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常用滅菌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點
1、熱滅菌法
熱滅菌法利用高溫使微生物細胞內的一切蛋白質變性,酶活性消失,致使細胞死亡。通常有乾熱、濕熱和間歇加熱滅菌等法。
2、乾熱滅菌
火焰灼燒法或烘箱內熱空氣滅菌法稱為乾熱滅菌法(dryheatsterilization)。
把金屬器械或洗凈的玻璃器皿放入電熱烘箱內,在150~170℃下維持1~2小時後,可達到徹底滅菌(包括細菌的芽孢)的目的。灼燒(incineration或combustion)是一種最徹底的乾熱滅菌法,應用范圍僅限於接種環、接種針的滅菌或帶病原菌的材料、動物屍體的燒毀等。
3、化學試劑滅菌
大多數化學葯劑在低濃度下起抑菌作用,高濃度下起殺菌作用。常用5%石炭酸、70%乙醇和乙二醇等。化學滅菌劑必須有揮發性,以便清除滅菌後材料上殘余的葯物。
化學滅菌常用的試劑有表面消毒劑、抗代謝葯物(磺胺類等)、抗生素、生物葯物素抗生素是一類有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生命活動過程中的合成的次生代謝產物或人工衍生物,他們在很低濃度時就能抑制或感染它種生物(包括病原菌,病毒,癌細胞等)的生命活動,因而可用作優良的化學治療劑。
4、間歇滅菌
間歇滅菌連續3天,每天進行一次蒸氣滅菌的方法。此法適用於不能耐 100℃以上溫度的物質和一些糖類或蛋白質類物質。一般是在正常大氣壓下用蒸氣滅菌1小時。滅菌溫度不超過100℃,不致造成糖類等物質的破壞,而可將間歇培養期間萌發的孢子殺死,從而達到徹底滅菌的目的。
5、輻射滅菌
輻射滅菌在一定條件下利用射線進行滅菌的方法。較常用的有紫外線,其他還有電離輻射(射線加快中子等)。波長在25000~80000納米之間的激光也有強烈的殺菌能力,以波長26500納米最有效。輻射滅菌法僅限於某一定材料,因所需設備復雜,難於廣泛使用。
Ⅱ 常用的消毒方式有哪些
消毒方法大體上可分為物理法和化學法兩大類。物理法主要有加熱、冷凍、輻射、紫外線和微波消毒等方法,化學法是利用各種化學葯劑進行消毒。
1.物理消毒法物理消毒法主要指利用太陽光和紫外線照射等進行消毒的方法,這種消毒方法簡單方便,不需要使用葯劑,是一種綠色環保的消毒方法,應大力提倡使用。
2.化學消毒法化學消毒法是指使用化學葯劑進行清除、殺滅和滅活致病微生物的方法。化學消毒法常用的化學消毒劑根據化學結構和消毒效果可分為以下幾類:
鹼類:主要包括氫氧化鈉、生石灰等,一般具有較高消毒效果,適用於潮濕和陽光照不到的環境消毒,也用於排水溝和糞尿的消毒,但有一定的刺激性及腐蝕性,價格較低。
氧化劑類:主要有雙氧水、高錳酸鉀、過氧化氫等。
鹵素類:氟化鈉對真菌及芽孢有強大的殺菌力,1%~2%的碘酊常用作皮膚消毒,碘甘油常用於黏膜的消毒。細菌芽孢比繁殖體對碘還要敏感2倍~8倍。還有漂白粉、碘酊、氯胺等。
醇類:75%乙醇常用於皮膚、工具、設備、容器的消毒。
酚類:有苯酚、魚石脂、甲酚等,消毒效力較高,但具有一定的毒性、腐蝕性,污染環境,價格也較高。
醛類:甲醛、戊二醛、環氧乙烷等,可消毒排泄物、金屬器械,也可用於欄舍的熏蒸,可殺菌並使毒素下降。具有刺激性、毒性,長期接觸會致癌。
表面活性劑類:常用的有新潔爾滅、消毒凈、杜滅芬,一般適於皮膚、黏膜、手術器械、污染的工作服的消毒。
