研究。量表的種類較多,可以適應不同研究目的的需要。測驗法存在的不足是使用靈活性差,對主試的要求較高,結果難以進行定性分析,被試的成績也可能受練習、測驗經驗的影響等。所以,測驗法和發展心理學研究的其它方法一樣,只是了解兒童心理發展的方法之一,還應與其它方法配合使用。 實驗法是指對研究的某些變數進行操縱和控制,創設一定的情境,以探討兒童心理發展的原因和規律的研究方法。實驗研究是發展心理學研究的重要方法,其基本目的在於揭示變數間的因果關系。
實驗法可分為實驗室實驗和現場實驗兩種類型。
實驗室實驗是在專門的實驗室內,利用一定的儀器設備研究心理發展的一種方法。例如,對嬰兒顏色知覺的研究可以採用實驗方法。在研究中,研究者先讓3個月和4個月的嬰兒對一480毫微米波長的藍色形成習慣化,然後再向他們呈現450毫微米波長的藍色或者510毫微米波長的綠色。結果發現,這後兩個刺激與原來習慣化的刺激,在波長上都相差30毫微米,但嬰兒對450毫微米波長的藍光沒有表現出去習慣化,而對510毫微米波長的綠色表現出了去習慣化。這表明,嬰兒和成人一樣,是按顏色的不同類別作出反應的。
實驗室研究的特點是隨機取樣和隨機安排,保證樣本的代表性及不同被試組間的可比性,排除了順序效應等對研究結果的影響。它可以對實驗情境和實驗條件進行嚴密的控制。研究者在實驗中處於主動地位。另外,其結果記錄也客觀、准確,便於進行定量分析。在實驗室研究中,還可以大量使用有關專門儀器來呈現刺激和記錄實驗結果,這就大大提高了研究的科學性。
實驗室實驗能夠嚴格控制和操縱變數,揭示變數間的因果關系,這是實驗室實驗區別
於其它研究方法的根本特點和優勢。可是,也正是由於實驗室研究能精密地控制實驗條件,就使它與兒童實際生活相脫離。如幼兒在實驗室中往往產生不自然的心理狀態,從而導致實驗結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此外,實驗室研究很難用於研究一些復雜的心理現象,如在青少年的道德發展研究中,被試容易意識到自己是在做實驗,而很難表達真情實感。與實驗室研究相對應的是現場實驗,即在現實的生活環境中進行的實驗研究。例如,在一項「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現場實驗中,研究者為了探討開設思維訓練課與開展創造性活動對發展學生創造思維的作用,選擇了條件大致相同的同年級各三個班,甲、乙班為實驗班,丙班為對照班。實驗時,甲班每周開設一節思維訓練課,一學期開展十次創造性活動,乙班一學期開展十次創造性活動,丙班則既不開設思維訓練課也不開展創造性活動。學期初對三個班進行創造性思維測試,學期末用類似的測驗對三個班學生進行復試,以檢驗實驗效果。初次成績,三班得分無顯著差異,復試成績以甲班最好,乙班次之,丙班最差。該現場研究證明,開展創造性活動有力於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既開展創造性活動,又開設思維訓練課,則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有更大的效果。
現場實驗的特點在於實驗的整體情境是自然的,但是對某些或某種條件則是有目的、有計劃地加以控制。由於在現場實驗中既盡量控制了各種變數,又保持了現場的自然性,因而能較好地同時保證研究具有較高的內部和外部效度。當然,也正是由於現場實驗更接近自然,自然環境的復雜性也給現場實驗的實施帶來了困難。例如,現場研究的背景較難以控制和把握,由於其環境是開放、動態的,社會生活背景中的政治、文化等因素將會明顯地影響現場實驗的結果。另外,由於現場實驗難以採用隨機方式,所以樣本的代表性也不易控制。還有,現場實驗費時費力,費用高,所需技能也較復雜,這些都是採用現場實驗存在的一些局限性。
