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位7段數碼管怎麼使用
1、2是公共端,控制位碼,控制那個數碼管亮(左右),如果是纖遲虛共陰的則接低電平,若為供陽的則相反。(這個可以用萬用表的二極體檔來判斷,最好買的時候穩毀燃清楚),a-g、dp是控制斷碼,控制9個二極體的亮暗,可以直接接51的輸出口(P0要加上拉電阻),如果是共陰的則接旦哪高電平來使數碼管亮,若為供陽的則相反。用8位碼控制,用16進製表示!二極體從最上面順時針分別為a,b,c,d,e,f中間橫線為g,點為dp。
『貳』 2位7段共陽數碼管如何使用應如何和單片機進行連接。
嘿嘿 可以按照下面的圖 進行連接
一個接在P0口、一個接在P2口上,分別為7段數碼管提供段形,採用共陰極的數碼管,數碼管的3、8引腳都接地,即公地。送高電平可陪遲以點亮相應的各段掘橋。
為靜態顯示方式。
呵呵 滿意判亂猛就選滿意回答
『叄』 數碼管顯示方式及特點
數碼管的顯示方式有兩種:靜態顯示和動態顯示。
靜卜鄭態顯示方式特點:所謂靜態顯示就是指無論是多少位數碼管,同時處於顯示狀態。 當單片機系統中使用靜態數碼管顯示時,需要在每一個數碼管上添加一個鎖存器,當需要某個數碼管顯示其他內容時,只需要修改與其相連的型檔頌鎖存器的值蠢舉即可。
動態顯示方式特點:所謂動態顯示,是指無論在任何時刻只有一個數碼管處於顯示狀態,每個數碼管輪流顯示。當數碼管處於動態顯示時,所有位選線分離,而每個數碼管的各條段選線相連。
『肆』 數碼管在PLC中如何使用
只需用一個共陰極七段數碼管,每段接一個2.2K的頌渣電阻,電阻的另一端接PLC的一組輸出口(如:Q1.0、Q1.1、。。。Q1.6),數碼管的共陰極接PLC輸出側的地,這樣,運行時,如使Q1.0=1,則Q1.0對應的那一段就友罩亮,如Q1.0=0,,則Q1.0對應的那一段就滅。記住每一個輸出口對應數碼管的段,編出數字由0到9輸出口對應的輸出狀態的值,編程時,在顯示送數前,先判斷送出的數是幾,再把這「幾對應的狀態值」送給輸出野告悄口就可以是數碼管顯示「幾」。S7-200有7段解碼指令,用它就可省事多了。
『伍』 數碼管怎麼使用
數碼管是嵌入式開發中比較常用的一個模塊,本篇文章根據查閱的資料以及學習筆記整理成文,盡可能詳盡的講解常用數碼管原理和使用方法。有不足和疏忽的地方,請不吝指正。
一、工作原理
數碼管是一種半導體發光器件,其基本單元是發光雀游二極體。能顯示4位數字的叫四位數碼管,當然也有多位和只有一位的數碼管,他們的電氣原理相同。數碼管按段數分為七段數碼管和八段數碼管,八段數碼管比七段數碼管多一個發光二極體單元(多一個小數點顯示);按發光二極體單元連接方式分為共陽極數碼管和共陰極數碼管。共陽數碼管是指將所有發光二極體的陽極接到一起形成公共陽極(COM)的數碼管。共陽數碼管在應用時應將公共極COM接到+5V,當某一欄位發光二極體的陰極為低電平時,相應欄位就點亮。當某一欄位的陰極為高電平時,相應欄位就不亮。共陰數碼管是指將所有發光二極體的陰極接到一起形成公共陰極(COM)的數碼管。共陰數碼管在應用時應將公共極COM接到地線GND上,當某一欄位發光二極體的陽極為高電平時,相應欄位就點亮。當某一欄位的陽極為低電平時,相應欄位就不亮。
二、電氣特性
單位數碼管有十個管腳,其中有8根是用頃嘩銷來點亮a,b,c,d,e,f,dp 共8個發光二極體(原理中有介紹),3,8兩個管腳為公共COM腳,它們相連通且作用相同,可接任意一根。為了更清楚介紹,貼圖如下
共陰數碼管腳位對應圖
三、驅動方式
1、靜態驅動也稱直流驅動。靜態驅動是指每個數碼管的每一個段碼都由一個單片機的I/O埠進行驅動,或者使用如BCD碼二-十進制解碼器解碼進行驅動。靜態驅動的優點是編程簡單,顯示亮度高,缺點是佔用I/O埠多,如驅動5個數碼管靜態顯示則需要5×8=40根I/O埠來驅動,要知道一個89S51單片機可用的'I/O埠才32個呢:),實際應用時必須增加解碼驅動器進行驅動,增加了硬體電路的復雜性。
2、數碼管動態顯示介面是單片機中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顯示方式之一,動態驅動是將所有數碼管的8個顯示筆劃"a,b,c,d,e,f,g,dp"的同名端連在一起,另外為每個數碼管的公共極COM增加位選通控制電路,位選通由各自獨立的I/O線控制,當單片機輸出字形碼時,所有數碼管都接收到相同的字形碼,但究竟是那個數碼管會顯示出字形,取決於單片機對位選通COM端電路的控制,所以我們只要將需要顯示的數碼管的選通控制打開,該位就顯示出字形,沒有選通的數碼管就不會亮。通過分時輪流控制各個數碼管的的COM端,就使各個數碼管輪流受控顯示,這就是動態驅動。在輪流顯示過程中,每位數碼管的點亮時間為1~2ms,由於人的視覺暫留現象及發光二極體的余輝效應,盡管實際上各位數碼管並非同時點亮,蘆瞎但只要掃描的速度足夠快,給人的印象就是一組穩定的顯示數據,不會有閃爍感,動態顯示的效果和靜態顯示是一樣的,能夠節省大量的I/O埠,而且功耗更低。
四、開發實例
下面講解一下四位數碼管的動態驅動顯示,首先看一下接線引腳圖如下。