季銨鹽類:新潔爾滅、度米芬、洗必泰等,既為表面活性劑,又為鹵素類消毒劑。主要用於皮膚、黏膜、手術器械、污染的工作服的消毒
Ⅲ 食品殺菌常用方法有哪些
食品殺菌有很多方法,介紹幾個給你:
1.超高壓殺菌技術:食品超高壓殺菌(高靜水壓殺菌)就是食品物料以某種方式包裝完好後,放人液 體介質(通常是食用油、甘油、油與水的乳液)中,100~1000 MPa壓力下作用一定時間後,使之達到滅菌的要求。
2.低溫殺菌:低溫殺菌是對食品中存在的微生物進行部分殺菌的加熱方法。
3.巴氏殺菌法:巴氏殺菌是指溫度比較低的熱處理方式,一般在低於水沸點溫度下進行。
4. 超高溫瞬間殺菌:超高溫殺菌簡稱UHT殺菌。一般加熱溫度為125~150 ℃,加熱時間2~8 s,加熱後產品達到商業無菌要求的殺菌過程稱為UHT殺菌。
5. 微波殺菌:微波殺菌就是將食品經微波處理後,使食品中的微生物喪失活力或死亡,從而達到延 長保存期的目的。
6. 紫外線殺菌:紫外線的殺菌作用在於促使細胞質的變性。
7. 臭氧殺菌:臭氧在水中部分溶解,在常溫下能自行降解產生大量的自由基,最顯著的是氫氧根自 由基,因而具有強氧化性的特點。
食品安全(food safety)指食品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食品安全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一一列出分析解決,即使種類多而雜,但受污染途徑卻一樣,主要為外界污染及自身污染。
食品殺菌就是以食品原料、加工品為對象,通過對引起食品變質的主要因素---微生物的殺菌及除菌,達到食品品質的穩定化,有效延長食品的保質期,並因此降低食品中有害細菌在存活數量,避免活菌的攝入引起人體(通常是腸道)感染或預先在食品中產生的細菌毒素導致人類中毒。
Ⅳ 殺菌方法
肉禽製品是非常容易腐敗變質的,因為微生物繁殖速度很快,每過20-30分鍾,細菌就會繁殖一代。食品檢測專家曾做過實驗,剛煮制出鍋時的南京鹽水鴨的菌落總數≤10個/克,將剛出鍋的鹽水鴨放在已消毒的專用冷卻房內,自然冷卻(室溫為28℃左右)5小 時後,菌落總數就會上升到1萬個/克。
肉製品微生物超標的原因主要有這樣幾方面:
1.生肉原料在貯藏和運輸過程中,缺乏冷藏和密封設施,使環境中的微生物大量粘附在生肉表面,這些微生物在常溫甚至更高的溫度中,迅速生長繁殖。
2.加工車間臟亂差,空氣中的微生物數量偏高。
3.生熟物料交叉污染,後道工序的熟食品被前道工序的生原料污染。
4.物料加工、熟化後,沒有及時包裝,使車間內的微生物污染熟的食品。
5.生產人員身體帶菌,致使包裝前的肉製品受到污染。
6.一些食品企業在面積較小的車間內超負荷生產,導致加工設施滿足不了生產需要、殺菌不充分等問題的發生。
7.生產設備、包裝容器、生產環境沒有及時消毒。
8.使用的防腐保鮮劑的品種和方法不對,保鮮效果不理想。
綜合以上原因,熟肉加工時,細菌污染的來源並不是單一的,所以相應採取的殺菌方法也不應該是單一的,而是應該有一個全方位的避免污染的綜合模式。
為提高肉製品的安全質量,避免肉製品被細菌等污染,可從以下幾方面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
1.選用含菌量少的畜禽肉等原輔料,用來加工肉禽製品。
2.在生產原料的采購、運輸、貯存、加工過程中,減少污染因素,盡量使原料免受微生物污染。對於加工好的已經熟化的半成品,更應避免污染。
3.對肉製品的加工和包裝人員,均應做好衛生消毒工作。
