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常用的菌種保藏方法 常用的菌種保藏方法介紹
1、斜面低溫保藏法
這是最簡單最普通的保藏方法。首先將菌種在適宜的斜面培養基(一般PDA)上培養成熟後,選擇菌絲生長粗壯,邊緣保存。一般保存溫度4~6℃,除草菇和銀耳菌種外(10~15℃),此方法對其他食用菌都適宜,一般菌種可保藏2~4個月,所以需定時移接。此法保藏雖然方便,但是保藏時間短,需經常轉管,也很容易發生衰退變異現象。因此,不能用作長期保藏,最好與其他方法結合起來保藏。另外,為了減少保藏期間培養基水分蒸發,瓊脂最好加到2.5%。為防止菌種在保藏過程中產酸分的積累,應加入0.2%的磷酸氫二鉀、磷酸二氫鉀等緩沖鹽類,同時,培養成熟後,最好將棉塞管口外剪平,並用礦蠟封或換以無菌木塞,這樣做也可以減少培養基水分的散失,延長保存時間。在農村如果沒有冰箱,可採用土法保藏。即把保藏用的斜面菌種換上無菌橡皮塞,並用礦燭蠟封後密閉的廣口瓶中,懸入井底保藏。
2、貯藏室保藏法
原種和栽培種一般只在貯藏室短期保藏,貯藏室溫度0~10℃為好。室內應清潔、乾燥、無光,應經常檢查溫度和濕度,以降低其生活力,減少變異退化,防止雜菌污染,避免過早出菇。溫度越高,保存的時間越短。
(1)斜面低溫保藏。是一種最常用、最簡便的菌種保藏方法。首先將需要保藏的菌種接到斜面培養基上,在適宜的溫度條下培養,當菌絲健壯地長滿斜面時,即將此試管菌種取出,放置於4 ℃的冰箱中保藏。特點:
①簡單易行,適用於各類菇類菌種保藏,是目前生產及科研普遍採用的一種方法;②保藏時間短,需6個月轉接一次,轉管次數多菌絲變異的可能性大;③如改用橡皮塞並用石蠟扣,可保藏1年~3年。
(2)液體石蠟保藏。液體石蠟保藏也稱為礦油保藏,即用礦油覆蓋試管斜面試管保藏的方法。礦油是指無色、透明、黏稠、性質穩定、不易被微生物分解的石蠟油和液體石蠟,將其覆蓋在斜面菌種之上,可以隔絕空氣,防治培養基水分蒸發,抑制微生物的代謝活動,推遲細胞老化,從而達到長期保藏菌種的目的。特點:
①方法簡便易行,保藏條件不嚴格,保藏時間長,可作為長期保藏菌種的方法;②菌種必須垂直放,放置不方便。
(3)濾紙保藏。濾紙保藏是一種以無菌濾紙作為食用菌孢子吸附載體長期保藏菌種的方法,又稱濾紙孢子保藏法。特點:技術要求高,設備費用大,菌種不易衰老退化,菌種保藏時間長很少變異。
(4)自然基質保藏。自然基質保藏就是以不含毒性、刺激性和抑菌性而富含營養的自然生長的基質作培養基來保藏菌種的方法。自然基質很多,食用菌常用的自然基質有發酵的糞草、木屑及枝條基質等,取材方便,製作方法簡便,保藏時間也較長。使用時,只需取一塊、一粒或一條培養物放在新鮮的培養基上,並在適溫下培養即可。特點:方法簡便易行,保藏時間長。
3. 母種的保藏方法有哪些
母種保藏的方法有很多種,具體採用哪種方法應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常用的基礎方法有:斜面繼代低溫保藏、自然基質保藏(麥穀粒保藏、發酵糞草保藏、木屑保藏、麥麩+木片保藏、木塊+瓊脂保藏、稻草粉保藏草菇菌種、枝條保藏)、液體保藏[礦油保藏、菌絲球生理鹽水保藏、蒸餾水保藏、營養液保藏、液氮保藏(圖2-12)]、孢子濾紙保藏、真空冷凍乾燥保藏、液氮超低溫保藏、孢子沙土管保藏、梭氏真空乾燥保藏等方法。專門保藏菌種的機構為確保保藏效果,每一品種都要同時用至少三種方法保藏,即長期方法、中長期方法和短期方法。限於篇幅,不再一一介紹。下面僅針對菇農介紹常用的低溫和基質保藏法及幾種土法保藏方法。
