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叫成本會計,如何分,主要有幾種核算方法,那種最常用
首先說一下成本會計的職能:
成本會計的職能,是指成本會計作為一種管理經濟的活動,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所能發揮的作用。由於現代成本會計與管理緊密結合,因此,它實際上包括了成本管理的各個環節。現代成本會計的主要職能有:成本預測、成本決策、成本計劃、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
在成本會計的各個職能中,成本核算是最基本的職能,沒有成本核算就沒有成本會計。成本會計的各個職能是相互聯系,互為條件的,並貫穿於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全過程,在全過程中發揮作用。
下面說一下成本會計的種類
成本會計可按不同的標志進行分類。
按成本會計制度分類,可分為實際成本制度、標准成本制度和估計成本制度。
(1)實際成本制度。實際成本制度,是根據實際發生的各項支出計算成本的一種成本會計制度。
(2)標准成本制度。標准成本制度,是以預先制定的產品標准成本為基礎,用實際產量的標准成本同實際成本相比較並記錄和分析成本差異的一種成本制度。
(3)估計成本制度。估計成本制度,是在產品生產前預先估算單位產品成本,憑以確定售價,然後通過復式記賬將算出實際產量的估計成本與賬上實際成本比較,據以修改估計成本的一種歷史上曾採用過的不完整的成本會計制度。
按成本計算模式分類,可分為完全成本計算模式和變動成本計算模式。
(1)完全成本計算模式。完全成本計算模式,又稱「吸收成本」計算模式,它是按照傳統的成本觀念,將包含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在內的所有製造成本都吸收到產品成本中去,用來進行存貨的估價和確定已售產品成本的一種計算模式。
(2)變動成本計算模式。變動成本計算模式,是指產品成本中只包括變動製造成本而不包括固定製造成本的一種成本計算模式
希望以上能幫助你,有別的問題,你可以繼續提問。
2. 最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
1、品種法
2、分批法
3、逐步結轉分步法
4、平行結轉分步法
5、作業成本法
6、分類法
對一個企業來講,要計算企業的主要產品成本,要根據生產特點和生產組織方式選擇採用一種最適當的成本計算方法,但這一種成本計算方法並不一定能滿足該企業成本計算和成本管理的全部需要。
(2)最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擴展閱讀:
成本核算的目的:
1、構建全面的企業成本管理思維,尋求改善企業成本的有效方法。
2、跳出傳統的成本控制框架,從公司整體經營的視角,更宏觀地分析並控製成本。
3、掌握成本核算的主要方法及各自的優缺點,根據情況的變化改良現有的核算體系。
4、掌握成本分析的主要方法,為決策者提供關鍵有效的成本數字支持。
3. 企業最常用成本核算方法是哪一種
1、品種法是一種計算工作比較簡單的方法。一般運用大量大批的簡單生產(單步驟生產)。例如自來水生產、原煤原油的開采等。這類生產往往品種單一,封閉式生產,月末一般沒有在產品存在。既使有在產品,數量也很少,所以一般不需要將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進行劃分。當期發生的生產費用總和就是該種完工產品的總成本。除以產量,就可以計算出產品的單位成本。在簡單法下,生產中發生的一切費用都屬於直接費用,可以直接計入該種產品成本。由於簡單法不存在完工產品與在產品成本劃分的問題,計算方法比較簡單,故稱之為簡單法。
2、分批法是按照產品批別歸集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在小批單件生產的企業中,企業的生產活動基本上是根據定貨單位的訂單簽發工作號來組織生產的,按產品批別計算產品成本,往往與按定單計算產品成本相一致,因而分批法也叫定單法。
4. 成本核算的方法有哪些
1、當月生產的各類產品的數量、難易系數、工時
2、材料領用消耗的數量、分配標准
3、各類共耗費用的金額及分配標准,包括水電、折舊、人工、製造費、各類攤銷
4、各類在產品的期末盤點數
5、其他與企業自身核算有關的數據 產品的生產過程,也是物化勞動(包括勞動對象和勞動手段)和活勞動的耗費過程。因而生產過程中發生的生產費用,按其經濟內容分類,可劃歸為勞動對象方面的費用、勞動手段方面的費用和活勞動方面的費用三大類。生產費用按照經濟內容分類,就是在這一劃分的基礎上,將生產費用劃分為若干要素費用。
5. 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
