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泡桐樹的栽培與管理是怎樣的
1、正確選擇適合泡桐種植的土地
要想種植好泡桐必須依據泡桐需要的立地條件,才能達到速生優質的目的,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種植前必須認真分析造林地土壤的質地、活厚土的厚度、地下水位、土壤的含水量、土壤肥力、硬碟層的性質與厚度等因素,特別是土壤的質地和地下水位,因為上饒地區地質結構復雜土壤類型多變化大,降水分布不均勻,地下水位變化大,如選擇不好宜種地很可能造成季節性的水漬,泡桐雖然喜濕但怕泡,鄭蔽水泡不但會影響後幾年的生長,嚴重時還會造成泡桐的整株的死亡。盡量選擇肥水條件好、質地松軟的緩坡丘陵、高山坡角半腰、「四旁」等地,
2、造林地的整地
泡桐地的整地要根據當地土地的實際情況和自己的經濟條件,選擇不同的整地方法。適合上饒地區的整地方法有:穴狀整地、水平帶整地、全面整地等。要根據具體情況而確定具體的整地方法、規格和時間,以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節省人力物力為原則。
① 穴狀整地
穴狀整地機動靈活,深度大,特別是對本地區常年撂荒地的板結層和由於地質原因造成的硬碟層有良好的效果,可以通過施肥提高土壤肥力,適用於地表灌木不太多的撂荒地、四旁地等地,本地區許多地方活厚土下存在著由半風化原岩形成的硬碟層,如果整地深度不夠會造成泡桐根扎不下,影響水分的吸收,而且由於硬碟層打不透,底部不透水在多雨季節會形成水盆效應,形成長時間的浸泡不力泡桐的生長,嚴重時會造成整株死亡。 穴狀整地的深度本地區最好不小於120公分,直徑不小於60公分,有條件的盡量挖大些,挖出的土要按層分開,先把表土回填,回填深度:30——50(距地表)公分,以保證表土養分不流失。由於本地的土壤大部分比較粘重,深層土要充分的風化改變土壤的物理性質,所以整地時間最好在種植前一個月或更早完成。
② 條帶整地適用水肥條件好的坡地,一般帶寬為1—2.0米,坡角較大時條帶小些,坡角小時帶寬可大些,整地的深度一般為30—50公分,帶間距離要和行距而定,泡桐適合4—6米。優點是由於是部分整地,不但可以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而且還有助於土壤保墒,保護植被物的多樣化。
③ 全面整地
全面整地既是全面的清理地表的雜草、灌木及影響作業的樹根,適用於緩坡、丘陵地區的大面積的撂荒地或採伐跡地,以便機械化作業,最好在秋冬季節完成。土地條件好的還可以發展林下經濟。
3、 造林密度
造林密度的選擇不但影響泡桐的正常生長還會影響土地資源的利用率。泡桐的種植密度一般株距4-6米;行距3.5-4米為宜,約40株/畝,並根據樹木的生長情況進行合理的間伐,以改善營養條件。
4、 泡桐的栽植方法
泡桐苗木栽植前要做好栽前准備,根據苗木質量的不同進行分級,因為質量不同其初生長的差異很大,造林後林木分化嚴重,出材率低。分級後散發喊轎州到栽種點,最好當天栽好以免苗木損壞。准備好要施的基肥(化肥),基肥的品種和數量要根據當地的土壤情況而定,以不傷苗為原則越大越好(參看施肥)。栽種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① 栽種時間
栽植時間最好在春季樹液萌動前半個月進行,具體時間應參考當地的氣象資料,泡桐在日平均氣溫16—18度就萌動發芽,在本地區一般在2月中旬到3月中旬之間進行。