4.做好防蠅、防蚊工作。
5.充分殺菌,使肉製品的中心溫度和殺菌時間達到相應的要求。
6.盡量縮短熟料在包裝前的存放時間。物料熟化之後,應盡快包裝、封口、殺菌。
7.肉製品企業對接觸食品的空氣、容器、設施等,均應進行殺菌消毒。提高加工車間內的空氣的衛生質量,可有效提高肉製品的安 全質量。
8.科學使用高效防腐保鮮劑,以增強防腐保鮮效果、延長肉製品的保質期。
經高溫蒸煮和殺菌的未包裝的肉製品在較短時間內,仍會腐敗變質,原因之一是熟食與車間內的空氣接觸時,如果車間空氣中含有較多的細菌等微生物,則這些微生物會附著在食品表面、再次污染食品,繼而導致肉製品變質、引發食物中毒。為防止肉製品在冷卻和包裝環節遭受微生物的二次污染,可採用高濃度臭氧發生器殺菌消毒設備,對肉製品生產車間內的空氣進行殺菌消毒。
在配料中添加防腐保鮮劑,也是提高肉禽製品安全質量的一條措施。但肉禽製品的品種繁多,為增強肉禽製品復合保鮮劑的防腐保鮮效果、有效延長肉禽製品的保質期,肉禽製品加工企業在選用臭氧殺菌設備和食品防腐保鮮劑時,應從肉禽製品的具體種類、食品特性、食品加工工藝、保質期要求、腐敗菌種類、使用方法等方面加以綜合考慮。
Ⅳ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些
(1)噴灑消毒將消毒葯用水稀釋成合適的濃度來噴灑消毒,主要用於畜禽舍、籠具、飼養場地、運輸工具及排泄物,周邊環境的消毒。(2)熏蒸消毒一般用甲醛和高錳酸鉀混合後發生反應,產生的氣體具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來達到消毒的目的,多用於密封舍的消毒和種蛋消毒。熏蒸消毒必須有較高的室溫和相對濕度,室溫不低於15℃,相對濕度為60%~80%,消毒時間為8~10小時。(3)飲水消毒將消毒劑稀釋到合適的濃度,即將消毒葯加入一定量的水中,讓畜禽自由飲用,來消除腸道病菌。(4)浸泡消毒用於浸泡用具、器械的消毒。
Ⅵ 常用消毒方法有哪幾種
消毒的目的是消滅鴿舍內及周圍環境中的病原體,切斷傳播途徑,預防傳染病的發生或阻止傳染病蔓延。消毒是一項重要的防疫措施,鴿場常用的消毒方法有以下幾種:
(1)浸泡消毒
在鴿場、鴿舍的進出口設置消毒池,選用10%石灰乳或5%~10%漂白粉或2%氫氧化鈉等消毒葯,要經常保持葯液的有效濃度,定期更換消毒葯品種,以保持葯物的有效性。能夠耐浸泡的物品也可採用此法消毒。
(2)噴霧消毒
將消毒液配製成一定濃度的溶液,用噴霧器進行噴霧消毒,噴霧消毒的消毒葯應對鴿和操作人員安全,沒有副作用,而對病原微生物有殺滅能力。噴霧的霧滴應在100微米左右,使水滴呈霧狀,在空間中停留一定的時間。可對空氣、鴿舍、牆壁、地面、籠具、鴿體表、鴿巢、棲架等進行噴霧消毒。
(3)熏蒸消毒
常用甲醛(福爾馬林)配合高錳酸鉀等進行熏蒸消毒。熏蒸消毒可使消毒葯的氣霧滲透到各個角落,消毒比較全面。熏蒸消毒時必須封閉鴿舍,應注意消毒時室內溫度不低於18℃,鴿舍內的用具等都應打開,以便讓氣體能夠滲入,盛放甲醛的容器不得放在地板上,必須懸吊在鴿舍中。葯品的用量是:每立方米的空間應用甲醛25毫升、水12.5毫升、高錳酸鉀25克。分別計算、稱量後,將水與甲醛混合,倒入容器內,然後將高錳酸鉀倒入,用木棒攪拌,經幾秒鍾即見有淺藍色刺激眼鼻的氣體蒸發出來。一般經過12~24小時後方可將門窗打開通風,隔1周待刺激性氣味消失後才可使用。
(4)火焰噴射消毒
使用煤油的火焰噴射器,用火焰噴燒金屬、不易燃籠具、地面、牆壁等,其消毒作用徹底。