在具體研究中,究竟是採用實驗室實驗還是採用現場實驗,要根據研究目的來確定。一般認為,對於可以或必須在實驗室情境中獲得或產生的心理、行為現象(如兒童的視覺、聽覺、記憶等),可在實驗室情境中進行,而對兒童的某些社會性行為或復雜的認知過程則在現場情境中進行研究為好。從發展心理學研究的發展趨勢來看,二者有融合的趨勢。實驗室實驗在情境設置上趨向接近真實環境,實驗設備與主試甚至都置於被試不易覺察的地方或加以隱蔽,以使被試反應自然。現場實驗則趨向使用巧妙的程序設計,現代化的儀器設備,以操縱、控制變數和記錄行為反應。
微觀發生學設計(microgenetic design)
近些年來興起的一種設計方法, 它關注心理發展的變化過程,突破了傳統設計中只觀測發展變化結果的現象,加深了研究者對發展的理解。
⑸ 《發展心理學》前三章
在拿到這本書都時候,看了幾頁,當時感覺好難懂,看了前三章,才知道心理學有各種流派,而發展心理學只是心理學的一個分支。
第一章緒論
一:什麼是發展心理學?(廣義、狹義)
(1)廣義:發展心理學是研究種系和個體心理發生與發展的科學。
(2)狹義:就是個體發展心理學。
二
:發展心理學研究的內容
(1)發展心理學研究個體從受精卵開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過程中心理發生發展的特點和規律。
(2)發展心理學研究涉及的問題:
1. 關於遺傳與環境的作用
2. 關於心理發展的內因橡棗與外因(涉及發展的主動性與被動性)
3. 關於心理發展的連續性與階段性
第二章發展心理學理論
一、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的理論。
弗洛伊德:
A:弗洛伊德的人格發展階段理論
精神分析的心裡發展
B:弗洛伊德將人格發展分為五個階段:
1、口唇期(0—1歲):動欲區是嘴。
2、肛門期(1—3歲):動欲區在肛門區域,這一階段兒童接受排便訓練。
3、前生殖器期(性器期)(3—6歲):動欲區在生殖器區域。
4、潛伏期(6—11歲):其性的發展便呈現一種停滯的或退化的現象,也可能完全缺乏,也可能不完全缺乏。
5、青春期(12—20歲):青春期的個體的最重要的任務是要擺脫父母對自己的控制,同時到了青春期,個體容易產生性的沖動,也容易產生同成人的抵觸情緒和沖動。
艾里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階段
1.嬰兒期基本的信任對基本不信任譽團(0—2歲)
如果養育者能以慈愛的和貫常的方式滿足兒童的需要,兒童就會形成基本的信任感,否則就會形成不信任感。
2.兒童早期自主對羞怯和疑慮(2—4歲)
如果父母按照社會所能接受的方向,精心控制兒童的行為而又不傷害兒童的自我控制感和自主性,則兒童就會形成自主性;如果父母過分溺愛和不公正地使用體罰,兒童就會感到疑慮而體驗到羞怯。
3.學前期主動對內疚(4—7歲)
兒童更多地進行各種運動,更精確地使用語言,想像力更加豐富,這些技能使兒童慶如橘能夠萌發出各種思想、行為和幻想,以及規劃未來的前景。兒童檢驗各種各樣的限制,以便哪些是允許做的,哪些是不允許做的。
如果父母鼓勵兒童的獨創性行為和想像力,兒童就會形成健康的獨創性意識,形成主動性;如果父母譏笑兒童的獨創性行為和想像力,兒童就會缺乏自信,並由於缺乏自主性而容易產生內疚感。如果兒童在這個階段獲得的自主性超過內疚,就會形成目的的品質;否則就會形成自卑感。
4. 學齡期勤奮對自卑(7—12歲)
兒童學習各種必要的謀生技能以及成為社會生產者所必需的專業技能。學校特別重要,社交技能的習得特別重要。
生活中重要的他人(老師、父母)充滿愛意的關注和鼓勵,是兒童獲得勤奮感的必要條件。
如果重要的他人(老師、父母、同伴)嘲笑他或對他漠不關心,兒童就不會獲得勤奮感,就會產生自卑感,就會對自己是否有能力成為社會有用的成員喪失信心。