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是:
1、認真執行成本開支的有關法規規定,按成本開支范圍處理費用的列支。
2、正確劃分各種費用支出的界限,如收益支出與資本支出、營業外支出的界限,產品生產成本與期間費用的界限,本期產品成本和下期產品成本的界限,不同產品成本的界限,在產品和產成品成本的界限等。
3、根據企業的生產特點和管理要求,選擇適當的成本計算方法,確定成本計算對象、費用的歸集與計入產品成本的程序、成本計算期、產品成本在產成品與在產品之間的劃分方法等。
4、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礎工作,包括:建立和健全成本核算的原始憑證和記錄、合理的憑證傳遞流程;制定工時、材料的消耗定額,加強定額管理;建立材料物資的計量、驗收、領發、盤存制度;制訂內部結算價格和內部結算制度。
(5)最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擴展閱讀:
1、成本是生產和銷售一定種類與數量產品以耗費資源用貨幣計量的經濟價值。企業進行產品生產需要消耗生產資料和勞動力,這些消耗在成本中用貨幣計量,就表現為材料費用、折舊費用、工資費用等。
2、成本是為取得物質資源所需付出的經濟價值。企業為進行生產經營活動,購置各種生產資料或采購商品,而支付的價款和費用,就是購置成本或采購成本。
3、成本核算是指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耗費按照一定的對象進行分配和歸集,以計算總成本和單位成本。成本核算通常以會計核算為基礎,以貨幣為計算單位。
4、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耗費按照一定的對象進行分配和歸集,以計算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6. 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公式
成本核算計算公式:
經營凈收入=經營收入-經營費用-生產性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稅+
出租房屋凈收入、出租其他資產凈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凈租金等。財產凈收入不包括轉讓資產所有權的溢價所得。
轉移凈收入 計算公式為:轉移凈收入=轉移性收入-轉移性支出
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率= (報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0%。
經營凈收入=經營收入-經營費用-生產性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稅+出租房屋凈收入、出租其他資產凈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凈租金等。財產凈收入不包括轉讓資產所有權的溢價所得。
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率= (報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0%。
(6)最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擴展閱讀:
成本核算的作用:
1、發現客戶利潤貢獻度。成本分析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可以發現不同客戶對小微企業的利潤貢獻度(包括利潤率和利潤額),由於產品的利潤率和客戶的加權平均利潤率是不同的,所以,小微企業要不斷篩選、開發有價值的產品和客戶,並為此類客戶提供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以得到最大的利潤收益。
2、建立業務考核的參考。市場競爭的激勵程度迫使小微企業必須制定多項指標對業務員的業績進行考核,業務質量指標理應成為其中之一。所謂業務質量也就是產品的計劃毛利(成交價與產品的計劃成本價的差異)。但不能簡單地把產品的實際成本失控歸咎於業務員。
有了透明、公正、可操作性強的業務標准,業務員的業務取向就可得到正確的引導,從而可以使小微企業降低業務風險。
3、企業通過實行各種有效的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方法,可以提高利潤率,降低企業業務風險,促使企業各部門更加重視成本控制,調動企業中層管理人員及員工的積極性,從而促進企業的持續穩定發展。
