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課堂教學管理有哪些方法
直接指令法:教師通過明確的管理指令信息,實現對課堂教學主動控制的方法。像課堂教學中教師常用的」」請注意黑板」」「」請注意這句話」」「」不要隨便講話」」等,就屬於這種方法。
使用這種方法,一是要適時;二是不宜過多地使用」」不要」」之類的否定性指令;三是要努力做到令行禁止。
間接暗示法:教師通過運用比較隱蔽的表達方式,傳達課堂管理意圖,讓學生在某種暗示情景中,自覺遵守課堂管理要求的方法。
這種方法既有利於保護學生的自尊需要,又能體現對學生的嚴格要求。像」」現在同學們都在認真看書,有的同學還動筆圈點,已經進入學習的良好狀態」」之類的暗示語,會使本來認真看書的學生更加認真,使一些不怎麼認真的學生自動端正態度。
運用這種方法,要求教師必須洞察課堂情景,特別是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力求准確而巧妙,淡化管理」」痕跡」」。
恰當評價法:教師依據課堂管理的現狀,及時做出恰當的或肯定或否定的評價,以此激發學生內在進取熱情的方法。
評價的對象,可以是學生的注意程度、遵守紀律的狀況,也可以是學生作業的優劣情況。
評價的目的是引導學生在課堂上發揚優點,克服不足。進行評價,無論是對全班學生還是對小組、個別學生,都要力求具體(評價的是具體行為、具體表現)、實事求是、客觀公正;要慎用否定性評價,尤其是對後進生,以免挫傷其自尊心,形成學生之間或師生之間的隔閡。
體語控製法:教師通過運用動作、表情、姿態等體態語言,傳達課堂管理信息,調控課堂秩序或氣氛的方法。像收住話題、注視學生、微笑、蹙眉、適當地走近分神的學生、高低快慢的表達節奏、抑揚頓挫的聲調、用飽滿而嚴肅的態度影響學生情緒等等,都是常用的體語控制方法。
有意忽視法:該法適用於不當行為(甚至為破壞性行為)中暗藏著贏得他人注意願望的學生。對於有該種不當行為的學生,若教師採取言語反應,可能正好迎合其正在尋求的目的,而採用此法,實際上是向其表明,教師對他的不當行為完全可以保持泰然自若,無須用言語方式回敬他,使其自討沒趣後改變這種行為。
提問法:即採用臨時讓不注意聽講的學生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來提醒學生自覺糾正不當行為,專心學習。
懸掛法:課堂教學時,學生可能提出一些教師意想不到的問題,使教師一時回答不了;或者回答了,但由於缺乏仔細思考,語言表達不得當,學生接受有困難,影響教學進程。遇到這種情況,為了不影響教學進程,可把問題暫時懸置起來,讓學生課後去尋找答案。目的是使學生繼續學習,防止他們因此分散注意力。
運用這種方法,課後要查找有關資料,盡快給學生以正確的答復。
剎車法:課堂教學中,看學生對某個問題十分感興趣,紛紛舉手要求發言,這時讓他們一一回答下去,會影響教學進程。對此,教師要當機立斷,及時剎車,以防止課堂教學前松後緊或完不成任務。剎車時,要注意保護學生的積極性。
培養助手法:教師通過發揮學生幹部的作用,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維護課堂秩序的方法。這樣做,學生既是管理對象又是管理者,有利於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像讓學習骨幹、小組長組織小組討論、檢查小組作業等,就屬於這種方法。這種方法在復式教學中運用得較多。
② 教師如何有效管理課堂
導語: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課堂管理的好,有助於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使教師能夠有效地組織教學,師生關系溝通變得更順暢,課堂效率就更高。良好的課堂管理不僅與正確的管理指導思想和恰當的管理方法密切相關,而且還要受到管理者的素質、課堂自身的狀況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一、創建積極課堂環境,滿足學生心理需要
積極的課堂環境與學生紀律之間有著密切聯系,許多課堂管理問題與教師能否創建積極的課堂環境從而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有關。教學實踐也表明,正是由於課堂環境不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從而造成了學生消極的學習態度和惹是生非或畏縮不前的行為。因此,課堂管理只有通過創建一個有意義的、真正能夠滿足學生需要的積極課堂環境,才能確保學生作出積極的、教學目標導向的行為,形成良好紀律。