5. 青年期同一性對角色混亂(12-18歲)
這一階段是個體從童年期向青年期發展的過渡階段。在前四個階段,兒童懂得了所能擔任的各種角色。在這一階段,兒童必須仔細思考所積累的所有關於自己和社會的知識,最後致力於某種生活策略,如果這樣做了,就獲得了同一性,就長大成人了。
這一階段是「心理社會的合法延緩期」。
6. 成年早期親密對孤獨(18—25歲):
只有建立了牢固同一性的人才能與他人發生愛的關系,熱烈地追求和他人建立親密的關系。愛就是與他人的同一性融為一體;
沒有同一性的人,就會擔心與他人建立親密關系而喪失自我。這種人就會離群索居中,不與他人建立密切關系,從而產生孤獨感。
7. 成年中期繁殖對停滯(25—50歲)
這時男女建立家庭,他們的興趣擴展到下一代,這里的繁殖不僅指個人的生殖力,主要指關心和指導下一代成長的需要,因此,有人即使沒有孩子也能產生一種繁殖感。缺乏這種體驗的人,會倒退到一種假親密的需要,沉浸於自己的天地之中,只一心專注自己而產生停滯感。
8. 老年期自我完善對失望(50歲—死亡)
如果個體順利地度過了前面七個階段,回顧一生,感到自己的一生豐富而充實,富有創造性,就會覺得自己的人生是圓滿的(自我完整感),因而不會懼怕死亡。
反之,個體就會懼怕死亡,因為感到自己一生沒有實現任何重大目標,因而產生絕望感。
如果個體獲得自我完整超過絕望,就會形成智慧的品質,否則就會形成失望和無意義感。
二、其他人的核心觀點。
1、華生(J. B. Watson)的發展心理學理論
(1)否認遺傳的作用,強調環境和教育的作用
(2) 在怕、怒、愛三種非習得性情緒反應基礎上的條件反射
2、斯金納(B. B. Skinner)的發展心理學理論
行為的強化控制原理:強調塑造、強化與消退。
3、班杜拉(Albert Banra)的社會學習理論 自我增強,主動學習。
(二)兒童心理發展的結構
認為心理結構的發展涉及圖式、同化、順應、平衡。
圖式:動作的結構或組織,這些動作在相同或類似環境中由於不斷重復而得到遷移和概括。圖式最先來源於先天遺傳。
同化:把環境因素納入機體已有的圖式或結構之中,以加強和豐富主體的動作。
順應:促進創立新圖式或調整原有圖式。
平衡:同化作用和順應作用兩種機能的平衡。
前兩章講了每個心裡學家對發展心理學的不同看法和觀點。
第三章 發展心理學研究方法
一、橫斷研究設計、縱向研究設計、聚合交叉設計(概念、優缺點再認)
1、橫斷研究設計:
概念: 橫斷研究設計是在某一特定的時間,同時對不同年齡的被試進行比較的方法。
優點: 能夠在短時間內發現同一年齡或不同年齡群體的發展相似性和差異性,確定發展的年齡特徵,而且由於能夠同時對幾個年齡群體進行調查測量,獲得的信息量答,經濟且費時短。
:缺點: 橫斷研究設計所關注的年齡效應可能會與代群效應相混淆。代群效應是指由於個體出生在特定時期並成長在特定歷史情境中所帶來的對個體發展研究的干擾效應,也就是說兩年齡組被試之間的差異可能並不是由於個體發展造成的,而是由於兩組被試所經歷的社會歷史情境不同造成的。其次,由於在橫斷研究設計中每個人只在某個時間點上接受測查,因而無法獲得個體發展趨勢或發展變化的數據資料。
2、縱向研究設計:
概念: 縱向研究設計是對同一研究對象在不同的年齡或階段進行長期的反復觀測的方法。
3、聚合交叉設計:
概念: 聚合交叉設計是將橫斷研究設計和縱向研究設計融合在一起的研究方法。它通過選擇不同年齡的群體為研究對象,在短時期內重復觀察這些對象。
優點: 第一,它克服了橫斷研究設計和縱向研究設計各自的不足之處,吸取了它們各自的長處,這種方法既具有縱向研究設計系統、詳盡的特點,使我們能掌握心理發展的連續過程及其特點,又具有橫斷研究設計能夠進行大面積測查的特點,克服了縱向研究設計樣本少、受時間設計等問題;
第二,該設計採用靜態和動態相結合的原則,縮短了長期追蹤的時間。
二,發展心理學收集研究資料的常用方法