②苗木的根要理順
要按自然方向放入穴內,不要卷根、窩根。
③栽種深度要適當
栽種深度要根據苗的大小和土地的濕度而定,不宜過深一般根莖拒地表20公分為宜,土質粘重或潮濕的條件要淺栽,但淺栽時要進行高培土,堆成圓堆,以防倒伏。
④ 苗木根系不要虛空
苗木放好後先填入細土,把根系中填滿虛土踩實,再向周圍和上面填土。
⑤填土要密實
穴中填滿帆物土後,要把虛土踩實,方法是用人的自然重力,用腳把穴中的虛土踩兩遍,不要用力猛踏。總之泡桐種植要掌握「三大一淺」原則既大坑、大苗、大肥、淺種、高培土。
泡桐育苗方法有插根、播種、留根等,以插根育苗最普遍。苗□地應選用排灌方便、土壤通氣良好、地下水位在1.5~2.0米以下的砂壤土和壤土,重茬地不宜。苗木長度以15~20厘米,粗度以1.5~4.0厘米為好。株行距1.0×1.0米或1.0×1.2米。在苗木生長發育過程中加強水肥管理和防治病蟲害。
一般隨整地隨造林,採用穴狀整地,深1米,長、寬各 1米。根據造林的目的和經營管理水平確定合理的造林方式和造林密度。在路旁、渠旁、河旁,可成行栽植,株距可為3~5米;在條件較好的地區,株間還可栽紫穗槐等。在宅旁、村旁可帶狀或塊狀栽植,初植造林密度4×4米。實行糧食作物-泡桐間作時以桐為主的間作型,初植造林密度5×5米,每畝26株;以糧為主的間作型,造林密度5×40米,每畝3株;桐糧並重的間作型,造林密度5×10米,每畝13株。造林一般在秋季落葉後到第2年春季發芽前進行。有的地區進行秋季帶葉栽植,也可取得較好效果。
泡桐在天然條件下主幹較低。為了增加主幹長度,可採取如下幾種高幹培育方法:①平茬法。在造林後第1年進行或於第1、第2年連續進行,時間多在冬初。方法是用利刀在靠近地面處將莖截斷,隨即用土埋好;翌年待萌芽條長到10~15厘米時將生長最好的留下,其餘全部去掉。②抹芽法。在春季栽植後,待長高至3~5厘米時,在靠近苗木頂端處保留一個健壯芽,其餘側芽全部除去,使養分集中於保留芽的生長發育。③自傷接干法。在春季發芽前半個月,在樹干最上部用刀砍口,促使形成徒長枝,從而使主幹接著向上延續。④剪梢接干法又稱平頭法。在定植後的當年或次年春季,將乾枯的頂梢剪除,然後培育一個健壯芽,促使其迅速向上生長。
❷ 泡桐樹怎麼種植,怎麼才能栽活
種植的時候要根據栽種鉛簡裂的地區來選在品種。若是在南方地區栽種的,要選白花泡桐或是以白花泡桐為親本的雜交種。若是在北方地區栽種,要選擇適應能力強,抗寒性能強的優良品種。
想要它更好的成活,後期要注意養護方法才行。它屬於陽性樹種,要讓小苗經常曬曬太陽。小苗生長期間需水量也比較大,要勤澆水,讓土壤濕潤些。但注槐閉意雨季的時候要排水,不能有積水。
❸ 泡桐樹能和什麼樹嫁接
泡桐樹嫁接繁殖,主要用白花泡桐。
泡桐樹,為玄參科泡桐屬植物。
落葉喬木,但在熱帶為常綠,樹冠圓錐形、傘形或近圓柱形,幼時樹皮平滑而具顯著皮孔,老時縱裂;通常假二歧分枝,枝對生,常無頂芽;除老枝外全體均被毛,毛有各種類型,如星狀毛、樹枝狀毛、多節硬毛、粘質腺毛等,有些種類密被星狀毛和樹枝狀毛,肉眼觀察似絨毛,故通稱絨毛,某些種在幼時或營養枝上密生粘質腺毛或多節硬毛。
葉對生,大而有長柄,生長旺盛的新枝上有時3枚輪生,心臟形至長卵狀心臟形,基部心形,全緣、波狀或3至5淺裂,在幼株中常具鋸齒,塵缺察多毛,無托葉。