應注意以下幾點:
(1)分析學生需要滿足情況,弄清問題行為產生的環境原因。學生的行為,包括違紀行為,都受其內在需要的驅動,是學生嘗試滿足某種需要的結果,學生的問題行為主要是由於課堂環境不能滿足其歸屬、認同和愛的需要造成的。因此,我們必須通過觀察、調查等方法深入分析現行課堂環境對學生需要的滿足情況,識別學生問題行為的類型和原因,切實理解學生個體心理和學習需要,從而為針對性地創建積極課堂環境創造必要的前提。
(2)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以人為本是當代課堂管理的核心理念和根本尺度。在課堂教學中,以人為本,就是一切從學生出發,以學生的發展和需要為本,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獨特體驗,切實做到理解人、尊重人、關愛人、激勵人。
(3)營造人性化的積極課堂環境和氛圍,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人性化的課堂環境和氛圍是以人為本課堂教學的潛在課程,是有效課堂管理的基礎。為此,教師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通過對學生情感、意見和內在反應的真誠尊重、關注、接納和移情理解,營造人性化的課堂心理氛圍,滿足學生情緒安全感。
第二,通過情感化的陸廳教學、科學早逗隱設置建設性的課堂環境、提高教學藝術水平、建立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等途徑,營造人性化的課堂教學氛圍。
第三,建立自然、和諧的教學生態。課堂管理要重視班級社會、心理和生理環境建設,努力創建在情感上互相支持、教學上積極參與、師生互動中相互關注的課堂微觀生態系統。
(4)接納學生,努力滿足學生的歸屬需要。歸屬感是一個強大的動力因素,而接納是最有效的激發方式之一,它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自尊、適應及其它健康品質。
(5)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滿足學生的自信需要。教師所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一件事、表現出來的每一種態度都應注意要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自我印象,不能打擊學生的自信心。
(6)培養學生選擇和履行職責的能力,滿足學生有關權力和自由的需要。許多學生都渴望承擔責任、自治和獨立,同時也想擁有與老師共享管理課堂的權力。因此,教師要通過為學生提供選擇、與學生一起制定課堂規范、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等方法滿足學生有關權力和自由的需要。
二、運用有效溝通技能,改進交流方式
當代課堂管理理論認為,健康的交流方式和有效的溝通技能不但有助於增進師生間的關系和有效地實現教學目標,也是有效課堂管理的重要策略。在課堂管理中運用有效溝通技能,應注意以下幾點:
1、要善於傾聽。
教師的傾聽體現著對學生的接納和重視。在所有能讓學生感到被接納和重視的事件中,“傾聽”最為重要。傾聽是表達尊重的標志,是滿足學生被接納、受重視以及安全感需求的最重要途徑。通過教師的傾聽,可以使學生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心理咨詢實踐表明,僅僅讓受詢者說出與他的生活挫折有關的內心感受就可能治好他的心理疾苦。因此,教師要善於掌握傾聽的藝術和技巧,並把這些技巧應用於與學生的交流中。這不但會改善師生關系,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並且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自尊心理。
2、合理運用肢體語言。
課堂管理的肢體語言理論認為,合理運用肢體語言有助於課堂秩序的建立。
(1)眼神接觸。眼神接觸指畢是課堂上師生最常用和最有效的交流形式,通過訓練,教師不僅要能自然地注視每一個學生,而且要能讀懂每一個學生的要求和反應,傳達自己對學生的評價及對整個教室情境的把握,預防學生不良行為的發生。
(2)身體接近。對課堂上違紀的學生,教師的言語批評既會中斷教學活動,又可能引起學生的反感。在大多數情況下,教師只需走近他(她),或輕輕地拍一下,什麼也不必說,就能使其端正行為。
(3)身體姿勢和面部表情。身體姿勢和面部表情是肢體語言的重要部分,在交流中傳達著許多重要的信息。因此,教師在調控學生課堂行為的過程中,應盡可能利用身體姿勢和面部表情輔佐說話。