1.觀察法
觀察法是研究者通過感官或儀器設備,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被觀察者的心裡和行為表現,並由此分析被觀察者心理發展特徵和規律的一種方法。
2.訪談法
訪談法是研究者通過與訪談對象進行口頭交談,了解和收集其心理樣和行為的數據資料的一種研究方法。
3.問卷法和測驗法
問卷法是研究者使用統一,嚴格設計的問卷,來收集被試心理和行為數 據資料的一種研究方法。而測驗法是用測驗量表來研究被試心理發展規律的種方法,即採用標准化的題目,按照規定程序,通過測量的方法來收集數據資料。二者收集數據資料的形式類似,不同之處在於,測驗法使用的是標准化量表,能得到可靠的資料,且信度和效度較高,具有標准化的施測、記分和解釋程序。可以把測驗法看成是一種更加標准化的問卷形式,同時它不再局限文字形式,還可採用非文字形式,如操作的方式來進行研究。
4.心理生理學法
隨著認知神經科學與發展心理學的結合,許多研究者開始從過去只在行為層面上研究個體心理發展轉向強調將行為研究與心理活動的生理機制聯系起來,開始關注神經系統的有關結構和功能及內分泌系統的作用。這種研究思路的轉變得益於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由於這種發展,研究者可以採用更為精密的儀器和設備,間接觀察個體神經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正是認知神經科學研究中儀器設備和研究手段的進步,大大豐富了發展心理學研究中數據收集的方法與手段。
運用這些方法收集到的原始數據需要通過進一步的定性、定量分析和解釋才能示其意義。
隨著發展心理學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入,發展心理學的研究方法也出現了一些新的趨勢,研究者需要注意進行多層面研究的相互整合,積極開展跨學科和跨文化研究,廣泛使用多變數統計技術和多種新的數據收集手段,並且重視運用訓練研究和教有實驗來獲得更為真實的研究資料。
⑹ 心理學研究的方法有哪些
心理學研究的方法有哪些
心理學研究的方法有哪些,心理學是一門嚴謹的專業,心理學研究的方法是心理學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因素,相信大家對於心理學研究的方法沒有太大的了解,本文內容為大家詳細介紹心理學研究的方法有哪些。
心理學研究的方法是心理學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只有掌握好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才可能順利的完成相關研究。
一、觀察法。
觀察法是依據研究目的或大綱,用感官和外部的輔助工具去直接面對面地觀察研究對象的一種研究方法。它獲取的是第一手資料,真實性較強;獲得的資料更為生動、具體,不會失真。缺點是會受到時間、觀察對象以及觀察者本身的限制,耗費的時間也較長。
二、實驗法。
實驗法是為了弄清自變數和因變數之間的關系,控制一定的條件和創設相關情景而進行的一種研究方法,其又可分為實驗室實驗法和自然實驗法。優點是可重復檢驗、實驗中的各個指標都准確數量化,得出的結論科學可靠。缺點是被試的主觀能動性可能會影響實驗的客觀性。
三、測試法。
測試法是以信度和效度為指標,利用科學的測驗量表或儀器來測試被試心理品質的一種研究方法。優點是實驗迅速、科學且公平,缺點是結果可能會被濫用和曲解。
四、調查法。
調查法是利用調查問卷、訪談提綱等途徑,間接了解被試心理活動的一種研究方法。優點是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大量的調查數據,並對數據進行量化處理與分析。缺點是被試的回答可能不客觀。