圖2-12 母種的液氮保藏法
(1)斜面繼代低溫保藏
這是一種傳統的、普遍應用的簡易保藏方法,它簡單易行,不需特殊設備,並能隨時觀察所保藏菌種的情況。其缺點是轉管頻繁,營養生長過多,易發生退化,在操作中發生技術錯誤的機會多;可能會因未及時轉接、培養基幹縮而引起菌種老化、死亡等。
這種方法是根據低溫能抑制菌絲生長的原理,將需要保藏的菌種接種在斜面培養基上,適溫培養,當菌絲健壯地快長滿斜面時取出,放2~5℃低溫乾燥處或冰箱、冰櫃中保藏。每隔一定時間要移植轉管、繼代培養1次(一般4~5個月),具體應根據菌種特性來確定。食用菌中有的中高溫和高溫型品種,不適於該法,如毛木耳多數品種保藏的適宜溫度在10℃左右,中華靈芝在6~10℃,草菇在10~12℃。可在草菇菌落上灌注3~4毫升的防凍劑(10%的甘油)。
用於保藏的培養基,不宜用營養過貧或過富的合成培養基,一般採用天然培養基,如馬鈴薯葡萄糖瓊脂培養基(PDA)、馬鈴薯綜合培養基(CPDA)等。為防止產酸,糖應少加或不加,而需添加緩沖劑,如磷酸二氫鉀、磷酸氫二鉀、碳酸鈣等,以中和菌種在保藏過程中產生積累的有機酸。同時,每1000毫升還需加 10毫克維生素 B1,加大瓊脂用量至25克,以防止培養基中水分蒸發過快。如保藏香菇和黑木耳菌種,把配方中的葡萄糖更換成麥芽糖更有利。棉塞稍長,入管內達3厘米左右,製成半高層培養基,即斜面小、短,管底1.5厘米的培養基呈柱狀。
橡皮塞密封保藏:選用與試管口相應大小的白橡皮塞,清洗、曬干,放入低壓聚乙烯袋內,於0.137兆帕下滅菌1小時。在無菌條件下,將培養合格的斜面菌種用無菌橡皮塞取代原棉塞,置4~6℃冰箱內保藏,保藏時間可達6個月以上。這種方法能隔絕空氣,防止蒸發,達到液體石蠟相似的效果。而且放置、郵寄、攜帶等很方便。
注意事項:
①保藏菌種必須是發育健旺的菌種,培養時間不可過長,以免降低菌種生活力。
②制種時要貼好標簽,每次移接時要細心核對菌種號及標明時間,做到准確無誤,若發現錯誤,應立即糾正,無法確認的,剔除不要。
③定期檢查保藏情況,一旦發現污染或培養基失水干縮現象,應立即移接、剔除。
④盡量少啟用冰箱,以免產生冷凝水而引起污染,開啟時應做到邊開、邊取、邊關,最好設置一個永久性的保藏冰箱,與常用菌種的冰箱分開。
⑤保藏菌種在冰箱中不可過分擁擠;保藏溫度控制在3~5℃,不宜過高或過低。
⑥冰箱要定期排霜,清除積水。保藏時要注意環境濕度不能太高,濕度太高,黴菌容易在棉塞上生長,並通過棉花纖維進入管內。所以,最好用橡皮塞或硅氧海綿塞代替。若用棉塞,可用干凈的紙(硫酸紙、牛皮紙均可)包紮好,也能起到減少污染、延緩培養基幹縮的作用。
⑦所保存的菌種在使用時,要提前12~24小時從冰箱取出,經適溫培養恢復活力後,方能轉管移接。
(2)自然基質保藏
即利用食用菌自然生長的培養基來保藏菌種的方法。常用的有麥粒、穀粒培養基、發酵糞草、木屑木片、麥麩米糠等基質。
①麥(谷)粒保藏 此法利用麥粒、穀粒或玉米粒(碾碎)等作為培養基,進入顆粒的菌絲體,在表皮的保護和穀粒中有限水分的供給下,保藏期可達1~2年。現以麥粒為例介紹如下:
先將麥粒洗凈,用20℃左右溫水浸泡5小時後撈出晾乾表面的水分(或置水中煮沸5分鍾至不破皮),裝入試管長度的2/3~3/4,塞好棉塞,置於1.18×105帕壓力下滅菌30分鍾。處理後麥粒的含水量不要超過25%,滅菌過程中勿使表皮破裂,以保護進入麥粒的菌絲體。滅菌後趁熱搖散麥粒,冷卻後,接種孢子液或菌絲懸浮液或菌絲塊,然後置25℃下培養,當試管快發滿菌絲後,即停止培養,保藏在乾燥冷涼處。
②木屑保藏 用闊葉樹木屑、麥麩加糖和石膏各1%,混合拌勻,加適量水後,裝入試管長度的2/3,稍壓緊,洗凈管口,塞上棉塞,用紙包好,置1.18×105帕壓力下滅菌40分鍾,冷卻後接種,置25℃條件下培養,菌絲長滿後將棉塞蠟封或換橡皮塞,再包紮塑料袋置4℃冰箱中可保藏1~2年。
(3)井底低溫保藏
即利用井底具恆溫且溫度低的原理進行菌種保藏的方法,適用於不具備保鮮冰箱的菇農。將要保藏的試管母種,用無菌橡皮塞醮石蠟封口,裝入密閉的廣口瓶或塑料袋中,扎緊,沉入井底貯藏,可保藏2~5個月。
(4)石蠟封口保藏
把蠟紙裁成6~8厘米見方,放75%酒精中浸泡1分鍾。將已培養好試管種的管口在酒精燈火焰上方旋轉滅菌後,用鑷子取出蠟紙,扎緊管口。再將包好蠟紙的管口浸入熔化的石蠟中,將蠟紙完全浸入為止,使蠟紙緊緊封包在管壁上,絕不漏氣。待石蠟冷卻凝固後,置冰箱或室溫下保存。
(5)玻璃紙封口保藏
用明膠15克(粘合劑),硫酸銅2克,美藍1~2滴(指示劑),溶於100毫升熱水中,配製成封口劑。將新長滿的母種拔去棉塞,管口朝下,蘸上封口劑,貼上用95%酒精浸泡過的玻璃紙(賽珞璐),再用石蠟熔封。在室溫下,菌種至少可保存8個月,並能防止黴菌或蟎的侵染。在斜面注入無菌礦油(液體石蠟),可大大延長保藏時間。
(6)廄肥保藏
此法適合保藏雙孢菇等草腐菌類。將腐熟牛糞等堆肥曬干、打碎,取300克干堆肥,用5毫米孔徑篩過篩,加1000毫升水調濕,裝入試管,占管深1/3~1/2,在0.15兆帕壓力下滅菌2小時。確認無菌後,接種,菌絲長滿後,放在3℃冰箱內保藏,每隔2年移植一次。在長期保藏中,如培養基失水,應將保藏菌種及時接種在瓊脂斜面上進行活化,再繼續保存。此法連續保藏4年後,其生產性狀未出現明顯變化。
4. 菌種保存的方法有哪些,菌種傳代操作規程
菌種保存的方法有斜面低溫保藏法、液體石蠟覆蓋保藏法、沙土保藏法、濾紙保藏法、甘油管保存法、冷凍乾燥保存法。1、斜面低溫保藏法:將菌種接種到適合的固體斜面培養基上,用油紙將棉塞部分包紮好,然後轉移至2-8°C的冰箱中進行保存。2、液體石蠟覆蓋保藏法:使用液體石蠟將斜面菌覆蓋住,使其和空氣隔絕。5. 食用菌菌種的概念和分級,保存使用最多的方法
1、食用菌菌種的概念:食用菌指子實體碩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2、食用菌菌種的分級:在生產上,一般將食用菌分為三級,分別是一級種(母種、試管種)、二級種(原種)和三級種(栽培種)。3、食用菌菌種保存使用最多的方法:在生產中,食用菌菌種保存使用最多、最常用的方法是斜面低溫保存法,它具有應用方便、操作簡單、無需特殊設備以及能隨時檢查所保藏的菌株是否死亡、變異與污染雜菌等優點。
一、食用菌菌種的概念和分級