3、恰當反饋與贊揚。
給學生提供具體、清晰、詳盡的反饋是一個重要的溝通技能。這里,教師應正確把握反饋多少、對誰反饋、反饋什麼等幾個問題。目前,許多教師的反饋存在著不夠明確、批評多鼓勵少等缺點。有關研究表明,要使給學生的反饋(表揚)成為有效的鼓勵因素,應該具有如下三個特點。
(1)情景性。不要隨便濫用表揚,表揚必須緊跟在良好的行為之後;
(2)具體性。贊揚應針對某個特別要強化的行為;
(3)可信性。贊揚應因人而異,可信有據。同時,在課堂管理中,教師應盡量使用“我信息”,如“作為教師,我對你上課看小說的行為感到不盡滿意”,向學生傳達出教師對問題情境的感受和對學生正當行為的要求,避免“你信息”,如“你太懶惰,你如果不改進,你將一無是處”這類引發學生反感的標記性言辭,與學生進行平等交流。同時,在溝通中還要注意“對事不對人”。例如,教師可以說“我喜歡你,但是我不喜歡你現在做的事情”,但不能說“你真是不可救葯”,“我討厭你”。
4、正面誘導。教師對待學生的行為方式可分為有意負面誘導、無意負面誘導、無意正面誘導、有意正面誘導等四種類型。所謂正面誘導,是對一類信息的總稱——無論是語言的還是非語言的,正式的還是非正式的——即傳遞給學生說他們是負責任的、有能力的、有價值的信息。相反,負面誘導則是指向學生傳遞說他們是不負責任的、沒有能力的、沒有價值的信息。
三、堅持健康課堂管理思想,實施健康課堂紀律
近年來,國外在課堂管理中特別強調“健康課堂管理”的思想。所謂健康課堂管理,就是通過為每個學生營造一種以相互信任和尊重為基礎的愉快、健康、高效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自強、自尊、自立的心理,促進學生心理、社會多層面的安康,從而使學生在課內外過一種健康、幸福和有意義生活。為了實施健康課堂管理,教師應掌握健康有效的紀律實施技巧。
1、實施健康紀律模式,通過激發動機控制課堂。
課堂紀律的實施模式主要可區分為專制型、放縱型和健康型三種模式。專制型模式要求強制而無視尊重,放縱型模式注重尊重而放棄強制,而健康型紀律實施模式則力圖在強制與尊重之間找到恰當的平衡。在健康型模式下,教師不是指揮家,而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指導學生的行為,告訴學生行為的`限度和可以被接受的選擇,讓學生學會對自己的行為或活動負責。此外,教師還要重視動機激發在課堂管理中的作用。
2、有的放矢地矯治不同誤設目標行為。
作為擁有強烈歸屬慾望的社會生物,學生的所有行為都表現出要求被接納和被重視的願望。當課堂環境不能滿足這些需要時,學生就會將自己的行為引向尋求關注、尋求權力、尋求報復、規避失敗或表現無能等錯誤的目標,錯誤地選擇各類違紀行為來滿足歸屬等普遍的心理需要。針對學生的錯誤目標及相關行為,當代課堂管理目標導向理論認為,教師不能簡單地採用懲罰的方法,而應運用行為本身所產生的自然後果使學生從經驗中體驗到行為和後果之間的關系,進而養成自律的良好行為,發展正確的自我概念。
其具體實施步驟如下:
(1)確認錯誤目標。
學生的不良行為是錯誤目標導致的,所以教師應通過分析和觀察學生的行為特點來確定學生錯誤目標的具體類型。
(2)分析錯誤目標。
教師確認錯誤目標後,應直接和學生討論、分析錯誤目標中的錯誤邏輯,然後通過溝通,幫助學生認清自己錯誤行為產生的根源。
(3)改進錯誤目標,引發建設性行為。
發現學生的錯誤目標並找出錯誤的根源後,教師切忌使用懲罰和強行禁止,應通過鼓勵的方式引發學生的建設性行為,幫助學生通過自己的成就獲得他人的尊重與重視。如果教師對學生的錯誤行為不斷指責和懲罰,只會增強學生的無價值感,甚至引發報復行為。
3、積極鼓勵引導,恰當使用懲罰。
針對課堂管理中存在的批評懲罰多、鼓勵關懷少的現狀,教師應堅持積極鼓勵引導、恰當使用懲罰的教育原則。心理學研究表明,在課堂管理中,獎勵的矯治作用遠遠大於懲罰,教師通過鼓勵理想行為去糾正克服不良行為的效果要比對不良行為實施過度的懲罰要好。
在具體實施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關懷鼓勵為主。
“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因此,作為教師,在對待和處理學生問題行為時,應多關懷鼓勵,少打擊責罵。
第二,正確運用懲罰。
在課堂管理中,提倡關懷、鼓勵為主,並非簡單地否定或取銷懲罰。只是強調必須慎重地正確地運用懲罰。在某些情況下,運用懲罰進行紀律管理還是必要和有效的。
第三,多作正面引導。
