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古法艾灸使用方法

古法艾灸使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3-03-30 16:33:50

Ⅰ 艾灸條的使用方法

溫和灸:施灸時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對准應灸的腧穴部位或患處,約距皮膚1.5-3厘米左右,進行熏烤。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一般每處灸5-7分鍾,至皮膚紅暈為度。

對祥彎於昏厥、局部知覺遲鈍的患者,醫者可將中、食二指分開,置於施灸部位的兩側,這樣可以通過醫者手指的感覺來測知患者局部的受熱程度,以便隨時調節施灸的距離和防止燙傷。

雀啄灸:施灸時,將艾條點燃的一端與施灸部位的皮膚並不固定在一定距離,而是像鳥雀啄食一樣,一上一下活動地施灸。另外也可均勻地上、下或向左右方向移動或作反復地施轉施灸。

迴旋灸:距皮膚1.5-3厘米左右,艾灸條在皮膚上做順時針或逆時針轉動。

(1)古法艾灸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綜合作用

溫經散寒

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有賴於氣血的作用,氣行則血行,氣止則血止,血氣在經脈中流行,完全是由於「氣」的推送。各種原因,如「寒則氣收,熱則氣疾」等,都可影響血氣的流行,變生百病。而氣溫則血滑,氣寒則血澀,也就是說,氣血的運行有遇溫則散,遇寒則凝的特點。

所以朱丹溪說:「血見熱則行,見寒則凝」。因此,凡是一切氣血凝澀,沒有熱象的疾病,都可用溫氣的方法來進行治療。《靈樞·刺節真邪》篇中說:「脈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調,弗能取之」。

《靈樞·禁服》亦雲:「陷下者,脈血結於中,血寒,故宜灸之」。灸法正是應用其溫熱刺激,起到溫經通痹的作用。通過熱灸對經絡穴位的溫熱性刺激,可以溫經散寒,加強機體氣血運行,達到臨床治療目的。所以灸法可用於血寒運行不暢,留滯凝澀引起的痹證、腹瀉等疾病,效果甚為顯著。

行氣通絡

經絡分布於人體各部,內聯臟腑,外布體表肌肉、骨骼等組織。正常的機體,氣血在經絡中周流不息,循序運行,如果由於風、寒、暑、濕、燥、火等外因的侵襲,人體或局部氣血凝滯,經絡受阻,即可出現腫脹疼痛等症狀和一系列功能障礙。

此時,灸治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調和氣血,疏通經絡,平衡機能的作用,臨床上可用於瘡瘍癤腫、凍傷、癃閉、不孕症、扭挫傷等,尤以外科、傷科應用較多。

扶陽固脫

人生賴陽氣為根本,得其所則人壽,失其所則人夭,故陽病則陰盛,陰盛則為寒、為厥,或元氣虛陷,脈微欲脫,當此之時,正如《模察素問·厥論》所雲:「陽氣衰於下,則為寒厥」。陽氣衰微則陰氣獨盛,陽氣不通於手足,則手足逆冷。

凡大病危疾,陽氣衰微,陰陽離決等症,用大炷重灸,能祛除陰寒,回陽救脫。此為其他穴位刺激療法所不及。宋代《針灸資生經》也提到:「凡溺死,一宿尚可救,解死人衣,灸臍中即活」。《傷寒論》指出:「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脈不至者,灸少陰七壯」。「下利,手足厥冷,煩躁,灸厥陰,無脈者,灸之」。

說明凡出現嘔吐、下利、手足厥冷,脈弱等陽氣虛脫的重危患者,如用大艾炷重灸關元、神闕等穴,由於艾葉有純陽的性質,再加上火本屬陽,兩陽相得,往往可以起到扶陽固脫,謹碼悶回陽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在臨床上常用於中風脫症、急性腹痛吐瀉、痢疾等急症的急救。