花3至8朵成小聚傘花序,具總花梗或無,但因經冬葉狀總苞和苞片脫落而多數小聚傘花序組成大型花序,花序枝的側枝長短不一,使花序成圓錐形、金字塔形或圓柱形;萼鍾形或基部漸派茄狹而為倒圓錐形,被毛;萼齒5,稍不扮如等,後方一枚較大;花冠大,紫色或白色,花冠管基部狹縮,通常在離基部5至6毫米處向前駝曲或弓曲,曲處以上突然膨大或逐漸擴大,花冠漏斗狀鍾形至管狀漏斗形,腹部有兩條縱褶(僅白花泡桐無明顯縱褶),內面常有深紫色斑點,在縱褶隆起處黃色,檐部二唇形,上唇2裂,多少向後翻卷,下唇3裂,伸長;雄蕊4枚,二強,不伸出,花絲近基處扭卷,葯叉分;花柱上端微彎,約與雄蕊等長,子房二室。
泡桐樹通常3至4月開花,花期持續1個月左右。
蒴果卵圓形、卵狀橢圓形、橢圓形或長圓形,室背開裂,2爿裂或不完全4爿裂,果皮較薄或較厚而木質化;種子小而多,有膜質翅,具少量胚乳。
泡桐喜光,較耐陰,喜溫暖氣候,耐寒性不強,對黏重瘠薄土壤有較強適應性。幼年生長極快,是速生樹種。
泡桐原產我國,分布很廣,大致分布於北緯20至40°、東經98至125°之間,在海拔1200米以下的山地、丘陵、崗地、平原生長良好。耐乾旱能力較強,在年降水量400至500毫米的地方仍能正常生長,但不宜在強風襲擊的風口和山脊處栽植。泡桐為喜光樹種,不耐蔭蔽,多栽於四旁,在土壤肥沃、深厚、濕潤但不積水的陽坡山場或平原、崗地、丘陵、山區栽植,均能生長良好。
泡桐樹是陽性樹種,最適宜生長於排水良好、土層深厚、通氣性好的沙壤土或砂礫土,喜土壤濕潤肥沃,以pH6至8為好,對鎂、鈣、鍶等元素有選擇吸收的傾向。泡桐的適應性較強,一般在酸性或鹼性較強的土壤中,或在較瘠薄的低山、丘陵或平原地區也均能生長,但忌積水。對溫度的適應范圍也較大,在北方能耐零下20℃至25℃的低溫,從我國東北遼寧南部、華北、華中、華東、華南、西南至西北部分地區都能生長,各地都有適應當地生態環境的種類。
材質優良,輕而韌,具有很強的防潮隔熱性能,耐酸耐腐,導音性好,不翹不裂,不被蟲蛀,不易脫膠,紋理美觀,油漆染色良好,易於加工,便於雕刻,在工農業上用途廣泛。在工業方面,可利用製作膠合板、航空模型、車船襯板、空運水運設備,還可製作各種樂器、雕刻手工藝品、傢具、電線壓板和優質紙張等;建築上做梁、檁、門、窗和房間隔板等;農業上製作水車、渡槽、抬扛等,泡桐葉、花可作豬、羊飼料。
❹ 泡桐樹繁殖方法 泡桐樹如何繁殖
1、泡桐的播種育苗一般在2-3月進行。播種前需要對種子先進行催芽和消毒處理。將種子放入35-40℃左右的溫水中浸泡約半小時,冷卻後再放入15-25℃左右的溫水中繼續浸泡12-14小時,撈出種子後每天再用大約35℃的水沖洗1-2次,不翻動,一般3-5天後種子萌動以後就能播種了。或是採用濕沙催芽,大約需要10-15天,定期澆水,保持相對濕度在90-95%之間。播種育苗採取條播法,播後需要用細火燒土或是薄蓋一層谷灰,並適當壓實,最後覆蓋上稻草。
2、從落葉後到發芽前都可以進行采根。通常在2月中旬至3月上旬進行,採集1、2年苗木出圃後留下種根,或是從生長健壯的大樹中選取2-3厘米粗的昌含側根,再將其剪成行迅毀長度約為15-20厘米的根段,平剪檔備大頭,小頭則採取斜切方式,並晾曬2-3天。埋根方式可以採取直埋或斜埋,不過以直埋為佳。上端不露或微微露出地面,防止倒埋,控制好合理的間距,適宜的株距約為0.8-1米,行距為1米左右。此外,也可以選取20厘米左右粗的生長健壯的一年生枝條,然後將其剪切成長度為20厘米左右的插穗,以進行扦插育苗。
❺ 泡桐如何繁殖
泡桐可以採用埋根的方式來進行繁殖,根苗需選擇兩年以上的苗根,粗0.5至2厘米就可以。采根的時間若是春季可以直接埋下去,若是秋季就先儲存起來,等到第二年的春季再埋。埋根有直埋和平埋兩種方式,若是粗根就要直埋,平根就要橫埋。