心理學研究表明,懲罰、批評只能抑制不良行為,而難以形成社會所期望的行為。所以,教師在教育學生時,應盡量不要使用消極否定性的語言,多用積極引導的語言,不僅要告訴學生“不要怎樣”、“不能怎樣”,更要告訴學生“應該怎樣”、“怎樣才能做得更好”,不僅使學生意識到自己不良行為的缺陷,更要指出學生努力改進的方向,從正面引導學生的發展,從而有助於學生良好行為品質的形成和鞏固。
四、改進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有效性
有效的教學是防止課堂問題行為發生的第一道防線,好的紀律來自好的教學。因此,改善課堂紀律,必須改善我們的教學,增強教學的魅力。當代課堂管理研究者都高度強調有效教學策略與學生良好行為之間的關系。在課堂管理研究中,格拉瑟(W.Glasser)等人都曾指出,優質課程、優質教學和優質學習是有效紀律的主要特徵。美國著名課堂紀律研究專家庫寧(J.Kounin)也認為,維持紀律的最佳方式是吸引學生積極參加課堂活動。
縱觀國內外有關課堂教學管理的研究和實踐,其具體做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加強教學節奏、課堂段落和學生注意的管理調控。
(2)合理創設課堂教學結構和情境結構,恰當調節師生焦慮水平。
(3)改進課堂交往結構、提高學生參與比率。
(4)滿足學生學習需要,讓學生設置學習目標、體驗成功、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
(5)順利過渡。教師要為課堂教學的有效進行做好准備,制定日程安排,以確保課堂過渡的順利進行。
(6)精心設計每堂課的內容和活動程序。
(7)充分利用問題控制課堂行為,但問題必須豐富多彩,意味深長。
(8)綜合運用模式控制、目標控制和評價控制等控制方法,培養學生自我控制能力。
(9)隨機應變,正確運用課堂教學應變技巧。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具有一定的教學機智,隨機應變,合理運用注意轉移法、隨機發揮法、幽默法、寬容法、設疑法等方法靈活處理課堂教學中發生的偶發事件。
(10)分析課堂記實。必要時教師應把整個課堂教學過程用現代技術記錄下來,進行認真分析;或由同行互相聽課指出對方容易引發學生課堂問題行為的地方。
(一)將一般要求變為課堂程序和常規
有效的課堂管理,實際上是在建立有序的課堂規則的過程中實現的。教師每天面對的是幾十個性格各異、活潑好動的孩子,如果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課堂程序和常規,就不可能將這些孩子有序地組織在教學活動中。實踐表明,教師適時將一些一般性要求固定下來,形成學生的課堂行為規范並嚴格監督執行,不僅可以提高課堂管理效率,避免秩序混亂,而且一旦學生適應這些規則後會形成心理上的穩定感,增強對課堂教學的認同感。
(二)及時鞏固課堂管理制度
一旦形成了課堂管理規則,就要及時反復鞏固它,必要時還要加以修正。鞏固管理制度的教師行為主要有:
(1)認真監控。
指教師應仔細認真地觀察課堂活動,講課時應始終密切注意學生的動態,做作業時要經常巡視全班學生。善於指導學生行為的教師,應能在學生的不恰當行為造成混亂之前就有所察覺。
(2)及時恰當地處理問題行為。
只發現問題還是不夠的,教師還必須採取一定措施處理問題行為,教師採取什麼措施取決於問題的性質和場合。例如,有些學生靜坐在座位上但不聽課,看連環畫或伏在桌子上睡覺但無鼾聲,這類問題行為屬於內向性的,它不明顯干擾課堂教學,因此教師不宜在課堂里停止教學而公開指責他們,可以採取給予信號、鄰近控制、向其發問和課後談話等措施加以處理。有些學生大聲喧嘩、戲弄同學、扮小丑和頂撞教師,這類行為是外向性的,它們對課堂有較大幹擾,教師必須通過警告、批評等措施迅速制止,必要時可以適當懲罰。
(3)靈活運用獎懲手段。
運用獎勵手段鼓勵正當行為,通過懲罰制止不良行為,這是鞏固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徑之一。獎懲的具體辦法很多,例如教師表情上的贊同與不贊同,表揚與批評,給予學生某種榮譽或取消榮譽,發獎品,課後留校,暫停聽課,送校長室等。在實施獎懲時需注意以下幾點:一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以獎勵為主;二是維護課堂規則的權威性,嚴格按規則實施獎懲;三是懲罰手段不能濫用,更不能體罰學生。
(三)降低課堂焦慮水平
焦慮是一種情緒狀態,是一個人自尊心受到威脅時的情緒反應。適度的焦慮可以有效激勵學生的學習,因而是十分必要的。但焦慮過度則可能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並導致問題行為。有效的課堂管理應該幫助學生在焦慮過度而尚未形成問題行為前降低焦慮的強度。調控學生焦慮的辦法主要有兩種:一是通過談話了解、診斷焦慮的原因,然後誘導學生把造成焦慮的煩惱宣洩出來。二是針對焦慮的原因適當調整教學情境,例如調整教學要求、進度,調整教學評價的方法或要求等。