五、個案法。
個案法是對某個體或群體在某一段時間內進行調查的方法。優點是調查深入、具體,缺點為耗費時間較長。
發展心理學(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是研究種系和個體心理發生與發展的學科。心理發展指從動物到人類的心理演變過程。個體心理發展指人類個體從受精卵開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整個生命中心理發生和發展的過程。發展心理學主要包括動物( 比較)心理學、兒童心理學、中年心理學和老年心理學等,其中兒童(含青少年)心理學又是發展心理學的主幹內容,發展心理學的狹義概念就是指兒童心理學。研究方法發展心理學的研究方法遵循心理學研究的一般原則,但其基本的方法主要有四種,觀察法、訪談法、調查法、測驗法。
一、觀察法observational method
觀察法是在自然情境中或預先設置的情境中,有系統地觀察記錄並分析人的行為,以期獲得其心理活動產生和發展規律的方法。 運用觀察法時,觀察者和被觀察者之間的關系有兩種方式: 1、參與觀察者:觀察者是被觀察者活動中的一個成員。 2、非參與觀察者:觀察者不參與被觀察者的活動。 無論採取哪種方式,原則上是不使被觀察者發現自己的活動被他人觀察,否則就會影響他們的行為表現。 觀察法是對被觀察者行為的直接了解,因而能收集到第一手資料。 這些收集到的`資料必須具有準確性和代表性,因此如何避免觀察者的主觀臆測與偏頗是觀察法使用的關鍵。 觀察應該是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和記錄人在活動中表現的心理特點,以利科學地解釋行為產生的原因。 觀察法的優點是保持被觀察對象的自然流露和客觀性,獲得的資料比較真實。 觀察法的缺點是觀察者處於被動地位,只能消極等待被觀察者的某些行為表現,是一種較緩慢的進程。
二、實驗法experimental method
實驗法在科學研究中的應用最廣泛,也是心理學研究的主要方法。 實驗法是指人為地、有目的地控制和改變某些條件,使被試產生所要研究的某種心理現象,然後進行分析研究,以得出心理現象發生的原因或起作用的規律性的結果。 在進行實驗研究時,必須考慮三項變數: 1、自變數:實驗者安排的刺激情境或實驗情境。 2、因變數:實驗者預定要觀察、記錄的變數,是實驗者要研究的真正對象。 3、控制變數:實驗變數之外的其他可能影響實驗結果的變數。 實驗法的主要目的是,在控制的情境下探究自變數和因變數之間的內在關系。 實驗法有兩種,即自然實驗法和實驗室實驗法。
三、調查法survey method
就某一問題要求被調查者回答其想法或做法,以此來分析、推測群體心理傾向的研究方法。 實施時雖然是以個人為對象,但其目的是藉助許多個人的反映來分析和推測社會群體的整體心理趨向。 調查法又分為問卷法和訪談法。
四、測驗法metric method
用標准化量表對個體心理特徵進行量化研究的方法。 通常用來確定被試的某些心理品質的存在水平。 測驗法是個體心理特徵和行為表現的量化研究的主要工具,應用范圍很廣。 上述四種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各有其獨自的優點,但同時也都存有一定的局限性。由於人的心理千變萬化,心理活動非常復雜,因此,研究人的心理現象不能僅憑某一種方法,應根據研究的實際需要,選用多種方法,使之互相補充。
⑺ 心理學研究的方法有哪些
心理學研究的方法有:觀察法、實驗法、測試法、調查法、個案法。
3、測試法。
測試法是以信度和效度為指標,利用科學的測驗量表或儀器來測試被試心理品質的一種研究方法。優點是實驗迅速、科學且公平,缺點是結果可能會被濫用和曲解。