直埋根的時候要在埋根的地方挖一個小坑。若是旱地的話就要弄一個土堆了。平埋細根的時候可以不用進行剪切成一段一段的小段。平埋根的時候要開溝,順溝將細根埋入土壤,蓋土1至2厘米壓實就可以。
❻ 泡桐樹種子的種植方法與注意事項
泡桐育苗方法有插根、播種、留根等,以插根育苗最普遍。苗□地應選用排灌方便、土壤通氣良好、地下水位在1.5~2.0米以下的砂壤土和壤土,重茬地不宜。苗木長度以15~20厘米,粗度以1.5~4.0厘米為好。株行距1.0×1.0米或1.0×1.2米。在苗木生長發育過程中加強水肥管理和防治病蟲害。
❼ 泡桐樹的生長習性
泡桐是陽性樹種,最適宜生長於彎漏排水良好、土層深厚、通氣性好的沙壤土或砂礫土,它喜土壤濕潤肥沃握模,以pH 6-8為好段鬧緩,對鎂、鈣、鍶等元素有選擇吸收的傾向,因此要多施氮肥,增施鎂、鈣、磷肥。由於泡桐的適應性較強,一般在酸性或鹼性較強的土壤中,或在較瘠薄的低山、丘陵或平原地區也均能生長,但忌積水。泡桐對溫度的適應范圍也較大,在北方能耐-20℃-25℃的低溫,從我國東北遼寧南部、華北、華中、華東、華南、西南至西北部分地區都能生長,各地都有適應當地生態環境的種類。 泡桐繁殖容易,採用分根、分櫱、播種和嫁接等,尤以前兩種方法較普遍。泡桐是經濟價值大的速生樹種,也是優良的綠化造林樹種,有些種又適宜於農桐兼作,材質佳良,用途廣泛,發展泡桐生產在國民經濟中有重要價值。
❽ 泡桐的繁殖方式是怎樣的
泡桐主要採用埋根繁殖。也可用根櫱方法繁殖。埋根繁殖:埋根用的根條以2年生的苗根較好,可以在掘過苗的泡桐圃地,結合深耕,拾取殘留在圃地內的苗根,也可從實生苗或埋根苗的根上剪取。粗度0.5~2厘米為宜。春季采根隨采隨埋,秋季采根要把根條坑藏起來,第二年再用。春季3月土壤解凍後進行埋根。將根剪截成長10厘米左右的根條,按粗細分級,分別使用。粗根直埋,細根平埋。直埋時先用手鏟在苗床內刨成小坑,將根條大頭向上,埋入土中,使根條盯洞簡上端高於地面1~2厘米,周圍用土壓實。旱地直埋時,根條上端要與地平,並在根條上培5~10厘米高的小土堆,以防根條因失水過多而降低成活率,待根條快要吐芽時,再及時刨去土堆。平埋細根時不必截成小段,先開溝,溝深3厘米左右,順溝將根條一根接一根地平放入溝中,覆土1~2厘米,壓實即可。埋根苗出土後應及時摘芽,特別注意防治地老虎及炭疽病的危害。其他管理和一般樹種的育苗方法相同。由於泡桐生長較快,留苗要稀一些,一般株行距為50厘米×60~80厘米,每667米產苗1500~2000株左右。在乾旱地區,採用地膜覆蓋法進行泡桐埋根育苗,具有保墒、提高地溫、出苗早、提高出苗率,促進苗木生長的作用,並能改變旱原地區泡桐埋根育苗二年出圃顫碰為一年出圃。具體方法是於3月中旬,按行距1米,在苗圃地趁墒起壟,壟高10~12厘米,寬60厘米,壟溝寬30厘米,在壟上按1米株距挖穴埋入種根,隨即將地膜伸展拉平,緊貼壟面,用土封嚴,不漏空隙。覆膜後7~8天,發現苗木出土時,要及時劃開地膜,將幼苗放出膜外,並隨即用濕土封嚴苗孔,出一苗劃一孔,隨出隨劃。待出苗半數以後(約在埋根後20天左右),剩餘的一次劃破。注意在幼苗出膜後,經常檢查,發現有漏口,要及時凱褲用土封嚴。在整個生長期一般不需鬆土除草,但應及時追肥、灌水,灌水可沿壟溝進行,其他措施與一般埋根育苗相同。泡桐埋根育苗,方法簡便,管理省工,苗木粗壯高大,質量較好,所以在有種根來源的地區,盡量採用埋根育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