升陽舉陷

由於陽氣虛弱不固等原因可致上虛下實,氣虛下陷,出現脫肛、陰挺、久泄久痢、崩漏、滑胎等,《靈樞·經脈》篇雲:「陷下則灸之」,故氣虛下陷,臟器下垂之症多用灸療。關於陷下一症,脾胃學說創始者李東垣還認為「陷下者,皮毛不任風寒」,「天地間無他,唯陰陽二者而已,陽在外在上,陰在內在下,今言下陷者,陽氣陷入陰氣之中,是陰反居其上而復其陽,脈證俱見在外者,則灸之」。

因此,灸療不僅可以起到益氣溫陽,升陽舉陷,安胎固經等作用,對衛陽不固、腠理疏鬆者,亦有效果。使機體功能恢復正常。如脫肛、陰挺、久泄等病,可用灸百會穴來提升陽氣,以「推而上之」,又如《類經圖翼》雲:「洞泄寒中脫肛者,灸水分百壯」。總之,這也是灸法的獨特作用之一。

拔毒泄熱

歷代有不少醫家提出熱證禁灸的問題,如《聖濟總錄》指出:「若夫陽病灸之,則為大逆」;近代不少針灸教材亦把熱證定為禁灸之列。但古今醫家對此有不同見解。在古代文獻中亦有「熱可用灸」的記載,灸法治療癰疽,就首見於《黃帝內經》,歷代醫籍均將灸法作為本病證的一個重要治法。

唐代《備急千金要方》進一步指出灸法對臟腑實熱有宣洩的作用,該書很多處還對熱毒蘊結所致的癰疽及陰虛內熱證的灸治作了論述,如載:「小腸熱滿,灸陰都,隨年壯」,又如「腸癰屈兩肘,正灸肘尖銳骨各百壯,則下膿血,即差」。「消渴,口乾不可忍者,灸小腸俞百壯,橫三間寸灸之」。

金元醫家朱丹溪認為熱證用灸乃「從治」之意;《醫學入門》則闡明熱症用灸的機理:「熱者灸之,引郁熱之氣外發,火就燥之義也」。《醫宗金鑒·癰疽灸法篇》指出:「癰疽初起七日內,開結拔毒灸最宜,不痛灸至痛方止,瘡痛灸至不痛時」。

總之,灸法能以熱引熱,使熱外出。灸能散寒,又能清熱,表明對機體原來的功能狀態起雙向調節作用。特別是隨著灸增多和臨床范圍的擴大,這一作用日益為人們所認識。

防病保健

我國古代醫家中早就認識到預防疾病的重要性,並提出了「防病於未然」、「治未病」的學術思想,而艾灸除了有治療作用外,還有預防疾病和保健的作用,是防病保健的方法之一,這在古代文獻中有很多記載。早在《黃帝內經》就提到;在「犬所嚙之處灸三壯,即以犬傷法灸之」,以預防狂犬病。

《備急千金要方》有「凡宦遊吳蜀,體上常須三兩處灸之,勿令瘡暫瘥,則瘴癘溫瘧毒氣不能著人」。說明艾灸能預防傳染病。《針灸大成》提到灸足三里可以預防中風。民間俗話亦說「若要身體安,三里常不幹」、「三里灸不絕,一切災病息」。

因為灸療可溫陽補虛,所以灸足三里、中脘,可使胃氣常盛,而胃為水谷之海,榮衛之所出,五臟六腑,皆受其氣,胃氣常盛,則氣血充盈;命門為人體真火之所在,為人之根本;關元、氣海為藏精蓄血之所,艾灸上穴可使人胃氣盛,陽氣足,精血充,從而加強了身體抵抗力,病邪難犯,達到防病保健之功。現代,灸療的防病保健作用已成為重要保健方法之一。

延年益壽

穴位:足三里(位於小腿前外膝眼下3寸,脛骨前嵴外側一橫指處)、氣海(位於腹正中線臍下1.5寸處)、關元(位於腹正中線臍下3寸處)。

分組:第一組,關元、氣海、左側足三里;第二組,關元、氣海、右側足三里。

方法:選准穴位後,點燃葯用艾條,分別對准第一組穴位,每穴懸灸10分鍾,以各穴位皮膚潮紅色為度。第二天用同樣的方法懸灸第二組穴位。如此交替懸灸,連續三個月為一個療程。休息一周,再繼續第二個療程。使用時注意力要集中,艾火與皮膚的距離,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熱度為佳。注意不可灼傷皮膚。

