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豆蔻的功效與作用
豆蔻的功效與作用
豆蔻的功效與作用,豆蔻是一種中葯材,運用歷史悠久,在中葯中它當屬下氣解毒的翹楚,食物的禁忌是一定要了解清楚的,了解它本身才能夠利用好它的功效,下面我帶你了解它,豆蔻的功效與作用。
豆蔻的功效與作用
功效作用方面,豆蔻所含的豆蔻素、樟腦、龍腦等揮發油,能祛除魚肉的腥膻異味,令人開胃口、增食慾並促進消化。豆蔻的提取物可增強機體對腫瘤的免疫功能,破壞癌細胞外圍防護因子,使癌組織容易被損害。中醫認為它能祛寒除濕、暖胃健脾、止痛祛痰、下氣解毒。白豆蔻能芳香化濁、消脹行氣、化濕健胃、止嘔醒脾;赤豆蔻則能助消化、解酒醉、濕中下氣、消食固腸。
豆蔻分草豆蔻、白豆蔻、赤豆蔻幾種。草豆蔻又名草果,辛辣芳香,性質溫和;白豆蔻又稱白蔻、蔻仁,具有油性,辣而香氣柔和;赤豆蔻也叫玉果、肉豆蔻,顏色深紅,有辣味和濃烈的香氣。
豆蔻的.營養成分主要富含揮發油(豆蔻素、樟腦、龍腦等),香氣濃郁。
豆蔻還有以下幾種食療的功效與作用:
1、治寒性霍亂:肉豆蔻6克,將肉豆蔻研為細末,以溫水送服,每日2次。
2、治郁熱胃痛:草豆蔻、梔子各30克,薑汁適量。將草豆蔻和梔子共研細末,以薑汁糊成丸。每次服5克,每日2次,米湯送服。
3、治久瀉虛痢:肉豆蔻、吳茱萸各30克,小米60克,蜂蜜適量。前三料炒焦,研細,加蜂蜜煉成丸。每次服6克,每日2次,溫水送服。
在食用豆蔻的方面,根據豆蔻的類別不同也有一些不同的飲食禁忌。草豆蔻用時須研碎成末狀,待主料加熱後放入;白豆蔻可粉碎但不可炒用,否則將失去或減弱其特有的芳香美味;赤豆蔻可直接放入燉的鍋中。
豆蔻是什麼
豆蔻有草豆蔻、白豆蔻、紅豆蔻幾種。草豆蔻又名草果,辛辣芳香,性質溫和;白豆蔻又稱白蔻、蔻仁,皮色黃白,具有油性,辣而香氣柔和;紅豆蔻也叫玉果、肉豆蔻,顏色深紅,有辣味和濃烈的香氣。它們都可作為菜餚、肉製品及醬腌菜的調味料食用。為姜科植物白豆蔻或瓜哇白豆蔻的乾燥成熟果實。又名白豆蔻。主產於泰國、柬埔寨、越南,我國雲南、廣東、廣西等地亦有栽培;按產地不同分為「原豆蔻」和「印尼白蔻」。於秋季果實由綠色轉成黃綠色時採收,曬干生用,用時搗碎。
豆蔻葯理作用
1、草豆蔻煎劑對豚鼠離體腸管低濃度興奮,高於1%濃度及揮發油飽和水溶液則均呈抑製作用。
2、用巴甫洛夫小胃試驗,草豆蔻10%水浸液60-80ml灌入主胃,測小胃分泌情況,結果對胃總酸排出量無影響而顯著升高胃蛋白酶的活性。
1979年,ItokawaH等報道,草豆蔻種子的乙醇抽提物對小鼠腹水肉瘤180幾無拮抗作用。
1980年李在琉等報道,通過具有三通巴甫洛夫小胃狗進行慢性葯理實驗,草豆蔻浸出液對總酸排出量無明顯的影響,但使胃蛋白酶活力明顯升高。
豆蔻生活應用
調味料:冠「豆蔻」之名的調味料有3種。豆蔻與草豆蔻都屬土產,分別是兩種姜科植物的種子,惟有肉豆蔻是舶來品,原產東南亞,是常綠喬木的果仁。豆蔻,又名白豆蔻,氣味苦香,味道辛涼微苦,烹調中可去異味、增辛香,常用於鹵水以及火鍋等;草豆蔻,也是一種香辛調味料,可去膻腥味、怪味,為菜餚提香。在烹飪中可與豆蔻同用或代用。
㈡ 豆蔻功效和作用
豆蔻《中國葯典》收載的草葯,草葯來源為姜科植物白豆蔻或爪哇白豆蔻的乾燥成熟果實。那麼大家知道豆蔻有什麼功效呢?下面我給大家詳細講解相關知識吧。