課堂中不僅存在著學生的焦慮,教師也會產生焦慮。通常情況下,課堂紀律問題是引起教師焦慮的一個重要原因。有些教師特別是一些新教師,由於缺乏課堂管理的成功經驗,對學生紀律問題經常憂心忡忡,擔心課堂上出現問題行為,於是常常採取一些生硬措施控制課堂,頻繁指責訓斥學生。這樣做反而激化了矛盾,擾亂了課堂,進一步加劇了教師的焦慮。實際上,能否維持好課堂紀律,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對學生的態度及教師與全體學生間的人際關系。教師如果能真正關心、尊重、愛護學生,了解學生的要求,講求工作方法,學生反過來會維護、支持教師的工作,課堂紀律就容易維持,教師的焦慮水平也會大大降低,課堂管理效率會得到相應提高。
(四)實行行為矯正,開展心理輔導
行為矯正是用條件反射的原理來強化學生良好的行為以取代或消除其不良行為的一種方法。行為矯正的方法比較適合於比較簡單的問題行為,例如上課愛講話、好動等行為。行為矯正的具體步驟包括以下幾點:
(1)確定需矯正的問題行為;
(2)制定矯正目標;
(3)選擇適當的強化物和強化時間;
(4)排除維持或強化問題行為的刺激;
(5)以良好行為逐漸取代或消除問題行為。
③ 如何有效把控課堂
第一,要精心備課,用心設計。
教學是一門藝術,藝術只有深思熟慮表達出來才經得起考驗。課堂教學同理。首先要備內容。即根據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深入研究教材,弄懂、搞熟本門課程必須講授的理論點和技能點,精心編寫教案,用心構思每堂課的教法(包括設計好每次課引入課題的方法,設計好本次課提哪些問題才能有利於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的關鍵,設計好舉哪些例子才能有利於學生深入理解知識和技能的原理),這樣,教師每次進入教室時才能胸有成竹,有條不紊地展開教學。其次要備學生。古人講「知彼知己,百戰不殆」,教學也是一樣。做教師的,不論是不是班主任,都有責任和義務接近學生、深入學生,與學生交流溝通,了解學生的基礎和興趣,學習水平、學習能力,這樣才能做到教學有目的、有方向,上課時就能恰如其分地掌握深淺度、掌握節奏,駕馭課堂。
第二,要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高職教學中,教師掌控課堂教學僅僅憑「管」是遠遠不夠的。在授課過程中只有使學生產生興趣才能「心隨師動」,主動參與教學活動,自覺地沉浸在探求知識、掌握技能的樂趣之中。為此,教師必須想方設法增強所授內容的趣味性和吸引力。那麼,如何增強內容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呢?我覺得,重視舉例是一個很不錯的方法。即精挑細選的具有典型性的、聯系高職生實際的、聯系社會實際的例子用於教學之中,用現實的事例來論證基礎原理,強調技術要領,以達到理解教學內容、鞏固知識技能、引發學生興趣,又使課堂生動活潑之效果。當然,在舉例時還需注意以下兩點:一是舉例不可過多,過多則會影響到講課的進度,以致無法按時完成教學任務;二是舉例時也不可單純為追求幽默而過於搞笑,搞笑則會使課堂過於鬆散和隨便,反而會不利於教師掌控教學進程。 第
三,要善於用情緒和語言調動學生的熱情。
相信各位都有一個感覺:和一個死氣沉沉、毫無活力的人交談簡直就是一種受罪。課堂教學亦如此。教師講課面無表情、語調平直、一副懶洋洋的樣子,學生必然昏昏欲睡,甚至本來不想睡的也被「催眠」了。南開大學教授丁軍說:「教師有激情,學耐森生才有激情。」教師一走進教室,就必須精神飽滿、目光靈敏鮮明地環視全班學生,檢查有無缺席,情緒怎樣,同時也以自己的飽滿的精神狀態為示範,暗示學生要振作精神,盡快進入教學情境之中。開始講課時,要用精彩的教學語言來調動學生的熱情。敘事說理要言之有據,把握科野態學性;吐字要清晰,措辭要精當,力求准確性;描人狀物要逼真細膩,具有形象性;節奏要跌宕有致,聲情並茂,富於感染性;巧用比喻,旁徵博引,加強趣味性;語暢詞達,說普通話,提高規范性;解惑釋疑,循循善誘,富有啟發性;同時對於需要特別強調的重點和難點,一定要放慢語速,讓學生聽清、記牢。
第四,要抓好課堂秩序的管理。