接下來用51單片機設計目標:通過編寫c語言程序經編譯連接後下載到單片機中,使四位數碼管依次顯示1,2,3,4
#define uchar u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signed int
//位選控制埠
sbit p20=P2^0;
sbit p21=P2^1;
sbit p22=P2^2;
sbit p23=P2^3;
//數碼管段選編碼數組,分別為顯示:1,2,3,4的編碼
uchar code BianMa[] ={0x7,0xb,0xd,0xe};
//延時1ms函數(用於數碼管動態刷新)
void Delay1ms(int time);
void main()
{
while(1)
{
p20 =0; //共陰極數碼管低位選有效,表示已選中第一位數碼管
P0 =BianMa[0];//通過I/O口P0向數碼管送段選編碼
Delay1ms(500);//第一位數碼管顯示0.5秒,然後換到第二位,依次下去,由於視覺停留和數碼管余輝,所以感覺四位都在顯示
p20 =1;
p21 =0; //第二位亮
P0 =BianMa[1];
Delay1ms(500);
p21 =1;
p22 =0; //第三位亮
P0 =BianMa[2];
Delay1ms(500);
p22 =1;
p23 =0; //第四位亮
P0 =BianMa[3];
Delay1ms(500);
p23 =1;
}
//延時函數體
void Delay1ms(int time
{
int i,j;
for(i =time;i>0;i--)
for(j =110;j>0;j--)
}
五、關於亮度和鎖存器
一般來說靜態驅動的亮度要高於動態驅動的亮度,但不影響使用。實際使用中為了達到更好的效果,會配合鎖存器如74HC573一起使用,可以記憶先前狀態數據直到有新數據覆蓋。對做51單片機應用開發來說,相對LCD液晶,液晶模塊編程更方便,樣式更多樣,但是其缺點亮度不夠。這也恰恰是數碼管的優勢,如果做簡單的計數顯示,數碼管是最好選擇。
六、使用中注意事項
數碼管的基本組成是發光二極體,因此其可以通過的電流只有幾mA,接5V直流電源做測試的時候一定要串上一個幾十K大小的電阻。否則,很容易燒掉,此外用萬用表的測電阻檔就可將其點亮,足以說明其電流之小。
『陸』 數碼管——wiringPi介面的使用
我們先來看下數碼管的實物圖
數碼管由四個引腳:CLK,DIO,VCC,GND
VCC接5V GND接GND CLK和DIO接GPIO。
實現原理: https://blog.csdn.net/q1241580040/article/details/45815245
數碼管顯示原理:https://www.cnblogs.com/yuwl26/p/3307337.html
數碼管相對於之前的LED,按鈕之類要復雜,想要了解詳情的可以看以上兩個鏈接。
我就簡單的介紹下數碼管原理:通過CLK DIO 兩個引腳的高低電平變化來寫入數據。
數碼管接收到開始信號後 可以寫入數據 接收到停止信號後結束寫入。
數碼管分兩種:共陰極 和 共陽極
數碼管上的每個數字都由七條短杠 和 一個小數點組成,共陰極的數碼管 當短杠接收到高電平時會通電發光,供陽極則為低電平通電發光。
這樣說不是很好理解 我就舉個例子,比方說我們想讓共陰極的數碼管顯示數字 5,那就要讓afgcd 這五個短杠 為高電平1,那個abcdefgD(D表示小數點)為 10110110,這里的數據寫入格式為 Dgfedcba ,即01101101,轉換為十六進制為 0x6d
unsigned char code table[]={//共陰極0~f數碼管編碼
0x3f,0x06,0x5b,0x4f, //0~3
0x66,0x6d,0x7d,0x07, 衡胡 //4~7
0x7f,0x6f,0x77,0x7c, //8~b
0x39,0x5e,0x79,0x71 祥棚//c~f
};
除了顯示數字字母 數碼管還有一些固定的咐宴攔命令
0xc0~0xc3 表示數碼管上四個數字的地址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wiringPi.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ignal.h>
#include <time.h>
#define CLK 27
#define DIO 22
//共陰極0~f數碼管編碼
char segdata[]={
0x3f,0x06,0x5b,0x4f, //0~3
0x66,0x6d,0x7d,0x07, //4~7
0x7f,0x6f,0x77,0x7c, //8~b
0x39,0x5e,0x79,0x71, //c~f
0x00 //不顯示
};
//共陰極0~9帶小數點的數碼管編碼
char segdatadp[]={
0xbf,0x86,0xdb,
0xcf,0xe6,0xed,
0xfd,0x87,0xff,0xef
};
//初始化wiringPi 使用BCM編碼
void tm1637_init()
{
if(-1==wiringPiSetupGpio())
{