4、調查法。
調查法是利用調查問卷、訪談提綱等途徑,間接了解被試心理活動的一種研究方法。優點是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大量的調查數據,並對數據進行量化處理與分析。缺點是被試的回答可能不客觀。
調查法是指通過書面或口頭回答問題的方式,了解被測試者的心理活動的方法。調查其優點是能在短時間同時調查很多對象,獲取大量資料,並能對資料進行量化處理,經濟省時。其主要缺點是被測試者由於種種原因可能對問題作出虛假或錯誤的回答。
5、個案法。
個案法是對某個體或群體在某一段時間內進行調查的方法。優點是調查深入、具體,缺點為耗費時間較長。
個案研究的對象是個別的,但不是完全孤立的個別而是與其他個體相聯系的,是某一個整體中的個別。因而對這些個別對象的研究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他個體和整體的某些特徵和規律。個案研究的目的固然是了解把握某個個體的具體情況,但也要通過一個個案的研究,揭示出一般規律。
⑻ 發展心理學研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包括
發展心理學研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兩點:
1、橫斷研究法:就是在同一時間里研究不同年齡組的被試的心理發展水平,並對其進行比較。每一個年齡組的被試稱作一個群體。優點:同時研究較大的樣本,在較短的時間里收集大量的數據資虛敬料,省時、省力。缺點:缺乏系統連續性。
心理學研究方法的特點:
1、優點:系統、詳細地了解個體的心理發展的連續過程和量變質變規律,有利於提示個體心理發生發展與時間因素的對差猛應關系。
2、缺點:時間較長,被試流失會影響研究結果的可信性和意義;反復進行測查,會影響被試的情緒和態度,因而影響到研究結果的可靠性;時間長,經歷社會變遷,因而環境變化引起變數增多,研究困難;耗資較大,研究者極大的投入。
⑼ 簡述心理學的常用研究方法有哪些
心理學的研究,既有與其他科學研究相同的方法,又有許多獨特的地方。其常用的方法,主要有觀察法、實驗法、測驗法、訪談法、問卷法、調查法。這些方法已經成為國內外人力資源管理的最基本方法之一。大規模的團體能力測驗首先是在西方國家的軍隊中發展起來的。例如,二戰期間,美軍共有900萬官兵接受了能力分類測驗,現在每年有150萬人參加美國防部組織的《軍事機構職業能力系列測驗》。目前,我國用於公務員考試的能力測驗,軍隊中應用的飛行員、駕駛員、坦克乘員的心理檢測,以及官兵的能力特長、興趣愛好、個性特點、心理健康等的檢測,均採用這些方法。因此,了解和掌握這些研究方法對於我們正確把握和探索官兵的基本心理素質和心理活動規律,進行定量的評價和分析是很有幫助的。
(1)觀察法。就是研究者依靠自己視、聽器官,直接觀察他人的行為,並把觀察結果按時間順序系統地記錄下來。在運用觀察法時,人們也常常藉助於現代的視聽器材設備,如攝影機、錄像機、錄音機、閉路電視等。觀察又分為縱向觀察、橫斷觀察和隨機觀察。縱向觀察,即選擇一定的對象,進行有目的地系統地追蹤觀察。縱向觀察對研究管理對象的心理發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如,新兵到部隊後,可採用建立「個人心理檔案」的形式,始終不間斷地積累觀察日記和調查資料,分析他們心理發展的情況。這對於掌握士兵心理變化的完整過程,從中找出規律性的東西特別有用。橫斷觀察,即在同一時間內對某一單位的人員心理發展水平進行觀察,並加以比較。隨機觀察,即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偶然機會的觀察。