1、食用菌,指子實體碩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稱為蘑菇。常見的食用菌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銀耳、猴頭、竹蓀、鬆口蘑(松茸)、口蘑、紅菇、靈芝、蟲草、松露、白靈菇和牛肝菌等。
2、在生產上,一般將食用菌分為三級,分別是一級種、二級種和三級種。
(1)一級種:又稱為母種、試管種,指經過不同方法選育得到的,具有結實性的菌絲體純培養物以及繼代培養物,通常以玻璃試管為培養容器和使用單位。根據生產目的不同,母種又可以分為保藏母種、擴繁母種和生產母種。
(2)二級種:又稱為原種,指在母種的基礎上再次繁殖出來的菌絲體純培養物。原種是母種的菌絲體轉接到棉籽殼、玉米芯、木屑或高粱粒、麥粒等固體培養基上培養而成的食用菌菌種。原則上,二級種可用來直接栽培,也可用來再次繁育三級種。
(3)三級種:又稱為栽培種,是食用菌菌種的最後一級,是直接用於生產栽培的菌種,也是生產中使用量最大的食用菌菌種。通常情況下,它是用原種在天然固體培養基上擴大繁殖而成的,培養基包括谷類、木屑和草類等。
二、食用菌菌種保存使用最多的方法
1、在生產中,食用菌菌種保存使用最多、最常用的方法是斜面低溫保存法。該方法為實驗室和工廠菌種室常用的保藏法,具有應用方便、操作簡單、無需特殊設備以及能隨時檢查所保藏的菌株是否死亡、變異與污染雜菌等優點。
2、斜面低溫保存法是將分純的待存菌接種於適宜的固體斜面培養基上,待菌生長充分以後,用封口膜封口,貼上標簽,保存於2-8℃的冰箱中。通常保存時間較短,一般每個月都要移種1次,而且菌種容易變異。
6. 保藏菌種的方法有哪些
1、傳代培養保藏法:包括又有斜面培養、穿刺培養、皰肉培養基培養等,培養後於4-6℃冰箱內保存。
2、液體石蠟覆蓋保藏法:液體石蠟覆蓋保藏法是傳代培養的變相方法,能夠適當延長保藏時間。
3、載體保藏法:載體保藏法是將微生物吸附在適當的載體,如土壤、沙子、硅膠、濾紙上,而後進行乾燥的保藏法。
4、寄主保藏法:寄主保藏法用於目前尚不能在人工培養基上生長的微生物。
5、冷凍乾燥保藏法:先使微生物在極低溫度(-70℃左右)下快速冷凍,然後在減壓下利用升華現象除去水分(真空乾燥),其中真空冷凍乾燥法最常見。
菌種保藏的原理:
菌種保藏有多種方法,其原理大多大同小異,主要是運用一些方式盡量降低生物體內的代謝,達到延長生命,減少變異的目的。通常採用的方法為低溫、缺氧、乾燥。
低溫主要對菌種產生兩方面的影響,首先,較低的溫度可以減緩機體細胞的酶活,降低新陳代謝,達到保藏菌種的目的。其次,低溫同時會導致菌體誘發菌絲自溶機制,如果降溫過程失誤,同樣會造成機體的機械損傷和溶質損傷。
7. 常用的菌種保存方法有哪些
菌種保藏是食用菌產業的一項基礎工作,是確保野生種質資源基因留存和現有生產用種遺傳性能相對穩定的必要手段。菌種保藏的方法多種多樣,有的雖然保藏效果好,但投資高或操作繁雜。在生產實踐中,更需要設備投入少,能保障菌種不死亡、不污染、最大限度地保持優良種性的簡便方法,如斜面低溫短期保藏和自然基質較長期保藏相結合的方法。
一般而言,對母種進行長期保存,對原種進行短期保存。須保證優良菌種的性狀和活力不發生變異,不死亡,不被污染,確保其純度。因此,保存方法應具備取材容易、操作方便、菌種不易退化、長期保存不污染雜菌等優點。常用的菌種保存方法如下:
(一)斜面低溫保藏 該法的優點是保藏方便且所佔空間較小。具體做法是:菌絲長滿斜面後,放在0~5℃保存。以後每隔一定時間(2~3個月)轉管一次。轉管保存不能長期用PDA培養基,否則種性易退化,灰樹花降解木質纖維素的能力減弱。因此隔一定時間(1年左右)須把菌種轉接到木屑培養基上復壯,之後挑選健壯無污染的菌絲再轉回PDA培養基保存。在長期保存過程中,要防棉塞受潮滋生雜菌。菌種試管口最好用蠟燙封,以防培養基內水分過快蒸發。增加瓊脂用量(2.5%~3%)可減緩水分蒸發。還要防止菌種管上的標簽脫落而造成種系混雜。
斜面低溫保藏方法簡便易行,能隨時觀察保藏菌株的活力和純度,一旦染雜,肉眼能及時發現。
(二)自然基質保藏 此法是根據灰樹花的特性,利用自然基質保藏其菌種的方法。灰樹花是木腐菌,可以採用以木屑為主料的培養基。自然基質營養全面,且大部為緩釋養分,不易產生營養過剩或飢餓;其次,培養基理化性狀好,可吸收或緩沖菌絲代謝出的有害物質,水分與通氣協調平衡,部分菌絲扎入基質內生長,不裸露於空氣中,菌絲呼吸強度低,生命力強。
1.原料與配方 粗、細木屑比例適當,採用板栗樹木屑最佳,粗木屑粒徑為2毫米左右,細木屑為一般圓盤鋸屑,粗、細的比例為1∶2,添加干木屑重量20%的麩皮和1%的糖,含水率為60%左右。這樣的基質通氣性好,營養豐富且供菌絲分解利用的時間長,長到基質內部的菌絲比包裹在基質外部暴露於空氣中的菌絲耐受性強。不同粒徑的基質比例適當,還能協調氣與水的矛盾。粗粒過多,架空菌絲多;細粒過多,透氣性差,菌絲生長慢。應用配方如下:
栗木屑78%,麩皮20%,石膏1%,蔗糖1%,水65%配料,裝入較粗大的試管中,裝料量為試管的1/3~1/2,1.5千克/厘米2滅菌1.5小時。冷卻後,接入需保藏的菌種,在28℃下培養,待菌絲長滿木屑培養基時取出換上無菌橡皮塞,在0~5℃冰箱內保藏1~2年轉管一次。
2.容器與裝量 採用容量250毫升的葡萄糖玻璃瓶,清洗潔凈,裝量一般不超過玻璃瓶容量的3/5,填料不能過滿,瓶壁所殘留的顆粒須擦拭乾凈,否則保藏的菌種易引起污染。
3.滅菌和冷藏 滅菌時若採用棉塞封口,基質表層易失水,接種成活率低,即使菌絲復活,生長也很緩慢,所以最好採用聚丙烯膜封口,接種後換用無菌棉塞培養,待菌絲長滿後再換成有孔滅菌膠塞冰箱保藏。
用上述方法保藏的菌種經3年貯放後,接出成活率均達90%以上,出菇驗證產量及子實體形態特徵均無明顯變化。因此,自然基質保藏法具有保存期長,菌種遺傳性能相對穩定的特點。
(三)木粒PDA斜面保藏 灰樹花在自然狀態下易發生於栗樹根部,這說明其營養需求較為特殊。根據灰樹花這種習性,在PDA基礎上添加適量的栗樹木粒製成母種培養基。在多年的使用中發現,用該培養基培養的母種生長勢好,在轉接原種時,適應能力強,萌發定植快;用作菌種保藏基質時,保藏時間長,並能很好保持菌種的優良性狀。
1.木粒PDA的製作 選取栗樹邊材,加工成0.3~0.5厘米的顆粒,及時烘乾或曬干備用。稱取葡萄糖10克,KH2PO41克,1溶解於1升清水中配製成營養液。將營養液倒入盛有木粒的小鋁鍋中,營養液以完全浸沒木粒為准。煮沸10分鍾,以加快木粒對營養液的吸收速度,起鍋靜置30分鍾讓木粒吸足營養液。撈出木粒,瀝掉表面的水,裝入試管,裝量為試管長的1/6,最多不得超過試管長的1/5,否則在擺制斜面時,不易使木粒均勻分散於斜面的表面上。