exit(-1);
}
pinMode(CLK,OUTPUT);
pinMode(DIO,OUTPUT);
}
//當CLK高電平時,DIO由高變低則代表開始信號
void tm1637_start()
{
digitalWrite(CLK,1);
usleep(140);
digitalWrite(DIO,1);
usleep(140);
digitalWrite(DIO,0);
usleep(140);
digitalWrite(CLK,0);
usleep(140);
}
//當CLK高電平時,DIO由低變高則代錶停止信號
void tm1637_stop()
{
digitalWrite(CLK,0);
usleep(140);
digitalWrite(DIO,0);
usleep(140);
digitalWrite(CLK,1);
usleep(140);
digitalWrite(DIO,1);
usleep(140);
}
void write_bit(char bit)
{
digitalWrite(CLK,0);
usleep(140);
if(bit){
digitalWrite(DIO,1);
}else{
digitalWrite(DIO,0);
}
usleep(140);
digitalWrite(CLK,1);
usleep(140);
}
void write_byte(char data)
{
char i = 0;
for(i=0;i<8;i++)
{
write_bit((data>>i)&0x01);
}
digitalWrite(CLK,0);
usleep(140);
digitalWrite(DIO,1);
usleep(140);
digitalWrite(CLK,1);
usleep(140);
pinMode(DIO,INPUT);
while(digitalRead(DIO));
pinMode(DIO,OUTPUT);
}
void write_command(char cmd)
{
tm1637_start();
write_byte(cmd);
tm1637_stop();
}
void write_data(char addr,char data)
{
tm1637_start();
write_byte(addr);
write_byte(data);
tm1637_stop();
}
void number_display(int h_shi,int h_ge,int m_shi,int m_ge)
{
write_command(0x40);//寫數據
write_command(0x44);//固定地址
write_data(0xc0,segdata[h_shi]);//寫入第一個數碼管
write_data(0xc1,segdata[h_ge]);
write_data(0xc2,segdata[m_shi]);
write_data(0xc3,segdata[m_ge]);
write_command(0x88);//顯示開
}
void time_display(int h_shi,int h_ge,int m_shi,int m_ge,int f_dp)
{
write_command(0x40);//寫數據
write_command(0x44);//固定地址
write_data(0xc0,segdata[h_shi]);//寫入第一個數碼管
if(f_dp)
{
write_data(0xc1,segdata[h_ge]);
}else{
write_data(0xc1,segdatadp[h_ge]);
}
write_data(0xc2,segdata[m_shi]);
write_data(0xc3,segdata[m_ge]);
write_command(0x88);//顯示開
}
//sigint信號處理函數 退出並關閉數碼管
void handler(int signo)
{
number_display(16,16,16,16);
exit(-1);
}
int main()
{
char FLAGDP = 1;
signal(SIGINT,handler);
tm1637_init();
char i = 0;
#if 0
while(1)
{
for(i=0;i<10;i++)
{
number_display(i,i,i,i);
sleep(1);
}
}
#endif
while(1)
{
FLAGDP^=1;
time_t t = time(NULL);
struct tm* _mt = gmtime(&t);
int h_s=0,h_g=0,m_s=0,m_g=0;
h_s = (_mt->tm_hour+8)/10;//時區+8
h_g = (_mt->tm_hour+8)%10;
m_s = _mt->tm_min/10;
m_g = _mt->tm_min%10;
time_display(h_s,h_g,m_s,m_g,FLAGDP);
sleep(1);
}
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