教師管理好課堂秩序是教學活動正常進行的基本保證,有助於師生頌畝源教學情緒的穩定,有助於師生雙方信息的交流。課堂中難免出現少數學生聽課厭倦、走神、睡意惺忪、出現小憩或昏昏大睡;討論問題時,學生中也會出現聊閑話、玩手機、看其他書籍等現象。事實證明,課堂秩序混亂、渙散,不僅會影響大多數同學的學習效果,更是會大大影響教師講課的情緒和思路,教師講得越枯燥,學生越沒有心思聽,課堂秩序越混亂,形成一種惡性循環。所以,在課堂秩序的管理上,教師一定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切不可對課堂中出現的許多不良狀況視而不見、聽之任之。
④ 教師有效管理課堂的方法有哪些
一、以情喚情
課堂上學生出現思想不集中,低聲講話或做小動作,在所難免,這是學生階段生理心理特徵所決定的。即使再高明的教師授課,甚至組織公開課,也會出現這種情況。這種情況產生的原因很復雜,但最主要的還是缺乏一個"情"字。以情感人,以情管人,是解決上述問題的好辦法。譬如,當教學進入基調清新爽朗時,教師必須以愉悅歡快的心情去引導學生;當教學轉入基調哀愁悱惻時,教師必須以沉鬱凄涼的心情感染學生;當教學要求嚴密的科學性和清晰的條理性時,教師的心情則應平正、舒快;當教學呼喚思維邏輯嚴密,或深沉,或激昂,教師的心情也必須隨之嚴肅、振奮。這些情感藉助教材和一定教學手段,傳示給學生,它會像磁石般吸引住學生。另一方面,對學生處理,更少不了一個"情"字領先,從語意到行為都要使學生感到教師是在關愛他,使其主動配合教師的課堂管理。
二、輕敲響鼓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把聲音的音質、音量、聲調、語音和節奏等加以組合變換,把聲音的聲、色、情融為一體,運用到語氣上,用含蓄的方法對學生出現的違紀行為進行誘導和影響。響鼓不用重錘,學生聽到教師"弦外之音",從而領會到教師的意圖和良苦用心,於是做出知心、知情、知理的反映,及時改正自己的錯誤行為。這種辦法既巧妙地解決了那個學生自己的問題,又不至於影響其他人的注意力。
三、目光暗示
人眼為窗,可以傳情傳神。教師課堂上視野所及,可以眉目傳情,促進學生專心聽講。偶爾有學生面朝窗口,思想"跑馬",教師可運用目光注視,將自己的願望、態度、思想感情和言語迅速傳遞給學生。淡漠、嚴厲、責備的目光使學生觸目知錯,立即醒悟;熱情、慈祥、贊許的目光使學生觸目會意,精神振奮。教師不論是提出問題、指導自學、啟發釋疑或小結強化,都要用期待的目光,盡可能去平視或環顧大多數,切不可老是兩手扶案,目無學生。也不能只站在教室一隅,視線顧此失彼。尤其要不時地環視前後左右,特別是後排的左右兩角,對潛能生,更應予以滿腔熱情的關注。
四、動作指引
教師在課堂上的一顰一笑,舉手投足,都能傳達管理信息,是課堂上師生互相感知的意識信號。如教師的手勢具有狀物、言志、召喚、傳情的特殊本領,可以成為輔助課堂管理的非語言的外部表現形式,可以導引學生意識,可以把自己的意圖、教學的宗旨和學生的接受意向牽引到一起,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空中按照教師啟示的思路去學習,去領悟,去融會貫通,並有所創造。教師的面目表情也有一定的潛在控製作用,表示理解的微笑和思考式的點頭,則流露出教師對學生的鼓勵和期待;表示滿意的微笑和贊許式的點頭,則流露出教師對學生的熱誠與喜愛,可以達到移情傳神的功效。甚至教師的站態,與學生的空間距離和行間巡視等體態活動,也具有吸引學生注意力,組織課堂教學管理的作用。
五、冷卻制動
在課堂上遇到突發問題,教師應冷靜分析,泰然處之,予以"冷處理"。比如上課鈴響後,你夾著書本信心十足地走進教室,卻發現教室里十分混亂。有的交頭接耳,有的打鬥瘋玩。即使他們看到老師來了,有的還沉浸在剛才的嬉戲追逐之中,有的則陶醉在課間休息時的趣談中尚未清醒。具有這種心態的學生,突然集中在課堂上,正如奔騰的激流,一下遇到擋住去路的閘門,會出現一種反激的浪花如一股迴旋的倒流,情不自禁地表現出言談舉止的"出格"。這時教師不宜馬上講課,更不要大聲呵斥。因為上節課剛結束不久,課程變換後,學生需要一個短暫的放鬆時間以重新調整身心傾向。上述行為可姑且看成是學生卸下某種心理負擔、轉換思維、接受新課的准備。你可以採取"以靜制動"的辦法,站上講台,只用一種平靜的目光掃視學生一周,形成一種吸引力,把他們"散放的心"吸引到課堂上來,或者在黑板上板書醒目的課題,轉移他們的注意力,學生轉瞬就會各歸原位,安靜下來,恢復教學秩序。六、行為矯正
就是採用一套獎優罰劣的措施,樹立正氣,激勵積極力量或行為,抵制消極因素,並長期堅持,形成制度。這要以獎優為主,罰劣為輔。獎勵以精神獎勵為主,如口頭表揚,增加操行分等;罰劣切不可採用諷刺、威脅、隔離、體罰等手段,應當努力將懲罰變為一種學生愉快的自我教育。如魏書生老師創造的學生學習"違法"(違反學習管理的規定)自我懲罰的五種方式就是很好的例子。誰"違法",除了補上學習任務外,還要從五種方式中挑選一種進行自我補償。五種方式是:1.為別人、為集體做件好事,以補償內疚心理;2.為大家唱支歌,或表演個節目,增強自製觀念;3.寫一份說明書;4.寫一份心理病歷;5.寫一份個人法庭審判程序。獎優罰劣可增強學生健康的自我意識,促進人格的自我完善。