Ⅶ 常用的消毒滅菌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消毒滅菌方法如下:
1、煮沸滅菌:是濕熱滅菌法范圍,就是將洗凈的物品(如毛巾、衣服、床單、用具等)放入水中直接煮沸30min或60min,可將細菌全部殺死,但不能保證殺滅所有的芽孢。
2、紫外線滅菌:一般用於滅菌的紫外線波長是2000~3000Å,滅菌力最強的是波長為2540Å的紫外線。主要用於消毒器具表面的滅菌以及凈化室內空氣。器具表面滅菌一般要經肥皂水洗凈後再經清水洗凈後擦乾後在紫外線下滅菌,包好備用。
3、75%乙醇滅菌:本法是化學滅菌法之一,可用75%酒精溶液用於剪刀、手術刀、針具以及皮膚表面和物品表面等的消毒。物品表面消毒前需要了解酒精是否恢復消毒物品產生損壞。
4、氯維液體噴劑滅菌:氯維液體噴劑滅菌屬於化學滅菌法。可用於器具、皮膚傷口表面、物品表面、空間等等情況的消毒。
消毒效果的檢查方法
1、物品表面檢查
在消毒物品相鄰部位劃出2個10cm2范圍,消毒前後別以無菌棉簽采樣,接種後培養24~48小時觀察結果。
2、排泄物檢查
消毒前後各取0.2ml排泄物的稀釋液接種肉湯管,37℃培養24小時後再取樣轉種相應的培養基,24~48小時後觀察結果。
3、空氣消毒效果檢查
一般用自然沉降法。消毒前後在消毒的空間不同平面和位置。放置4~5個平面,暴露5~30分鍾後蓋好,培育24~48小時觀察結果。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消毒
Ⅷ 常見的滅菌方法
常用的滅菌法:
1.高壓蒸氣法:應用最普遍,效果亦很可靠。高壓蒸氣滅菌法用於能耐高溫的物品,如金屬器械、玻璃、搪瓷、敷料、橡膠製品等;
2.煮沸法:適用於金屬器械、玻璃製品及橡膠類等物品;3.火燒法:適用於金屬器械;
3.葯液浸泡法:適用於銳利器械、內鏡和腹腔鏡等不適於熱力滅菌的器械;
4.甲醛蒸氣熏蒸法:適用於金屬器械、玻璃、搪瓷及各種導管。
Ⅸ 滅菌方法分為哪幾種類別
滅菌方法分為:
1、熱滅菌法
熱滅菌法利用高溫使微生物細胞內的一切蛋白質變性,酶活性消失,致使細胞死亡。通常有乾熱、濕熱和間歇加熱滅菌等法。
2、乾熱滅菌
把金屬器械或洗凈的玻璃器皿放入電熱烘箱內,在150~170℃下維持1~2小時後,可達到徹底滅菌(包括細菌的芽孢)的目的。灼燒是一種最徹底的乾熱滅菌法,應用范圍僅限於接種環、接種針的滅菌或帶病原菌的材料、動物屍體的燒毀等。
3、濕熱滅菌
以沸水、蒸氣和蒸氣加壓滅菌。
4、間歇滅菌
間歇滅菌連續3天,每天進行一次蒸氣滅菌的方法。此法適用於不能耐 100℃以上溫度的物質和一些糖類或蛋白質類物質。一般是在正常大氣壓下用蒸氣滅菌1小時。滅菌溫度不超過100℃,不致造成糖類等物質的破壞,而可將間歇培養期間萌發的孢子殺死,從而達到徹底滅菌的目的。
5、輻射滅菌
輻射滅菌在一定條件下利用射線進行滅菌的方法,較常用的有紫外線,其他還有電離輻射。波長在25000~80000納米之間的激光也有強烈的殺菌能力,以波長26500納米最有效。輻射滅菌法僅限於某一定材料,因所需設備復雜,難於廣泛使用。
6、滲透壓滅菌
滲透壓滅菌利用高滲透壓溶液進行滅菌的方法。在高濃度的食鹽或糖溶液中細胞因脫水而發生質壁分離,不能進行正常的新陳代謝,結果導致微生物的死亡。
7、化學試劑滅菌
大多數化學葯劑在低濃度下起抑菌作用,高濃度下起殺菌作用。常用5%石炭酸、70%乙醇和乙二醇等。化學滅菌劑必須有揮發性,以便清除滅菌後材料上殘余的葯物。