選取新鮮的馬鈴薯,去皮並切成薄片,稱取200克放入小鋁鍋中,加入1升清水,文火煮沸30分,趁熱過濾取汁,並補足1升的體積。稱取瓊脂20克,葡萄糖20克,KH2PO4 2克,MgSO47H2O 2克。先將瓊脂剪碎,加入到馬鈴薯濾液中,繼續用文火加熱,使瓊脂溶化。待瓊脂完全溶化後,加入稱好的其他3種營養成分,攪拌使這些物質溶解均勻,趁熱裝入已裝有木粒的試管中,裝至試管長的1/3處,塞上棉塞。
在0.8~1千克/厘米2蒸氣壓下滅菌40分,待氣壓降至0時,開蓋取出,趁熱輕輕抖拍試管,使木粒分散後即可擺制斜面,並使木粒呈半裸狀分布於斜面上,待凝固後便製成了木粒PDA培養基。
2.生長及保藏效果 木粒PDA斜面上培養的灰樹花母種,菌絲生長迅速、良好,12天即可長滿試管,但菌絲的後期生長勢更為粗壯、濃密,後勁足。轉接原種時,菌種適應力強,定植快。這表明,灰樹花菌絲的生長速度、生長勢不僅取決於本身的遺傳性,而且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培養基的營養。常規PDA的營養成分,主要是可溶性的速效性營養,前期營養豐富,營養利用直接,因而前期菌絲生長迅速、良好,後期營養則不足,菌絲生長不良,長勢欠佳。木粒PDA由於在增添了木粒這一緩效性營養,就木腐性的灰樹花而言,營養配伍合理,補充了菌絲生長後期所需的營養,因此後勁足。
菌絲體對基質的分解利用是通過菌絲細胞分泌的胞外酶,將基質中的大分子營養分解成小分子營養後才被吸收利用的,而這些胞外酶大多為誘導酶,其合成與分泌受基質的誘導和分解產物阻遏機制調節。就纖維素酶而論,許多易代謝碳源(如葡萄糖等)具有引起酶合成阻遏作用,同時伴隨著菌絲體的旺盛生長,酶的大量合成則出現在易代謝碳源基本耗盡之後,且受到基質纖維素的誘導,常規PDA基質,到葡萄糖等易代謝碳源基本耗盡的後期,由於營養的缺乏,菌絲生理機能下降,酶的合成量減少。而木粒PDA不僅含有易代謝碳源——葡萄糖,又含有木粒這一緩效性營養,前期葡萄糖促進了菌絲體旺盛生長,獲取了大量的菌絲體,表現為菌絲粗壯、濃密。到了易代謝碳源耗盡的後期,木粒一方面補充了後期所需的營養,使菌絲的生埋機能維持在一定的水平;另一方面木粒的纖維素激活菌絲細胞纖維素酶的誘導機制,合成了大量的酶,保持了木腐生性灰樹花較強的分解木材的能力,因此,用該培養基培養的母種在轉接原種時適應力強,萌發定植快。因部分菌絲長入木粒內部,抵抗不良環境的生存能力增強,種質不易退化。木粒PDA灰樹花菌種,在0~5℃保藏2~3年再轉管活化,成活率仍達到90%左右。此外,木粒PDA應用於木腐性灰樹花種的提純復壯,效果也較理想。
(四)石蠟隔氧封藏 具體做法是將液態石蠟分裝入三角瓶內,裝量達瓶空間的1/3,塞好棉塞,於121℃滅菌2小時,然後置40℃溫箱中,使其水分蒸發,或置於乾燥器內數日以除去水分,石蠟呈透明狀為宜。在無菌條件下,用無菌吸管裝入已長好菌絲的斜面試管,使液面高出斜面頂部1厘米左右。塞上無菌橡皮塞,豎直保存。此法可使菌種存活3年以上,但以1~2年移植一次為好。移植時不必倒出石蠟,用接種鉤取一塊菌絲即可。因轉移時帶有石蠟,菌絲生長弱,需要再轉管1~2次,方能復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