七、旁敲側擊
課堂上學生出現做小動作、接話茬、喧鬧、過分放肆等違紀現象,教師理應當機立斷處理。不過,對絕大多數學生來說,干擾只是瞬間的一種失控表現,並不是有預謀的行為。教師應慎重地考慮學生的情感和自尊心,採用旁敲側擊的方式,使對方知道他的行為已被老師注視而應立即糾正。如盯他一眼,朝他點點頭,輕輕敲擊一下他面前的書桌,或站在他身旁略為停留,或叫他本人或周圍學生答問、板演等。通過微妙的方式把信息傳遞過去。這樣,師生情感容易溝通,見效快。
八、分組約束
課堂教學一般都分有學習小組,4-8人不拘。每組既有優生,又有潛能生。組長可由優生和潛能生輪流擔任。一方面使他們彼此學習,互相幫助和督促;另一方面使他們"正人先正己",人人都是管理者。還可以將全班同學分為優、良、中三個不固定的,由教師內部掌握的程度級。通過程度級對學生實行非同步管理。發現某個學生進步時,鼓勵其不斷起跳,釋放潛能;發現某個學生退步時,及時做好轉化工作。而且對不斷變化的學生實行動態管理,不斷調整級別,提出新的要求。這種管理,既有可靠的組織保證,又有嚴格的質量控制,可以收到學習、身心同時進步的效果。
九、環境熏陶
環境可以作用於無意識或者非理性的心理,進而孕育出某種傾向來。環境的影響是隱形的,卻是有力的。它可以避免學生產生反感情緒,容易激發學生心理潛能。教師要盡力創造一個良好的班級環境。因為理想的社會心理,以外在的組織氣氛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群體中每一個學生心理狀態和行為方式,以一種無形的力量非強制性地規范著群體中每個成員的行為。教學改革的實踐證明,新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模式可以創造出優秀的集體,優秀的集體又以良好的社會心理環境和班風、學風,使學生產生一種積極向上、主動學習的心理趨向。這種良性循環,帶來了課堂教學管理的高效能。另一方面,教師還應當注意課堂客觀環境的培植。如教室的布置要注意顏色的選擇和光線的處理。自然適度的光線有助於師生在教學中的情感交流,促進師生心理相容。教室空間的合理布局和課桌凳的美觀排列不僅消除了"教學死角",而且能夠使全體學生處於教師視野之內,從客觀上提高課堂管理效果。甚至教師的儀表對學生同樣具有潛在的影響力。如淺色服飾給學生以親切感,深色服飾給學生以莊重的"權威"感,艷麗服飾則易分散學生注意力。教師應講究樸素大方、整潔,不穿奇裝異服。衣服色調盡以淡雅、調合、鮮明為宜。穿西裝,繫上領帶,以顯氣度;穿中山裝,系好風紀扣,以顯嚴謹。這些環境的熏陶,對課堂教學管理的約束力都是不可或缺的。
十、自我管理
當課堂教學已能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和教師主導作用時,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風氣基本養成,自控力、自製力都大大提高,這時可由學生自我管理。"管"是為了達到不管,這是我們課堂教學管理的最高境界。這時教師重在指導學生管理的方法和經驗,使他們學會管理。同時加大教學改革力度,採用各種方式,使教學都成為一個個開放系統,使教學貼近生活,從而不斷形成學生的自我管理習慣和提升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⑤ 如何控制課堂紀律
一、處理違紀行為要及時、妥善、合理
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違紀行為時,教師應該迅速判斷學生是有意還是無意的破壞課堂紀律,並作出反應及時處理。一般來講,如果一個學生只是在課堂上表現得比較消極、散漫,教師不必立即公開處理,可採用沉默、皺眉、眼神提醒等方法。如果一個學生的違紀行為已明顯干擾整個教學過程,教師就應該立即處理,並按情況採取提示、暗示、制止,甚至懲罰的方法。如果學生為了吸引教師的注意,比如接話、出怪聲等,教師可以暫時不予理睬的方法,課下再給於處理。我在上課時,如果學生違反了課堂紀律,大多的處理辦法是有意無意地走到他身邊悄悄提醒他。這樣,既不影響上課,也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總之,在處理違紀行為時,盡量不要中斷教學的正常進行,尤其是不要頻繁地中斷教學來處理違紀行為。
二、正確運用獎勵與懲罰