中葯里也有“豆蔻”,以“豆蔻”為名的中葯有四味,即肉豆蔻、草豆蔻、白豆蔻和紅豆蔻。四種豆蔻均富含揮發油,具芳香之氣,性溫而作用於中焦,辛,溫。歸肺、脾、胃經。現代研究認為豆蔻的功效與作用還包括:能促進胃液分泌,增強胃腸蠕動,制止腸內異常發酵,祛除胃腸積氣,有良好的芳香健胃作用,並能止嘔,為臨床常用的幫助消化、促進胃腸動力葯。因其名稱相近,功用類同,臨床應用大致相同稍有區分,現分別介紹如下。
肉 豆 蔻
肉豆蔻,又名玉果、肉果等,首載於《葯性論》。為肉豆蔻科常綠高大喬木肉豆蔻的成熟種子。其性味辛溫,入脾、胃、大腸經,有溫中行氣、澀腸止瀉之功,尤以“溫澀”見長。用於治療脾胃虛寒氣滯或脾(腎)陽虛所致的久瀉、五更瀉、脘腹脹痛、食少嘔吐等症。
草 豆 蔻
草豆蔻,始載於《雷公炮炙論》。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草豆蔻的乾燥成熟種子。和白豆蔻有同樣性味與歸經,具健脾燥濕、溫中行氣之功,尤以“溫燥”見長。主要用於治療寒濕阻滯脾胃或脾胃虛弱所致的胸脘滿悶、嘔逆、腹瀉腹痛等症。
白 豆 蔻
白豆蔻,又名紫豆蔻、白蔻仁,始載於《本草拾遺》。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豆蔻的乾燥成熟果實。其性味辛溫,入肺、脾、胃經,有化濕溫中、行氣止嘔之功,尤以“溫化”見長。常用於治療濕阻脾胃、氣機失調或脾胃虛寒所致胸脘脹滿、不思飲食、反胃嘔吐、舌苔濁膩等症。
紅 豆 蔻
紅豆蔻,首載於《開寶本草》。為姜科植物大高良姜的乾燥成熟果實,外表呈紅棕色。其性味辛溫,有溫中散寒、醒脾燥濕、解酒消食之功,尤以“溫里”見長。常用於治療脘腹冷痛、泄瀉以及飲酒過多所致的嘔吐等症。
對濕阻氣滯,豆蔻可與蒼術、半夏、陳皮等同用。用於氣滯胸悶之症,豆蔻可配厚朴、枳殼等同用。用於濕溫初起,如屬熱盛者可配黃芩、連翹、竹葉等同用;濕重者可合淡滲利濕之品如滑石、苡仁、通草等同用。用治胃寒嘔惡,常合半夏、藿香、生薑等同用。治小兒胃寒吐乳,可配砂仁、甘草共研細末,常滲口中。 宜:脾胃氣滯,食慾欠香,不思納谷,胸悶腹脹,噯氣反胃,舌苔厚膩者宜食。
《本草綱目》言:“豆蔻治病,取其辛熱浮散,能主太陰、陽明,除寒燥濕,開郁化食之力而已。南地卑下,山嵐煙瘴,飲啖酸咸,脾胃常多寒濕郁滯之病。故食料必用,與之相宜。然過多亦能助脾熱,傷肺損目”,故陰虛內熱,或胃火偏盛,口乾口渴,大便燥結者忌食;乾燥綜合症及糖尿病人忌食,使用豆蔻亦不可過量。
用法:3~6g,入煎劑宜後下。
炮製:除去雜質,用時搗碎。
1、用於脾虛濕阻氣滯之胸腹虛脹,食少無力:與黃芪、白術、人參等同用,如白豆蔻丸。(《聖惠方》)
2、用於治療濕溫初起,胸悶不飢:與薏苡仁、苦杏仁等同用。(《溫病條辨》)
㈢ 豆蔻的功效與作用是什麼
豆蔻就是姜科植物白豆蔻或爪哇白豆蔻的乾燥成熟果實。這種豆蔻的功效和作用還是比較明顯的,下面就講講豆蔻的功效和作用。
拓展資料:白蔻最常見的副作用就是服用後會有「上火」症狀,有胃熱上火、習慣性便秘、皮膚瘙癢症、皮膚潰瘍、上呼吸道感染的人要嚴格禁用,否則會導致病情加重。臨床上,如果一次使用白蔻的量過大,可以理解為「作死」行為。因為食用量過大,可能會對導致中毒,以及眩暈、瞳孔散大、驚厥等現象。所以千萬不要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