成本核算是加強小微企業成本管理的重要環節,成本核算與成本控制對企業的利潤政策、周轉政策和結構政策產生影響,進而影響到企業的投資收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成本核算
7. 用哪種成本核算方法最好
沒有最好,只有最適當。 對一個企業來講,要計算企業的主要產品成本,要根據生產特點和生產組織方式選擇採用一種最適當的成本計算方法,但這一種成本計算方法並不一定能滿足該企業成本計算和成本管理的全部需要。企業的情況錯綜復雜,要全面考慮具體企業的生產特點和生產步驟,根據企業的規模和水平,科學合理地安排成本計算程序和方法,把各種成本計算方法結合運用,達到最佳的成本計算和最優的成本控制。
8. 成本核算的方法
產品成本核算方法如下:
1、生產成本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的分配
期初生產成本和本期發生的生產成本應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這是成本計算工作中一項重要而又復雜的工作。企業應當根據生產特點、組織特點及管理要求選擇既合理又簡便的分配方法對完工產品成本和在產品成本進行分配。
常用的分配方法有以下六種
1不計算在產品成本。
2在產品成本按年初數固定計算。
3在產品成本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費用計算。
4約當產量法。
所謂「約當產量法」是指將在產品按其完工程度摺合成完工產品產量生產成本按完工產品數量和在產品約當產量的比例進行分配的一種方法。
約當產量法的計算公式如下
在產品約當產量=在產品數量×完工程度
產成品成本一單位成本×產成品數量
月末在產品成本=單位成本×產成品成本
在計算在產品約當產量時原材料成本項目和其他成本項目是有區別的。在計算原材料成本項目的約當產量時應注意原材料的投料方式。如果原材料在生產開始時一次投入則不論產品完工與否每一在產品數量應負擔的原材料費用與完工產品完全相同因此不需要計算在產品的約當產量。如果原材料是隨著生產過程陸續投入的則需要計算在產品的約當產量。換言之如果原材料是隨著生產過程逐步投料的那麼各成本項目都按完工程度計算出相同的約當產量如果原材料是在生產開始時一次投入的則原材料項目不需要計算約當產量或約當產量就等於在產品數量其他成本項目要按完工程度計算約當產量。
採用約當產量法要求科學地確定在產品的完工程度而這又是一項復雜的工作。企業可以根據月末在產品數量採用技術或其他方法測算出完工程度。產品工時定額工作做得好的企業可按每道工序累計單位工時定額除以單位產品工時定額計算得出。其中每道工序中的在產品其完工程度一般等於所在工序的 50如果原材料在生產開始時一次投入則原材料項目視為全部完工。
[例]甲產品的單位工時定額為100工時經過兩道工序製成。各工序的單位工時定額是第一道工序30工時第二道工序70工時。則每道工序的完工程度可計算如下
第一道工序= 30×50%/100=15%
第二道工序= 30 70×50%/100=65%
5在產品成本按定額成本計算。
在產品成本按定額成本計算是指先對在產品確定一個定額單位成本月末根據在產品數量乘以各項定額單位成本計算出月末在產品定額成本並進而計算完工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
在這種方法下月初在產品成本加上本月發生的生產成本減去月末在產品定額成本即為本月完工產品成本。其計算公式如下
月末在產品成本=月末在產品數量×在產品定額單位成本
本月完工產品成本=月初在產品成本 本月發生的生產成本-月末在產品定額成本
定額成本法適用於定額管理基礎較好、各月在產品數量變動不大實際成本脫離定額成本的差異可以相互抵銷的企業。
6定額比例法。
定額比例法是指按定額定額消耗量、定額費用或定額工時比例分配完工產品成本和月末在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
與定額成本法相比定額比例法要求為完工產品和在產品制定比較准確的消耗定額因此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的實際成本可以根據定額消耗量、定額費用或定額工時作比例分配。通常情況下材料項目按定額消耗量比例分配而其他成本項目則按定額工時比例分配。
在定額比例法下相關的計算公式如下
材料分配率= 月初在產品實際材料成本本月投入的實際材料成本完工產品定額材料成本月末在產品定額材料成本×100
完工產品應分配的材料成本=完工產品定額材料成本×材料分配率
工資或其他費用分配率=月初在產品實際工資或其他費用本月投入的實際工資或其他費用完工產品定額工時月末在產品定額工時
月末在產品應分配的材料成本=月末在產品定額材料成本×材料分配率
完工產品應分配的工資其他費用=完工產品定額工時×工資其他費用分配率