俗話說:「罰其十,不如獎其一」。當學生的積極行為得到獎勵後,這種行為將得到鞏固與強化。同時,給一個滿意的、贊許的目光和微笑;物質性的獎勵,可獎給學生一張小貼畫、一塊小橡皮、一個小本子,這都會使學生激動不已。 最近,我在嘗試利用小組競賽的方式,培養學生自律能力,使之養成自覺守紀的好習慣. 小學生對所在小組和班級有一定的歸宿感和主人翁精神。特別是課任教師所任班級較多,進行小組競賽或是班級競賽,對進一步鞏固他們的行為是比較有效的。
為了維持課堂紀律,一定的懲罰也是必要的。懲罰是教師有意識地使學生經受不愉快的體驗,以影響和改變學生行為的一種手段。懲罰的目的是為了制止或阻止違紀行為的產生和重現。所謂「殺雞嚇猴」,一般情況下不搞集體懲罰。懲罰的方式有:一是暫時中止違紀學生參加學習活動的權利。課堂上活動較多,都深受學生喜歡,一旦中止違紀學生參加活動,而眼看著野中慎其他同學躍躍欲試的快樂,他們將會對自己的做法進行反思,因而也會收斂自己的行為;二是否定型,即當眾批評、教訓、課後留下來等。但在運用懲罰時,教師必須讓學生明白,懲罰的是違紀行為,而不是針對學生。
三、創設合理的課堂結構,提高自身修養。
課堂中的紀律狀況往往與教師給學生的形象、威信及處理培改問題的方式等密切相關。別看小學生年齡小,可「心眼」還挺大,為了維持紀律和進行課堂管理,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在思想方面的素養水平,熱愛本職工作,對工作充滿信心,情緒飽滿地投入教學,熱愛學生,與學生建立融洽師生的關系,並注意有時應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待問題,妥善處理違紀行為和進行課堂管理,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首先,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結構,這是管理課堂紀律的一種有效方法。教師要花大力氣認真細頌敬致地進行教學設計,有條不紊地進行教學,情緒穩定,安全感強,教師要用學生喜歡的方法,教學藝術性和愉快的情緒,良好的心理狀態去感染學生,減少學生的背離性,避免課堂秩序的混亂。課堂教學結構的設計既要以學生的需要、興趣為前提,也要考慮教學內容的性質。不能為了紀律好,而脫離教材的內容去講一些笑話之類的東西。課堂常規也是一處課堂情境結構,因為必要的課堂常規可以起到安定情緒的作用,學生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到當前的聽講的學習活動上。教師還應該用富有吸引力的語言和神情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是低年級學生,更應該靠老師合理的豐富多採的教學方法,採用快樂教學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盡可能地參與到課堂中來
⑥ 雲課堂中教師通過哪些方法控制課堂秩序
雲課堂中教師要通過以下方法來控制課堂秩序:
一、上下課儀式
任何一種網路直播教學平台,都有消息框,學生可以在消息框中輸入文字信息,利用這個特性,我們可以將傳統課堂中的上下課儀式進行適配,例如我在上課前,說「上課」之後,約定好學生在消息框中打數字6,至於為什麼選擇這個數字,純粹個人喜好,而在下課前,說「下課」之後,約定打數字8。實際上學生打幾個數字都無所謂,關鍵是儀式感。
至於為什麼選擇打字而不是用語音,是由於網路交流中,打字相對發語音更為快捷,畢竟還有部分直播平台並不支持語音,同時在網路上一片語音,除了嘈雜並無其它優勢,數百人一起喊「老師好」,也無法做到整齊劃一。
在細節上,學生是否在屏幕另一端起立,還是別做統一要求,因為做不到掌控,千萬不要自找苦吃。
小建議:在電腦或手機上設置鬧鈴,提醒自己上下課時間,這個很重要!
二、課堂舉手問答
通常在教室里,老師提出問題,學生舉手回答,非常普遍,然而在網路課堂上,類似這樣的功能實現卻相對麻煩。
教室中,刷刷刷舉起一片小手,老師一眼便能分辨出有哪些同學,在網路上,社交類軟體都有連麥功能,例如釘釘和QQ,就是將原有的語音通話功能用於教學直播,但雲課堂相比之下有個小細節特別貼心,學生申請連麥之後有個倒計時,如果申請人數較多,則倒計時結束的學生自動從列表中消失,同步,列表是按舉手的先後順序排列的。
於是利用這個功能,直播中便可以進行提問和查詢,提問操作較為簡單,出示問題,然後請學生舉手,選擇靠前或隨機選都行,取決於教學策略需要,而查詢就是不需要學生回答,例如我想知道一道習題有多少同學有思路了,舉個手我看一下即可,這比調出消息框,再打字要快多了,學生端只需要按一下,老師就知道了。
為什麼要糾結這個細節,因為和其它教學環節一樣,網路直播課堂的總時長是少於傳統45分鍾的,要分秒必爭,越是步驟多的操作,越是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