說明:關元、氣海、足三里是人體強壯保健要穴,每天艾灸一次,能調整和提高人體免疫機能,增強人的抗病能力。成書於宋代的《扁鵲心書》中說:「人於無病時,常灸關元、氣海、命關、中脘,雖不得長生,亦可得百年壽。」特別是女士,艾灸此三個穴位後,神清氣爽,容光煥發,全身特別是小腹部十分舒暢(此種感覺一般要連續灸半個月後才明顯)。

美容

艾灸的美容與一般的化妝品美容,手術美容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一個是本質上的,另一個是表面上的。化妝品可以掩飾你的不足,手術可以改造你的結構,可以滿足你暫時的虛榮心,但這些都無法給你真正的健康。

因為健康而使你青春常駐,容光煥發,思維敏捷,反應靈敏,那又是另一種不同層次上的美。通過吃葯,打針或者鍛煉,你或許也可以或多或少地達到你期望的效果。但沒有灸療好,艾灸是驅散疲勞,恢復元氣,補充體能,平衡陰陽的最有效的手段。有很多女人臉上不光滑潔凈,這往往是內分泌失調引起的,實際上還是陽能不足,而不是像一般所說的上火。

有這么幾種女性:1、臉上痘痘長得成片的女性,往往有嚴重的帶下病,「清熱解毒」往往沒有任何效果,因為她們的這種熱往往是虛熱,而不是實熱,補充陽能尚且不逮,何況雪上加霜。所以艾灸是最佳的選擇。

2、臉上長有黃褐斑的女性,往往肝腎虧虛,體質嚴重偏於酸性,用艾灸治療,往往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

3、虛胖的女性,並不是營養過剩,但營養過剩不過是西醫上的一個概念,中醫裡面沒有這樣的說法,如果哪個中醫也這樣瞎嚷嚷,那肯定個半吊子。

即使是肥胖的小孩子,也往往並不是營養過剩,而是陽能不足,往往是因為在懷孕期間,父母還有不少的性生活,導致孩子先天不足,肝腎機能失衡,脾臟運化無力。虛胖女性則往往有崩漏暗疾,失血過多。太過肥胖往往是因為脾腎陽虛,太過瘦弱,則往往是肝腎不足。

4、乳頭過早地顏色變暗淡,或者乳頭凹陷的女性,往往嚴重肝腎虧虛,沖脈,任脈虛寒,有的甚至還有咳嗽的毛病。這些問題艾灸都有很好的效果。

Ⅱ 艾灸方法

1、艾灸的方法與其使用的材料相關,包括艾柱灸、艾條灸、溫針灸、溫灸器灸四種方式。

2、艾灸主要是以艾葉為原材料,使用灸法治療疾病一種方法使用艾柱的灸法分為直接灸和間接灸。

3、直接灸是指將艾絨碾成細小顆粒狀,放在皮膚上直接燃燒。間接灸是隔著某些東西,比如隔姜灸、隔附子餅灸、隔鹽灸、隔蒜灸。艾條灸分為懸起灸和實按灸兩類。懸起灸分為溫和灸、雀啄灸和迴旋灸。實按灸的主要是太乙神針和雷火神針實按的方法,或者綁在針柄上進行溫針灸,以及把艾條放在艾盒內做成溫灸器熏灸。