月末在產品應分配的工資其他費用=月末在產品定額工時×工資其他費用分配率
2.完工產品成本的核算
企業的完工產品包括產成品、自製材料及自製工具、模型等低值易耗品以及為在建工程生產的專用設備和提供修理勞務等。本月完工產品的成本應從 「生產成本」科目轉出。其中產成品轉入「產成品」科目自製材料、工具、模型等轉入「原材料」、「低值易耗品」等科目為在建工程提供的勞務不論其完工與否均應結轉至「在建工程」科目。「生產成本」科目的借方余額表示月末在產品成本。
9. 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
成本計算方法有6種,具體分為:
1、品種法是以產品品種為成本計算對象來歸集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方法。它是工業企業計算產品成本最基本的方法之一,主要適用於大量大批生產的簡單生產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驟計算成本的復雜生產。
2、分批法是按照產品批別歸集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適用於單件、小批生產類型的企業,主要包括:
(1)單件、小批生產的重型機械、船舶、精密工具、儀器等製造企業。
(2)不斷更新產品種類的時裝等製造企業。
(3)新產品的試制、機器設備的修理作業以及輔助生產的工具、器具、模具的製造等,亦可採用分批法計算成本。
3、逐步結轉分步法也稱順序結轉分步法,它是按照產品連續加工的先後順序,根據生產步驟所匯集的成本,費用和產量記錄,計量自製半成品成本,自製半成品成本隨著半成品在各加工步驟之間移動而順序結轉的一種方法。
逐步結轉分步法成本計算對象是最終完工產品和各步驟的半成品。
4、平行結轉分步法是各生產步驟只歸集計算本步驟直接發生的生產費用,不計算結轉本步驟所耗用上一步驟的半成品成本;各生產步驟分別與完工產品直接聯系,本步驟只提供在產品成本和加入最終產品成本的份額,平行獨立、互不影響地進行成本計算,平行地把份額計入完工產品成本。
平行結轉分步法成本計算對象是最終完工產品。
5、作業成本核演算法又稱ABC成本法,作業成本法把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包括期間費用)作為產品(服務)消耗作業的成本同等地對待,拓寬了成本的計算范圍,使計算出來的產品(服務)成本更准確真實。
作業是成本計算的核心和基本對象,產品成本或服務成本是全部作業的成本總和,是實際耗用企業資源成本的終結。
6、分類法是按照類別產品匯集生產費用,計算出各類產品的總成本,然後將總成本按一定標准在該類產品的各種產品間進行分配,計算出各種產品成本。
分類法適用於產品品種、規格繁多,並且可以按一定標准將產品劃分為若干類別的製造企業。
(9)最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擴展閱讀:
計算成本應遵循的原則。主要包括:
1、合法性原則。指計入成本的費用都必須符合法律、法令、制度等的規定。不合規定的費用不能計入成本。
2、可靠性原則。包括真實性和可核實性。
真實性就是所提供的成本信息與客觀的經濟事項相一致,不應摻假,或人為地提高、降低成本。可核實性指成本核算資料按一定的原則由不同的會計人 員加以核算,都能得到相同的結果。真實性和可核實性是為了保證成本核算信息的正確可靠。
3、相關性原則。包括成本信息的有用性和及時性。有用性是指成本核算要為管理當局提供有用的信息,為成本管理、預測、決策服務。及時性是強調信息取得的時間性。及時的信息反饋,可及時地採取措施,改進工作。而這時的信息往往成為徒勞無用的資料。
4、分期核算原則。企業為了取得一定期間所生產產品的成本,必須將川流不息的生產活動按一定階段(如月、季、年)劃分為各個時期,分別計算各期產品的成本。
成本核算的分期,必須與會計年度的分月、分季、分年相一致,這樣可以便於利潤的計算。
5、權責發生制原則。應由本期成本負擔的費用,不論是否已經支付,都要計入本期成本;不應由本期成本負擔的費用,雖然在本期支付,也不應主考試本期成本,以便正確提供各項的成本信息。
6、實際成本計價原則。生產所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動力要按實際耗用數量的實際單位成本計算、完工產品成本的計算要按實際發生的成本計算。雖然原材料、燃料、產成品的賬戶可按計劃成本加、減成本差異,以調整到實際成本。
7、一致性原則。成本核算所採用的方法,前後各期必須一致,以使各期的成本資料有統一的口徑,前後連貫,互相可比。
8、重要性原則。對於成本有重大影響的項目應作為重點,力求精確。而對於那些不太重要的瑣碎項目,則可以從簡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