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茯苓的功效作用和食用方法
茯苓是什麼,是一味中葯材。可以有治療疾病的作用和效果的哦。你知道它的食用方法嗎,可以入葯治療疾病,也是可以吃的,做一些葯膳,可以有緩解腰酸背痛的作用,還可以緩解失眠,來看看關於茯苓的功效和食用的方法的介紹吧。
土茯苓是一味作用較強的免疫抑制葯,是治療免疫病口腔和陰部潰瘍之最佳中葯。土茯苓也用於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牛皮癬關節炎、白塞病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等,與金雀根、山稔根、徐長卿、紅藤等同用。土茯苓對免疫病之過敏性皮炎、天皰瘡、濕疹等也有效。茯苓可以有治療關節疼啊還有口腔潰瘍的作用,是不錯的提高人體免疫力的葯物之一。
茯苓酒:茯苓60克、大棗20枚、當歸12克、枸杞12克、白酒1500毫升,將上葯切碎裝瓦壇內,倒人白酒、密封浸泡15天,每隔3日振搖一次,每日飲服1—2次,每次10—15毫升。凡氣血虛弱、陰陽兩虧所出現的腰酸、腿軟、體倦乏力、遺精陽痿、須發早白、心悸失眠、食慾減退等均宜服用。茯苓可以泡酒,對於強身健體有好處,還能有緩解體質虛弱的作用和效果的哦。
茯苓膏:白茯苓500克、白蜜1000克,先將白茯苓研為細末,以水漂去浮者,取下沉者,濾去水,再漂再曬,反復3次,再為細末,拌白蜜和勻,加熱熬至滴水成珠即可,然後裝瓶備用,每日2次,每次12—15克,白開水送服。常服用本品對老年性浮腫、肥胖症以及預防癌腫均有稗益。茯苓膏可以有緩解肥胖啊還有預防癌症的作用,對於清熱解毒有一定的好處。
茯苓的功效和食用的方法,介紹了相關的內容了。茯苓的功效有很多,可以有預防癌症的作用,對於緩解食慾減退啊還有心悸失眠等等的情況有一定的改善的作用和效果,而且也可以緩解失眠的作用哦,不妨試試吧。
② 土茯苓的用法
在眾多中草葯,具有祛在眾多中草葯,具有祛濕功效的自然不少,而土茯苓當仁不讓地成為了佼佼者。這種生長在灌木叢或山坡陰處,在解毒、去濕方面卻有所長,那麼土茯苓該怎麼用?讓我來告訴你吧!
土茯苓的食用方法
1、土茯苓排骨湯
材料:土茯苓一塊,排骨兩根,鹽、雞精適量。
做法:將土茯苓切片,排骨切段放入鍋中,加水燒開,文火煮一個小時。起鍋前加鹽、雞精調味就好了。
2、土茯苓煲淮山豬骨湯
主料:鮮土茯苓250g、鮮淮山250g、豬骨350g、薏米50g、鹽適量、薑片3片。
做法:將土茯苓,豬骨,薏米,薑片放進湯鍋里,加足量清水,約2500毫升左右,大火煲開改小火煲1小時。放進鮮淮山煲10分鍾,最後放入適量鹽調味。
3、 土茯苓綠豆糖水
材料:綠豆50克,紅糖適量,土茯苓50克。
做法:綠豆洗凈,土茯苓洗凈,加水6碗煲至豆稔,加紅糖,再煮片刻湯成,可飲食。
4、土茯苓三米湯
材料:柴魚、白茅根、茶樹菇、洋薏米、生薏米、熟薏米、芡實、蜜棗、桂圓肉、土茯苓、知母肉,加入瘦肉、排骨或雞。
做法:將材料放入12碗滾水中,煲約1個半小時便可飲用。
土茯苓與茯苓的區別
茯苓是利水滲濕葯,還可健脾安神,性味甘淡平,歸心脾腎經。茯苓是清熱解毒葯,可除濕利關節,性味甘淡平,歸肝胃經。在功效上,土茯苓清熱利濕、解毒、殺蟲止癢,對於濕熱所致的皮膚病如梅毒、濕疹有很好的療效;而茯苓是健脾利濕的要,常常配伍在益氣健脾的葯方中,增強健脾利濕的作用。
傳統中醫認為,土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肝、胃經,有解毒、除濕、利關節等功效。西醫認為,土茯苓是一味作用較強的免疫抑制葯,是治療免疫病口腔和陰部潰瘍之最佳中葯。土茯苓也用於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牛皮癬關節炎、白塞病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等,與金雀根、山稔根、徐長卿、紅藤等同用。土茯苓對免疫病之過敏性皮炎、天皰瘡、濕疹等也有效。
土茯苓的副作用
肝腎陰虧者慎服。土茯苓的中葯後致過敏,周身皮膚瘙癢,並起散在性大小紅斑丘疹。原方去土茯苓後不發生過敏症狀,如再加土茯苓則過敏症狀又出現。
1、《萬氏家抄方》:“不犯鐵器。”
2、《綱目》:“服時忌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