(2)實驗法。就是通過有目的地控制或改變心理現象發生的條件,從而引起和改變某種心理活動,以揭示心理現象發生的原因或發展規律的方法。如,設置近似實戰的客觀條件,以揭示官兵心理變化的規律。
(3)測驗法。就是適用心理測驗來測量官兵智力水平、個性心理特徵等方面差異的方法。心理測驗的種類很多,比如智力測驗、性格測驗、能力測驗等。
(4)訪談法。就是研究者通過與官兵面對面交談的方式收集資料,從而了解其心理狀態的方法。訪談法分為有組織的訪談和無組織的訪談兩種。有組織的訪談,是研究者根據預定目標,事先擬定談話提綱,按提綱向對象提出問題。無組織的訪談,雖然也有一定的目標,但談話中沒有嚴密固定的程序,研究者的提問往往涉及較大范圍。
(5)問卷法。就是運用內容表達正確的問卷量表,讓官兵根據個人情況實事求是地自行作出回答的方法。常用的問卷量表有是非法、選擇法、等級排列法三種。是非法是採用"是"與"非"兩種答案的問卷,讓官兵根據自己的情況對每個試題作出"是"與"否"的回答。選擇法是要求官兵從並列的兩種(或多種)答案中實事求是地按個人的實際情況選取一種的方法。等級排列法是在問卷中列出可供選擇的多種答案,要求官兵按其重要程度(對自己而言)依次進行排列的一種形式。
(6)調查法。就是通過搜集有關資料,間接了解官兵心理活動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主要用於研究者不能從外部觀察到的官兵內隱的心理活動。
⑽ 發展心理學收集研究資料的常用方法
發展心理學收集資料的常用方法(–86)
一,觀察法
觀察法是研究者通過感官或儀器設備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被觀察者的心理與行為表現,並由此分析被觀察者心理發展特徵和規律的一種方法。觀察法是發展心理學研究中最基本,最普遍的一種方法。
觀察法又分為自然觀察法和實驗觀察法。【自然觀察法是指在不加任何控制的條件下,觀察自然情境中被試的行為表現。實驗觀察法指通過實驗控制設置某種情境,觀察被試在特定情境中的行為表現。】
進行觀察研究,首先必須進行觀察設計。觀察設計通常包括三個步驟,首先是確定觀察內容和對象,其次是選擇觀察策略。(常用的觀察策略有參與觀察策略,血量觀察策宏源桐略以及行為核查表策略等。)最後是制定觀察記錄表。
運用觀察法研究心理發展,應當注意下列幾個問題。1.對所觀察的問題有基本的了解,觀察目的要明確。2.盡量使被觀察者放鬆,處於正常活動狀態中,不要讓他們意識到自己已成為觀察者的研究對象。3.要善於記錄和觀察與目標行為有關的事實。4.觀察者除了觀察目標行為之外,其他一切有關的材料。
觀察法的優點是可以在其行為發生的當時進行觀察記錄,能夠收集行為發生發展過程中的材料,有很強的生態效度。同時觀察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觀察資料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觀察者本人的能力水平,心理因素的影響。同時比較費力費時。
二,訪談法
訪談法是蔽坦研究者通過訪談對象進行口頭交談,了解和收集其心理特徵和行為的數據資料的一種研究方法。
訪談法的基本過程是主是先確定一個談話的主題或者一個實驗任務,然後根據被試的表現或反映,通過問題的形式與其進行深入的交談,從而確定被試對談話主題或實驗任務的認識。
訪談法的最大特點在於整個訪談過程是訪談者與訪談對象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過程,所以在訪談中,訪談者應爭取掌握訪談過程的主動權,積極影響訪談對象。盡可能使研究按照預定的計劃開展。訪談法的另一個顯著特點是它具有特定的研究目的和一整套設計,編制,實施的原則。