Ⅲ 正確的艾灸方法 艾灸的基本方法

1、點燃艾條,讓艾條充分燃燒。

2、將點燃的艾條插入艾灸盒蓋上的卡子里。插入長度要小於艾灸盒的高度,又要和盒子保持一定距離。

3、將艾灸盒蓋按照正確的方向閉首改好,艾條要靠近艾灸盒底部且不觸及鐵絲網。

4、用艾灸盒上轎顫數的綁帶綁在需要施灸的身洞尺體部位。在艾灸過程中可通過艾灸盒上的孔眼隨時觀察艾條的燃燒狀態,及時舔掉艾灰,並調整艾條的位置。

Ⅳ 艾灸的使用方法是什麼

第一:首先這種那個方法非常的簡單,很多患者都可以在家學習和嘗試,但是記住一定要先灸左方,再灸右方。這個主要是由於人體的各種機能決定的,所以我們應該對其有所了解。要不然會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第二:其次艾條點燃以後,需要將燃端插入到溫灸棒裡面,然後用手去接觸然段,感覺起溫度,其中溫度適中的時候才可開始溫灸,要不然由於溫度過高會燙傷皮膚,如果溫度過低又達不到治療的效果。


第三:最後就是治療部位的區分了,腹部需要用精油按摩,然後再溫灸,首先要用溫灸棒在腹部滾動,其次再對穴點進行定點治療,一般要控制好時間,時間不能太長,正常的時間一般要控制在一刻鍾左右,這樣效果最佳。


注意事項
通過對其治療方法的了解以後,我們要知道其中的注意事項,那就是如果感覺身體極度的疲勞的時候,建議不要進行治療。要循序漸進,初次使用要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劑量,時間短一點,以後再加大劑量。

Ⅳ 古法艾灸小科普——防病美容

人體中的經絡系統是一個縱橫交錯、溝通內外、聯繫上下的整體,它溝通了人伍顫凱體中臟與臟、臟與腑、臟腑與五官之間的聯系,從而使人體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在這個由經絡構成的人體網格中,布滿了眾多穴位。

艾灸療法就是在穴位上施灸,即將艾絨或輔以其他葯物放置在體表的穴位上燒灼溫度,藉助艾火的熱力或葯效透入肌膚,通過經絡傳導,深入臟腑,發揮溫經散寒、活血通絡、回陽固脫、消瘀散結等作用,進而達到防病治病和保健強身的目的。

同時,艾葉中含有多種葯物成分及強烈的揮發物質,燃燒時葯力可以透入人體或吸入體內,通竄九竅,達到內外兼治的目的。

艾灸的 歷史

艾灸療法在我國已有數千年的 歷史 ,應用廣泛,是祖國醫學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明代名醫李梃在《醫學入門》中說:「凡葯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著名醫學家李時珍說:「產於山陽,采以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補。」可見,艾灸在傳統醫學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灸法起源於我國原始 社會 ,是在人類懂得利用火以後發現的。原始 社會 的人們在圍火取暖中,發現它能消除身體某腔喚些病痛,以及在利用火的過程中,偶然不慎被火灼傷了某處,反而減輕了某種疾病的症狀。在這一基礎上,逐步發展出灸法。

灸法所用的材料,最初階段很可能是用一般的樹枝或雜草等燃料。以艾草作為灸治的主要材料,是在春秋戰國時期。

關於灸治的方法,古代一般應用直接灸 ( 著膚灸 )。古代的直接灸,多用艾炷灸,且艾炷較大,施灸的壯數也較多。隨著灸法的盛行,灸的操作方法也越來越豐富,到了晉唐時代發明了艾灸和葯物相結合的各種間接灸法 ( 隔物灸 ),所隔的材料又因病而異,有蒜、姜、鹽、蔥、胡椒餅、附子等。艾條灸法最早見於明初的《壽域神方》,其後發展為在艾絨內加進葯物,再用紙捲成爆竹形,點燃後施灸。

艾灸的作用

① 防治疾病

灸法是在中醫陰陽五行、臟腑經絡理論的指導下,運用辨證施治的原則,將艾絨或者某些葯物放置在體表穴位上燒灼、溫熨,將艾火的溫和熱力以及葯物的作用,通過經絡的傳導發揮消除疾病的作用。

據研究表明, 艾灸可以溫經散寒、活血通絡、回洞鬧陽固脫、消瘀散結等 ,自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與此同時, 艾灸還可以提高人體抗病能力,全面作用於人體,調節人體免疫力。

② 養顏潤膚

艾灸的美容作用在很早以前就被發現並運用到了實際治療當中。晉代的著名女灸法家鮑姑因擅長灸治贅瘤而得名,她認為艾灸「不獨愈病,且並獲美艷」。

現代研究表明, 艾灸可以通過其溫熱性刺激和葯理作用,使施灸部位出現明顯充血,加強營養,加速新陳代謝,同時抑菌、殺菌,使皮膚組織恢復青春。

怎麼艾灸方法是什麼

使用工具:艾灸盒、艾條

1、打開艾灸盒;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艾灸條

Ⅶ 【古法艾灸】灸法與手法的完美結合

        妙靈結合十多年的臨床經驗為您奉上精彩課程,全部是實際,實用的干貨!

        為了節省大家出行時間,方便學習,我們依舊把課程分成兩部分相結合,理論部分用線上微課來講笑慶攔,實操的部分線下面授學習。

一. 線上理論課程部分: (語音微課9天 共18課時 每天120分鍾)開課時間:2018年6月1日-9日

1.火的傳承,艾灸的發展。

2.中土斡旋,一氣周流。(論述中土的重要性)

3.圓運動中的四象運行。(腎水  肝木  心火  肺金)

4.艾灸配穴的五行調理觀。(木火土金水的生克)

5.灸法中的要穴詳解。

6.調息法。(調息與數息法)

7.病例分析:常見病及雜症病因與如何調理。

二. 手法與灸法操作部分: (線下面授5天)開課時間:為2018年6月12日-16日

0 .《易筋經》內功樁法(每日早課)

1. 靈蛇出洞(疏通任脈與督脈)

2. 卧佛展筋,打開中土之門手法(是調理各種疾病必備的開門鑰匙)

3. 臟腑平衡手法:青龍探海,朱雀回巢,玄武翻江,白虎驅魔(調理氣機升降,令五臟氣血調和)

4. 數息法在調理中的運用(體會身體氣機的開闔)

5. 通調十二正經(手足三陰三陽)

6. 艾差滾條灸的四大技法(補與瀉又分八法)

7. 吐納十法在調理中結合灸法的運用

8. 結合中葯粉,鋪姜督灸與太陽灸。

9. 雷火神針灸的臨床操作及應用。

10.無痛刮痧的臨床應用。

為保證學習質量,線上學習完理論課程,線下的實操採用精品小班制,面授含食宿,線上課程復訓免費,面授課程復訓食宿自理。線上課程人數不限,面授實操每次4--5人,按報名順序安排。學習費用:8900元(含線上和線下兩部分)學習完想開理療店的可以輔助開店。(前十位報名可優惠至8100元)

學習地址:山東省青島市碰胡黃島區天泰陽光海岸

聯系人: 范老師: 17667740093

                雲水禪心:18560616841

Ⅷ 如何正確艾灸

閱讀全文

與古法艾灸使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雞感冒了怎麼辦最有效的土方法 瀏覽:786
織帽子的方法視頻 瀏覽:97
土工試驗資料試表22的計算方法 瀏覽:216
移植後快速暖宮方法 瀏覽:926
分析方法A 瀏覽:543
口腔麻醉消毒的方法不包括哪些 瀏覽:570
8x88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906
小說對話翻譯研究方法 瀏覽:735
咸豐元寶寶源當百真假鑒別方法 瀏覽:550
翡翠新武器鑒別方法 瀏覽:641
競爭的定價方法常用在哪裡 瀏覽:564
百度雲隱藏空間文件夾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566
快速開硬椰子方法 瀏覽:600
心理學的研究方法歸納法 瀏覽:998
小學生課後鍛煉方法 瀏覽:407
幼樹刻芽正確方法 瀏覽:272
台式機電源檢測方法 瀏覽:695
如何泡清酒的方法 瀏覽:72
歐巴撩妹正確方法 瀏覽:627
一周歲寶寶咳嗽最簡單方法 瀏覽: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