在發展心理學的研究中,訪談者在進行訪談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訪談前,除了要充分熟悉訪談的內容,還要盡可能了解訪談對象的背景情況,根據研究對象的年齡裂悄特徵與語言發展水平,選擇語言表達方式,選擇合適的時間和地點。2.不同年齡的個體與陌生人交往時各有特點。因此,訪談者應先接觸個體,消除其陌生感,建立起合作友好的交談氣氛。3.訪談記錄的方式也應該適合不同年齡被試的心理特點。
三,問卷法和測驗法
問卷法是研究者使用統一、嚴格設計的問卷,來收集被試心理與行為數據資料的一種研究方法。而測驗法是用測驗量表來研究被試心理發展規律的一種方法。即採用標准化的題目,按照規定程序,通過測量的方法來收集數據資料。
我們可以把測驗法看成是一種更加標准化的問卷形式,同時它不再局限於文字形式,還可採用非文字形式,如操作的方式。
1.問卷法
運用問卷法進行研究時,使用的是經過嚴格設計的具有固定結構的問卷,因此結構化程度較高,避免了研究的盲目性和主觀性。問卷法的一個特點是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收集到大量資料。
問卷法應用於發展心理學的研究,需要特別注意以下方面的問題。
第一問題是問卷的核心。【在設計問卷時,設計者除了考慮問題的類別外,還要注意研究對象的年齡特徵。例如個體的閱讀能力如何,能否讀懂問題,問卷中試題的數量是否適合年幼的兒童等。】
第二,問卷中試題的內容應是研究對象熟悉的。
第三,對於書寫能力有限的,被試問卷的形式應以封閉式為主,開放式為輔。
第四,研究者應注意社會稱評效應及注意研究對象,可能因為某些思想上的顧慮,在填寫問卷時不是按照自己的真實情況填寫,而是根據社會的贊許性來填寫。【這是比較難以避免的,因為人有趨利避害的心理】問卷法匿名性強,能夠獲得被試較為真實的回答。
2.測驗法
國內一些比較好的用於心理發展研究的測試量表:中國比奈測試;韋克斯勒智力量表;瑞文測驗;中國兒童和青少年認知能力測驗。中國兒童和青少年學業成就測驗。卡特爾16種人格因素問卷。
測驗量表的編制十分嚴謹,結果處理方便,量表有現成的長模,可以直接進行對比研究,量表的種類較多,可以適應不同研究目的的需要。不足之處是靈活性差,對主事的要求較高,結果難以進行定性分析。
四,心理生理學方法
1.電生理測試方法。神經系統活動時,我們可以在體表或者神經上記錄到電信號,這種電信號為我們推出個體心理活動的生理機制提供了直接的證據。腦電圖,腦磁圖及多導生理記錄儀是記錄電生理信號的有效技術。
2.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是利用人體中的氫原子在強磁場內受到脈沖激發後產生的核磁共振現象,經過空間編碼技術把在核磁共振中散發的電磁波以及與這些電磁波有關的質子密度,流動效應等參數接收轉換,通過計算機的處理,最後形成圖像。【這個核磁共振與醫院進行的病理性磁共振有相似的地方,但是研究目的不同。】
3.功能性近紅外光譜成像。功能性近紅外光譜成像是一種新興的非侵入式腦功能成像技術,近年來在認知神經科學研究以及臨床醫學領域中均得到了廣泛應用。
4.經顱磁刺激。經顱磁刺激指通過高強度,快速變化的磁場在皮質上產生局部感應電流來興奮或抑制皮質神經元的活動,形成暫時的,可逆的,虛擬性損毀的技術。
5.指標的測量技術。人老不僅具有電信號傳導系統,還具有化學信號傳輸系統。
【技術的運用,科技的發展,使發展心理學的研究方法更加多樣。在進行發展心理學研究時,研究者可以採用多種方法根據研究的需要,綜合運用,獲得全面,豐富,客觀的數據資料。我在讀第五種「心理生理學方法」時感到猶如天書,對於這些專有名詞和科學技術,除了贊嘆和感嘆,更多的是不明白具體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